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死,但心性到也纯良。而且他颇有几分见识,日后若是对孤有何良言相进,孤便聘他为孤之幕僚。”

    郭嘉也看了看陆仁的背影,想了想之后很古怪的笑了笑道:“义浩这个人嘛……我总觉得他这家伙有点胆小,很多时候是不敢把话说出来,怕一说出来会危及自身。可是当他真的把话说出来的时候,搞不好就会是一番石破天惊的话了。”

    曹操亦笑:“石破天惊之言?奉孝你会不会言之太过?只是如此一来,孤到还真想看看他会在何时说出一番石破天惊之言了。”

    郭嘉这时却想起了那天晚上陆仁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的事,不由得眉头稍稍一皱:“也许用不了多久,他真的会说出什么石破天惊之言吧?”

    陆仁当然不知道曹操和郭嘉正在谈论他,这会儿的陆仁还正懵着呢。犹记得在糜竺去找陆仁之前,陆仁就有过等避过了徐州之难后,凭着“荀立”交给他的那枚玉饰去荀彧那里谋份差事混口饭吃,好歹混完这三年半时间的想法。只不过后来当上了糜竺的狗头师爷,因为觉得在糜竺那里混得挺不错的,就把这个初时的想法给扔去了一边。这就好像是在是去当高级白领,还是去当低级蓝领之间作出选择一样,脑子只要是没进水的人都会选择前者。

    可是自小村惊变之后,去糜竺那里当高级白领的可能性已经渐渐没有了,陆仁就只能是把蓝领之路的想法重又提起来,目前也只是挂着郭嘉帐下书吏的名而已,多多少少的总觉得会有那么些的不牢靠。可是现在曹操意外的给了陆仁一个用现代的话来说是属于正式的工作岗位,对陆仁而言无异于跳过了许多中间的环节,直接就走到了自己想呆的位置上。面对这种意外而且突然的结果,毫无心理准备的陆仁当然会被弄懵了头。

    就这么稀哩糊涂外加懵头懵脑的回到了大营,陆仁的心情思绪到也渐渐的平静了下来。而此时的陆仁由于已经处在了一个新的位置上,也自然而然的会开始由自己新处的位置开始考虑今后的事情。

    “如果是作为曹操那里的音乐教师……嗯,我看看资料先。”

    调出资料仔细的查阅了一番之后:“首先第一原则,不该说的话千万别说,该说的话也得看是不是可以说的时候才说。总之曹操的忌讳是千万不能犯的,不然我会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不过曹操在初期对待人才还是比较宽容的,真正开始乱杀人那已经是曹操的晚年了。我只是呆个三年半左右的时间,正是曹操初期很英明和宽容的时候,我平时只要小心一些再低调一些,曹操就算是看在郭嘉的面子上也不会太为难我……”

    想了这么一通,陆仁的思绪却又回到了现时点,一时间又有些头痛:“边让应该已经死翘翘了吧?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消息很快就会传到陈宫那里,以陈宫的性格来看,肯定会对曹操心生不满,然后就开始谋划反叛的事。这个应该不是因为我的出现,使曹操攻打徐州的时间提前就能影响到的事,那么陈宫会反叛就是板上钉钉了。

    “可是在时间上我真心吃不准,也没什么合适的机会去跟曹操说啊!要不还是先装一装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机会再告诉老郭,由老郭去提醒曹操吧,这样也比较妥当。总之我的目标其实很简单,就是能跟着曹操的大军回到鄄城,然后老老实实的在曹操的家里当一个音乐教师,其余的就没我什么事,曹操出兵打仗也不会把一个家里的音乐老师带上吧?在这一点上到是比当老郭的书吏要好些,曹操打仗可都是带着郭嘉的,我如果还是老郭的书吏,当然也得跟着。”

    (注1:秦汉之前,中原地区是不接受火葬的,而且视火葬为最大的屈辱,当时的火葬主要是氐、羌这些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在用。但东汉后由于佛法东移,阿三那边僧侣盛行的火葬也随之传入,民间信佛者也随之奉行。瓶子写曹操说陆仁曾去过西域之地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环节,无非是想说曹操这些人对火葬有一定的认知,不是那么反感,大家也别太过较真。)

