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仕途风流(斑马)-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不就在投资考察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这个莫理友请求见一见杨学斌县长,说是有重要的项目要洽谈。
杨学斌也看过那些汇总的信息,对于这位莫理友也挺有兴趣,于是就答应接见他。
就在县长办公室内,杨学斌和莫理友进行了亲切的会谈。
莫理友年纪有四十来岁,个头不高身材偏瘦,不过灵活的双眸,还是给杨学斌深刻的印象,谈吐方面也挺文雅的,听他自己介绍,是南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属于是高学历的人才。
也许是前期考察的差不多了,莫理友明显已经是心里有数,所以见到杨学斌,简单的寒暄致意之后,就开始实质内容的会谈。
“杨县长,我是比较看好皇明县发展的,觉得将来十几二十年期间,皇明县能够发展一个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和对岸的前江市相得益彰,可以成为整个中西省的经济发动机。”
哦?虽说杨学斌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也是他建设皇明县的目标之一,不过这个莫理友能够如此直白的说出来,还是让他有些吃惊,当时就引起了不小的兴趣,示意莫理友继续往下说。
“特别是随着过江大桥的建设有通行使用,再加上铁路线路的通过,皇明县的经济发展前程不可限量。”莫理友继续微笑说道。
杨学斌想听得是正题,不过心里对莫理友接下来想说的话,也隐隐有了些猜测与判断,切听听他到底是什么样的想法。
“事情是这样的,我的投资项目和其他人不同,着眼点在于商业圈的建设。杨县长,我看好几个地块,想要拿在手里,建设属于我的商业市场,用来带动整个皇明县的经济发展。”莫理友也不再废话,直接说出自己的计划。
正文 第三百六十一章 尾巴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12…28 1:29:59 本章字数:3210
“哦?莫总的手笔相当大啊,居然要一口气吃这么多的地块,只是用来建设市场吗?”杨学斌眉头一扬,瞅着莫理友说道。
“是商圈,杨县长,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目前在华夏来说,也是一个正在摸索的概念性商业活动。不过在国外有一些比较成熟的商圈建设方案,我们可以借鉴。”莫理友微笑着说道。
虽然他的态度显得很是谦恭,不过内里那种傲然,隐隐显现出来,貌似有些笑话杨学斌的见识浅薄,不会懂得商圈的概念。
“是这样啊,倒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杨学斌双眉微蹙,仔细思考起来。
不过他的脑海中想的却不是这个什么新概念,关于商圈,他是懂得不多,可是有前世的经验和见识帮忙,还是可以知道一些情况的。
所谓的商圈就是指店铺以其所在地为中心,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距离的扩展,那些优先选择到该店来消费的顾客所分布的地区范围,换而言之就是店铺顾客所在的地理范围。
店铺的销售活动范围通常都有一定的地理界限,也即有相对稳定的商圈。不同的店由于经营商品、交通因素、地理位置、经营规模等方面的不同,其商圈规模、商圈形态存在很大差别。
即使是同一个店,在不同时间也可以会因为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引致商圈的变化,比如说原商圈内出现了竞争,吸引了一部分的顾客,商圈规模时大时小,商圈形态表现为各种不规则的多角形。
为便于分析,通常是以商店设定地点为圆心,以周围一定距离为半径所划定的范围作为商圈设定考虑的因素。
反正具体概念杨学斌是记不清楚了,只是知道如果真正的商圈,可不会只是建设市场就能够完成的。
