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御龙九天-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静儿是静光的第三世,武媚的转生。
    金夕暗地观探武尚书府,连续几日并未发现异常,宫中也没有什么动静,不过被他盯上的人不可能侥幸逃脱,不但他闲来无事,而且异常执着,后面还有着小静儿惊奇一现的举动。
    忽一晚,灯火辉煌的尚书府黯淡下去,似乎像世人昭示这里的人要早早安息,不过很快有很多人偷偷溜进府内,像是要聚集议事。
    听听!
    这是金夕拿手的伙计。
    虽然是夏夜,还是刮起微风。
    不过那风来自金夕,他轻而易举攀上武三思家府的顶部,微微刺探些许金行之气便剥去一层木料,稍稍侧耳,如同坐在殿堂中央,听得一清二楚。
    武三思的声音:
    “众将都已经到齐,你们是我亲手栽培的将领,如今有一件大事要我们出手去做。大唐乃是高宗与圣帝共同推至极盛,可是,我听到可靠消息,就在明日,太子李重俊因为陛下准备传位相王李旦,想要举兵造反,从而成就皇帝之位,这是大不孝,大不敬,我等必须加以阻止,陛下心慈手软,只要我们平定这场叛乱,不去斩杀太子,尔等自可青云直上,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
    “是!”
    一众将领异口同声。
    这当然是头等大功一件,既能保全陛下面子,又能防止兵变,当然是三生有幸才能遇见。
    金夕大惊失色。
    太子忤逆,实属大恶,若是成功废除李显,自然而然就是皇帝。
第492章 怒讨
    金夕立刻离开尚书府,可是再次止步不前,太子此刻在皇宫内,无法探查,只凭自己一张嘴怎能让人相信他会兵变?
    这不像是当年让李多祚赶往的嘉豫殿探查那么简单,稍有不慎就会引来更大的惨变。
    静儿,怎么办?
    他突然唤出静儿的名字,可是立即嘲笑自己,那是刚刚两岁的孩童,而且是瞬间的感念,她岂能知道端详?
    上官婉儿!
    他刚要奔往皇宫,却又停下脚步,如今她已是昭容,皇帝李显的妃子,传言其子作乱,恐怕更不会相信。
    金夕立在玄武门远地,他知道当年的玄武之变就是在这里发生,由是太宗李世民继位,由于这是北城门,距离皇宫最近,也是最佳的攻城之地。
    东方的天色淡淡放亮,他仍然没有想出好办法,只好向皇宫方向靠近,以图引来禁卫,说什么也要面见李多祚,要他暗察一切。
    忽然,城内开启。
    金夕立即闪开观察,随着一架轿辇飞快奔出,后面紧随着数百名羽林军,各个手持兵刃,步伐奇快,像是操练一般。
    定睛瞧去,竟然是太子的轿辇!
    如果他谋逆,为何此刻出门而去?
    忽然间明白,太子在宫中不可能调用禁卫军,必须有个外出的理由才能率兵而发,所以若是谋反必须反攻而来。
    可是,几百禁卫那敢攻打皇城巨门?
    很多人彻夜未眠。
    尚书府内,武三思送走各将领之后,却单独将兵部魏尚书留下来,两人诡秘而笑,终于道出真正玄机所在。
    “魏尚书,太子那边怎么说?”武三思低声发问。
    魏尚书答:“武尚书,太子已经在北衙调用三百羽林军,谎称赶往城外历练兵马,然后答应会同我们的军兵共同攻陷玄武门,逼迫陛下退位,让位于太子。”
    “哈哈,年纪小就是稚嫩,”武三思大脸泛光,“一旦攻陷北门,立即以太子谋逆为名将他杀死,然后趁乱把控皇宫,迫使陛下滚下皇位!”
    “武尚书此计好妙,”魏尚书大肆鼓吹,“不但铲除了太子,而且还带功迫宫,陛下退位,尚书登上皇位也算是名正言顺啊!”
    “哈哈!”
    武三思仿佛终于实现愿望,喉头落入一滩口水,不知是垂涎皇位还是满宫或是天下的女人。
    他要恢复武周,再兴武氏天下。
    太子的队伍刚刚抵达北城外立即停下,轿内跳出太子李重俊,看上去倒有他的祖父李治几分英俊,也有祖母武媚的几分白皙,他跃上一匹战马问道:
    “现在什么时辰?”
