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夫郎一个行不行-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什么不能听,玉哥儿比我小,他就知道很多,都是他告诉我的,昨天他还悄悄告诉我,村里有个小子刚成亲两天,就嫌弃夫郎长得丑,看上隔壁村的一个小哥儿,这会还上人家家里堵人,想娶回来呢!”小冬神秘兮兮的凑到萧阳耳边跟他分享这个新八卦。
    “哦!还有这事,那那小哥儿什么反应?”萧阳也被勾起了好奇心,忍不住想知道结果了。
    “那小哥儿只说若想娶他过门,就先把家里的休了再说。”看萧阳感兴趣,小冬也不拐弯了直接说了出来。
    “啊!那这小哥儿也不是省油的灯啊!”尽然怂恿人家休夫郎什么的。
    “是啊,听说这个小哥儿之前是让人退过婚约的,在村里名声有损,没人敢娶,而且这小伙子家里有十来亩地呢,还是独子将来没有兄弟争家产,所以那小哥儿,也是想嫁的。”
    两个人在书房聊着聊着就歪楼了,等到苏莫进来叫人去吃饭,就看到小冬坐在萧阳怀里,两人交头接耳神秘兮兮,这又没别人,至于躲角落里说悄悄话吗?
    直到吃过晚饭,萧阳准备回房时,突然一拍脑门,他这是被小冬给套路了,竟然在屋里跟人聊起八卦,正事都还没说完呢!
    对天哀叹了一口气,果然跟苏莫说的,现在跟小冬说这些,已经迟了么,小冬现在情窦初开会不会太早了点,小学还没毕业呢!
    之后,萧阳再没有找到适合跟小冬谈这件事的机会了,因为从那天之后,小冬几乎都呆在萧阿姆身边,阿姆出去串门,他也跟着去。
    萧阳也很多时间花在学习上,渐渐就把这事给忘了。
    七月初的这天,萧阳一早起来,准备去镇上的书院,等着队伍一起出发,苏莫也一早就帮他检查行李,这次出门的时间更长,苏莫给他装了一个箱子。
    “阿莫,怎么觉得你这几天脸色好差,我出门你不用担心,自己多照顾好自己,一会回去补个觉。”看苏莫面色有些苍白,不会是最近担心他都睡不好吧。
    “我没事,这几天是觉得有点乏力,不碍事的,过两天就好。”等收拾完东西,刘三叔也到了门口。
    “那我走啦!”萧阳跟家里人挥挥手,就坐着牛车出发了。
    在镇上书院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装上行李准备坐车出发,这次去的有六个人,叫了五辆马车,夫子自己一辆,学生两个人一辆,还有一辆装行李,跟雇佣的两个武夫,保护众人一路的安全。
    萧阳跟庄子易同车,两人一路谈天说地,倒是不觉无聊。路上更是风景万千,这江南水乡,真是名不虚传。
    之后庄子易更是与他聊起了好友,他的友人赵正书,乃府城书香世家赵家嫡子,可惜自己阿姆早逝,备受继主君打压。
      他自己的阿姆后家又远在京城,舅舅是京中大官,对他颇为看中,无奈这后宅之事他有心却也无能为力,加上在京城为官路途遥远,不能时时照拂。
    此次乡试若是顺利,赵兄遍要上京参加春闱,只要能高中进士,脱离嫡母掌控,便能天高任鸟飞,加上有京城舅家看顾,也可一展抱负了。
    说了这许多,萧阳多少也知道庄子易跟他说这些,无非是想自己若有能帮到这赵兄的地方,莫要吝啬,不过这素未谋面的赵兄真有子易兄说的这样品学兼优,他倒也不介意结交一番。
    一路上走走停停,有时候众学子看到优美的风景,还会停下马车,下车吟诗作对,展现下自己的文采。这种现象,在汇合了各镇跟县城书院的学子之后更甚。
    萧阳对诗词只会品鉴,要他自己作,他真没这些人脑子里的风花雪月,诗情画意了,所以一般都呆在马车里不出去。
    直到第十五天,才到达府城,众人被安排在了一个大宅院里,里面有许多小院子,萧阳跟庄子易挑了个较小的院子,两个人住,倒是刚好了。
    这里环境都还算不错,几个书院一起,还请了个厨子,负责这里的学子一日三餐,除了出去聚会,平日大家到用膳时间去饭堂就有热乎饭菜可以吃。这也是为什么路费每个学生要交五两银子的原因。
    刚到府城,众人舟车劳顿,都各自先去休息了,
