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平凡的美好-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网上的几个不多的报价王晓桦有点傻眼,手指在鼠标山滑了滑思索着要不给外甥换一款或者她赞助点,一个婴儿床花个两三万的很不便宜。

  如果是以前不知忧愁的罗美薇有可能咬咬牙就买了,可是自从她摆摊后,挣得多了,花销却是降低了。就是换做是她自己也不会买,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去商场买个实木的三千以上就是高档货。果然,罗美薇看到王晓桦给她发的信息后就再也没动静了。回婆家过年的时候去陈家串门,王晓桦看到犬犬在原来的婴儿床上睡得挺香。

  所以现在罗伟东和王晓桦就是小有存款,有稳定进账的小市民而已。学不来别人一掷千金,不把钱当钱的豪爽,学不来别人动不动就换车换房换伴侣,过日子还是要精打细算,“千里”的流动资金,两家父母的养老,小孩的教育,日常的柴米油盐,再拿出一部分存款慢慢积累争取多买几套房留着升值……,每一块钱王晓桦都有打算。

  毕业五年多,大学同学们四散到了全国各地。不容易聚集,而且大学同学间小团体现象比较突出,不是每个人感情都很深厚,毕业的时候班里的同学就一致通过十年后再聚的约定。至于感情深厚的,不管相隔多远,私下里的来往也很频繁,就比如王晓桦她们四个。十年,一个很有意义的时间段,足够在一个人身上看到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变迁。当初的青涩年华随时光流去。一个个都变成了“混”社会的老油条。变成了孩子爸。孩子妈。

  人的一生会渡过不同的阶段,会遇到很到人,参与到不同的集体中,有些人有些事会被时间的长河淹没。而有的只会历久弥新。如果说大学是培养志同道合的灵魂,那么高中就是一个发展异姓兄弟姐妹的地方。那里有学子们最真挚的感情,最热血的冲动。男孩子可以拉帮结派,背着老师在校服里藏着西瓜刀,只等放学后在学校附近的某个小巷子里和另一个小团队火拼,只为了替兄弟撑场子,讨回某个有点可笑的公道;女孩子好得恨不得结成异性姐妹,闹矛盾的时候也可以互相挖苦,针尖对麦芒。

  住在相同的地域。说着相同的方言,高中同学毕业后聚会可以很频繁,一年一次甚至一年两三次。高中以前的生活王晓桦没有亲历,从记忆看也不是多美好,虽然每年都会接到通知。但是她从来没有去过。而这次,原来的班长十分坚持每个人都要到场,从97年毕业到现在,已经过了九年半。平时的同学会也是定在长假期间或者正月里,方便大家抽出时间,这次也不例外,时间就定在即将到来的新年正月初六。

  虽然重获新生后王晓桦没有参加过一次同学会,但是从以前的经历看,这就是个展览会,幸福的人晒各自的幸福,不那么幸福的人则尴尬地拼命想要掩藏不幸,不得志,强颜欢笑却要装作云淡风轻,做个鼓掌的观众。有个不能否认的好处就是大家的感情不容易变淡,不管是好也罢,坏也罢,因为常常见面,想要忘记很难。

  犬犬和顺顺的相继出生,给罗家的新年增添了很多欢声笑语,罗陈两家凑在一起的除夕夜和正月初一更加热闹了。初二回到娘家,比在婆家更闹腾。小表弟康康,堂哥王晓刚的儿子鹏鹏,蹒跚学步的开心,一个处于问题少年期一个处于招猫逗狗的年纪,,一个处于对世界好奇的探索期,这是大的一拨;小的一拨有四个月大已经有了自己喜好的顺顺,刚满月还不怎么哭闹的王晓茜的儿子盼盼。许佳佳刚怀孕不久,王晓林预计也快了,可以想见明年团圆的时候更是会“群魔乱舞”,不断挑战年轻爸爸妈妈们的神经。

  家族人口昌盛,王大伯,王爸爸,王姑父,林舅舅是笑口常开,万事不愁;大伯娘,王妈妈,王姑姑和林舅妈是手忙脚也乱,但是心甘情愿。奶奶,外婆,舅婆这些听起来一点也不年轻的称呼她们是怎么听怎么悦耳,即使小宝贝们天天捣乱,也不见烦躁。王晓桦和姐妹,嫂子聚在一起,直说是差别待遇,想想她们小时候要是敢祸祸家里的东西,挑三拣四,爸妈们早就竹鞭伺候。

