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路繁花-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下来的几天就按着公主兄弟姐妹中的序齿依次拜访,一天去两家,初四去的景王府和晋国公主府,景王妃得了丈夫的叮嘱对公主母女两很是热情,话里话外的公主没有同胞兄弟,景王也没有同胞姐妹,正好和公主凑个伴儿,公主只是淡笑称是,说大家都是嫡亲兄弟姊妹,感情深厚着呢!晋国公主自命皇后嫡出,和几个庶出皇妹都没什么交情,只走个过场说几句场面上话也就回了。初五去的吴王府和永福公主府,吴王妃出身不高,却是个精明人,以前公主不得势时她对公主温和不显疏离,如今公主得势她也亲近不觉粘糊,分寸把握适度,倒不让人厌烦。永福公主也是个圆滑的,拉着妹妹拉家常,直到晚上用了晚膳才放人回去。初六去赵王府和云王府,赵王妃是个眼高于顶的,对宫婢所出的永宁公主很是看不上眼,纵夫君说过永宁今时不同往日,在她看来也不过是咸鱼翻身,还是咸鱼嘛!她才懒得浪费时间去应承这个一朝得势的小姑子。云王妃和吴王妃有些像,都是温和有礼的妇人,不会太过冷淡让客人难堪,也不会太过热情让客人尴尬,经过赵王妃的强烈冲击,县主觉的眼前这位舅母真是春风化雨融化人心啊!
公主一家足足走到初七,初七那日去了永寿公主府和蜀王府,下午瞅着天还早又去了忠勇伯府转一圈,她可不想明日还出来。公主这段日子白天走亲戚,晚上回宫料理十五的宫宴,真是累得够呛,大家也知道公主母女住在宫里,皇室宗亲上门拜年都是国公府帮着招待。
走完了亲戚公主便静下心来料理女儿的抓周宴,这可是女儿的大日子,又是在宫里办的,万众瞩目着,可出不得差错,若是闹出什么笑话来女儿这辈子都抬不起头!公主也是个理家能手,将公主府料理得井井有条,可毕竟第一次接触宫务,宫里势力盘根错节,公主谁都不敢得罪,行事便束手束脚起来。后宫几大巨头估计对这事也有点想法,手底下的人对公主的命令阳奉阴违,你推我让的,经常是公主要个盘子要个碗都得转几道手才拿得着,如此行事效率就慢了下来,到了初十也没拿出个章程来。
初十早上去向皇后请安,如妃就幸灾乐祸地说道:“县主的抓周宴筹办的如何了?时间可不多了,宫里这些奴才呀,就是喜欢偷懒耍滑,公主可莫要脸皮薄不好意思训斥,有那起子阳奉阴违的,公主只管打罚,皇后娘娘定也是支持的。”皇后淡笑称是:“永宁有什么不懂的尽管来问本宫。”这话也就是说说,皇帝让皇后指点公主一些,公主每每向她询问,她嘴上敷衍,半点不管。皇后心里也不高兴呢,她两个外孙都没在宫里办过宴,永宁家的丫头凭什么能压在她外孙头上!她没背地里施压就不错了,哪还能帮忙呢!
县主见不得这些人欺负她娘,张嘴大哭起来,公主本来被她们说得无力反击,见女儿哭了忙向皇后告罪带女儿出去了。县主一出坤宁宫大门就不哭了,拉着公主袖子说:“良,爱公~”公主思衬着这个时辰皇帝也下朝了,便带着女儿去御书房。
县主一见到皇帝又开始嚎,皇帝忙把她抱过来哄:“宝宝不哭,外公在呢,不哭。”又问公主道:“宝宝这是怎么了?好好的怎么哭起来了?”公主只得回答:“儿臣也不明白,刚才在母后宫里就无故大哭,路上哄好了,现在又开始哭。”皇帝又问:“在皇后宫里又为什么哭?你们在做什么呢?”公主把皇后等人的原话禀告给皇帝,皇帝道:“抓周宴很难办吗?有人给你使绊子了?那些人重要还是宝宝重要?让你操办这事是朕的意思,谁还敢有意见不成?”公主要的就是这话,她会让这话传到那些人耳朵里去,能给她省不少麻烦。县主见达成了目的,抽噎两下就安静下来,留在御书房玩耍,公主则回去办正事。
正文 抓周
对于京城贵族来说,今年上元节与往年不同,宫里不仅有上元宫宴,还有悦阳县主的抓周宴,不仅要准备上元节礼,还要准备县主的周岁礼,这礼怎么送可是个难题。之前有丹阳县主的周岁宴做则,可丹阳县主是国公主之女,悦阳县主是郡公主之女,本来前者身份要高一筹的,送礼也该比前者逊一分才对,可悦阳县主如今深得圣宠在宫里办宴,这礼要是比丹阳县主的礼轻,不知道皇帝心里会不会有疙瘩?若是二人的礼平齐,晋国公主和皇后肯定不高兴。所以说,人情往来是门学问。
