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枣儿沟发家记-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谭小山啪嗒啪嗒地跑过来,在一群小孩子中一眼就锁定了小宝的身影。
  他咧开嘴,跑到小宝跟前,毫不避讳地牵上对方的小手,“小宝,他们都去河边看捉鱼了,咱们也去吧!”
  小宝眨眨眼,“捉鱼?”
  谭小山点点头,拿话诱哄道:“河水变得好高,也宽,河里有好看的鱼,金色的身子,红尾巴,白肚皮,我爹说可卖钱了!”
  小宝显然很感兴趣,但又有些犹豫地看向江逸,“逸哥,和小山哥一起,能去吗?”
  江逸刚刚给小家伙们上过课,河水退去之前,如果没有大人陪着谁都不许去河边。
  江逸摸摸小宝的头,严肃地说:“不行,小山不算大人。”还没等小宝露出失望的表情,江逸话音一转,“不过逸哥是大人了,逸哥决定带你们去!”
  “嗷——逸哥,我也去!”
  “我也去,逸哥!”
  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生怕江逸注意不到。
  江逸手臂一挥,“都去!”
  江逸牵着小十三,谭小山牵着小宝,乌木和阿大看着其他孩子,一群人就这么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苏云起不放心地跟在后面。
  其实,从他们家到河边不过百米,慢慢悠悠的几分钟也就到了。
  河边已经围满了人,大伙见到江逸来了,连忙给他让出一条路。
  江春材也在,他拉着江逸的手,无比感慨地说:“小逸啊,大伯真想问问,你是不是天上的小神仙,专门下凡来帮大伙的?”
  江逸扑哧一声笑了,“大伯,您摸摸,我这个是不是血肉之躯?哪里来的神仙哦!”
  江春材放开他的手,指着身旁的堤坝说:“你不知道这场大雨淹了多少村子!咱们村在头上,靠近山沟地势最洼,若是没有这个第一个被淹的就得是咱们。小逸啊,你跟大伯说说,你是怎么想到修这个的?莫非你能掐会算不成?”
  江逸抓抓脑袋,故作可怜地说:“大伯,我要真说出来,你别打我。”
  江春材瞪眼,“这是好事,我打你作什么?”
  江逸露出一个讨好的笑容,避重就轻地说:“那时候我不是刚弄出来青砖么,我就想试试那砖结不结实来着……”
  江春材脸色顿时变了。
  江逸赶紧躲到苏云起后面,露出一个脑袋,强调道:“大伯,刚刚说好了你不打我的!”
  江春材缓了半天才把一口气咽下去,摆摆手,嫌弃地说:“算了算了,也算你歪打正着,救了咱们整个村子。”
  江逸憨憨一笑,说:“哪有那么夸张?”
  江春材指指河水,“你看这个水位,还差一乍就能漫过来。”
  江逸这才注意到,可不是,都成地上河了——水位比河岸都高出来将近一米,没想到过了这么久都没泄下去,要是没这道堤坝拦着,别的不说,村里那些刚种下去的种子肯定得遭殃。
  江春材叹了口气,脸上带着不忍之色,“咱们村这次实在是幸运,其他人的日子可就不好过啰!”
  江逸心思一转,要是家里被淹了,粮食恐怕也不能吃了吧?还有那些养鱼养鸭的人家,恐怕这日子不好过呀!
  
  第116章 救济
  
  江逸听到那么多村子被淹的消息之后心里闷闷的,也不愿意在河边待了,他把孩子们托负给江贵照看,拉着苏云起就回了家。
  江逸一边往家走,脑子里一边回想着以前跟外婆住在乡下时发生过的类似的情景。
  也是这样一个夏末,大雨来得毫无征兆,村里的孩子们当作游戏似的在雨中嬉戏,却不知就是这样一场雨毁了多少人的家、吞掉了多少抗洪救灾的战士们的生命。
  那时候也有养鸭子的人从挺远的地方开着车过来卖小鸭仔,几乎每家都会买上几只。
  那时候流行赊账,若是谁家买了鸭子,卖家就会记在小账本上,等到鸭子长成了能分出公母之后,卖鸭人再过来收钱,母的给钱,公的就不用给了。
  那个年代人们把脸面看得很重,尤其是乡下人,十里八乡的大伙都认识,如果有人为了几只鸭子就撒谎使心眼儿,祖宗八代都得让人念叨个遍。
  那一年大水淹了卖鸭人的家乡,家里的财物账本全没了,卖鸭人抱着一丝希望到他们村来收账,虽然没有账本作凭证,村里却没有一个赖账的。
  其实江逸家也不富裕,可外婆不仅十分干脆地掏了钱,还故意多给了些。其他宽裕的人家也纷纷效仿,最后,那个卖鸭人是哭着离开他们村的。
  不得不说,江逸善良的性格大抵是受了外婆的影响。
  “苏云起……”江逸停下脚步,抓住苏云起的手,巴巴地看着他。
  苏云起转头跟他对视。
  江逸咬了咬嘴唇,犹犹豫豫地说道:“开春那会儿你买来的粮食不少,眼下地里的收成也不错,还有挂名的那些地,大伙也给了不少东西,我想着……”
  苏云起笑笑,温声道:“小逸,你想做什么尽管做,没有人会反对。”
  江逸看着他,有些自责地问:“你会不会觉得我很能折腾?自己折腾不够还得拉着你们……”
  苏云起叹了口气,轻轻地摸摸他的脑袋,有些严肃地说:“小逸,你知道家里人的真实想法吗?”