  大伯娘路过她们坐着的角落,听了她们酸溜溜的语气,扔下一句:“要不怎么说隔辈亲呢。”几个小姐妹面面相觑,她们这是被鄙视了吧。

  初六,依然住在娘家的王晓桦独自赴约,电话通知的时候没说要不要带家属,她也没问,保险起见就没带罗伟东。刚好这时高斌和王晓楠都已经开始上班,王爸爸王妈妈精力有限,家里也有事要做,带两个孩子比较吃力,罗伟东也就只说结束的时候过去接她就在家当起奶爸,抱着顺顺去王大伯家找王晓刚,孙扬聊天。

  难得有走路的机会,吴菱带着王晓桦重温了她们上学时走的小路,半个多小时后就到了镇上。

  “毕业后你就不常回来,去年更是连过年都没回,他们看到你后一定会跌破眼镜的。”吴菱是奉子成婚,出嫁当年就当了妈妈,如今女儿都有三岁大了,但是还是不改爽直的性子,一如既往的坦率,王晓桦很喜欢她有什么说什么的性子。

  “哪有那么夸张,我还是我啊。”

  “不,你已经不是那个你了。”吴菱对镇上的地形了如指掌,和王晓华说话的同时也不耽误带路,“你高中的时候多呆啊,整天就抱着书本,不是被单词就是做题,低头不看人。现在,光彩照人,风姿卓绝。”就是吴菱常见王晓桦也被她的气质所折服,那些好几年没见的同学绝对不敢和现在的晓桦相认,想想待会儿大家掉一地眼珠子的样子,她就乐。

  王晓桦当然知道她和以前不一样,本来高中女孩子的脸就还没有完全张开,她的衣着打扮更是和原来的人相去甚远,加上她画的精致淡妆,如果有人记得原来的王晓桦长相,绝对会叫见鬼。王晓桦一向致力于低调做人,不过单看吴菱的反应,她就知道今天是免得了要被行注目礼的。

  华丽丽的变身

  进入包间前,吴菱把王晓桦拉到门边让她先等会儿,“我先通报一下,免得他们以为今天来了个新朋友。”

  王晓桦没有错过她眼里的即将恶作剧成功的兴奋,不过她不反对,让吴菱打个头阵。中国的教育体制决定了没有条件大规模实行小班教学,小地方的学校一个班起码有三四十号人,多的时候能有五六十。

  学习拔尖,长得好的,能来事的一般都是属于风云人物,在全班甚至全年级的熟面孔,而依据得来的记忆以及周边人透露的信息,王晓桦知道以前的自己在班里属于个小透明,长得清秀而已,不会打扮自己,性格不够开朗,学习不错但是达不到尖子生的标准,中等偏上,老师会注意但是在大多数同学眼中也就留下个学习还可以,不爱说话的印象。现在进去,出现她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她的现象是很正常的。王晓桦在吴菱进去后轻轻敲击额头,希望她的记忆还没失效。

  “你们都来得好早啊,我来晚了。“吴菱进去后发现小型宴会厅里的五张圆桌基本都坐满了,她没有急着入座,而是依旧站在门边给同学们打了招呼。

  “吴菱,你家离得也不远,怎么反而来得比我都晚?”一个家在山脚下的村子里的同学说道,他以前坐吴菱前排,关系还可以。

  “我没坐车,走路过来的。”

  这时班长见她守着门口就和人攀谈起来,不禁奇怪:“吴菱,过来坐吧,这还有空位。”

  “等等,班长,我和咱班另一个人一起来的,就在门外,我去叫她啊,是个大美女哦!”

  大家看吴菱神秘兮兮地又出去了,好奇心都被点燃。大美女,谁啊?人几乎都来啊。虽然学校美女不少,可是他们班还真没有,长得都不差,但是离美女的标准也挺远的。真要算的话,也就王芸长得还突出一点,但是今天再见面让不少人唏嘘不已,生了孩子脸上多了不少斑斑点点,身材还走样,虽然打扮精致。穿着得体。也就是个普通妇女。

  今天凑得巧。同年级的还有一个班在这个酒店不远的另一个房间开同学会,他们班当年以美人多出名,杨柳,余冉。王慧慧,全校十大美女就占了三,刚才见了,那是美貌依旧,有家有室的男人们一直津津乐道到现在,连高中时美女在走廊上看了他一眼都拿出来做谈资,搜肠刮肚,恨不得说出个一二三四来发展成’我和美女不得不说的二三事’,旁边的女人们 则是不屑一顾。男人就是这么眼皮子浅。

