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向往的生活[七零]-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她便想利用老爸现在这个副厂长的身份,为自己谋下纺织厂的土地的同时,也能让老爸在最后的任职期间轻松一些,拿着自己给纺织厂的购买土地的资金,缓解员工福利的压力,坚持到他退休的时候,再看看到时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变化。
  古明妍是个生意人,既然是做生意,自然就要讲究战术,不能大剌剌地随便将自己的底牌亮给人家看,最好是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成果,这才是每个生意人都追求的境界不是。
  回到娘家跟她老爸密谈了两个晚上自己的计划,在古建国反复确认了女儿能给出的报价后,全然的女儿奴兼看出了大方向也不觉得纺织厂能长久的古副厂长,就在又一次的全体领导大会上,在领导们又一次就厂里入不敷出的现状头疼的时候,提出了,可以试着把厂里的土地卖出去,回收的资金用来维持厂子运营和养这数量庞大的职工,算是为厂子争取一次喘息机会的提案。
  古建国的提议相当的大胆,虽然现在也不乏有别的工厂,会像这样一点点跟私人资本合作,或是售卖机器、厂房及土地的,用以维持工厂运营的情况出现。
  但是,作为在艰难大环境中一向还算勉强能够经营得下去的纺织厂,对于这方面,却着实是没怎么考虑过的。
  经古厂长这么一提议,在座的领导,纷纷都陷入了沉思。
  要想从国有工厂买土地,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且不说首先要领导们都有这样的想法并且还需他们都达成一致就已经很难了,就是大佬们都同意了,底下还有当家作主的工人和工会呢,能不能说服这些人,还是个很大的问题。
  加之国有工厂是归政府部门监管的,工厂的集体资产中,也是有相关政府部门的股份在的。
  在政企还没有分家的年代,古明妍要想独立的拿下土地,还得过政府的这一关,得他们签字授权同意才行。
  这一件件的都不是容易的事儿,哪里是能说干成就干成的啊!
  事实证明,古明妍的想法还是很正确的。
  就在古建国在领导大会上提出了这个建议之后,厂里的领导们经过多方讨论磋商,好不容易达成了意向后,又上报给了政府那边。然后政府又派了工作人员下来调查,询问工人们的意见等等。
  总之,等到所有的相关方全部达成了统一,决定出售纺织厂土地使用权的时候,差不多都已经是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
  就这,也不代表古明妍就成功了——她紧接着就面临了更加重大的考验,来自相关部门的召集,约谈谈话的。
  为什么人家纺织厂要卖地,工作组要找古明妍谈话呢?
  自然是她作为盛世公司的法人,也是这次纺织厂土地项目的一大投标方,在正式的达成出售土地的协议之前,被工作组找上来了呗。
  古明妍要买地,不是一天两天能成的事儿,她对此还是很清楚的。
  虽然她有老爸给帮着穿针引线,在纺织厂的内部会议提起了议案。
  但是,她也不会利用老爸的身份有任何的违规操作,顶多就是在纺织厂那边有了意向后,作为一个有意向的公司法人,正常的递交自己的报价而已。剩下的,那就是商人之间的竞价和资本竞争了,能不能真的把土地拿到手,还得看个人实力,谁能强过谁罢了。
  虽然古明妍打算正大光明的与可能出现的其他有意向购买土地的商人竞争,但是作为计划的发起者和早早就看中了这一商机的投资人来说,她也不会就这么白白的甘愿为他人做嫁衣裳。她还是打算要提前动作起来,给自己能够最终中标,打下坚实基础的。
  古明妍打基础的方式,首先就是要增加自己公司的实力,让盛世的名头打响,引起相关人员的注意,知道她是有实力的竞价者,不至于被旁人给捷足先登了。
  怎么样证明自己的实力呢?
