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老兵不死-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游泳、驾船、攀登、野外生存等等科目均有。

    到了晚上,从七点到十一点,将校高级教育班的学员们开始上课。

    指挥学、战役学、战术学、战略学。。。。。。

    可以说王亮的军事思想就是在那个时候成熟的。

    进入到众人期待已久的蓝姆伽单元,不得不承认的是,王亮被樊建国的收藏震惊到了。

    当年中国驻印军的战斗服、训练服、钢盔、夹克、急救背包等装备都有。

    甚至还有当年美军提供的罐头。

    “叔,您往这边看。”说着,樊建国按下了一个按钮,只见四周的帘子慢慢升起。

    里面竟然是一辆坦克车!!!

    “好家伙,m4中型坦克。”王亮的确是被经验到了。

    一个庞然大物。

    m4中型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开发、制造的坦克。

    车高2。97m

    车长7。54m

    车宽3。0m

    这可不是一个小家伙。

    观看直播的网友们忍不住喊6666。

    这还是私人博物馆吗?

    简直堪比军火库啊。

    王亮走上前去抚摸着这辆又名谢尔曼的坦克,数据脱口而出:“火力装备:2x7。62mm caliberm1919a4  m2hb机枪、76mm gun m1a1,m1a1cm1a2主炮。弹药:7。62mm:六千二百五十发,76mm:七十一发。装甲: 。爬坡度: 30度。过直墙高:0。61m。越壕宽: 2。3m。涉水深:0。91m。”

    对于王亮来讲,这款坦克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

    中国远征军曾经还驾驶着美军的谢尔曼坦克在东南亚战场上抗击日寇。

    当年在蓝姆伽训练中心的时候,操作的就是这款坦克。

    在后来投入到实战中的时候,王亮驾驶的也是它。

    “从国外买的,可惜里面的东西都被拆光了,只剩下一个壳子。”樊建国道。

    王亮:“能够保存到现在,还完好无损,真的太不容易了。”

    蓝姆迦训练中心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不论你在那里念的是步兵学校、榴弹炮学校、工兵学校、战车学校、汽车学校,还是通讯学校、将校高级教育班、空军学校。

    你都要通过实战来获得毕业的资格。

    从士兵到将军,一视同仁。

    在那里,军衔不重要。

    王亮回忆道:“当时咱们中国所有的对外海陆交通完全被日军封锁,空运的驼峰航线撞山坠毁很多,损失很大。”

    “为了把援助物资迅速从印度运到我国国内,决定由印度的雷多到滇缅公路修建一条中印公路。”

    “这条公路所规划的路线需要经过缅北以及滇西边境,但这些地方均被日军占领。中国驻印军的主要任务,就是消灭沿线日军,使公路跟在进攻部队后面修建,油管随着铺设。”

    王亮继续道:“那是一九四三年底吧,刚刚接受完三个月训练的我们就接到了作战命令。我们将校高级教育班的十二名学员被整编到战车第一营,奉命向缅北进发。”

    战车第一营所使用的就是m4中型坦克,谢尔曼坦克。

    王亮还记得当时战车指挥组指挥官的名字,罗思韦尔布朗上校,美国人。

    王亮所在的战车第一营的营长名字叫赵振宇,军衔也是上校。

    “赵振宇是黄埔第八期的,后来撤到了台湾,担任台湾第一军第五十八师少将师长。”王亮道。

    当时混编如战车第一营的将校高级教育班的学员军衔最低的是中校,最高的是少将。

    王亮和赵振宇一样,挂的是上校衔。

    但军衔再怎么高,都要服从直接指挥官的调度,不折不扣地执行命令。

    在中美两名指挥官的率领下,部队从蓝姆伽出发,向雷多前进。

    经印度东北部的雷多越过印缅边界。

    再进入荒无人烟的原始大森林。

    抵达缅甸北部野人山新宾洋附近。

    一路上可谓是惊心动魄,对于中国官兵们来讲,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是极大的挑战和考验。