    随军将军答:“殿下,辰时初。”
    太子又令:“即刻向东绕行,从南明德门回城,在兵部人马尚未起兵之时,率先攻往尚书府,以太子之命诛杀逆贼武三思,随后派人把守诸城门,我要带领全部人马从西门开远门北行,再攻打玄武门。”
    玄武门之内便是皇宫,李显的宫殿。
    他意在斩杀武三思,随后谋取难以得来的皇位。
    “殿下英明!”
    将军立即发令,三百禁卫向东侧行去。
    太子李重俊似乎在彰显聪明才智,也似在给将军鼓舞士气,一边行军一边低声向身旁马上的将军讲述着:
    “我知道武三思心怀不轨,他与兵部尚书早已串通一气,绝不会轻易将皇位交付于我,说不定要在中途汇合之时将我杀死,以此邀功而直取皇城,区区三百羽林军不可能撼动皇宫分毫,所以我们要在兵部的军马抵达武三思脚下之前将其拦截,只要杀死武三思等人,这些人定会听从调遣,随后北攻玄武门,就像当年太宗一样,逼迫陛下提前退位!”
    “殿下妙策!”将军也是马上就要掌控皇宫一样,鼓起羽林大将军般的胸膛,“不过,李多祚骁勇善战,宫内还有千余羽林军,恐是一场恶战。”
    太子鄙夷道:
    “不用怕他,这些想必武三思早已为我们计划好,既然敢破玄武门,定然精选了更多兵马,只要手刃这个恶贼和兵部尚书,这些人定会倒戈。”
    “是,殿下!”
    队伍缓缓向东游走,看上去的确是在操练,刚刚抵达南门,太子声称身体不适,提前结束演练,立刻进入城中。
    皇城外,李多祚匆匆赶来。
    他已是五十有余,苍劲的脸上仍然充满不服气的神色,起初还是半信半疑,当禁卫引领之宫外,远远发现金夕,脚下立即生风一般,火速冲奔而来,大声招呼:
    “公子!”
    金夕无心与他客套,立即问道:“太子因何出城而去?”
    李多祚即答:“太子要历练带兵,便在北衙调选三百骑兵随去,怎么,有何不妥?”
    金夕忽然想起武三思要阻拦太子的话,再问:“李将军,长安城内可有兵马调动?”
    李多祚答道,“北衙昨日接报,今日巳时兵部有两千精兵南北调换,”他刚说到这里,不禁面露诧异,若是金夕不是如此发问,似是毫无关联,可是太子与兵部同时调用羽林军和兵马,的确有些蹊跷,遂急切问道,“公子,其中可有恙状?”
    金夕见已达辰时,来不及解释,突然说道:“我听武三思说,今日太子要谋反,他要带兵阻拦,不过,你定是不相信……”
    “我相信!太子调走的羽林军正是他的亲信!”
    李多祚面色当即青紫,他想不到太子会谋反,不过作为东北大汉,多次得到金夕的帮助,而且从无差错,耿直的脾性使得他见仁则诚。
    只要金夕说出口,不管什么他都信。
    “啊?”
    金夕倒是比他还诧异。
    李多祚忽然摇头,“武三思哪有如此好心,若是太子谋反,他不必调用两千精兵,五百足矣,说不定……”
    这时,突然奔来一匹快马,禁卫跃下马来立即奏报:“禀将军,太子所率领的羽林军突然结束操练,向东而行,由明德门回城。”
    李多祚紧张起来,“太子何时出宫的?”
    旁边的禁卫答:“禀将军,是卯时。”
    “操练为何这么早出城?”李多祚瞪向来报的禁卫,“太子因何结束操练?”
    禁卫又答:“说是身体不适。”
    “太子是否沿朱雀街归来?”朱雀街,即是长安主街,有明德门直达皇宫朱雀门。
    “不是,而是向西偏行……”
    “混账!”李多祚对禁卫破口大骂,“既然身体不适,为何不速速回宫?”
    禁卫吓得张口结舌,他哪里知道。
    金夕忽然提醒到道:“尚书府!”
    李多祚如梦方醒,大声吼道“来人,速传北衙,引一千羽林军随我赶往尚书府,随后立刻关闭玄武门,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开启,其余人死守皇宫,若有变故,宁死抗争!”
    “是,将军!”
