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窃唐-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知一千年?这让高琼华和陆柔十分吃惊。

    李栋听他承认是袁天纲,十分激动。此人曾经留下一本盖绝古今的奇书《推背图》,一直把历史演算到穿越以后千年,法力浑厚惊人。自己若想把上天惩罚自己的二十年生命夺回来,还得依靠他指点迷津。

    李栋从龙椅上起身,往他走去,在他身前几尺远的地方,弯腰鞠躬,隆重施了弟子礼,感激问道:“从咳血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只是弟子身前身后还有许多事要做,还请法师指点迷途,向天再借二十年,让弟子完成心愿。不然天下仍然会经受一场大浩劫,受苦的仍然是贫民百姓,生灵涂炭,山河蒙尘!”

    高琼华公主和陆柔皇后听了眼睛顿时瞪得溜圆,“什么?这老道竟有夺天地造化之法术?二十年啊!这可是了不得的一件大事!”

    袁天纲眉头一皱,旋即松开,对李栋说道:“上次密林小晤,贫道对你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你顺应天道民心。你减掉二十年寿命,老道也无能为力,天意不可违,岂是人力所能左右得动的?说来说去,解铃人还需系铃人,你得从自己身上找突破口。”

    靠自己?他都说天意不可违,我自己又怎么能解决?袁神仙这是在推辞!李栋身体一颤,心里有些急躁,提高声音再三问道:“弟子知错了,还请仙师指点明路,在下以后再也不敢了!”

    “身为一代帝王,你却对贫道一直恭谨礼节,执弟子礼。看在这个情份上,我就把话给你讲明白了。这次攻打长安城,为何用那般歹毒的战术?长安城是需要用强硬的办法攻打,却不能不顾百姓的死活往死里打。那里可是住着百万人口!那是多少个生灵?他们将来难道不属于你的子民?哪有父亲把儿子往死里整的战术!所以,这个还得靠你发号施令!老道即便对他们讲了,他们也不会听从老道的话。”

    李栋汗如雨下!身上龙袍一会儿被汗泅得精湿。自己闭关三天苦思出来的绝妙战术,看来要化为一旦了!不过这能换回来二十年光阴,让自己腾出手来,去做许多想做的事!也罢,那就撤回吧!然后,李栋说道:“弟子知错了,这就立刻派人撤回!”

    袁天纲嘿嘿一笑,道:“晚啦!你现在派人赶往长安,纵使身骑快马,不吃不喝一路狂奔,那也得需要多长时间?你现在写封书信,贫道就再辛苦一趟,亲自送到长安城下,交给秦叔宝,你看可成?”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弟子这就执笔!”李栋说着回到龙案前,双手扯住龙袍一用力,撕下一角龙袍,在没有图案的背面,刷刷点点写了起来。大意是原来的方案千万不能用,将对大唐产生深远的坏影响。可以掐头去尾,只攻下长安既可,切记不能伤害百姓,否则我命危矣!

    写完以后,也不折叠,亲自来到袁天纲面前交给他。袁天纲接到诏书,看也不看,塞到怀里,说道:“仅凭这个龙袍,恐怕精明的秦叔宝不会相信贫道是托你之命送信。因此上我需要借你身上的另外一件信物,使秦叔宝一见,就知道的确是你下的命令。事不宜迟,赶快给了老道吧。”

    让秦琼确信不疑的东西,一定是他熟悉的,这皇宫里的一切东西,都可以让别人假冒造出来,而只有自己身上的陨铁长剑,才秦琼自己打造的。想到这里,李栋急忙解下悬在腰间的长剑,恭恭敬敬递到袁天纲手里,说:“这把长剑是秦琼亲手打造的,他一见此物,就知道是我下的命令,绝不违命,还请仙师把这剑拿给他看一看。”

    “呵呵……”袁天纲笑了,十分开心:“小子很有悟性嘛!时间紧,贫道不贫了,这就去了!”

    李栋忙伸手制止道:“仙师留步!你我还有再见的机会么?能不能留下来,帮弟子把这个国家治理得四海升平国泰民安?”

    “哈哈……贫道乃是方外之人,从来不踏进红尘之中。这次是为了天下苍生之念产,才不惜忤逆天意,万里迢迢赶来拉你一把。你就不要痴心妄想了。你大唐有三百余年基业,还愁什么?”

