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零学霸小神医-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吃好饭,顾瑀又开了车,送他们去租房子。总算一切还顺利,就是刘大柱对找工作没啥信心。


第475章 地下室?
  顾瑀也跟他说了:“燕京城这地方,其实最缺体力劳动者,只要你们肯下苦,肯定能找到工作。”
  刘大柱一下来了精神:“顾首长,你看部队里有没有啥脏活累活需要人的,我也能做。”
  顾瑀摇摇头:“你的年龄大了,不适合入伍。至于后勤的工作,我们部队上会优先考虑退伍军人。”
  得,现在又没啥战事,军人到了年龄就退伍,那么多退伍军人需要照顾呢。哪儿还有差事轮得到他。
  “我建议你们可以多去人才市场跑跑,这边找工作,流行去人才市场。”顾瑀还是好心,继续给了他们建议。
  看他们一脸抓瞎的样子,还给他们说了人才市场在哪儿,坐车怎么坐过去。
  还好燕京市通了地铁,他们这租的房子虽然距离燕云海湾有段距离,但是离地铁站挺近的,倒是也方便。
  等人都走了,刘秀梅又开始骂骂咧咧地抱怨:
  “什么亲戚吗,介绍房子,居然介绍个地下室给我们住。这种地方是住人的吗?
  陆晓夕这个死丫头,真是越来越坏了,我觉得她肯定是故意坑我们。
  不行,大柱,咱们家金宝不能住地下室,咱明天就出去找其他房子。”
  这时候,房东刚好过来,听到她说这话,立刻就笑了:
  “你们还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啊。不想住地下室是吧?可以啊,你倒是一个月拿个几千块出来啊,就有正常的房子给你们住。”
  “要这么贵?你一定是跟陆晓夕一伙儿的,故意坑我们。”
  这边吵起来,胜嫂也过来了。胜嫂对他们本来就有意见,这下更不客气了:
  “你们还有没有点良心,陆小神医这么好的人,帮你们找了便宜的房子,你们还诋毁她?我们这月收入三四千块的文化人都住地下室,你们有啥本事,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呢?真以为燕京市是你们老家呢?想住大房子,你们回老家去住啊!”
  被胜嫂一顿喷,刘秀梅就老实了。
  不过他们家娃刘金宝,就开始使劲哭,哭着嚎着“我要回家”。
  刘月娥还是聪明,无论是在自己哥哥嫂子这边,还是在陆晓夕那边,都不多开口说话。
  等到了中医馆工作,对胜嫂也有礼貌,一口一个嫂子地叫,也逐渐融入到中医馆里。
  尤其是陆药生,本来就觉得对不起自己妹妹,把这份愧疚用在了刘月娥身上,也会经常指点她,让她辨认中药、帮忙抓个药、熬个药什么的。
  刘大柱夫妻两个,混了一个多月,还是觉得燕京城不好混,买了两张火车票,收拾铺盖回老家去了。
  刘月娥为了省钱,干脆也不租房子了,就在中医馆的休息室里占了靠里的一般地方,搭了个床拉了个帘子,晚上睡在那儿。
  对于这事儿,陆药生怕陆晓夕生气不允许,还给陆晓夕说了不少好话。
  陆晓夕也是哭笑不得:“爸,中医馆是你的,您是老板当然您做主。只要您别做太出格的事儿,我也不会管着您啊。”
  “我知道,都是爸太黏糊了,才让你受了委屈。等你嫁过去啊,爸一定把自己管好,不给你添乱。”
  “嗯。”陆晓夕虽然不信,还是存了一点期待。


第476章 不服输
  去过一趟军医大之后,又有冯主任医师提点,陆晓夕最终还是选择了能给她自由与学术氛围的燕大,专业选的是中西医结合。
  不止是陆晓夕,就连她爸陆药生,在认可自家中医的基础上,都觉得西医也有很多可借鉴之处,中西医结合才是适合华国人的医疗路子。
  陆晓夕既然选择了燕大,李长安这条小尾巴,也跟着接受了特招。
  每届高三特招,对学校来说都是大事,别的学校学生都是当场接受,当场学校就组织宣传了。
  十三中已经晚了一周,但它们有两个学生获得燕大的特招名额,自然是要好好宣传。
  至于过气学霸戈玉琳,在教务主任高晟的全力推荐下,收到了燕京医科大的特招,但人家给拒绝了,她心里还铆着一股劲儿,准备凭实力考入燕大。
