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老公养成记-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心凌从读小学开始,就一直跟着赵丹珍在市里,跟她另外一个女儿没有什么差别。从未对赵心凌说过重话的赵丹珍第一次开口训了赵心凌,着实让她心里愤怒不已,偷偷地把这笔帐记在了苏小灿的头上。
  赵丹珍也没有放在心上,任谁碰到比自己还要优秀的人都要心生几分嫉妒,这很正常。再说,赵心凌长这么大,都没有受过什么挫折,遇到对手,才能更加奋进。
  赵丹珍一心盼着赵心凌能够更上一层楼,岂不知,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有时候,从第一次见面开始,就注定了。
  就比如现在,在教室里,老师一走,市里的学生都跑着回家吃饭了,乡下的学生大都准备到楼下的小卖部去买吃的。
  苏小灿前排坐着的女生白曼文就转身问道:“苏小灿,你要去哪里吃饭?回家,还是从学校?”
  白曼文是个小冰山美人,丹凤眼,瓜子脸,齐腰的柔顺长发,对谁都一副拒之千里的样子。
  开学至今,同班的同学都没有见白曼文主动跟人打过招呼,现在第一次主动见白美女开口说这么长的话,仍留在教室里的人都惊掉了下巴。
  苏小灿却笑得格外灿烂。
  她前世就跟白曼文初中是好朋友,可惜,高中时苏小灿留在了元古市一中读书,白曼文去了元古市所属的晋州市一中读书。大学也不在同一个城市。大学毕业后,白曼文继续在京都读研究生,毕业后直接留在了京都发展。而苏小灿则回了元古市这个小市县里养老。

  ☆、第二十一章 早餐

  虽然,她和白曼文两人初中毕业之后,就聚少离多,有时候,两三年才能见一次面,但每次见面都不见少了生疏。前世,她三十三岁没有结婚,白曼文也没有传出来结婚的消息。
  其实,初中的时候,苏小灿不只有白曼文一个好朋友,还有赵心凌和元初夏。
  元初夏就坐在温文斜前方,中间隔了一条只容两个人并排走过的过道。元初夏也只能算是清秀,但才初一,个子已经有了一米六七,纤细却不文弱,体育成绩特别好,难得的是各科成绩也不错。
  她们四个人前世可以说是五班的四朵金花,简称“四人帮”,长期霸占了五班的学习成绩前四名,没有给班里任何一个男生机会。
  她们四个人初中三年也没有换过座位,都呈现着三角之势,同桌倒是都换过几次,直接成了班中好学生的集中点。
  苏小灿曾跟白曼文开玩笑说,如果她们头顶的天花板掉下来,准一下子把五班的排名前十的学生都给埋了。
  虽然苏小灿知道她跟白曼文前世就是好朋友,但没想到自己第一天正式上学,就得到白曼文的好感。她可知道白曼文性子有多傲有多冷,前世,她可是在第一次期中考试考过了她才勉强得到她认可的。
  现在这是什么情况?她的魅力值已经到了直接秒杀任何人的地步了吗?
  再说了,白曼文也是城里人,早晨她都要回家的,这会儿问自己这话,难道要邀请自己去她家吃饭吗?会不会太快了???
  苏小灿心中暗搓搓地为自己点了个赞,把上扬的嘴角压了压,才说道:“苏家村离学校有点远,我在学校买点吃的做早饭就可以了。同学,你呢?”
