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枣儿沟发家记-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辈们在旁边站着作陪,随同的仆从补大海他们带下去安置好,喝酒吃点心,处处都十分周到,倒也没让人小瞧。
  勃儿古那留心看着,也便认同了侄子的选择。于是,说了些客气话之后,他便主动提起两家的亲事。
  早在前一天晚上,江逸就细细地同苏白生说了梅子的想法,并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苏白生不是古板的人,江池宴更不是,起初之所以会反对,无非是心疼自家人罢了。江逸给他们扯了一番“爱与束缚”的理论,倒把他们给说服了。
  这次乌木带了长辈过来,表明了重视的态度,苏白生也不拿捏,推了两推也就松了口。
  虽然同意了,但苏白生也明明白白地表达了女儿还小,怎么也得在家好好教养两年的意思。
  勃儿古那表达了理解之意。
  之后双方又就各自习俗说了些闲话,一来是相互有个商量,二来也算探探各自的脾气。
  好在,乌木家不小气,江家也不计较,双方反而更家满意。
  最高兴的还要数两个孩子。乌木当场就维持不住一惯的冷脸了,抓着江逸的手一个劲笑,怪傻的。
  梅子更是,等着把客人送走之后,小丫头从屋里出来知道了这样的好结果,整个人仿佛都泡在了喜悦了,直接表现就是挽起袖子到厨房给全家人准备大餐去了,并且不让江逸和夏荷帮忙。
  看着她这般高兴,苏白生舒了口气,到底没后悔自己的决定。
  
  第162章 抬头见喜
  
  梧桐树上有个喜鹊窝,一大早江逸就被这几只叽叽喳喳的小东西吵醒。
  透过窗纱,隐隐约约地看到它们在错落的树枝间跳跃。不是现代常见的那种黑白羽,体型要小些,背上覆盖着褐色的羽毛,与枕头或者屏风上绣的《喜鹊登梅》的模样很像。
  江逸正赖在床上,想着这些有的没的,苏云起便推门进来了,一看他还原封不动地裹在被子里,脸上便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今天枣园出蜜,不是说好了要早起吗?”苏云起坐在床边,一只手伸到被子里。
  江逸躲着他带着凉气地手,无赖地找着借口,“昨天晚上下雨,你把我被子抢走了,害我冻了大半宿,睡也没睡好。”
  江逸这话说得半真半假,虽是五月天,大宁早晚温差却大,夜里尤其凉爽,可是抢被子的说法完全是反了,哪夜不是他抢人家的被子然后被纵容着?
  苏云起此刻依然纵容,并不反驳,只倾身过去把他从床上挖起来,衣服清水全都准备好了,早饭也端到屋里。
  江逸习惯性地享受着,不忘送上讨好的拥抱和亲吻。
  “快些吧,小五那边等着你出蜜呢!”即使再讨好,苏云起还是不忘提醒。
  江逸抹抹嘴,带着喜色说:“一大早就听到喜鹊叫唤,就想着准有好事。待会儿让小六去买些新鲜的肉菜,中午咱们吃好的。”
  俩人商量着家常,套上马,一同向枣园而去。
  远道而来的蜜蜂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之后,渐渐适应了关北凉爽的气候,重新恢复勤劳的本性,开始忙忙碌碌的产蜜了。
  沙枣开花香气浓郁,是很好的蜜源植物。纯沙枣花蜜除了甘甜之外,还自带一股清香气息,尤其是在这种毫无污染的时代,想来效果更好。江逸对此期待很大。
  江逸是第一次旁边别人取蜜。他们穿着油布做的衣服,从头到脚都包着,相互看看都挺搞笑的。
  王小五的手法虽然并不老练,却贵在认真,琥珀色的蜜浆在阳光下折射出动人的光泽,被他从蜂板上一条条刮下来,掺着流动的蜜汁转移到白瓷罐子里,一举一动都小心谨慎。
  一时间沙地上蒸腾的热气、周围飞舞的蜜蜂似乎都不存在了,大伙能看到、能闻到的只有那晶莹的蜜浆,还没有尝就已经甜到了心里去。
  江逸激动地抓住苏云起的手,激动地说:“效果不错,非常不错,比我想象得还好!”因为隔着衣服,声音显得有些闷,却隔不住那份喜气。
  苏云起不像他表现得这样激动,可那双好看的眼睛里分明闪动着浓浓的喜悦。
  最高兴的还要数王小五和江二柱,辛辛苦苦这么久,终于没有白费力气。
  王小五激动得都有些握不紧板子,一大块蜜浆差点撇到地上。好在江二柱在一旁帮他扶着,这才没有浪费。
  江逸忍不住笑道:“小五,你别紧张,只管刮,这么多呢,咱掉得起!”
