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金盆洗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路功的愤怒也平息了一些,因为路文良的威胁,他的神色开始显得忐忑。
  盯着路功色厉内荏的脸色看了一会儿,路文良吐出一口浊气,自己也觉得和路功这种人计较挺没意思的。
  他一屁股坐回椅子上,冷眼瞥着忐忑的夫妻两人,轻笑一声:“怕什么,我又不会跟你们要金银珠宝,既然送我回周口村,总得给我些补偿吧?”
  赵春秀捏了捏拳头,忍不住说:“你要多少钱?”钱,可以给,但赵春秀希望,能够就这样一劳永逸的把路文良赶出路家,一辈子不要回镇上!
  路文良笑眯眯的看着她,一直看到她脸色发白,这才缓缓道:“钱,我是不要的,不过既然给我住了,那我十八岁之后,那栋房子就要归我。”看到赵春秀要说话的举动,他伸出手制止,继续讲了下去:“不过作为交换,镇长批给你和我爸的那块宅基地,和现在镇上的这套楼房,不管你以后生男生女,我都不会再和他抢。”
  赵春秀眼神一亮,险些笑出声来。
  这……真有那么好的事儿?路文良不会是脑子有问题吧!?
  赵春秀心下狂喜,却又努力压抑着脸上的笑容,生怕让路文良知道自己这边占了便宜。
  可不是吗,村子里的房子,就算是路家那么大那么大的老宅子,出一万来块钱也不知道有没有人要呢,可镇上的楼房,可是有人出了五万块的!还有店面的房租,现在如果出租,已经每月能拿到三百了!更别提新划来的宅基地!
  果然还是个小孩子!只知道看地方大不大,却一点也不知道估价!
  赵春秀恨不得立刻就答应了她,可出于各种原因,她还是不得不心焦的等待着路功的答案。
  沉默中,路功抽了半根烟,他大概觉得这样的交换实在是有点不公平了,可赵春秀的那些话,却令他觉得,路文良走了大概也是一件好事。
  如果能就这样不回来了,那也是好事……
  路功叹着气,他恨方雨心,一段时间之内,也一直怀疑着路文良的血统问题,但他心里其实是明白的,方雨心对路文良这个亲儿子的冷淡,无疑已经告诉了他事实的答案,但没办法,路功对这个儿子,就是没法儿亲近起来。
  也许是出于一段婚姻失败后的屈辱感,也许是天性和路文良合不来,但更多原因,还是因为知道了自己还会老来得一个幺子。
  赵春秀小气、粗鄙、没文化、泼辣,在任何人眼里都很不上台面,更别提和有文化又美丽的方雨心相比。
  但赵春秀畏惧他,尊敬他,把他当做天来伺候,至少方雨心和他结婚的时候,就从来没有为他洗过脚。
  赵春秀是个合格的老婆,纵然知道她有缺点,但面对自己原本就不喜欢的儿子,路功还是忍不住偏向她。
  很多时候,路功也知道,打人是自己的错,他也知道,赵春秀一直在针对路文良。
  但路功甚至想,假如没有这个儿子,假如这个家庭里只有赵春秀和他即将出生的老来子,那生活是不是就会平静许多?
  所以他有意在克扣着路文良的生活,逐渐的习惯成自然,到了后来,就连把儿子打的头破血流,路功心里也掀不起什么愧疚的情绪了。
  然而不久之前,他才发现,这个表面温软的儿子实际上爪牙却无比尖利,一个不小心,也许自己就会折损在他的手里。
  路功惧怕他,惧怕自己的亲生儿子,一种阴魂不散的愧疚在睡梦里混合了惊恐萦绕在路功的周围。
  路文良却在这时候提出愿意离开。路功心动,心动到从未那么心动过。
  虽然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公平的兑换会给路文良造成很大的损失,但想到自己即将出生的另一个孩子,路功咬牙抑制住了自己的愧疚。
  “好,”沉默的房间中,路功沙哑的嗓音低沉的响起。
  磕掉手上的烟灰,路功垂着头,五官在弥漫的雾气里越发不清晰起来。
  “我给你买辆自行车,后天你就搬走吧。”
  “我不要自行车,给我买辆电动三轮车。”
  “好。”


☆、第九章

  路文良的行李并不多,几件衣服,多数还是在市里治病的时候好心人送的,然后除了书本,没有了。
  周口村走了那么多人,路文良是第一个回来的,引来了许多的村民围观,这个许多,实际上也不过就是几个,大概很多人都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想不开回来吧?
