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繁花-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喜。

    嘟嘟身为太后和太上皇的独女,皇帝的胞妹,是目前京中身份最尊贵的少女,她的及笄礼虽然是按着国公主的规制来办的,但郡主给她置办的冠服可不是一般的华丽。

    郡主的天衣阁本来就是个中翘楚,嘟嘟及笄礼上的冠服都是她亲自画了图样送去江南,天衣阁赶制出来,再送到京城来,彼时郡主还未回京,这是林雅清经手的,天衣阁的手艺自然是信得过的,只是郡主回来后又拿出来精修细改了一番,最后的结果嘛,嘟嘟穿着新衣裳欢喜的不得了,直说到时候成亲要让郡主给她做嫁衣。

    郡主自然无不应允,她就这一个女儿,只恨不得把天下最好的都给她。

    嘟嘟的及笄礼京中权贵世家无一缺席,后宫如今女眷不多,外臣行走也方便些,适值融融春日,郡主做主,把嘟嘟的及笄礼放在御花园办,御花园中搭起了台子,嘟嘟在上头行礼,宾客便在周围看着。郡主瞧着膝下身着七彩凤霞霓裳如神女临凡的女儿,心中升起一股吾家有女初长成的喜悦和无奈,她的贴心小棉袄,很快便是别人家的了。

    嘟嘟的及笄礼在满堂喝彩中落下帷幕,她对这次仪式很是满意,她那排场那冠服,京中哪个贵女能及得上她?只可惜冯卿没来,若不然可以叫他画幅画作首诗记录这一盛事。

    “娘。我今儿约了云仪堂姐和明仪堂哥他们跑马,便不回来用午膳了,您别等我。”

    郡主瞧着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儿,嘟嘟本就继承了萧艺的美貌,如今大了更是出挑,不是郡主王婆卖瓜,京中贵女确实没一个及得上嘟嘟的。她又一直练舞,身段窈窕纤细,但宫中伙食好,嘟嘟一直都有喝药膳滋补,身上发育的很不错,该有的地方都有了,今日她又着了身大红束腰箭袖骑装,更加衬得她面若芙蓉身段玲珑。

    郡主笑道:“都有哪些人?你这几年有没有交到新朋友?还是原来那些人吗?”

    嘟嘟笑道:“不就是寿王叔家两个堂哥,林家舅舅家的兄弟姐妹,和逸王叔家的两个堂姐,都是亲戚家的孩子,娘您也都认识的,不过齐表姐说了亲事,如今不跟我们一块玩了。”

    “她原也是个温婉性子,花会诗社还会参加,跑马骑射可不热衷,便是没说亲事,也不会随你们疯。不过啊,你就比你齐表姐小一岁,她都说亲了,你也不远了,娘这次回来,可是要把你们兄妹俩的亲事都敲定的。”

    说到亲事,嘟嘟面上染上一抹红霞,低头沉默了一阵后,声音糯糯的说道:“林五哥哥他们有一个好友,唤作冯卿的,是大理寺少卿家的公子,近来也随我们一道玩。”

    郡主不动声色道:“为人如何?和你们处得来吗?”

    嘟嘟抬起头来脸上红霞消退了些:“为人自然是极好的,和我们也处得来,林五哥都说,只恨没有早点识得他。”

    郡主脸上笑意一敛:“有多好?貌比潘安才过子键智赛诸葛勇盖赵云还是富及石崇?”

    嘟嘟面色一滞,终于发现母亲脸色不好,完全没有喜色,一时间便心乱如麻。娘肯定是知道了,哥哥一定告诉她了,哥哥都不同意,娘更不会同意的,怎么办?

    嘟嘟垂着眼帘睫毛乱颤,脸上的慌张掩都掩不住,郡主沉声道:“说话。”

    嘟嘟被吓了一跳,随后又委屈起来,为什么娘亲和哥哥都不同意她和冯卿,他不就是出身差了一点嘛,她这般身份,原就不需和世家子弟联姻,娘答应过让她自己挑的。

    “娘拿他和那些古人比,他自然是不及的,那些先人之所以是后世楷模,便是因为他们旷古绝今。”

    郡主冷笑道:“那就拿他和你身边同龄人比,论长相及得上你哥哥吗?论才华及得上魏家的小举人吗?论功夫及得上你小舅舅吗?更别提家世出身为人处事,京中比他出挑的大有人在。你好歹是锦绣堆里长大的姑娘,身边围着的哪个不是人中翘楚凤毛麟角?你不是向来眼高于顶吗?不是早早的夸下海口要嫁一个不逊色于你哥哥的人吗?这就是你精挑细选出来的如意郎君?”