  不过短短一瞬,门就在大家睁大眼睛的期待中再次打开,“当当当,这位就是我要给你们介绍的美女了,我们的王晓桦同学。现在在高校工作。”吴菱对一众人的表情非常满意,带着奇异的骄傲拉着王晓桦到离门边最近的那桌坐下,刚好有两个空位挨在一起。

  王晓桦拉开椅子没有立刻坐下,对着昔日同窗又惊又惑的表情,微笑着自我介绍:“好久不见你们好,我是王晓桦。”五十几个人里,同村的就她和吴菱,王晓桦回家不多,即使回来了也几乎不会离开王家村,所以她还真没见过其他同学。

  “天啊,真得是你,王晓桦,我就说那天看你有点眼熟,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变化太大了。”一个长得不高还胖嘟嘟的女生从隔壁桌走过来,近距离打量起她,然后哀叹:“我觉得以前你除了比我瘦点,比我高点,我们长得也差不多啊。”至于现在,还是不要比了。

  今天王晓桦上身穿了v领的长款包臀白色毛衣,淡金色的玫瑰花朵图案若隐若现,外面套着淡蓝色短款羽绒服,脖子上系了一条浅色系的拼色薄棉毛巾;下半身是浅灰色充棉的打底裤,脚上蹬一双灰色带毛短靴,配上她的过肩大波浪卷发,既清纯又妩媚。

  “我们在街上碰到过?”王晓桦不好意思地抿抿嘴,她还真有可能对老同学“视而不见”。她记得去镇上也就那么几次,陪妈妈或者王晓茜,堂嫂买东西。

  胖女生摇头:“不是,是从市里回来的公交车上,有次你就坐我前面,你上车的时候我看着有点像,不过你变得好漂亮,我又一下子没想起来是你,就没敢搭话。”

  从市里回来?那就是王爸爸刚发病的那段时间,她一开始是半个月回来一次,有一次没买到直达车的票,只好先到市里再做公交。

  王晓桦的惊艳出场绝对出乎意料之外,读书时的丑小鸭是怎么变成现在的白天鹅的?而且吴菱还说她现在在高校工作,这太不可思议了,王晓桦以前成绩没有好到这种程度吧。留在高校的要求多高,大家都心里有数,更可况是她还这么年轻,不管是什么岗位,都很让人羡慕。

  女生纷纷向她打听美容美颜的秘诀,如何成功留在高校,男生更是沸腾起来,真是美女啊,还是知性的那种,早知道高中那会就下手了,现在看她手上的戒指就知道死会了。(哥们,你们忘了自己也早就被绑死了吗?)

  “王晓桦,你什么时候结婚的?我们都没听说。”

  “你老公哪里人,干什么工作的?”

  “你有孩子了吗?”

  … …

  吴菱笑眯眯地看着,她是同学会的常客,几乎每次都到,主要是方便,她就在镇上,班长还常常叫她帮忙,所以每场必到。晓桦的事情她以前和同学们提过,但是大家都不感兴趣啊,她不是碎嘴的人,晓桦又没时间过来,也就不说了。现在大家都被原有印象和现实的巨大反差给震惊了吧,叫你们不把我的话当回事。那次王芸怎么说来着,王晓桦有什么好说的。特意回头看了后面一桌正对门口坐着的王芸,她正不可置信地看着这边,吴菱解气了,哈哈,死女人自卑去吧。

  较劲

  王芸很介意自己的外貌和身材,这是她一直引以为傲的,尤其是在勾搭到现在的老公后,这种自信心空前膨胀。生了个儿子,在夫家站稳了脚跟,王芸虽然对长出来缩不回去的肥肉很是厌恶,但是也很自得,她老公的前妻就是因为五年无所出才被抛弃的,这是生儿育女的骄傲。

  她的身材从高中起就是丰腴型的,丰乳翘臀,按照她婆婆的说法就是好生养,生完后“s”的凹槽都被填平了,成了个圆柱。看到王晓桦竹竿似的美腿,纤细的腰肢,再往上,王芸心里“嗤”了一声,还不是个飞机场。这话带了很强的个人情绪,和王芸的呼之欲出比,王晓桦的确实比较平坦。