    (注2:这是《曹瞒传》里的记载,可不可信那叫天晓得。这里取用无非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铺垫而已。)(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四十二回 进程渐归
    ps:看《我本三国一路人》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六月已是夏末,天将入秋。

    因为最近几年徐州地区的天气一直都很不错,可以说是风调雨顺,加上徐州地区主要种植的是成熟得比较早的梗稻,所以这会儿虽然还没有真正入秋,田间的梗稻却大部份都已成熟。只是现在在徐州周边地区收获田中梗稻的,不是那些辛苦耕种的徐州百姓,而是一群群有如强盗一般的曹兵,将一袋又一袋、一车又一车的稻谷送回大营之中。

    陆仁此刻正跟随在郭嘉的身侧,面无表情的看着曹军士卒这近乎于掠夺的事。看到地上到处都是散落下来的金黄色稻梗,陆仁下意识的弯下腰捡起来几束放到鼻下闻了闻,入鼻的是一阵阵淡淡的稻香,再一反手试着把手中的稻梗喂给牵在身后的坐骑,坐骑则是马上就把陆仁手中的稻梗舔到嘴里再大加啃食。

    陆仁见状轻叹了口气,索性把手中缰绳往鞍座上一搭,放由坐骑去随意啃食地上的稻梗,自己则是找了片树荫坐下。郭嘉见陆仁如此也就笑了笑,学着陆仁的样子把马放开后亦坐到了树荫下,解下酒囊自己先灌了一口再递给陆仁道:“义浩,最近这几天你总是这么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到底是在想些什么?”

    “……”陆仁接过酒囊再看看郭嘉,本来都到了嘴边的话却还是强咽了回去,最后是环视了一下周边,这才摇了摇头道:“和老郭你说到也没关系。我是看见曹公这样散兵掠粮,徐州百姓这辛苦一年的耕作就全都泡了汤。只是我心中虽有不忍之意,却也知道不能去对曹公说什么留点粮食给百姓这样的话,那只会惹得曹公大怒而已。”

    郭嘉也摇了摇头,指着陆仁道:“你这小子就是心太软了点,甚至都可以说你有些妇人之仁。不过还好,你到是很有几分自知之明,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只是义浩啊,你很多时候是不是为人处事也太过小心了点?要知道在有些时候,只有放胆去说、放胆去做,才会有成功的可能,而一味过份的小心谨慎,到最后只会变成畏首畏尾而一事无成的。”

    陆仁耸耸肩:“小心无大错。反正我也不怕别人说我贪生怕死,不管怎么样,自己的小命才是最要紧的。”

    “……我突然觉得有点后悔,怎么就和你成了朋友了。”

    陆仁干笑两声,觉得还是把话题扯开的好,因为陆仁这会儿也查觉到郭嘉好像是在套自己的话,可是自己一直在想的事尽管自己也很想说出来,但总感觉眼下真不是能说出来的时候,所以还是先扯点别的事比较好:“老郭,曹公这样散兵掠粮,兵力不就分散了吗?那攻城的事?”

    郭嘉哂笑道:“你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

    陆仁半老实半不老实的道:“还真有点不明白。徐州是块好地方,袁绍、袁术、公孙瓒之流对徐州都垂涎三尺,也都有能力染指。曹公好不容易有这么个机会,现在也都兵临城下了,为什么不抓紧时间赶快打下来,造成一个既成的事实?时间一拉长,难免会生出变故的。”

    郭嘉道:“难道你这几天心事重重的,就是在想这个?”

    陆仁见郭嘉这么问,也乐得借坡下驴,省得郭嘉没事就套自己的话,所以就故作其事的点了点头。不过略一转念,还是觉得要补几句话算是来证明一下自己的姿态才比较好:“老郭啊,求你个事。”

    郭嘉道:“说,能帮的我会帮帮你。”

    陆仁道:“之前糜竺收留了我一段时间,对我也都很不错。万一真到破城之时,你看能不能帮我向曹公求个情,保全一下糜竺家族,我也算是能回报一下糜竺。”

    郭嘉笑道:“这种事你到真不用担心太多,只要在城破之时他不是拼死反抗,而是差不多了就乖乖献降,主公也不能真的把徐州本土的名流望族都杀光,那样只会对主公之后治理徐州的事不利。要我说,必要的时候你跑去和糜竺通个气,糜竺只要不是个愚不可及的人,就会明白什么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你顺便的还能还个人情给糜竺。”

    说到这里郭嘉忽然饶有兴致的望定了陆仁,笑问道:“唉对了,你那时既然是在糜竺的家里当宾客,那有没有见过糜家小姐?”

