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慕文虽然一直给黎锦整理书房,但黎锦的东西他却不会乱翻。
  之前他也问过黎锦这些卷轴都是什么,为什么搬家的时候还要专门用箱子装起来。
  但黎锦只是笑笑没答话。
  此刻,秦慕文的心怦怦直跳,他知道阿锦就在自己身后,肯定能听到他的心跳声。
  但他也完全不打算掩饰自己激动的心情。
  第一幅卷轴不大,一寸寸缓缓张开的时候,率先看到的就是一只鸡的……尾巴。
  随后鸡的脑袋也出现在视线里,那只鸡很是神气,配合着院落中的背景,秦慕文一眼就认出来这是自家养的鸡。
  ——之前还住在村子里时候养的那只鸡。
  当画卷完全展开的时候,秦慕文看到自己手里拎着一串柿子,身后两只鸡雄赳赳气昂昂,好像秦慕文拿的柿子是那两只鸡的一样。
  秦慕文不禁笑了,他捂着唇,眼中都是惊喜。
  这件事如果阿锦没画下来,他都要忘记了,如今看着这画卷,他完全想起来当时无奈的心情。
  他偏过脑袋看阿锦,因为两人贴的极尽,额头甚至直接触到了阿锦的唇。
  秦慕文赶紧端正了脑袋,说:“幸好那天阿锦回来的早……后来,阿锦直接找大河叔打了鸡笼,把它们关起来了。”
  他的酒窝里都掬着笑意,跟画卷上那拿着柿子盘算着下雪时侯吃的少年一模一样。
  时光并未在他身上留下任何沧桑的痕迹,他依然可以笑得如此开心。
  秦慕文有些舍不得把这幅画卷卷起来了。
  之前阿锦说要为他作画,他一直记在心里,但之后阿锦没主动提起,他也为了不干扰阿锦学业,也一直保持沉默。
  不过,忘记是不可能的,阿锦都给小包子作了画,他、他绝对不承认自己吃了小包子的醋。
  黎锦也耐心地等着他,就算午饭前看不完,大不了吃完饭继续来看。
  聚福楼送来的饭菜是烤乳鸽、牛肉羹、杏仁烙等,共四个菜和两个甜品。
  在来人帮忙摆餐的时候,黎锦在厨房悄悄生了火,给少年煮了一碗长寿面。
  面条是小茶擀的,长长一根,而秦慕文完全没时间注意到厨房,他的关注点都在那些画卷上。
  直到黎锦把面端来放在桌上,才把他从书房叫出来。
  小茶来了家里一个月,也比之前要开朗不少。
  他给秦慕文作揖,道:“恭贺主夫生辰,祝愿您永远都这么开心。”
  顿了顿,小茶小声补充道:“这长寿面是老爷亲自给您煮的。”
  秦慕文一愣,自从有了小茶,黎锦下厨的时候已经很少。
  但他居然不仅送了自己画卷,还有这碗长寿面,秦慕文强忍着掉眼泪的冲动,坐在了饭桌边。
  吃完饭后,秦慕文果然看画就看了一整天。
  当天黄昏的时候,他把十八卷画都抱在怀里:“阿锦,这些画我都可以带走吗?”
