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俏七零-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的人多了去了。

    可是沈艳丽不这么想啊,就许她走后门,哪里许别人走后门顶替她?大伙儿正闹着呢,台上的杨小贝根本不知道台下的小纠纷,已经开始表演了。

    当初的两首新歌已经成为了保留曲目,伴奏是伸手就来完全没有问题。作为“原唱”,当初这谱子还是她跟着一起琢磨出来的呢,自然也没有问题,短暂的交流以后,她就自信的走到了前台。

    面前是乌压压的一片人头,这边光线强烈,从台上看下去,根本看不到人们的表情。但是杨小贝也非吴下阿蒙,虽然很久都没有上场,也不会像第一次那样紧张了,也许是历练过了,也许是周品正就在后台等着,她超淡定的跟大家挥了挥手,很是从容。

    周小菊从小贝上台就已经忘记了和别人的龌蹉,激动得脸都红了。哇!小贝台风很稳健嘛!像个大明星一样……可怜的娃自小五音不全,在学校就非常羡慕那些文艺特长生,一到节假日表演的时候,人家在台上唱唱跳跳多风光?现在嫂子在这么大的场面唱歌,她简直与有荣焉。

    熟悉的曲子响起来,正是{好日子},在这个全民欢乐的日子里,也只有这首歌最应景,最能体现大家的心情。前奏响起来的时候,后面一位乡亲说道,“要说这首歌啊,还是前几年那个闺女唱得好听。后来的几个唱得都不是那个味儿。”他这个说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纷纷赞同。

    “那个姑娘好像是韩家冲的,她们村里这两年也没人来了。”有人说。还有人是知情的,说道,“你们懂啥?人家村里自从出了个大学生,家家户户都以读书为荣,我大姨就是他们村的,听说连女娃都上初中、高中呢!”

    有的时候一个人是可以影响一群人的,杨启泰的大学生身份,猛然让村民们发现除了修地球,还有一个更好的出路——读书。杨家是出了名的穷人家,可是人家照样供养出了一个大学生。那谁家还比他们家穷?人家能考上,自己的娃怎么就不能?有了一个榜样,改变了所有人的想法。

    “大学生当然好了,可是女娃娃有什么好读的?将来还不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人一多话题很快就歪了楼,正想和别人争个明白,旁边的人赶紧道,“嘘……开始了。”

    银铃般甜美的嗓音响起,“唉~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歌声欢快、明朗,闹哄哄的人群渐渐的都安静下来,一起享受着美好的音乐。

    一首歌很快就结束了,杨小贝也不多说话,鞠躬下台。后知后觉的人们这才发现歌曲已经结束,安静了三秒钟,铺天盖地的呼声响了起来“再来一首!”“好!”“来劲!”叫好声不绝于耳。听过杨小贝唱歌的人早就记起来了,“是那个小姑娘!今年可算是来了!”

    美好的音乐是不分界线的,听过杨小贝“原音呈现”的人,再也忘不了她天籁般的歌声,更加别说没用听过的人们了。周小菊对小贝那是惊为天人,一曲之后从此成为了小贝的迷妹,后来还不断试图劝说她去做歌星。

    沈艳丽脸上也是火辣辣的。她本来还想要看笑话,这个走后门的有什么本事,敢就这么上台顶替自己。要知道这个节目也可以算是压轴了,要不是她背景深厚,能轮得上这个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谁知道人家一开嗓子,她就傻眼了。

    就这嗓子,这台风,就算是拿到县里也不差。她好歹也算是个“文艺爱好者”,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这还有什么可说的,人家的实力是绝对的碾压她,怪不得人家王镇长求人家上台救场呢!

    下面的观众吆喝得再厉害,王镇长也不可能让杨小贝真的再来一首。笑话!人家肯上台那是看在以前的面子,再提要求那就是蹬鼻子上脸,太没有眼色了,再说他可没忘记人家男人可是不同意来着。跟负责串场子的一个小伙子打了个眼色让他上台去安抚观众,自己跟着周品正一起围着杨小贝端茶送水,好不殷勤。

    “哎呀小贝,这么久没有上台,你还是这个!”王镇长用力地竖起大拇指,没口子的称赞。刚才上台去的时候,总不能裹着跟粽子一样,杨小贝是把大衣脱了的。一首歌下来时间也不长,加上火热的气氛,她倒不觉得什么,周品正守在台下双手把她牵下来,第一时间披上棉袄送上热水,还一个劲儿的问,“冷不冷?冷不冷?”