那么这个莫理友隐藏着的想法是什么?刚才他可是说过要打造商圈的,如何打造?这应该才是最主要的问题,也是莫理友最终的目的所在。
“杨县长,你是如此的年轻,充满着创新意识以及开拓精神,相信只要了解到商圈的意义和作用,肯定就会大力支持的。”看到杨学斌颇有些意动,莫理友微笑着继续说服。
杨学斌微微的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也是一副好学的模样。
这对莫理友来说也是一个鼓励的表示,于是他的精神一振,说道:“皇明县的基础很差,无论是商业还是工业基础几乎没有,如此难度就大一些。不过经过县长努力的开拓工作,过江大桥以及铁路线路的通过,已经为皇明县打开了枷锁,未来商圈的建设也就有了基础。”
这位不愧是经商多年的人精,笑容让人如沐春风不说,说话的技巧也高。不知不觉间,对杨学斌的称呼变成了县长,亲近感拉近不小,还特别的自然。
“嗯,你说得有些道理,商业活动首先需要流通吗,四通八达的交通,流畅的运输通道,是商业活动能够活跃起来的基础。”杨学斌顺着他的话说道。
莫理友一拍手,满脸都是赞叹的神情,“县长的确学识丰厚,说得太对了,商业活动和运输通道的关系,类似于咱们人体上的血脉,血脉流畅,人就会活得舒畅,商业活动也是如此,皇明到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基础,所以我想进行投资,从无到有的打造一个全新的商圈。”
杨学斌满脸的欣然,对莫理友的恭维照单全收,只是心里却是一哂,这算什么学识了,是常识好不?要想富先修路,就是对这一道理最朴素的诠释。
这个莫理友如此的表现,貌似所图非小啊,背地里肯定有小算盘,杨学斌心里一动,刚才隐隐想到的那一点,又浮现在心中,不过现在还不急,听听莫理友接下来怎么说再决定如何回应。
“县长,皇明县只有交通是不行,关键还在于靠近前江市,依我个人来看,这才是皇明县今后商业发展的最重要契机。”莫理友说话的语气一转,表情也变得严肃,“恕我个人直言,依皇明县的条件和发展潜力,要想成为区域性的中心县市,不太可能。”
哦?杨学斌这下有了兴趣,仔细地看着莫理友,想听听他的高见。
带领辖下的皇明县成为明星县,进而带动附近县市的经济发展,成为区域性的中心县市,这可是杨学斌的梦想,也是最大的成就,政绩方面更不必说了,必定是无比的辉煌。
可是现在这个莫理友说断言,说这种想法根本不可能实现,自然引起杨学斌的兴趣。
“县长,我说话直接,还请原谅,不过相信县长虚怀若谷,能够听得进去肺腑之言的。”莫理友看到杨学斌的神态,越发来了情绪,笑着说道。
杨学斌当然不会责怪,示意他赶紧往下说,心里也的确好奇。
“一个县市的定位问题,决定了这个县市的发展方向潜力。皇明县是有潜力,可是因为临近前江市,所以想成为区域性的中心县市,也就不可能了。”莫理友笑着分析道。
“别的不说,前江市已经走在前面,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会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先机已占,皇明县要想后来赶上,不仅仅是竞争的问题,还会牵涉到上级领导全盘考虑的问题。就这一点,皇明县也不可能和前江市竞争。”
这说得有道理,杨学斌缓缓的点头,前江市现在发展真是一日千里,皇明县要想赶上甚至是超越,难度实在太大。并且上级领导从全局考虑,不会答应前江市和皇明县的正面竞争,这是根本性的问题。
“分则力散,我认为皇明县还是跟随比较好,利用前江市的资源建设自己,拉近和前江市的距离,成为前江市商业建设的一部分,那样皇明县的前景也是无比光明的。”莫理友终于说完了长篇大论,自信满满的看着杨学斌。
“莫总说得有道理,我受教了。”杨学斌微笑着说道。
不过莫理友还是看差了一点,杨学斌的野心可不会只是跟随者的角色,现在前江市是安姐坐镇,双方差距又太大,跟随发展完全可以,等到安心离开前江市,皇明县的基础也打牢了,到那时可就由不得前江市说了算了。
杨学斌脸上带着笑容,心中暗想,前江市的商业打造可是有我一份,前景规划甚至都是我做的,内情能不清楚?
