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老兵不死-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说着,王亮把大家拉回了那段历史。

    1981年11月16日,日本大阪。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各位听众,各位观众、台湾同胞们……”伴随着那慷慨激昂、抑扬顿挫的解说,中日决赛开始了。

    在此之前,中国女排先后同巴西、苏联、韩国、保加利亚、古巴和美国先后交手。

    王亮介绍着基本情况:“当时的中国女排已经完成了对阵容的整合,超级主攻手郎平的出现,使中国队的打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四二配备改为了五一配备,主攻手郎平身高1。84米,摸高可到3。2米,在当时女子排坛有绝对的优势。”

    什么四二配备,五一配备,专业的排球运动员都懂,所以也不用王亮深入地进行解释。

    “另一主攻手张蓉芳以平拉开为主,虽然身材比较矮小,虽然只有1。74米,但是进攻速度快,手法变化莫测。”

    “两个副攻一个是周晓兰,身高1。82米,拦网很好,被誉为“**城墙“,另一个副攻是大器晚成的闽省队的陈亚琼,身高1。80米,拦网出色。而二传手由传球稳健的江苏的二传孙晋芳担任,由于打过四二的缘故,1。76米的孙晋芳的拦网比较出色,二次球有一定的威胁。”

    “接应二传由以前的双二传之一的陈招娣担任,虽然她只有1。75米,进攻略显一般,但是技术非常全面,在防守上尤其出色。”

    王亮如数家珍,数据参数对于他来讲,过目不忘。

    当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回荡在八一男排预备队队员们耳边的时候,显得格外的亲切。

    好似四十年前那些英姿飒爽的女排队员们又回来了。

    王亮继续道:“除此之外,原来全世界最佳拦网手曹慧英在腿伤归队后,虽然不再继续打主力了,但是仍是队里重要的替补,而且技术全面的她既可以打副攻也可以打接二。”

    “原主攻主力杨希虽然由于郎平的出现退居二线打了替补,但是她的技术全面,弹跳比较出色,仍然是最重要的替补之一。”

    “此外还有来自川省队的副攻新秀梁艳,技术全面,拦网出色。摸高达3。18米的四川的副攻手朱玲也在阵中,一般任拦网替补。另外还有两个二传手,分别是来自沪省的周路敏和苏省的张洁云。有无声手枪之称的张洁云既可打二传也可以打接二,。”

0298 1981年的比赛

    0298 1981年的比赛

    见队员们听得格外认真,王亮也讲得格外仔细。

    1981年的那场比赛有实况录像,从网络上不难找到,相关的背景资料介绍网络上也有,很详实。

    但从王亮的嘴里讲出来,总是别有一番味道。

    “总的来说,当时的中国队是一支技术相对全面,特长优势比较突出的球队。早在1979年的时候,对战日本队是六战全胜,同美国队交手的结果也是胜多负少,可以说中国队在1980年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夺取奥运金牌的实力。”

    “但1980年,因为联合抵制1980年夏季奥运会的那场大风暴,中国也是抵制国中的一国。”

    王亮至今仍旧能记得当时的情形,那是迄今为止奥运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抵制活动。

    原因,不言而喻。

    对于局外人来讲,不参加1980年的夏季奥运会并没有什么,太阳还是照常从东方升起,昼夜更替依旧。

    但对于当时中国女排的姑娘们来讲,她们失去登上奥运会冠军领奖台的机会。

    在运动员的生涯中,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参加的次数屈指可数。

    “那是一次宝贵的机会,那年,全世界最佳拦网手曹慧英二十七岁,接应陈招娣和二传孙晋芳二十六岁。那个年纪,当时的保健条件,运动员的状态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王亮陈述着这样一个事实,那个时候,条件艰苦到难以想象。

    自卫反击战已经打响,备战、备荒、为人民,举全国之力支援前线。

    王亮至今还都记得一个词汇“觉悟”

    现在的年轻人经常拿“觉悟”出来进行调侃,这似乎成了一个贬义词。

    可无论你相信与否,那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在八十年代,因为“觉悟”这个词,无数的青年放弃了美好的前途,大好的青春,乃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死,或许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还有无数的青年拖着残破的身躯回来了,断腿、断手、失明。。。。。。

    回到农村,默默无名。

    为什么王亮一提起过去的事情总是会联想起那么多?