  “嗯?”苏云起突然转移话题,江逸一时没反应过来。
  苏云起郑重地说:“家里的每一个人,无论是云舒、大山,还是大海、小川,或者老徐头和孩子们,所有人都坚定不移地认为这个家是你一手打理起来的,如果没有你,如今家里的一切都不会存在。小逸,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苏云起……”江逸惊讶地瞪着眼睛,小心翼翼地探出手指碰了碰苏云起的嘴角,“你不会是被掉包了吧?怎么突然说出这么长的句子?”
  苏云起顿时一头黑线,无语地拉着江逸继续往家走。
  他们迈进家门的时候,刚好碰见从外面回来的大海。
  大海把家里安排好了之后,又去了枣山,想着看看山上那些枣树有没有被刮折刮倒的,趁早收拾收拾。
  江逸原本不同意,刚刚下过雨山上路滑又有泥石流,随时都有二次灾害的可能,他不放心大海这个时候上山。
  最后还是苏云起下了保证,即使真发生了什么事,以大海的身手自保绰绰有余。江逸这才勉强同意。
  如今大海回来了,他才彻底松了口气。
  江逸上前两步迎上去,关心地问:“大海你没事儿吧?山上怎么样?”
  “小逸别担心,我好着呢!”大海笑着拍拍胸脯,又有些心疼地说,“咱们的枣树挖过根、培过土,结实得很,刮倒的都是些小榆树、小槐树,原本就不成材,这倒没什么,只是树上掉了不少枣子,怪可惜的。”
  江逸笑笑,反过来安慰道:“你可别觉得心疼,我跟你说,现在掉了反而省了咱们的事。”
  大海和苏云起对视一眼,不解地问道:“这话怎么说?枣子不是越多越好么,怎么掉了还是好事?”
  江逸故作神秘地笑笑,解释道:“你想啊,一棵树就那么大,土里的营养也就那么多,如果一个树枝上果子太多,相互争抢营养到最后反而都长不大、长不好,没准还会把树枝缀折。现在掉的那些八成都是弱的,留下来的肯定能长得又大又甜。”
  大海觉得江逸是在拿话哄他,一听就乐了,“这话让小逸一说还真有那么些道理,得了,倒是我白担心了。”
  江逸有些不乐意,把嘴一撇,“这可不是说不说的问题,本来就是那么回事。不信你就看着,若是明年这个时候不这雨,你们全都得跟我去山上‘数果’。”
  大海摸摸鼻子,不再说话。
  苏云起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拉着江逸进屋去了。
  小六从角落里钻出来,不怀好意地撞了大海一下,幸灾乐祸地说:“二哥,没想到你也有被老大瞪的时候啊!”
  大海面色不改,理直气壮地说:“你瞎呀?老大分明是对我笑来着。”
  “呵呵,”小六干笑两声,说,“那我预祝二哥天天能让老大对你那样笑!”
  “你——”大海伸出手,作势要打。
  小六像个兔子似的跑走了。
  ******
  枣儿沟又发生了一件轰动十里八乡的大事。
  就在挨着河道的村子被水淹了,大伙愁眉苦脸饥肠辘辘的时候,江家学着城里大户的作法,在枣儿沟村口的官道旁设了一个粥棚。
  粥棚里支着两个大锅,锅旁堆着干燥的柴禾,架子上摞着一袋袋粮食。
  村里的男人们不断从山上扛下尚带着水气的断木,现场劈了铺在太阳底下晾晒,女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淘米、洗菜、刮鱼鳞。
  江逸作为大厨,负责在水烧得差不多的时候,把米粒、鱼肉和蔬菜依次放进锅里,洒上盐,熬成一锅鱼肉蔬菜粥。
  江贵一边搅着大勺子一边开玩笑,“小逸啊,你说你做得这么好吃,咱们一辈子都没吃过。不然待会儿做好了,你先救济救济我呗?”