皇明县的发展道路有和前江市重合的地方,可是未来却是走得完全不同的路线。
这一点莫理友不可能知道,也没必要现在就说出来,杨学斌心里有数。
“莫总,你的想法还是很新颖的,很有学习研究的价值。只是不知道莫总具体看好那几个地块,投资额度有多少哪?”杨学斌话风一转,直接开始问最根本的问题。
莫理友笑了起来,就知道杨学斌会这样问,估计全华夏当官的也都会关心这个问题,只有具体的钱数才是最应该关心的,至于其他的,说说而已。
“我看中的地块分为四块,其中三块是在园山乡,还有一块在皇明县区内。至于我的投资额度,初期估计有八千万,后期再追加的话,最高能够达到一亿四千万。”
莫理友坐在沙发上面,身子挺得笔直,说出来的数字给了他相当的自信。也相信杨学斌听到这个数字,就会表现出最为欢迎的态度。
象皇明县这样的落后县区,一笔前期八千万。远期达到一亿四千万的投资,意味着什么?傻子也能知道。
杨学斌不傻子,却也不会相信天上掉馅饼,莫理友的一系列表现,已经引起他的警惕。当然听到莫理友乐意投资八千万,还是会表现出万分欢迎的态度。
“这可真是太好了,莫总,我在这里表个态,一定会支持莫总的商业建设,如果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尽管来找我。”
很是满意杨学斌的态度,莫理友挥了挥手,气势俨然的说道:“县长不必客气,以后也肯定少麻烦不了县长。相信县长一心为公,也会尽全力帮忙的。”
“这是自然的,莫总现在就可以直接去找唐鹏举县长,关于地块的问题可以和他谈,土地转让金肯定会酌情进行减免,相应的优惠政策也绝对不会少的。”
“这些都好说,只是有一点我得事先说明。打造商圈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还需要相应的人气积累以及配套产业的构建,所以土地方面的事情就需要县长进行帮忙协调,我先谢谢县长了。”
呵呵,就知道你忍不住要图穷匕现了,杨学斌心里在暗自的微笑,莫理友觉得已经是胜券在握,自然而然的就把最终目的说了出来。
什么打造商圈,什么为了皇明县的经济建设,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就在于,莫理友就是想炒地皮,甚至他就是一个炒房团的代表。
杨学斌现在已经完全可以肯定这一点,难怪刚才就隐隐有了这方面的感觉,经过一系列的试探,莫理友终于还是露出了狐狸尾巴。
正文 第三百六十二章 突发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12…29 1:30:11 本章字数:3263
对于此类人物,杨学斌还真不算陌生,说起来前世他甚至还跟着一个炒房团混过日子哪,其中的一些奥妙不敢说门清,可也知道得不少。
所谓的炒房团,是在全国房地产市场上进行投资,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商品房价格产生影响,由各地购房者组成的团队。
出于政策的影响,房市价格的攀升,一些人借机囤积房源,转手获利,慢慢的产生了炒房团。
此类团体最风光的时候,应该是在零三到零四年,炒房团的大名可以说是全国知名了。
杨学斌还清楚得记着,当时他跟在一个炒房团代表身边,全国各地到处跑,只要有投资价值的房地产,就要掺和一下子,升值之后抛出进行牟利。
不过对于炒房团的评价,一直都是有着正反两方,各有各的理由和观点。
有说炒房只是市场经济行为,很正常的。有说炒房有利房地产高声发展的,这属于正方。
反方则认为炒房团危害房地产市场,同时把风险转嫁给了银行,不利于可持续性发展。
对老百姓来说,炒房团的名声可就差得更多了,用一群‘吸血鬼’来称呼炒房团,也不为过。
现在杨学斌的身份转变了,对于此类炒房团采取各种态度,心里也有些费思量。
有些地方其实挺欢迎炒房团的,炒高了房地产的价格,多方受益,至于受损失的老百姓,在乎的人不多。
可杨学斌却得在乎,也不得不在乎,这关系到他在皇明县的经常理念以及政策执行情况。
皇明县是要建设成可持续性发展的类型,房价也不是不可以高,却应该是受控范围之内的高,是在老百姓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否则杨学斌不会考虑。
再有,这个莫理友也是相当的不地道。目前来看,不只是炒房了,直接就是在炒地皮,然后再炒房,要来一个一锅煮,把收益最大化,吃亏的当然还是皇明县的老百姓。
听听这个莫理友说得是什么就可以明白了,居然想让杨学斌出头帮忙改变土地使用性质,这明显是把杨学斌当傻瓜看,以为杨学斌听到八千万还有一亿四千万什么的,脑子就会一团浆糊,任由他揉捏了。
老子在你眼里纯粹是一个乡巴佬,对吧?听到几千万上亿的投资,就眼红脖子粗的往上扑的主儿?杨学斌心里冷笑一声。
莫理友看到杨学斌良久也不说话,心里也有几分忐忑,笑着说道:“县长,我们也是刚刚认识,不过请放心,我莫理友最认朋友了,认识的朋友也很多,能够帮县长不少的忙。”
这就开始利诱了,估计接下来就会开出价码,只要杨学斌答应帮忙,收益肯定会大大的。
只是杨学斌看不上这个,本身就不缺钱,更烦的是被人当傻瓜利用,同时心里也对莫理友的急切有了更多的警惕。
这个莫理友是跟着侯淑云一起过来的,怎么没听侯淑云提起过这件事情?莫理友背后的团队有那些人?跑到皇明县这个落后地方炒房炒地皮?貌似也有些奇怪之处。
想到这里,杨学斌就有些敷衍的说道:“莫总的提议我会仔细考虑的,不过请给我时间,好不?”