    因为年龄,因为走过的那段岁月,因为那群可爱的人。

    王亮不会忘记,祖国和人民也不会忘记,这也绝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按照赛制,中国队首先对阵的是巴西队,然后依次是苏联、韩国、保加利亚、古巴、美国、日本。”

    “第一场对战巴西队,在此之前中国队同巴西队交手的次数不多,交手之后才发现巴西队的实力远在己方之下,速战速决,中国队很快就以3:0轻取胜利。”

    王亮继续道:“中国队对战巴西队的同时,日本队同苏联也在交手,但是结果令人大跌眼镜,苏联队简直不堪一击,一共三局,每一局的分数都没有上过五分。在比赛中日本队针对苏联队打法简单的弱点,集中兵力重点拦四号位高球,而且地面防守极为出色,让苏联队黔驴技穷。”

    苏联,这个不友好的老大哥在第一轮就被虐成了dog,属实是令人大跌眼镜。

    要知道苏联队在中、日、美三国女排未参赛的情况下取得了1980年奥运金牌。。。。。。

    “第二轮,中国队对苏联队,早在1978年的世锦赛上,中国队因为败在了苏联队的手上而止步于四强。苏联队不同于巴西队,这是一支强度,不容小觑的强度。”

    三年多没有遭遇了,在政治背景(中美建交,中苏关系恶化),气氛有些凝固。

    “第一局,中国队以15:4轻取苏联对,拿下开门红。这个结果都让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王亮还记得苏联队的主教练卡尔波利在场上大吼大叫时的样子。

    咆哮是卡尔波利的招牌,上个世纪,苏联尚未解体,一个时代还尚未终结。

    主教练卡尔波利在赛场上嗷嗷地痛骂着漂亮的俄罗斯女孩们,一拨又一拨的金发美女来到苏联队,执教的主教练都是卡尔波利。

    这个火爆脾气的教练好像总是要暴跳如雷才能表达他的意图,无论输赢,他都是喊叫不休,红着眼撕心裂肺地喊,像男人盛怒之下要动手前的样子。

    在那个时代,这已经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卡尔波利曾经说过:“我是想通过大声的呐喊,刺激疲劳的队员,提醒他们在场上的注意力要保持高度的集中,希望他们能够激发斗志,战斗到比赛的最后一刻。”

    卡尔波利的怒吼的内容并没有什么过激的地方,他只是在不停的提醒队员。

    “你们是怎么打球的?!”

    “你这样打球对得起刚刚去世的祖母吗?!”

    不是训斥,更像是一位长辈对晚辈的鞭策和鼓励。

    王亮回想着那个场景,千言万语堵在嗓子眼里,想说的有很多。

    渴望回到过去的时光,看卡尔波利那招牌式的怒吼,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一种情怀。

    “第二局开始了,卡尔波利的怒吼起到了明显作用,受到刺激的队员们开局高点强攻非常出色,而中国队的一传出现了问题,打不出快攻,铁榔头也被对方拦网高手阿拉哈米亚封住了。”

    “创造了开门红的中国队竟以0:9落后!1978年以0:3负于苏联队的巨大阴影瞬间就笼罩了上来,难道历史又要重演?中国队又要重蹈覆辙?”

    王亮继续道:“考虑到女排的老队员们都有心理上的压力,三年前的阴霾挥之不去,中国队主教练袁伟民派替补曹慧英换下了一传不稳定的陈招娣。曹慧英因为负伤并没有参加1978年同苏联队的对决,心理没有阴影,作为世界最佳拦网手的曹慧英上场,也给队员们增加了不少的信心。”

    果然,曹慧英没有让袁教练失望,上场后没过多久就把比分追成了10:10。

    苏联队连续换人,主教练卡尔波利不停地嘶吼着,希望这样能够把自己的队员们调动起来。

    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直死死地咬着。

    最终,中国队以16:14艰难地拿下了第二局。

0299 别了,我们的时代!