  国外的那些资本,古明妍并不想完全露出来给所有人都知道,所以她便只能从盛世在国内新建立的公司的业务入手,逐步发展壮大了。
  古明妍开启自己实业发展的第一步,还是先选择了服装行业这个老本行。
  在有自家老妈这个管理者帮助的情况下,加上她之前打下的那些基础,发展起这个行业来,还是相当快的。
  古明妍在京都的小作坊这么多年一直开着,除了高定的生意之外,大部分是做批发,货源也是家里大舅宁荣书在南边的服装厂的供货。
  而这一次,古明妍有了大量的时间正式开始创业了,自然就想要另起炉灶,建立起自己的服装品牌,在她的脑子里还有足够丰富的设计图和对潮流的把握的时候,赶紧先把自己的牌子做起来。
  同样是去了南边买下了一个工厂,古明妍在86年的下半年里,基本上就在忙着这件事了。
  在现在的粤省买地办厂甚至招工,这些都不算是多难的事儿。
  在有足够资本的情况下,古明妍考察了几个当地就快要倒闭的工厂,挑选了一家机器设备还算新、人员充足、厂领导比较年轻且锐意进取的,整个的给注资买了下来。
  紧跟着,她就借着整个工厂完整的外壳,换掉了其生产的了老旧的服装款式,用她自己的设计图让厂里的老师傅打板制样,跟着就是挂牌生产,然后销往全国。
  古明妍给自己的这第一个服装品牌命名为聘婷,女装,走的是受众最广的中层服装路线,属于上到有较高消费能力的职业女性,下到一般的学生,都能消费得起的价位,且保证在这个品类的服装里,自家牌子的衣服质量最好,最时尚,最好看,性价比最高的那种。
  聘婷的品牌是古明妍专门去政府部门做过登记注册的专利,虽然知道这么做其实不会真的起到什么作用,但有备无患总是好的不是。以后若是真的要遇上山寨太过严重的,她也能拿出强有力的证据打官司,不至于让她的品牌损失太过严重。
  南边的工厂古明妍只是在大方向上把控并给出每季主打的设计图,其他的具体生产和人员管理方面,她都交给了原来的厂长,一个叫周佳明的大专毕业生。
  周佳明是个还没来得及施展抱负,就因为厂子积重难返而失败过一次的人。
  古明妍看中他有想法有文化且还有奋进的精神,又有失败过一次的经验,自己再给他机会时他也表现的相当的感恩。
  所以,古明妍便放心的把南边的工作交了出去,只她和她的两个助理,时不时的飞过去盯个梢,看着没问题了也不会多插手具体业务,只把控好了财务方面也就罢了。
  有了自己的品牌,古明妍就在全国各地开始了大规模的开品牌店面,尤其是她自己原本就囤有房产铺面的城市——京都、海市、深市、广市、安城等等地方,都按照她的统一设计要求,开了数十家装修风格一致,服务人员统一培训后的直营店,将聘婷这个牌子,很快就带进了大众的视野当中来了。
  自己的设计自己的工厂,又是自己的店铺和专业的工作人员,在这供小于需求的卖方市场,古明妍和她的聘婷很快就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半年多来,这个牌子为她挣到的利润且先不论,就光是她不计成本的在报纸和电视上打广告,为盛世和聘婷造的那些势,就已经足以让她在京都的商圈儿站稳脚跟,被各路有心人注意到了。
  年纪轻轻的海归博士,本身还是京大的老师,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就创建了自己的服装品牌,且发展壮大到如此地步,古明妍这个名字,很快的被一定圈子里的人都知道了。
  等到了这个时候,不管是纺织厂的领导还是工作组的政府官员,再看到纺织厂发出的公开土地售卖招标书上,投标方有盛世的名字在里面的时候,也就没有多少惊讶的了。
  在他们看来,这家公司还是很有实力的,确实够资格参与本次的竞标。
  古明妍把所有买地之前能做到工作都做到了,不管是增加自身的实力和名头,还是提前跟能够得上的人脉打好招呼,不叫纺织厂的事有暗箱操作的可能,她都做到了心中有数,一点也不怕自己这次的计划会不成功。
  毕竟,在别人看来她的盛世的那些依靠买衣服赚下的资本,于她的全副身家来说,还只是九牛一毛。
  她对这块儿地势在必得,真心想要拿下的话,想来是没几个人能争得过她的了。
  但是,就在古明妍觉得自己有很大把握,给出竞价后就能拿到土地的时候,工作组来找她的一次约谈,瞬间就将她的一切安排给打破了。