莫理友微微一笑,气度俨然的说道:“这当然可以了,只是请县长考虑的时间快一点,在生意场上,时间就是金钱。县长,我和我的朋友们会很有诚意的,绝对不会让县长失望。”
等送走了莫理友,杨学斌就立刻给侯淑云打电话,把今天会见的事情简单的说了说,引得侯淑云也是一阵的发呆。
听侯淑云的解释,对这个莫理友也不是很熟悉,是组建投资团到皇明的时候,才加入进来的,当初说是的准备建设商品市场的,没想到来了之后却转向炒房炒地皮了。
杨学斌就考虑着,这个莫理友是一炒房团的代表无疑了,来皇明县肯定也不是随意而为,是有目的的。建设市场什么的,也只是借口。
那么莫理友背后究竟是谁,就得好好思量一番,省得被人带进圈套里面都不知道。
这件事情就交待给侯淑云了,让她调查一下这个莫理友的背景,同时杨学斌也和侯淑云探讨了一下皇明县房地产发展的情况。
不得不说,莫理友的想法,也给了杨学斌一些提示,随着皇明县的经济发展,地皮越来越价钱那是肯定的。只是如何保持一个稳定的发展,让价格的提升在可控范围之内,还真得做认真的研究。
杨学斌还在思考着莫理友的事情,办公室门突然被推开了,抬眼一看,乔达才满头大汗的跑了进来,“县长,出事儿了。”
啊?杨学斌一时间都有些愣神,然后才反应过来,皱眉说道:“有什么事情?达才,沉稳一些,明白吗?”
“是,县长,是县机械厂那边出事儿了,有工人反对改制,把考察的投资商围在厂子里了。”乔达才喘了两口粗气,急急的说道。
这下杨学斌也不禁站起身来,沉声道:“说重点,到底怎么回事儿?有多少人,有没有人受伤,现在事态如何了?”
乔达才这时已经完全平静下来,拣重点说道:“机械厂的职工大概有一百多人,。今天得知投资商现场做考察,就把投资商包围在厂办公楼里面了,他们反对卖厂,同时还要求严查厂子当前的领导层的问题。目前没有人受伤,事态还在控制当中。”
原来是这样,杨学斌眉头紧锁,又问道,“现场有谁在那里?给我接他的电话,我们在路上谈。”
说着话,杨学斌已经穿好外套开始往外走,乔达才一手拎着他的包,一手拨打着电话紧跟在后面。
电话是王忠和接的,他就在现场,今天也是他陪着投资商做的现场考察,结果就被一起堵在机械厂办公大楼里面了。
好在听他的意思,机械厂的职工现在只是包围住了办公大楼,喊着一些口号,还没有过激的反应,时间长了就不好说了,毕竟人多嘴杂,群情激奋之下,难说会引起什么样的事端。
杨学斌告诉王忠和,目前最主要的还是冷静,不能让事态有进一步的发展,他现在就在赶往机械厂的路上,最多十分钟就能够赶到,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先和工人们进行对话,稳定住现场的局势。
知道杨学斌就快要赶到了,王忠和也是松了口气,说已经通知了县局那边,警察很快就会赶到,控制住局势应该没问题。
杨学斌再三的强调不能让局势恶化,要稳定,一切等他到达现场再说,这才把电话挂断。
这边电话刚放下就又响了起来,是齐越刚打过来的电话,说是刚才一直都在拨打,可总也接不通,应该是和王忠和通话当中的事情。
杨学斌也没心思多废话,直接命令齐越刚带队亲自到现场,不能出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