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黎锦知道这个时代对哥儿的束缚,所以他这几个月来一直都在鼓励少年说出自己的想法。
  为的就是培养两人平等的地位。
  他对温软无害的少年有控制欲不假,但却不代表他喜欢少年吞吞吐吐,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黎锦要的乖顺,是少年打心底喜欢、愉悦并对他要求的赞同。而不是迫于社会地位的屈从。
  黎锦一手提着俩农具,另一只手腾出来把少年牵着。
  “小管家,你说我都把习字默书提前了,晚上除了疼爱你,还能去做什么?”
  秦慕文比羞涩更多的是开心,颊边一直都挂着两个小酒窝,特别讨人喜欢。
  今儿阿锦都把他叫两次小管家了,第一回 是让他管钱,这回……是让他知道阿锦自己的动向。
  秦慕文真的很乐意当这个小管家。
  事实证明,秦慕文对天气的预判没错,确实快要下雨了。
  经常干农活的庄家汉都能敏锐的察觉到风向和空气中湿度的变化,一个个也乐得今晚不用浇水,都坐在村口的石头旁唠嗑。
  他们看着黎锦牵着夫郎往回走,那个以前看着略带木讷得少年如今整个人都灵动活泼起来,也不知道黎锦跟他说了什么,那少年唇角的笑容一直都没有消散过。
  “黎锦啊,你跟你夫郎可真登对。”
  自从黎锦得名望提升,他宠夫的名头也在村里扩散开来。
  村里人由最开始的不适,觉得那少年再怎么说也只是个给哥儿,结果看着黎锦对少年一如既往的好,村里人现在也能顺口夸赞两人了。
  “这哥儿叫阿文对吧,也是个腼腆的乖孩子,平时也不出来玩。
  阿文啊,以后闲了抱着崽子就来我家串门子啊,我家里也有个哥儿,比你小三岁,也该说亲了。
  你到底是咱们村数一数二的哥儿,到时候随便教导他几句。”
  秦慕文应了:“好,大娘,我晓得了。”
  只有旁边几个刚洗完衣服端着盆子回来的哥儿,看着黎锦拿着所有农具,还空着手牵起秦慕文,而秦慕文两手空空,像个养尊处优的小公子。
  他们眼中露出无比的羡慕。
  以前假装怜悯他的那些事情,好像都是上辈子发生的了。
  而秦慕文,早已经跟他们距离得越来越远。
  秦慕文察觉到又有人视线落在他身上,正巧村里有个辈分高的老人咳嗽,黎锦去帮他诊脉。秦慕文就回过头去,正好看到那几个哥儿。
  这回秦慕文再也没有躲闪,他的内心已经一派平静。
  他有了世界上最好的夫君,所以他自己也要快点强大起来啊。


第51章 
  今儿正好九月一日;是黎锦不需要在医馆当值的第一天。
  当天下午;他就在练字和吟诗作对。
  晚上当然得把时间腾出来;仔细的照顾被冷落这么久的小夫郎、小管家。
  中秋之前;黎锦和陈西然答应了黄秀才学生的邀请;九月三日去镇子外不远的一处茶园品茶赏菊、吟诗作对。
  所以在十天前;宋先生觉得黎锦和陈西然在平仄对仗上没有问题后,就开始教他们写诗了。
  提起作诗;黎锦真的头疼。虽然这不是他那个时空的古代,他上辈子背诵的很多著名诗作;在这个时代并没有人题写。
  如果黎锦想;自然可以据为己有;一时大出风头。
  但黎锦并不打算这么做;他的学问有几斤几两自己清楚。
  而且他这人天生对名利不怎么看重,像现在这样平凡却又不平淡的农家生活;正是他所喜欢的。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兴许是有上辈子背诗的基础在,黎锦自己作诗方面要比陈西然强上不少。
  不再像起初对对子那样;两人都双眼一抹黑,只会对对子;不会出上联。
  所以啊;最近陈西然看着黎锦的眼神都带着一种被抛弃的辛酸。
  分明说好大家一起被宋先生训斥的,但你怎么就能突然在吟诗方面有了灵气呢?
  陈西然就觉得,每次宋先生出一个题目;看着黎锦皱眉,仿佛苦大仇深的样子。
  他以为这回稳了,可以跟黎锦当难兄难弟。
  结果,黎锦写出来的诗句,有时候让宋先生都忍不住称好!