  黎锦说:“都是你的东西,你当然可以带走。”
  黎锦发现秦慕文把这些画都放在了主屋的储物格里,里面有木雕小兔子挂件、缎带、给小包子画的第一幅画等等,全都是秦慕文认真积攒的。
  如今又多了十八个卷轴,秦慕文想了想,把卷轴放在第二格,每层摆六个,一共摆放三层,都列的整整齐齐。
  黎锦对自家小夫郎的收藏癖可算有了新的了解。
  他想,幸好没有在还不会画画的时候给小夫郎画,要不然被他这样收集起来,过几年看真的有点不忍直视。
  但小包子那幅画,黎锦却是很喜欢。
  那是包子第一回 对他笑,也是他真心实意把包子认作自家孩子的第一天。很值得纪念。
  当天晚上,黎锦本想只是抱着少年休息。
  但秦慕文却主动的褪下亵衣,露出骨肉匀亭的身体,然后主动的打开自己,邀请黎锦进入。
  这就是男人表达喜欢最原始的动作,黎锦起初动作还很轻,担心伤害到少年。
  但少年却不断催促他:“快一点,阿锦。”
  黎锦忍者不发,吻落在他额角:“你会受伤的。”
  秦慕文眼眸里盈着水汽,却依然坚持:“我想你更深一点,阿锦,我喜欢你。”
  黎锦再也忍不住,把少年的一条腿抬过肩膀,两人对视着,都能从对方眸中看到自己的身影。
  而黎锦就是在这个状态下,一寸寸地深入,攻城略地。


第89章 
  翌日;黎锦神清气爽的去了书院。
  他此前跟万教谕说过;那笔四成的净利润润笔费也有他的一份,所以,这三百两中;至少得匀出六十两给万教谕。
  但直接当面给钱又不符合读书人的习惯,黎锦则跟万教谕商议了日期,打算改日登门拜访。
  这么一来,其实拿到手上的只有二百四十两。黎锦没有坐吃山空的习惯,他打算拿出二百两去做生意。
  无论是买些田地、雇人来耕;或者在内城买些地段偏远但胜在安静的空地建房子;都是不错的打算。
  不过;如果黎锦真的打算直接做生意;那他就得亲自走访去了解行情。
  什么事儿都得一步步来,一口吃不了大胖子。
  《农桑算经》编纂完成后,知府大人也再给黎锦布置更多任务。
  但经此一役,黎锦自己倒是对‘改编算经书’有了不少兴趣。
  之前在考县试的时候,他就想过要独立编撰入门算学书。
  毕竟对那些年幼的蒙童来说;《九章算术》还是太过深奥了些。
  黎锦登门拜访万教谕的时候,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毕竟若是他真的打算这么做,以后指不定还得麻烦万教谕帮忙校对。
  万云在家里面色倒是温和不少,不像在书院里那样,一直都板着脸。
  兴许是黎锦与他身世相近,年岁也相差不太多;他对黎锦也生出不少惺惺相惜的感觉。
  听到黎锦说《九章算术》深奥,万云笑道:“你可是辛丑年参加的县试和府试?”
  黎锦道:“正是。”
  “那你可还记得知府大人当时主持编纂了一本《算术·详解》,那就是咱们算经部其他三位教谕共同完成的。”
  黎锦听闻后顿时心生佩服,当时他看的书还少,手里的算经书也就只有两本。
  县试前也是埋头苦学,才对照着这本《详解》,吃透了《九章算术》。
  黎锦笑着把自己当时学习的场景说了出来,“真是多亏了这本书。”
  万教谕又道:“但我听闻你的意思,不是继续给算经做注解,而是自己独立编纂算学的启蒙书籍?”
  黎锦答道:“学生是有这个打算。”说着他掏出一个缝了无六页纸的薄册子,呈给万教谕,“这是学生列出来的纲目,还请教谕指点。”
  黎锦第一个列出的就是乘法表,这个早就有了《九九乘法歌诀》,但却是从高到低排列,也就是说,蒙童背这些口诀,第一句开口就是‘九九八十一’。
  黎锦有打算把其反过来,从‘一一得一’开始,但他也不知道这方法到底可行与否。
  毕竟这关乎蒙童的数学启蒙。
  万教谕看了后,起初神色淡然,毕竟他也见过不少有黎锦这种想法的同僚,但编出来的书籍都大同小异,没有什么可取价值。
  突然间,他的眉头拧起来,面带思索。
  黎锦则一直坐在原地品茶,静静等待万教谕给自己答复。
  薄薄的一本小册子,万教谕看了足足一个时辰。
  看完后,他眸中只余赞叹和欣赏,说:“异想天开!但又无比绝妙!”