  “王晓桦,你们学校叫什么名啊?不会是挂了个大学名字的夜大或者技校吧。现在经济腾飞,这不入流的学校也越来越多,前两天我看电视上还说政府要整顿教育市场呢,以后要是没有得到教育部认可,那些伪高校可是都要关门的。”王芸看她和大家相谈甚欢,一副众人焦点的样子,装作不经意地关心起老同学来。

  王晓桦被包围在一堆问题中,听到了王芸面上关心实则讽刺的话,却抽不出空第一时间回应。王芸在记忆里是色彩鲜明的人物之一,家里在镇上是数得上的殷实人家,长得不错,学习也好,原来的王晓桦一度幻想着成为那样的女孩。印象里她对自己完全是不放在眼里的,今天看起来真是受刺激了,王晓桦刚想说话,吴菱听不下去了。

  “晓桦现在可是省大研究生,夜大技校可请不起她。大家不知道吧,她一毕业就留校了,现在可是省大历史研究所的正式研究员。”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王芸说完这番话,吴菱转头又跟另一边的学委有说有笑起来,完全对她不放在心上的样子。

  王芸被顶得心气不顺,吴菱。手下败将,现在也抖起来了,放下被揉得不成样子的餐巾,突然笑开了花:“吴菱,上个月李蓉二胎生了个女儿,你和她在一个单位又是老同学一场,不知道你有没有去看过她?”似乎想起什么好事,又加了一句:“哦,说起来她眼光真好,段景轩果然是个好丈夫。今天他都没来。一定是放心不下在坐月子的老婆。”

  “他们恩爱是好事。也不枉费当初不要脸皮地走到一起,要不然一堆渣男贱女出去祸害社会多不好,烂在一个锅里也算积德。你和李蓉也不愧是表姐妹,你老公和前妻离婚满一年了吗。你儿子这周岁宴办得是不是早了点啊?”吴菱找到了可以依靠的人,一点也不介意前男友什么的,初恋都是渣啊。相反,她还很庆幸,如果结婚后才发现他的真面目,那才叫伤筋动骨。王芸和她老公还有那个前妻的事吴菱不清楚,毕竟她的交际圈不在市里,但是不妨碍她借题发挥,她可不是软柿子。谁都能捏两下。

  “你…”王芸一下子就站了起来,脸通红,手发抖,迈开腿就要过来和吴菱理论,旁边的两个女生赶紧拉住。不然今天这聚会准得搞砸。

  “芸芸,这菜都快上了,你要找人叙旧也不急于一时。”

  “就是,我们正想听你说说你老公新开的那家健身房,不知道我们去有没有会员价。”

  班长,副班长也都出来协调,王芸也不好闹下去,不甘愿地坐下后,很是瞪了吴菱一会才被旁边的人引开了话题。

  “你没事吧?”通过她们两的对话,王晓桦想起吴菱在高中还有过一段情,不外乎就是原本好好的一对班对被第三者插足,而且对方其他班级的班花,当时吴菱消沉了好一阵,幸好那时离高考还有好几个月,吴菱的成绩才没受很大的影响。

  “我现在身心都属于我孩子他爸,能有什么事,别担心。吃菜。”人总有走眼的时候,吴菱还要谢谢他们教了她一课。

  王晓桦笑笑,也跟着享用美食,这是镇上的招牌酒店,装潢规模都不能和市里,省里比,但是菜做得非常不错,很符合本地人的口味,班里聚会只要不是去公园烧烤,去山上野餐就是定在这里。菜上来后,大家就忙着大快朵颐,说话声一下子就被推杯换盏的声音盖过了。

  饭后,大家相约去母校走走。正月里,校园一片安静。王晓桦打量着这里很有历史感的建筑,亲切的感觉扑面而来。

  “晓桦,看,那就是当初我的座位,你就在我左边的左边。”走到原来的教室前,大家隔着窗户开始找自己的座位,吴菱也拉着王晓桦一起指指点点,“教室的布置都变了,以前的桌子可比现在的多多了,要不是我们的位子靠前,现在都找不到了。”

  “嗯,现在赚钱容易了,大人都把孩子送到市里去读书,留在镇上的学生就少了。”

  “市里有什么好的,每年的高考,我们这里的录取率可不比市里的学校低。”这是所有人感到骄傲的一点。虽然这里的教学资源,设施设备都比不上市里,但是老师教得用心,学生学得刻苦,教育质量一直很坚挺,多次被市教育局表扬。

  “也有一些市里的学生转学过来,想法不一样。”小地方机会少,就像市里的人想方设法想去省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