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平躲过陆仁敲过来的脑崩,嘻笑道:“应该是我问你在干嘛吧?又呆又傻的一直望着日头,都不知道你在想些什么。”

    陆仁没好气的道:“我在想什么关你屁事!时候也不早了,你这个小屁孩还不赶紧的滚回家里去睡觉!明天一大早的你还得起床去放牛呐!”

    小平撇撇嘴,再次的向陆仁讨好起来:“陆大哥,你再吹一首曲乐给我听好不好?”

    陆仁也确实是拿小平有些没办法,就再一次的拿起了竹笛向小平道:“好吧好吧,我再吹一曲,不过吹完之后你得老老实实的回去睡觉,别闹得你父母回头给我脸色看。”

    小平应了一声,安安静静的坐到了陆仁的身边。陆仁低头看看手里的竹笛,却又没来由的笑了笑。他的身世记忆是丢失了,但却记得自己会吹笛子。不过这也并不是什么很奇怪的事,现代社会中的宅男吊丝其实还有很多是多才多艺的。

    至于手上的这支竹笛,当然不是陆仁带着穿越过来的东西,穿越前的陆仁一天到晚的就是玩和夜里拱白菜,哪有心思去吹笛子?更不会有事没事的把一支竹笛带在身边。现在手上的这支竹笛是小平放牛的时候在河边捡到的,据小平说捡到的时候竹笛上面还有一些血迹,想来多半是哪个倒霉的优伶乐师在这乱世中遭了难,然后这支竹笛就落入水中顺着河漂了下来。而陆仁则是在这个实在没什么娱乐可言的时代与地方,靠吹吹竹笛来打发一下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的时间。

    玩乐器一般都离不开乐谱,而陆仁在穿越前不是把《仙剑》主题网站的资料全扔到了自己的芯片里吗?里面就有《仙剑》系列作品音乐的乐谱,陆仁在靠吹竹笛打发时间的时候,也就是在练习这些曲乐。此刻陆仁再看看仅余一线尚存的夕阳,想了想之后翻出了《仙剑四》中云天河的主题乐《凤歌青天》的乐谱,试了几下音之后开始吹奏起来。

    就在陆仁翻找乐谱的时候,小村的村口有主从数骑正徐徐策马准备进到村中。其中的一名从骑向一个村民问了几句,再抬头望了望天,随即向领头之人道:“主上,这里距离郯城不过二十余里,我等策马可至,就不用在这小村之中暂借一宿了吧?”

    这领头之人年纪大概二十来四、五岁的年纪,一身文士的装束,中等的身材且相貌不错,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青年文士的脸上少了几分血色,看起来应该是身体素质有些差。此刻听到从骑的话,青年文士亦抬头望了望天色,便向随从们摆摆手道:“不妥。徐州地界近年来虽未遭战乱波及,但四方流民颇多,早年间又是黄巾贼寇多起之地,入夜而行恐有不测。再者天到这般时分,只怕郯城城门已关,我们主从若是喊不开城门入得城去,难道在郯城城下露宿一夜?”

    从骑听过之后没了言语,青年文士笑了笑,吩咐道:“且寻间可驻马的村舍。记得好言相待,莫要惊吓到村民,遇上肯借宿之家多给些薪资便是……不过该小心的还是得小心点。”

    从骑应了一声“诺”,正准备入村办事,陆仁那边悠扬的笛乐声正好在此刻奏起。青年文士听到之后微微一愣,随即抬手止住了从骑,再顺着笛声,远远的向陆仁望了过去……
第六回 荀立常直
    《仙剑》系列的乐曲一直以来都为华夏玩家们津津乐道,自然有着其独到之处。陆仁现在吹奏的这曲《凤歌青天》,就是诸多《仙剑》乐曲中比较出众的一首。此外陆仁的笛艺其实挺不错的,因此这一曲吹奏出来,陆仁身边的小平固然是听得津津有味,就连村口那里驻马伶听的青年文士亦轻合上了双眼,不住的轻轻颌首以示赞许。

    《凤歌青天》并不长,只有两分钟而已。当陆仁一曲吹罢,正笑着想把小平赶回去时,那青年文士策马来到了土丘前,在马上向陆仁致礼道:“此曲悠扬婉转且意境颇深,实为上佳之曲,敢问兄台,此曲可有名乎?”

