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老兵不死-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全国人民安享太平。但我们万万不应该忘记那些为国献身的烈土们!不应该忘记他们的妻儿老小,不要让这些英雄们流血,让他们的家人流泪。”

    “战争迟早有一天还将来临,社会要善待广大的复员、退伍、转业军人。尤其是两参人员(参战、参加核试验),他们应该得到公正的待遇!”

    “烈土们,安息吧!祖国不会忘记你们,人民不会忘记你们!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老兵的一番话语重心长,字字珠玑,给了网友们深切的启发。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可为什么有些人偏要默默无闻,偏要无私奉献,不仅仅献出青春,到最后还把生命给献了出去?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整个过程中,王亮一言不发,也在认真地听着红旗不倒的讲述。

    字里行间,王亮能够闻到那种沧桑的味道,自己的身上也有,闭上眼睛,王亮甚至能够想象到这位老兵当年穿军装时的样子。

    曾经的也日子闪亮又明媚,而你我已经分享了青春的美味。

    曾经的日子伤感又苦涩,而你我一起承受了身心的疲惫。、

    风去花谢风来花开,曾经的日子只是在沉睡。

    风去花谢风来花开重逢的日子,总是不期而会。。。。。。

    针对网友集中提出的问题,王亮汇总后干脆来了一个越战详析,当然,zh。/这是一个以军事家和战略家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

    王亮道:“1979年2月至3月份,对越自卫反击战有很多特殊性,在新中国对外作战历史上短期作战出现这么多高级别指挥人员阵亡很罕见。”

    “由于我军多年没有打仗,从上到下各级都十分缺乏经验,命令下的突然,在准备方面也就仓促,作战过程很多是具有象征意义以占领城池为目标的攻城战,战场沿边境全线平推,没有发挥出我们很擅长的运动战,时间短、战线长,战役目标多次更改,连我们的高层也是估计不足,加上进攻战本身伤亡就比防御战大,我们对山区进攻战缺少经验等。”

    这次王亮分享的都是干货,也确确实实是在那场战争中所存在的问题。

    王亮并没有选择回避。

    “实际上按照当年的那种传统作战方式,无论怎样打最后的战果也不会有很大差别。回头来看,如果现在进行二次对越自卫反击战,我设想最有效的办法是先对北越那几个像样点的城市,你比如说高平、谅山等,以及越一些军事设施进行大规模空袭,瘫痪其指挥、情报机构和战备设施。”

    “然后对2号、4号和其它战备公路沿线进行持续性的空袭,消除地面部队运动战的威胁,再出动机械化地面部队占领公路沿线的城市、县城和周边重要据点并摧毁存在的军事设施,然后以这些据点为依托向周围地区发展,发挥空、地优势寻机消灭越军的有生力量,最后再出动空军炸毁和清除北越山区那些小县城和边境附近的军事设施。”

    网友们觉得王亮似乎扮演起了张局座的角色。。。。。。

    王亮继续道:“总之战略目标就是消灭有组织的越军抵抗力量和军事设施就ok了,个别小越散兵、农民老大爷打黑枪之类的对战役的进程没有任何决定性影响的敌情就不需要去专门管了,完全没有出动力量在山上清剿越猴的必要性。”

    “完全是现代化战争,这样一来也就不会有当年那么大的损失了,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需要我们有航空兵和强大经济实力作为后盾。显然这种条件我们已经具备了。”

    “当年苏军出兵中国东北消灭日本关东军,或是美军打的越南战争,基本都是这些套路。如果换点新奇一点的思路,直接采用定点清除最高领导的办法,那就更事半功倍了。”

0340 他们视荣誉为生命,身上流淌着红色基因,

    0340 他们视荣誉为生命,身上流淌着红色基因,为了像父辈一样战斗,给父辈争光,不怕流血牺牲,危险时刻冲在前。

    最后,王亮笑了笑,道:“当然,以上所说的路数,适用于任何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敌对的国家,都是有效的。”

    评论区。

    “6666666666666666”

    “墙都不扶,就服老首长。”

    “赞,我觉得老首长他们这些老一代革命军人就是咱们国家的宝贝。打过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自卫反击战等一系列战役,可谓是作战经验丰富。军队现代化之后老首长也一直在不停地学习进步。凭借老首长的实力,完全可以返聘回部队担任个顾问啊!”