  “我叫白曼文,就在城里住。”白曼文解释完,意识到自己这话有点显摆的意思,可她生性不会跟人解释,半转开头,道,“你刚来,我带你去熟悉一下环境,知道在哪里买早饭,我再回家。”
  苏小灿现在倒是没有把城乡差异放到心上,为自己吃不到免费的早餐在心底哀嚎了一声,一听白曼文说完,当即就站起来,没事人地说道:“那我们快下楼吧!迟了,就不够你回家的时间了。”
  白曼文抬头见苏小灿笑得那样真诚,脸微红了一下,也站了起来,拿起自行车钥匙,给苏小灿指路。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苏小灿都要吐槽一下,这政府在修建市五中的时候该多偷工减料呀?!一没食堂,二没公寓,三没车棚,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吃住行,那是一无所有。
  学校就是一个凹形的教学楼,前后两个大操场,前面铺着缸砖,后面一片尘土飞杨。学生们跑早操,在后面的操场都转不开人,都是在附近的街道上跑一圈。
  学校大门处一边是门房,往里走是厕所,一边是小卖铺,里面有一间小房子,真的只有一间,十来平米,盘了一炉火,算是食堂。
  学生们想吃早饭,只要一个月交十块钱外加米和面就可以了。
  前面介绍过,说是市五中没有食堂和宿舍,那是标准答案。一般人还真不注意在这样一个角落里,有这么一个“大食堂”,还以为是学校工作人员自己的小灶。
  宿舍也不能称之为宿舍,是学校勉强空出了一个做实验的实验室,里面几个桌子上面铺个木板搭成的简易床,还得是跟学校有关系的人才能弄到一张铺,里面就是住了十来个乡下的女生。
  其他乡下的学生,不是骑车花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回家,就是太远了,住在城里的亲戚家,或是父母在城里租房子专门跟着孩子上学。
  学校卖的早饭,也就是白色泡沫箱子里,装着的白馒头、巧克力馒头、糖馒头、豆馅馒头、饼子,三年如一日,苏小灿前世初中毕业时,都没有一点的改变。
  小卖铺里卖的比较杂,对学生来说,最实用的就是一毛钱煮一袋方便面,每天早晨,一炉火,一口大锅,要加两三次的水,学生们都快把小卖铺给挤炸了。一边抢着煮面,一边还要看紧了锅里的方便面,让人捞走了,那只能算是你自己倒霉了。
  苏小灿都快忘了这种盛况,看着万分怀念和复杂,她未来三年都要继续这种苦逼的日子吗?
  白曼文看着苏小灿一脸的沮丧,以为她是看到人太多怕挤不进去而难过,别扭地安慰道:“没关系的,学校的饭就是便宜点,倒也不怎么好吃。我带你在学校外面转转。不远处有卖肉丸子和卖早餐的,就是贵一点,偶尔吃一顿,还是可以的。”
  这些情况,苏小灿自己是知道的,毕竟前世在这里读了三年书,不是白混的。
  苏小灿抬手看了看手上的塑料手表,感谢地说道:“曼文,时间不早了,你也快回家吃饭吧!我今天先买点馒头吃就好了。谢谢你今天带我熟悉环境。”
  白曼文脸红了红,这才骑着自行车离开。
  苏小灿买了一个糖馒头,回了教室。
  教室里跟苏小灿同样情况的还有十来个学生,也都啃着馒头,几个几个地凑成一堆,正聊着天。
  苏小灿刚开,倒是一点也不介意自己形影单只。崔以沫住在自己自己舅舅家,早就跑回去吃饭了。
  她一边啃着无味的馒头,一边心里想着:看来,自己未来的新任务又要加一条了,除了尽快跟崔以沫熟悉之外,改善一下自己的伙食。
  中午顶着大太阳回家的时候,苏小灿不得不给自己又加了一条任务:这每次上学下学顶着风吹日晒,雪里来雨里去,努着老劲儿骑半个小时的自行车,实在是累人呀!这交通问题也需要尽快改善。奈何,这个时候的电动车还没出世,或者说还没有在元古市上市,她一时没什么好主意。
  其实,在苏小灿心里,已经暗暗有了一个念头,这个想法一旦实现,这些烦恼她的问题都直接解决了,但那个方法实施起来有些难度,得看时机。
  哎,先咬咬牙,忍着吧!
  为自己白白嫩嫩的青春无敌的好肌肤默哀三分钟!

