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神使大人-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什么叫人不可貌相?”
  “就是人不可以光看长的相貌怎么样,要看心好不好。”
  “对呀,对呀。”
  “神使大人海是什么?”
  “海很大很大的湖,大的望不到边。不过海水是咸的,湖水的淡的。”
  “这个芋头好硬啊,里面的灰色的斑点没事吧?”
  “没事这表明这个芋头非常好。我们收获的时间正好,正是他一年里淀粉含量最多的时候。”
  “神使大人,为什么芋头和地瓜长的不一样?都在土里长着。”
  “他们是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味道。还有一种土里长的东西叫土豆,也很好吃。”
  。。。。。。。。。
  勇士们在逐渐变黑的傍晚又加紧干了一会儿活儿,闻到帐篷里传来的香味,才回来。
  哇,这个就是肉味的啊,好软,好滑,好糯,要是阿爹阿姆能吃到就好了。
  勇士们也很喜欢吃肉味的芋头。
  他们不喜欢吃青菜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肉味,但是芋头吸饱了肉汁的鲜味和咸味,别提多美味了。
  又经过油炸,那种油脂的香气是什么都不能比拟的。
  不要说油炸的食物不健康,这些原始人缺乏油脂的滋养,吃些油炸的东西没关系。运动量又大,全部消耗掉了。
  这一顿,大家吃的心满意足,芋头真是个好东西啊。
  晚上刮了一夜西北风,天空阴沉的更厚了。
  第二天,一部分勇士去挖地窖,猎物也是打了十只大小不一的黄羊,羚羊,黑斑羚羊,野兔就停止了,抓紧挖芋头。
  花花就去处理猎物的食品部捣乱,要吃生的肉,被何清欢栓在身边喂熟骨头慢慢啃着。
  女人背着孩子挖芋头,何清欢看了组织了一个临时幼儿园。
  因为这里的孩子五岁就可以帮大人干活了,就让五岁以下的小孩子大概有30来个,让两个阿姨看着,解放出妈妈来,专心干活。
  大一点的小孩子就帮着捡芋头往筐里放,大人挖,他们就负责运输,昨天已经干了小半天,今天再接着干,业务熟练了许多。
  白伏城挖了两个五米乘两米乘一米的大坑。
  现在还没有铁,但是原始人有一种类似铁力木一样的硬木,非常坚硬,平时每人拿着一根,就是这种木头做的矛。
  现在用这种铁力木做的宽一些的铲挖坑,效率也不慢。250多人的力量是惊人的,尤其是发现了可以吃的好东西的时候。
  那干起活来简直就是不要命啊。
  天气也不稳定,这乌云压顶的气势,也让大家紧上加紧。
  到了晚上还没有采集完一半,他们不觉的累,只觉得还有这么多没收获好遗憾啊。
  何清欢决定明天挖满两个十立方米的地窖就开拔,如果真的下了大雪,路上也就更难走了。
  他已经详细询问了领路的勇士,只要绕过这个山梁就到了里面了。
  这个山梁是个弧形的,北面和西面都是山,北面的山很高,西面的山低一些。
  西面的山梁上半山腰有豁口,比较矮一些他们就是在这里翻过去的,但是比较陡峭。
  如果带着牲畜拖着辎重那是过不去的。
  只能顺着西边的山梁往南走,从南边的半山腰上绕过去。
  因为山梁那边的草原上住着很多凶猛的巨兽,所以只能在有树林的半山腰上偷偷的借着树林的掩护过去。
  到了那边之后,这个西边的山梁自西南向东北分成两道山脉,外面的山脉高,就是外面现在看到的这个山梁,里面面向草原的山梁要矮。
  两道山梁形成一个狭长的山谷,大概有十里多长。