萧阳却因为突然身边没了人,明明累的很,却彻夜难眠,离开了十几天,还是怪想念家里的。
     众学子到来,休整了两日,之后就是各种聚会,诗会,词会,还有文艺会,琴棋书画全部轮了一遍。
    萧阳被庄子易拉着参加了几场,真的想求放过了,他诗不会作,琴不会弹,还是个臭棋篓,书评什么的倒是还能插上几句,这画,呃,卡通人物画算么。
    不过这琼州府,位处江南,人杰地灵,美不胜收,这里的茶楼酒楼也是清幽雅致。
    萧阳还好好研究了一番这府城人的穿着,跟镇上县城的暴发户式真是没得比啊。除了棉衣锦缎,这里还有纱料做的衣裳,穿起来轻盈缥缈,也是不错,只是款式…还是那种长衫过膝,里面在穿一条裙子,这是换汤不换药。
    
    





第37章 第37章
    这天一大早,应子易兄邀约,来到藏香楼的包间会那位传说已久的赵兄。
      藏香楼听着有点像喝花酒的地方,但实际上却是府城很有名的茶楼,里面各处的摆设都透着一股雅气,可见这里的老板,应该也是个读书人。
    那位赵兄还没出现,庄子易就跟萧阳先在屋里品茶聊天,看萧阳泡茶的手法,忍不住赞道“阳弟这泡茶的功夫,看着跟我们这里不一样,不过动作行云流水,着实叫人赏心悦目,可见阳弟也是个爱茶之人。”
    “子易兄见笑了,不过说起这泡茶,我还真是有点心得。”萧阳一边动作一边跟人聊道。
    “哦,愿闻其详。”庄子易也来了兴趣。
    “首先,这泡茶的水要烫,冲出来的茶才香,所以泡茶前杯子先用开水烫一遍热杯,以防止这茶水倒进杯子时,被杯子的温度影响,让茶失了香味,泡茶的水要从边缘慢慢倾倒,茶才能持久留香,这冲茶要巡着来,最后手腕轻点,才能保持杯子里的茶颜色深浅一样,你尝尝我泡的茶如何。”教授说这叫“将军巡城,韩信点兵”。
    庄子易端起茶杯,放到鼻子前轻嗅一下,“妙,妙啊,以前我怎没想过这个方法,这茶闻起来果然更加清香。”
    “不过是无聊时瞎琢磨罢了,不值一提。”萧阳自己也端起茶抿了一口。
    “抱歉抱歉,赵某来迟,还望莫怪。”包间的门响起两声敲门声,随即被打开来,来人一进门就拱手道。
    “赵兄你怎么才来,叫我好等,看,这位就是我在信上与你提到过的萧阳,今年不过二十便得了院试七名。阳弟,这位就是我的友人赵正书,赵兄。”
    “萧兄果真一表人才,在下闻名已久,今日得以见面幸会啊。”赵正书听庄子易介绍,拱手对萧阳招呼道。
    “赵兄过奖,能认识赵兄是再下有幸才是,若不嫌弃,与子易兄般唤我阳弟吧。”萧阳也起身回礼。
    “哈哈,那再好不过了,来阳弟,子易,都坐吧别站着了。”赵正书招呼众人落座。
    “嗯今天这茶,怎么闻着好像与平日的别有不同啊,香味更甚了。”赵正书才坐下,就闻到了一股茶香忍不住问道。
    “你这鼻子倒是灵的很,这是阳弟泡的茶你也来尝尝,我觉得单是闻闻,就已经别有不同了。”庄子易看他这狗鼻子好笑的替他介绍道。
    “哦,阳弟竟然懂茶之一道,还望不吝赐教。”赵正书最爱就是茶,一听萧阳泡茶别有不同,很是感兴趣。
    “不敢不敢,赐教不敢当,大家互相探讨罢了。”萧阳谦虚的道。
    看萧阳如此不骄不躁,谦和有礼,赵正书对他的印象又好了几分,倒是真起了想结交的心思。
    双方都有意相交,交谈起来更是融洽了,三人一直聊到吃过晚膳才道别各自回去。
    之后三人就经常会在一起聚会,偶尔赵正书会带一些其他举人老爷的作品给他们欣赏,有时是京城舅家给他捎来的策论范文,也被拿了出来跟两人探讨。
    这天,他们在一个书社的包间里,讨论起晋国一些经常闹旱灾地区的解决对策,这个对萧阳来说,也是比较关注的,毕竟自己夫郎就是因为家乡经常旱灾,才让他们生活的更加艰辛,他也希望朝廷能尽快找到办法解决。
    三人各自都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希望可以总结出更可行的方案。
    等两人都说完萧阳沉吟一会,才慢条斯理道“要治旱情除了在旱情发生之后如何应对之外,还可从防御入手。”
    庄子易听到,迫不及待的问“这防御如何做才能有效?”