  ☆、第二十二章 爱,总是这样不由自主

  这一周,苏小灿在新学校、新班级里过得如鱼得水,可比她前世消极怠工好多了。班里的同学,现在,她都能叫出名字来了,大部分人都说过一两句话。
  班主任老师秦若菡都单独找了苏小灿谈了一次心,对她说,她开学报到迟了,班级里的班干部职务都已经定下了,一时,不好再有什么变动,等日后有了好的机会,再给她安排职务,让她不要心里有负担或是落差,她在老师眼里真的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学生。
  这件事,苏小灿倒是有点印象,好像前世,秦若菡也跟她说过,不过,好像已经是冬天了吧?!那个时候,初一年级选第一批的入团人员,秦若菡因为她期中考试成绩优秀,直接在这个时候让她入了团,当了班里的团支部书记。前世,她倒是挺在意这件事的,谁让她在小学当惯了班长,中队长,一时成了平民百姓,还真不习惯。现在嘛,呵呵,她真不好跟一群小孩子们计较太多。
  所有的事情,跟前世相比,都在一步一步朝着很好的方向发展中。
  就是吧,对于她很想认识的崔以沫,也许是因为越在意的缘故,越是无法坦然地打上一个招呼,连个普通的罩面或是对上一次眼神的机会都没有。
  她欢欢喜喜地回到了跟他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心心念念地要把今生过的圆满了,让两个人不再有遗憾,不再会错过。满腔的思念和爱意憋在心头,却无处诉说,都快憋出她心病来了。
  前世,苏小灿对崔以沫放在眼中,是在十来年后的同学聚会时,对初中的他,记忆中仅限于知道有这么一号人。
  两人谈恋爱的时候,崔以沫又在部队,真正面对面相处的日子少之又少。在崔以沫仅有的两次探亲休假中,他也是以照顾苏小灿为主,什么喜好呀都紧着苏小灿。他回了部队,在那个通讯还不甚发达的时候,没有微信,没有无线,没有视频,只有昂贵的长途电话费。所以,苏小灿对崔以沫的了解,只停留在对她很好,很宠她,给人很踏实,很稳重的感觉。
  苏小灿单方面对崔以沫说出分手后,崔以沫就成了苏小灿心中不能碰触的痛,一碰就疼的不行。所以,在漫长的单身生涯中,苏小灿都会下意识地避免自己去碰到崔以沫,又特别地渴望他能从天而降,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矛盾纠结中,还要见不少的相亲对象,努力去忘了那个人。
  这一周,重回到了初中,她和崔以沫之间的距离没有一点因为她的刻意而有点进步。有时候,她眼角捕捉到崔以沫胖墩墩的身影,都会在想,自己到底喜欢上了崔以沫什么?她对他到底了解多少?他是一个怎样的性格,怎样的脾气,他真的就适合自己,能跟自己牵手一生吗?是不是仅仅是因为求而不得,所以,才格外珍惜?
  现在,她都重生了,什么样的好男人不能碰到,她还小,什么可能性都会有!
  可是,让她就这样放弃吗?
  每次这个念头一出现,脑海里就会浮现前世那七八年孤寂的夜晚,形影单只的身影,心里最后只剩下无边的痛苦和孤单。
  她那七八年间,用她朋友的一句话说,都快把元古市未婚的适龄男人全相见过了,也试着跟一两个优秀的人相处过,最后呢?总觉得跟那些人差那么一点,连跟他们牵手的**都没有,哪里还去谈什么结婚生子呀?她都有种错觉,觉得自己是不是一个性 * 冷淡的人,或者干脆就是个同性 * 恋?!
  经历了磕磕碰碰的前世,她现在仔细想来,生命里,不管崔以沫是好是坏,不管她生命中其他人是英雄还是狗熊,她从头到尾只对崔以沫一个人动过心,也只会对他的一举一动关注。
  爱,总是这样不由自主。
  既然,注定就是这样一个人了,那她就坚定信念,如刚意识到自己重生时想的那样,好好地调教调教崔以沫,把他养成自己心目中的那个最好的人,然后欢欢喜喜,无忧无虑地过完这一生。
  苏小灿不再徘徊,不再犹豫了,就认真观察起了崔以沫。
  只是,她才来了一周,跟她有交集的人,又容易相处,不会让人觉得突兀的不是她座位周围的人,就是早晨留在教室里一起吃早饭的人,还女生为主。
  颓废呀,她要是一个巧舌如簧的交际高手就好了!