    “原谅我厚道地笑了,有这些老兵们,敌对国家好和敌对势力最好别想打我们的主意,否则后果嘛。。。。。。。emmmm”

    “老首长威武霸气,给我好好地上了一课,真的是受教了。”

    “被老首长彻底圈粉。”

    “+1”

    “+2”

    “+3”

    。。。。。。

    “+10086”

    “我对老首长提出的斩首行动更感兴趣一些,定点清除最高领导的办法,无疑是对敌人最有利的震慑。”

    看着网友们的评论,王亮乐得哈哈大笑。

    回应道:“二楼的朋友可真的是神机妙算啊,老头子我刚拿到部队的聘书,战区顾问,过两天就要到部队去转转看看了,到时候给大家直播。”

    王亮这无疑是放出了一个重磅炸弹,网友们听了均是兴奋不已。

    对于军事迷来讲,老兵重返部队,这绝对是一件刺激的事情啊。

    评论区。

    “听老首长这么一说,我突然想二次入伍了。”

    “同楼上。”

    “哎,好怀念穿军装的日子啊。真怕过几天看到老首长重新穿上军装,我控制不住我自己。”

    “还说什么呢。2015年退役的海军士兵决定二次入伍,让青春再燃烧一次!”

    “走起!”

    。。。。。。

    同喜欢军队,热爱军队的人交流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你懂我,我也懂你,默契!

    但有句老话说的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随着直播越来越火爆,一些社会的渣滓喷子、键盘侠也涌入了进来。

    不和谐的声音也响了起来。

    “依我看,那些没权没势的人才会往前冲呢,自卫反击战打响前那些走门子入伍提干的**们早就被提前调回内地了,吃香的喝辣的。”

    “我看也是,那些大头兵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啊。但凡是有点关系的,都不会死在异国他乡。”

    这两条极其刺眼的评论一出,自然成了众矢之的,引起了网友们的围攻。

    “死喷子,滚远点,解放军不是你说抹黑就能抹黑的。”

    “键盘侠x全家,打仗就应该把你绑上去滚地雷。”

    “真是没法跟内心阴暗的人交流。像你们这种人,一辈子只能活在没有阳光的阴暗潮湿的角落里,真替你们感到恶心,垃圾的人生。”

    “报出地址,看劳资不剁烂了你们。”

    愤怒的网友们声讨着这两个喷子。

    侮辱解放军战士,侮辱革命先烈,绝对不行!

    绝对不能允许!

    成为众矢之的的喷子并没有抱头鼠窜,反而叫嚣的声音更猛烈了:“难道我说的不对吗?咱们讲道理好不好,动手是粗鄙之人解决问题的方法。你听说过那个**死在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了吗?这年头,哪都是黑的,部队也不例外。”

    王亮蹭的一下就从椅子上坐了起来,破口大骂:“放你娘的狗屁!”

    “你告诉我,哪个**临阵脱逃了,你把他的名字告诉我!”王亮歇斯底里地吼道。

    他是真的怒了。

    军人,素来视荣誉为生命。

    当荣誉受到践踏时,要维护。

    不惜以生命的代价来维护。

    喷子说不出个所以然,它哪里知道,只不过是信口胡诌满足自己阴暗且变态的心理需求罢了。

    但是王亮认真了,军人的荣誉必须捍卫。

    王亮道:“军二代又称红二代,也是你们口中的**。我知道,很多人对他们有偏见,觉得他们天生的桀骜不驯,是纨绔子弟。”

    “这一点我并不否认,因为这些孩子的父母大都是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更早的甚至参加过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到了六七十年代,他们的父母也基本上成了师级以上干部。”