    “弟子想问一问,谁将代唐而立?如何防治?使大唐再延续三百年光景?”李栋强声问道。事关以后子孙后代的江山大事,李栋不得不厚脸皮问一问他了。

    “哈哈,此乃天机,岂可轻易泄露?即便这样,老道这次指点你,也损了五十年的道行,你知足吧!我这就去了。”袁天纲说完,也不等李栋送一送,一转身迈出乾阳殿大门。

    李栋刚想说送一送他,他就像一滴水融进大海,一缕烟隐入空气中,身影由清晰到模糊,眨眼间就失去踪迹,从李栋眼前消失。

    李栋三步并作两步,快速来到殿门前,手扶门柱,昂首向天际望去。阳光依旧灿烂,和风依旧温暖,天上云卷去舒去留无意,庭前花开花落秋来暑往!

    心中怅怅的,李栋长叹一声,心里纵使不甘,拿天地造化又能如何?自己穿越一次,凭着先知先觉,天南海北纵情驰骋,铁马血河挣扎来挣扎去,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怎能留住时光荏苒,匆匆而无情的脚步?罢了!罢了!罢了!人生百年也不过如此,命运啊!命运啊,命运!!!(未完待续。。)

第321节:奇谋破长安

    长安城城墙高大巍峨,城下东唐八十万大军换成两拨人,日夜不停息攻城,根本不给李渊父子任何喘息的机会。

    这个时候,李渊、李世民、李建成父子三人,都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的本领,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他们三人分成三拨,与东唐秦琼和李靖对峙。彼此双方互有胜负,各有千秋。

    东唐想在短时间内拿下长安城非常困难,可是西唐想在须臾之间失败东唐大军,也势必登天,双方势均力敌,不分上下。

    这是一场激烈的鏖战,双方每天战死的尸体都堆积成山,长安城下的护城河里,流淌的不再是河水,而是殷红的血水!

    这天,秦琼正在大帐内与众人商量,如何在短时间内拿下长安,士兵来到大帐内,说刘黑闼从洛阳城赶到。

    秦琼接到刘黑闼送来的密信,打开看了以后,如雷轰顶,惊为天人。李栋在密信里指示,长安城固守不败的原因,在于西唐据城而守,城墙高大,居高临下,占据稳固性和主动性,易守难攻。而东唐大军处于流动性,被动性,自下而上,仰面攻击,自然落入劣势,费力而不讨好。这也是所有攻城战中最不容易克服的弊端。

    其次在于双方指挥战术的优劣,东唐大军要想在短时间内胜过李渊父子,必需化被动为主动,变流动为稳固。李栋建议,在长安城外二百步的距离内,再建一座城池。这座城池比长安城稍高或同高都可以。站在同一高度与李渊的守兵对峙,无论是放箭或是施计,都比呆在城下仰脸攻城要简单方便得多。

    秦琼和李靖都是非常有灵性的指挥统帅。一见李栋的信件,立刻明白,李栋的这个攻城战术,的确超前绝后,攻城战的被动性转被他化成主动性,可谓醒人耳目。

    正当秦琼和李靖商议,在短时间内如何再造一座城池时。袁天纲也赶到了。

    袁天纲传达了李栋的最新策略,指点秦琼要以保护百姓为主,千万不要在城破以后屠杀居民。并且劝说秦琼放弃在长安城外再造新城的主意。

    再造一座新城并不太难,长安城打下来以后怎么办?外城拆除还是保留?城破以后,士卒狂欢,都急着闯入城内大开杀戒。谁还有心情去拆墙?若不拆除。两道厚厚的城墙将会影响城内风水风向,长安风水原本不好的情况,进一步恶化。

    长安自周朝以来便是国都,到李渊建立西唐以来,已经有十几个政权定都长安。这里的居民往往高达几十万人,长年累月采取地下水吃用,城下水已经空虚,生活用水污水不及时排除。慢慢渗透到地下蓄水层,那里的水已经变成咸水。

    再建一座城池。阻断了新水源源不断的流水长安城,要不了多久,变质的地下水将对整个长安城内的居民千万重大伤亡。尤其是李栋要八十万兵卒每天的便溺保存下来,再射入城内这个计策,更会使长安城内的风水加剧恶化。

    秦琼和李靖接受了袁天纲带来的消息,决定放弃用土围城。可战事又打了十几天,仍然没有重大突破。这时秦琼和李靖又商量,能不能把李栋的计划,只拿出来用一小部分?不围城而在长安东门筑一道土城?