  黎锦松了一口气,他还以为自己这种大胆的想法,会被万教谕直接批判一顿。
  但万云却话锋一转,“黎锦啊黎锦,你这想法也太大胆了,明日我为你引荐山长,这件事我做不了主。”
  黎锦的心又悬在了嗓子眼儿,他觉得自己还是操之过急了。
  若是在他有点名望的时候,推出这算经启蒙就好了。
  但他也不后悔自己的这个决定,稳妥固然是重要的,他这个身体如今还未及弱冠,年轻就得有年轻人的冲劲儿。
  有什么想法就得大胆的提出来,要不然一直思前想后、畏手畏脚,老了后才发现少年时居然无一件‘年少轻狂之事’可以值得怀念。
  山长看了黎锦的纲目,沉吟半晌,只给了他一句话:“你尽管做就是了。”
  黎锦如今院试在及,若是山长觉得这个想法不好,那就不会让黎锦放手做了。
  但就算是山长,也没有当场给黎锦任何保证。
  可有他这句话就足够了。
  百年后,有人从工部尚书万云的晚年回忆录中看到《蒙学算经》的由来,翻成大白话就是‘山长对他说你尽管做,他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独立编撰出一本简洁易懂的蒙学算经。那时,他还仅仅是个刚出村子不久的童生,未及弱冠。’
  =
  编书和去田间地头实访问都得亲力亲为,黎锦一个人分身乏术,他也就暂且搁下了在府城买地的念头。
  把这些钱放在家里先存个个把月,等考完院试,有了功名在身后,买了地还能免租。
  在黎锦去宁兴书院之前,每次月末考核的第一名都是‘风水轮流转,今月轮我当’。
  但黎锦来了后,第一个月大家瞧着这第一名黎锦,感觉这名字挺陌生,人群中有人问这人是谁,只有寥寥数人回答‘是今年的府试案首,跟我同年考的’。
  第二个月瞧着黎锦的名字占据首位,大家都说‘这人运气太好了,策论截词那么厉害,他肯定考前刚好背过这一段’。
  第三个月,众人沉默了,之后都打起精神看第二名是谁。
  自从黎锦在书院出名后,想要跟他结交的人有不少,有些甚至在府城都有头有脸。
  黎锦也挑着合适的时间参加过一些文会,不过大多时候他都在算学部,因此接受的邀约不多。
  随着黎锦在府城读书人圈子里的名声越来越大,此前院试的考官也注意到了他。
  但这考官心眼儿也没那么坏,知府大人把那个学生贬出‘甲等’,本就是对他的警告。
  他自己堂堂一个儒教学的儒官,在府试中动手脚已是即为不光彩的事情。
  知府大人给他面子才没公开处置他,他也懂得见好就收。
  倒是那个位列乙等的学生对此很不忿,因为他府试成绩‘乙等’,只能被分在乙班。
  偏偏他也是有真才实学的,连续三次排名在甲班内,就可以进入甲班。
  第四个月,这位名叫陆长冬地仁兄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甲班。
  接下来,他以为自己就可以与黎锦一教高下。府试排名已经无力回天,但他要证明自己才是最厉害的那个。
  别看黎锦平时话少,可讲堂辩论上他却引经据典,数据都列的清清楚楚,甚少有人能跟他辩论到最后。
  等到十二月的时候,陆长冬已经忘记自己的本意的是什么,反而每当他可以跟黎锦辩论到最后,他下学后都会笑得像个两百斤的胖子。
  陆长冬想,那件事总归是自己和老师的错,黎锦完全无辜。
  再说了,黎锦也用实力让陆长冬输的心服口服。
  就在陆长冬以为这就是黎锦的全部实力后,《农桑算经·简化版》突然在整个书院引起了轰动。
  这本书原先是按照知府大人的要求,每村的村长至少买一套回去,给村里的人合理安排农耕时间和耕种方法。
  但其中却有不少的算学题,与科举考试息息相关。
  书院中有个学生的父亲就是他们村村长,他趁着休息的时间回了趟家,看到他爹在研究《农桑算经·简化版》。
  这个学生当时直接笑道:“爹,这算经对我来说都很难,您得研究到什么时候啊。”
  话音还没落下,他就被亲爹用鞋底揍了屁股。
  他爹很生气地问:“难?这我都能看懂的题,你跟我说难?你这样还考秀才?干脆回来给村里幼童启蒙算了!”
  这学生觉得他爹在开玩笑,拿过这本书一看,惊呆了。
  “爹,您别揍了,这跟我的算经书不一样!”
  最后还是他把自己的算经书掏出来,他的村长爹一看那些拗口的解释,这才发现孩子确实没撒谎。
  但老子还能给儿子道歉?
  村长说:“你们考秀才的人,就是应该学的难一点,把我的书还给我。”
  “爹,这书哪儿来的?能买到吗?买不到让我抄、抄……黎锦?!”
  后来,经过这位学生的介绍,乙班的大部分学生都买了一套回来研究。
  过年前最后一次月末考核中的算学题也恰好就是雨水、引流灌溉、排水时间和排水量的变化。
  算法不难,但理解和想通思路很难,很多甲班的学生都栽进去了。
  要不是书院规定得三次连续排名靠前才能换班,要不然甲班得裁员一大半。
  陆长冬得到这个消息后,整个人都没脾气了。
  心中想与黎锦结交的念头从没这么强烈过。
  但那会儿已至腊月,马上就要过年,期间会放一旬假期,陆长冬在书院没见到黎锦人,只能悻悻作罢。
  黎锦那段时间正好卡在编纂《蒙学算经》的最后一章,他频频拜访万教谕,讨论其中解法的多样性。
  万云对看了后直接大加夸赞,“每道题都列了至少三种思路,黎锦啊,你这本书算是绝了!”