  王小五抽出工夫抬头对着他笑笑,手上稳了许多。
  王小五取蜜,江二柱装板子,其他人看够了稀罕便开始帮着抬蜂箱、搬蜜罐。
  大家仿佛回到了枣儿沟,在枣山上忙碌的日子,暂时把离乡之苦抛在脑后,充盈心间的只有丰收的喜悦。
  ******
  临近晌午,苏云起几个留在枣园帮忙,江逸提前回家做饭。
  小六刚好把菜买回来,夏荷姐俩儿正坐在厨房里择。
  江逸喜气洋洋地走进去,看到案板上的肉排更高兴了。
  “小六不错啊,这个时间还能买着新鲜排骨?恐怕半扇肉都让他买回来了吧?”
  夏荷放下手里择了半截的韭菜,一边帮江逸打水一边回道:“我听他说也是赶巧了,原是两个肉铺子挨着,咱家常去的那家卖完了,另一家店家有事开门晚,就让他赶上了。”
  “运气挺好。”江逸擦干手,翻了翻案上的排骨,“有筋有脆骨,红烧吧!”
  “行,我拿到外面洗了。”夏荷说着,就把骨头装到了盆子里。
  江逸也没跟她争,而是挽起袖子做起了准备工作。
  没过一会儿,便听到外面传来小两口说话的声音。
  小六说:“我来吧,你得小心着些。”
  “哪有那么娇气?你离远些,让人看见了笑话。”夏荷温柔的声线中带着股亲昵的强势。
  “你现在不是——”后面的话没听清,不知是不是特意压低了声音。
  然后夏荷又说:“你快去忙你的吧,待会儿大哥他们就回来了,别耽误事。”明显带上了几分不满。
  “行行,那你可得注意着点啊!”小六不放心地嘱咐道。
  江逸发誓,他绝对不是有心听的,主要是周围太安静了,那俩人说话也没避着人,他就给听进去了。
  没想到平时看着大大咧咧的小六还是个这么细致体贴的人——江逸“天真”地想道。
  苏云起和他那几个兄弟酷爱红烧肉,江池宴喜欢吃排骨,苏白生偏爱素菜,尤其是韭菜鸡蛋。小宝和小十三喜欢吃鱼,梅子的要求很低,鲜嫩的鸡蛋羹。
  夏荷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喜好,不过从他下筷子的频率来看,江逸猜想着应该同苏白生差不多。
  基本上家里要开席的时候,桌上都少不了这几样东西。
  鸡蛋凉了会带腥气,肉凉了发硬,因此江逸习惯先做鱼。
  夏荷照例在旁边配菜递东西。
  葱姜蒜下锅的时候,夏荷下意识地躲了一下,江逸紧张地问道:“是不是让油点烫着了?”
  “没有。”夏荷直摇头。
  江逸拎着鱼尾巴往锅里滑,随口劝道:“我早就说,你不用在这儿帮我,我顾得过来。女孩家整天被烟熏着,对皮肤不好,衣服上还容易沾着味道……”
  江逸听着锅里噼噼的油炸声,拿铲子戳了戳鱼身子,锅里冒出一股热气,“香味出来了。”
  夏荷没搭话,江逸下意识地瞅了她一眼,惊道:“你怎么了,脸色这么差?”
  夏荷捂着嘴直摇头。
  江逸也顾不上锅里的鱼了,凑过去就要拉她。
  夏荷终于忍不住,跑到院子里,“哇哇”地吐了起来。
  江逸瞬间呆住了。
  梅子朝他喊道:“逸哥,赶紧把鱼翻个面,我去看看长姐。”
  江逸呆呆地翻了面,油点溅到手上都没反应过来。
  夏荷莫非是……
  江逸脑子里灵光一闪,把铲子往锅里一扔,鱼也不管着,拔腿就追了出去。
  兴许是把胃里的东西都吐完了,夏荷正拄在井沿上干呕,梅子扶着她小心地捶着。
  江逸看了一眼,又返回厨房,倒了碗茶水,想想不行,又换成温水,送到夏荷手边上。
  “来,漱漱口。”
  夏荷冲他笑笑,虚弱地接过瓷碗,送到嘴边。
  江逸没头没脑地问道:“夏荷,你是不是有了?”
  夏荷闻言,一口气没绷住,直接给呛了。
  梅子一边给她拍背一边拿眼剐江逸,“什么‘有了没了’,逸哥你说话也太没个避讳了。”
  我这不是高兴么!
