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五零讨生活-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前大院里那个人人喊的亲热的小成哥了。
  昨日黄花,早已不复当初,他凭什么让人家喊她哥?
  就凭年纪大吗?他没脸。
  粟米却不知道方竟成心里的想法,这人看着就比自己大,“我今年十四。”
  方竟成闻言,猛地醒过神来,脸上漾起一丝不自在与感激,呐呐道,“我上半年满的十六。”
  粟米点点头,看向祖孙二人,“方爷爷、小成哥。”
  粟米的称呼一出,对面站着的方竟成一改刚才浑身冒出的阴郁,眼神亮的吓人,那里有光!


第136章 一钵心灵鸡汤面
  只是粟米却没能及时察觉,依然自顾自的开口; “叔叔的病情暂且是稳定了; 但是你们住的这个环境不利于叔叔养病。”
  方守志一听,打量着眼下四处漏风的牛圈; 心里叹气。
  少爷出生的他,虽然在南征北战的这些年也是吃过苦的; 但是自己能吃苦额; 儿子跟孙子却不能。
  但凡是有一点办法; 他都想要孩子们好过。
  所以当他听得粟米的话后; 方守志为难住了。
  而边上的方竟成心里也急; “那怎么办?”
  可以说,过去的十六年来; 他都是个养尊处优的存在,虽说过的不是大少爷般的生活; 可却也是差不多的。
  要不是后来这大半年来,自己面对世态炎凉时咬牙坚持了下来,昨天的时候,他还不晓得主动搬稻草铺床呢。
  可即便是这样,自己一个城里长大; 五谷不分的人; 对于眼下的境遇还是两眼一抹黑的。
  粟米见对方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眼里的急切; 请求指点的态度也不作假,看着也不像是要逃避的样子,打心底里信奉天助自助者的粟米暗暗点头。
  “方爷爷; 小成哥,如果你们不介意我就多嘴两句。”
  “不介意,不介意。”祖孙二人异口同声,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怎么可能介意,对方但凡能指导一二,他们都受用不尽。
  “你看,既然队里把清理牛圈的活计交给了你们,要不你们这样……”
  以前的时候,粟米是属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除了在夏天的时候,考虑到牛圈牛屎积压多了,臭味会影响到自家,从而天天催着王麻拐清洗牛圈外,其他时候粟米都是不做声的。
  眼下方家祖孙既然住了牛圈,为了病人能有个好的修养环境,也是为了便利他们以后清理牛圈方便,自己住着也能跟着沾光,甚至还能方便积攒粪肥,粟米就出主意。
  让他们可以在牛圈背后,模仿猪圈一样挖一个深的化粪池,然后把牛卷里的牛粪都推到化粪池里头去,上头再盖上木板,只除了第一次的工程量大一些,以后每天勤给牛换草,一早一晚都冲洗下牛圈,这样一来几乎就没有什么臭味,苍蝇也不会满天飞了,隔壁的环境也自然跟着要好上不少。
  至于眼下他们住的这间,已经被污染了的土地那也不怕,深挖化粪池,那不是有现成的泥土么?
  全都担到牛圈里头来,把地面垫高,最好是高出隔壁牛住的那间地面十来厘米,这样的话,隔壁就算是有粪水,也淌不到这边来。
  除此之外,想到马上就要进入严冬,山里可不比外头,气温低的能冻死人,他们又是新来的,连吃饭的家伙事都置办不起,棉被更是一床没有,就更不要说能搞木炭烤火了,所以这四处漏风的四面墙得赶紧整。
  砍伐木头,先不要说得找李全发批条子,他们这样的黑五类根本搞不来,就算能搞得来,时间也来不及。
  粟米就指点方竟成,让他明天跟着自己上山去砍老竹子,回头片成竹篾子,比划着牛圈四墙的面积编成席子。
  多编几床,固定在现有的四面横栏上,里面一层,外头一层,中间夹上稻草段拌的黄泥,这样也能挡风遮雨。
  还有,要是可以,顶上的木皮壳子也得换一换,因为长期空着,上头的木皮壳屋顶已经好几年没换了,外头要是下大雨,这里头就得下小雨,以前没什么问题,眼下住人却不行。
  也得亏这几天都没下雨,如若不然,一场冬雨下来,就能活活把这祖孙三人给熬死。
  粟米把自己的想法建议一说,老爷子跟方竟成哪有不应的,连连感谢个不停。
  不过考虑到自己的身份,深怕连累到粟米姐弟,老爷子方守志就表示。
  “好好,小姑娘啊,爷爷谢谢你啊,不过也不用你带我们去,你只管给我们指个地方,回头我跟小成自己去,我们身份不好,你……”
  他心说,让孩子别跟自己太过接近,深怕带累对方呢,粟米却是浑不在意的。
  “方爷爷,我叫粟米,我弟弟叫粟光林,小名毛毛,小成哥哥都知道的,以后你们就喊我们小米跟毛毛吧。至于您老的担心也没事,大不了我们人前不说话,背着人干活就是,回头去竹林,我走前头,您跟小成哥跟在后头。”
  这些问题粟米倒是不怕的,只要在外人跟前注意些,他们相处再小心谨慎些,倒是不妨事。
  毕竟人都救了,来都已经来往了,而且还同住牛圈,要说不打交道,想来团子里的人也不会相信不是?
