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繁花-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艺只觉父母第一次待他这样殷切,没什么亲切感觉,倒觉浑身不自在,想到郡主在宫里等他,便头也不回跟接人的小太监走了。

    到得宫里先去向皇帝请安,公主母女也在皇帝那儿,萧艺目不斜视给皇帝行了礼,又向公主行礼,而后才对郡主笑了笑。萧艺虽然脑子不太灵光,生于王府规矩礼仪却是不差的,又兼面容俊美昳丽,光看外在真看不出来他脑子有问题,但一开口就容易露馅。

    皇帝问萧艺几岁了,在读什么书,平日里做些什么,萧艺实话实说道:“我六岁了,在读《三字经》,平日里就练字,雕木头,打鸟,玩剑。”皇帝早从郡主嘴里知道这小子实心眼,如今一听,这哪里是实心眼,分明就是缺心眼,这么大了还在读三字经,郡主两岁时就读完了的,笨是天生的也不能怪他,都说笨鸟先飞勤能补拙,他本就没人家聪明还不努力,成日里不务正业做些娱乐技艺,难怪云王不带他进京,皇帝听了也不喜欢他。郡主也知萧艺回答不妥,忙替他分辩:“外公,阿艺虽然书念的不好,但他的字写的可好了,阿艺想当大将军,他现在就会骑马了,还不会射箭,但他打鸟可准了,他耍剑也像模像样的呢!”就是云王府是教武师傅待他不尽心,萧艺大多时候都是自己瞎练。

    皇帝的重点不在萧艺身上:“他的字写的不错?你也该学写字了吧,看看你之前写给我和你娘的信,那么大一包,你也拿的出手,你之前说到了五岁才动笔,过了年你可就五岁了,该上学了!”郡主叫苦不迭:“哪里呀,我明年正月十五才满四岁了,还有一年呢,外公你别算虚岁,又把我算大了!”说完就拉着萧艺一溜烟跑出去了,留皇帝在原地郁闷,这么聪明的孩子,平时看着也挺好学,怎么就这么贪玩呢!

正文 金童

    腊八时京城下了极大的雪,郡主一大早起来瞧见外头银装素裹心头激动,穿好衣服洗漱完毕就去找萧艺出门玩雪。萧艺没有亲祖母,在宫里也没哪里好住,好在他还不到男女大防的年纪,便暂时和公主母女一道住在玲珑阁里。郡主前世是南方人,又有温室效应全球变暖,极少见过这样大的雪,前几年郡主还小,公主怕女儿冻着了都拘着她不准出门,现在郡主大了活泛起来公主也拘不住她了,满屋子奴仆追着她在雪地里跑。

    郡主和萧艺各自带着自己的奴仆分成两组打雪仗,底下人都是陪着主子玩闹,怕伤着主子雪球也只往下人身上扔,郡主却是光往别人脸上打,那份冰爽刺激不言而喻。郡主嫌底下人玩不开,渐渐的就只和萧艺打,两人玩的衣服头发都湿了,还有融化的雪水从领子了流进去,好在两人身上都玩的滚热,倒也不觉的冷。公主好容易才让人逮住他们,一人灌了一碗姜汤,又从里到外换了身行头,才带着他们用了早膳。

    腊八不是什么正经的节日,却也有喝腊八粥和一家团圆的习惯,宫里会往有体面的人家送腊八粥下去,至于说吃团圆饭,宫里不举办宫宴,全看皇帝想和谁团圆了,往年多是去皇后宫里,偶尔也去静妃宫里,毕竟永安公主还未出阁。今年却是和公主母女一道的,萧艺也捎带上了,云王一家在宫外过自己的。

    腊八过后转眼就是新年,除夕夜又是济济一堂,公主母女第一次在宫里过年,郡主如今又姓了萧,还有那样张扬的名字,大家都知道公主母女在皇帝心中的位置,一个个的可劲儿巴结,倒比远道而来的诸王都风光。

    郡主有心让萧艺在众人跟前露脸,和萧艺穿上了情侣装,两人都是梳着上半边两个包包头,底下头发自然垂落,各用两张青色帕子包着小发包,再系两根青色缎带,眉心一点朱砂,身上衣裳也是青白两色的宽袖长衫,活像道家仙童,萧艺面容昳丽更是出挑,在一众珠光宝气的幼童中脱颖而出。这个时代女童梳包包头,男童梳羊角辫,萧艺出现时众人还道谁家这样标致的姑娘怎么从没见过,郡主拉着萧艺到处见礼,说这是云王府的嫡次子。