    “因为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这些生在长在军区大院的孩子们没有束缚,从战争岁月走过来的大多数军人教育孩子,基本上都是用暴力解决的。这就是**们性格形成的原因。”

    对此,王亮的理解最深刻了。

    因为他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年幼的时候因为自己工作忙碌没有时间给予真正的教育和关心,所以也成了纨绔子弟,骨子里也有一种桀骜不驯。

    十年风波更可谓是对天性的解放,调皮捣蛋,无“恶”不作。

    后来,两个孩子到了部队,走了父辈的路。

    在军队里,有了纪律的约束,他们沿着父辈的足迹摸索前进着,他们渴望建功立业,渴望着得到父亲的认可和夸奖。

    所以他们拼了命地努力着。

    “我太了解这些孩子们(**)了,他们表面看上去桀骜不驯,像纨绔子弟,但他们视荣誉为生命,身上流淌着红色基因,为了像父辈一样战斗,给父辈争光,不怕流血牺牲,危险时刻冲在前,表现着新一代军人的崇高气节。”王亮苦口婆心地说道。

    王亮讲起了一名**的故事:“有一个兵,名字叫姜利民,你们一定没有听说过,但他就是**。”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利民的父亲担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首长。同大多数其他的也军二代一样,利民在父亲的安排下参军入伍了,服役于陆军121师362团,因为读过高中,在训练上拔尖,利民很快就提干了。担任362团7连3排排长。。。。。。”

    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后,362团担任师先头主攻团,负责在边境莫隆地区撕开一条口子,为全师越境向敌纵深穿插开辟通道。

0341 穿一天军装一辈子都是兵

    0341 穿一天军装一辈子都是兵

    362团下辖的7连是侦察连队,更是该团的尖刀连。

    7连在接到战斗命令后配属了八二无坐力炮一门、重机枪三挺、火焰喷射器两具。

    他们的任务是利用夜暗歼灭据守楠同地区之敌,打开一条口子,保障师主力出境实施对敌国的穿插。

    “楠同地区位于中越边境121号界碑南侧,正面宽两公里,纵深两公里半。其北部有一个大石山耸立在中越边境上,瞰制着此处必经的弄替隘山口。”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近四十年了,王亮对于当年战场的地形和方位依旧记得非常清晰。

    事实上,对于王亮来讲,一场战斗无论是过去多少年,只要是他亲自参与过,具体的情形都不会忘记。

    考虑到很多网友对军事名词不太了解,也是为了让网友们更直观的了解当时的情况,王亮干脆在一张纸上进行了绘图和演示。

    他一边画一边讲解:“从121号界碑有一条小路经楠同通向纵深的那嘎,沿途被楠同山垭口和朗伟、菲咬地区无名高地所瞰制。”

    “121师如果想要顺利穿插越边境,就必须控制楠同一带诸多重要地点。”

    “防守楠同地区的越军为通农县独立营第1连的两个加强排,在楠同及其东南侧山垭口,朗伟和菲咬附近无名高地均部署了兵力、火器。在各阵地上构筑有堑壕、掩蔽部和明暗火力点,并以交通壕相连接,组织多层交叉火力,形成了支撑点式环形防御。”

    有了王亮如此直观易懂的介绍,即便是对军事知识匮乏的网友也能听得进去,听得懂。

    “根据楠同地区的地形、敌情,时任362团7连连长蒙登兵和指导员王振海决心一次展开全部兵力,利用夜暗秘密接敌,力争以奇袭手段迅速歼灭该地区之敌。”

    7连各排具体任务如下。

    1排担任主攻任务,迅速向前推进,攻击并歼灭楠同及山垭口两个班的敌人。

    2排负责歼灭朗伟及其北侧无名高地两个班的敌人。

    姜利民所率领的 3排则要绕过越军埋设的地雷、竹签和两个哨所,秘密插入敌后,切断菲咬守敌的退路,随后在2排的协同下夺取重要制高点菲咬东侧无名高地。

    王亮忽然想到了一点,补充道:“当时姜利民是临时调到7连3排当排长的,3排原来的排长是苏华海,因为利民过去了,所以他就成了第二排长。”

    这是怎么回事呢?

