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仁无语,荀立都这样了,他的火也就自然是发不起来。

    二人又说了几句临别时的客气话,说完之后陆仁正打算骑上马背,郯城的大道上却忽然传来了一阵阵的骚动,却是大批的徐州士卒正在将道路上的行人驱赶至道边,陆仁与荀立自然也在被驱赶的人群之中。

    再过得片刻,只见大队的徐州士卒和许多作家仆装束的人前呼后拥的护着几十辆大大小小的车乘缓缓的出城而去。至于排场之类的也不必多说,道旁的人们则是一边看着热闹,一边低声的议论着相关的八卦话题。

    荀立完全是在看热闹,但一瞥眼间见陆仁的脸色已然大变。正不解间,就发觉陆仁硬是挤到了街边某个拦住百姓的士卒旁并向那士卒发了问。而在问过之后,陆仁的脸色已是一片煞白,这便引起了荀立的注意。

    没过多久那些车乘人马就全都出了城,城门的交通也随之恢复正常。荀立看了看脸色依旧煞白的陆仁,想了想之后向陆仁轻声问道:“义浩何故色变至斯?”

    陆仁回望向荀立,嘴唇动了动却没有说出话来,接着陆仁就环视了一下四周再摇了摇头。荀立明白陆仁的意思,也不管陆仁愿不愿意就硬拉着陆仁一起走出了城门,而且在走出一段路之后还把侍从叫开,确定身边无人这才再次向陆仁发问,但陆仁却一直没有开口。

    荀立见陆仁如此便开口劝慰道:“义浩你是觉得心里的话不方便说出口吗?其实在我看来,你胸中见识颇有过人之处,只不过旁人不见得能够认同罢了。而你我一见如故,有什么话又不能说给我听吗?”

    有这么一句话,说“一个人能够保守秘密的原因,只不过是他认为他没有找到可以和他一起分享这个秘密的人而已。而一个心里有秘密的人,是十分希望能有合适的人与他分享的”,现在的陆仁其实就是这种情况了。在听过荀立的劝慰之后,陆仁看了看荀立,又望了望稍远处马背上的那些粮米肉粮,最终只能是长长的叹了口气:

    “唉……常直兄,我的这番话说出来你可能会不信。但你信也好,不信也罢,记得千万不要在郯城城里和别的人说,不然引出了什么祸端,就变成我在害你了。”
第十一回 小泄天机
    “唉……常直兄,我的这番话说出来你可能会不信。但你信也好,不信也罢,记得千万不要在郯城城里和别的人说,不然引出了什么祸端,就变成我在害你了。”

    为什么会说出这么几句话?其实陆仁就算是再笨,却也知道不管在什么时代,许多的话都是绝对不能乱说的。特别是现在身处的汉末动乱时代,一些话你要是敢乱说出来,丢掉小命那是分分钟的事。

    那陆仁又为什么准备把一些话说给荀立听?什么“一见如故,推心至交”那都是在扯淡!陆仁与荀立只不过才刚刚认识一天一夜而已,作为一个自我防犯意识比较强的现代人,陆仁才不会把一些很可能会要命的话轻易的就说给仅仅认识了一天一夜,只能算是比较谈得来的荀立听的。陆仁真正的目的是他的心里有他的小九九。

    首先陆仁考虑到荀立不但不是徐州本地的人,而且还是曹操帐下重要谋臣荀彧的族人,而接下来的要说的话明显是对曹操以及荀彧有利,那么以荀立的立场来说,当然会是站在曹操或者说是荀彧的那边,而不是徐州的这边。

    其次,兵锋一交就往往会玉石不分,交战双方也难免的会成为仇敌。以这样的视点来看,荀立在徐州游学,没准就会稀哩糊涂的死在曹兵手里,而自己提醒一下荀立,让荀立躲过兵祸,就变成了对荀立有救命之恩;退一步来说,荀立是准备去郑玄那里求学,应该是能躲过直接性的兵灾之祸,但他作为曹操帐下谋臣荀彧的族人,兵革一过也很容易受到徐州本土人士的猜疑,甚至把荀立当成曹操派来徐州的细作都不是不可能的事,而陆仁这时提醒一下荀立,就能让荀立事先躲过一场无妄之灾,还是对荀立有恩的。

    那么对荀立有恩又有什么用?这就有点废话了。陆仁这不是在为自己的以后作打算嘛!雪莉那里陆仁一直联系不上,所以是早就作好了最坏的打算,那么在躲过了曹操攻打徐州的这一次劫难之后,难道陆仁就真的在徐州这里靠砍柴来活一辈子?