  江逸白了他一眼,笑眯眯地不说话。
  江贵却“啊——”地一声,后背狠狠地挨了一棍子。
  江贵凶神恶煞地回头,三叔公刚刚把拐杖收回去。
  江贵一下子就蔫了,嘴里告饶道:“三叔公,我跟小逸说着玩儿呢!”
  三叔公沉着脸教训道:“嘴上没个把门的,什么混话都敢往外说!”
  “呵呵,再也不会了、再也不会了……”江贵灰溜溜地拖着勺子转到了远离三叔公的一边,顺便还对着江逸磨了磨牙,小声道,“行啊你,看见人来了也不说一声,看待会儿我怎么收拾你!”
  江逸偷偷作了个“活该”的口型,转头就向三叔公告状:“三叔公,贵哥说等你走了他就收拾我!”
  三叔公板着脸跺了跺拐杖,扬声道:“我看他敢!”
  江贵只得苦着脸陪小心,“我不敢、不敢。”
  江逸得意地哼了一声,咧开嘴笑了。
  三叔公看着孩子们闹,心里也高兴,他摆摆手叫后面跟着的那几个人把车上的粮食一袋袋地抬到架子上。
  江逸这才注意到,三叔公不是自己来的,还带了整整两大车粮食。
  “三叔公,您这是……”江逸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三叔公拍拍江逸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小逸啊,这可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事,祖坟上都要冒青烟的,多的族里拿不出来,这几袋子东西是大伙凑的,就给你当个添头。”
  江逸连忙推辞道:“三叔公,今年年景不好,族里也不富裕,我们家粮食多,不然也不敢揽下这个事儿。您看大伙把手头的事都放下,整天忙着砍柴捉鱼,就已经帮了大忙,实在不用从牙缝里挤粮食了,倒叫我过意不去。”
  三叔公摇摇头,“小逸,你家有是你家的事,族里拿出来的这些是大伙的心意,你只要知道,以后只要是这样的好事,大伙都不会叫你一个人忙活就成!”
  江逸笑笑,眼睛没由来的变得湿润——原来,善意是可以传染的。
  到了吃饭的时间,衣衫褴褛面色疲惫的人们从各处赶来,拿着饭碗排队盛饭。
  没有桌椅他们就靠在树上、蹲在地上吃,没有筷子,他们就用嘴吸、用舌头舔,直到碗里没有一个饭粒。
  没有人拥挤,没有人哄抢,也没有人卑躬屈膝。锅够大,饭够多,即使来晚了也有得吃。
  站在他们对面盛饭的人和他们一样都是农家汉子,穿着一样的粗布衣服,端着一样朴实憨厚的笑容。给他们打完了饭之后,枣儿沟的汉子们也顺手给自己盛了,照样三五成群地蹲着吃。
  这样那些原本怀着忐忑之心到来的人安心了许多。
  不知是谁开的头,从第二天开始,这些人来时就不再空着手了。或者是一篮子野菜,或者是几枚鸭蛋,甚至有个带孩子的女人拎来了两只鸭子。
  无论是什么江逸都笑眯眯地收下,不嫌弃,不推辞。他心里很清楚,他收下的不仅仅是这些东西,还是村民们的尊严。
  ******
  十里之外的天坑旁,于家寨的人正在做饭。
  冒着浓烟的火堆上架着一口形状古怪的铁锅,是他们费了老大的劲儿从沙石下刨出来的。
  二毛娘叉着腿坐在一块长条形的石头上,正在用刀剥兔子皮。
  几个妇女以类似的姿势坐在她不远处,有的在择野菜,有的在尝试着生起第二个火堆。
  二毛娘不耐烦地瞥了眼跟前的人,没好气地说:“丁雷,我说你在这儿转悠半天了,你不累我也看累了。你到底想说什么,赶紧说,别耽误着我做饭。”
  丁雷终于张口说道:“大嫂,我听说山那边的江家在村口设了粥棚子,粥里有菜也有肉,不然咱们也去要点儿?”
  二毛娘翻了个白眼,“人家那是给没吃没喝的人准备的,咱们这儿有水喝有肉吃,你有脸去要?”
