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枣儿沟发家记-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荷摔了盆,梅子打碎了碗,大山急得团团转。就连小宝也钻到后院的熊窝里,抱着小黑熊嘀嘀咕咕,念叨着“保佑”之类的话。
  江逸在宽慰了一番之后依然没有好转。
  云舒看到他们这个样子,也静不下心来写字了,“这样不行啊,不然给他们找点事做?”
  江逸想了想,干脆挥挥手把几个人赶到河边拔马齿苋。
  趁着时间还不算晚,他打算把院子里的地整整,种上一片马齿苋。这马齿苋在这里都被当作野草,如果专门种免不得让人笑话。
  不过江逸可不管这些,现代还有不少专门种野菜发家的,这种无公害野菜放到饭店里比大鱼大肉还值钱。
  马齿苋在下霜之前摘下来,晒干,年根底下缺菜吃的时候包上几顿包子,简直能香出几道街。
  想想寒风凛冽的隆冬,围着暖烘烘的小火炉蒸蒸野菜包子,那才叫生活!
  江逸种菜的想法还是受了英花的启发。前几天英花看着他家的大院子直说可惜,将近一亩的地方,竟然就种了那么几架黄瓜、几棵豆角。
  江逸没好意思说,就连这几棵黄瓜豆角还是自己长出来的。
  马齿苋最是好养活,越是伏天长得越旺,一直能长到深秋。
  梅子和小宝去河边扯马齿苋,云舒往家里运,江逸坐在院子里把带根的挑出来种,其他的留着做菜。
  大山力气大,主动承担了翻地的活。
  夏荷在家里边洗着衣服边看他们忙活,脸上一直带着笑。
  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了事做,再也没时间担心鞋子是不是卖得好了。
  就在一家人忙活的时候,一辆驴车出现在了枣儿沟村口。
  王石坐在车前面,看到村口斜坡上蹲着个年轻的男人,脸上带着笑意问道:“兄弟,给你打听个事儿,这村里是不是有个姓江的人家?”
  江二眯缝着眼连人带驴看了一圈,痞里痞气地说:“姓江的人家?我们全村都姓江,你找哪个呀?”
  王石心里有点膈应,没想到碰到了这么个无赖,但既然开了口,也只得耐着性子继续道:“我找一个叫‘江逸’的年轻小哥,麻烦兄弟给指个路。”
  江二眼珠一转,拍拍屁股站起来,“得了,我带你走一趟吧!”
  “不用了,您给指个路就行。”王石直觉得这人不是个善茬,生怕给江逸带去麻烦。
  江二睨了王石一眼,哼了一声,径直向前走去。
  王石叹了口气,只得赶着驴子在后面跟着。
  江逸家虽然在最北边,但整个枣儿沟也没有多大,走了没几分钟也就到了。
  王石本想上去敲门,江二却抢先一步直接把门推开。
  “诶?这样不好吧!”王石终于忍不下去了,抢先一步拦在江二前面。
  “什么不好?去去去,我来我兄弟家轮得着你拦?”
  江二说得理直气壮,倒让王石有些犹豫,以为他跟江逸真是认识的。
  这时候,大山正好在前院练拳,看到王石后立即走了过来。
  “王管事?你怎么来了?这位是……”
  王石看了看大山,又看了眼江二,原来不认识呀!
  “你是苏家小子吧?把我兄弟叫出来,就说他二哥来了。”江二嚷嚷着,“算了,还是我自己进去吧!”
  大山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人,不由得愣住了。
  就是这个工夫,江二就找了个空子走了进去。
  江逸原本要找大山,正好到了前院。
  他最近常在村里走动,江二早就见过他好多回。见他时不时就往村长家送酒,早就羡慕得不行了。
  因为这个缘故他直接就把江逸和冤大头划上了等号,以为逮着了他就算是逮着了骗吃骗喝的机会。之前一直苦于没机会拉关系攀交情,正好王石就送上了门。
  此时江二满脸带笑,直拉着江逸的手叫兄弟。
  江逸差点被他叫懵了,看看大山,大山皱着眉,看看王石,王石摇摇头。于是心里也就明白了几分。
  江逸轻咳一声,甩掉江二的手,故意问道:“不知你是哪位?我们弟兄几个刚来不久,村民们都认不全。”
  江二责怪地摆摆手,故作熟稔地说:“苏家那几个算得哪门子弟兄?我们姓江的才是一家子。我是你二哥!”
  江逸笑笑,眼中却带上了冷意,“我来时父亲只说了有个堂伯,并没听过有什么二哥。大山,今天还要招待客人,把无关的人请出去吧!”