  不过,这一周,她也不是完全没有一点收获的,起码,她认识了崔以沫前排的女生马晓玲,跟崔以沫一个村的,从她嘴里知道了一些崔以沫的零星消息。因为不能太过于刻意了,所以知道的不多,都跟她前世了解的崔以沫的信息差不多。
  崔以沫现在住在自己的舅舅家,就在学校东边废水沟过去的村子,都可以跨上市里了,离学校十分的近。
  苏小灿还发现崔以沫跟几个别的班的男生走的比较近,应该是他前世说的几个同村的发小吧?哎,谁知道呢,男生的友谊,女生不太懂。
  周五下午的最后一堂课是数学课,数学老师是数学数字一般干脆,很少拖堂,这边六点半下课铃声一响,老师就宣布放学了。
  苏小灿被同学叫住讲解了一道数学题,出校门的时间比同班的其他同学都迟了一点。
  初一(5)班也不是没有苏家村的学生,除了苏小灿还有两个男生,其中一个是小学的同班同学,但升了初中,也不知道怎么,就突然生疏了,连句话都很少说。
  苏小灿现在也是个大忙人,对于别人来说不过一两个月没见的小学同学,对于她来说,都过来一二十年,都成老古董了,真没必要多去在意。
  其他班的苏家村学生,苏小灿还没有来得及去联系。
  所以,放学后,就只剩了一个人,天空还大亮,这个时候又没有多少作业为负担,苏小灿推着自行车,慢悠悠地出了校门,有了闲情逸致好好打量这个时候的风景。

  ☆、第二十三章 毁三观

  苏小灿没有跟往常一样回家,而是朝着反方向,骑着自行车进城了。
  元古市是依河而建,元古河从北到南,汇入晋州市的晋河,最后流入母亲河黄河。
  元古市本就在太行山上,平均海拔都到了一千米之上。元古市整个县市大多是山区、谷底、丘陵,无论你走在哪里,眼前看着平平整整,抬头一望,四处都是大山。
  元古市市区就是在最大的谷底处,整个城市沿着元古河呈长条状,分了新城东城和旧城西城,又因为元古河斜着向东南面而去,西城被分出了一片作为南城。现在的市中心还都在西城,东城还大多是大片的荒地。
  元古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有闻名于世的大战发生于此地。听老人们讲,解放前的元古市也是四周厚厚的城墙,只留了三个城门进出。
  可惜,苏小灿是从来没有见过。不过,倒是前世,后来,元古市因为煤价逐渐下滑,经济不景气,外加上环保要求一年比一年高,与煤有关的产业逐渐退出市场。许多人都发展旅游,开发出了不少的古村落,大部分都是小胆小闹,还在偏远的未开发的山区,略点的破败,闲暇是去逛逛,倒也有几分郊游的意味。
  此时的元古市,还没有后世的高楼林立,街道也显得十分的简朴和杂乱,路两边大多是陈旧的矮房。
  苏小灿把此时的城市跟二十年后的样子做对比,倒是品出了另一番的美感。
  市五中就建在东城的元古河边上,几百米的距离过去,就是元古桥。
  前世,苏小灿就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农村小土妞,初中三年,高中三年,都在市里读书,真正出来逛街的次数却掰着手指都能数出来,对元古市早期的记忆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
  苏小灿过了元古桥,干脆推着自行车,在路边溜达了起来,一一地打量着这边的店铺和房子。
  还没走多远,苏小灿就看到四五个学生样的男生在街道对面勾肩搭背地嬉笑着,原本她眼光已经滑过,却被其中很醒目的背影给吸引住了,忍不住又转过头,仔细去看。
  真的是崔以沫!
  这个时候的经济还没有后世的那边油水足,孩子们也大多是放养,家长们不像十来年后那么宝贝孩子们,大多数还是长得比较苗条的。就比如,苏小灿他们班级里,五十多个学生,胖一点的就是四五个,所以,崔以沫的胖嘟嘟身影,在班级里十分的醒目,好找。
  外加上苏小灿这几天,有事没事眼神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寻找崔以沫的身影,说不得什么就是搓成灰也认识,但人群中还是能一眼就认出其身形的。
  此刻,就见崔以沫跟两三个平日里老爱在班级门口找他的人嬉闹着,没走两步,就拐到了前面一个破旧不堪的门面里。
  苏小灿定睛看过去,那是一个书店,两扇上半玻璃下半铁皮的门上大大地写着“租书”“租碟”四个大字,她不用猜也知道书店里都是些什么书了。
  高中的时候,苏小灿沉迷于小说有一两年,都快耽搁了高考,好在她的底子打的比较结实,才勉强爬上二本的分数线。
  苏小灿本人就是校门口几家这样书店的常客,里面有些什么书,她一清二楚,还几乎要把这些书店的书都给翻过了。当然,小女生比较喜欢的都是言情小说,特别是台岛那边的小“黄”书,手掌大,一二百页,看得那叫一个爱不释手,琼阿姨、席阿姨的小说更是一本都没有拉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