    青年文士的出现使陆仁与小平都为之一愣,片刻之后陆仁才反应过来,赶紧站起身来向那青年抱拳还礼道:“此曲曲名《凤歌青天》……足下是游学仕子吗?”

    青年文士翻身下马,一边向陆仁走近,一边笑着道:“算是在游学吧。在下荀立,表字常直,颍川人仕。敢问兄台高姓大名?”

    陆仁一听对方自报姓名就又愣住了:“你姓荀,颍川人?难道说你是颍川荀氏子弟?”

    荀立笑了笑道:“我不过是旁枝末系的子弟而已,不足挂齿。到是足下之名,可否告知在下?”

    “哦哦,失礼了!在下陆仁,表字义浩。”

    自报完姓名,陆仁忽然心中在哑然自嘲,因为“义浩”这个字其实应该是“一号”,当初也是开玩笑的取了这么个字。本以为不会有什么用得着的时候,却不料现在真的用上了。以至于陆仁都嘲笑自己是不是超级乌鸦嘴,有好的不灵坏的灵的预言能力。

    不过“义浩”这个字落到荀立的耳中时,却着实的让荀立微微的吃了一惊。要知道古人取字一般都很有讲究的,通常来说字是名的一个延伸或注释,否则这表字取出来就是给人当笑柄的。像曹操的“操”就有操行、守德之意,故字“孟德”。换一个层面来说,一个有着合适的表字的人,他的字也往往就代表着他的文化修养、家庭或家族的背景,甚至是社会地位。

    扯上社会地位貌似是有点扯淡,但那时一般的平民百姓基本上都是没有字的。这是到了汉代有所长进,平民有名。换到秦末时期,平民阶层很可能会连正式的名都没有。像汉高祖刘邦,本名叫刘季,而他的“季”其实是“伯仲叔季”这个排行中的季,换言之刘邦在当上皇帝正式取名为“邦”之前,他的名子就是“刘小么”。

    有点扯远了,只说这会儿荀立在听到陆仁自报表字为“义浩”时可着实愣上了一愣,因为陆仁名的“仁”字对应着字的“义浩”,这里面竟然有“仁者义贯天下”的意思,这可不是当时寻常的人家能取得出的表字。可是看看陆仁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样貌……反正荀立一时间还真有些哭笑不得外加暗暗称奇。

    不过下一刻荀立就想起了什么,呀然道:“足下是‘陆’姓?难道是吴之四姓中的陆氏子弟?”

    这回又换到陆仁愣住,老半晌之后才抓着头皮干笑道:“吴中的陆氏子弟吗?”

    其实陆仁哪里是什么陆氏子弟?现在的名子根本就是在失忆之后随便取的。不过荀立这一提起来,到是令陆仁的心中忽然一动。

    作为一个突然出现在这个时代的穿越者,他根本就没有相应的身世来历。这一个来月里,他只是以流民的身份混在小村里讨生活,而徐州地区这一时期的流民很多,徐州官方都有些管不过来,陆仁又只是混在最下层的平民圈里,有没有来历到是没多大的关系。

    可是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陆仁一直没有接到雪莉发来的通信联络,再回想起自己临穿越时基地里发生的变故,陆仁不得不作最坏的打算,就是自己很有可能再也回不去了。如果真的是回不去了,那自己今后的日子又该怎么过?难道就真的只是以一个流民的身份混下去?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饱受穿越类洗礼的家伙,现在真的穿越了,心里没点想法那是不太可能的,陆仁自然不会例外。既然想混点名堂出来,在这个时代你没个说得过去的身世貌似有些说不过去。说得笼统点,那年头的籍贯身世什么的倒有点现代社会里的身份证或是人事档案,你想办什么正经事的时候往往是要备查的,要是没有的话会相当的麻烦。

    只是这个身世,陆仁一直都不知道该怎么编。现在荀立突然问陆仁是不是吴地陆氏的子弟,这到给陆仁提供了一个思路。

    于是乎,陆仁的大脑在这一刻飞快的运转了起来,片刻之后陆仁就有了自认为没什么问题的说辞,这才抬起头向荀立故作无奈的道:“陆氏子弟吗?我……应该算是吧。呵呵……”

    荀立有些啼笑皆非:“什么叫作‘应该算是’?”