  就这样,双方就这个事情定下了计划,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他们决定好了,约定好了时间去砍竹子时,那厢去团子里想办法买居家过日子东西的夫妻,正好空着手回来了。
  听了半耳朵后,粟米想着帮一家也是帮,帮两家也是帮,便在对方夫妻俩提出想要一起行动的时候,粟米自然一口答应了下来。
  这天的晚饭,粟米看到自家弟弟眼神发飘,一副举棋不定,想给点吃的送去给方家祖孙三人的小模样,她也是好笑。
  在煮饭的时候自己就多做了点,晚上煮了一大鼎罐的鸡汤面,不仅给方家祖孙送了一大钵子,隔壁的曹家夫妻也同样送去了一小钵子,并外带了一碟子的辣炒酸豇豆。
  送完面条回家,面上终于露出笑容的毛毛,抱着碗是如何美美的吃一脸开心的,隔壁两家人不知道,可他们却在毛毛离开后,端着那一钵散发着浓浓肉香,看着雪白雪白,上头还缀着碧绿葱花,底下还埋着鸡肉的面条热泪盈眶……
  方竟成吸了吸鼻子,微微仰头把湿润憋回眼眶,转头看着边上也同样涨红了双眼的祖父,“爷爷……”
  方守志长声叹息,伸手拍拍孙子的肩膀,“吃吧,小成,这些你都要记住,将来……”如果他们还有将来,等将来有能力了,这些恩情,一定得还!
  方竟成读懂了自家祖父未尽的语言,他重重的点头,“嗯。”说着把大钵子送进祖父的手里,“爷爷,您先吃。”
  他们如今身无长物,什么都没有,自然讲究不起来,都是自家人,谁也不会嫌弃谁的口水。
  “我不饿,还是等你爸醒来先给他吃。”
  “爷爷,您吃,面条这么多,想来小米是算好我们三人的份量的,面条坨了就不好吃了,您先吃,吃完了剩下的留给我爸吃。”
  ……
  隔壁,宋安妮看着刚刚毛毛端给她的钵子,看着里头的白面条,她眼泪珠子瞬间跟断了线的珠帘一样,滚滚砸进了钵子里。
  “辉哥!”
  “安妮,怎么啦?”曹志辉察觉身后妻子的情况不对劲,急忙转身询问,只是一看之下,他唬了一大跳。
  刚才妻子的声音,明显变了腔调,语气中带着急促,透着鼻音,还夹杂着感动。
  得丈夫询问,宋安妮也说不出话,只是连连摇头,眼泪滚滚。
  曹志辉见状急了,顾不得手里的活计,嘴里关切着,“怎么啦,怎么啦?”脚下的步伐不停,急忙两步走近一看。
  看到妻子手里端着的陶钵里,那雪白的面条,金黄油亮的汤汁,曹志辉惊讶在了当场……
  对于他们来说,这不单单只是一钵子鸡汤面啊!这个味道,他们记了余生,整整一辈子……
  就在粟米领着方竟成祖孙,带着曹志辉夫妻暗暗的开始整理住处,极尽可能地想要打点出来一个新家,没日没夜的挖化粪池,垫地基,片竹篾子,编竹席子的时候,自家的宝贝弟弟,也终于迎来了学校全面大停课,这是1966年的十一月初……
  经过三家人的协作努力,又有看着斯文瘦弱,其实也有把子力气,有股子狠劲在里头的方竟成卖命的干,还有如大力士粟米姐弟的帮助,很快的,以前脏乱的牛圈,也渐渐变得跟粟米家这边一样齐整起来。
  粟米想着自己的高低床又不用了,废弃在一旁放着落灰也是放着,干脆小手一挥的,就送给了方家祖孙去用;
  至于曹志辉夫妻,粟米也给他们想了办法,在山坳的小溪里寻了好些个齐整的大石头回家,拿它们当垫脚,上头再铺上粟米送的几块旧木板,然后铺上一层厚厚的稻草,床铺虽然简陋,却也是够他们夫妻睡的了;
  随着天渐渐冷了下来,外头都开始上冻下霜了,俩家人也都把家勉强置办了起来,算是能过日子了。
  考虑到他们身份的问题,粟米在接到他们强硬推过来的钱票,请她帮忙置办家当时也是下了功夫的。