  江逸也反应过来了,这是什么年代啊,他一个大男人问这话确实不合适。
  就在这时,小宝站在厨房门口,焦急地喊道:“逸哥,鱼、鱼糊了!”
  江逸趁机跑走了。
  ******
  这顿饭虽然毁了一条鱼,却不影响全家上下的欣喜之情。
  江池宴精通医术,也不用请大夫,他给夏荷一号脉,两个多月了。算起来就是刚来大宁那会儿怀上的。
  其实夏荷隐约有些感觉,也跟旁敲侧击着跟小六提过。小六早想请大夫看看,夏荷却不让。她的意思是,最近家里事情多,她这个也不确定,想等着过段时间再说。
  长辈们知道夏荷心中所想之后,全都开口说她,家里再忙,也大不过她肚子里的孩子,添丁进口向来是一个家庭中最大的喜事。
  虽然是责备,语气里却是满满的关切,夏荷听着心里全是感动。小六更是从头到尾都没合上嘴,看得大海几个牙痒痒。
  对于立了功的那条鱼,江逸没扔掉,原本是打算把外面的焦皮扒了自己凑合着吃的,没想到味道还不错,甚至有几分烤鱼的口感(汤汁都熬干了)。
  两个小家伙吃得满脸油印子,还有黑渣渣,却没得到批评。
  家里有喜事,大人们心情好,小孩子们也便看着眼色放肆些。
  江池宴列了张单子,列明了各个阶段的注意事项,还有要买的补品,同时又嘱咐道:“是药三分毒,食补就好,多吃时令果蔬,正赶上夏秋两季,孩子也受不了委屈。”
  江逸也跟着凑热闹,插嘴说道:“还要适当运动,呼吸新鲜空气,走走路,越是这时候越不能成天在屋里憋着,怕这怕那反而不好。”
  小六现在都乐傻了,不管谁说什么都是咧着嘴点头。夏荷一直红着脸垂着头,恨不得自己不存在似的。
  苏白生放下茶盏,好笑地看着江逸,“这个你也知道?”
  江逸挠挠脸,机智地转移了话题,“小爹,你给云舒写封信呗,这么大的喜事得让他知道。”
  严格来说,苏家兄妹几个,苏云起是大房的,梅子和小宝是三房,大山是二房庶出,只有云舒和夏荷算是嫡亲的姐弟。
  苏白生点点头,虽然面上绷着,心里却是高兴,当即就要回屋写信。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叫门的声音,听着像是卫所的差役。
  “我去看看。”大海说着,就往外走。
  再回来时,脸上带着喜色,手里举着一封书信。
  江逸眼睛一亮,“云舒的信?”
  大海点点头。
  江逸装兴,一把抢过来,对苏白生恳求道:“小爹,让我先看呗?”
  苏白生瞪了他一眼,“我若不答应你是不是就要躺在地上打滚?”
  江逸嘿嘿笑。
  苏白生喝了口茶,纵容地摆摆手,“看罢。”
  江逸招呼着苏云起他们,“来来,一起看。”
  小宝和小十三也凑热闹地跑过去——尽管他们认不得多少字。
  没看几行,江逸却是拍着桌子大笑起来,“怪不得大早上的就听到喜鹊站在树枝上叫,小六,赶紧着,在窗台上撒着米粒谷了给它们吃,可得养好了,别叫它们飞到别家去!”
  苏云起也抑制不住勾起唇角。
  看他们俩这个表现,一屋子的人都禁不住好奇起来。
  “信上说了什么?”
  江逸指着信上一行字,“小宝,念给小叔听。”
  小宝眨巴着眼睛,伸出小手指着其中一个字,红着小脸说:“我认识这个‘有’字。”
  小十三怕他受罚,忙代替他,大声说道:“绣娘有孕!”