玲珑阁里,公主正兴致勃勃打扮女儿,忙了这么些天终于要出成果了,今儿宝宝可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一定要让女儿“艳压群娃”才是。什么大红织金小袄,红鼠小皮帽一股脑往身上倒腾,皇帝给的红宝石项圈也挂上了,额间还点了一点朱砂,衬得县主白嫩圆脸明眸大眼确实可爱。县主倒是不太乐衷打扮自己,小娃娃嘛,不就是金啊红的往身上堆,怎么喜庆怎么来,她比较喜欢看公主娘打扮。
公主身为此次宴会的举办人,自然也要盛装出席。一袭大红色织锦袄裙,领口和袖子处镶一圈白狐狸毛,头上梳着双刀朝天髻,髻弯出围一圈白狐狸毛,两侧各插一枝六尾凤镶红宝石金步摇。这凤凰的佩戴也是有定制的,只有皇室女子和诰命夫人能用凤凰,皇后用九尾凤,太子妃用八尾凤,国公主和七珠亲王妃是七尾的,郡公主和五珠亲王妃是六尾的,郡主和郡王妃是五尾,以此类推,到三尾为止,诰命夫人也是按品级佩戴,且凤凰尾数和凤凰的个数相对应,例如皇后用九尾凤,最多佩戴九只凤凰。公主在眉间印了一点红梅花钿,唇色也是艳丽的大红色,整个人透出一股子高贵华丽的味道。公主的穿衣打扮从来都是以清雅素丽为主,突然间如此华贵艳丽,着实让县主惊艳了一阵,同时又有点小喜悦,公主娘这一身和自己称得上母子装了。
往年上元宫宴都是晚上举行,今年因为县主抓周,就改在了中午,地点也从举办宫宴的泰和殿改到了举办皇子公主抓周成年礼的祥庆殿,依旧是男女分席,中间隔了一道屏风,县主在大殿中上方的空地上抓周,两边的人都看得到。公主母女是和皇帝一道去的,皇帝到了宴席也就开始了,所以县主一去就直奔主题,被放到殿中的空地上,周围摆满了抓周物品,都是吉祥物,无论抓哪个喝彩太监都说得出吉祥话。
县主瞧瞧周围放着的东西,像什么针线啊书本啊都是不太值钱的东西她才不去拿,像那鸡蛋大小的明珠啊玉如意之类的她就比较喜欢了,不知道抓周是不是只能抓一样东西,她是小孩子多拿几样也没关系吧?正当县主冥思苦想之际,上座的皇帝扔了枚玉佩下来,地上铺着厚实的羊毛地毯,倒也不担心摔坏了。县主饿虎扑食般飞奔而去,抓起玉佩拿在手里细看,是一块雕琢了祥云的玛瑙佩,这个她以后也可以戴,像上次皇帝给她的九龙佩就只能供起来了,本朝只有皇帝才能用龙饰品,皇子王爷都只能用麒麟。
喝彩太监见县主抓了皇帝玉佩,忙大声喝彩:“县主抓了皇上的玉佩,必定昌福永享,荣禄无边!”众人也是恭贺不断。县主抓了东西,抓周就这么完了,奶娘上前来抱她下去,县主却是不愿,扯下奶娘系在腰际的帕子,去抓她心怡已久的大珍珠和玉如意,瞅着那长寿小金牌也不错,放在帕子里包起来,那边还有把小金剑也不错,上头还镶了红宝石呢,包起来!再拿个小金桔,和玉如意凑一对,吉祥如意嘛!喝彩太监的嘴随着县主的脚步动,县主拿什么他都唱一大串儿吉祥话,赢得满堂称赞。
县主拿这么多东西却不是要给自己的,她先是走到了公主娘身边,公主以为她抓完了,正要抱她坐下,县主却是推开了,把帕子在公主腿上摊开,将那颗硕大的珍珠举起来送到公主身前,公主满心感动,接过珍珠在女儿脸上亲了一口,喝彩太监忙唱道:“县主将东海珍珠送给了公主,县主纯孝质朴,是公主的掌上明珠!”又是满堂喝彩。县主包起帕子继续走,摇摇晃晃手脚并用地爬上通往皇帝御座的陛阶,皇帝见她吃力,一把将她抱起放在腿上,县主亲了他一口,然后从帕子里拿出长寿小金牌递给皇帝:“爱公,唔~”帝王最怕什么?短命啊!连秦始皇唐太宗那样的雄主都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可见帝王对长寿的向往,要不然也不会让大家叫他万岁了。县主这份礼可是送到了皇帝心坎上,感动得皇帝不顾形象亲了小娃娃一口,如果是大人送的这礼他不会有什么感觉,大家都晓得投其所好,偏偏是这不知事的小娃娃送的才显得难能可贵。