  小到针线,大到棉衣棉被,为了不被有心人怀疑针对,粟米在星网采购好了以后,还不忘了寻人特意做破、做旧。
  不过还好,自己的辛劳总算没有白费,那些东西拿出来,两家人都欣慰感激的不得了,都是明白人。
  搬进了可遮风挡雨的新家,那一直被祖孙二人态度强硬的拘在屋子养病的方建军,身体也终于大好了。


第137章 他们是去了王字的人才
  住在焕然一新的新牛圈; 啊不; 是新家里; 摸着身上盖着的外表看着破烂; 内里却是厚实,还特别起暖的棉被,方建军心里暖洋洋的。
  床边位于大门入口的火塘边; 儿子跟自家父亲脸上终于一扫先前的阴霾,有了生气,看着颠颠的; 从火堆里扒拉出烤好的红薯给自己送来的儿子,方建军羞愧不已。
  他堂堂一个男子汉,怎么就能被一时的磨难波折打倒?简简单单的被一个佛口蛇心的女人给打倒?
  想到先前那个要死不活,心存死志的自己; 他都恨不得给自己来两巴掌!
  “爸; 您吃红薯,这红薯可甜了; 是隔壁小米给我们的……”
  “小成; 你爸大病初愈; 光吃红薯可不行; 这米粥好了; 你赶紧舀一碗过去。”
  “唉; 好嘞!”把滚热的红薯送入父亲的手中,方竟成转身就往火塘边跑。
  方建军感受着手里的热度,耳边听着自家老父亲与儿子的亲切对话; 想着隔壁那个可人疼的小米跟毛毛姐弟俩,他摸着身上盖着的厚实被子,渐渐的,渐渐的,鼻子被酸涩占据,眼眶一片通红……
  他如山般的严厉父亲啊,也有此刻慈祥的面容;
  他冷峻不言苟笑的臭小子啊,也有今日阳光笑容;
  还有隔壁那个救了他的性命,拯救了他们一家的小恩人;
  方建军的脸上笑与哭并存,却奇异的和谐……
  我是时间分割线……
  今天的收获不错,粟米在竹林里收获了一大背篓的冬笋。
  看着天色不早,粟米赶紧往家赶,到家的时候,毛毛正在跟曹志辉上课。
  是的,是上课。
  毛毛自打停了学就闲在家,每日里粟米压着弟弟看书学习,有时忙碌的方竟成看到了,也会给毛毛解疑答惑。
  而这一幕,被得了粟米恩惠的曹志辉夫妻看在眼里,想着他们一对留洋的海归夫妻,哪怕丈夫是学地质出生,妻子是学气象出生,这些毛毛学不了,可教授级别的人物啊,教导毛毛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为了报答粟米姐弟的救助之情,不仅曹志辉与宋安妮主动找到粟米,要求给他们当老师,就是学历史考古出生,后在京都大学担任教授,此刻也修养的差不多的方建军也坐不住了,一齐给毛毛当了老师。
  当然,这三位冬里闲的没事干,又终于找到活下去方向的三位,突然就好为人师起来,不仅拉着毛毛,就是粟米跟方竟成也没能幸免于难。
  按老爷子方守志的话来说,黎明前的黑暗只是暂时的,国家不可能会一直这么下去,只是时间长久的问题,不管怎么说,知识没错,学习知识本领就更加不会错。
  如此,三个半大孩子自然只能服从,当然了,上辈子就不是学霸的粟米,学习外语啊什么的倒还挺上心,唯独三位老师们教导专业知识,比如什么地质啊,品鉴古董啊,还有专业气象知识时,她就神烦。
  这不,今天曹志辉曹老师又拉着毛毛学地质知识,她忙就拿着要挖冬笋的借口闪人。
  粟米刚回到家,一脸黑线,生无可恋的毛毛看到她,眼神都发亮。
  忙找了借口,匆忙告别了曹老师的疯狂灌输,朝着粟米哒哒哒的跑了过来。
  “姐。”
  粟米卸下背篓,看着跟在自家弟弟身后,眼神哀怨的曹老师,她暗自耸耸肩,摸摸鼻子,嘴上却问,“你的课都上完啦?”