    怎么会冷呢?心里火热着呢!杨小贝过了唱歌的瘾,顺便收获了一大波赞叹,充分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心满意足。笑吟吟地说,“不冷!就这么一小会,有什么冷的。”

    周品正不听她的。非让她喝了几口热水,又把大衣、帽子、围巾给她裹起来。转眼一枚大粽子又新鲜出炉了,后台人来人往的也没地儿休息,王镇长就陪着他们往前头去。他今天也算是开了眼,就周家小子这对媳妇的宝贝劲,哎呀你说小贝的运道咋就这么好呢?

 第321章 冲突

    周品正万万没想到,他一心记挂着老婆大人,跟着去鞍前马后的侍候了,小堂妹却被人欺负了。等他们回到台下的时候,看见周小菊一身脏污,披头散发的,又被一群人围着,明显是出了事。

    周品正的脸马上就沉了下来。他之所以敢让小菊一个人呆着,一来这里不算陌生地界,也有人(王镇长)照应着。二来也就去一小会,哪里料到这么一会儿就出事了?

    现在的气氛不对劲,周围的人都发现了。不得不说,周品正黑脸的时候,也很能唬得住人。王镇长大惊小怪的叫道,“这是怎么了?谁干的?”他倒是没有想到这个跟着杨小贝过来的小姑娘的身份,但是很明显,要不是他把人叫走了,留下人家一个人在这里也不会被欺负。

    周小菊心大,刚才还委屈得哭鼻子了,小贝上台后她就被吸引了,等到他们回来,她兴奋得冲过去喊道,“哇哇!唱的太好听了!小贝白太棒了!”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只差摇旗呐喊了。

    忽略她身上的一团糟,还是能够感受到她兴奋的心情,问题是别人的关注点都不在嫂子的演出上。郭乡长尴尬地说,“小周同志,小杨同志,这……都怪我们没有照顾好这位。这位是……”

    周小菊这才想起来自己受的委屈,冲着堂哥撒娇,“哥你看看!莫名其妙碰到个疯婆娘,把我都弄成这样了!”。好气哦!

    郭乡长他们更尴尬了,周品正黑着脸说,“这位是我堂妹,难得我叔叔让带出来玩,结果就这么回去……我怎么跟我叔交代?”杨小贝连忙上前检查了一下,发现周小菊也就是看起来狼狈,只是摔了一跤并没有什么大碍。

    完了完了!郭乡长一行人心里只有这个念头。虽然没有明讲,但从话音里可以听出,这位就是县长千金没错了。这个迷之尴尬哟!尽管不关他们的事,纯粹就是小姑娘的口角,可是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们都在旁边,然后就县长千金被欺负了,郭乡长感觉自己跳进黄河都不能洗清身上的霉运。

    饶他平时能说会道,这会子也说不出话来。周品正等不到解释,重重地哼了一声,看向堂妹指向的沈艳丽。她现在也明显感到现场的气氛不对,色厉内茬地嚷道,“我又不是故意的!都怪她,说话那么难听!”

    有人撑腰,周小菊的气势也上来了,藐视对手,“哈!我说话难听?不会做事还不兴人说啊!你谁啊这么霸道!”一帮人看着呢,俩又吵起来了。大家听了半天才明白原来两个是为了争位置,关键是,这位置还是周品正两口子的。

    郭乡长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他都不敢想沈艳丽舅舅得知外甥女得罪了县长千金后的表情……反正不会比他现在更好看。真是!因为乡里走出去的人不多,大家的联系自然紧密一些,况且沈家舅舅又是在农业局这样对徐店要害的部门,因此大家对他平时还是有点巴结的。

    这个小姑娘也就是仗着这一点,平时就有点嚣张。不过在郭乡长看来不过是小孩子不懂事,谁还跟这么个女娃计较呢?可他想不到能跟她较真的偏偏就是县长家的闺女。两人年纪差不多,人家身份更高,自然不会谦让,这位又是个不在情理的,这不就呛起来了吗?

    “行了!”周品正两口子自然不会自降身份跟一个小姑娘吵架,虽然要给堂妹出气,但是也没有必要赤膊上阵。果然郭乡长马上就开口呵斥起沈艳丽了,“多大的人了还这么不懂事?人家说的也有道理,你这么不依不饶的干什么?”又到底觉得这孩子也是被惯坏了,说道,“不是没有表演了吗,回家去吧,呆在这干嘛!”

