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六零纪事-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报纸上都登了,县里都沸腾了,凡是1946年9月1日以后出生的中学毕业生,都可以报考。”孟平川的脸上也带着一抹笑意。
他家那大小子打懂事起就不喜欢研究机械; 要是让他继承他的岗位; 恐怕比杀了那小子还让他难受。
这年头; 当兵最光荣,孟平川想送儿子去当兵; 可是这年头挣军功难且危险,孟平川虽然又多了个儿子; 可还是很宝贝孟向学这个大儿子的。
当兵也不止参军一条路; 军校一毕业,立马就是一个小军官。可是在高考取消的这些年,军校大学生的位置大半被军队包了,偶尔有一两个分到渝川县的名额; 县里的一二把手还抢破头呢,孟平川还没那个能力和那些人抢名额。
现在高考一开放,儿子就多了些机会。
“看来有人先我一步把那个好消息告诉了你们啊; 哈哈哈。”一阵爽朗的笑声过后; 两个头发花白; 却精神矍铄的老先生走了进来。
“阮叔; 白叔。”
“阮爷爷,白爷爷。”
屋里的几人异口同声地喊道。
“你们也知道高考这件事了吧,二妮三妮四妮; 还有小宝,都可以去试一试。”
因为文革的关系,县城初中高中的教师几乎都在这些年里被批斗怕了,在学校里,都不敢真正教学生知识,每天的课程,除了基本的工农兵教程,就是主席语录的解读。在管理学生上,唯唯诺诺,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能学好知识了,因此江家几姐弟每天回家还得再接受阮援疆的课程教导,这也是江一留私底下向阮援疆请求的,他知道77年高考就会恢复,在这个年代,大学生的文凭就是一个金字招牌。
“小宝和四妮的年纪会不会太小了些?”
江大海又激动又忐忑,自家现在有一个中专生,两个高中生,两个初中生,几乎村子里,没有哪户人家的孩子有他们家孩子争气。现在高考恢复了,几个孩子也有些考试的资格,几个孩子里要是有一个能考上大学,那真是光宗耀祖了。
江大海搓着手,难以言喻的激动。
阮援疆听了江大海的话摇了摇头:“上头的规定只有年龄的上限,没有年龄的下限,小宝的成绩不比二妮几个差,高中该学的东西我也教了,今年让他下场试一试,若是不中,也可以当做是累计经验。”
“离考试的时间还有两个月,这段时间,几个孩子也别去学校上课了,我让我的学生寄了几套海城的卷子过来,给几个孩子强化补习一下。”
听了阮援疆这段话,孟平川的眼神一亮。
这阮先生可是大学教授,有他来教,儿子考上军校的几率还更大点,而且海城是什么地方,仅次于都城的大城市,那里寄来的卷子有钱都买不到,可是心里想归想,他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阮爷爷,向学表哥也是高考的年纪,放一头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村里估计有好几个跟我们同龄的孩子,要不你干脆在大队部开个班,一块教吧。”
考上大学,江一留还是有把握的,这些年,他对几个姐姐的学习抓的也很紧,等的就是这一天,不出意外,二姐和三姐也能过,就是四姐有些危险,这样一来,江家一下子出了几个大学生的话,会显得有些打眼,若是村里再多出几个,一来,他们家不会过于显眼,二来,对于阮爷爷也有好处。
原本听到几个孩子都要参加高考,心里激动的顾冬梅小小的有些不开心,阮叔要是教的人多了,还能全心全意的估计到自家的孩子吗,儿子这是出了一个馊主意。
只是被母亲赵红教育过以后,顾冬梅不再那么外现自己的小心思,即便心中有些不满,也不敢表露出来。
阮援疆思考了一番,现在四人帮已经倒台,政治逐渐恢复清明,那些当初被冤枉的老领导,老学者都在被申请平反,老首长已经给阮援疆传来了消息,似乎上头已经开始调查他的事了。
“好,等会我就和孟队长去商量商量这件事,平川若是相信我,也可以将向学送过来。”
阮援疆的承诺让孟平川心中一喜:“好好好,阮先生的水平我怎么会信不过,而且向兵也想表哥了,刚好把他们两兄弟一块带过来住个几天。”
孟平川口中的向兵就是江小姑当年肚子里的孩子,她还是没能如愿生出一个香香软软的小闺女来,反而生了一个自从学会走路后就没少调皮捣蛋的儿子,取名孟向兵。
除了江大珍有些失望,孟家老两口和孟平川倒是都很开心,这年头的人,多数都还是比较喜欢儿子,孟平川是孟家的独苗苗,孟向学也是孟家唯一的一个孙子,现在江大珍又给孟家添了一男丁,老头老太太走起路来都带风。