  她不得不重新的考量这件事的可行性起来,能不能成功实现计划,还真是有的磨呢……
  作者有话要说:  腻腻歪歪的久了,也该开始挣大钱了,哈哈哈。
  女主国内的事业线正式开启,可能会有些夸张的部分,希望各位小天们不要过度纠结。反正我写着爽你们看着也爽就成了,具体的细节和部分逻辑就不要过多追究了哈,谢谢大家。


第133章 白忙一场
  工作组找到古明妍约谈; 说的不光是买纺织厂土地的事儿,更是在这基础上又提出了叠加方案; 需要盛世把这个新方案也答应了; 才能同意他们参与到土地的购买当中来。
  工作组提出的提案,其大致意思,就是他们看中了盛世公司做的服装生意和聘婷品牌良好的发展势头; 希望盛世能够参与到纺织厂的经营中来; 另外多出资一笔投资; 购买获得一定比例的纺织厂股份,就像是其他国有企业最近几年搞的那一套一样; 加入外来资本进入,与工厂共同经营; 利益共享。
  也就是说,工作组要让纺织厂变成合资企业的意思。希望盛世,能成为这个合资方,合伙人。
  工作组是看中了盛世的经营项目跟纺织厂本身的生产性质本来就有着很大可能的合作基础的缘故,才会有这样的想法的。
  再加上,他们又想要为工厂引进一个强有力的资本方; 给厂子注入新鲜的血液和充足的资金,带着工厂改革发展,长远的盈利下去,而不只是想只简单地做一锤子买卖,用土地的价值换取固定数量的资产,勉强让整个厂子续命那么简单。
  领导小组们还是看到了大厂固有的问题的; 尤其是在最近的半年内,厂里的效益越来越不好了,他们便想出了这样的办法,以图未来的持续发展。
  这个在工作小组看来,他们这样的提案是给了古明妍和盛世公司一个天大的好机会,让他们能够参与到这么大规模的纺织厂的经营中来的好事儿。
  但这其实对于古明妍来说,却是恰恰相反的。
  她能不知道如果真的参与到这样一个大厂里去,成为其重要股东,在当下,对于她和整个盛世的好处吗?
  这一举动,势必会让她的实力在短时间内有很大提升的同时,自家的服装品牌——聘婷的生产,还能因有纺织厂这样的原料货源的内部关系,而被降低很大的生产成本。
  短期来看,这是既有助于盛世本身的发展,也能给纺织厂找到一个固定的大客户,让厂子在未来的至少五六年内,不用担心没有订单客户的问题了。
  如此一来,纺织厂的效益自然就上来了,相应的,这员工的福利待遇也就不是问题了。
  而且,拉进了这样的一个股东进来,既不会改变多少工厂本身的制度,还算是相当稳定又安全的给自己找了个大金主。纺织厂的领导们就再也不用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担心给下面的职工发不出福利,出现让工会的人闹起来,把领导的门儿都给堵上的尴尬了。
  这样的好事儿,纺织厂这边当然是十分乐意的了,并且厂里的领导以及工作组,还都相当的有信心,觉得古明妍一定会答应他们的这个方案,毕竟这于她来说,也是好事一件不是。
  是好事,但是真正好不好的,还是得交给时间来判断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深化,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像是这样不涉及到自然资源或是多么高科技的产业的工厂,势必有要让出份额给私人资本的那一天的。这是大势所趋,不管纺织厂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的挣扎求存,其最后被淘汰的命运也是不可避免,终会发生的。
  而正是因为知道这样的结局,古明妍才从一开始就没想着要参与进纺织厂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去。
  不然的话,她也不会人和公司都在京都,自己开服装厂却要跑到南边去了,完全可以直接就按照工作组现在的想法,提出跟整个纺织厂合作经营,自己带着盛世入主工厂,拿到一定话语权,给自己牟利就是了,何苦再舍近求远呢不是。
  京都的纺织厂,其性质跟南边的私人厂子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古明妍能在南边说买就买人家经营不下去的工厂,整个的接手,拿着自己的设计去创建新的品牌,瞬间的打开市场挣钱。