    他是为了人家好,偏偏沈艳丽不这么想啊!她本来还梗着脖子硬撑着,谁曾想平时和颜悦色的郭叔叔突然就翻脸了,凶她不说,还赶她回去!十分好面子的她当场就吃不消了,哇地一声哭着向外面跑去。

    ……好么,明明是她闹出来的烂摊子,现在却一走了之,还弄得好像大伙儿合起来欺负她一样。杨小贝还怕晚上夜黑风高一个女孩子乱跑出事,郭乡长苦笑着说,“没事!她家就在中学后面,肯定是回家去了。”

    本来气得要死的周小菊见人跑了,也十分无趣,“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啊!真是的!”这么一闹,本来王镇长还想着和杨小贝他们套套近乎,和乡长一起叙叙旧。何况现在还有县长千金,多好的机会在领导面前留下好印象啊!现在可好,周小菊一身狼狈不忍直视,哪里还有工夫叙旧,匆匆道别后他们就回车上去了。

    因为小贝的关系,毛巾、衣服周品正都在车上备了,囫囵着擦干净一点后,杨小贝提议,“要不我们回去吧?你现在这样子还怎么看戏?”闹成这样,心情都没有了,周品正现在还生气呢。

    他生气的其实是自己。就带着妹子出来玩一趟,还被人欺负了。他是个对家庭、亲人很看重的人,特别不能忍受自己人被欺负,可是对方是个小姑娘,他重话都还没有说,人家已经哭着跑了,真是一拳打在棉花上,郁闷得很。只怪自己考虑不周,没有保护好小菊,虽然没有大碍,但是小姑娘长这么大估计还没把这么粗暴对待过吧!

    周小菊刚才是很委屈来着,在浦海大家最多也就是打打嘴仗吗,一言不合就动手还真没遇见过,身为女生怎么能这么粗鲁呢?但是后来人家哭着跑了,她又觉得没意思了,听小贝说要回去,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我又没有受伤!不过就是摔了一跤衣服脏了。马上就要开始了,回去多可惜啊!”

    她今天出来就是为了看戏,虽然中间出了一点小插曲,但是从来没有身份觉悟的某人马上就忘在脑后了,一门心思要看完戏再走。她今天受了委屈,周品正也顺着她,把车子开到远一点的路边等着,但是坚决不允许她下车去凑热闹。

    等会儿人更多,周品正没把握同时照顾好妻子和妹妹。但是放一个周小菊下去疯也不敢,她太跳脱,又天真(蠢),谁知道等会儿还能闹出什么来?还是老老实实在车上呆着看看好呢。

 第322章 歧视

    远远地就看见那边点起了火把,一条热闹的长龙闹腾起来。整个一条老街都会走过,周品正停车的这块虽然远了一点,但是迟早要闹过来的。这时已经有很多人在边上等着了。他们坐在车上视线还不错,但是周小菊的不是这样啊!

    说是“闹元宵”,要的就是一个闹字。在车上看有什么用?眼看着喧嚣声越来越近,大姑娘小伙子的笑闹声不绝于耳,那舞得活灵活现的舞龙舞狮,还有喜气洋洋的踩高跷、摇旱船,特别是那些往狮子和龙脚底下扔鞭炮的,看得周小菊手痒痒,恨不得自己跳下车也去扔两把。

    还好她是个懂事的,知道这么乱嫂子估计吃不消,自己刚才又闯了祸,哥才不会放她一个人下去。所以尽管屁股都成了锥子了,还是眼巴巴地看着热闹远去,才叹了一口气说,“结束了,我们回家吧!”

    真是太遗憾了!不过身上都是泥巴也实在难受,既然也不能下去玩,过了眼瘾也就算了。回去后自然又被周婶婶一顿唠叨,周品正惭愧地说,“都是我不好,一时没看住小菊,让她受委屈了。”

    周婶婶心里是很恼火的,心尖尖上的女儿,平时自己都舍不得让她受一点委屈,这打扮得鲜亮跟着出去玩,回来都成了泥猴了。可是也不能怪侄子,都这么大的人了,自己就每个分寸?她恨铁不成钢的数落女儿,“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毛毛躁躁的,在外面要当心点!你当是在南京路上啊!这是在外地,人家都凶得很!”