又多了一个孙子,那么之前那个妄图害死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弟弟,越来越不讨人喜欢的孟向文一下子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孟大昌和瞿英硬下心来,坚决不再姑息孙女,也决定给她一个教训。
当年孟向文之所以恶向胆边生,还是为了孟家的房子,孟大昌嘴里那间给她做陪嫁的屋子,她虽然有心让舅舅舅母搬出来,可是小姨的一番话提醒了她,孟家现在有一幢簇新的小楼房,一间有私人产权的小二楼,这么多的房间,却独独给她一间三四十平的小二间,简直就是偏心到了极点。
在小姨文书的怂恿下,孟向文这才去了孟家。
在被瞿老太狠狠拒绝,又知道江大珍又怀上了之后,失意的孟向文把一切的矛头都指向了江大珍,觉得是她和她生的那个小杂种抢走了她所应得的那份财产,若是江大珍再生一个孩子下来,她还能从孟家得到些什么?
孟向文也是着了魔,这才想着除去江大珍肚子里的孩子,在将江大珍推下台阶后,孟向文就吓得逃回了文家,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生怕江大珍肚子里的孩子真掉了,爷爷奶奶和爸爸会找她的麻烦。
孟大昌和瞿英对这个孙女彻底失望了,但孙女总归还是孙女,他们还是不愿送孙女去公安局,只是釜底抽薪,断了对孟向文所有的经济援助,还将原本给予孟向文的那间屋子,还给了机械厂。
除了孟家的老房子,孟家现在住的那幢楼房包括被文家人住着套小二间,都是共有制集体住房,这种房子不属于个人,分配到屋子的人只有居住权,却没有买卖权和租赁权。
不同于七十年代末大量建造的分配给职工的几乎算是小产权房的福利房,这个时候有个词叫“腾退”,指当国家需要统一收回住房的时候,你就得将房子让出来。孟向文舅舅一家现在住的那间屋子,是当初机械厂分配给厂里的双职工夫妻孟平川和文琴的,只是孟平川在文琴死后,搬去了父母的房子里,那间屋子因此就借住给了文家人。
按照常理,那套房子当下就该被厂里收回去的,只是碍于孟大昌和孟平川在机械厂的威信,从头到尾也没人提这件事。
现在城里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挤得慌,机械厂的一些老员工早就有些不满文家人只有两个正式工人,却足足霸占了两套小二间的事了,在孟平川提出把屋子还给厂里,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工友的时候,所有人也算是看明白了,这孟文两家闹翻了,这文家一直占着的房子,也该给真正需要它的人了。
一番鸡飞狗跳,文家霸占的房子自然保不住,孟向文的舅舅一家又挤回了对门的老父亲家,八口人加上孟向文,挤在不足四十平的房间里,日子狭窄而窘迫。
作为罪魁祸首的孟向文一下子就被舅舅一家记恨上了,日子越来越艰难,可惜她消耗了尽了孟家人的耐心,再怎么装可怜,求原谅,都没能唤回孟家人的谅解。
据江一留所知,她和容靖虽然还在交往中,却一直都没有提起结婚的事,也不知是两人中谁的问题。
当然,孟向文的事已经和他无关,即便容靖真的是个人渣,那又如何,是孟向文自己选择的道路。
白爷爷说的没错,对付暴力,不该使用暴力的手段,可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不过,幸好自己当初听了白爷爷的话,问了大姐她自己的选择,现在看来,大姐的选择似乎没错,日子过得格外幸福。
江大妮在读完初中后选择了中专,她喜欢读书,却没什么读书的天赋,一切都只是靠努力撑着,现在她有了比学习更喜欢的事,那就是刺绣,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自然也就减少了。
江一留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尊重了大姐的选择,现在大姐已经在小姑姑的安排下进了纺织厂,每天和面料针线打交道,人也快活了许多。
在考上中专的第二年,大姐和向前进结了婚,江一留想起大姐家刚刚出生的小侄女,那个极其酷似美琳的孩子,心里淌过一阵暖流。
“我今天来也有事要说,后天,我就要离开这了。”
商讨完高考的事,白昉丘忽然开口道。
第102章 离开(捉虫)
“离开,上哪去?”