  当晚,黎锦虽然做到了最后,但却依然不甚尽兴,少年干农活的时候耐力可以,但在床笫间,还是差了那么点。
  再加上少年身体白瓷一般,黎锦总担心自己太过用力,会把人弄坏。
  上回第一次,黎锦硬生生把人做的晕过去,最后清洗的时候,少年都没有任何反应。
  但这次,黎锦只做了一回就放开他,抱着他下床导出体内的精华。
  秦慕文这回是清醒的,把头埋在黎锦的肩膀处,不看自己的下半身。
  黎锦也不约束他,导出后又给少年擦了身体,才把他放回床上。
  秦慕文没穿衣服,赶紧把被褥拉起来,遮住身上的点点红痕。
  黎锦则大大咧咧站在原地给自己擦身。
  此前他端着医生的身份,不想让少年看了自己身体。
  但现在,他的身份是丈夫,夫夫间最亲密的事情都做过,再端着就没意思了。
  秦慕文心里说不看,其实露出一双杏眸,仔细的打量着阿锦。
  黎锦哪能不知道他的动作,但他洗澡快,很快就擦好,穿上亵裤,躺在少年身边。
  秦慕文在他上床后,自觉地靠近黎锦,枕着他的臂弯。
  直到他困意来袭,才恍然觉得自己忘了什么。
  可实在想不起来了,靠着阿锦就这么睡过去。
  翌日一大早,秦慕文坐起来,拍拍脑袋,他把小包子昨儿忘在了李柱子家里!
  昨天下午黎锦带着他去地里种萝卜,种完萝卜后他看到了几个之前闹得不愉快的哥儿,随后……秦慕文捂脸,他可真不是一个称职的阿爹。
  为了弥补小包子的心里损伤,秦慕文跟着黎锦一起出门接小包子回来。
  因为昨儿黎锦制作了一次,今天秦慕文走路完全不受影响。
  秦慕文没察觉到有什么,黎锦却仔细的打量了他一下,心里思考,少年虽然能承受的顶峰不高,但起点高啊。
  所以,以后可以至少来两次。
  李柱子的院子里,他给黎锦分了自家做的葱油饼,一边露出一个男人都懂的笑容。
  “年轻人嘛。”
  黎锦面不改色的说:“以后得多多仰仗柱子哥了。”
  李柱子拍拍他的肩膀:“哈哈,赶紧生个儿子出来,你娘在天之灵也就放心了。”
  虽然又是这种重男轻女的强调,但黎锦一听到李柱子说他母亲,心中就有种很微妙的感觉。
  好像,那真的是他母亲一样。
  黎锦上辈子看似随和,其实跟家人和朋友关系都比较淡,没有什么深交的人,在家里也十分客气。
  所以他其实对‘母亲’这个词没多少感触。
  如今却又在李柱子一遍一遍提醒的过程中,心中陡然升起一些十分微妙的想法。
  黎锦从来不是一个心急的人,他看着少年已经把小包子抱在怀里。
  而小包子在看到爹爹的一瞬间,把头埋在了阿爹身上,仿佛知道这回被遗弃的始作俑者就是黎锦一样。
  秦慕文内心其实十分愧疚,他昨晚根本就没想起来家里还有个小崽子!
  可小包子信任阿爹,一股脑的以为是爹爹不爱他了。
  当然,晚上黎锦亲了小包子一下,小包子内心就松动了,在黎锦亲他第二下的时候,就又对黎锦笑得十分灿烂。
  =
  黎锦把家里两个崽子安顿好后,自己背起竹篓,朝镇上走去。
  少年也知道他明日要去参加诗会,白日给他赶着缝制新衣服。黎锦现在身子强壮了一点,穿以前的衣服总会勒着胳膊,秦慕文注意到这一点好久了,现在总算可以给阿锦做新衣服了。
  黎锦今日到书房依然比较早,他这回没急着默写文章,而是先把自己的灵感写下来。
  这是他作诗的时候悟出来的,一首诗想要有灵气,辞藻华丽这一点他暂时做不到,但贴近生活写的有日常气息,最后一两句再升华一下情感,这就算带了点灵气。
  陈西然又一次问黎锦该如何作诗,黎锦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
  陈西然听完后拍手叫绝,爽朗的笑着:“你这个法子妙!之前我问先生该如何作诗,先生说心有所想,意有所指,即为诗。”
  那时候他觉得这就是废话,他心里没有任何想法,只有吃和飘香苑的头牌。所以,抓耳挠腮也做不出一首好诗来。
  但有了黎锦的方法总结,陈西然也学得把自己偶尔迸发的灵感记录下来,最后再引经据典、升华主旨。
  宋先生看到后,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照着陈西然劈头盖脸打了一顿。
  陈西然一脸的懵逼,完全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宋先生训斥道:“你这是抄黎锦的诗!不问自取,是为偷!”