    陆仁完全没想到郭嘉会突然有此一问,因此也完全是下意识的回应道:“见过啊!而且还经常陪在她的身边,时不时的帮她出出主意、算算帐什么的。”

    “哦?”郭嘉立时就眉飞色舞了起来:“我可听说糜家小姐是个美女,你既曾与之相伴,那她是不是个美女?”

    陆仁心说没听说过你郭嘉也是个好色的家伙的事啊,怎么一谈起美女来也这德性?这样子到有点像自己在自己那个时代,和一帮子狐朋狗友们凑在一块喝酒谈女人的事了,当下也懒得去计较太多,直愣愣的回应道:“挺不错的。如果她好好的打扮一下,可以列入女……哦哦哦,可以列入秀外惠中的那一类,不过距离倾国倾城、国色天香什么的就还差了许多。”

    他这也是差点把现代吊丝宅男们常说的“女神”给顺嘴说了出来,还好及时的改了口。再想了想又补充道:“不过她这丫头虽然今年才十六岁的年纪,但可能是因为出身商家的缘故,对待事情的功利心有点重。”

    郭嘉转了转眼珠,复又笑道:“这不正好?既然功利之心有点重,那么到你去劝说糜竺的时候,我再向主公进言,让你把糜贞给娶了,如此一来多少就会有些幕僚姻亲之系。主公为求安抚徐州大族,肯定会给你正式的任命个官职,反过来糜竺兄妹为保全家族,也会乐意应下这门姻亲的……”

    “滚蛋滚蛋!”陆仁差点没一拳向郭嘉轰将过去:“说正事说正事!刚才我问你的可不是这个好不好?”

    郭嘉放肆张狂的大笑了好一会儿之后才道:“好好好,说正事。你是在奇怪主公为什么不马上攻城是吧?看来你对军事方面的事真的是不太懂。你也不想想,主公于夏中急急出兵,而当时衮州境内的军粮都没有收上来,府库中的存粮又不多,因此主公大军完完全全的就是轻兵急进,军粮一直都很吃紧。之前攻克彭城,是从彭城的府库里补充了不少,但彭城并不是徐州的屯粮重镇,而且当时徐州的秋粮亦未入仓,数量上也不是很多,最多只能算是让主公率领的大军吃上几天的饱饭而已。”

    灌了两口酒,郭嘉接着道:“攻打城池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何况郯城是徐州治所,城池坚固、粮草充足,陶谦手下的丹阳兵也是善战之兵。陶谦手下是没有什么善战之将,但他手下的那几号人凭借着兵精粮足之便依城坚守的能力还是有的。而且陶谦治理徐州多年,虽无什么出色之处,但徐州安定富庶,百姓也大多都有心依附陶谦,守城之时必会全力相助。一座这样的城池,可不是说拿下来就能拿下来的。

    “等有机会,我给你看一些兵书战策,你就会发现但凡是坚城,基本上都是要用掉许多时间才能攻破的。主公大军粮草不多,这个时候分兵掠粮,其实就是在为全力攻打城池作准备。而且你什么时候去阵前看看,不难发现郯城城头旌旗严整,士卒军兵没有什么慌乱之意,显然陶谦已做好固守之备,反到是主公大军一路轻装急行,无论是攻城器械还是随军工匠都没有跟上来。没有攻城器械就想攻克这样的坚城?你还真以为攻城是拿人命去填就能填下来的?主公麾下的兵马可并不算多。”

    说完这些郭嘉又扫了眼正在收运粮食的曹兵,眉头稍皱:“而且就像你刚才说的,徐州这块好地方,袁绍、袁术、公孙之流一直都垂涎三尺,只是一直都找不到出兵攻打的借口。而相比之下如果徐州是在陶谦的手上,一有机会那陶谦是比较好解决的,可如果是落到了主公的手上可就不那么好打了,所以他们极有可能会出兵援徐,那时主公也只有退兵一途,不能与这些强敌对阵。兵法上说‘临战当先虑败’、‘战者利为先’,主公先把东西抢掠够,万一真的到了不得不退兵的时候,好歹这一趟的兵也就没有白出,至少也是捞回了本钱,不把主公自己的家当给搭进去。”

