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俏七零-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反馈回国。实际上这并不是第一天出口,也不是机缘巧合得到了谁的褒奖,纯粹是周品正弄出来的故事。

    “这么一来咱们合作社出产的水果蔬菜身价暴涨,今年的出口价格可能至少要翻2倍,而且需求也十分大,明年我们可以放心的扩大规模了。”周品正胸有成竹地说。

    除了杨小贝,周县长夫妻俩像是听天书一样。合着这次闹出来的动静,从R国到中央,再从中央到地方,却全部都是这个侄子搞出来的事体?周婶婶呆了一下,才说道,“吓煞人呢!侬胆子也大额,敢这么忽悠老外啊!”

    可不是,现在是只要有老外过来大家都当祖宗一样供着,人家问个啥简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哪里像周品正这样的,跑到人家的地盘上去忽悠人家?连周县长也担心地问,“你一下子提价这么多,不会有问题吧?”不是说……生意就是要诚信吗?

    只有杨小贝不以为然,岛国小鬼子这个时代邦交良好的情况下,鬼鬼祟祟的不知道忽悠走咱们多少好东西,甚至很多企业机密技术、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手艺都被忽悠走了,诚然国人还没学会和“友邦”打交道,让人家一句话一鞠躬的就把好东西偷走了,可是小鬼子的心那叫一个黑,成天憋着坏水想坑人,让善良的国人防不胜防。

    像周品正这样的货真价实的好东西出口,价格高一点不是很正常嘛?“叫我说翻倍的话还少了,至少要5倍!”杨小贝不客气地说,“咱们现在是名牌,是高档商品,没有高昂的价格怎么能体现他高贵的身价呢?”

    周婶婶咂舌不已,叔叔也说“过犹不及”,只有周品正但笑不语。他现在出去转了一圈,算是开了眼。小贝说的他当然知道,就说那声称最昂贵的“和牛”,不就是给牛听音乐喝啤酒外加按摩,就能够卖出天价,实际上成本又有多少?不过是名气、噱头罢了。

    自从自己的产品推出去后,他果断在R国也注册了商标,由公司全权代理贸易。不过价格肯定不止是涨2倍,但是运营有风险,出口有成本,而本地的农户们收益增加100%已经足够了,过犹不及。这中间的利润就不足为外人道了,毕竟这才是他私人的公司,是他一手打拼出来的局面。

    这话在叔叔面前他也不会说,叔叔当官当久了,真拿自己是这个地方的父母官,什么都要为农民着想。但是生意和政治不能混为一谈,如果农产品收购价涨幅太快,产生的后果绝对不是正面的,甚至可能对以后的发展产生阻力。既然这样还是闷声大发财,回去在被窝里和小贝慢慢说吧。

 第292章 差评

    “不过……你们之前的应对是正确的,咱们合作社的确不适合住到前台来。”周品正正色说道。国家现在的政策还是私人企业雇工不得超过8人,虽然合作社注册的是大集体,但凡事就怕一个认真。这里头的利润有多大只要有心人就会知道,到那个时候,小小的一个县长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我们也是这么想的。实在是……前几年大家都被搞怕了,现在这样也蛮好的,咱们宣传的是新农村,代表人物的小贝,一下子就把注意力转移了嘛!”周县长哈哈一笑,得意地说。

    ……这话听得怎么这么别扭呢?周品正想,在生意和媳妇面前,当然是媳妇重要好不好?怕合作社被觊觎,难道就不怕小贝被觊觎,明明她那么可爱……

    说老实话当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是有些不舒服的,有一种自己珍藏的珠宝被公之于众的失落感。小贝的好他是最清楚的,也许除了杨家人,他才是发现这块瑰宝的第一人。一直以来尽管他很努力希望家人接受并认识到小贝的优点,但是他从来也没有想过要让她成为这么光彩照人的存在,这总让他有一种十分努力仍然配不上对方的错觉。

    可是……这并不是谁的错,小贝她从来也不喜欢抛头露面,更加不会主动去曝光自己,也是阴差阳错,如果自己在的话,不管想什么办法也会把小贝好好收藏起来的吧?说到底他还是有些大男子主义作祟,没人喜欢自己的妻子曝光度太高,太耀眼。