  陈西然十分冤枉,他只能把黎锦教自己作诗的事情说出来。
  宋先生听完后,差点一脸的问号。他没想过作诗还能这样!最主要的是,黎锦说的一点都没错啊。
  陈西然看着宋先生怀疑人生的背影,感觉自己出卖了好友黎锦。
  于是紧赶着给黎锦道歉,黎锦听完后,其实并无多大感触。这只是套路的总结而已。
  文人觉得作诗十分高大上,对总结不屑一顾,但他是个彻头彻尾的理科生、医学生,最擅长的就是总结归纳。
  黎锦不觉得自己可以在作诗一图有高深的造诣,所以看着陈西然进步,也没有嫉妒的心思。
  黎锦说:“无妨,总归都是前人的套路,你能做好诗,明日品茶赏菊不给先生丢脸,这就行。”
  宋先生正巧听到黎锦说这句话,中午无论如何都要把黎锦留下来吃饭。
  而陈西然见黎锦留下了,自己也厚着脸皮蹭吃。
  明儿就是九月三,约好斗诗品茶的日子,宋先生便大手一挥,放了一天假。
  让黎锦跟陈西然好好准备。
  宋先生被黎锦的话感动到,等到陈西然走后,推心置腹的跟黎锦谈了许多。
  “你这次考中秀才后,可有在镇上定居的打算?”
  黎锦还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最基本的原因是他不确定自己能否考上秀才。
  毕竟自己才学了这么短的时间,童生试又不是只考背诵和默写。
  八股文、经论、诗赋,这些他以前都没接触过。
  黎锦还没有自高自大到以为自己是穿越者,上辈子高考成绩和学术能力惊人,就可以在这个世界所向披靡。
  相反,他是一个很务实的人。
  黎锦回答道:“学生暂时想过这些,之前学业荒废的太久,好不容易捡起来,学生现在一心只有童生试。”
  宋先生看着他,感慨道:“确实是我太心急了,你要是有族叔就好了,我还能跟你的族叔商量在镇上置办房产的事情。”
  在宋先生看来,黎锦这样勤勉努力又提携同窗的人,必定是可以考上秀才的。
  如果运气好,考上举人,再有族中帮他谋划一下,捐官相比都不是难事。
  但黎锦没有族人,只剩下他一户,生活的担子就全部压在他的肩膀上。
  宋先生说:“以后有什么难事,尽管找我。我在镇子上还有几分薄面。”
  黎锦赶紧起身道谢,宋先生有跟他多喝了两杯茶,这才放他走。
  回家后,少年哄包子睡着,把自己缝好的外衣拿起来,在黎锦身上比划。
  黎锦享受他的亲昵,说:“帮我换上。”
  秦慕文以前在家里,阿爹以为他会被尚书大人嫁给门当户对的少年郎做妾。
  毕竟在京城为官的人,没人会娶一个哥儿当正房。
  所以阿爹便教他一些取悦夫君,但却仅仅只是增添生活乐趣的小动作。
  宽衣解带就是其中一部分。
  这一点,秦慕文以前从没伺候过原主,但却很喜欢为黎锦穿衣脱衣。
  秦慕文做衣服的手艺很好,这布料入手手感也不错。
  他仔细的为黎锦褪去外衣,换上自己做的衣服,然后垂下眼眸,给黎锦系腰带。
  果然,这衣服就合身许多,配着黎锦英俊的面容,让人一时间移不开眼。
  “我还想给阿锦做衣服。”
  少年表达喜欢的方式永远这么直率。
  黎锦捏了捏他的脸,说:“好啊,这回我的尺寸你可都知道了。”


第52章 
  黎锦前几日还看到这件衣服只做了一半;他并不急着穿;只是看着秦慕文坐在窗前;一针一线给自己缝衣服;心里就十分满足。
  秦慕文旁边的床上;还有个睡得正香的小包子。
  这俩都是他的崽。
  黎锦当时就很想学作画;用毛笔把这世界上跟自己牵连最深的两个人画在纸上。
  想想都是一种幸福。
  当然,放在夫夫间;还会增添微妙的情趣。
  只可惜黎锦没学过作画,至今能拿得出手的画作也只有那副心血来潮画的小包子的笑颜。
  而且他当时还承诺要给少年也做一幅画;后来他并不是忘记;只是每每想提笔;都感觉力不从心。