    杨小贝在旁边,听着就有点尴尬了……这彪悍的人哪里都有好哇?不过周家婶婶的话你还是体现出一种优越感,以及她一向掩饰很好的对外地人的偏见。周县长咳嗽了一声,说道,“好啦!不就是摔了一跤吗?这皮都没破一块,你就不要大惊小怪的了。”

    老婆正在气头上,数落完女儿又开始数落起他来,“你也是!看看这都是些什么人哪!小菊好好的看个演出都能被欺负成这样,真是穷山恶水出刁民!”又气道,“早说了让你调回去,你倒好,这破地方都呆了十几年了还舍不得走!”

    这就是地图炮了,周婶婶来了这么些天,其实一点都不习惯。哪怕是县长夫人,这老旧的县城、还有陌生的交际环境都让她十分不适应。除了和侄子一家能说得上话,她觉得自己与这里格格不入,马上女儿也要回去了,她就更加焦虑起来。

    见周品正和侄媳妇站在那里很不自在,周县长发话让他们先回,“都很晚了,小贝也累了,早点回去休息吧!”然后关起门来解决家庭问题。杨小贝也站不住了,打了声招呼就出去了。

    他们住的地方就在一个大院,走几步路的功夫就到了。正月十五也是要点灯的,家家户户每个房间里的灯光都被点亮,一直要到第二天早上才能关。这让平时昏暗的小城也灯火通明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路上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周品正紧紧地把杨小贝的手揣在手心,说道,“你别生气,婶婶她也是无心的。”“我知道。”杨小贝说,“但正是如此才是真心话啊!”

    周品正沉默了一下,还是找不到替婶婶辩解的话语,只得说道,“我没有……我觉得白云县,徐店镇、韩家冲的人都很好。”他说的是真心话,以往小贝上班的时候,每次他过去碰见病人,那些老奶奶、大爷什么的都是笑眯眯的跟他打招呼,热情的问好,他对本地人的感觉一向良好。

    “呵呵,我知道。”杨小贝笑了,周品正看着老实,话不多,待人也诚恳,正是最让人有好感的性格。再加上又自己的加持,没人会对他摆脸色。周小菊就不一样了,她哪怕不跟人吵架,那种属于城里姑娘的张扬、光鲜,总会引来像沈艳丽这样的人嫉妒。

    “你说,为什么人们总是有地域意识呢?明明只是一两个人的行为举止,整个地区的人就会被背上一个标签。”杨小贝想起后世的“地域黑”,还有各种地域歧视,最高级、最出名的就是北上广的“外地人”,振聋发聩。

    周品正答道,“还能有什么?井底之蛙呗!要么就是地方主义,不外乎就这些。要是眼界开阔了,到哪里都是一样的,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怎么能一言概括。”

    在这个时光里,周品正算是走的多,看得远的那一群人了。北上南下他都去过,所谓的繁华也不过如此。在他看来,大可不必嫌弃这里落后愚昧,反而这种淳朴是很难得的,至于堂妹……人家虽然不对,要是嘴巴不那么厉害,人家也不至于那什么……动手吧!

    青春期的小姑娘,很少有看别人顺眼的。何况周小菊这么张扬又不客气。周品正承认是自己照顾不周让堂妹受了委屈,但是婶婶因此说出这样的话来,特别是当着小贝的面,让他很不开心。反倒是杨小贝并没有怎么在意,这种程度的话上辈子在外面不知道听了多少,早已麻木了。

    记得有一次早高峰挤地铁,在浦海挤过地铁的人都知道那个酸爽,真是人无立锥之地。每到一站上下客的时候,更是挤成肉饼。然后其中一个本地老大爷突然就开始发飙了,“都是些外地人,全部跑到浦海干什么?坐个车都坐不上,哪里来的空间容纳那么多人?哪儿来的滚回哪里去。”

    本来就挤得天怒人怨,没有几个心情是好的,但是大爷这话还是惹了众怒。你说你年纪一大把了,这个时间也来凑热闹怪谁?没有那么多外地人,浦海哪里来是那么繁荣?城市怎么可能建设得这么好?浦海的养老是全国最好的,哪里来的钱?还不是外地人的贡献!

    本来也没人搭理这个老头,谁知道他越骂越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