    作为一个穿越者,陆仁的心里肯定是有那么些的想法的。幸好陆仁是个很有自知之明的家伙,很清楚自己脑子里的想法哪些是纯属yy,哪些却又是有点可能。而现在对荀立施恩,那么等荀立回到荀彧的那里,就意味着陆仁有了个可以依靠的地方。再以自己身上的那点本事,当官可能是当不了,荀彧也不太可能会举荐陆仁这样的货色,但一有机会混个小吏还是应该没问题的。别的不说,以陆仁身上芯片里的计算器和记录能力,当个汉末时代的仓吏(仓管员)诂计还真没有谁能干得过他。

    总而言之,正是因为考虑到了这些,陆仁才决定把“天机”泄露给荀立知道。而荀立在听过陆仁的这几句话之后,神情也变得郑重起来,因为他意识到陆仁现在绝不会是在吹牛扯淡:“义浩但说无妨,吾亦绝不轻言他人知晓。”

    陆仁又看了看四周之后才向荀立道:“常直兄,不是我吓唬你,也不是我在危言耸听,我只能告诉你徐州就快要大难临头了。而你也别再在徐州这里游学了,趁早离开徐州为上,最好是去荀彧荀文若那里,免得在兵革之中玉石不分。”

    荀立当场愣住,老半晌过去之后才迟疑不定的道:“义浩何出此言?”

    陆仁知道刚才的几句开场语应该是勾住了荀立,那接下来的话就可以慢慢说了:“常直兄可知刚才弄出那么大排场出城的人是谁?”

    荀立摇摇头:“本来是想着人问一问的,但见你神色大变,就没有顾上。”

    陆仁道:“刚才出城的是衮州曹公的父亲,太尉曹蒿。曹太尉是几天前路经徐州,受陶府君之邀在郯城小住了几天,直到今天才重新上路的。”

    荀立道:“这也没什么吧?”

    陆仁道:“真要没什么就好了。据我所知,陶府君弄出这么大的排场来送别曹太尉,其本意不外乎是想和最近声威颇盛的曹公示好结交。现在曹太尉要上路了,陶府君还特意的加派了五百军兵护送,其殷勤之意可见一斑。这本来都是好事,可陶府君派谁不好,偏偏派了个都尉张辏Я毂に停饣厥窍氩荒殖龃笫露寄蚜耍 

    荀立眉头一扬:“张辏в衷趺戳耍俊

    陆仁低头整理了一下思路后才道:“据我所知,这张辏г臼腔平碛嗟常苁凭∈蔽蠡蠲琶闱抗榻档奶崭U飧鋈嗽粜奈锤模袼湓谔崭氏挛荆运夂湃死此狄簿褪悄苊闱康暮凇⒒罨蠲么θ词前氲愣祭滩坏健6庋粜牟桓牡募一铮坏錾鲜裁从退衫痰幕峋筒换岱殴晕也呕崴嫡饣靥崭伤に筒芴疽患艺娴氖撬蟹侨恕V毙帜阋部醇耍芴镜某导馨儆嗔荆嗡伎吹贸黾业准幔裾抨'这种贼心未改的人在路上不动歹念才怪了。杀人越货此就落草,这种事在这年头是不是也太平常了点?”

    荀立惊道:“你是说,曹公一家皆会死于张辏е郑俊

    陆仁点点头:“曹太尉一死,曹公定然会兵发徐州,兴兵雪恨。”

    荀立皱了皱眉,轻轻摇头道:“不见得吧?倘若曹太尉真的死于张辏е郑碓谡抨',陶恭祖只能算是无心之失。若是曹公因此举兵攻打徐州,与理有些不合……”

    陆仁早就料到荀立应该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心中固然是有几分自得,但脸上可不敢表现出来,而是故作姿态的长叹加苦笑道:“常直兄,这里面的事情可远远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

    荀立的目光一亮,急问道:“此话又怎讲?”

    陆仁道:“昔日曾听闻许子蒋品评曹公为‘治世能臣,乱世奸雄’,在我看来确如其份。曹公心中的志向与野心,不是我们这种人能够体会得了的。怎么说呢?曹公胸怀王八(故意说错的)之志,心里面想要的是整个天下,又怎么会满足于只坐拥着小小的青州与衮州?”