    赵正书也好奇的等他的下文。
    “保护植被,改良作物,改进农耕技术。在河边种树既可防水患,又可保持水土而防旱灾。降低赋税,开凿河道蓄水,以无需多灌溉之农作物为主,如有可能,还可找一些不需要多水却能快速生长的植物大面积种植,这样还可畜牧,如牛羊,再以牲口,皮毛,肉干等物作为特产,跟其他农作物丰富地区交换粮食……”
    把自己想到的都说了一通,好一会才觉得口干舌燥的停下。
    “阳弟大才啊。听你如此一说当真茅塞顿开,以前只想着干旱之后如何救济安顿受灾百姓,却不曾想还有如此多的办法。”赵正书第一个坐不住,激动的道。
    “正是,若是这些能实施到位,那或许可以减轻一些干旱地区的困境。”庄子易也很是激动。
    “二位莫如此,其实是否真的可行,暂时也只是一种假设,还需多加试验,方可下结论。”萧阳自己只能结合历代帝国的防治之法,但毕竟自己纸上谈兵,还是不敢托大。
    “我就觉得实施的话应当有成效,子易说的不错,阳弟是有大才之人。不知这次乡试若是能过,阳弟是否有兴趣上京参加春闱。”赵正书觉得若是萧阳上京,自己或许还能给对方点照应。
    确只见萧阳摇头道“不,在下志不在此,只要这乡试一过,就会在乡下陪着爹姆夫郎安心渡日,并不想去京城入朝堂。”
    “阳弟如此岂不是太过浪费。”赵正书有点可惜。
    “萧某人是胸无大志,如今来参加秋闱已经是最大的目标了,还望赵兄莫要笑话我。”跟赵正书比起来,自己确实有点没志向。
    “人各有志,我觉得阳弟的选择也是不错,我不也是准备秋闱之后就陪夫郎,一直呆在镇上了。”庄子易看出萧阳我是心意已决,出来打圆场。
    “罢了,罢了,怎的你们一个两个都这班。”赵正书都要被这两个不思上进的样气死。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之后又继续说起了河南水患,南蛮暴动,北蛮进犯等如今朝廷最头疼的几件事,因为策论最有可能考的就是这些最急需解决的。
    几日后朝廷派来的监考员也到了琼州府,发了帖子,举办学子考前交流会,很多在府城待考的学子,挤破头的想抢一张邀请贴,这监考员可是天子派下来的,若是能去混个脸熟,被这位大人记住,就等于有可能在皇上那都能记个名了。
    就在许多人还在想尽办法,弄到邀请贴的时候,赵正书却直接给萧阳和庄子易送了两张过来。
    “赵兄大手笔啊,还给我们准备了,实在感激不尽。”他就是很好奇,这古代考生考试的这种公办聚会,是什么样的,以前也研究过,不过现在自己能亲身体会,自然不想错过。
    “让赵兄费心了。”庄子易也不扭捏的接过请帖谢过,他跟赵正书是从小的交情,倒是不用太过客套的。
    “好说,到时候记得早点过来,迟到会给那位大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赵正书不放心的叮嘱了一句,这种聚会对考生还是很重要的。
    “是,敢不从命。”萧阳玩笑般的回道,惹来两人笑骂了几句,三人在屋里,就着参加聚会要注意的事情讨论了一下午。
    第二天,萧阳自己去逛了一会书店回来后,在要进自己院子的时候却突然被人叫住。“站着。”
    “有事?”不用转身也知道是谁,这声音,这语气,这个躯体好像对他特别敏感。
    身后传来一阵阴沉的声音“你知道吗,你的旧情人可是过得不太如意,估计现在心里还念着你呢,你说我要不要把他休了,好成全你们?”