  黎锦谦虚道:“教谕谬赞了。”
  万教谕家里没多少人,也没娶妻,过年有些冷清,但他不在乎这些,只说:“黎锦,你写完后我正好趁这段时间给你校对,之后呈给山长过目。”
  “多谢教谕。”
  黎锦给万云送去终稿的时候,还带了不少年货,里面甚至还有秦慕文做的糯米鸡和粉蒸排骨。
  万教谕索性留他用饭,吃到排骨的时候,他说:“这手艺真的绝了,你这小子真有福气。”
  听他提到秦慕文,黎锦被风雪刮得冷硬得眉目都柔和起来,唇角不自觉带了笑意。
  “确实是我的福气。若您有空,我和内子必扫榻相迎。”
  一向不接受任何邀约的万教谕一口答应:“好,我一定去。”


第90章 
  因着过年;陈西然和邹秀杰一个回了镇上,另一个回了县城。
  原本黎锦也有回村的打算,但下雪了水路不能走;坐马车回去至少得三天;旅途劳顿。
  考虑到包子才一岁半,寒冬腊月这么来回折腾,小孩子的身体可能会受不了,再加上家里已经没人,他也就不回去了。
  黎锦修书一封;让陈西然回去的时候顺便带到镇子里;再由李柱子带回给村长。
  当然,书信也少不了宋先生的。
  “阿锦今年就弱冠了。”
  黎锦给陈西然送行的时候,他拍拍黎锦的肩膀;说;“宋先生之前还念叨着想给你取字。”
  黎锦愕然;心中却是一暖;“院试过后,我就回去亲自拜访宋先生。”
  陈西然笑道:“那可不,你到时候肯定衣锦还乡。”
  两人又并肩走了些许路程;他说,“阿锦别送了,咱们兄弟俩也就分别几天,离别也不甚伤怀,过几日我就回来了。”
  黎锦看着天色不早;点头:“那我就送到这里,天寒地冻,西然路上小心。”
  送走了陈西然后,府城里年味儿已经很足。
  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春联,黎锦也写了一副,自己搬着凳子贴在大门前。
  内院的主屋门前的春联则是秦慕文写的,他的字迹清秀工整,不露锋芒,也不像黎锦的字那样规矩中透着铮铮风骨。
  黎锦站在院子里端详了好一会儿,才说:“文文的字写得更好看了。”
  打眼一看就透着乖气。
  秦慕文则趁黎锦一个不注意,就蹲下去抓了一捧雪,他本意是想捏个小雪球给黎锦看。
  结果在黎锦黑眸转过来的时候,秦慕文一个紧张,把雪球从手里掉了出去。
  正好落在自己的鞋面上。
  雪球破碎,雪花四溅。
  他站在原地,不敢看黎锦,像个做错事被抓包的小孩子。
  黎锦走近几步,却没关注他玩雪的事情,只说:“穿的这么薄?”
  秦慕文解释:“只是出来看阿锦贴春联。”
  原本打算看完就回去的,可指尖、鞋面还有雪花的痕迹,这就真的无从辩解了。
  黎锦倒是一直穿着单衣,他最近在锻炼自己耐寒的成度,也颇有成效。
  他直接把秦慕文整个人捞进怀里,单手抱着他的膝弯。
  秦慕文的视线陡然升高,他赶紧搂住黎锦的脖子,指尖上挂着的雪花融化在黎锦的发间,秦慕文很不好意思的微微松开手。
  黎锦脖颈处传来冷意,他也没在乎,直接把秦慕文抱回主屋,进门的时候一手压低他的脑袋,免得撞到他。
  秦慕文进去后,才想,小茶应该没看到这一幕吧……嗯,应该吧。
  屋子里烧了地龙,刚进入就有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秦慕文被黎锦放在床上,他有些昏昏欲睡,但这时候他还记得一件事。
  那就是黎锦的生辰。
  去年八月,阿锦给他庆了生,但他那会儿却还不知道夫君的生辰。
  后来问了阿锦,阿锦说他的生日在三月末。
  说来也奇怪,原主的生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