    美国人已经搜集到了详细的情报。

    他们即将可能要迎战的是日本的十八师团。

    因为这个师团是在日本的久留米编成的,所以也叫久留米师团。

    臭名昭著,劣迹斑斑。

    该师团曾经在京沪掳掠,疯狂屠杀。

    随后其又进犯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及新加坡。

    在一九四二年击败中英联军而盘据在缅甸。

    王亮介绍道:“时任师团长是田中新一是个中将,这个家伙原本担任日军参谋本部第1部长,是陆军的核心人物。”

    “后来因为大骂首相兼陆军大臣的东条英机而被调任到南方军总司令部,从此远离陆军的权力中心。”

    显然,这个田中新一是个狠角色。

    他把主力布置在胡康谷地,利用周围崇山峻岭、悬崖峭壁、纵横河道以及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等地形,据险修筑工事。

    到处布置地雷,步步为营,企图固守。

    还在深山密林中遍布狙击兵,构成小据点。

    另在塔隆河西岸占领掩护阵地,在新宾洋隘口设立哨所。

    这样周密的部署,显然在无形之中给想要开辟一条通道的中**队形成了巨大的阻力。

    王亮只记得,那是一场恶战。

    一开始,就是五个昼夜的激战。

0388 先遣组

    0388 先遣组

    在敌军虎口里,中**队一边承担着作战任务、同时还要抢修一千三百多千米长的中印公路。

    王亮用甩棍指着地图上的几个位置,向大家介绍道:“我们的先头工兵团早在一九四三年的春天就在新编三十八师一个团的兵力的掩护之下,击退新宾洋隘口哨所之日寇,开始从雷多向新宾洋的修路战役了。”

    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中**队在塔隆河一线向日军发动攻击,新38师渡过河。

    王亮所在的战车第一营在第二年的元月也投入到了战斗中,配合步兵攻占于邦及太柏卡。

    王亮回忆道:“那是一九四四年的二月份,我战车营在前,新编22师在右翼,新38师在左翼,同时向孟关攻击前进,摧毁敌人工事,肃清沿途之敌。。。。。。”

    这时的中印公路已经铺到位于太柏卡的史迪威指挥所。

    并且建成跑道四千六百米长的机场,以补给弹药给养。

    总司令史迪威最擅长的战术是远侧包抄。

    于是,王亮所在的战车营接到了史迪威下达的命令:战车营绕过孟关,兜个大圈子,攻击孟关南十英里的瓦鲁班。

    由于需要绕道孟关,而孟关那边都是些遮天蔽日的的大森林,所以营长赵振宇上校临时决定编一个先遣组,在前方探明情况。

    这个时候,王亮主动请缨,要求担任先遣组的组长,带队行动。

    王亮道:“赵营长,这个任务就交给我来执行吧。”

    营长赵振宇意味深长地看了和自己军衔同样是上校的王亮几眼,道:“这个任务难度很大啊,危险性也很高,九死一生。”

    在当时,王亮的名气是很大的。

    他是以八路军代表的身份参加远征军的。

    常凯申方面见拉拢王亮倒戈向自己这一边不成,已经动了歪心思了,想置王亮于死地。

    但是王亮在战场上的表现已经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国*军将士,无论如何,他们都没有办法对这位兄弟下手。

    赵振宇就是这样想的。

    先遣组的任务是选择前进路线、修筑车道、选渡河点、搭桥、扫除敌狙击兵、小据点、选择宿营地、布置和划分警戒线及火力范围。

    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穿插入敌人的腹地,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显然赵振宇不想让自己的这位兄弟去冒险。

    “军人以战死沙场为最高荣耀,让我去吧,保证完成任务!”王亮已经下定了决心。

    赵振宇:“一定要活着回来。”

    王亮拍了拍赵振宇的肩膀,笑道:“到时候请我喝酒。”

    就这样,王亮率领着先遣组出发了。

    见有网友问到了这个先遣组的人员配置和装备,王亮回应道:“当时的这个先遣组下辖十九辆搜索车七十六人的搜索排、配有推土机、平路机及伐木架桥之器材并配备火焰喷射器、地雷探测器三十七人的工兵排、配备五辆谢尔曼坦克和两辆卡车四十六人的坦克排。”