    如果壮壮在这儿,听到郡主这话,估计要郁闷一会儿,他的优点怎么就成了美貌呢?

    郡主越说到后头语气越重,嘟嘟被郡主这一番连消带打,眼泪都止不住了,站起来嘶叫道:“他就是有再多不好,可他待我好,爹不也有种种不足吗,你不还是嫁给他了。。。。。。”

    “闭嘴!”

    郡主由不得别人说萧艺不好,尤其嘟嘟是他们的孩子,还好萧艺不在这儿,他若是听到这话,不知道该怎么伤心呢!

    嘟嘟也就是一时情急口不择言,说完之后便后悔了,她也很爱父亲的,还好父亲不在,没听到她说这话。

    “别拿他和你爹比!冯卿对所有人都好,他只是待你最好,这个最好还是基于你长公主的身份和你的美貌,若不然就你这娇蛮性子,及得上他那些青梅竹马温婉可人的姐妹们?而你爹对所有人都不好,他只待我好,只这一点,他便是有再多不好,我也认了。”

    嘟嘟瘪着嘴哭诉:“他性子如此,我有什么办法,是那些姑娘想往他身上贴,他又是个老好人性子,不懂得拒绝人,以后我看紧他一些就是了,娘你也不是在爹身边安排了许多人吗?”

    郡主不想再跟她说什么了,从妆匣里头拿了一打纸出来扔到嘟嘟跟前:“你自己看。”

    嘟嘟捡起来看,越看脸色越差,这是郡主回来后这几日,遣人去查探冯卿的行程,嘟嘟在宫里忙着她的及笄礼,冯卿忙着和他的红颜知己们风花雪月,这纸上一条条一列列,冯卿什么时候去了哪里见了什么人做了些什么,甚至他回去之后和屋里婢女调情都写出来了。嘟嘟骄傲惯了,如今被母亲看到她狼狈的一面,面上实在挂不住。

    郡主冷然道:“你若是不信,可以自己去查,还有你禁足那些日子,他在做什么?若是再不信,你自己尾随着去瞧瞧,眼见为实。一个巴掌拍不响,有姑娘往他身上贴,也要他接住才行,若是你爹,有姑娘敢贴上去,他一脚就踹过去了。”

    嘟嘟面色不虞,郡主细看她眼里只有羞怒却无伤心,心下便放了一大半,她就说嘛,这冯卿才和她认识多久,少年人贪新鲜慕风流而已,还能有什么真情不成?

    嘟嘟心里不好受,郡主怕激起她的反心便没再说,但还是叫人密切关注她的动向,知女莫若母,嘟嘟果然叫人去查了冯卿的行迹,他确实温柔多情,也确实被动,都是姑娘们贴上来,只不过以前和嘟嘟在一块的时候,没有姑娘敢来拔嘟嘟的虎须,只敢趁嘟嘟没注意的时候暗送秋波,但嘟嘟不在的话,她们就大胆了,冯卿也是来者不拒,和美人调情嬉戏很是得心应手。

    嘟嘟为着这事很是气闷了一番,倒不是说她就多喜欢冯卿了,只是冯卿生得好,又有几分才气,在京中很受追捧,嘟嘟也是众星捧月的人物,冯卿对她献殷勤,她看着京中贵女们艳羡嫉妒的眼神,心里很有些虚荣。

    再加上冯卿确实有些风月手段,又会吟诗作赋,嘟嘟毕竟年少,确实被撩动了心弦。只是之前壮壮言辞激烈激起了她的逆反心理,她无法接受一直宠溺她的哥哥竟然不支持她的选择,所以才闹腾了这么久,如今郡主把事实摆在她跟前,她再也无法强撑自尊了。

    郡主打了个巴掌又给个甜枣。好言劝慰女儿:“谁还没个年少轻狂的时候?以后长个记性就是了,家里人总是为你好的。去跟你哥哥道个歉,瞧你之前为了个男子伤了哥哥的心了,壮壮嘴上不说,心里不定怎么难受呢。”

    嘟嘟俏脸微红,诺诺点头,回去便亲自下厨做了糕点汤汁去了御书房谈给壮壮请安。嘟嘟是个傲娇性子,一句道歉怎么都说不出口,壮壮也理解她,嘟嘟能带了东西过来,就是要和解的意思,他还能跟妹妹斤斤计较吗?两兄妹握手言和,感情更甚从前。

    嘟嘟消沉几日后,又精神焕发的出去溜达了,出门前郡主送了她一个侍卫:“你这一整天在外头打打闹闹的,当心磕着碰着,这个侍卫是我们从北疆带过来的,叫季贤,功夫很不错,以后就跟着你了。”