  镇上一个跟着大巴来看热闹的碎嘴婆娘立刻拉着自己的老相识在旁边窃窃私语起来,半响后,那人投给路文良的眼神中就充满了说不出的怜悯。
  路文良才不会在意这些,别人越同情他才越好,越弱势,舆论就越偏向他,这对他日后的人生路都将会大有帮助。
  路家的老宅,就建在周口村地段最好的小溪边上。
  这间宅子是整个周口镇最大的宅院,从福建迁徙来此的路家祖上小有薄产,可以看出,路家村的这个宅院从前起码是一个官邸,门面非常气派,两扇裱着铜质花纹的大门经历了风吹雨打依旧坚固如初,门口一对蹲守的雄狮,花纹古旧,却威风异常,简单的雕刻间,可以看出雄狮仍旧锐利的眼神。
  不过再好的东西,路功看了几十来年,不懂欣赏,也已经看腻了。
  路文良却啧啧赞叹着,他在盘龙会那么多年的经历,也让他练就了旁人难比的眼力,不说别的,门口这两个狮子,以后要卖,也多少算是文物了,不过也贵不到哪儿去就对了。
  门楣上悬挂着破旧的匾额,黑底金字,木质的木匾旁边已经开裂,但木质仍旧可以看出不错来,上头龙飞凤舞的“路府”两字,也能看出深厚的大家底蕴。
  看来,自家祖上,曾经还风光过的嘛。
  再往里,是已经干涸的一方鱼塘,积灰的假山,以及失去修建自己执着茂密生长的植物,花丛中依稀能以叶片辨认品种,但杂草实在是太多了,实在是没有欣赏价值。
  细看下来,房屋的风貌保持的比路文良想象中要好,耳房和几处才看过的厢房都古色古香,家具蒙尘,装饰都很古老,路功和赵春秀这种人肯定是欣赏不来的,不过这倒好,要是他们知道欣赏,这房子就被搬空,剩不下什么了。
  不过其他的,比如地毯啊、后来添置的沙发啊还有老电视,早早的就被赵春秀搬到新家去了,赵春秀原本还想着将屋子里剩下的家具也在这几天带走,但路功觉得太没面子了,非但没答应,还臭骂了她一顿。
  路文良要住的主卧,被路功找人草草的打扫了一下,也许是出于愧疚,路功并没有打算在这方面克扣他,床和座椅都买了新的,不过那张一米二宽的小木床和顶多十五块钱的二手小书桌,路文良大概是不会留下的。
  “电动三轮车我过几天让隔壁赵大叔给你骑回来,每个月我给你一百块生活费,你花钱不要大手大脚的,以后……就少回来吧。”
  一百块……
  路文良险些笑出来。
  周口镇这么个小地方,现在吃快餐都要五块钱一顿了,县城里的一百块让他自费三餐?路功这个当爹的可真大方。
  不过他从头到尾没打算去讨过那点生活费,他年纪虽小,可也不是没有来钱的法子,这世道,只要舍去脸皮,赚钱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儿,更何况在这个经济正在快速飞跃的年代?
  电视台的几个好心人在路文良的百般推脱之下,还是晒了五百块钱给他,这就能作为他的创业本金了,反正生活费嘛,辛苦一点,谁还能赚不到?
  托那位镇上来的碎嘴太太的福,路功走的时候,全村人都知道了他联合小老婆虐待儿子的丑事,纷纷追到村口围观。
  “呸!呸呸呸!!”