    帝后到时众人齐齐行礼,行礼过后郡主拉着萧艺到皇帝面前凑趣:“我们乃南极仙翁座下童子,适逢人间新年,奉师尊之命给皇上添福添寿。”说完齐齐向皇帝拘了一躬,皇帝见眼前一对灵姿仙质的童子,喜得眼角泛纹,一把抱起郡主向上座走去,郡主又去拉萧艺,皇帝便让萧艺也跟着来,在御座底下安了个脚榻,让萧艺坐那儿,郡主则坐在皇帝怀里。

    众人都道郡主彩衣娱亲极孝顺,其实见皇帝宠幸云王之子都不淡定了,康悦郡主受宠并不影响大局,大家眼红归眼红,倒不会去做什么蠢事惹皇帝厌弃,如今诸王争储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今年云王提前进京便惹了猜忌,如今云王之子又得圣眷,众人心底算盘哔啵作响,云王夫妇倒是不动声色。

    皇帝似是不知底下波涛,趁着今儿人齐向大家通告了公主母女之事:“小七如今和离住在娘家,宝宝也改了萧姓,她们孤儿寡母没什么势力,你们这些本家兄姐长辈要多照料她们,莫要为了点蝇头小利明争暗斗伤了和气。”众人自然无有不应,都说些一家子骨肉相亲相爱的话。蜀王注意到皇帝改了称呼,便问:“父皇待我们这辈的子女皆是儿子称排行,女儿称封号,怎么父皇现今叫七皇姐的排行了?您管七皇姐叫小七,管我叫老九,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兄长七皇姐是妹妹呢!”皇帝以前管宁国公主叫永宁,后来改了封号叫宁国皇帝总不习惯,这个时代的女儿家还在家时都叫姐儿,嫁了人便叫娘子,比如郡主原先叫珂姐儿,公主嫁了人便叫倩娘。皇帝不是慈父,从来不叫子女小名,叫公主倩娘也觉太黏糊,干脆也叫排行,宁国公主在皇女中排行第七,叫老七太粗犷,哪符合如花似玉的女儿,干脆就叫小七了,显的亲近些也不黏糊。说来也怪,皇帝管郡主叫宝宝就从不觉得黏糊,管大公主叫晋国也不觉的别扭,说到底还是父女感情深厚了便觉原先的称呼太生疏了。

    众人也察觉到皇帝的称呼变了,刚才皇帝说小七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后来带出郡主众人才知是在说宁国公主,都说宁国公主母凭女贵,皇帝只是看在郡主的面上才对公主稍加辞色,如今看来,皇帝也开始疼宠公主了,又想到公主刚刚和离,不知谁有这份福气将这对金凤凰娶回家。

    郡主笑嘻嘻答蜀王的话:“叫小七好听啊,比叫宁国好听,我娘虽比您年长一些,但我娘瞧着年轻,小舅舅同我娘站在一块儿,别人都当你是兄长呢,您亦可当我娘是妹妹,兄长可以保护妹妹呢!”蜀王笑道:“难道弟弟就不能保护姐姐了?”公主打断他们:“九弟别跟她一般见识,她常说些胡话,嘴里没个正形!”郡主嘟着嘴道:“娘,我总在别人面前夸您,怎么您就在别人面前训我呢!我可不高兴了。”公主被女儿一噎,旁边隆庆长公主的长媳笑道:“郡主别气,你娘不夸你,我们来夸你,你想听我怎么夸你呀!”郡主捂脸作羞涩状:“哎呀!我怎么好讨别人的夸奖呢!”公主道:“知道就好,哪有自家人夸自家人的,别赖在外公身上,同阿艺一道坐脚榻上也使得,快下来。”郡主听话下来了,坐在皇帝脚边,脑袋枕在皇帝腿上。底下景王妃笑道:“公主和郡主都是神仙般人物,如何就不能自家人夸自家人了,我只恨没有郡主这般聪明可爱的女儿,也叫她天天来夸我,我非得年轻十岁才好。”公主玩笑道:“三皇嫂若是喜欢便领走,我正嫌她闹腾呢,拿你家的芙姐儿莲姐儿跟我换,一个换两个我倒赚了!”景王妃一拍手:“那敢情好,宝姐儿待会儿跟舅母回家吧!过几天随我们去景州。”郡主瞪着眼道:“这可不行,我娘用我一个换了两个表姐倒是赚了,我可就亏了,我娘就我一个女儿,我能独享我娘的疼爱,舅母家有许多孩子,我分到的疼爱可不就少了吗,那不行。”

    众人被郡主的童言稚语逗笑了,虽是孩子话,却又极有道理,景王妃还要逗她,皇帝发话了:“小七这样可要不得,你唬她要将她送人,她当真了可怎么好,要真跟别人走了你都没地哭,朕可是用什么都不换的。”众人又是一番恭维凑趣。萧艺看着郡主在各家亲戚里游刃有余,他却只在皇帝脚下呆坐着。从小云王夫妇便教育他,在有客人的情况下,能少说话就少说话,别人不问他就不答,说的少便错的少,光看外表别人也看不出他傻,因此在外人看来萧艺只是沉默寡言,倒不知道他脑子不灵光,这也是云王夫妇乐于看到的。