    嘟嘟刚想说她不缺侍卫,瞧清这侍卫的长相后便把话咽了下去,这英俊五官,这阳刚气质,比起她哥哥都不差什么的,而且习武之人身上一股子锐气,可不是京中这些锦绣堆里的脂粉子弟能比的,那冯卿比他差远了。

    嘟嘟心下一动,抿嘴娇笑道:“多谢娘,我收下了,我在外头会小心,您别操心我。”说罢便带着季贤打马出宫。

    黄昏时候郡主在御花园里散步,远远的便瞧见嘟嘟拿着马鞭一路抽抽甩甩过来:“季贤,你下次长点心!魏新雅是县主又如何,你可是本公主的人,她下次再敢抢你的猎物,你直接用蛮力抢,打坏了我担着!”

    季贤在一边狗腿笑道:“卑职得令,都听公主的。”

    郡主低头笑的无奈,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每个病娇公主的背后都有一个忠犬侍卫。

正文 壮壮番外(二)

    秋风卷起落叶,坤宁宫的庭院里,洒扫宫女刚扫过一遍,地上又铺了一层灰黄,小宫女苦着脸拎着扫把箕斗慢腾腾走过去,嘴里嘀嘀咕咕骂天:“瘟天!诚心折磨人不是?”

    明心站在庭前,瞧着这些不识愁滋味的小丫头,一向规矩严谨的她破天荒的没有开口训斥。

    罢了,她们也待不了多久了,这坤宁宫,马上就要易主了,她们这些前皇后的下人,还不知道会打发到哪里呢!

    “姑姑,娘娘找您。”

    小宫女细声细气的来唤明心,明心忙快步往里走,道:“可是娘娘不好了?”

    “没,刚喝了药,瞧着精神头挺好,估摸着是有事交代。”

    明心没再多问,快步进了内殿。

    内殿里一股子浓重药味,又混着熏香味儿,明心刚从外头清冽的秋风里进来,一进屋子就一股子恶心滋味儿。

    “快把窗户打开透透气,给娘娘拿顶风帽戴着,一个个的没点眼色,我一刻不在你们就惫懒不是?”

    明心疾言厉色,内殿一干宫女霎时便忙乱起来,开窗的开窗,找帽子的找帽子,撤熏香的撤熏香,屋内顿时热闹起来。

    皇后韩氏半躺在雕花大床上,面色灰白形容枯槁,浑身透着久病之人的衰败气息:“我已经这般了,何苦再折腾她们。”

    明心接过宫女递来的风帽坐到床沿给皇后戴上,一边柔声道:“娘娘别说这些,您是九天凤凰,有上天庇佑的,一阵小伤寒,还能伤了根本吗?您还要瞧着大公主成婚生子呢!”

    皇后咳嗽了一阵,气喘微微道:“我如今也就放不下她了,我若去了,你就去她身边服侍,定要护她一世安稳。”

    明心黯然点头,若是太子还在,大公主如何会无依无靠。

    “你去请母后来,我想见见她。”

    皇后作为儿媳,本该去给太后请安,但她实在是起不了身了。

    明心得令,带了个小宫女去上阳宫。

    太后和太上皇已近六旬,瞧着还是春秋正健风华正茂的模样,尤其是太上皇,和皇帝站在一块儿如兄弟一般。两人精神头也好,帝后大婚后便出京游历,太后一边做慈善事业一边游山玩水,她又懂得保养爱美,如今瞧着比久病的皇后都年轻。

    如果不是两月前那事,这两人还在江南游玩,压根儿不会回京,便是回了京也不会住宫里,一堆子糟心事儿。

    太后一听皇后要见她,心里也有些底,便稍敛仪容随着她去了。

    皇后半躺在榻上,见太后进来,便挣扎着要起身行礼,太后忙快步上前按住她:“你身子不便,不必这些虚礼。”

    皇后被太后按着躺回去,太后给她掖了掖被角,在床沿边坐下。

    明心瞧着这对天下最尊贵的婆媳,比平民人家的婆媳都要亲昵许多,如果没有那个女人,她的娘娘,一定会是另一个太后。

    皇后韩氏是今上元后,出身书香世家,十七岁和今上大婚,进宫之后立刻就掌了宫权,太后和太上皇不久便出京游历,临行之前留下懿旨,中宫嫡长子出世之前皇帝不得纳妃。

    世人都说皇后好福气,嫁入宫廷之中,享受了皇后之位带来的荣宠,却又拥有了平凡人家的温情。

    皇帝是励精图治的明君,于女色上并不上心,但对皇后很敬重,而且在嫡长子出世之前,后宫只有皇后一个女人,两人也过了段举案齐眉的日子。长公主虽然性子娇蛮些,但皇后淳仁大度,和她处的也好,而且皇后进宫半年便怀了身孕,第一胎便是儿子,着实过了两年舒心日子。