    从周叔叔家告辞,傍晚的时候他们回到了韩家冲,自然又是一阵惊喜,“哎呦你再不回来,小贝我都替你看不住了!”易慧芬夸张地说。她现在算是知道当初小贝为啥拒绝采访了,好家伙,自从上了报,每个星期寄过来的信都快用麻袋装了。这还不算,隔上几天就有其他县市的人过来“参观考察”,让村子里的人疲于接待,小贝也叫苦不迭。

    要不是扯着自己单身一人带着娃的借口吗,还要特殊的身份,搞不好杨小贝就得天天站台,疲于应付各类来访者了。更加别说那些来信,刚开始的时候还少一点,易慧芬还帮着整理,可这都是些什么呀?明明报纸上把小贝写得那么高大上,也介绍了她现在可是已婚妇女,还是什么样的人都有。

    有人写信借钱的,有写信求助的,还有人写信求爱的,哎哎呀那肉麻的话看得她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讲真那报纸上的照片连爹都没认出来,那些人是怎么看出小贝好看的?还不是看人家现在出名了,什么阿猫阿狗都来了。

    小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老话说的没错!你看看,我还躲着呢都被写成圣母了,可不是香的臭的都来了?”很多人来村里都是慕名来找小贝,易慧芬不得不和叔叔两个艰难糊弄着,每天不厌其烦。

    周品正早知道事情会如此,话说那时到底是那个脑残要来采访小贝的?(朱记者默默地躺枪)。虽然来参观的人不少,村里和镇上的知名度提高了,可是实际效益一时之间也看不出来——最重要的是,在他们的计划中也没有这么一出,就可以让大家过得更好,又何必弄这些花哨的东西呢?

    还好杨小贝本人坚持,不用去参加没完没了的表彰会、宣传会,要不然诚诚就连晚上和妈妈相聚的时光都够呛——人家一个宣传队可是一个个县市去的,一去大半个月都不在家,简直了。

    杨启泰也对妹夫的回归表示了欢迎。现在他当然不比从前对周品正有成见。关键在他离开的这半年里,亲眼见证了小妹是怎样一个人坚强地工作生活着。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周品正的确把小妹照顾得很好,而自己尽管努力帮忙,小妹还是眼看着瘦了下来。

    “回来就好,好好看着小妹,可别让她再那么逞强了!”杨启泰如释重负的说。他能够理解小贝的事业心,但是看她瘦弱的身躯成天风里来雨里去的,心疼啊!作为哥哥,也只能帮她带带孩子,还有尽量给她一个安心的家而已。但是周品正是不一样的,有他在,小贝就能够让人放心了。

    “说什么呢?好像他走了以后我做了多少坏事似的!”杨小贝不乐意了,怎么一个个的都这么说,就好像离开了周品正她就不是杨小贝了。其实她真相了,在某种意义上,现在她和周品正是一体的,只有他回来才会完整。

    晚上自然是阖家团圆的聚餐,就连大伯、二伯和爷爷也来了。女婿半个儿,也是家中的贵客,这出了远门回来当然要喝一场表示庆贺,大家热热闹闹地闹到很晚,不出意外地都喝得微醺。

    周品正酒量很好,但架不住中午小酌了一下,晚上又被轮番敬酒,自己长途跋涉状态也不好,居然罕见地喝高了。幸好他酒品不错,不吵不闹不吐,就是抱着东西不撒手。这不小贝扶着他去房间,倒在床上就抱着她的腰不放,“老婆……宝贝……我好想你哦……”

    “行了,知道你想我,先撒手我给你擦一下再睡!”杨小贝哭笑不得,刚才还在饭桌上拍着胸脯跟大家伙保证要好好照顾自己一辈子,转眼间就摊在床上让自己服侍不说,还撒上娇了……

    “不要!我好想你……老婆……”“呼呼……”这家伙居然就这么睡着了!那双手箍得跟铁桶似的,杨小贝这点力气哪里挣扎得开?还好儿子早早地被哄睡了,她只好委委屈屈地就着这个姿势入眠,心中那叫一个憋屈——说好的晚上哄我呢?说话不算话,差评不解释!

    等第二天周品正醒来的时候,自然收获白眼无数。糟糕!昨天晚上光顾着高兴,把哄老婆的大事给忘了!周品正心知不好,赶紧低声下气地说,“小贝你醒了?肚子饿了吗?我去烧早饭!”