    围城是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修城,现在只在东面树一道墙,并不会对对长安城的水千万恶劣影响。只要能打破一个缺口,攻入城内,事后再把挖出来修城的土,回填坑内不就是了?

    八十万人每人一锹也能填平!李靖和秦琼决定就这么办。

    八十万人连夜在长安城外三到四百步的距离深挖土方,运到长安城下二百步左右,堆成宽十丈,长十几里的夯土土墙。从掌灯时分开始挖土,到天亮卯时左右,一道长墙就成功建造起来。

    城墙与长安城同高,约有数丈,宽十丈,在上面可以并排走十辆马车!城墙建成以后,第二天,秦琼下令全军停止攻城,吃喝完以后的便溺全部倒入建成挖土的深坑里,如此积累了三天时间,里面已经小半池了。

    隔着半里地就能闻到臭气熏天的味道。这还不是最恶心人的,恶心人的是,把吃饭用的大铁锅腾空,支起来把大便和小便放入锅内加热到沸腾。因为大便经过人的胃酸消化,又经肠道吸收,有营养的全部消化了,留下来的全是垃圾或不容易消化的东西。

    大便的这个特点就是,一旦沾在身上衣服上,很不容易抹掉或洗干净。加热的大便产生热量,又不容易抹掉,将对身体产生很利害的杀伤性。然后,秦琼命令士兵,用抛石机把加热的粪便源源不断的抛入长安城内!这个原理,是李栋从炮弹爆炸后产生的威力里演化出来的!

    长安城守兵哪料到李栋的东唐大军使出如此阴损的招式?东唐大军突然间停止攻城,他们正在嘲笑东唐无计可施时,突然间奇臭无比的大便小便从天而降,兜头盖脸浇落,人人都被烫得鬼哭狼嚎,哭爹叫娘。

    他们越用手抹,大便越渗透到皮肤的汗毛孔里,热量散发出来,烫伤烫死一大部分守城士兵。余下的几乎是被恶心死的,长吐短吐,吐起来没完没了,胃都吐空了,肠子都快吐出来了。一端饭碗就想起城头打仗时被劈砸下来的惨状,饭也吃不下去,军队的战斗力就此虚弱。

    正在这个时候,秦琼和李靖命令大军集中兵力,从长安城猛攻。李渊派人死守,秦琼便再命令士卒用烧滚的大便袭击,如果像割韭菜一般,拉锯式的对抗了十天左右。

    长安城内的守兵也好,百姓也好,包括那些投靠李渊的大臣和小股南方夷军都心生悔意。知道长安城守不住了,人心开始思变。这个时候,徐世绩、贾雄等李栋提前埋伏在长安内的内线起了作用,他们趁机拉笼了一些人,投降东唐,并劝李渊也向东唐屈服。

    李渊大怒:“那李栋臭小子抢我的唐号,现在又攻打长安,我岂会轻易向他投降?此话休要再提!”

    众人诺诺,只得闭嘴。但人心是管不住的,许多人都暗中向徐世绩表达了心意,以至于后来,大家干脆堂而皇之的议论何时打开城门向东唐归顺。

    秦琼等在长安东城建立一道城墙以后,被动性和流动性的局势荡然无存,再加上用粪便这个恶毒的计策,对长安城铺天盖地袭击,终于在第十五天的时候,攻破长安城。

    东唐大军蜂涌而入,不过攻进城之前,秦琼和李靖命令士卒,谁都不允许对任何普通百姓骚丶扰,否则以军法处置。

    长安城破以后,城内乱成一团,李渊知道大势已去,但他绝不认输,大声吆喝身边的人道:“抬马备枪。孤要与东唐决一死战!”

    徐世绩在他身边听得真真切切,马是能抬来的么?估计李渊也是被气糊涂了。他便劝李渊道:“圣上息怒,东唐西唐都属于大唐,不如暂时投降,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现在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了!”

    李渊哪会想到徐世绩是李栋的人!徐世绩在瓦岗被攻破的时候,遁到晋阳,投降李渊。那个时候李栋还没有攻下洛阳城,也没有自立为帝。杨广还呆在江都,李栋就算再有本领,岂能料到将来会有平分天下的势力?所以李渊对徐世绩所说的话一直深信不疑。结果是他们的军事机密,源源不断被徐世绩窃走送给李栋。

    一直以来,李栋在暗,李渊在明,李渊的一举一动,李栋都掌握着。若不是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雄才大略,长安早就被拿下来,还用等到现在?