  在峡谷出口的三分之一出还有一个南北方向的峡谷,这个峡谷很短很宽,属于同一个峡谷的分枝。
  峡谷的出口在整个大的弧形的山脉的西北角,在半山腰上,周围都是树木和山石。
  只要在峡谷入口出派人警戒,挡上荆棘,就可以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营地。
  可以暂时用这个峡谷度过冬天,躲避野兽。
  这个峡谷和芋头的地窖就隔着一个山头,翻过山头就可以过来挖芋头,非常方便。
  何清欢根据描述大约已经设计出了峡谷的建设情况,感叹做什么都得有趁手的工具啊。
  开晚会的时候,几个首领春山,夯昆小花,石头,都在,他的思路大家也都知道。
  在地上用树枝边画边讲解设计理念和工程原理。
  有不妥或者不明白的地方,互相交流,这样群策群力,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呢。
  一个类似于指环王里霍比特人住的草屋,冬暖夏凉。
  半截在地下,上面用树桩支撑,周围用在地的石头借着山势修整,顶棚用树木交错编制,上面盖上芦苇和茅草编制的厚垫子,外面铺上石片,再抹上泥。
  大体是这个设计概念,具体情况要等进入峡谷看实际情况再办。


第43章 抵达目的地
  晚上,花花嗷呜嗷呜的叫唤,何清欢累了就把他交给外面负责警戒的勇士,给我溜溜它。
  不累不回来。
  哎别说,自从负责警戒的勇士接过晚上溜花花的任务之后,营地附近安静 了许多。
  花花看到黑夜里或远或近的一对一对的眼睛,真是初生小虎不怕狼,仗着人类的宠爱,冲着那绿莹莹的一片,嗷呜嗷呜的叫唤。
  有剑齿虎的味道还有人类的味道,好奇怪的说,怎么说都觉得不安全,附近晚上绿莹莹的一对一对的眼睛开始远离了。
  直到早晨快黎明的时候,花花才黏糊着累了,回人类妈妈哪里睡觉。
  好暖和的帐篷靠着热乎的妈妈,一会儿就睡的像个小死狗了。
  何清欢抬手放在它柔软洁白的毛茸茸小肚皮上,一家人都睡过去了。
  第二天勇士们一起床就开始挖芋头,女人们做上饭小孩子看着火,就收拾帐篷打包。
  吃完饭又挖了一会儿就满了,盖上厚厚的芦苇垫子,上面又盖上挖出来的半沙土。
  保准冻不了。
  给牲畜上好驼架,一行人匆匆上路了。
  沿着西边上了半山腰,绕过南边的夹角,往北折返,如此本来只要翻山两个小时的路程,直直的多走了一天。
  中间也没有休息。因为东边全是草原,哪里的草丛里埋伏着无数的猛兽。
  何清欢转过夹角的时候,往南看,看到一条自西向东宽阔的水流平缓的大河,把整个一望无垠的草原分成两半。
  在大河的对岸,也是一条弧形的山脉,比这边低矮许多。
  大河几乎已经断流了,往西看,是这条大河的上游,原来就是那条湍急的河流。
  这条河流在上面分流了,北边地势低,水流都往那边去了,造成水流湍急。
  当上游来水量大的时候,北面那条河承担不了这么大的泄洪量,才会从这条宽阔的支流分流过来,流进草原,四处蔓延。
  北面的大河就沿着这个弧形的山脉往东流走了。
  大自然好神奇啊,竟然自己就借着地势搞了一条非常完美的泄洪系统。
  这个水源非常适合搞农耕啊。
  再看东边的草原,水草丰美,虽然已经枯黄,仍然能看出夏季繁茂的景象。
  转过弯来之后就觉得这个里面比外面暖和,何清欢抬头看北面高纵入云的山脉,知道就是这个大山挡住了来自西北的寒风。
  好地方。
  天黑的时候才进入峡谷,这一天人困马乏,当即就在峡谷口里面扎营,留下警戒的勇士,里面的人,马上有条不紊的开始自己的的工作。
  今天忙着赶路,只是顺手在路边打了几只瞎眼的兔子。