    哼!杨小贝瞪了他一眼,觉得今天之内都不会原谅他。烧早饭?早上起来不侍候好你宝贝儿子,哪有吃饭的功夫?果然一有动静周至诚就醒了,翻身从床上坐起来,揉揉眼睛就开始傻笑。

    外婆常常说诚诚“喜色”好,就是不管什么时候都笑嘻嘻的,哪怕的从睡梦中醒来,眼睛还没睁开呢就笑了,这样的孩子福气好,最好养活。难为他一夜过去还记得爸爸,冲他傻乐了一下,还是熟门熟路地找妈妈,“妈妈,嘘嘘!”

 第293章 失落

    好吧,周品正的哄妻计划又要泡汤了。手忙脚乱的给儿子把尿、穿衣、洗漱过后,宝宝肚子饿了,要吃饭饭。他的饭食都是单独做的——没办法,小家伙就爱吃饭,不爱喝奶粉和吃其他辅食,但是大人吃的饭菜油盐偏重,每天杨小贝都要早早地起来给儿子单独烹制。

    周品正虚心地学习了儿子“爱心早餐”的做法,虽然简单,但是无论食材还是营养、口味都是用了心的,见平时大大咧咧的小贝每天都这么精心的准备儿子的吃食,周品正知道为了孩子她付出了多少心血。不能责怪她太过于醉心事业,无论如何她都是把儿子放在第一位的。

    自从有了儿子,父母就别想睡懒觉。每天早上都是一场战争,上学以后战况尤其惨烈。早上的家里是最热闹的,锅碗瓢盆、孩子的喧闹声让整个屋子充满了生气,好不容易收拾停当,杨启泰两口子要上班去了,惯例还是把杨文带着。他今年都快两岁了,在城里都已经入托了,不过爸爸是小学校长,他从小就在学校里混大的,连五年级的教室都常去,幼托班算个啥!

    吃过早饭,杨老汉习惯性地吸着旱烟走过来接乖孙,到了小儿子家才想起来女婿昨儿个回来了,这刚抱上儿子稀罕着呢,估计是用不着他老头子了。果不其然,周品正觉得今天就在家带诚诚玩一天,弥补一下缺失的父爱,却被杨小贝毫不留情地怼道,“离开这么公司都是易二哥他们在操持,你倒好,回来了还不赶紧露面,在家带儿子是正经事吗?”

    说得很有道理,周品正无言于对。但是又实在不想离开儿子,这小子也鬼精鬼精,和爸爸黏糊得不得了,一旦熟悉起来,凡是好说话爸爸当然比会讲道理要他听话的妈妈让人喜欢,这不听说爸爸要去上班,马上双手环着他的脖子不放,撒娇不让爸爸走——至于妈妈,反正每天都是要上班的呀,他早就习惯了,敷衍地挥手再见,继续缠着老爸。

    最终的结果还是周品正决定带着娃去上班,反正他不嫌麻烦,杨小贝也就无所谓,一家人也一起出门,先把杨小贝送到诊所,再和爸爸去城里,把个小家伙喜得手舞足蹈的。

    很快热闹的家里就只剩下杨老汉一个人。平时他还和诚诚两个说说唠唠,今天全都走了,就剩他一个人。不过没关系,杨老汉操起一把大竹扫帚开始清扫稻场上的鸡鸭屎还有别的垃圾。农户家门口总有这么一大块平整的土地,用来晾晒等用途。因为是泥巴地,每次下雨后都要抢在将干未干时用牛拉着石磙碾实啰,否则天一晴就给开裂。

    每块稻场都需要精心养护着,开裂不行,不平整不行,长了杂草就跟说明家里太懒惰。启泰两口子都是吃工资的人,哪里有时间在上班的时候天晴了回来打稻场?还有家里的猪呀、鸡呀什么的,总要有人经管着,杨老汉每天也都过来转转,关心一下。

    “哎!再不弄干净都要长草了,这是种的什么地……”他咕哝了一句,随即想到家里也没地,不禁有些惘然若失。现在都在搞什么“特色农业”,种的都不是粮食了,也没有多少晾晒的东西。像他们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农,也就是在坚持这些传统的东西,至于还能用多久,谁也说不准……

    杨老汉想的没错,再过二十年,韩家冲因为身处血吸虫疫区,被全面禁止了耕牛的养殖,连现在命根子一样,导致他中风的水牛都全部都消失了,那些扬着鞭子,慢悠悠走在水牛身后赶磙子的身影再也看不见,只留下全部都是用水泥浇筑的稻场。