    但此时此刻,李渊却看清了徐世绩的真面目,命令身边的人把徐抓起来。

    徐世绩冷冷一笑,对李渊身边的亲兵一声令下,亲兵反而李渊绑起来。李世民和李建成,正在皇城外面带兵作战,与秦琼和李靖的大军在每一条胡同巷子里殊死搏斗。

    东唐几十万军队铺天盖地涌进城内,李世民仗着熟悉城内的情况,开始的时候占了上风,但架不住东唐军队潮水一般涌进来,且战且退,后来退到皇城内。

    他根本不知道这里已经被徐世绩掌控,一进城内就被叛变的亲兵拿下。他的兄长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下场一样悲惨,都被活捉。李元吉性情火爆,破口大骂,被亲兵狠抽耳光,最后悲愤交加,撞墙而亡。李建成和李世民因为有胆量有肚量,忍受得了作俘虏的屈辱,得以活命,保全了自己。

    在带兵离开洛阳攻打长安前,秦琼接到李栋的秘密任务,要把二位故友从长安城内解救出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长安城被攻破以后,秦琼并没有和李靖一起涌进城内,而是派人找到徐世绩,要他一定从李渊的嘴里撬出来,那两位故人的下落。

    李渊恨死了徐世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誓死不告诉他。徐世绩没办法,只好把李渊父子押出长安,送到秦琼的营内,要秦琼自己想办法问出下落。(未完待续。。)

    ps:  本来是可以再细致一些的!用三五万字表述得列细腻,像上一节一样,可是订阅太惨喽,把精力放在下一本书了。

第322节:姐妹花的下落

    秦琼面前站着一胖两瘦三个人,李渊人到中年,自然而然发了福,两名瘦的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三人都被东唐兵卒用绳子五花大绑,站在帐内冷眼打量着坐在中军大帐的秦琼。

    长安之战,李渊父子败在秦琼手里,他们心里不服气,秦琼是知道这些的。秦琼十分年轻,又是无名小辈,这样的身份在他们眼里,根本不值一提。胜利的事实摆在那儿,不承认不服气下场还是输了,这是无法改变的。

    兵卒要他们父子三人给秦琼下跪时,秦琼一摆手,让兵卒退下去,对他们父子客气说道:“他们世代都是官宦,又是亲自带兵的将领,身份不一样,要学会尊重这样实力不俗的对手!”

    兵卒答应一声便自行退后,不再强迫他们父子。即便如此,李渊等三人仍昂首傲然而立,不正眼瞧秦琼一眼。秦琼也没有说话,心里盘算着,如何才能从他们嘴里问出那两位故友的下落。大帐内一时十分安静,帐外人欢马嘶的喧闹声传到帐内,使帐内衬托得更加安静,安静得令人感觉有些窒息。

    李渊和李世民的心理素质坚强,李建成则相对弱一些,承受不住压力,怒声问道:“你到底想把我们父子怎么样?是杀是剐你说句话,总也不说话,摆什么谱!”

    秦琼微微一笑,还是不回答,拿眼只往他们身上扫,从李渊身上扫到李建成身上,再从李建成身上扫到李世民身上。然后重新来过。

    李建成见秦琼故作高深,更怒了,恶声恶气:“喂!装什么大瓣蒜?有话就说。有屁就算,这算啥子态度?别看我们现在败了,敢不敢把我们放了,重新打一仗?”

    秦琼不回答他,是心里没有弄清楚,眼前这三人和那两位故人,相比较而言。谁在圣上李栋的心目中份量更重要。李建成接二连三的质问,秦琼知道,再不发个话儿。就显得过于托大了。对方毕竟是建立一个朝代的帝王,前朝还曾是国公的身份,过于冷遇和漠视,显得自己损格掉价。

    “我在考虑着……要不要替你们。在圣上面前求个情。要圣上饶你们一把,留个活路。我现在还没有想好,不过你们要做一件让圣上高兴的事,将来我有更好的理由替你们求情了。”

    秦琼很聪明,知道要他们说,他们一定不会讲,自己白费心机徒增麻烦。把条件允诺到他们心动的地步,用十分诱人的条件诱丶惑他们主动吐露心机。则相对容易一些。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刀斧加身。血溅当场,身首异处之际,就是一根稻草攥在手里,也要搏上一搏,这是与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