  可怜的粟光林小朋友还能说什么?
  他也不是不爱学习,问题是,对地质,还有那什么气象知识,他就是学不进去啊!
  若是真让他选,毛毛觉得,他还是对考古鉴定有兴趣,没见着每次方叔叔拉着他上课的时候,他都乐意之至吗?
  而且姐姐都说了,必要的知识如外语,如简单的地质知识,还有简单的气象知识学一学,够用就行。
  他们又不是神童,更不可能是全才,想要额外的学习这些知识,都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与精力还有心神。
  所以为了找准自己的未来,也是能真正学的进去,自然是兴趣才能带动学习的动力。
  自己也如姐姐自我调侃的那样,不指望成为全才,能成为全才的,都是人中之王,像他们这般的人,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的,把王搬走,老老实实的当个人才好了。
  粟米见了弟弟的小表情,就知道小家伙在想什么。
  看到曹志辉走近,有心想帮弟弟一把,忙就伸手从背篓里挑出几个鲜嫩,肥大,外头还染着黄泥的冬笋出来。
  见到曹志辉走到了跟前,粟米一股脑的塞对方手里。
  “曹叔叔,这是我今天挖的冬笋,嫩的很,你拿几个家去,晚上合着干辣椒炒一炒,下饭的很。”
  “这怎么好意思,你挖笋子不容易,还是都留着送收购站换钱吧。”
  小丫头今天不肯上课,就是说要山上挖笋子换钱,来到三合团这些日子,他们也都清楚的知道了小姐弟俩的身世。
  对于弃孩子不顾的那所谓父母亲人,他们是一万个看不上,同时也深深的心疼两孩子,觉得他们生活不易。
  跟自己比起来,这两孩子活的更加艰难。
  如此一对比,想到当初自己与妻子的那副模样,他更加心虚愧疚,说起来,对面眼下的日子,将来的未知,他们又还有什么好自怨自艾的呢?
  只是手里这些孩子用来换钱的笋子?
  想到这段日子接连得粟米帮助许多,曹志辉自己都不好意思的很,眼下可怜的小丫头又送东西把他,他的老脸都红了。
  粟米却不让他推却,“曹叔叔,都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您跟安妮婶婶都是我跟毛毛的老师,吃两个笋子怎么啦?您要是不收啊,那我跟毛毛也没脸跟你们学习了。”
  “别,我不是……”
  “志辉,不是什么?”
  都说说曹操曹操到,曹志辉还想解释,身后在家忙碌的宋安妮,听到动静已经从家里走了出来,看到丈夫手里的笋子,又看看粟米,以及她身边背篓里满满的笋子,她一脸惊讶。
  “呀,怎么这么多笋子呀?小米啊,山上的笋子很多吗?怎么这么容易挖?”
  容不容易挖,那是因为自己力气大的缘故,不过今年雨水足,山里的冬笋倒是挺多的,而且自己还跟团子里有经验的老人家学到了挖笋的秘诀,自然是容易挖的。
  “安妮婶婶,笋子可多了,您看,我今个都挖了这么老些,都没有挖完竹林的五分之一,我还想着明天还去呢,安妮婶婶,你明天跟前一道去不?”
  面对粟米下意识的回问,宋安妮却陷入了沉思。
  今天孩子上山的时候就问过他们,要不要上山去挖笋子。
  可惜当时他们想的多,一来怕跟着孩子同进同出被人看到了,给孩子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来则是孩子说,上山挖笋是想拿去换钱过日子;
  三来嘛也是最重要的,虽然说下放的一路吃了不少苦,他们也渐渐的学会了不少的农活,可对于上山挖笋子,他们却没有一点的底,自然是深怕自己做不好,拖累孩子不说,还耽误孩子挣钱;
  只是眼下,看着孩子一天内,居然挖了这怕不止一百斤的新鲜冬笋,而且孩子嘴里说的又仿佛很轻松简单,并且还再次邀约自己,想到自家那已然快空了的钱口袋,要说不动心那是假的。
  “可我也没挖过笋子呀,不知道……”
  粟米看对方的神色,就知道对方也已经动心,才想开口安抚,身后却传来老爷子方守志的声音,打断了粟米即将出口的话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