  但是对于纺织厂这样的国家集体性质的大企业,她却是无论如何也不想轻易触碰的。毕竟涉及到这样的事,就不是钱能帮她解决所有问题的了,后续的事情还有不少麻烦呢。
  在古明妍看来,纺织厂这样的国有企业,还有好几万职工的大工厂,其实越到最后,其本身不管是厂房、机器还是工人的价值,都已经是微乎其微的了,甚至这些还会成为企业的大包袱,拖着它无法前进。
  这样的工厂到了最后,其所剩余的最大价值,便是它自身所有的那片土地了,那才是个金娃娃,值钱的紧呢。
  古明妍并不觉得自己早早地知道京都的地价会涨,就把主意打到了纺织厂的那片地上的做法有什么不对。
  大家都是商人嘛,必然就是逐利的。只要是在法律和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正常操作,这些都不算是错。
  就是没有了她掌握这个先机,也还是会有其他人或早或晚地看出这里面的门道,然后下手的。
  资本嘛,从来都是精明无比的,它们比谁都懂得,从哪里能挖出宝藏来。
  那么原本就只想要最值钱的土地而并不想要参与纺织厂的具体生产经营,从而让自己日后被那上万下岗职工的善后问题拖累的古明妍,现在在面对工作组的约谈,邀请她的加入的时候,便是真真正正地被为难住了。
  对方毕竟是代表着政府和工人的,古明妍就是自己再聪明再有背景,也不能指望着人家退步,全然地随她的意,按着她的想法行事吧。她还没有自大到那个份儿上呢。
  这件事的转折,也算是叫古明妍这穿越后二十多年顺风顺水的人生中,第一次遇到了有自己想要但没办法实现的事了。
  毕竟,工作组都把话说成这样了,她要是还是坚持自己的方案,那么很可能这竞标的事儿就这么黄了。她筹划了大半年的土地,也就再也不会跟她有什么关系了,人家大可找别的更多的有实力的商人,去参与进来,相信他们还是能找得到的。
  古明妍跟工作组的人开完了会,没有直接给出回复,只说了自己需要一个礼拜的时间考虑后才能给出答复,便带着她手下的盛世经理和两个助理,离开了纺织厂的会议室。
  回到盛世现在在京都的临时办公室——古明妍后来又购买的,在她名下的一幢五层办公楼,她便开始就今天纺织厂的新提案,跟员工们开起了会议,商讨起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来。
  会议室里,大家都思考了一会儿,各自组织了一下语言,那位古明妍通过京大教授们认识的,考察过后觉得他能力还不错,被她直接吸纳进公司,经过半年的考核期后被正式任命为经理的林天启,便率先代表大家开了口——
  “老板,我觉得咱们的目标虽是要拿下纺织厂的那块儿地,但是如果再添点钱就能拿到厂子的股份,成为纺织厂的股东,倒也不是多为难的事儿。到时候,咱们就能拿到最低价格的布料了,货源还稳定,对咱们南边的工厂也是有好处的,所以我觉得同意工作组的提案是有好处的,您说呢?”
  林天启的想法其实并没有错,人人都能看得到的明显好处,他想按照工作组给出的提议走,也不算是错的。
  只不过,古明妍当然还是有别的考虑的。对自己的员工,她自然是能够说得深一些的,也想让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对这件事有所犹豫——
  “你说的道理我怎么会不理解呢?只不过,现在看上去是双赢的局面,其实以后会变得怎样,还很难说。”
  “不说别的,就只从大趋势上来看,我觉得这大纺织厂总会有破产倒闭的那一天的。你们也不要觉得我危言耸听,经济发展的规律在那儿摆着呢,现在也有那么多工厂做出了例子了,纺织厂也不是多特别的地方,没道理人家都倒了,它还能一直坚、挺着吧。”
  “那么,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我们如果只是按照原计划购买了厂子土地的使用权的话,那么以后等到厂子不行了的时候,再怎么样也不会牵扯到我们身上,他们的厂房员工的,都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只开发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