    数名禁卫风一样飘走。
    “李将军,”金夕眼下也是将信将疑,还是嘱咐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还要保全太子的性命,我想则天皇后在天之灵最怕的就是瞧见太子出现灾难。”
    他想起了小静儿的手势,也许那就是来自前生的感念,武媚最见不得的就是血亲崩乱,无论初生小公主、太子李弘都对她造成了致命打击。
    “你放心,若无公子,我李多祚早就罪死宫内!”李多祚慷慨承诺,知恩图报是北土之人的秉性。
    “我去尚书府!”
    金夕这次再也不必袖手旁观,因为尚书府不在皇宫内。
    刚说完,他身影消失。
    “好快!”
    李多祚仍然不忘褒奖金夕一句。
    很快,他率领一千羽林军涌出皇宫南门朱雀门,浩浩荡荡向西而行,哪怕没有兵变,他也要探视一番。
    宁信金夕,不信已心。
    金夕单兵匹马,速度无人能比,很快冲上尚书府的高梁,当他再一次探听的时候,脸色大变。
    里面,屯聚着十多名朝官,已经在商讨武三思称帝后如何部署官员,哪些人该用,哪些人该杀,而且军兵已经起事,正在赶向尚书府途中。
    那么,太子就是被骗,也在武三思诛杀范围之内。
    两千精兵,足以拿下分散三处的羽林军,而且武三思手中还有太子这个砝码,随时可杀,随时可以威逼陛下。
    通!
    浩大的尚书府庭院中,从房上掉落下来一个人。
    “什么人?!”
    警惕异常的兵卫突然发现这种千载难逢的场景,纷纷冲涌过来,将金夕包围在中间,审视疯子一般瞧着。
    金夕现在已经十分不满有人用这种眼神瞧他,因为贞儿最初就是这么看,那已经是贞儿独有的权利。
    “荡平尚书府的人!”金夕趾高气扬地叫道。
    “哈哈哈,”这群兵卫接连大笑起来,哪怕是李显前来,也不能说出这种大话,再看眼前的人尚是年轻,更是笑得不轻,“你,可知这里,哈哈,是谁的尚书府?”
    金夕忽觉眼前的兵卫甚是可怜,便开口答道:“逆贼武三思!”
    唰!
    数十兵卫统统闭嘴不敢再笑,这时候再笑相当于迎合金夕。
    这比疯子还疯。
    敢闯位高权重的尚书府,又在这里大骂武三思,不但要满门抄斩,而且抄斩得异常霸烈。
    其中一个兵卫看来急于立功,忽然挺身而出,飞快抽出腰间宝剑,对着众人说道:
    “我来!”
第493章 你的姑母
    这名兵卫的意思是他先来,有他一个人就足够,大不了将来得到封赏了分给诸位一小份。
    在不明状态下贸然出手,往往是个错误,尤其是为了立功。
    这个侍卫无疑属于这种情形。
    他故意拿捏出一个漂亮的攻击架势,然后飞身杀向金夕,剑锋的方向是金夕的喉咙,他似要在将来向武尚书告诉,此人大骂粗口,卑职便将他的喉咙挑碎。
    随着,身外传来一片惋惜声。
    惋惜的是,剑锋马上便抵达来人的喉前,对方还那么傻乎乎立着,要知道如此简单,不如自己率先动手了,多看两眼疯子马上失去了好机会。
    还有嫉妒。
    突然!
    不幸的事情发生。
    随着发出一片哀叫声。
    众兵眼睁睁的瞧见,攻去的兵卫不知为什么手中的长剑突然掉落下去,随后身体像是被什么挤压一般立刻缩小,然后向上空飘飞,身着的铠甲很快脱离,地面上的人也顺势蹿上去,那套兵甲立即落在来者的胸外。
    眨眼间,他们的眼前出现兵卫,是金夕。
    金夕不知道太子那边的情势如何,不得不装扮一般。
    噗通!
    这时那名兵卫的尸体方才落地,看上去明显小了一圈。
    “尚书府杀人?”
    “混账!”
    “杀!”
    兵卫们不知道来人是什么样的疯子,同时扬起手中兵刃压下金夕,别无选择,不杀死刺客他们也是死。
    金夕恼怒,猛地扬掌而下。
    水地术!
    七月的酷暑突然被镇压,空气中顿时弥漫起凉爽的气味,地面上忽然震动,碎石犹如涟漪一般扩散开来。
    轰!