    但嫡长子出世后,朝中便有了选秀呼声,皇帝竟然没有拒绝。皇后为此很是洒了几把伤心泪,太上皇那样的人终究是凤毛麟角,不是所有人都有太后的福气。

    好在新人进宫后皇帝也没有表现出对哪个特别的偏宠,依旧最爱重皇后,而皇后不久又怀了身孕,生下了大公主云姝,嫡长子女皆出自皇后之腹,中宫地位稳如泰山。

    皇后还可以安慰自己,选秀是为了平衡前朝不得已之事,皇帝终究是对她最好,可是宝妃的出现如一把利剑扎碎了皇后梦幻的泡沫,原来,皇帝也有那么肆意的笑容,那么温柔的眼神。对后宫不上心,不是因为忙于朝政,只是因为后宫没有他牵肠挂肚的那个人。

    宝妃出身低贱却拥有绝世美貌,虽然后宫中没人喜欢她,却不能否认她确实艳色倾城,即便是有京中第一美人之称的坤仪长公主都要逊色两分。她原是罪官之后,被没入掖庭成了最低等的粗使宫女,可她愣是凭着无比的美貌和高超的手段成了皇上枕边人,一路高升至妃位,太后曾明确下过懿旨,禁止宝妃生育皇嗣,可她还是生下了四皇子,还成为了皇后嫡长子的有力竞争对手,如果不是后来太后施压,太子之位落在谁身上还不知道呢!

    可是太子得了储位又如何?他终究是死在了皇权倾轧里,皇后打理后宫多年,本就诸多旧疾,又碰上中年丧子,如今病来如山倒,太医说已是时日无多了,如果不是还记挂着大公主,只怕当时就随着太子去了,如今请了太后来,怕也是托孤的意思。

    “母后,臣媳自知时日无多,如今实在是没办法,才冒昧打搅母后。”皇后强撑着病体,说完两句话便要喘上一阵。

    “何必咒自己,你才多大,我都还不认老,你就说些丧气话。”

    “臣媳如何能与母后比。母后,臣媳最挂念的就是云姝了,臣媳走了后,请您将云姝带到身边教养,以后将她嫁的远些,别留在京里。”

    皇后声音悲切,一席话后又是一阵咳嗽,明心拿了帕子给皇后捂着,一边让太后坐远些,当心过了病气。

    太后声音威严:“又不是什么痨病瘟疫,哪里就这么容易过人了?我毕竟年纪大了,也护不了云姝多久,你若当真挂念她,便好好养着看着她生儿育女才好,你瞧嘟嘟,有亲爹娘在就是过的快活,我若没了,她的日子绝没现在好过。”

    皇帝独宠宝妃母子冷落嫡系,为此事太后不止一次和他起过冲突,但皇帝毕竟还是孝顺,太后的话他还是听得进一些,最起码立储之事上太后力挺大皇子为储,皇帝终究妥协了,只可惜……

    坤仪长公主一向厌恶妾室庶出,且和皇后亲厚,对宝妃从来没好脸,为此兄妹俩也起过冲突,长公主更是直言皇帝宠妾灭妻宝妃红颜祸水,当时可把皇帝气坏了,若不是两人一母同胞感情深厚,又有太上皇和太后从中斡旋,皇帝当时定是要发作的。

    后来太后也教训过长公主,有些事情他们做父母的可以说,她身为妹妹就不行,他们兄妹感情再深也是两家人了,她再这般任性,和兄长之间的情分总有耗光的一天。再说她也要为自己的子女想想,若是日后四皇子上位,她身为皇姑或许能免于一劫,但她的孩子能得好吗?

    长公主听了这话后便没再管过皇帝后宫事,只是两月前皇帝带领几个儿子和文武百官去西郊围场狩猎,太子竟然堕马而亡。

    太子的坐骑是自幼驯养的名驹,出发前也检查过的,为何会突然发狂将主人踩死于蹄下?皇帝大动干戈的彻查一番,却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只杀了几个奴才。

    朝中对此很有异议,可是有皇帝帮着掩盖,他们哪里抓得到把柄,别说是朝臣了,就是太后痛失长孙想抓幕后凶手,不也无从下手吗?太后在外游历多年,京中早是皇帝的天下,皇帝想保谁,太后又能如何?

    为此皇帝算是众叛亲离了,太子死后皇后便开始缠绵病榻,大公主也搬去了上阳宫随着太上皇和太后居住,白日里来坤宁宫侍疾,坤仪长公主更是没再和皇帝说过一句话,陪着皇帝的,只有他的爱妃幼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