    宴席散后各人都回家守岁,云王夫妇临走时要接萧艺回去,郡主拉着萧艺袖子不让走,皇帝便说让萧艺在宫里住一夜,明儿拜年时再让云王领回去。

    公主母女既住在宫里自然是和皇帝一道守岁的,往年除夕夜都是帝后一道在坤宁宫守岁,今年便改到皇帝的乾元殿,郡主和萧艺早早在皇帝偏殿睡下了,帝后和宁国公主在正殿夜话,子时一到公主向帝后拜年,便各自离去,皇后回坤宁宫去,公主回玲珑阁。

    初一早上郡主和萧艺起床便向皇帝拜年,两人都得了个大荷包,郡主当即就打开看,郡主的荷包里装了一把拇指盖大小的红宝石,约莫有二三十颗,萧艺的荷包里是二三十个金锞子,比郡主的薄了不少。郡主早就习以为常,每年皇帝给她的压岁钱都较其他人要厚一些,而萧艺认为红宝石是女孩子用的,自然不会眼红,倒让皇帝高看他一眼。

    早膳时诸王和后妃都来向皇帝拜年,郡主口齿伶俐机灵风趣,依旧是和萧艺一般打扮,两人金童玉女一般向诸位长辈拜年说吉祥话又赢了不少压岁钱,郡主每年收的压岁钱并见面礼等都交给公主保管,左右公主就她一个女儿,母女两个不分彼此。

    用过早膳后皇帝带着儿孙在乾元殿叙事,皇后则带着女眷到坤宁宫叙话,郡主不耐烦这些女人家的勾心斗角,不厚道地撇下公主娘随着皇帝去了乾元殿。萧艺自是随着郡主一道的,萧艺今儿还是梳的包包头,绑两根金色发带,一身大红绣金箭袖长袍,脖子上挂着赤金璎珞项圈,倒有些贾宝玉的模样,风仪出众灵秀逼人,将郡主都比下去了,好在是个男孩子,这要是个女孩,郡主才不和他站在一处。

    云王见不得自家儿子做这副姑娘打扮,萧艺本就生的殊丽,又打扮的这样娘气,哪有男子气概,瞅着皇帝在和吴王说话,云王悄悄拉过萧艺来训斥:“你这是什么打扮!昨儿就有人说你像姑娘,今儿还这样,还嫌不够丢脸!”萧艺极怵云王,本又是个不爱说话的,此时只将头埋的低低的任凭云王训话。郡主一直注意着萧艺,见状忙过来解围:“舅舅,是我让阿艺这样穿的,您不觉的阿艺这样打扮比梳羊角辫好看吗?大家都说瞧着像天上的童子呢!”云王沉下脸道:“男子当以阳刚为美,这样女气哪里好看!”云王文武兼修,外表冷酷刚毅,极厌那些手无缚鸡之力涂脂抹粉簪花戴柳的文弱书生,这点倒是与郡主的审美不谋而合,不过萧艺还小,以他想当大将军的理想,以后定然不是娘气之人。

    皇帝听到他们这边的动静,问他们在说什么,郡主先一步道:“八舅舅嫌阿艺打扮女气呢,我觉得他这样很好看,您说是不是?”皇帝自然无不应她:“他还小,谈什么女气,小孩子就是要这样宝气才好看呢!”郡主闻言得意的瞟了一眼云王,气得云王虎目怒睁。

正文 习武

    新年无非是去各家拜年,郡主初二时去了国公府,接下来便是去各家走动,元宵是她的生日,又是和宫宴一道办的,平白得了许多生辰礼。

    过了十五诸王便要回封地,郡主极不舍得萧艺,萧艺也不舍她,皇帝见两人依依惜别便让萧艺留在京里和公主母女一道住。此旨意一出各人心里都炸了锅,云王夫妇自然是满心欣喜,这么多皇孙里就萧艺得了这个恩典,纵然萧艺脑子不聪明,常在皇帝跟前晃悠总也有几分情分,皇帝见了他便会想到云王,便如宁国公主母凭女贵,云王未必不能因儿子得皇帝几分青眼,云王本就有谋略有手段,只是一直不讨皇帝喜欢,有了萧艺在皇帝跟前替云王争宠,这个缺点就不是问题了。众人心中也是这种想法,皇帝唯独留了云王之子在京,由不得他们多想,不会是要立储了吧,朝臣都思索着重新站队的问题。