    “原来是这样啊……”陆仁稍稍恍然的点了点头。他从来就没有打过仗,哪怕现在是跟在曹操的军中,其实战场也是一次都没有上过,对这些事又哪里会懂?说得难听点,他也就是会在纸上谈一谈兵,玩战略游戏的时候这些东西也是从来就不会去考虑的,毕竟游戏是游戏,现实中复杂多变的事可不是游戏里的套路能比拟的,更何况陆仁玩游戏还总是开着修改器。

    现在真正的接触到了一些这方面的事,陆仁这会儿也只能说是似懂非懂。而且说实说,这还是郭嘉有意的在教导他,不然可真不晓得陆仁会呆成什么样。只是如此一来,陆仁却又抓起了头皮,心中暗想道:“曹操既然是要抢够粮食,那就肯定是要拖到秋季的。只是这样一来,岂不是在时间上和原有的历史进程又拉近了吗?那我意外的使曹操出兵时间提前的事,又到底有什么意义来着?而我出现在这个时间点,又到底有没有用啊?”(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四十三回 刘备抵徐
    转眼之间又是数日的时间过去了。

    在这数日之中,曹操除了分兵掠粮之外,也曾去郯城城下讨敌骂阵,不过郯城守军硬是不肯出城野战。对此曹操既无可奈何又懒得计较,只是加紧催促麾下的将士们该抢粮的抢粮、该赶路的赶路。

    这些事和陆仁的关系不大,而且真要说起来,此时的陆仁可以说完完全全就是曹军中的一号闲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这个时候能干点啥。再者在身份上有那么点的特殊且敏感,陆仁自己都觉得不能在军营里瞎晃悠,一不小心犯了什么军规的话挨板子事小,万一被人误认为自己是在搞什么细作活动岂不是比窦娥还冤?以至于陆仁某次都在郭嘉的面前自嘲,说自己现在去徐州会被徐州方面认为是曹军的细作,在营里转悠会被认为是徐州的细作,真是个不是双面细作的双面细作,郭嘉对此除了笑骂他几句之外也懒得理他。

    但是话又说回来,此时的陆仁已经有了些隐隐约约的感觉,就是现在的进程极有可能还是会回到原有的进程上去,最多也就是会在时间上有些变动。至少陆仁敢肯定一件事,就是边让被曹操做掉之后,陈宫的反叛一定会发生,这也绝不是他现在所能影响到的事。

    至于糜竺会不会再去把刘备给弄来,陆仁到是有些吃不准了。因为按照史料,糜竺本来是没打算去请刘备的,仅仅是想去北海向孔融求援而已,但意外的碰上管亥围攻北海,结果是由孔融向平原的刘备求援,然后才发展成糜竺又向刘备求援。现在时间上提前了不少,糜竺可能到北海的时候没碰上管亥,那孔融多半就直接带兵往徐州这里过来了,少了中间的一串子事,糜竺会不会去找刘备可真叫天晓得……可是陆仁不知道,自己留下的竹简已经使糜竺跳过了去北海求援的这一节,直接就往刘备那里去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稀哩糊涂的过着,陆仁现在每天除了以书吏的身份兼职一下郭嘉的小灶大厨,做好那一天的两顿饭之外,其余的时间就基本上是在营寨的后面找块荫凉的地方往那里一坐,傻呆呆的望着西面的道路出神。

    当然在旁人的眼中,陆仁的这种行为简直就像个呆子,却不知道陆仁其实是在坐等衮州那边的求救信使的到来。毕竟眼下陆仁能吃得准的就只有陈宫会反叛这件事,但这件事陆仁又不敢说出来,就只有坐在这里干等。虽说这事对陆仁其实没什么实际意义可言,可人总得找点事做、心里有个盼头,更何况现在的陆仁在曹营里什么事都不能做?至少至少,陆仁觉得一看到那头的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