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零之财源滚滚-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余安叹口气。
  “三舱的舱长王全安,就是王姐的男人,王全安牺牲的时候,他跟王姐刚刚结婚半年,王全安执行那次任务的时候,王姐刚怀了身孕,本来是请了假回去探亲的,但是因为这临时的政治任务上了舱,没有想到就是永别!”欧阳霖低声说道,“这些年来,我只是想要替他们要一个名分,一个公道,可是……”
  余安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总有一天他们的名字会出现在烈士陵园的!”
  欧阳霖站起身来说道:“好了,我也累了,要休息了!”
  欧阳霖说完,径直走进了房间。
  余安知道欧阳霖此时此刻的心情,她没有追进去,想要给他一个冷静的空间。
  第二天一大早,余安包了馄饨,给欧阳霖下馄饨吃。
  下好馄饨,余安去喊欧阳霖,却想不到欧阳霖的房间里根本就空无一人。
  余安有些失望,自己吃了馄饨去上学。
  四月份了,很快要期中考试,余安也忙活了起来,等考完试都要四月中旬了,这才记起回四合院。
  四合院门前排着一咧黄色面包车,这就是首都最初的面的,外号“黄虫”的,也幸亏这地段偏僻,附近没什么人,要不然这么一溜车,实在是招摇。
  余安赶紧推着车子进了门,一进门,就看到欧阳霖、战廷还有蔡和平都在,三面坐在院子的桌子上,面前摆着几瓶酒,一碟花生米,一碟拌黄瓜。
  余安这还是第一次看到三人凑在一起喝酒,也就打了声招呼,立刻去了厨房,做了两个热菜出来。
  蔡和平笑嘻嘻的道了谢,欧阳霖与战廷却是面无表情。
  余安本来是想讨好欧阳霖,没想到碰了个钉子,就觉着不高兴,自己先进了房间,等到她睡了个午觉起来,三个人都不在了,欧阳霖只留下一个纸条,说是开车的人已经给她找好了,让她明天在家等着。
  余安抬头,就看到那些面的都开进了院子,将院子堵得水泄不通。
  晚上,余安一个人吃饭,等了欧阳霖一晚上也没回到,第二天战廷来了,还带来五个兄弟,有两个余安在大民那边见过。
  “他两是老司机,老大说了,让他们来帮你管着人,剩下这三个,车龄两三年,也可以!”战廷说道,“再加上我一个!”
  “你不用给欧阳霖开车?”余安问道。
  “老大去香港了,暂时半年都在那边!”战廷说道。
  余安一愣:“那边有什么事情吗?”
  “不知道呢,老大没说,只是说九月就差不多了!”战廷不愿意多说,只是问道:“这车费咋算?”
  余安回神,说是让六个人第一个月先免费开,她只管借车,油钱他们自己出,先看看行情,从第二月开始根据行情交份子钱。
  “可以!”战廷点头,跟那些兄弟们说了,兄弟们都打听着。
  六辆车开出了院子,院子又变得空旷了!
  第二天,余安正要去学校,战廷就开着“黄虫”来接她了,说是老常头那饭店今天开业。


第420章 死在香港也不管
  余安坐上那“黄虫”,瞧着黄虫上的那“taxi”四个字母觉着很洋气,这可是大首都第一代的面的呢!
  “生意咋样昨天?”余安问道。
  战廷没说话,只是尴尬的笑了笑。
  余安问道:“怎么?生意不好?”
  战廷点点头:“昨天就一个坐车的,还是要生孩子了,实在是来不及了,十里地,给了三块钱,疼的那孕妇当场就昏倒了!”
  一般人家工资才四五十快,坐一次车就花了三块,不心疼才怪!
  余安笑笑:“一开始就是这样,不着急!”
  战廷也就没再说话,送了余安去了王府井的那两个铺子。
  那两个铺子打通连在了一起,挂上了常家饭店的招牌,那字写得十分有风骨,一看就是出自大家。
  门口老常头与老李头在热情的说着什么,看来因为李陇,这老李头与老常头也熟悉了。
  李陇看到了余安,赶紧迎了上去,对着余安显摆说道:“姐,你看看咋样,这些都是我跟弟兄们修的!”