喝彩太监见状忙跪下唱道:“县主将长寿小金牌送给了皇皇上,皇上万寿无疆寿与天齐,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也忙下跪叫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帝平下心中激情:“平身。”待众人起身又说道:“悦阳县主纯孝可爱,今日送朕长寿金牌,寓意非凡,朕心甚喜,晋封其为悦阳郡主,择日请旨!”众人听罢一阵呆愣,待反应过来,田御史首先反对:“皇上此举不妥,本朝太子嫡女封郡主,公主嫡女封县主,悦阳县主今日此举确实当赏,但不可违背祖制。”这田御史也有些私心,他是永寿公主的公爹,自家两个孙女都还是白身呢,怎能容许同为皇帝外孙女的悦阳县主步步高升呢!其他人也是这般说辞,搬出祖制来压皇帝。
皇帝如何能不知这些人的想法,瞧这满堂王公贵族没一个为永宁母女说话的,心觉这母女俩确实不易,更加坚定了皇帝要为她们撑腰的决心。皇帝思衬良久,终于想出了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既诸位爱卿都觉封加封郡主不妥,那朕就增设一爵位,汉代诸王之女封翁主,朕今效仿汉室,加封悦阳县主为悦阳翁主。另,朕孙辈的孩子除丹阳县主与悦阳翁主外皆为白身,朕今日心情大好,也一并封了吧!待朕拟订封号择日下旨。”如此一来在座受益者不少,再者皇帝已退一步,众人也不好太过紧逼,反对之声就少了许多,只那不知变通的铁面御史冷如锋依旧不依不饶:“请问皇上,翁主之爵为几品?”皇帝道:“正二品。”冷如锋道:“如此,翁主与郡主有何不同?”皇帝道:“只是称呼不同,其份例品级与郡主无异。”冷如锋又开始他的忠言逆耳:“皇上乃是一国之君,怎能为一己私情制国家法制于度外?皇上儿孙众多,理应一视同仁,怎可偏宠悦阳县主?”皇帝最烦他的激烈言辞,若不是知他铁面无私忠君爱国,早把他贬成庶民了:“朕如何违反国家法制了?国法上说了公主之女不能做翁主吗?朕对朕的子孙自然是一视同仁的,只不过悦阳翁主做了好事自当奖赏,怎能说朕偏心?朕疼爱自己的外孙女难道还需你们置喙?”做皇帝的没两分口才怎么制得住底下这群口诛笔伐的文臣,冷如锋还想再辩,被同僚拉住袖子制止了。
这事就这么定了,悦阳县主没成想自己使了个小把戏就升了职,这大腿抱得值啊!皇帝看县主帕子里还有几件东西,问道:“宝宝,这些东西是要给谁的呀?”县主,不,现在是翁主了,翁主这才想起自己的东西还没送完呢,于是拿起小玉如意递给了对面的皇后,她可没忘了上次自己给外公拜年没给皇后拜年,她们就不阴不阳的讽刺公主娘,这次也送皇后一个,堵住她们的嘴。果然喝彩太监又叫道:“翁主将玉如意送给了皇后娘娘,皇后娘娘事事如意!”皇后笑着接过来,心里却是不忿,这丫头竟然压在自己外孙女头上,叫她如何欢喜?翁主却不管她心里如何,她东西送到了就是。随后又将小金剑送给了云王,小金桔送给了吴王,翁主认为这两个才是皇位的最终角逐者,先打好关系。
蜀王见状不开心了:“这小丫头忒没良心,就送给四皇兄和八皇兄,我也是你舅舅,上回还喂你吃东西呢!你怎么就不送给我?”永宁公主解释道:“这却是有缘故的,宝宝前儿在御书房玩闹,碰巧四皇兄和八皇兄去拜见父皇,四皇兄进门踩坏了宝宝的小绣球,当时好一阵哭闹,还是八皇兄拿玉佩哄好了她,四皇兄事后送了一排珠子来,金的玉的银的大的小的都有,还有一个大红绣球,宝宝想是因这事记住了他俩,这才送的!”蜀王看着吴王手里的桔子,想想当时的情景,不厚道地笑出声来,吴王也是一阵尴尬。翁主却似听得懂话,指指蜀王,又指指那地上摆着的东西,皇帝对蜀王解说道:“看到没有,地上摆着呢,你想要什么自己去拿!”蜀王嬉笑道:“那是小娃娃抓周的东西,儿臣这样大的人怎好去拿那个?宝宝拿来送我才有意思呢!”皇帝笑道:“朕瞧你和这小娃娃也差不多,这样大的人了,还和小娃娃计较!”蜀王道:“儿臣再大也是父皇的儿子,在父皇眼里,可不就跟小娃娃一样吗?”皇帝难得如此亲和,众人也跟着凑趣几句。翁主瞧着这父子俩的互动,心想难怪大家都说蜀王得宠,不过她觉的皇帝对蜀王更像是普通父亲对儿子的疼爱,不像是要予以重任的样子。