    “车上有帐篷、弹药和食品等物资。先遣组一共一百五十多号人,我记得当中还有七八个美国工兵。枪的话大多数射速每分钟700发的汤姆森冲锋枪和30式步枪、60式步枪。”

    “值得一提的是先遣组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尉级军官,都是在蓝姆伽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的,所以这支部队的战术素养极高。”

    说到这里王亮真的不是不由得想起蓝姆迦训练营的那段日子。

    步兵学校:孙立人的新一军、廖耀湘的新六军和杜聿明的新五军,都是经过这个学校训练后,使用的是清一色的美械装备。

    榴弹炮学校:后来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部队的榴弹炮营或团所有人员,都是从这个炮校训练出来的。

    汽车学校:陆续毕业的驾驶人员共二百五十九个班,每班八十人,共计两万零七百二十人。

    王亮道:“当时是由美国教官制定的规定,除专门受驾驶训练的人员毕业出去驾驶汽车外,凡是中**官,不管是哪个兵种,都必须受三个月的汽车驾驶训练。即便是将校高级教育班的学员也不例外。”

    不得不承认,一九四三年,是王亮受益匪浅的一年。

    在蓝姆迦,他学到了太多太多,也结交了太多太多的好朋友。

    战车学校:先后训练出有七个战车营。

    训练的坦克,最大的三十五吨,一般为二十五吨、二十吨,最小的也有十五吨。

    受坦克训练的驾驶人员,先要在汽车学校受汽车驾驶训练三个月,从汽车学校毕业后才能入校。

    还有工兵学校、通讯学校、空军学校。

    所以说,王亮的这支先遣队,卧虎藏龙。

    “考虑到先遣组的安全,赵营长又配属了一个步兵营,在先遣组后面一英里以外跟进。”王亮道。

    先遣组搜索前进。

    途中自然不可避免地会碰到日军部队。

    在侦察完敌情后,如果遇到的是日军的小股部队,王亮一般都会命令搜索排进行无声战斗。

    这样一来即便是暴露了,敌人也不会太在意,认为这不过是一支筑路的小部队罢了。

    王亮道:“战车营深入迂回作战,最重要的就是油料的供应,当时我们在这方面遇上了不小的麻烦。”

    战车营的补给是由补给连派出的一个油料小组来负责的。

    油料小组的组长是少尉伍济武,黄埔第十七期学员,率领四十四名士兵,驾驶二十一辆油料卡车,同战车营保持五英里的距离跟进。

    开始一切还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可到了第二天,油料小组因为躲避日军的炮弹,更改了线路,误打误撞之下闯入到了日军布设的地雷阵之中。

    伴随着轰的一声巨响。

    一辆油料车压中了地雷,瞬间就被炸翻。

    车上的一名班长两名战场当场牺牲。

    “停止前进!停止前进!”油料小组的组长伍济武被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命令其他的油料车停下,以免触碰到更多的地雷。

0389 那是一场现代化作战。

    0389 那是一场现代化作战。

    工兵使用排雷设备进行探测,汇报道:“排长,我们闯入雷区了!”

    “能排雷吗?”伍济武问道。

    工兵摇摇头:“地雷密度很大,我们就两名工兵,需要耗费很长时间。而且这一带敌情不明朗,刚刚的爆炸声很有可能惊扰到附近的日军。。。。。。”

    “让电台兵呼叫支援。”伍济武迅速做出了决断,“工兵检查爆炸车辆情况,医护兵救治伤员,其余人留在车上,做好战斗准备!”

    “是。”

    “报告排长,车上的毛成有班长、中士李壮和二等兵孙大有都已经牺牲了。”

    伍济武问道:“油桶呢?”

    “排长,万幸,油桶没有出现泄漏。”工兵道。

    “把三位烈士的遗体收敛好,等出去把他们好好安葬。”听到油桶没事,伍济武紧绷着的弦算松了下来,但他又不由得想到了牺牲的三个兄弟。

    昨天,他们还是活生生的人啊!