  主食是随身携带过来的芋头,炖着兔子肉,和咸肉,还行,主要是累坏了。
  食品部的女人炖上肉,勇士们把驼架歇下来,扎帐篷,铺垫子。
  峡谷里好像比草原上还暖和,当天晚上除了警戒和巡逻的小花花,众人都吃完就睡下了。
  至此历经40天的长途迁徙终于抵达目的地。
  开始崭新的生活。
  第二天一早,何清欢忍不住的兴奋,起床和白伏城一起巡视着个峡谷。
  峡谷长十来里地,西南方向是的是主峡谷,南北方向的是副峡谷。
  决定从主峡谷里修建霍比特人的草房。而那个宽阔如同喇叭的峡谷给牲畜住。只要在喇叭口出垒上石头安上栅栏门就可以了。
  因为峡谷闸口处每晚安排轮值的勇士,所以,牲畜棚不用安排勇士看管了,只要搭个草棚子储蓄饲料就好了。
  人住的地方要仔细点,借着地势,何清欢设计了斜坡式的对称梯田宿舍。
  先把山体两侧的危险的落石,全都弄下来,避免冬天或者什么时候掉下来,砸着人。
  利用山沟里本来就有的石头该垒墙的地方垒墙,该去除的去除,尽量是垂直的,如果没有垂直也没大关系,只要结实不是浮土就行。
  这是两边的墙体。
  房顶:狭窄的地方就用木头在中间做一道支撑,两边用木棍搭在山体或者垒砌的墙上。
  宽的地方就立两道或者三道的中间支撑,两米立一根,中间线一定要直,一定要高出两边,两边的立柱看情况,或多或少。
  主干起来之后再纵向搭细一些的木棍,就是搭帐篷的那些木棍。
  再在上面搭更细的树枝,这些木头分别是中国古典建筑里面的梁,檁,椽的作用。
  外面当然铺上厚草垫子,铺上石板,盖上泥,每隔两米都有一个烟囱,就是个孔。
  主体,房顶都完了之后是里面从建设。
  沿着笔直的中间支柱是主干道,斜着往上去,主干道两边是平整的梯田样式的平台。
  每个平台因为地势的因素或高或矮,或大或小。
  垒墙的地方,特意用木头做了田字方框,嵌在里面留作窗户,白天的时候掀开帘子还能透光。
  取暖的问题,何清欢利用梯田的错落,在每个梯田的下面台阶处,往外垒了炉灶,烟道往梯田去,修了回行的烟道,让整个烟火在梯田里循环一圈之后才从烟囱里出去。
  这个梯田就变成了地火龙!
  炉灶呢,两个灶孔,前面烧火的灶做饭,炖肉,后面就长期炖着水,随时有热水喝。
  为了防止小孩子掉在炉灶上,在炉灶上还垒了一道矮墙,起到保护作用,孩子还是要大人看好才最重要。
  而在整个超级大宿舍的门口,垒墙,只留一道门,进了门,左边就是陶窑的下陷式窑口,整个陶窑冬天只要烧窑就会把烟火通过主干道旁边的烟道穿过整个营地才冒出去。
  主干道的右边就是泥坯的制作车间。
  安排在这里是因为这里距离峡谷外面的泥地最近,没必要再往里的生活住宿区费劲的搬。
  白伏城目光闪闪的看着兴奋的策划着以后日子的何清欢,:“尊贵的神使大人,请接受白某最真诚的膝盖吧。”
  单腿下跪,无比虔诚的吻手。
  何清欢哈哈大笑,白伏城强调:“真的,真的,白某对您真是无限的敬仰。”
  吃完早饭,立刻投入热火朝天的工作中去。
  十个勇士爬上两边的峡谷往下清理危险的石头。
  100个勇士去砍伐碗口粗的树木和手腕粗的树木。
  二十个勇士和女人去峡谷外面的附近割茅草,警戒和捕猎,下陷阱,挖陷阱。
  茅草的作用是大大的,编制垫子,喂牲畜,引火,多多的割,割完了就放在峡谷的路边,随用随取。
  峡谷外面的一公里之内全是各式陷阱。
  两个阿姨在安全的地方看着五岁以下的小朋友。
  五岁以上的小朋友去帮忙运输茅草。
  何清欢带着食品组背着筐:‘我去带你们找好吃的。”
  女人们因为不用拔营收拾帐篷了,活儿也少了,精神也放松了,叽叽喳喳
  “神使大人,还是泥巴里的吃食吗?”