    荀立暗吸了一口凉气,再次打晾了陆仁数眼。虽说他早就隐约的看出陆仁绝对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贫苦樵夫,但也没想到陆仁这会儿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义浩兄你……见过曹公?”

    陆仁摇头:“我一个山野樵夫哪里会有机会见到曹公?实不相瞒,这些都是我从曹公往日曾做过的事中推断出来的。闲话我们也不说太多,我只说曹公一定会打徐州,因为曹公想要发展实力的话,眼下就只有徐州可以打。”

    荀立道:“为何义浩会认定徐州而不是其他地方?”

    这时的陆仁还颇有些自得,因为他原先经常在论坛上和喷友们争论一些三国方面的问题,他的一些观点的赞同者也很多,也算是小有成就,现在也很有些向荀立摆显的意思:“因为另外三个方向曹公眼下都打不了。北面的冀州是袁本初占据着,其四世三公的名望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因此袁本初召集到了大批的人才,而且冀州殷富,袁本初早已是兵精粮足,这种实力可不是曹公眼下惹得起的。退一步说,曹公与袁本初本是知交好友,在他们二人之间还没有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他们也不会翻脸。必竟在明面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董卓……哦,现在得说是董卓的余党旧部。”

    一番话令荀立的心中暗暗吃惊,望向陆仁的眼神也一变再变。也许怕自己失态,荀立望了陆仁几眼又怔了那么一怔之后就回赶紧的追问道:“那……曹公的西面与南面,又当如何?”

    陆仁摇头笑道:“西面嘛,一个烧成了废墟焦土,早已荒无人烟的东都洛阳,占了又有什么意义?当然洛阳如果能重建起来的话仍会是块宝地,只是曹公眼下一没有那么充足的人力物力,二则董卓的余党旧部还在长安,单凭现在曹公一个人的实力也应付不了。所以别说曹公往西面打,西面的董卓旧部不打过来已经很不错了。”

    “那南面呢?”

    “南面是袁公路,他和袁本初的情况差不了太多,就目前来说实力也很强。而且现在这二袁之间不管动哪个,另一个肯定会出兵相助,谁让他们是同宗兄弟?而曹公的地盘又正好夹在二袁中间……”说到这里陆仁猛然想起来似乎自己说得太过头了些,硬生生的把后面一句“虽说这二袁早晚会闹翻,但不会是现在”给咽了回去。

    荀立点了一会儿头,沉吟道:“如此看来曹公想发展实力的话就的确只有徐州可打……只是陶恭祖于世有仁人君子之清名,曹公若冒然攻之必会自损名望,亦有负于大义之名,说不定还会因此而激起诸候公愤。若与陶恭祖交好的诸候群起而攻之,曹公未必就能抵挡得住,要是青、兖有失,曹公岂不是得不偿失?在义浩看来,曹公意欲攻徐当取何良策为上?”

    陆仁哂笑道:“常直兄,你好像搞错了吧?我只是在向你说明曹公肯定会借杀父之仇之名来急图徐州,你怎么问起我曹公应该怎么打徐州来了?我要是知道应该怎么打,怎么出谋画策或是领兵打仗,我还用得着在徐州这里当一个小小的樵夫以樵采为生吗?”

    顿了顿,陆仁接着道:“如果你是想问我曹公会不会如我所言的攻打徐州,我只能告诉你曹公是绝世枭雄,而一个绝世枭雄是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扩大自身实力的机会的。只要能让自己的实力加强,那丢点脸面、背点骂名又有什么关系?实在不行,他还可以推说自己是因为父仇之痛而丧失了理智……常直兄,或许我该提醒你一句,现在可是乱世,而在这乱世之中,把地盘抢到手,并且牢牢的抓在手心里才是硬道理!”
第十二回 知难而返
    “常直兄,或许我该提醒你一句,现在可是乱世,而在这乱世之中,把地盘抢到手,并且牢牢的抓在手心里才是硬道理!”

    说完这句话,陆仁望定了荀立,接着终于说出了自己真正最想说的话:“常直兄,你若是信我就赶快离开徐州,最好是尽快去衮州找荀文若,免得曹兵一至在兵乱之中玉石不分。而且说不定我什么时候就会去找你,指望着你到时候好歹给我口饭吃。”

    “……”荀立闻言无语了良久,末了才向陆仁问道:“若是尽如义浩所言,那义浩你现在又意欲何往?还打算回那小村之中?”