    陆仁故意的长叹了口气,摆出一副很落寞的神情道:“不瞒荀兄,我记得还是很年幼的时候父母就已双双故去,我还是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在流落街头靠乞食为生。后来年岁稍长,不愿再受族中之人的冷眼相待,就离开了吴地转而流浪四方。一个来月之前我流浪到了这里,幸得这里的老樵夫李老收留,就在这里住了下来,平日里以樵采为生。至于吴地、陆氏什么的,我其实早都已经记不得了。”

    荀立恍然的点了点头,说了声“原来如此”。他看陆仁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再以陆仁的年纪来算,那十几年前正是黄巾之乱初起、天下动乱不堪的时候,到处都有背井离乡的流民,像陆仁这样身世的人真的是太多了点,一点都不稀奇。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也是幸亏陆仁对三国时期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编出这种基本上找不出什么破绽的身世。

    但这时荀立这时也发现了陆仁的那一头短发……其实陆仁的头发在现代社会的话并不算短,临穿越时做的可是郑伊健的那种发型,但在汉代这种留全发的时代却是很短的了,要不然旁人也不会误认为陆仁是个受过髡刑的人。荀立显然也是有了这种想法,下意识的向后退了一步,这才用有些阴晴不定的语气向陆仁问道:“陆兄,你的头发……”

    这种事对陆仁来说已不是一次两次,也很理解汉时的士子阶层一般都不大敢和受过髡刑的人打交道的,于是很无奈的笑了笑,刚想向荀立解释,到是陆仁身边的小平跳了出来向荀立道:“陆大哥这是生火睡觉的时候不小心烧到了头发才变成这样的,可不是受过髡刑的人。”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如果是当事人自己说出来,别人一般都会心存怀疑。但如果是其他的人为当事人解释,那就会比较容易说服人,更何况小平还只是个小孩子?所以荀立马上就放下了心来,再向陆仁歉意的一笑:“失礼了,望陆兄勿怪。”

    陆仁表示无所谓的耸了耸肩,反正这事他早已见怪不怪,这一个来月里去郯城卖了几回柴,还因此被门卒盘问过好几回。

    这时的荀立又细望向陆仁,很快就觉得陆仁绝对不是一般的山野樵夫。其实这个也很简单,一般来说读过书,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的人,和没读过书的大老粗之间,在个人气质上就肯定会有明显不同的地方。这种事要搁在现代可能还不怎么明显,但搁在汉代可就相当明显了。

    那陆仁有没有读过书?这不是废话吗?当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在扯淡啊?更何况陆仁虽然丢失了有关身世的记忆,却依稀记得自己还是个杂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而且是刚走出校门开始工作没多久就碰上了“板砖事件”,身上的学生气还是很浓的。而这样一个在现代社会里读了十几年书的人且仍带着几分学生气的人,扔到汉代平民百姓普遍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大老粗里,自然会显得有那么些与众不同。

    荀立的眼光很毒,很快就看出了陆仁身上那与众不同的地方,于是便试探着问道:“陆兄的笛艺精湛且曲乐意境深远,但只是以樵采为生,并非是市井散乐优伶……依在下看来,陆兄想必也是读书人吧?”

    陆仁心说你烦不烦?没来由的突然冒出来,先是说了几句客气话,然后就问这问那的,想搞人口普查啊?不过想翻脸吧,又觉得不太合适,再说荀立的几个从骑这时也都来到了荀立的身边。真要是言语不合间发生了什么争执,陆仁有体能强化剂在身,怕当然是不会怕荀立的这几号人,可那样的话自己就很可能会在这个小村呆不下去了,那又再上哪里找安身之所去?

    因此权衡过后,陆仁还是决定把身世编到底,能不惹的麻烦还是不要去惹的好,于是再次的借着一声长叹低下头去,摆出那副很无奈的样子,脑子里则在飞快的运转,而且很快的就编好了说辞:“说出来到让荀兄见笑了。严格来说,我并没有真正的读过书,而是在流浪时,但凡是遇见书院学馆,总会忍不住躲在院外偷听、偷看,因此多多少少的识些字,知些事理。”

    这种事到不算什么稀奇事,荀立并不觉得奇怪,真正令荀立好奇的还是陆仁的笛艺,因此荀立追问道:“那陆仁的笛艺又是从哪里学来的?在下虽见识短浅,却也能听出陆兄的笛艺、曲乐绝非寻常的市井优伶所能奏出的。”

    陆仁心说你这家伙是不是欠揍啊?问起事来就没完没了的。不过再想想吧,觉得还是把故事给编全套了的好。当然这需要一点点的时间来整理思路,陆仁就干脆坐了下来,望着已经快看不见的夕阳故作出神,心里当然是在飞快的盘算。而当想到汉代有名的音乐家,陆仁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蔡琰蔡文姬,再进一步就想起了蔡琰的父亲蔡邕,脑中忽的灵光一闪,一套至少在他自己看来没有破绽的说辞便已成形。
第七回 暂借一宿
    “不知荀兄是否知道,早在十几年前,曾有一位当世知名的名士曾在吴地避祸而居?”

