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世之夫父有责-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季春山看在眼里,却是难得有些无可奈何。说真的,外人觉得他不配叶清岚他虽能够理解,但却并不放在心上,因为那毕竟只是外人,他们并不了解真正的自己和叶清岚,所以他从不在意,只是叶清岚却和他不同。就像对于叶锦明和叶家人,叶清岚早已放下,但他心中却始终不曾忘了他们对叶清岚做过的事,所以以己度人,他能够理解叶清岚维护自己的心意,尤其又是因为叶清岚自己而让他受到那些责难,叶清岚自是会十分自责的。
只是,他又该怎么让叶清岚解开心结呢?季春山把人抱到床上,突然,他眼角余光扫到了床上枕头底下露出的一本画册的一角,便有了一个好主意。他附到了叶清岚的耳边,轻声说了一句话。
叶清岚听完,却瞬间涨红了脸颊,他嗫嚅了半响,才低声道:“我,我不会……”
“没事,我教你。”季春山笑着说道,说着,却是双手放在叶清岚的腰间,微微用力,便让叶清岚双腿分开,跪坐在了自己的小腹上。
床幔被放下,很快,一件件衣物被丢了出来。借着朦胧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床幔,隐约可见床上一高一低,两个上身紧贴,相拥而坐的身影。
深夜寂静,床幔遮挡着看不到什么,却关不住呢喃私语,溢泄而出。
“好,对,就是这样,轻轻地抬起来,再慢慢地坐下去。”
“……唔,好累,可以,停下了吗?”
“宝贝儿乖,再坚持一会儿……”
“嗯,我真的不行了,饶了我吧……唔,饶了我,相公……”
时间仿佛突然凝固了一秒,下一刻,就听床幔后一声难耐地低吟传出,原本相拥而坐的两人已变成一人平躺一人跪坐但下半身依旧相连的姿势,而与此同时架子床也再次以如往日一般的频率剧烈地摇晃了起来。
完事后,季春山拥着筋疲力尽睡熟了的叶清岚,却是想着,陈文迎那样的还是再来几个好,说不准到时候他就能把画册上十大不可能姿势都解锁了。
第92章 一对
从郭家回来; 季春山就又开始了家里作坊两头忙碌的日子。他在家里把前一日泡好的豆子先磨成了豆浆; 然后制成豆腐,再将凝固的豆腐捞出; 放进特制的木格中用布包好,最后压上重物; 等待着豆腐里的水分慢慢被挤出; 豆腐渐渐凝实,变成豆干。
等到期间; 他也没闲着,而是开始炒肉松。现在天气凉了,肉松能存放的时间也常了,他便每次都多炒上一些,够十天半个月用的。等肉松炒完了,燃着的灶上笼屉里的面饼也蒸好了,他便把五个大屉里头的数百个面饼装进竹筐里,再装上马车,拉倒作坊; 放到已空出并清洗干净的面酱缸里。
正装到一半; 王家务村的窑厂却是准时如约送来了他一月前又定下的二十个大缸。季春山便让金丰帮他把剩下的面饼装进酱缸里; 自己则去招呼同来送缸的窑厂的人。
这二十个大缸虽是送到了酱菜作坊里,但却不是准备装酱菜的,而是用来储存柿饼的。而之所以要用到二十口缸之多,则是因为今年要做柿饼的柿子,却是比去年要多出倍余。
山里的那柿子林本就是无主之物; 季春山可以采摘别人自然也可以,且村里人都已经知道了季春山会做柿饼了,若季春山继续去山里采摘,难保不会有眼红捣乱的,到时反而容易生事端。左右自己现在宽裕多了,也该做些惠及乡里的事,便决定不再去雇人去山里采摘,而是直接放出话去要收柿子。