  黎锦觉得;秦慕文这么好的人,一定得画的好看了才行。
  简笔画不适合勾勒自己心目中的美人儿。
  所以这件事也就一直搁浅。
  如今不需要再医馆坐诊;黎锦完全有时间学一门‘艺’。
  六艺就分为礼、乐、射、御、书、数。
  书在他那个时代被人解读成书法和书画,但在这个时代,‘书’单单指书画。
  因为书法是读书人必备的技艺,已经不算在六艺里面了。
  黎锦想学作画的事情没有跟宋先生提;因为宋先生也是寒门出身,虽说这几年教书育人有了些积蓄;但偶尔还得补贴族里。
  黎锦并没有在宋先生的书房看到什么画卷。
  可见;宋先生比较繁忙,对此也并无涉猎。
  至于陈西然,背书已经算是家里对他最大的要求了;提笔作画更是不可能。
  不过,陈西然好像会骑术,这一点黎锦还没得到证实。
  所以说,黎锦身边基本上没有会作画的人。镇子小,有名望的读书人就那几个,更不会出现话本子里面讲的‘画界圣手前来隐居’。
  黎锦居然找不到一个可以教他作画的人。
  翌日,黎锦在家里吃了早饭,又抱着小包子在院子里转悠一会儿。
  今儿不用去学堂,斗诗品茶的时间定在巳时(早上十点)。
  去早了茶园不开门,黎锦索性练了几张大字,这才出门。
  黎锦跟陈西然商量过,早上先在镇子口卖包子那家店汇合,随后一起去茶园。
  黎锦到的时候,陈西然已经捧着个肉包,蹲在路边吃。
  包子店的老板娘一脸的茫然,完全想象不到这人怎么做到穿着绸缎的衣服,蹲在路边吃包子。
  陈西然分给黎锦两个肉包,黎锦本来不打算要。
  但陈西然说:“我知道你早上吃过饭了,但那些斗诗的聚会我以前参加过,一群人特别能作诗,然后夸奖别人,一直到下午都甭想吃饭。”
  黎锦沉默了一下,接过包子,还是选择吃下。
  他早饭吃的早,要真的斗诗到下午,期间只能喝茶的话,他是真的会饿。
  陈西然跟着黎锦边走边介绍,宋先生早上派大郎去他家说了,黎锦之前没参加过斗诗聚会,让他把自己的心得给黎锦说一下。
  好让黎锦有个心理准备。
  于是陈西然就没在家吃早饭,去买了包子和糕点,先跟黎锦一起吃了。
  黎锦最后听明白了,陈西然的心得可以总结为三个字:无聊、饿。
  无聊是说他参加这种聚会,基本上就在旁边插科打诨,别人做的诗他欣赏不来,自己做的诗……别人更欣赏不来。
  但碍于之前先生的名头,这种聚会他还得参加,否则落个不合群的名声,于他考科举都有阻碍。
  陈西然说:“这回我可准备了很多灵感,无论他们出什么题目,都能写出来。”
  还得让他们都能欣赏出来。
  茶园距离镇子并不远,是县城里一家富户的庄园,平时没什么人住,但院子很大,下人们就在院子里种种茶叶,偶尔会炒了出来卖,但大部分都留下送给主家了。
  正好黄秀才有个学生家里跟这富户有所来往,就把这院子借下了。
  陈西然平时在镇子上喜欢溜达,自然知道路线,有他带着,黎锦也省的问路。
  陈西然和黎锦到的挺早,只有借了茶园的那个学生先到了,他把两人迎进去,笑着做了自我介绍。
  “我姓许,名叫许子帆,字远道。是黄先生的弟子,准备明年二月参加科举。”
  许子帆相貌周正,今年二十有四,之前已经参加过一次县试,但据他所说,那次就是单纯的见见世面。
  陈西然和黎锦也简短的介绍了一下。
  他俩都未及弱冠,明年也是头次参加县试。
  黎锦心想,果然,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斗诗聚会,而是让黄秀才的三个学生与他俩相互接触,观察对方品行,明年参加童生试好一起‘联保’。
  ‘联保’可不是开玩笑,若是有人作弊,五人都得连坐,取消考试资格。
  留了案底,下次还能不能参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