    0299 别了,我们的时代!

    “第二局的失利无疑给了苏联队以最沉重的打击,她们的士气马上就被打压下去了。紧接着来到了第三局,中国队的姑娘们越战越勇,乘胜追击。尽管苏联主教练卡尔波利一直在做着调整,不停地更换队员,想要打破僵局,嘶吼到嗓子都沙哑了,但都无济于事。第三局比分0:15,光头!”

    王亮说着,脑海里甚至都能够回想起来当时的情形。

    中国队的每一个姑娘脸上洋溢着的喜悦表情,袁伟民主教练那欣慰的笑容。

    还有值得敬佩的苏联队主教练卡尔波利,他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热爱排球史的人总会知道卡尔波利,曾经,有一个属于卡尔波利的时代。

    别了,那声咆哮!

    别了,卡尔波利!

    别了,卡尔波利时代!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开始、终结、开始,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王亮所感慨的是一个时代,那是一代人的芳华。

    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啊,经历了那个充满魅力的时代的每一分每一秒,享受生活,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忠职守。

    新的时代到来了,他们这些老一代人也该退场了。

    别了,我们的时代!

    听着王亮的讲述,有的队员已经流下了眼泪。

    并不是故事多么凄美多么感人,作为职业排球运动员,一种惺惺相惜,一种对于时代的感慨罢了。

    他们,年轻的队员们,终将成为她们。

    “苏联队的失利是有原因的,一些老队员由卡尔波利一手带出来的老队员因为同老卡产生矛盾而离队出走,还有主力队员因为怀孕而选择退役。在参赛的阵容上,变化非常大。”王亮道。

    王亮太了解苏联队了,一些队员从十几岁就开始跟着卡尔波利训练,卡尔波利是一位家长式的教练,严厉苛刻,招牌式的嘶吼足以说明一切。

    队员们年轻的时候还尚且接受管理,等到她们长到二十岁年纪时,那套教育方法弊端就开始显露了,矛盾不断激化。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是非功过,无法评价。

    只愿能够启迪后来人。

    “第三场是打韩国,对于韩国队,中国队已经很熟悉了,从1978年开始,它们就一直都是咱们的手下败将。韩国队的技术特点就是防守顽强、进攻快速,第一局开始没有多久,韩国队一度领先。。。。。。”

    经验丰富的中国队主教练袁伟民见开局不利,姑娘们打得十分被动,不由得喊了个暂停,做下调整。

    果不其然,这个暂停叫得恰到好处。

    再上场后,韩国队改变了只打郎平的战术,转而以三号位为主进行攻击。

    这样一来中国队的两个副攻就有了施展功力的机会了,连续拿下三局,原本就士气低落的韩国队也被打了个光头。

    王亮笑着调侃道:“与其用也,不如说又。在此之前韩国队被它的日本哥哥和美国爸爸均打了个3:0。”

    说到这里,队员们也不由得不地道地跟着嘿嘿笑了起来。

    王亮又说了一些题外话:“比赛中,中国队换上了张洁云和杨希等替补队员,给年轻的小将们一些锻炼的机会。二十五岁的杨希因为同日本著名歌手山口百会长得相像,因此赢得了不少日本球迷的支持。记得每次杨希到球场的时候,都会有大批的日本球迷围上来,送礼物、要签名。更夸张的是有的球迷在得到签名后竟然兴奋地哭了起来。”

    看似是题外话,实际上是对这些八一队的替补队员们的一种鼓励。

    是金子就总会发光的,路途漫漫,唯有坚持。

    即便是走到头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但等老了的时候回望过去,至少自己坚持了,至少自己努力过,不后悔。

    王亮的这番话起作用了,男队员们一个个挺直了腰板,眼睛炯炯有神。

    他们是运动员,八一队的运动员,还是军人!