收柿子虽然要花出些银子,但好处也是明显的,省时省力不说,收获也是巨大的,短短三天里,便收到了近两万五千余斤的柿子,按每文五斤,却是花了季春山近五两银子。之后季春山又雇了削柿子皮的,晾柿子的,又估摸着数量,去定了二十口新缸来。
如今缸送到了,虽然已经有过合作,但季春山还是先将绑在驴车上的大缸检查了一遍,确定没问题了,才让窑厂的人开始解绳子搬下驴车,之后却是都放倒了,推着让大缸滚进了作坊里。因为作坊的地面虽是土地,但压得实而平坦,从门口到晾晒区也没有任何格挡,所以很快二十口大缸便都到了指定的位置。
之后季春山结清了剩下的钱,窑厂的人便离开了,等他再回到晾晒区,就见金丰已经从建作坊时一起新打的的井里打了水来,在清洗新送来的大缸了。季春山自是不能只让他一个人辛苦,便脱去了外衣,挽起袖子,也一起干了起来。
叶清岚到了作坊里时,看到的就是季春山正半跪着身子,正用用抹布仔细的擦洗着大缸的样子。如今已是深秋,他已穿上了夹衣,季春山却只着一件单衣,随着他的动作,肩背臂膀的肌肉隆胀鼓起,不算宽松的衣衫被撑起,更显得宽肩阔背,结实强壮。
等一个缸擦洗干净了,季春山便直接把它倒扣过来,让它自然干掉的同时,也就不会再掉灰尘进去。等最后一个缸清洗完倒扣好,季春山直起身,抹了把额头的汗水,到底是有些轻喘了的,毕竟他从早饭后一直忙到现在,却是片刻都没歇过。
抬头看看天色,已是不早,季春山便准备回家了,不想一转过身,却见叶清岚不知什么时候已站在了自己身后。
“你来了。”季春山笑着走到叶清岚的身边。
“辛苦了。”叶清岚笑着说着将手上季春山之前脱下的外衣展开,要帮季春山穿上,“披着汗,小心着凉。”
“我自己来。”季春山忙道,他比叶清岚高上许多,叶清岚要想帮他穿上衣,自是不比他自己方便。
叶清岚也没强求,就把衣服给了季春山,然后却是掏出随身带着的帕子,给季春山擦了擦脸上的汗水。
自从夏末叶清岚身子不适停了村里孩子们的启蒙课后,这课就没再恢复过。王小二已离开了数月,赵家兄妹家里有了林柳儿这个同样读过书,识文断字的婶婶,便在自己家里学,不用再麻烦叶清岚。而许是看到赵家的孩子不再往季家来了,村里的其他人家便也没有再来季家,提送孩子来念书的事,此事便算作罢,叶清岚也就此清闲了下来。
如今他在家,每日除了教季宁煦和胡瑶外,便是或看看书,或作作画,偶尔季春山在作坊干活的时候,还会来作坊寻他,然后两个人再一起回家,今天,也是一样。
……
九月二十四,是季春山穿来这个世界正好一年零一个月的日子,同时也是叶清岚二十一岁的生辰。不同于和给季宁煦过生日,这一天季春山没有请任何人,只一家三口在一起,平淡却温馨的度过了一天,当然,红皮鸡蛋,寿面和生日蛋糕是肯定少不了。
等晚饭后,回到了二人的房间里,叶清岚如往日一般躺在季春山的怀里,闭着眼正要睡着,却突然感觉到自己的左手被季春山握住。他睁开眼,就见季春山将一个银白色戒指套在了自己右手的无名指上。
“这是什么?”叶清岚看着自己手指上的戒指,那上面还雕刻着花纹,很是素雅精致,
季春山握着叶清岚带着戒指的手,凑到唇边吻了吻,才道:“这是标记,带着这个,别人看到了,就会知道你是我的了。”
叶清岚看到,季春山右手的无名指上也带着一枚银戒指,却是和自己的这枚一模一样,“这是,一对?”