    王亮对姜利民的临时调动进行了介绍。

    姜利民原本是在362团8连服役的。

    362团8连常年在桂省的桂平县搞生产,日常军事训练非常少。

    虽然是农垦兵,但姜利民仍旧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干得兢兢业业。

    提干后当了整整八年的排长,在团里的排级干部中是年龄最大的。

    姜利民的父亲在疆省军区工作,生活在京城的母亲身体不是很好,姜利民又是家中的独子。

    部队上为了照顾姜利民,决定安排他转业。

    很快,姜利民所在的2排就分配来了新的排长,姜利民在未正式办手续转业之前就成了编外人员。

    1978年底,陆军121师奉中央军委和广州军区命令进驻桂省中越边境,准备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王亮道:“在战前进行干部调整的时候,利民被调到团轮训队负责修理战术训练场地,这是一项临时性的辅助工作,不用上战场。”

    “因为组织部门那边给利民办理转业的手续已快批下来了,他马上就脱下军装,完成转业手续了。”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的钟。

    穿一天军装一辈子都是兵。

    若有战,召必回。

    更何况姜利民现在的身份还是军人。

    在得到所属的部队接到战斗命令,要参战后姜利民下定决心要参加这次作战。

    他三次找到营连两级领导申请,两次直接找团首长表决心。

    最终团里终于批准了姜利民的请求,让他到作战连队7连3排担任排长参加作战。

    “情况就是这样的,也就是说,利民完全可以不用上战场的。参战的机会,是他再三申请才得来的。”王亮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没有任何的艺术加工。

    1979年2月17日凌晨,按照前一天晚上侦察时选择好的路线。

    姜利民带着他的3排在黎明前一阵黑夜的掩护下,避开敌人埋设的地雷、竹签和哨位,迅速穿过敌人的防线,占领了菲咬无名高地西侧山脚的有利地形,切断了敌人向后逃跑的道路。

    很快,连指挥所带领的1排在南同山隘口打响了战斗。

    紧接着副指导员率领的2排在朗伟方向也响起了枪声。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激烈的枪炮声划破了沉寂的夜空。

    对于很多人来讲,这是刻骨铭心的一天。

    1979年2月17日凌晨。

    祖国的人民大多还沉浸在美美的睡梦里,大风波已经过去了,邓公站出来主持大局。

    虽然生活过得还是如履薄冰,但好歹是有盼头的。

    早在去年,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皖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

    祖国的人民是幸福的。

    但对于这些拉上前线的战士们来讲,隆隆的枪炮声,让他们的内心根本难以平静下来。

    或许,我将战死。

    或许,我要将尸骨留在他乡。

    或许,那位**,师首长的儿子姜利民。。。。。。

    已经同敌人交上火了,姜利民3排的战士有些沉不住气了,他们一个个恨不得也马上端起枪,冲上山去,消灭敌人。

    七班长在战士们的强烈要求下来到姜利民面前,道:“排长,咱们打吧!再不打就捞不上了。”

    这时候的姜利民的心里当然也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但副指导员早已经做好了战斗部署,现在还不是出击的时候。

0342 1979年2月17日凌晨

    0342 1979年2月17日凌晨

    姜利民看了看焦急的七班长,然后晃了晃手里的冲锋枪说:“老班长,沉住气,甭着急!等副指导员带领2排的兄弟们消灭了朗伟的敌人,从东面包围无名高地之后,咱们才能发起进攻。如果咱们打早了,敌人很可能会趁着夜色逃跑,这样就达不到全歼的目的了。”

    “好,我去做做同志们的工作。”七班长是老兵了,经过排长这么一说,他就理解了。

    当务之急就是稳定住战士们的情绪。

    1排和2排两个方向上的枪炮声越来越激烈,喷火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