    “若想说你的家事,我不感兴趣,失陪。”这个人还真是让人无言以对,回完一句抬脚准备走人。
    “你什么态度,别以为院试考的好就了不起了,你不过是个乡下的泥腿子,我劝你不要太自以为是,你这种人去参加那种聚会,也不怕在监考大臣面前丢了脸,我劝你,还是别去的好,也不想想自己配去那种地方吗?”薛诚贵看萧阳竟然这么无视他也火了,口不择言的说道。
    “等等,你偷听人墙角,好像非君子所为,虽你本也不是什么君子,不过已经沦落到做出这种小人行径了?”萧阳转身,嘲讽的看着对方。
    薛诚贵听到萧阳竟然还敢嘲讽自己,有写难以置信的看着人,这人可从来是个书呆子,只知道读书,却一被说几句,就只会气的涩涩发抖的人。“你吃错药了,竟然敢这么说我。”
    “并无,只是这里是府城,又是考生夫子遍地的地方,薛兄是否要注意些,莫要太过粗俗,免得惹人笑话,这偷听墙角的事,更是要不得,若是让人发现,那脸可就丢到这府城来了,我话至此好自为之,告辞。”说完头也不回的往自己小院走去,懒得理后面一脸见鬼似的表情的人。
    反正跟他不熟没必要在他面前装以前那个受气包。
    回到院里,就看到庄子易等在门口,“怎么,可是碰上那薛三了?”
    “无妨,不过是小人一个罢了,不值一提。”看到庄子易担忧的样子,心里有点暖和,来到这个异世,自己有了爹姆,有了夫郎,如今有了友人,算不枉此行了。

   





第38章 第38章
    “没事就好,我看他今天在外面鬼鬼祟祟的。没说什么吧?”他对薛三从来没有好印象。
    “也没什么,就是昨天他偷听了我们说话,知道我有请帖罢了,不想跟他多做计较。”狗咬人,人还能咬回去?
    “你没事吧,这次你可别再着了他的道。”庄子易想到上次院试,这人被薛三可是刺激的一病不起,薛三自以为做的隐秘,书院的人却都知道他干了什么。
    “吃一鳖,长一智,哪就那么容易让他得逞第二次。”而且我也没原主那么笨啊,不过他可千万别真把那什么碧哥儿休了,一看就不是省油的灯,这要是休了,他在村里恐怕就没安生日子过了。
    “你今天一大早出门,买什么去了。”他早上想来找人一起去饭厅用早膳人却不在房里。
    “我去街上逛了逛,顺便去了趟书店,看看有没有适合给夫郎看的书。”萧阳扬了扬手上刚买的书。
    “哦,想不到阳弟的夫郎,竟然还识字?”庄子易一听,也有些兴趣,他自己的夫郎虽是家里庶出,却是府城大户人家出来的哥儿,也是大字不识的,若他听闻不错,这阳弟的夫郎,以前也是农户,怎么却看懂这书。
    “这不是乡下农家,生活无聊嘛,所以平日无事,便教他们认几个字,他们也喜欢看这种话本,我有时也会给带买两本回去,打发打发时间。”说起自己夫郎如今能识字看书,还都是自己亲自教的,萧阳语气也不觉多了一份骄傲。
    庄子易听闻了原由,竟有些懊恼,自己之前怎的没想过还能这么做,若是夫郎也能识字读书,岂不是跟自己更有共同话题,夫郎也不用整日闷在家中无聊,“阳弟果然是与众不同,我之前竟没有想过还能如此,惭愧啊。”
    “哪里,若是庄兄教出来的,那才学肯定是要胜于我的。”毕竟自己只会教认字,这庄兄可是擅长诗书的。
    “阳弟你莫要笑话我。”庄子易倒是更佩服萧阳的学识。
    两人就这样在门口聊了一番,约定了中午一起出会赵正书,才各自回屋里了。
    这天便是监考大臣李英远邀请众考生聚会的日子,一大早萧阳就起身打扮,准备跟庄子易出发去与赵正书汇合。
    三人结伴,来到了李大人请帖中写的青晖园。到了门口,看到许多才子已经在门口排队进门了,萧阳几人拿出请帖,也站到队伍中。
    等到入内,边走边听赵兄正书介绍道“这个园子,是府城著名的景点,里面有四个庭院分别种了梅兰竹菊,很是别致,而中间是一个广场,许多文人喜欢在这里开诗会,站在广场中间,抬头便可欣赏到四君子的风采,让人诗兴大发。府城文人的许多佳作也都是在这里写出来的。”
    “难怪这李大人会定在这个地方举办文会。”庄子易听了,不由心生向往。
    几人通过大门,一路走到了中间的广场,这里已经被精心布置过,在中心的君子亭周围,摆上了桌子,众人进门找到空位,便可就坐。
    这里的座位一般可坐两人,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