    陆仁顿时就沉默了下来。是啊,既然知道曹兵早晚会打过来,那还回小村做什么?只是现在不回小村,陆仁又能到哪里去?要不干脆厚起脸皮跟着荀立走?可话又说回来,刚才说的那些话,人家荀立会不会真的相信还两说,自己赖在别人屁股后面又算什么?这玩意儿就算陆仁能厚得下脸皮,也得看人家肯不肯带上他。

    而且世界上的事情一向都是这样,在事情发生之前你作出预测,人们不一定会相信,搞不好还会把你当成一个胡言乱语、危言耸听的神棍;只有当事情发生之后,预言得到了验证,别人才会惊呼你是个人才,这时才会相信你、尊重你。扁鹊见桓公不就是这么个道理吗?

    考虑到了这些,陆仁的心头在一番纠结之后,还是决定暂时先放弃缠着荀立,让荀立带着自己跑路到别的地方去的打算。反正曹操是在入秋后才举的兵,而现在才只是夏初四月,粗略的诂算一下至少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可以供自己周旋一下。

    其实在曹操具体的出兵时间上陆仁并不敢确定,但他好歹在汉末已经呆了一个多月,一些能打听到的事陆仁可不敢马虎。他之所以认为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主要是他从徐州郯城到衮州鄄城的路途所需要的时间来算的。

    以曹蒿的车马队伍的排场来看,这样的队伍肯定是走不快的,而曹蒿是把命丢在了当时华、费之间的区域,再根据史料的记载,曹蒿丧命时正值华、费区域的雨季,那么按陆仁打听回来的信息,华、费区域的雨季大概是在一个月后,再算一算大致的路程,就基本上可以推算出曹操的出兵时间是在秋季没错了。因此陆仁才敢说自己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来周旋。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陆仁真心吃不准荀立会不会听他的话马上离开徐州。如果荀立听了陆仁的话当然是好,可如果没听的话,陆仁跟在荀立的后面就真不知道自己算什么了。这万一荀立要是不当回事,还在徐州这里玩,自己又跟在荀立的身边,结果碰上了曹操的大队人马可怎么算?都说乱荒马乱之中容易玉石不分了,曹兵又是一路烧杀抢掠过来的,荀立到时候亮出自己是荀氏族人的身份能不能有用都是个大问题,那自己难道陪着荀立一起死?这种亏本买卖可万万做不得。

    基于以上的一番心思,陆仁还是决定先回小村呆着,好歹那个小村还能容一段时间的身。而且有这两个月的时间,也可以把一些跑路的准备做充份一点,至少至少跑路的时候所必须的干粮盘缠总得带齐一点,总不能真的一路要饭要到郑玄那里去吧?不说这个时代的饭能不能要得到,路上要是出点什么变故,没准自己还会变成别人肚子里的饭。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可动不动就会发生那种“大饥,人相食”的事的。

    想清楚了这些,陆仁便向荀立表示无奈的笑了笑。当然心里面真实的想法是不能说出来的,好在陆仁还有说辞:“我的事,荀兄就不必担心了。正好昨夜你给了我不少薪资,现在又给了这些粮米于我,我回村之后会想办法带着李老先行前往郑康成先生那里避难的……李老对我有收留之恩,我不能弃他于不顾。”

    荀立复又上上下下的打晾了陆仁一番之后才道:“如此说来,义浩你是断定曹公必会举兵伐徐?”

    陆仁叹了口气:“我知道我的这番话说出来诂计没人会相信,但古时不都有扁鹊见桓公这样的先例吗?只可惜在事情没发生之前,这一类的话确实让人难以相信。罢了,你只当是我放了一通臭屁吧,我也不和你再扯这些不着边的闲淡了。我得回村去了,你不说让人送我的吗?”

    荀立低着头思索了片刻,忽然从袖中取出了一枚玉饰交给陆仁:“义浩,这个你拿着。若是你之前所言之事一一应验,你又觉得无处可去的话,可去鄄城凭此玉饰求见荀文若。介时不管我在不在荀文若那里,只要见此玉饰,荀文若便知你是我好友,好歹会为你谋份差事,用你的话说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