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怀孕后二十日一般会出现孕吐等各种反应,之后持续多久,得看怀孕之人的身体情况。
  大多持续到三个月,但也有一部分人整个孕期都伴随孕吐。
  黎锦本想心疼小夫郎最近孕吐的难受,但看他刚刚还神情恹恹的小夫郎骤然——容光焕发,眉目间都是欢喜。
  “夫君,我想吃鸡蛋羹。”
  黎锦:“……”刚刚还想吐呢?


第111章 
  秦慕文都跟黎锦在一起这么久了;早知道他其实情绪波动越大的时候,言语和行为就会越沉稳冷静。
  这会儿看着黎锦一板一眼的拿走脉枕;跟小茶吩咐做鸡蛋羹;秦慕文唇角笑意盈盈。
  他的夫君也很期待这个孩子。
  有的时候;精神真的可以影响到身体情况。
  刚刚分明一走动;一说到吃的就难受;结果在知道这是因为自己有了孩子的正常孕吐反应后,秦慕文顿时哪儿哪儿都舒坦了,甚至还胃口大开。
  黎锦见他吃完后也没像之前那样想吐,心里松了口气。
  随后用温热的蜂蜜水给秦慕文润润唇,跟他商量晚上若是饿了吃什么。
  秦慕文说:“吃什么都好……”话音还没落;他看到黎锦的神色;说,“菠菜面;多放醋。”
  黎锦很多时候询问他事情,不喜欢他回答‘随便’。
  黎锦点头;这就让小茶先去准备了。
  秦慕文简直就是黎锦见过最不挑食的孕夫了,他到底期盼着这孩子;得知自己怀孕后;一点也不娇气;孕吐也好了。该做什么做什么;只是行走间更加注意,也不碰冷水什么的。
  但当天晚上他太激动,一直都没睡着。
  秦慕文听着黎锦平稳的呼吸声;悄悄把黎锦的手放在自己肚皮上,这才靠着黎锦的肩膀睡了过去。
  在他这边呼吸声均匀而规律的传来后,黎锦突然睁开双眼,他紧绷着身体,担心一动就吵醒了怀着孩子的小夫郎。
  他能感受到掌心下温热柔韧的腰肢,那腰很细,完全想象不到里面有个孩子。
  早上,秦慕文醒来的时候,眼睛还没睁开,下意识往身侧一摸,没摸到自家夫君,反而摸到了小包子。
  小包子穿着中衣,躺在他身边,看样子也睡得正香。
  秦慕文洗漱的时候,询问小茶,小茶说:“小少爷起来的早,老爷给他说了您有喜的事情,让小少爷别吵闹您。但是小少爷又想去找您,还保证自己绝对不吵您,老爷这才同意。”
  所以,小包子就等阿爹醒来,等啊等,等的自己睡着了。
  =
  黎锦去了书院,正逢单数日子,他没去庞老那儿,而是去了算学部。
  万云明年开春就要去京城参加春闱(会试),他如今也不负责给学生答疑,而是在全力以赴的准备春闱。
  但万云依然每日会出现在算学部,其他教谕若是有拿不准的题,他们也会一起讨论。
  万云见黎锦来了,把自己早上写好的策论给他,让他提些意见。
  自打今年三月起,万教谕开始跟黎锦互相给对方的策论‘找茬’。原本万云的这个行为让算学部的其他教谕们无比吃惊,询问云为什么不让他们这些同为举人的教谕帮改。黎锦不过是个秀才,能改的有多好?
  万云说:“不是我不愿意麻烦诸位,只是我跟黎锦策论的方向更加贴近,这才让他帮忙。”
  他跟黎锦一样,是个实干派,甚少写那些歌功颂德的话,所以才跟黎锦有种志趣相投相见恨晚的感觉。
  当其他教育们看到黎锦给的意见后,一个个也都禁了声。
  原本万教谕能想到这些点子,他们已经很是震惊,结果面前还有个不亚于万云的存在。他们也只能感慨一句‘后生可畏’。
  教谕们都如此,潘又丰更是张了张嘴没敢说话,就不用再发表质疑了。
  不过,黎锦虽然点子多,但看书的进度却没那么快。
  短短十五个月,黎锦还没把《四书》《五经》里面旁征博引的经典都找出来。
  所以,今年(癸卯年)八月,黎锦便不去参加秋闱了。
  逢子、午、卯、酉年为秋闱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黎锦这次不参加,下次想要再考,就得多等三年。'注'
  万云替他惋惜:“三年间,朝廷变化不可谓不大,你这个时机真的不赶巧。”
  黎锦笑了笑,态度淡然:“时也,命也。下次正科我就能准备充分了。”
  万云说:“观你的进度,最多不过半年就能准备好,若是陛下开恩科,那你就能早点考上来。”
  前面说了,子、午、卯、酉年称为正科,而恩科则一般就是皇帝大寿,普天同庆,便会在那年多加一场秋闱。
  若是来年正好为正科,便再把这正科推迟一年。若同年便有正科,则直接把正科改到同年二月考。
  不过,恩科哪能这么容易就有?