“当然,喜欢吗?”季春山其实很早就准备了给叶清岚的生日礼物,只是当在郭家遇见了陈文迎后,却又有了别的心思。然后他瞒着叶清岚去了镇上的银楼,定制了这一对他亲自设计的银戒指,并在叶清岚生日的今日,拿了出来。
“喜欢。”叶清岚轻轻抚摸着手上的戒指,又看看季春山带着的,然后两个人的手就交握在了一起。
跃动烛火下,二人手上的银戒相触,光晕流转间,仿若浑然一体。
……
之前郭家建议季春山在县里开点心铺子的事,季春山不是没想过,只是像薛陵那般信得过又靠得住的合作伙伴却是可与不可求,再没有第二个了,若真要开,别的不说,做糕点这块就得季春山自己来了。而点心这种东西又不像酱油咸菜似的,可以做出一批来慢慢卖,只有现做现卖才是最好的,这样他至少得天天去店里一次。
县里离着村里来回两个时辰的路程,再加上在店里做点心花费的时间,便是得大半天的功夫,而叶清岚和季宁煦肯定不能跟着自己折腾,他又不放心他们独自在家,唯一的法子便只有住到县里去。
只是作坊还好说,现在的存货已足够卖到明年春天,且经过了这近半年的时间,金丰却是除了看门外,已被自己培养出了检查酱菜缸的能力,且铺子若是来提货,也无需自己在,他只记录好时间和出货量,便可以了,账务方面回头自己每月到李掌柜那里算即可。可镇上的铺子,却还需他供应肉松饼、豆干等吃食,这些虽是小吃,但每月也有三四两的收入,季春山如今虽说不缺这些钱,但却有着不少的老主顾,若贸然中断了售卖,怕是会对铺子的声誉有所影响,却是不能不顾及的。
季春山本来想着,有薛陵那边和作坊以及铺子里的收益,已经足够保证他们的生活,纵使不去镇上开铺子了也无妨,只是无意中和叶清岚提起时,叶清岚的一句话却是豁然点醒了他,既然他信得过李掌柜,将铺子都交给他管,不若将肉松饼和卤豆干等吃食都做法也都交给他们,岂不方便,也省的李宝根大冬天的来回跑。
合作许久,对于李掌柜季春山自是信得过的,只是长期一供一卖的模式禁锢了他的思维,让他忘了还可以这样。既已决定,季春山当日便套了马车去了镇上,找李掌柜说此事。因为这样一来,李掌柜他们必是要多辛苦不少,理所应当的,季春山将这部分给李掌柜的抽成提高到了四成。
说实话,大冬天的看着儿子在外面跑李宝根自然也是很心疼的,若能在家自己做,虽可能会累些,但至少不用挨冻了,更不要说还能多赚些,他怎么可能会不同意?
李掌柜虽应下了,季春山一时却还撒不开手,总得把人教会了才是,于是李宝根便又连着往季家跑了几天,等终于学会了如何炒肉松,如何点豆腐,如何配卤料,才拉着季家那套做豆腐的工具回了镇上,而季春山,也才终于是彻底了清闲了下来。
进入了冬天,季春山和叶清岚早已从里间的架子床上搬回了外间的火炕上,当然,季宁煦没有再回来和他们一起睡,而是自己睡在西屋的炕上,虽是费柴,但如今季家却是已不差那点钱了,更不要说胡瑶还时不时得来季家睡上一天或数日,总不能让他也和季春山他们一个炕。
对季春山来说,炕虽不比有床幔的架子床显得私密些,但是很是宽敞,可以在上面随意的翻滚。所以,无事一身轻的他,几乎每晚都会缠着叶清岚翻滚到深夜,直到把人折腾到筋疲力尽的睡着。直到叶清岚被缠的发了恼,威胁着要搬去和季宁煦睡,季春山这才老实了些。
第93章 园子
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 到了季春山这就变成了县里有人好办事。挑了一个无风的晴天; 季春山早早得起了来,先把早饭做得了; 又做好了午饭放在火炉上温着,和叶清岚说了一声后; 便套好马车出了家门; 直往县里而去。等到了县里,却是又直奔了谢元家; 请他帮忙走了一趟,带着自己去找了专门牵线介绍买卖房铺的中人。
不同于之前在镇上开铺子时,因银钱不富裕只能用租的,如今有着村里作坊还有府城的铺子两下里的收入,几个月下来已攒下了近五百两,所以季春山便决定不再租,而是直接用买的。因着这次一家人都要搬到县城,却是除了铺子外,还要买下一所宅子才行。
虽说一般的铺面都会有后院; 有能供住人的房子; 但县里的房子自是不比村里的宽敞; 且叶清岚又一向不爱出门,每日多半是在家里待着,难免会觉得憋闷些,所以季春山是打算要买个像郭家那般,带花园的宅子; 这样叶清岚不用出门,每天也有个能散步舒心的地方。