抓周宴过后公主母女就回公主府了,在皇宫住了半个月也该回了,哪有出嫁的女儿长住娘家的。刚到家里琛哥儿兄弟两个就来寻她了,今儿是翁主生辰,两人给她送生辰礼来了:“九妹妹生辰快乐,妹妹见惯了好东西,可别嫌弃哥哥礼薄。”翁主属兔,琛哥儿送的是个白玉雕的小兔子,兔子眼睛是两颗细碎的红宝石,对琛哥儿来说,这是他压箱底的好东西了。瑞哥儿也送了个小金鱼,金鱼是空心的,里头有两个小铃铛,摇起来声音很清脆。翁主觉着琛哥儿有些怪异,可她如今口齿不清的,也说不出什么安慰人的话,就亲了他一口,表达自己的欢喜之情,琛哥儿傻笑着也回亲了一口,瑞哥儿见状拱过来:“我也要我也要!”边说边去亲妹妹,翁主笑着躲开了,三个孩子闹成一团。公主瞧着几个孩子,很是遗憾宝宝没个亲兄弟,琛哥儿两个虽好,毕竟是隔房的堂兄,总是先护着自家人的。
却说琛哥儿一听到妹妹回来就带着弟弟往这边赶,路上碰到三夫人,三夫人得知两兄弟要去给翁主送生辰礼,捂嘴笑道:“你们还不知道吧?你们九妹妹如今是翁主了,给她送礼的人都要把公主府的门槛踩破了,你们这礼,翁主怕是瞧不上呢!”琛哥儿不知道翁主是什么,听着跟公主县主差不多的,大概比县主厉害点,心想难道九妹妹升官了就瞧不上他了?到公主府脸上就带了点情绪,不过这点情绪很快被妹妹的香吻融化了,三人又玩到一起。
翁主听说琛哥儿要去看灯会,也闹着要去,公主却不同意,大晚上的人多灯多,又有人贩子,又容易挤着踩着,之前甚至还有火灾事故发生,公主怎能放心自家宝贝去那样危险的地方,带着女儿早早睡了。
还是琛哥儿够意思,第二天早上给妹妹带了一盏兔子灯过来,他猜灯谜赢的,还带了一对小鱼儿,不是家里池子里那种花花绿绿的鱼,是乡下河里能吃的小鱼,瞧着比家里养的灵活多了,他花了几个铜板从小贩那儿网的,他技术不错,两回就网着了,有些笨的一晚上都网不着一条,最后直接出钱买。琛哥儿绘声绘色的给妹妹说灯会上的事,说得翁主心痒痒,想着明年一定要去。
正文 诸王
晋封的旨意第二日就下来了,和原来封县主的旨意差不多,听着那些赞扬她的溢美之词,翁主都有些不好意思,她就一话都说不清的小娃娃,哪看得出什么纯孝仁厚,聪颖敏懿。翁主为正二品,食邑一千户,和郡主一样,可翁主毕竟不是郡主,翁主能有自己的府邸吗?如果皇帝外公能活到她成年,要座府邸应该不是难事,不过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下任皇帝继位,她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翁主是贵是贱还未知呢!所以,革命尚未成功,翁主还需努力!
翁主的表姐们的封赏也下来了,永寿公主的嫡长女田锦封慧阳县主,嫡次女田铃封朝阳县主,吴王嫡长女萧蓓封安阳县主,蜀王嫡长女萧芊封清阳县主,另外还有一个破例的,寿王嫡孙女,寿王世子嫡长女萧蓁封高阳县主。本来寿王世子袭爵之后从亲王变成郡王,萧蓁应该封乡主才是,不过寿王没有嫡女,就把这空缺的县主之位移到了嫡孙女头上,这也是违反祖制,满朝文武除了冷如锋没一个有异议,果然都是欺善怕恶的,翁主心里愤愤。不过冷如锋也被皇帝以寿王为国尽忠之由堵回去了。确实,寿王身为今上硕果仅存的兄弟,当年兄弟们夺嫡时他还小,没有参与其中,成年后又对皇上忠心不二,本身能力也不逊,称得上贤王,皇帝给个恩典也不奇怪。
寿王府里,二夫人正因为高阳县主受封之事不平,对丈夫诉苦:“阿蓁本该封乡主的,父王将自己名下的县主移到了阿蓁头上,可我们家阿茹才是父王的嫡长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