  余安看了一眼,两个铺子收拾的还不错,桌子板凳也看不出是用的旧的来,每个门上面还搭了花布,有生活气息又在热天不能关门的时候加强了私密性。
  老李头上前说道:“有个大厨你也不介绍我认识!”
  李陇插话说道:“现在我爷爷可是天天在人家常叔这边蹭饭,前些日子刚搬来的时候,还嚷嚷着要回去那部队大院,说那清静,嫌我烦,如今却是让他回去他都不去了!”
  “那也是因为我想吃老常头的大菜,可不是因为你!你啊,从小道道也就干了这一件事情让我满意!”李老头指了指那铺子说道,“装的还有模有样的!”
  余安笑着对老常头说道:“行啊,以后就让老李头在这边吃饭,不收钱,就当李陇的劳务费了,以后有啥活,你使劲使唤他!”
  李陇赶紧说道:“这可说好了,以后我可不付我爷爷的饭钱了!”
  老常头笑道:“不用付,别的不说,就这四个字就值一辈子的饭钱!”
  余安抬起头来,原来这字是老李头写的啊,没看出来,这老李头还是书法大家呢!
  老李头听了这话十分的满足:“懂行啊!”
  “爹,快请客人进屋吃饭吧!”这会儿,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从屋里出来说道。
  老常头低声对余安说道:“这就是我那个儿子,自从来了首都,我将她娘送去了医院,如今总算肯喊我一声爹……”
  余安拍了拍老常头的肩膀:“好日子在后面呢!”
  老常头点点头。
  店铺里除了老常头父子,还有两个小伙计,算是老常头的徒弟,一个跟着老常头做饭,一个跟着小常跑堂。
  余安与老李头坐下,李陇也帮着上菜。
  老常头亲手做了八宝鸭,刚端上来就馋的老李头流口水。
  “最近这搬回来,去琉璃厂也近了,寻摸了一批红玛瑙,正宗货,不知道你有兴趣不?”老李头一边撕了一只鸭腿一边说道。
  余安问道:“红玛瑙?来历呢?”
  老李头点点头,“放心,不干净的绝对不会让你买,是以前老家人留下来的货,如今有了出国的机会,寻思换点路费!”
  余安一听也就放心,说是看看成色再说。
  老李头等着李陇进来,让他吃完饭去传话,看看什么时候能看货。
  李陇嘴里应着,也扯了一根鸭腿吃。
  一会儿战廷进来,安安静静的吃了一点饭,又回到了车上等着。
  饭店开张之后,陆陆续续的有人进来,看了菜单,但凡点了菜尝了味道的,都佩服老常头的手艺。
  那个小常看起来也挺勤快,余安也就放心。
  要走的时候,武柱子来了,带了一帮兄弟来。
  “吃归吃,可别闹事!”余安嘱咐了一声,这老常头开个店不容易,可不能让武柱子带着小混混祸祸了。
  武柱子赶紧说道:“余姐,您瞧您,小瞧咱们了不是,咱们这些年早不干那事了,老大也不能让啊!”
  余安顺便问了大胡子最近忙什么。
  “在香港不愿意回来了呢,华姐天天的骂,说他被小浪蹄子哄住了,这边的生意也不管了,咱们现在自力更生呢!”武柱子叹口气。
  余安皱眉,这香港这个时候虽然繁华,但是也是乌烟瘴气,大胡子在那边做正经生意还好,若是做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那边电话有不?我挂个电话!”余安问武柱子要了电话。
  离开老常饭店,余安就去了邮局,八十年代香港没回归,打个电话十分的费劲,余安打了半天这才接通了,而且信号还断断续续的,里面传来一个女人的哭声。
  “什么?”余安喊着嗓子,大体听清了那女人的意思,那女人就是大胡子在香港的小秘,大胡子栽了,赌钱输了一百万港币,那小秘正要打电话跟华姐要钱,没想到余安先打去电话了。
  “你告诉乔华,拿钱来赎人,不然老胡回不去啦!”那小秘在电话里边哭边喊。
  余安挂了电话,才知道那华姐大名叫做乔华,如今这事儿,她还真的不知道怎么跟华姐说。
  余安喊了武柱子带着她去找了乔华。
  乔华住在建国门一个大院,看房子也是很有历史年头的,青瓦大黑门。
  武柱子去叫了门,一个保姆应出来,她认识武柱子,就开门让武柱子与余安进去。
  乔家大院古色古香,中间还有个中空设计的连廊,主体建筑是个回字的两层楼,楼底下是假山,秀竹迎风飘动。
  乔华穿了一件改良旗袍,烫了齐耳的短发,气质距离上次竟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坐在二楼的会客室等着余安,见到余安脸上还有几分笑意,但是看到武柱子之后,笑意一下子就凝固了。
  “华姐……”武柱子不安的搓了搓手。
  “我说过,大胡子的事情我不再管,就算是死在香港我也不管!”乔华沉声喊道。


第421章 改革开放的窗口
  武柱子吓得不敢说话了。
  “大妹子,你这难得来一趟,快坐,我给你泡杯好茶!”乔华给余安倒了一杯茶。
  余安看了一眼那茶水,清澈碧绿,茶叶大小均匀鲜嫩,的确是一品好茶。
  余安坐下来,慢慢的品了茶。
  武柱子急的不行,几次看了余安,想要余安帮着说两句好话。
  乔华十分满意的望着余安:“我就想不到大妹子学问这么好的人,怎么就认识了大胡子这种人!”