    那道圈圈临及之处,万物萧杀!数十兵卫瞬间变成无主的飞鸢,纷纷驾驭着空气飞飘起来,倒退出去数丈,随后落水的冰雹般先后噗噗落地。
    金夕没有杀他们。
    刚要入殿,又转过身来冲着他们吼道:“我乃荡平尚书府的人!”
    他飞速穿过厅堂,身边的下人丫鬟纷纷惊呼,不知道为何跑进来一个兵卫,而且这么快。
    “尚书手下的人越来越英勇了!”有人说道。
    一位侍女说道:“是啊,看上去很年轻,也煞是好看呢。”
    主殿内洋溢着无比爽快的笑声,马上就可以困缚太子,随后举兵吞向玄武门,无论如何李显也会退位,刚刚恢复大唐不足两年的天下,又会被武周代替。
    多么痛快!
    呼!
    不痛快的事情发生,一位兵卫在没有宣召的情况下贸然闯入,而且是怒目圆睁,狠呆呆瞧着厅内十几个朝中官员。
    “混账东西!”
    兵部尚书率先骂道。
    武三思面露难堪,以为金夕是自己府内的侍卫,如此无礼有失颜面,冲着魏尚书点点头。
    那意思是杀了吧,万一听见什么也不好。
    金夕直接开口:“你们是不是想借机加害太子,随后逼迫陛下退位,然后让这个不知羞耻的武三思当皇帝?”
    呼啦!
    众臣纷纷站立起来,这是刚刚才说完的事,怎么这兵卫一进屋就看出来了?
    “你,大胆!”
    武三思以为金夕应是偷听之辈。
    金夕盯着武三思,“十八年前,你是不是在突厥意图加害薛怀义?十二年前,你是不是勾结白马寺弟子盗取了大云经?两年前,你是不是派人欲要发难圣帝?”
    “咳,咳!”武三思剧烈咳嗽起来,这些事情别说一个士兵,就是自己幕僚都没有人知道,尤其是大云经,早已普及天下,既然说出来盗取,自然是真本,他点着金夕,“你,你是什么人?”
    啪!
    一记大耳光响在武三思的脸上。
    金夕怒喝:“这是替薛怀义赏给你的。”
    又,啪!
    “这是替你的姑母教训你的!”
    整个殿内的人仿佛在梦中做梦一般,纷纷揉动眼睛,似乎自己醒来一次还不够,看看是不是还有一层没醒。
    一介小小士兵,正视尚书都有罪的士兵,如今却在宰相家府扇打武三思的耳光,而且是连续两个。
    “啊,啊!”
    武三思咆哮,抬手指向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不用武三思提示,眼前的是兵,如此痴狂弄不好会引来以后的官路,猛地提起手中铁剑向金夕刺去。
    扑哧!
    剑锋刺入胸膛。
    不过刺入的是兵部尚书的前心,那把剑刺至半路突然自行调转方向,直愣愣返回到尚书自己的身体内。
    金夕抬手的动作没人看清。
    “你……你……”兵部尚书不知道要质问什么,总之再没有机会,瘫软的柿子般堆在地上。
    “啊,有人杀兵部尚书了!”一个胆小的官员杀猪般哀嚎。
    这在大唐历史上绝无仅有,在一众朝官面前斩杀尚书,哪怕是皇帝都不曾有过。
    武三思仿佛瞧见了魔鬼,脸色惨白地退后两步,嘶哑地嚷道:“你到底是何方妖孽,你可知道有两千精兵正在赶来?”
    金夕清清嗓子,义正言辞答道:“当然知道!不过你可知道,我是薛怀义的师父,当年在突厥杀入敌阵的就是我!”
    人群中突然爆发出哭声,是那个胆小的官,似乎十分后悔加入这个行列。
    那时,是万兵!
    一匹战马在万兵之中斩杀敌军千余!
    武三思的瞳孔陡然缩小,死死的凝视着金夕,似乎终于发现确实是薛怀义的师父,“你,你来自何方?”他已经不知道如何发问。
    金夕似乎很耐心,庄重答道:
    “这说来就有些话长,我来自大夏,去过大秦,到过大晋,那个时候抱过王元姬,也曾临之大隋,看着杨坚长大,然后便赶来大唐,最初的时候遇见了武媚,就是你的姑母,那个时候她还是才人,我曾抱着她闯过翠华山秘境,对了,当时还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