  说起来,矛盾归矛盾,陆晓夕还挺欣赏戈玉琳,别看她没有动人的容貌,身材也夸张了点,可她身上有股不服输的韧劲儿,值得人欣赏。
  上次造谣的事儿,若是戈玉琳不承认,陆晓夕从此都会看不起她。但她最后关头,宁可名誉受损,也勇敢地承认了。还真是挺了不起,她至少对得起自己。
  这几天陆晓夕和李长安身边始终都围着些同学,他们觉得陆晓夕和李长安既然接受了特招,就不用参加高考了,下个学期大家都累成狗,她们俩直接可以躺着睡大觉了。所以有什么不会的题,大家都不用不好意思,就问她们。
  这个想法很危险,陆晓夕在被围了整整一天之后,晚自习的时候就爆发了:
  “大家别这样,我和安儿商量过了,我们就算被特招,高考还是要考。”
  啊?那没人给我们答疑了。好失望哦。
  陆晓夕看了一圈之后,又说了:
  “原来大家的学习中遇到这么多问题,以前我们没有及时发现,是我们不好。但是呢,我发现好几个同学问的问题,都会重复,那我就想,不如这样,我和李长安同学,每天分别抽一个小时,专门给大家答疑。
  然后其他同学在问问题的时候,希望每个人都能听,这样有同样疑问的,就可以解惑了。若是没复习到的,也就当一次复习了。再有一些简单的问题,大家也可以互相解答,怎么样?”
  “太好了。陆晓夕你真棒。”
  “小夕,你能跟我们分享分享学习方法吗?”
  “可以啊。”
  “陆晓夕,听说你的针灸特别厉害,能不能把我们扎聪明?”
  “可以啊,我教大家几个提神醒脑的动作,我们只要自己每天是做个几遍,就能越来越聪明了。”
  “真那么神奇?”
  “当然是真的了,现在就教给大家。”
  其实陆晓夕教他们的东西,跟眼保健操很像,就是一套保健操,变聪明是不可能啦,也就提神醒脑。再加上有陆晓夕的招牌作用,会让大家心里有一种莫名地自信,觉得自己做了陆晓夕教的动作,真的变聪明了。


第477章 学霸光环
  既然变聪明了,就应该能学好,不能再像以前那么马马虎虎了。
  再说了,还有陆晓夕和李长安在呢,她们每天都各自抽一节课时间给大家讲题,不会的题目搞清楚了,成绩自然也就提升上去了。
  其实高中每门课的知识点就那么多,又有多难呢?只是他们之前遇到不会的,又不好意思跟父母说,问老师也不敢问,就那么得过且过地放在那儿。
  现在难点解决了,成绩肯定要提升呀。
  很快宋老师就发现了,她们高三六班的学生,一个个突然就开窍了似得,学习积极性好像突然就提高了。当老师的也轻松多了。
  这样的学习氛围,被宋老师他们戏称为学霸光环,有陆晓夕开启的学霸光环在,她们六班不少同学都有明显进步。
  包括高老师、宋老师还有十三中校长和几位领导,都在期待着学霸光环的作用。
  宋老师甚至拍了胸脯保证,他们六班这次平均分肯定能拿年纪第一。
  ……
  转眼到了十二月底,离期末考试也近了。
  陆晓夕是特别有耐力和韧性的人,就算她现在成绩稳稳地拿到全市第一,她在学习方面也从不松懈。
  因为她真的体验过,学习差了跟不上的痛苦,既然有优势,就保持下去,总比退不了再追上来要轻松许多。
  六班流传这样一句话:全市第一的学霸陆晓夕都在每天努力,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杜慧老师也在持续关注陆晓夕和李长安的情况,对她们对待特招的态度很满意。当然,她也对戈玉琳的态度很满意。
  戈玉琳要是真能凭本事考进燕大,之前那件事,也就过去了。
  顾瑀这几天特别的忙,虽然没离开燕京城,但也是常驻在部队里,就连周末都见不到人影。
  今年元旦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就在今年,等到夏天的时候,港城会回归华国。
  那是一个特殊的城市,它位于华国南部港口,当年战争年代,曾经被外国侵占。一直到华国解放这么多年,才迎来了港城的回归。
  这种特别的日子,也是恐怖分子和国外间谍,最喜欢活动挑事儿的时间。
  这天十二月二十四号是周五,班里可热闹坏了。
  “小夕,你该不会不知道今天是平安夜,明天是圣诞节吧?”