  余安笑起来:“华姐,看你的家世,也知道是个不凡的,不但认识了胡大哥,这些年不也一直帮着胡大哥么!”
  乔华叹口气:“这房子是近两年才收回来的,前些年我们家的确过得苦,那时候我不懂事,认识了老胡,这么多年也对他是死心塌地,但是现在看来,当时我的脑子就是进水了!”
  余安知道上次大胡子带着小秘回来的事情,对乔华打击不小。
  余安默默的喝了半下午茶,武柱子也站了半下午,到了最后乔华问道:“行了,有事你就说吧,是不是老胡出什么事了?”
  余安心里叹口气,女人啊,就是心软!
  余安将那小秘电话里说的事情告诉了乔华,乔华愣怔了半天,低声说道:“你们回去吧!”
  余安没有再强求,站起身来告辞。
  出了门,武柱子急的不行:“余姐,你咋不求求华姐么,老大要没命了!”
  余安说道:“她忍不住问,自然就不会不管,只是老胡这次做的事情太伤人心了!”
  武柱子还是着急:“那女人在电话里不是说只有五天的时间,咱们还要送钱过去,我怕来不及呢!店里最近上了一批货,手里的现钱,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一万块钱,再加上老大下面的产业,能凑个五六万的现金,但是还差的远呢!”
  那电话里,小秘说一百万港币,换算成人民币二十五万左右,如今还差二十万。
  余安算了一下,她手里也就差不多这些钱,但是有些钱在欧阳霖手里,当时余安让他存在香港的银行了,必须要到香港找到欧阳霖才能取出来!
  她手里的现金也就只有不到三万块。
  武柱子急的不行,余安却觉着乔华不会不管。
  等了一天,乔华还是没有任何的动静。
  余安有些扛不住了,找到郑美玲,让她想法子弄一张探亲的邀请函,办个通行证,她要去香港一趟。
  郑美玲是港胞身份,很快给余安弄了一张邀请函,还说要跟余安一起回香港。
  郑美玲打算跟家里摊牌,去美国留学。
  余安跟系里请了假,当天晚上就去火车站坐火车。
  在火车站,武柱子的旁边站着乔华。
  乔华提了个编织包,将编织包交给余安说道:“告诉他,这是我最后一次管他的闲事!”
  余安掂了掂那些钱,低声说道:“华姐,这话我一定带到,胡大哥这次受到了教训,一定会珍惜你的……”
  乔华摆摆手,转身离开。
  武柱子望着余安,摸了摸额头上的冷汗:“华姐这次是伤透心了!”
  余安也叹了一口气。
  战廷给余安弄了两张卧铺票,不然从首都到深圳要接近三十个小时,余安还真的坚持不住。
  余安跟郑美玲上了车,找到了铺位。
  上下铺,余安要了上铺,将乔华给的那个编织包塞在了发黑的被子里。
  郑美玲喊余安下来聊天。
  “还记得么,咱们就是在火车上认识的!”郑美玲笑道,“那会儿我自己偷着跑去首都,结果坐糊涂了车,就碰上了你,你那碗面我可是印象深刻!”
  “还吃吗?我拿着!”余安拿出茶缸子来,方便面,火腿肠。
  郑美玲摇摇头:“不想吃!”