方城县城自是要比洋河镇大,季春山和谢元跟着中人在城里走了一圈,看了不少有意出售的铺面,其中有几个倒和季春山的意,但他却也没有立时就定下。等铺子都看的差不多了,便已到了中午,季春山便请谢元和那个中人到宋家酒楼吃了顿午饭,饭后却是该去看看宅子了。
只是卖宅子的本就比卖铺子的少,而季春山他们家只有三口人,住不了太大的房子,偏生他还想要个带园子的,这就很不好找了,最后中人不得不带着他们去找了另一个同行,才总算找到了一处符合季春山要求的宅子。只是虽说是宅子,倒不如说是一个可以住人的花园。
宅子在城东南,靠近县城东门,据说这原是个县里曾经某个大户特地请了南方的师傅设计修建出来,作为嫁妆给出嫁的女儿的园子,名为沁芳园。园子占地不大,约有七亩左右。前院倒是与一般的宅院没什么区别,进门便是影壁,左右为供下人居住的倒座,绕过影壁便是垂花门,进了垂花门便可见正厅三大间,外加左右客厢,都以抄手游廊相接,为主人待客理事之处。
后院则为沁芳园主院,园内堆山叠石曲径通幽,小桥流水假山湖泊无一不缺,其中主要建筑有三处,分别为竹兰轩,香湖水榭和群芳馆。其中竹兰轩居中,且面积最大,四周遍种青竹与玉兰,虽时下玉兰未开,但青竹却依旧苍翠;香湖水榭则是立于荷塘之畔,却是个夏日消暑赏荷的好去处;群芳馆则如其名般,为群芳万花所围,只是此时正值冬季,却是百花凋零略显萧瑟,只一栋精致绣楼立于园子的西北角处。
在园子里转了一圈后,季春山虽面上不显,心里却是看的很满意,而在问过价钱后,中人三百五十两的报价,也在他能接受的范围里,只是他虽然对这处院子很中意,但却也没有立时就定下,毕竟是一家人以后要住的地方,自是要和叶清岚商量过后再决定。所以季春山谢过了谢元,又和那名中人约好了给他答复的日子,便驾着马车离了方城县,回了安平村。
因又去寻了第二个中人,并在在沁芳园中逛了许久,耽误了些时间,季春山到家时已是傍晚,顾不得说上许多,便先去做了饭,等饭后,一家三口坐在了一起,季春山才将沁芳园的种种,告诉给了叶清岚和季宁煦听。
季春山对沁芳园十分的满意,叶清岚是能够看得出来的,且他虽没亲眼看到,但只听季春山的描叙,便也已有了几分喜爱,自是没有不同意的,此事便算就此定下了。
之后到了季春山和中人约好给答复的日子,这一次再进县城,季春山却不再是一个人,而是将叶清岚和季宁煦也带上了。且因为带着叶清岚和季宁煦的缘故,季春山没有给马套上原来的旧板车,而是换了头入冬才做出来的新车厢。
新车厢纯木质,带有可开关的雕花格子小窗和厢门,因着现在是冬天,季春山便在车厢内壁上挂了厚实保暖的毡毯,厢底自是也铺了一层的。车厢中间则是放了一张带有格屉的中间掏空可防止小碳炉的案几,案几后则是贴着厢壁放着一个长条形的矮柜,矮柜上铺着软垫,里头可放东西,上头则是用来坐人。
头出门前,季春山套好马车后,却是先将车厢里的碳炉点燃,又从矮柜里取出了毯子,等车厢里有了些暖意后,才让穿戴严实,裹了毛领披风的叶清岚和穿着羊羔皮坎肩的季宁煦上了马车。之后他牵着马车从后门出去,再锁上门上后,才跳上马车,往县里去。
到了县城,直接先去寻了第一个中人,由他领着去找了季春山选中的铺子的主人,将铺子的买卖契约签了。因为沁芳园在县城东南,为了离家近些,季春山最后便选了一个虽面积小些,但却也在城东南的铺子,却是花了一百二十两。
等铺子的契约签好了,那名中人又领着季春山去见了昨日的第二日中人,然后第二名中人便领着季春山他们去找了沁芳园现在的户主,又把沁芳园的买卖契书也签了,却是又花出去三百五十五两。
之所以比之前说好的多出五两,却是因为沁芳园的原主人将他原本留在院子里看门的一对齐姓老夫妻也卖给了季春山。这对老夫妻都是四十五岁的年纪了,无子无女相依为命,他们守了园子多年,且虽然齐老汉瞎了一只眼睛,但看个门却是可以的,更不要说齐老汉的媳妇宋氏还有一手料理花木的好手艺。
季春山想着,打理花草这种事他是不行的,早晚也是要找别人,这宋氏料理园子多年,自是最为熟悉,却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所以在问过叶清岚,而叶清岚也同意了之后,季春山便买下了这对老夫妻。
五两银子给出,便拿回了齐姓夫妻二人的卖身契。卖身契如今到了季春山的手里,这对老夫妻便是季春山的人了,季春山便还让他们继续守着园子,之后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