  通常只有每代皇帝六十大寿、新帝登基等情况才会加一次恩科,这么一算,几十年才有一次……很是难得。
  万云看着黎锦已经打算三年后再去考了的模样,咬着牙,小声说:“你忘了,明年就是陛下六十大寿!”
  黎锦:“……”这个他还真的没有关注过。
  主要是上次开恩科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周围也没人说恩科的事情。他自然也就没放在心上。
  万云道:“如果明年八月真的开恩科,你现在所剩的准备时间也不多,千万不可懈怠。”
  黎锦赶紧应下,说:“多谢教谕提点。”
  万云补充道:“提点谈不上,毕竟你也不可能懈怠。”
  黎锦:“……”
  =
  时间就这么晃晃悠悠到了八月,黎锦在家悠哉的给怀了崽的夫郎庆贺生辰。
  而陈西然、邹秀杰听说黎锦不去参加秋闱,一个个震惊的下巴都要掉下去。
  不过这俩人也都成亲没多久,最近也没温书,于是三个人一起放弃了此次秋闱。
  陆长冬自小就拜在儒教学的名师门下,底子比他们要扎实,这次还是去参加了秋闱。
  考出来后,陆长冬萎靡了五六天才缓过神来,他回到甲班上课后,说:“我的号房就在茅厕隔壁,第一天傍晚我就受不了了,兄弟们,你们知道吗?我硬生生挺过了九天啊!”
  如今正逢八月,天气炎热,可想而知陆长冬有多惨了。
  甲班此次去参加秋闱的大概有五六人,也只有陆长冬这么倒霉,号房的位置如此‘得天独厚’。
  有同去参加秋闱的学生问陆长冬:“你此次答卷情况……”
  陆长冬摆摆手:“别提了?最后那热气熏得我两眼发晕,第三场都没怎么写。”
  陆长冬算是整个甲班里面,除了黎锦外,策论写得最好的学生了。
  如果预测此次谁能中举,可能性最大的就是陆长冬。
  但他都这么说了,那这次必然无缘中举。
  之前询问的学生说:“我那个位置很好,旁边隔了一条大道就是监考官们当值的房子,除了热,什么味道都闻不到。但我策论写得不好,第一场四书五经里面有个典故我没想起来是什么,最后一场时策我根本想不出点子……”
  总之,同为天涯沦落人。
  陆长冬自己分明最惨了,却还拍拍这人的肩膀,说:“没事,再来三年我们又是一条好汉。”
  黎锦想了想万云说的开恩科的事情,他酝酿了一下,还是没说出口。毕竟这么冒昧的猜测皇家之事,很有可能有引来祸患。
  再说,万一皇帝今年驾崩,那他这句话一出,就真的会引来大麻烦。
  万云能告诉他,也是因为觉得他可信。
  所以,黎锦自然不能辜负万教谕的这份信任。
  下了学后,陆长冬想要邀请甲班的同学去喝酒,以慰藉他受伤的小心灵。
  黎锦想了想他练过的字,已经快把那个水池清洗用的水全都染黑,这会儿自然不能放松。他问了陆长冬酒家的具体位置,自己则选择先去练字。
  等到黎锦去了庞老的院子,看到那水池的水清澈无比,感觉自己前日看到的满池黑水不过是幻觉。
  但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不下三次了。
  黎锦练字的期间,完全没注意到庞老愈发赞赏的眼神。
  他练完今日份的墨水,终于忍不住发问了:“师父,您换了这水池的水吗?”
  庞老爷子气地跳脚:“怎么可能,我是那么无聊的人吗?再说了,这水池虽然不深,但来回挑水也太麻烦了。挑出门还容易被人看到。”
  黎锦沉默一下,感情老爷子还真的思考过挑水的事情。
  庞老说:“你为什么不说话?”