  余安知道郑美玲有些焦虑去香港的事情,也就问道:“你真的想明白了?不后悔?”
  郑美玲垂下眼帘:“安安,说实话,我害怕,从小到大我的主意一直很大,想做的事情我爹地妈咪拦不住我,但是这一次,我心里没底……”
  余安也不知道该不该劝说郑美玲,毕竟她与朱骏声的关系……
  “行了,不想了,既然不知道未来如何,我就当赌一次了!”郑美玲打起精神来。
  余安笑道:“你是个勇敢的姑娘!”
  “说实话,我真的嫉妒你,朱老师爱你那么深沉,你却视而不见,有的时候我甚至有些生气,但是我也知道,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郑美玲叹口气。
  余安笑笑:“你想的很透彻!”
  “好啦,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放心,不管将来如何,不管我与朱老师能不能在一起,我都不会后悔今天的选择,还有,我们永远是好姐妹!”郑美玲抱住了余安的身子。
  余安点点头。
  但愿。
  晚上,余安躺在床铺上睡了一觉,白天吃方便面,与郑美玲聊天,到了第二天的凌晨,两个人才下了火车。
  余安对二十一世纪的深圳很熟悉,但是对现在刚刚开始开发的深圳两眼一抹黑,她只记得位于深南中路华强北地段的深圳电子大厦在这个时候已经竣工,那个电子大厦楼高20层,以69。9米高度成为深圳第一高楼。
  就在余安发愁怎么去办通行证的时候,一辆面包车停在了余安与郑美玲的面前。
  “余同志是吧?我叫做罗言,是长官让我来接你们的!”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从车上下来,恭敬的朝着余安行礼。
  “长官?长官是谁?”郑美玲奇怪的问道。
  余安一听长官两字,就知道是欧阳霖安排的,也就点点头,对郑美玲说道:“以后我再跟你解释!”
  余安先跟郑美玲上了车。
  余安在车上说了自己要换通行证的事情。
  “余同志放心,明天一早我就带着余同志去换证,下午我送余同志去香港!”罗言说道。
  余安见欧阳霖已经全都安排好,也就放心。
  罗言给余安与郑美玲安置好招待所,又要带着两人去吃饭。
  余安看了看四周,倒是有不少饭馆,都是些新开的,也就随便找了家,简单的吃了一些。
  晚上的时候,余安闲着没事,让罗言拉着她去看了一下那深圳第一高楼,去看了看自己在深南大道买的那上百亩地。
  深南大道作为深圳的一张名片,已经开始建设。


第422章 入乡随俗
  “对了,长官还让我告诉余同志,您那一百亩地之前有几波人前来洽谈,想问您卖不卖?”罗言问道,“长官说,那地可是涨了五倍呢!”
  那一百亩地当初买的是一万块钱,现在也就是五万块钱,或许别人觉着这已经是不错的买卖了,但是余安知道这在深南大道的一百亩地意味着什么。
  “不卖!”余安说道,“我打算自己盖大厦!”
  余安的那些地旁边就是刚起来的电子大厦,再过几年,这深圳电子大厦就会成为全国电子集散地,一个铺位几十万难求,她打算在旁边盖上大厦,到时候若是有精力,就自己做电子产品,如果懒了就照旧租出去。
  罗言有些吃惊,“盖大楼?这个可不少钱!”
  余安点头,“等我从香港回来再计划这件事情!现在最重要的是救出大胡子。”
  罗言赶紧应着。
  第二天一大早,罗言拉着余安与郑美玲去办了通行证,给大胡子的小秘打了电话确定时间之后下午就直接入关,进了香港。
  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余安经常去香港,其实说起来,香港这三十年变化比起来大陆来,真的小了很多,但是在八十年代,香港绝对是时尚之都,一进入香港,余安就感受到了一股新潮的气息。
  郑美玲让罗言将车子开到了九龙。
  九龙是香港的平民区,这里楼房很多,但是都很旧,地上污水横流,小孩子在满是垃圾的地面上奔跑,巷子里黑乎乎的一片,墙面上贴满了各种中医、西医还有牙科的招牌,这里存在很多私人的诊所,为那些无法承担高额医药费的人提供治疗。
  九龙的一条街上,郑美玲下了车,指着三口挂着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