    有很多时候,王亮也在感慨。

    人的命运,到底是由谁来决定的。

    牺牲的三位烈士,注定是孤独寂寞的。

    压中地雷的那辆卡车不是伍济武所乘坐的,这位少尉逃过一劫,后来他考取了美国的军校,分别在美国装甲兵学校、美国陆军参谋大学学习美军的管理方式。

    他曾出任板门店谈判的翻译。

    他跟随国*军撤退到台湾以后,历任装甲兵第一师第三战斗群指挥官、装甲兵第一师副师长、装甲兵独立第四旅任第二任旅长,陆军总部作战计划署副署长、陆军总部情报署署长,军衔擢升至少将。

    可谓是功成名就。

    如果那三个油料兵没有牺牲,或许他们也会有同样亦或是更好的未来吧?

    这便是生逢乱世的悲哀啊。

    也是战争的悲哀。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战争,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悲剧。

    在接到油料组的求援后,距离较近又配有工兵的先遣组前去支援,由王亮亲自带队。

    在和油料组完成汇合简单了解情况后,王亮便命令工兵开始作业,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内开辟出一条可供卡车行驶的通道。

    在向油料组运动的时候,侦察兵发现又零星日军也在向这片雷区靠拢。

    王亮提醒负责警戒的战士们:“注意观察四周动态!小心鬼子的狙击手。”

    就在工兵们把地雷探测器拿出来排除地雷的时候,枪声突然响了起来。

    砰砰

    一名工兵应声栽倒地上。

    “扔烟雾弹!救人。通知搜索车用机枪扫射!”王亮连忙下达命令。

    一望无际的大森林根本无法判断冷枪是从哪里打过来的,狙击手藏匿的地点更是难以确定。

    只得通过扔烟雾弹进行掩护,机枪扫射进行压制。

    终于通道开辟出来了,烟雾弹也消耗光了。

    在撤离的路上,还会不时遭遇到日军的狙击。

    稍稍露头,可能下一秒就会被日本鬼子的子弹给击中。

    “鬼子的狙击手隐藏在树上、岩边,甚至暗藏在挖空之树干内,非常难以发现。在推进的过程中,我只能让全组火力,由下向上,由左到右,反复扫射,构成大面积火网,掩护人员车辆前进,所以每天的推进很慢。”王亮道。

    王亮不会忘记那段难熬的日子。

    白天冒着生命危险向前推进。

    到了晚上,吃完饭后,最惬意的事情当属拔出皮肤上叮咬的蚂蟥了。

    白天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功夫去管这些,被蚂蟥叮咬的滋味可是一点都不好受。

    特殊的气候环境,只要稍稍运动,身上的军装就会被汗水给浸透。

    衣服充满汗臭味,甚至发馊了都没有办法换洗更换。

    那种酸爽,真的是考验一个军人的意志。

    为了防鬼子袭击,防蛇虫等毒物袭扰,到晚上睡觉的时候,身上的衣服是不能脱的,浑身上下黏糊糊的,那种感觉很不好。

    官兵们依然能够很快入睡,因为白天的工作已经让他们精疲力竭。

    这就是在战争年代,一批中**人,远赴异国,为抗击侵略者所做的事情。

    就这样,整整五天的时间。

    在王亮所指挥的先遣组精确的指引下,战车营迂回成功。

    到达瓦鲁班。

    王亮介绍道:“瓦鲁班是日军第十八师团指挥部的驻地。靠山临水,一侧为悬崖断壁,前临南比河,水虽不深,但河面宽阔,两岸陡峭,地形极为险要。”

    正是因为有险可守,所以师团长田中新一才会把师团指挥部设在这里。

    并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来构筑阵地,指挥所附近仓库林立,帐篷相连。

    沿岸所筑一道道纵深阵地长逾两千米,遍布铁丝网、鹿寨、地雷等障碍。

    堡垒星罗棋布,有堑壕沟连,火网密织。

    好在战车营是一支机械化部队,进攻的时候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伤亡。

    通过步话机,王亮下达作战任务:“坦克排出发,你们的任务是肃清日军在瓦鲁班外围的据点,战车第三连会协助你们。”

    要想攻入靠山临水的瓦鲁班,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渡过南比河。

    南比河河水不深,河面宽的地方河水只有半米的深度。

    但即便是这这样,在没有坦克坡道的情况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