    准备战争时期打球,战争时期打仗,有血性的军人。

    “第四场中国队迎战的是实力较弱的保加利亚队,保加利亚队的女队员们一个个人高马大,在发球和扣球方面能产生很大的威胁。。。。。。”

    袁伟民教练不敢轻敌,在第一局的时候安排所有的主力队员上场,全力应敌。

    第一局以15:5的战绩轻松取得胜利,中国队占据了上风。

    通过对保加利亚队的战术分析,袁伟民教练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在第二局用年轻小将替换下了主力队员。

    结果毫无悬念,3:0,保加利亚队光头。

    “第五场比赛中国队的对手是古巴队。古巴对可绝对算得上是个劲敌了,一直一来古巴队队员的弹跳能力好,进攻多是走直线,力道十足。中国队派出的是全主力阵容。通过双人拦网来拦截古巴队的强攻。”王亮道。

    第一局,中国队以15:4轻松取得胜利。

    但到了第二局,战斗就打得艰难了。

    “第二局,古巴队的老将扣球手佩雷斯上场,她的进攻都是走直线,砸在三米线以内,中国队的姑娘们难以招架。要佩雷斯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中期就开始打排球了,虽然身高只有一米七一,但其弹跳能力和爆发能力极好。古巴队的比分一直领先,直到佩雷斯被轮到后排发球,中国队这才有了追分的机会。最终以15:13惊险获胜。”

    “第三局的时候古巴队的士气明显就低落了,显然是受到了第二局的影响,在发球、一传、二传上接连出现失误,最终被中国队3:0剃了个光头。”

    说到这里,王亮自豪和骄傲不已。

    难以置信,五战五捷,最终都以3:0的绝对优势取得胜利。

    1981年,在日本,在东京代代木体育馆,在江别市体育馆,在札幌,在富山市体育馆。

    王亮永远都不会忘记。

    中国队就是这样扬眉吐气般的顺利地杀入到了决赛,当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在比赛中,主力队员出现了负伤的情况。

0301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第一位师职军官

    0301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第一位师职军官

    通过回望那沉甸甸的历史,年轻的军人运动员们找到了最宝贵的东西。

    历史永远都是由人来书写的。

    王亮走了,训练场馆内,杀声震天,苦练杀敌本领。

    或许,2020年的日本东京,奥运会,一代人的传奇又会在那里上演。

    翌日,《国家英雄》录制现场。

    “讲好英雄故事,这里是大型军史纪录节目《国家英雄》。”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战场硝烟早已消失,但英雄故事。。。。。。”

    新一期《国家英雄》的录制工作又开始了。

    完成开篇后,王亮又道:“1979年2月17日,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爆发,3月5日军委发布了撤军命令,这场持续了十七天的战争,让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付出了一万两千两百多名官兵的生命,其中,有二十三名战死在沙场的团级以上军官。近两万五千名伤残官兵从战场上撤下来。。。。。。”

    不错,这一期还是越战题材的,必须是越战题材的。

    提前抗日,因为抗日神剧的渲染,鲜有人不知道那段历史。

    但说到自卫反击战,这场过去没有多少年的战争,很多人都是一知半解。

    竟然还有人问:“越战?是美国和越南打的吧?”

    这样的一个无知的反问让多少人寒心?

    一万两千两百名牺牲的烈士,两万五千伤残官兵。

    他们不是去侵略,是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

    王亮觉得自己有必要在节目中多添加一点自卫反击战题材的东西,让广大观众们认识认识那个年代可爱的人们,了解那段过去,知晓那段历史。

    通过介绍他们,驱逐人们内心的黑暗,重见光明。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已经过去三十九年了,今天,我们缅怀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们。是因为我们渴望和平,希望能够远离战争,更希望国家富强。当然,我们也不怕一切霸权主义强加给我们必须还击的战争。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王亮的声音非常洪亮,这番话说完,让现场的观众们为之一振,不由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