  “不知道。”陆晓夕故作不知。
  “你真的不知道啊?圣诞节对西方国家来说,就跟咱们国家的春节一样。尤其是平安夜,要跟家人、爱人在一起吃苹果,岁岁平安吗。”
  岁岁平安都来了!
  陆晓夕实在不想拆穿同学的口误,只是笑着回答:
  “我是很传统的华国人,我只知道咱们国家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至于圣诞节,好想没我啥事。”
  “怎么能不过呢?小夕姐,这是我画好的苹果,送给你。”班里个子最矮的女生,送了个苹果给陆晓夕。
  有了这个开头,陆晓夕发现自己快变成卖苹果的了,桌上都堆满了大家送的苹果,还有一些巧克力、果汁软糖等零食


第478章 苹果
  最夸张的就数姜佳良了,他家经济条件本来就好,这段时间又受陆晓夕帮助不少,这家伙干脆就拎了一箱冰糖心苹果来。
  陆晓夕也被眼前这堆礼物吓到了,心里多少有点感动。
  她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好人,也不愿意做那种被人欺负的圣母。但是此刻,陆晓夕心里就觉得特别满足。
  她也就是随手帮了大家,却得到这么多的回报。这些礼物加一起也值不到一千块钱。但每一份礼物都是一份真诚的心意,这才是最可贵的。
  李长安收的礼物也跟陆晓夕差不多,她这会儿都有点神情呆滞了,然后突然就哭了。
  她这一哭就控制不住自己,哇地一声扑到陆晓夕身上。
  看人家哭得这么可怜,陆晓夕也不好意思推开她。
  “这些礼物都是我的,我是不是可以做主了?”陆晓夕问了一句。
  “当然,你的,都是你的。”
  “好,那我就借花献佛,把这些苹果和零食转送给大家吧,咱们现在就吃,等什么圣诞夜啊。吃进肚子里的苹果,才是最好的苹果。”
  陆晓夕很快把自己的礼物又分出去。
  李长安也不哭了,跟着陆晓夕的步伐,将她收到的礼物也都分了出去。
  这下好了,全班都是咔哧咔哧啃苹果的声音。
  班主任宋老师本来准备喊一声上课了,看到大家一脸幸福和团结的样子,她居然又退出了教室。足足等上课铃响了五分钟之后,才进教室开课。
  下午放学回家,陆晓夕是和李长安、顾佳音三个人搭伙,一起打了个的士回小区,三个人分摊一下车费,就不觉得贵了。
  陆晓夕的苹果基本都分完了,还有两个卖相最好最大的,被同学们强行留给她,让她回家跟男朋友一起过平安夜。
  跟男朋友一起过?没有的事儿!
  顾瑀还不知道在哪儿安排安保工作呢,还有几天就元旦了,他肯定不会回来。
  陆晓夕掂了掂苹果的分量,拎着就去了中医馆,不能跟男朋友一起过,可以跟老爸一起过呀。没有男朋友,我们还不能活了不成?
  这么想着,陆晓夕的心情也好了许多,哼着小曲进去。
  中医馆已经结束了营业,胜嫂正在拿着拖把卖力地拖地,陆药生还没走,正在埋头整理医案。
  陆药生有个好习惯,他不给客户发病历本,而是自己留着一份客户的病历档案,每天都会把看过病的病人医案,整理补充完了,一人一张卡,然后再按人、按时间规整起来。
  现在有刘月娥帮忙,这个活儿就交给刘月娥了,陆药生也会跟她说说病人的情况,顺便提点她几句什么病该怎么治。
  “爸,我回来了,累了吧,吃个苹果,洗过的。”
  “好。”陆药生接过苹果,顺手就递给了站在他身边的刘月娥:
  “月娥也累了,吃个苹果。”
  陆晓夕连忙开口:“表姐,我这有同学送的薯片,你要来点吗?”
  “好啊,小夕,谢谢你。”刘月娥很懂事,接了陆晓夕递过来的薯片,没接陆药生的苹果。


第479章 心不小
  “月娥姐,最近还适应吗?”陆晓夕又递了一小包阿尔卑斯糖给刘月娥,随口聊着。
  “挺好的,这里一切都好,陆叔和胜嫂对我都挺照顾的,最主要的是这里能学到知识,等啥时候,我也能开个中医馆。”
  心真大,中医知识琐碎而且复杂,像陆晓夕这种都是还没上小学就开始背药方、认药,学了这么多年家传才有些根底。她刘月娥才学了几个星期,就敢说开中医馆?