    陆仁话一出口,荀立的脸上就微微变色,惊道:“陆兄所言者,莫非是蔡邕蔡中郎?这就难怪了,想不到陆兄竟然师从蔡中郎!”

    要换了脑子差点的,可能会顺着荀立的话直接就应了下来,但陆仁可没那么傻,毕竟这种谎言可是经不起什么推问的,陆仁则是另有说辞,当下连忙摆手道:“千万不要误会,我可没有那么好的命能师从蔡中郎。其实是这样,那时候的我还是个小孩子,为了混口饭吃,曾在蔡中郎的府上当过一阵小杂役。早晚间耳濡目染的,就从蔡中郎那里偷学了一点的皮毛。只可惜因为一些变故,我也没能在蔡中郎府中混上多久就离开了吴地,之后就流落街头了。”

    陆仁的这番话其实是说得很模糊的,毕竟陆仁对蔡邕这样的人物所知相当有限,只是大致的知道蔡邕在被董卓强逼着去洛阳当官之前,曾经在吴地呆了十二年之久,自己推说个十几年前曾经在蔡邕那里呆过一段时日,那时间上应该能够相吻合。而如果荀立要是追问确切的年份,陆仁也可以推说那时候的自己还只是个不太懂事的小孩子,记得不是很清楚,应该可以糊弄过去。

    不过荀立可没有再追问下去,而是敛容正色的向陆仁鞠躬致礼道:“陆兄真是诚厚之人!其实以陆兄音律之能,即便是诈称曾师从蔡中郎又有何不可?须知当今之世,冒认亲贵而自命不凡者实在是数不胜数矣!”

    陆仁脸皮直犯抽,心说我要是真的曾经在蔡邕那里当过小杂役,你看我会不会说我是蔡邕的弟子来着?我这不是怕别人一问起有关蔡邕的详细事迹会露馅吗?

    再看荀立一礼过后,脸上浮现出了很向往的神情:“可惜啊!只可惜蔡中郎已故。有时想起来,在下都恨自己为什么没能早出生几年,然后拜入蔡中郎门下,早晚间求学问艺。今日意外的与陆兄偶遇,又得闻蔡中郎所遗曲乐,也算是稍慰吾心。”

    陆仁听了心里好笑,心中暗道:“我吹的曲子和蔡邕其实一星半点的关系都没有好不好?只是现在是绝对不能说破的。唉,唐家大小姐,对不起了!”唐家大小姐,《仙剑》系列许多乐曲的作曲者,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莫过于《仙剑三》的主题乐《御剑江湖》,就是《仙剑三》标题画面演奏的那首。

    不过这会儿荀立感慨完,陆仁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一时间居然有点冷场,到是荀立的从骑见二人都住了嘴,马上就凑上前来向荀立道:“主上,天都快黑下来了,我们还没有去找可以借宿之地。”

    “呀!”荀立一拍脑门,再抬头看看天色,几乎都已经快黑下来了。不过下一刻,荀立就把目光投向了陆仁,笑着道:“光顾着与陆兄攀谈,险些把正事给忘了。不过难得今日能与陆兄相遇且相谈甚欢……敢问陆兄一句,陆兄那里能否安顿得下我等主侍六人六马?”

    “六个人加六匹马?”陆仁想了想自己现在暂时栖身的那个泥墙小院,随即摇头道:“到不是我小气,我现在居住的那个小院里只有两间破败不堪的泥屋,根本就没地方给你们睡。”

    其实别说是陆仁那里,就算是整个无名小村,恐怕都没有哪家哪户有多余的房舍给荀立他们睡。毕竟这只是一个穷困的小村,很多村民是流民,住的地方都是胡乱搭建的。

    荀立对此到似乎是早有预料,向陆仁摆了摆手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