最先着急开口的是江二妮; 这些年; 白昉丘对于她而言,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长辈或是师傅; 这个宽和睿智的老人家; 对于她来说,像是亲爷爷一般的存在。
“我的事,上头已经替我平反了,医院也已经决定恢复我院长的身份和华国医科大学教授的职务; 下个礼拜,我就得离开这里; 回到都城了。”
白昉丘上身穿着一件宽松的背心,下身穿着一条及膝的大裤衩,脚上的鞋子是塑料凉鞋,还打着一个胶丁。大热的天,手上拿着一把蒲扇扇着; 一旁的阮援疆和他也是同一个打扮; 要不是那一身气质撑着,看上去就和村里的老头没什么区别。
四人帮倒台后; 各地的平反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 白昉丘被陷害是因为自己的几个学生,可是他的学生也不止那几个煽风点火的,还有一些正直良善的徒弟,一直在到处寻找关系; 想把他带回去。
除了那些真正关心他的弟子,白昉丘还放不下自己新收的小徒弟,江二妮。
“这事件好事啊,白叔的医术,早该被请回去的。”江大海乐呵呵地说道。
虽然离别总是让人不舍,可是对于白老爷子来说,这是件好事,污名被洗刷,又能恢复院长和教授的职位,在场的众人都替他感到开心。
“二妮,这次高考你可别让我失望,我会在华国医科大学等你。”
老爷子朝着自己的小徒弟笑了笑,二妮是个为医学而生的好苗子,他这趟同意回都城,未尝没有替二妮考虑的意思。
华国医科大学,是国内最好的医药大学,拥有现今华国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医药试验所,并且华国医科大学每年所收的学生都会去都城人民医院实习,能真正的接触到各种疑难杂症,这些,都是二妮现在缺少的东西。
“白爷爷——”二妮心中激动,小麦色的皮肤上一阵潮红。
“以后可不能叫我白爷爷,就叫我老师。”
白昉丘笑的一脸和蔼,之前,因为和江家的关系,他虽然名义上是江二妮的师傅,可是在称呼上却从来没有改过来,现在,他已经决定正式收二妮作为自己的学生,这称呼自然得变一变了。
“白爷、老师——”
江二妮控制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喊了一声。
“今天真是传来太多的好消息,咱们今天一定要好好庆祝一下,把人都找来,好好的吃一顿。”
江大海意气风发地说道,大妮已经是个正式工人,二妮有了白老爷子这样厉害的师傅,三妮四妮读书也不错,小宝更是出类拔萃。。。。。。。江大海似乎已经看到了家里的几个孩子成为人中龙凤的那一天。
因此即便家里当家做主的老太太不在,江大海也自己拍板,晚上要做一桌子好菜。
“平川,你回家把大珍几个接回来,在叫上大妮一家,我现在就杀鸡杀鸭。”
江大海热血上涌,没人拦得住他,看他风风火火地拿着菜刀去了院子里,心中好笑。
孟平川也没和江大海客气,在和阮援疆和白昉丘告辞后,骑着自行车回了县城,趁时候不晚,他先去买些好酒好菜,上门吃饭,也不能空手而归啊。
“诶呦,那个混球把母鸡给杀了啊。”
一会功夫,院子外传来了苗老太中气十足的骂人声,刚刚还热血沸腾的江大海,听见老太太的骂声顿时就萎了下来,放下逮着鸭子的手,丝毫没有了之前大包大揽的勇气。
江一留和几个姐姐捂着嘴看着一脸萎靡的江大海偷笑,丝毫没有要帮忙的意思。
“是谁干的!”