  别说几个星期,就算是几年,陆药生只会传她一些皮毛,不会把陆家祖传医术传给她,她都别想有所成就。还开中医馆呢,能当个学徒工就不错了。
  谁知道刘月娥心更大的是,她看陆晓夕这会儿好说话,就凑上去给陆晓夕倒茶:
  “二丫,我听这里的街坊们都喊你小神医,说你针灸术出神入化的,你能教我几招吗?我之前去针灸房里帮忙,看你给每个人扎的位置都不一样,感觉好奇怪。”
  你还真识货!
  刘月娥有时候趁着胜嫂忙碌,就尖着脑袋往针灸房帮忙,陆药生也有点拦不住,陆晓夕反倒是睁只眼闭只眼只当不知道。
  为什么放她进来?因为太素九针这么复杂的东西,就凭刘月娥看那么几眼,她根本学不会!
  现在刘月娥把话挑明,陆晓夕就笑了:
  “月娥姐,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你吗也是陆家人,应该知道我们陆家的规矩,陆家医术向来不会外传。
  你在我们中医馆帮忙,就该知道守本分,不该问的别问。否则别说是我了,恐怕朱国清警卫员都要以为你有企图,到时候你就有口说不清了。”
  “我没想偷学,我就是好奇。不能学,那我就不学了呗。我就挺奇怪的,你以前也不会针灸,好像一个暑假就学会了,所以我就觉得这个东西挺好学的。”刘月娥眼神闪烁。
  看她那个样子,陆晓夕就更生气了,刘月娥一家子都这毛病,见不得人好,尤其是见不得熟人好。
  她们显然是仔细研究了她陆晓夕,太素九针也确实是陆晓夕没法解释的东西,被她这么一说,连陆晓夕都不知道怎么解释好。
  反倒是朱国清,一下就不能忍了,开口就喷了刘月娥两句:
  “人和人能一样吗?人家陆晓夕能在燕京市那么多高中生里考第一,你呢?听说你是初中升高中都没考上吧?智商差这么多,人家能学会的东西,你学不会不是很正常吗?”
  对哦,朱国清说的有道理。
  陆晓夕是当局者迷,才没注意到这一点。别人可不会觉得陆晓夕有问题,只当她是天分好,跟陆药生学什么会什么。
  不过这话,陆晓夕也要给刘月娥堵死了:
  “你怎么知道我的针灸只学了一个暑假?我从小跟着我爸中医方面什么不学?只不过我技术达不到之前,不敢给人乱扎针罢了。
  你以为中医是什么,看两个星期就能学会的?我爸的医术,是钻研了一辈子才有的。我就算从小跟着爸学医,现在还不敢给人开方呢,也只有针灸这一项突出一点。”


第480章 阴魂不散
  刘月娥倒是挺聪明的,她看陆晓夕不高兴了,连忙就改口转移了话题。
  之后陆晓夕就下了严令,她针灸的时候,任何人都不准进去,传讯都不行,有事儿就打她手机。
  陆晓夕也给了解释:“针灸看上去简单,但是却相当复杂,就算同样是腰疼,根据每个人情况不同,年龄、性别、体质、肥胖程度、有无其他病症等,所扎的穴位就完全不同、就算穴位相同,入针深度还有抖针力度这些细节也都完全不同。
  我不让你们偷看,是为了防止有人一知半解去给人扎针,那不是救人,是害人。
  我爸常说,庸医最可怕,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
  刘月娥心说:怕我们偷学就直说吗,还摆这么多破道理。不就是扎几根针吗,只要认准穴位,能有多难呢?
  她却不知道陆晓夕说的都是真的,她的太素九针,就连他老爹陆药生、学了五十几年中医的人都望尘莫及,更别说刘月娥这种,还没入门的,半吊子都算不上的门外汉。
  刘月娥本来还有话跟陆晓夕说,闹得不欢而散之后,也就没敢说,只能偷偷跟陆药生说了。
  吃晚饭的时候,只有他们父女俩和朱国清三个人,想想不可能避着朱国清了,陆药生之能开口跟陆晓夕说。
  “我听月娥说,牛大成来燕京了。他们本来一起被抓起来,后来牛大成他们那个教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