    现在的农村还处于刚刚睁开眼睛看外头的时候,大家这时觉得小汽车、电视机、录音机已经是了不得的高科技了,谁又能够想到仅仅三十年,不仅大多数家庭已经有了小轿车,家家户户都住进了小洋楼,至于通讯,因为山区电话线不好牵,甚至直接跳过了固定电话,变成了全民用手机的年代。

    有很多时候,七十几岁还在用手机给孩子们打电话发短信的大伯都会感叹说,“要是爹还活着,见到这么多先进的东西不知道有多高兴呢!可惜啰,发展最快的时候爹都没有看到……”

    是啊,像杨老汉这样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们,固守着传统的思维模式,也欣喜地看着不断涌现出的新生事物。就像那位走了半天专程来看“电吹的扇子”的那位老人,她们对于这些新生事物,是带着虔诚、感恩的心来看待的,总会感叹一声,“赶上了好时候哇!”

    上辈子杨老汉直到去世,杨家人都还是非常贫穷的。可是没过几年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出去打工浪潮,年轻的哥哥姐姐们在外面辛苦拼搏,辛辛苦苦攒下来钱回乡建房、买车,等过年回去的时候,带着家中的老人出去是很有面子的事,可惜那些他都没有享受过。

    哪怕是现在,杨老汉仍然不适应像小儿子这样夫妻都在上班的家庭,这样的话家里就顾不上了,总让他有一些不顺眼。比如菜园子都闲着了啊,没有打理好啊,猪喂得不够仔细啊,稻场上太脏了啊……谁又能想到以后的年轻人一年才回一次家,家里都长蘑菇了呢?

    随着社会目不暇接的飞速发展,总有一些跟不上的失落感。这种感觉越是年长也明显,哪怕如今仅仅只现端倪,杨老汉就已经叹了很多气了。这也是他觉得帮着带孩子的原因之一——老子跟不上时代,跟着孙儿学总可以吧?咱爷孙俩一起看看这个新时代!

    可是今天孙子也被带走了,这让每天忙活的杨老汉很是空虚。在家里蜇摸了半天,该做的都做完了,一看天色还没到吃中饭,只好又背着手出去走走。刚走到村口,就被几个老哥俩给叫住了,“老杨,来来来,三缺一,摸两把!”

    杨老汉看看天,日头好得很。9月的天不冷不热,正是干活的好时候。他们几个老头子都才六十多,放以前正是主要劳动力,居然都无所事事地在这边聚众打牌。“今天怎么这么闲?家里都没有事做?”他边说边走过去,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摸两把也无所谓。

 第294章 花牌

    杨老汉当然也玩牌。农闲十分、节庆里大家闲来无事都会摸两把。但是和大多数地区流行的麻将不同,本地玩麻将的很少,大约是四川麻将的玩法,一般也是年轻人玩得多,老人们最喜欢的是玩“花牌”。

    一副麻将136张,置办起来是不小的一笔费用不说,打起来也没有那么方便。要严格的四方桌椅,一本正经坐下来搓麻将。打麻将需要“码长城”,在没有麻将机的年代,长时间搓麻将是一件体力活,花牌则不然,它是单独流行于荆州、枝江等地区的一种纸牌,类似于“柳叶牌”,但牌面完全不一样。

    花牌(又名“上大人“)呈长条片状,约一小拃长,半寸宽,用硬纸刷清漆制成(后来全部都是塑制了)。每副牌110张,这个年代人们戏称打花牌为“学习110条“。由上、大、人,可、知、礼,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土,八、九、子,二、四、五、六等组成。花牌中字的大意为“上古大人,孔丘一人而已;他教化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位贤人;八九个得意门生,可知周公之礼。”

    外地人——比如周品正,是连牌面上的字都识不全的,因为这种看起来似隶非隶、似篆非篆的文字,介于行书与草书之间。毛笔书写,结构严谨,轻重缓急,挥之有度。是在古今书法字典里也找不到的特殊字体。当然本地人从小就被抱在长辈的膝头认字,“上大人”“孔乙己”,早早地就耳熟能详了。

    说来也巧,这种看起来很难读懂的字却很容易普及,即使目不识丁的农民,在很短的时间内也会很快掌握应用。奇的是在一叠牌中,只要冒出一点字头,就能准确地辨出是张什么牌,实乃拙中见巧,巧中露灵犀。花牌的打发比之麻将更加千变万化,算经,算胡,算坡,还要“圆”,意思是牌面无论如何组合,最后只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