老太太拎着铁皮桶进到屋子里,铁桶里头,有一只扒了皮,死不瞑目的肥母鸡。老太太一进屋,就看到了儿子手上还没有下刀,被他拽着翅膀嘎嘎直叫的大肥鸭,顿时就怒了。
“妈——”江大海腆着脸想解释解释。
“别叫我妈,诶呦呦,我的鸡蛋啊,我的母鸡啊,这什么日子啊,你有事杀鸡又是杀鸭的。”老太太放下铁皮桶,拽过儿子手上的大肥鸭,心疼地直抽气。
走在老太太后头的江老头隔老远就听到了老婆子的叫嚷声,顾忌着那条跛脚,慢悠悠地走进屋:“行了,就是一只母鸡罢了。就当是给孩子们补补身子。”
“阮老哥白老哥,你们也在呢,正好留下来吃顿饭,把大武也叫来。”江城看见阮援疆和白昉丘也在堂屋里,刻板的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妈,大哥大嫂,阮叔白叔。”
江老头身后跟着三人,落于江老头一步之后的是一个和他一样跛脚的中年男子,他的腿伤比江老头更重些,需要拄着拐杖走路,他的时候站着江爱国和江爱党两兄弟,小心地看着他,生怕他摔着了。
这个男人正是三年改造期满,回到青山村的江大川。
谁也不知道他在那三年里经历了什么,刚刚回到青山村的江大川枯瘦的像一具骷髅,头发花白了一半,原本只是少了块肌肉,走路稍微有些跛的那条腿彻底变瘸了,整个人沉默又阴郁。
江城和苗三凤第一眼见到江大川,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有些偏心,可是江大川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那些日子,苗老太几乎以泪洗面,在两个孙子不在的时候,大骂当年的那个搅事精范晓娟。
江大川也就在江家住了小半个月,在自家的房子清理完后,就带着两个儿子回了自己家,任凭老太太百般挽留都没有留下。
因为错过了当年的分粮,江大川向老宅借了够自家三口人吃上半年的口粮,承诺到时候还回来。其实,看见他那副样子,江家也没人会真和他计较那些粮食。
谁知道这次回来的江大川就像是变了一个人,干活卖力,脏的臭的活都抢在最前头,挣得工分也比一般的壮年来的多,有时候地里没活,他就跟村里那些妇女一样,接一些编竹娄、糊火柴盒之类的活计。爱国和爱党也是个半大小子,每次从县城的学校回来,也会去地里挣些工分,一年下来,留够自家的口粮,江大川把欠老宅子的粮食都还上了。
看着这个和以前判若两人的儿子,老两口是又欣慰,又心疼。
“大川——”
“二叔——”
屋里的几人也打着招呼,对于这个走上和前世截然不同道路的江大川一家,江一留现在也没了刚重生时的恨意,虽然没办法亲近,可是只要他们不再做一些伤害他们一家的事情,江一留也愿意和他们保持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
“大川你来的正好,刚刚平川和阮叔他们带来的消息你还不知道吧。”江大海把高考恢复的事和不知情的父母弟弟从新叙述了一遍,爱国和爱党也都读完了初中,也有高考的资格,尤其是爱党,成绩一直都不错,要是有阮叔的补课,没准考上大学也有一番希望。
“这是真的!”
沉稳如江城也控住不住内心的激动,如江大海一样,他也对自家的孩子充满了信心,尤其是小宝,村里人都说就没见过这么聪明的孩子,这次高考,家里无论哪个孩子能考上,那就是老江家祖坟冒青烟。
大学生啊,青山村甚至是附近的村子都还没有过,当初大妮考上了中专,已经让村里人都艳羡不已了,江城想象不到,自家要是出了一个大学生,那是何等的轰动。
“这不是大好事吗,所以我才想着杀鸡杀鸭,还让平川一家和大妮一家过来吃顿饭。”江大海咧着嘴解释道,还忐忑地看了老太太一眼。
“应该的应该的。”
苗老太连连点头,丝毫没了刚刚生气的模样,看着一旁的小孙孙脸上笑成菊花:“咱们小宝这是要成大学生了。”
那欣慰的样子,仿佛江一留现在已经考上了大学,语气笃定。
“江大海!”
江大海看着他妈表情的变化,正松了一口气呢,就被老太太大吼了一声。
“你看看你选的是什么鸭,我孙子就要成大学生了,你还拿最瘦的这只鸭来,你这是什么眼光,还不去把院子里那只黑豆给抓来,好好给小宝补补身子,我告诉你,要是小宝在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