  
  第163章 烤全羊
  
  接连而来的两桩喜事可谓是给江家打了一剂强心针,背景离乡的苦闷也不由消减了许多,全家人更有干劲了。
  于老头养出来的蜂脾气大,不喜欢被人打扰,一个月取上两次蜜就是极限了,若是有人隔三岔五地开箱检查可就触着它们的逆鳞了,结果就是整箱蜂有计划有组织地集体逃逸,寻找其他地方去筑巢。
  不过,也有一个好处,这些大脾气蜂酿出来的蜜熟度高、水分少,营养高——这正是江逸所追求的,求质不求量。
  这些话都是于老头教徒弟时成天挂在嘴边的,王小五一边干活一边当作闲话讲给江逸听。江逸顿时觉得长了不少见识。
  枣园的蜜前前后后收了五次,沙枣的花期就结束了,到七月中旬蜂箱挪地方的时候,江逸数了数,五斤装的瓷罐收了四十多罐。
  王小五搓着手小心翼翼地说:“兴许是它们今年刚来,还不熟悉,明年应该能酿多点。”
  江逸赶紧打住他的话,再三表示:已经够多了,又多又好,大大地超出了他的预期。
  王小五这才松了口气。
  这么多蜂蜜不用费心宣传就被街坊四邻分着买了,甚至有人一连买上十来罐,没出蜜的时候就预定。
  街坊四邻的,隔墙住着,江逸原本没想要钱,刚来嘛,就当作人情了。可是,却架不住人家硬给。
  为这事江逸还挺不好意思,他原本只是送了两三家关系好平时总帮忙的,没想到第二天他们就带着更多的人上门来买了,倒显着江逸是为了作宣传似的,事实上,真没有。
  后来还是苏云起说,能住在这片的都不差钱,大多是在大宁有些权势的,他要是执意不要钱反而会让人家多想,这样一说江逸才淡定了。
  不管怎样,蜂蜜全卖出去了,这是好事。
  为了表彰王小五这段时间以来尽职尽责的劳动,江逸特意多分了他些钱,让他和江二柱去集市上买些好吃的好玩的寄回家里去。
  王小五却不接,只是坚持说道:“我们在这边跟着吃跟着住原本就花不着什么,我跟二柱早就商量好了,拿那个给爹娘买些好物足够了,小逸不用再额外给。”
  江逸笑笑,执意把钱往他手里塞,嘴上说道:“那个是工资,这个是奖金,你收了我的奖金明年肯定还得好好干活,不收的话我心里可不踏实。”
  王小五一听,差点就急了,一本正经地保证道:“没有你说的那个我也会好好干的,一个钱没有也没关系!”
  江逸摸摸鼻子,表情讪讪,开玩笑的话,还当了真。
  江二柱也在一旁帮着说:“小逸你要真过意不去不如就多破费些,弄只嫩羊给咱们烤来吃如何?早先就听来往的客人说那个香得很,我打刚一来的时候可就盼着呢!”
  江二柱这话倒提醒了江逸,也对,来到草原上怎么能不尝尝烤全羊?
  起初是全家心里落寞,没这个心思,后来收拾枣园没了时间,这时候枣树刚刚挂果,家里清闲天气也不凉不热,正好。
  江逸一拍手,“就这么着!”
  江逸原本就打算下午去给梁梓月送蜂蜜,正好拜托巴尔干给挑两只好羊——为什么是两只?他们家一群大小伙子,一只肯定不够。
  两大罐蜂蜜,把梁梓月喜欢得不行,她不由自主地跟江逸说起了各种江南茶点的制作方法。
  意外的是江逸还真能搭上几句,一时间梁梓月又惊又喜,仿佛又回到了少女时期,和姐姐一边摘花一边讨论桂花糕火候的日子。
  寒暄过后,江逸说出了自己的请求,“姨母,我想让姨父帮着挑两只羊,这附近的牧民家有没有合适的?”
  梁梓月不解,“买羊做什么?”
  “烤了吃。”江逸有些不好意思,成天把吃吃喝喝挂在嘴边,倒显着自己不会过日子似的。
  梁梓月却没多想,反而嗔怪道:“哪用得着去别家买,咱家羊圈里那不多得是?话说回来,怎么一气要两只,是打算请客么?”
  江逸摇摇头,如实说道:“家里人跟着忙活了一季,我想着请他们吃些好吃的,同时也让我爹他们高兴高兴。”
  “你心里倒是有他。”梁梓月有些吃味,不过她很快说道,“既然是自家吃,不如就让你姨父烤,他手艺好着呢,当年就是因为这个……”
  梁梓月说了一半,才惊觉面前坐着的都是小辈,说这话着实不合适,连忙住了口。
  铃铛却笑呵呵地补充道:“阿布就是这样娶到额莫的,阿布早就跟我说过!逸哥,不如你就在我们帐篷外面烤吧,我也很久没吃到了。”
  “阿布”是这边的人对父亲的称呼,“额莫”就是母亲,地域不同口音会有小小的差异,江逸同牧民们接触得多了,大致能分辩出来。
  如果是梁梓月或者巴尔干来劝,他还真不好意思答应,到时候人力物力费不少不说,还得在人家家门口折腾。偏偏这话是铃铛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