  “不是,这次是树上的。”
  “树上的?果子啊?天这么冷,都掉光了吧。”
  何清欢带他们从峡谷里爬上山,果然就看到了昨天在外面绕路时发现的栗子林。
  地上,树上都是小刺猬。
  女人们尖叫:‘这是什么东西的啊,还扎手。”
  何清欢让他们用木棍把树上的小刺猬都打下来,堆成一堆,再用木棍把小刺猬壳敲掉。
  露出里面两半三瓣的栗子。
  “这个才叫栗子。”何清欢扒了一个尝尝,嗯,脆,舔,淀粉含量真高。
  十来个食品部的女人一上午每人都打了大半框的栗子。
  看看时间,何清欢让十个人继续打栗子,领着小花几个女人背着满筐的栗子回了营地,因为栗子还要提前煮,去皮才能放在肉里。
  回到营地看到白伏城已经带领几个勇士把喇叭口的前面用木头给挡起来一部分来了,
  做了一个简易的牲口栏,虽然是个小的分枝,但是也足足是两个足球场的面积。
  养几百头牲畜没问题。
  茅草垛哪里也有几十个女人开始编制厚厚的草垫子了。
  小孩子也在哪里玩耍,看大人干活,这也是一种学习。


第44章 草屋集体宿舍
  几个女人引了火种开始煮栗子,靠着路边山崖一排十几口大陶锅,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
  很快营地就飘散着栗子的清甜香气。
  中午大家回来就着锅吃热乎乎的栗子,扒着壳,咬着里面又甜又糯又细滑的栗子。
  什么都没伴着300口人就吃了300来斤的栗子。
  勇士们一人就能吃一斤多,小孩子吃不了,这样平均下来,300斤栗子就见了底了。
  虽然天气越来越阴暗,但是整个营地荡漾着干劲和欢快的氛围,那是对明天的希望,对明天越来越好的信心。
  何清欢和白伏城看着着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和热情的地方,彼此对视一下,微笑。
  茅草垫子很快就编够了房顶用的量,垛在路边,等着上房顶,编制部女人们也加入整理营地地基的队伍。
  男人们忙着垒墙,架主干支撑,女人就和泥递石头。
  250来个精英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人类改造大自然的能力是惊人的。
  忙忙碌碌的几天很快就过去了。
  当大雪开始飘散的时候,急急忙忙的把茅草的厚垫子盖上,压上石板。
  外面的主体基本完工了,里面的活儿,就不怕了。
  当晚上,300个人住进集体宿舍。
  虽然还空着一大半,但是感觉比外面暖和多了。
  在最大的平台上,首领围坐一圈。
  一边吃着栗子炖肉,一边开晚会:“等天晴了,还得把上面的雪扫了,盖上泥巴,要不然,地下热,上面的雪化了,就会流水了。”
  对的。
  外面的陷阱这两天已经挖到了往南四五里地的地方,山上也布满了活圈的陷阱,一是捕猎食物,二是也是一种警戒。
  每天都可以白捡不少猎物,野兔,山鸡,野猪,黑斑羚,活的就养起来,死的,伤得就宰杀吃掉,吃不掉的马上处理成腌肉。
  因为神使大人交给处理内脏的方法之后,所有的内脏都没有浪费,就算是苦胆也晒干留给巫医阿姆做药材,这也使得打到的猎物剩余不少。
  大型的猛兽只听见嘶吼声,还没见到踪影。
  “等大家都到了之后,就准备捕猎野兽了。”
  “对的。”
  “免得明年春天开始耕地的时候,还得和野兽抢地盘。”
  “对的。”
  “趁着冬天不忙的时候,把底盘圈定,尽量保证明年春耕没有人被野兽伤到。”
  “对的。”
  “你们看着今天晚上的大河能结冰吗?”
  “对的。”嗯?白伏城抬头,急忙找补:“差不多,山外面大概要零下十三度了吧。”
  何清欢说;“零下十三度是可以结冰了。还是多等几天结实一些再过河吧。”
  又问:“他们吃的够不够?”
  虽然分离了只有一个星期,何清欢还是非常挂念那些老人和孩子比重占大数的大部队。
  白伏城说:“应该够的,就是不打猎光吃储备的都够。”
  “我们要不要给他们送一些吃的过去?”
  “雪这么大,这么深,怎么运啊?”
  “你说呢?”何清欢瞪着他
  “哦,对哦,雪橇啊。宝贝儿,你真厉害。”
  白伏城急忙对几个首领说:“明天我们做雪橇。就不用牛去了。羊怎么样?”
  牛还得爬山,绕路,太麻烦了,直接从峡谷外围的山脊豁口处爬出去,挖出地下的芋头,拉着雪橇,
  羊可比牛爬山厉害多了,下了山就给他们套上雪橇的绳套,三只羊拉一直雪橇,轻松。
  当即晚上就开始设计羊拉雪橇用的东西。
  羊拉车是可以的,理论上是行的通的,但是羊习惯走,不习惯长途的跑,好在从芋头地窖到大江很近,过了江就是营地。
  爬山的话,正常只要两个小时就可以翻过去,路程节省了将近五倍啊,几乎是直线到达。
  无论怎么样都值得一试。
  女人们用皮子,按着神使大人的指示很快在火光下制作出一套羊车用的绳套。
  在羊的肩膀和肚子上固定,有了牛羊驼架的前车之鉴,所以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