  丁雷不死心地说:“说好听点是有肉吃,就这么大点的兔子几天才能打着一个?一人才分几口?你能沾到了肉星不?”
  “不是还有鱼吗?趁着水位还没趁底退下去咱们多捞些,吃饱不敢说至少不用生饿着。”二毛娘坦然地回道。
  丁雷还想说什么,却被她打断,“我说你就别一天到晚东想西想了,好好逮兔子捞鱼是正经。”
  丁雷眼瞅着没了转圜的余地,不甘心地握了握拳头,甩手走了。
  二毛娘抬头看着他的背影,不由地皱起了眉头。
  于婆婆刚好坐在她身边,低声说道:“我担心这丁雷的心思恐怕不简单。”
  二毛娘抿了抿嘴,回道:“嫂子,我明白你的意思。这几天我叫人盯着他,不叫他再跟山外面的人接触了。”
  于婆婆点点头,微蹙的眉头却没有舒展开。
  
  第117章 被掳
  
  朝廷的救济粮直接从府库里调配出来,一斤不差地分到了灾民手里。不得不说,蔚州百姓碰上了个好的父母官,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粥棚渐渐没人来了,枣儿沟众人这才恢复了正常的劳作。
  江逸为了感谢大家这段时间的帮忙,到临村买了一整头猪,叫人帮忙杀了做了个大席,好好地请全村男女老少吃了一顿。
  之后,江逸终于有了时间也有了心情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其实就是玩儿。
  他贿赂着谭小山做了十几个矮矮胖胖的小木桶,安了带着气孔的盖子,专门放小鱼小虾。
  最好的捕鱼时节已经错过了,如今河里能逮到的就还剩下些个子小又精的,泥鳅倒有不少。
  随着下游的河道被清理干净,上游的水位渐渐恢复到以往的样子。
  江逸天天领着孩子们光着脚丫到河滩上挖泥鳅,挖着了就装到小木桶里,拿回家沾着白面炸了吃。
  村民们见江逸玩得开心,全都有不约而同地装作很忙的样子不再靠近河边,把那一片的泥鳅都留给江逸挖。
  一天两天江逸看不出来,三五天过去他也觉察出了大家的好意。江逸特意去说什么,只是有意识地多捉了些,让街坊四邻都能尝个鲜。
  这天,江逸像往常一样,在炕上睡饱了又赖了半天才爬起来。
  他胡乱洗了把脸,推开门,发现小宝、小十三、乌木、谭小山四个人正排成一排坐在他屋子门口的台阶上。
  “逸哥,你醒了?!”小宝原本等得有些蔫,看到江逸的那一刻瞬间满血复活。
  “你们起得挺早啊,吃饭了没有?”江逸丝毫不觉得是自己起晚了。
  两个孩子乖乖点头,响亮地回答:“吃了!”少年们则是一如既往地沉默。
  江逸摸摸这个脑袋,又摸摸那个,摸到乌木的时候被躲开了。
  江逸的手尴尬地停在半空——高冷少年什么的,一点都不好玩!
  小十三机灵地凑上去,把自己毛茸茸的小脑袋塞到他手底下,“爹爹,摸小十三……”
  “逸哥,小宝也给摸!”小宝也吵着凑上去。
  “真乖!”江逸一手一个,捏捏小脸摸摸头皮,好好地疼爱了一番才把俩小孩放开。
  乌木趁这个工夫到厨房里给江逸拿来早饭,直接摆到了台阶上。
  江逸也不计较,洗了把手就抓起馒头开吃。
  “对了,今天怎么就你们几个?阿大他们呢?”江逸一边喝粥一边问。
  “大海叔叔带阿大哥哥他们上山捉虫子去了,让我们留下来陪爹爹玩儿。”小十三一本正经地回答。
  江逸撇了撇嘴,说得他跟小孩子似的。
  “你父亲呢?”江逸指的是苏云起,这是他们一家人商量之后的叫法。只等着他跟苏云起领了婚书,小十三就会正式过继到他和苏云起名下。
  “父亲和爷爷们去县里了。”小十三脆生生地说。
  江逸愣了一下,“他们一起去的?”
  小十三点点头,“父亲赶着马车,大爷爷和小爷爷都坐在车里。”
  江逸有些纳闷,昨天苏云起也没提今天去县里的事儿啊?
  “逸哥,今天还比赛么?”小宝在一旁提着小水桶一脸期待地问。
  “比呗!今个儿他们都不在家,咱们还不得玩个痛快?中午逸哥给你们做好吃的,泥鳅小鱼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