  黎锦随口找了个说辞:“学生在想后日来练多少墨水。”
  老爷子不疑有他,认真的回答:“就跟你平时练习的量一样。”
  然后黎锦就去赴陆长冬的酒会。
  原本有人提议去外城的青楼,但陆长冬知道黎锦从不去青楼,反正他跟那个提议的人不熟,就直接说:“我跟文竹酒家的掌柜说好了,人家把酒都准备了,咱们下回去青楼。”
  夏日里,晨钟暮鼓的时间会根据天色适当调整,所以,几人喝到天擦黑,回去也是来得及的。
  黎锦担心酒气冲撞了孕夫,他先去洗了澡,刷了两遍牙,写完今日的策论总结后,觉得自己身上还是有酒气。
  他让小茶给秦慕文说自己晚上就睡书房。
  这还是他跟秦慕文成亲这么久来,第一回 两人都在家里,但却分床睡。
  还不等黎锦睡下,秦慕文就捧着蜡烛走过来,黎锦在他开门的时候赶紧上前接住他。
  秦慕文把蜡烛放在桌上,自己扑进黎锦怀里,鼻尖就凑在黎锦的衣领上。
  黎锦无奈的揉揉他的脑袋,说:“我们回房。”
  小夫郎这么粘人,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秦慕文乖顺的让黎锦抱起来,走进内院的时候,黎锦看着这黑灯瞎火的样子,真不知道秦慕文刚刚怎么捧着蜡烛过来的。
  就算是烛光,照亮的范围也相当有限。
  这要是磕绊一下,黎锦还不知道要心疼到什么地步。
  不过考虑到怀孕之人的情绪问题,黎锦现在完全不敢凶他。
  进屋后,两人躺在床上,秦慕文再次把头闷闷的埋在黎锦的颈窝里,嗓音低低的:“你身上什么味道我都喜欢。”
  作者有话要说:
  【这里是萌萌哒时间线:】
  黎锦穿越而来第一年:庚子年六月初六,十八岁,小包子出生。
  第二年考中县试(二月)和府试(四月):辛丑年。
  第三年考中院试(科考案首):壬寅年,(丑、辰、未、戌年为岁考,寅、巳、申、亥年为科考。)同年,文文的《杂记》登上府城小报。
  第四年为癸卯年,乡试正科,但黎锦没有参加。————【本章的时间】
  第五年为甲辰年,万云去考会试。因为会试在乡试次年举办,也就是每逢丑、辰、未、戌年,举人们可以去京城参加会试。(这年正好是万云在书院呆的第三年。)


第112章 
  黎锦还是能闻到自己身上的酒气;但他家小夫郎已经靠着他闭上眼睛,于是黎锦伸手把油灯盖灭;自己回到被子里,给小夫郎调整一个舒服的姿势。
  当天晚上;秦慕文一直都拉着黎锦的手;举止间把他对黎锦的喜欢和依赖表现得淋漓尽致。
  自那之后;黎锦把能推掉的酒宴都推掉了;推不掉的也尽力少喝。
  总之,不会让自己浑身酒气的回家了。
  九月下旬;乡试放榜;陆长冬果然榜上无名。
  虽然他心里早就知道这个结果,但看到放榜的一刹那;还是觉得无比失落。
  不过转念一想;他们省有三千多贡生(秀才)参加此次秋闱;被录取的只有一百三十五人,录取几率本来就低。再加上陆长冬运气不好;答卷时心态不稳;没被录取也在情理之中。
  为此;甲班没去参加科举的学生自发组织大家去郊外散心赏菊。
  黎锦见菊花开得漂亮,顺手买了几盆回去。
  翌日去学堂的时候,黎锦给庞老端了一盆,剩下的就留在家里给小夫郎和小包子看。
  庞老看着自家学生一大早就来送花,高兴的直捋胡子。
  等到黎锦去讲堂后,庞老总觉得自己该投桃报李一下。
  但是他这里除了字画;又没有什么馈赠的。但字画吧,现在还不到送给黎锦的时候。
  一时间,庞老有些为难。
  他在外堂喝了会儿茶,不一会儿就踩着木屐,挽高了裤腿出来。
  决定把自己刚放进去没多久的石头捞上来。
  原来就是这些沉淀在水池底部的石头,吸附了大量的墨渣,这才让池水渐渐变得清澈起来。
  庞老原本准备了六个箱子的石头,打算让黎锦全部练完,再对旁人宣布他收徒了的事情。
  虽然黎锦现在连第四个箱子的石头都没练完,但他基本功打得好,火候已经到了。
  换句话数说,一般人得练完六次才能达到的水平,黎锦练了四次不到,就已经能写出来同样的水平。
  庞老把这些半黑的石头捞出来后,又眉头紧锁,思考了半晌后,又把这些石头放进去了。
  他能感觉到,虽然黎锦现在书法水平达到了,但他还有更大的潜力。若是能持之以恒的练习完这些,指不定他就可以有所感触,写出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字。
  这么一想,庞老决定还是让黎锦继续练下去。
  他可不想浪费了黎锦在书法方面的天赋。
  =
  当天傍晚,黎锦回家的时候天还是亮的。内院里一大一小两个团子蹲在那几盆菊花边,数它们有多少片叶子。
  毕竟数花瓣对现在的小包子来说,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黎锦放下书篮,净了手后,把小包子抱在怀里。
  包子这回没拦着说自己长大了不让抱,而是小声问:“爹爹,有了弟弟后,你还会这么抱小包子吗?”