    郡主却不管他们怎么想,她还能和萧艺一道愉快的玩耍就行。萧艺已经六岁了,在云州时便和兄弟们一块学习,如今到了京里也该上学,皇帝的意思是让他去宗学里,宗学里都是一些皇室宗亲的孩子,皆是有皇室血脉的,外戚家的孩子都不能进,还有一些学业极好自己考进去的,其他勋贵大臣之家的孩子若没有真材实料怎么托关系都进不去,可见宗学的教学质量。郡主却觉的萧艺性子不太合群,人又不太聪明,去宗学里怕会被人欺负,兼萧艺喜武厌文,偏偏时下重文轻武,学堂里多是习文,武功只略有涉猎,宗学里好些,但依旧文比武吃香,郡主希望皇帝能专门给萧艺请一个教他武艺的师傅。

    皇帝思及这段日子萧艺常跟着郡主在他跟前转悠,虽然不太聪明不爱说话,但心思却是不错,习武方面也有些天赋,便让萧艺去陈太师府上习武。

    陈太师是两朝元老,年轻时是战无不胜的沙场猛将,陈家是武学世家,从前朝便开始发迹,历经改朝换代而屹立不倒,可谓家学渊源。太师乃是武官的最高职位,虽无实权却也受人尊敬,陈太师如今年纪大了致仕在家荣养,皇帝只说让萧艺去太师府习武,却没说让谁教他,因此萧艺去拜师的第一天是郡主跟着他去的,就怕他碰了钉子回来。

    郡主挑了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和萧艺打扮一新去了太师府,陈太师年纪大了,近年都深居简出只在家里含饴弄孙。陈家可谓枝繁叶茂,陈太师有四个儿子,战死了两个,另两个在沿海镇守,几个成年的孙子也在军中效力,只长房长孙在京城禁卫军里任副统领,也是在家尽孝的意思。郡主和萧艺早下了拜帖,太师府老早就有管家在仪门处等候,两人一下轿就被迎了进去,到得垂花门处便有后院管事来接郡主去见府上大夫人,郡主是来给萧艺撑腰的,自然不会跟他分开,只说要随萧艺一道。管家无法,只得带了两人去陈家子弟练武的演武场。

    陈家的演武场极大,大概有七八亩地的样子,场上有十几个陈家的孩子在练武,最大的有十二三岁,最小的和郡主差不多大,有扎马步打基础的,有跑马骑射的,也有舞枪弄棒切磋武艺的,萧艺看的目不暇接,脸上的兴奋掩都掩不住。

    郡主四下瞅了瞅,除了这些练武的孩子,就只有几个端茶递水的小厮,没见着教练,不由感叹陈家真是教子有方,这么小的孩子没人督促都能勤学苦练,见郡主他们来了也只是往这边看两眼,没一个放下手头事过来搭讪。管家把他们带到这里就走了,只说让萧艺跟着练,郡主寻了个小厮打听:“怎么没有师傅教导?我们初来乍到的,可怎么练呢!”郡主不由怀疑是不是为了考验萧艺特地没让师傅来。那小厮笑得讨喜,说的话就不怎么讨喜了:“师傅都是不定期来抽查,并不会天天盯着,不巧,今儿师傅就没来,郡主和小公子随便练练?”说了等于没说,郡主撇撇嘴。

    萧艺也不知该如何下手,只在旁边干看着,郡主问他:“你以前在云州时武术师父都教了你什么?”萧艺皱着眉头想了半晌才道:“什么都教,骑射武功,舞刀弄剑都有。”看来云王府是博学式的教育,郡主也不知道云王府的教学方式,见场上和萧艺差不多年岁的孩子大多是在练基础,便道:“这儿也没师傅教导,那些刀枪剑戟的你也不精,别瞎比划伤着自己了,干脆扎马步吧,扎累了就去走一会儿梅花桩,或是跑跑步,你看那些和你差不多大的孩子干嘛你也跟着干嘛吧!”萧艺一向听郡主的话,便寻了个向阳处开始扎马步,郡主想着自己也要学点拳脚功夫,便随着萧艺一块儿扎。不到一盏茶时间郡主就受不住了,腿一软跌坐在地上,旁边伺候的桂圆忙把她抱起来,问她有没有伤着,萧艺也凑过来关怀,郡主笑着拍了拍身上说没事,让萧艺继续扎,至于她嘛,果然不是练武的料,还是寄希望于护卫身上吧。

    萧艺果然又回去扎马步,坚持了一炷香的时间,直至双腿颤抖额头冒汗才瘫软下来,身边的小太监早在旁边准备着,适时接住了他。小太监扶萧艺在旁边草地上坐下,递了杯茶给他,郡主正在不远处观摩兵器,见状跑过来同萧艺闲话。萧艺休息了片刻又去扎,这般锲而不舍艰苦奋斗的精神感染了郡主,她觉得自己就算是个陪练的也太不合格了,遂去另一边的空地上跑步,不练武功锻炼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