  羞愤的跑到车站的路功转头朝着村子的方向狠狠的吐了几口口水,晦气的跺了下脚,心下决定,一辈子都不来这个鬼地方了。
  至于扫墓,也不是只有周口村这一条路的。
  且不说终于送走了路文良的赵春秀多么欣喜若狂,也不说终于扳回一局的路功怎样暗自骄傲,这会儿的路文良,还在为了自己日后的生计努力奔波。
  路功的电动三轮车送来了,同来的还有镇上过来替他清扫房屋的老太太,路家的老宅收拾出来其实很费力,不过打一开始路文良也没打算把这地方全部收拾出来过,只是自己的主卧,他还是要仔细搞搞的,能住就行了嘛。
  把路功给他买的那张小床和书桌搬出去,几个上锁的厢房内,搬出已经蒙尘的八仙桌和木质桌椅,一些已经被虫蛀成烂土的也没有丢掉,路文良斩下完好的地方,如果珍贵的话,刻成木雕,这也是很值钱的。
  厢房里都有床,也大多是那种雕花的风格,好在和装饰也很搭调,路文良挑了一床最好的,铺上厚厚的棉絮,天气热,还是加了一床草席,老宅的库房里一堆烂的不成样子的绸缎统统丢掉,把等高的箱子搬出来放在床边,就是两排床头柜,里头叠放了换洗的棉被之类杂物。
  主卧遵循古制,有外间和内间两间,靠着一个小小的隔断门来划分,屏风也已经被赵春秀提前拿走了,路文良于是在小隔断那里挂了一块窗帘布,外头是七拼八凑来的桌椅和其他摆设,博古架上空空荡荡,又从角落里找出两个积灰的陶盆放了上去,路文良打算在里头种点小麦,也算是绿化了。
  其实屋子嘛,干净就行了,反正也不值钱,路文良在这个家里居住的时间,会随着时间的迁徙越来越少。
  盲目追求洋派的镇里人看着路文良日后即将入住的环境,忍不住同情的叹息,回到镇子上,又是一番宣扬。
  路文良却没有那么多时间来算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了,在将庭院的枯草拔光之前,他也迎来了学校报名的时间。他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去县城,以前去的也不多,唯独的几次就是方雨心和路功还未离婚时一起去逛集市,可方雨心对路文良的姐姐路婷婷总是要更宽厚一些,集市那几天,去县里的人都多,车上常常会坐不下,路文良鲜少有能跟着一起去的,唯独那几次,都成了他美好记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在想来,那时候渴望父母关注的他实在是太可笑了。
  人嘛,总是更加奢望自己得不到的那些东西,其实没有方雨心的关心,他仍旧健健康康的长大,没有了路功的关心,他同样活的更好,,得不到的东西,可以去追求另外一些东西来弥补嘛,路文良才不会继续这样傻下去,他就不信这辈子他都会是孤家寡人一个。
  趁着去县城的时间,路文良突突着自己摇摇晃晃的电动三轮车,一起去县里考察经济发展基础了。
  三轮车速度的很快,路文良先绕了一遍一中的校区,如果及时的话,完全可以在十五分钟之内到达学校,海川市的中学上课时间都是早上八点到八点半,下课在下午五点到五点半,根据冬夏变化调换令时,加上快捷的交通环境,这令路文良兴起了另一种心思。
  初中的课业并不繁重,路文良曾经也是读过夜大的,他有精力在兼顾课业的时候赚点小钱。
  县一中虽然在郊区,可这片郊区却不止一中这一个学校,县里的好几个学校都聚集在这里,已经算得上是县里的一个学区点了。
  这里每天的人流量丝毫不比县中心少,报名的时候,路文良也看到了各种摆摊的小贩,生意就没有不红火的。
  反正每天要上学,不如顺便卖点小吃好了。在这个城管尚未立下威名的时代,小摊贩还是很有前途的,三百六十行,同样行行出状元嘛。
  路文良可以算是一个新闻人物了,到学校报名的时候,他受到了围观……
  恩……真的就是围观。
  几乎所有的教师和领导都跑到教室来围观他,海川市受虐儿形象深入人心,母性大发的教师们看到路文良瘦削清秀的小脸,又回忆起荧屏上那个满身鞭痕奄奄一息的小孩,忍不住叹息声声,连连道命运不公。
  一中出了名的威严校长对他也是和颜悦色的,因为李烨对着媒体的一句“路文良成绩优异,考上了县里最好的中学”,县一中的名望在市里也算是大大提升,教育局的领导专门把他拎过去夸奖了一番,对此,校长抚着胡子欣慰不已。
  于是在缴纳了书本费之后,路文良提出的半工半读要求时,几乎没有人呈反对意见。
  只是路文良日后的班主任有些犹疑,是否会因为工作的原因影响孩子的学业,但在路文良的保证之下,她也不得不放下心中的忧虑。
  教育者们的思维总是带着清高的,路文良拒绝了社会的捐款,放弃唾手可得的财富,却打算用双手为自己赚取生活费,这种行为,很得某些老教师的欢心。
  天知道,路文良只是不想为自己日后如果出了麻烦再求助,被树立一个贪得无厌的形象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啊哈哈,有关房子的事情,请大家放心,设定是在路文良二十岁之后才开发出森林的,在那之前并不会出什么波折,但那之后……就难说了


☆、第十章

  路文良的手艺不太好,但也不算差,做不出黑暗料理,但也炒不出满汉全席。
  可这点手艺,摆个点心摊,那是绰绰有余了的。
  其实这些不露痕迹的小摊贩,很可能才是真正收入不菲的一群人,只是被不光鲜的外表所蒙骗,很多人都因为脸面而不去做这种“低贱”的工作罢了。
  但其实工作又哪里有分贵贱的呢?旁人的嘲笑,路文良根本不会去在意,他要是要脸,早就不知道死了千八百遍了,曾经将自尊看的比天要重的路文良早已不知道死在了那个年代,也许是无家可归时躲在大桥洞下饥肠辘辘的时候,也许是为了被盘龙会的那些人压在地上剥衣服打的时候?抛弃了清高和自尊,路文良吃饱饭,住套房,又顺利将揍过自己的那群人折磨的生不如死。
  自尊?那是什么狗屁东西?