  黎锦看着他的双眸,把里面的楚楚可怜尽收眼底,说:“不管有没有弟弟妹妹,在小包子长大之前,爹爹都会一直抱你。”
  小包子突然不说话了,就在黎锦以为他快要睡着的时候,包几才软软的出声:“我永远都不要长大了。”
  黎锦发现,他家小包子的性格其实跟秦慕文很像,只不过小包子比秦慕文多了一个疼爱他的爹爹,所以显地更加无忧无虑。
  若是年幼的秦慕文有拼命努力都得不到的东西,他大概只会自己默默把委屈都藏起来。
  当晚,黎锦搂着夫郎的腰,他能明显感受到小夫郎的腰粗了一圈,虽然穿衣服还不显,但就这么平平的躺在床上,还是能感受的到。
  黎锦说:“四个月了。”
  当初小包子刚过完生辰,秦慕文开始孕吐,显然是怀了二十多天。具体算来,大概真正怀上的时间,就是同年五月中旬。
  如今已经九月末,秦慕文肚子里的小崽子也揣了有四个多月了。
  秦慕文突然想起黎锦带回来的医术上写过‘四至七月,可轻行房事’,他有些紧张。
  虽然他很怕,但若是把自己交给夫君,他并无半分不情愿。
  黎锦却根本没往这边想,他只是算着秦慕文揣上崽的时间,还有他的肚子什么时候会真正显怀。
  于是在秦慕文的紧张和期待中,黎锦只是拍了拍他的背,说:“睡吧。”
  秦慕文:“……”
  此前,陈西然和邹秀杰写信问过黎锦要不要参加秋闱,得到黎锦的回信后,邹秀杰说自己下月将动身前往府城,继续在宁兴书院求学。
  而陈西然则打算在镇子上置办两百亩的良田,他有秀才功名在身,不需要缴纳税负,也不需要服兵役,日子过得很是红火。
  因为收信人是黎锦,陈西然回信时也就没讲究那些之乎者也,而是完全用自己说话时的语气了。
  毕竟他们俩算是知道对方所有‘黑历史’的好友,起初两人都不会对对子和作诗,黎锦给陈西然讲‘技巧’的场景仿佛还历历在目。
  “我虽然是秀才,但附生的成绩根本进不了宁兴书院,况且,就算我好不容易进去了,也很有可能考个几十年考不中乡试。还不如早点置办家产,我爹赚钱也不容易,我不能再祸祸了。”
  邹秀杰来到府城后,听闻陈西然打算落脚在镇子里了,他还有些失望。
  “没人再叫我去吃肉了啊。”
  黎锦也在感慨这一点,于是两人中午每人吃了一只叫花鸡,吃饱后把那点惆怅全抛在脑后。
  陈西然要是知道,肯定大为感动。
  邹秀杰此前院试排名出来后,差一位就能进廪生,却因为当年参加院试的往届童生太多,他没竞争过,只能位居增生。
  名为廪生的秀才每月都有俸禄和禄米,而增生就没有。
  至于陈西然所考取的附生,义为额外增取,附于诸生之末,只是名义上为秀才。但书院却是不收的。
  不过,考取了附生的学生却有机会再参加院试,以求下一次可以考中廪生和增生。
  但陈西然对科举的热情显然已经消耗殆尽,要不是同窗好友黎锦还打算再考,他指不定早就不想关注这方面的消息了。
  邹秀杰进入书院后,黎锦先给他推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