  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钱!
  去市场里讨价还价的买了两个煤炉,加上路功给的一百块,路文良身上只有六百块钱,两个煤炉六十块,又买了四十块的蜂窝煤,送了他两块钱的盒装火柴,路文良精打细算的在旧货市场转一圈过后,折价买了两个大口的铁锅,崭新的,还是要换德国厨具才淘汰下来的呢。
  加上油盐酱醋各种调味品,以及一口熬汤的大汤锅,三百块钱不见踪影。
  拿五十块钱在蔬菜批发市场里批发了一堆本地产的小土豆,这些土豆太小个了,不如外地来的大土豆卖的好,但却软糯清甜别有一番风味,其余的钱买了香菇木耳淀粉菜蔬,和一包千辛万苦才找到的淀粉料。
  一夜未眠,迎着晨曦的微光,路文良开始拾掇自己未来的饭碗,如果这一次不成功的话,他还有机会尽快转型。
  老房子还在用古老的土灶台,不远处的红豆杉林子倒是很少有人去砍,树太硬也难风干,烧起来浓烟滚滚,还没有普通木柴好用,路文良的木柴是自己去拾来的,周口村的自然生态保持的很好,门口溪流里有肥美的鱼,后山还能时不时看见锦鸡松鼠什么的,路文良恰好发现了一株已经枯干了的松树,树洞中空,已经烂的不成样子,脚底潮润的松针下还有肥美的菌菇。
  松木最易燃,油脂的芬芳伴随着火光,明灭着路文良的半张脸,昏黄的灯光从大肚灯泡里散发出来,包裹着黑黄油烟的线路垂挂下房梁,好歹能看清楚些东西。
  一边的灶台已经小火煨过一整晚,揭开盖子,赤色红亮的浓稠汤汁翻滚着,拿长柄勺翻动一下,捞出一枚大块的五花腩肉。
  火候够了。
  土豆蒸熟,浸冷水,然后迅速的去皮,海川的土豆小,每一枚大不过女人三个并排的手指,皮很厚,这在才脱离了饥荒的人们看来很不合算,但殊不知,在这样不够优良的外表之下,包裹着的却是外来土豆完全无法比拟的香甜沙糯,海川土豆的成名还有很久才会到来,这才能让现在的路文良用这种低廉的价格大量购入,等到日后土豆价格水涨船高,那路文良大概就不会选择再搞这一行了。
  土豆剥了整整两个大塑料桶,随便拿勺子翻搅几下,本来煮土豆的汤水里就放了调味料,舀一勺出来尝尝,味道也差不多了。
  路文良将煤球炉搬上三轮车,一大框子蜂窝煤备用,两个铁锅子和一个村里叔伯帮忙手工做的木架,上头架两块实心木板,锅碗瓢盆和辣椒油罐子收在箩筐里放上去,一桶土豆倒进其中一个铁锅里,煤炉子熄火,用余温保温,锅里还有大块的猪油,在去县里的一路上,能够尽然激发出土豆的余香。
  煮五花肉的老汤是从隔壁大婶家讨的,大婶家女儿在镇上做卤鸭,卤汁从爷爷那一带就流传下来,但配料并不是秘方,这卤汁油光发亮,红透出黑的光泽,绝对是一等一优质的老卤,路文良塞给她二十块钱作为交换,这才心安理得的下手使用。
  卤汁熄火,几块五花肉捞出,剁成肉糜,加在高汤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