  “诶!”大山实实在在地应了一声,直接拉着江二送到了门外,“咣当”一声把门关上。
  江二在外面骂骂咧咧了许久,最后撂下一句“早晚有你们后悔的时候”才哼哼唧唧地走了。
  江逸摇摇头,对王石说了句“抱歉”。
  王石摆摆手,“说起来这人还是我招来的,但愿不会给你们带来麻烦。”
  “无赖而已,村子里都会有那么一两个。”说到这个,江逸心情有些不好,他想起了以前的事。
  “好了,”王石安慰地拍拍他的肩膀,“我来是要告诉你们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大山配合地问道,“鞋子卖出去了?”
  王石摇头。
  大山一脸失望。
  王石忍不住笑了,“不是卖出去了,而是卖完了。”
  “卖完了?这才几天?”饶是江逸都不免吃惊。
  王石点点头,脸上也带着几分激动,“也是之前做足了准备。自从上次府里小宴之后,各家奶奶们可都盯着呢。前两日咱们这批新货一出来,少奶奶就让人给她们送了信,哪个不是三双五双地买!”
  江逸欣慰地连连点头,“多亏了少奶奶。”
  说到这个,王石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
  少奶奶辛苦赚的银钱,最后都到了大少爷账上。如果夫妻同心,这原本也没什么,怎奈少爷昧下银子却是为了在外面养小,这要让少奶奶知道了,还不知道要如何伤心。
  “王管事怎么了?”江逸看他脸色不太好,忙说,“你看这么半天连口茶也没给你倒。大山,快去。”
  平日里这些事都是夏荷张罗,如今来得是年轻男客,夏荷和梅子都不方便露面,大山粗神经,江逸又没这个意识,倒把人给怠慢了。
  王石看着江逸真心愧疚,忙解释道:“别在意,我只是想起了些别的事。”
  王石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绣花的荷包,“这是大少奶奶亲自点的,总共六十两,你这儿有没有银称?”
  “不用再称了,你要想糊弄我,还用等到这时候?”江逸笑着,把荷包接了过来,“有劳了。”
  夏荷在后面准备了饭,江逸硬是留着王石吃了,大山和云舒作陪。
  饭菜美味,几个人又各有所长,一时间边吃边聊,难得撇开生意,多了些真感情。
  
  第23章 幺蛾子
  
  三十双鞋卖了六十两。
  一双鞋面加裹边的工钱是二十文,一双鞋底三十文,虎面是细活还要用到绣工,一双五十文。这些,江逸是特意往高了给的。
  这样下来,一双鞋光工钱就得一百文。再加上买白面的钱、收旧衣服的钱,自家忙活的工夫,虽说一双成品能卖二两,实际真没多少赚头。
  江逸之所以有底气把这件事做成,就是依仗着家里有苏家从京城带回来的旧衣服。
  那些衣服新做时哪个也少不了十两银子,就算现在拿去当铺也得值个二三两。把它们做成虎头鞋,也算是帮人帮己了。
  江逸把银子交给夏荷收好,又从她那里拿了四百个铜钱,就去找英花了。
  原本大家一致认为家里的钱应该江逸收着,他之前也答应了。可是没坚持两天就把他烦得不行。
  夏荷算账细致,又不怕麻烦,空余时间还多。江逸干脆交给了她。
  因为这个,苏家几个心里自是有一番计较,从此对江逸更加亲厚。
  江逸把一兜沉甸甸的铜板交给英花,并说了要多招些人手的事。
  王石这次专门过来除了给钱之外,又加订了五十双鞋子,说是最好五天之内能赶出来。
  李家大少奶奶余素娥的娘家在蔚州,她前两天给娘家去信说了虎头鞋的事,家里很感兴趣。
  这五十双加订的鞋就是余素娥打算拿给娘家试水的。偌大的蔚州可不是小小的银坊镇能比的,要真能成,他们绝对会小赚一笔。
  这虎头鞋卖不长,大家心里都有数,所以必须占得先机多卖一双是一双。
  英花把事应下,抖着双手接了钱,一直谢天谢地,絮絮叨叨地说着以往村里人地里刨食的辛苦,感谢着这天大的好事。
  江春材也在一旁感慨万千。
  江逸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几十个铜钱而已,在他们眼中仿佛就成了救命的东西。
  如果说之前他是被回家的愿望驱使着去帮住村里人,此时此刻却多了几分真心。
  江逸回到家没一会儿,英花就找上了门。
  “大娘,这么快就把人定下来了?”
  “没这么快!”英花一脸责备,“我以为你是个细致的,怎么钱都能算错?”
  江逸明白了她的来意,笑道:“是算少了吗?”
  英花睨了他一眼,也猜出了他的意思,“你少给我耍贫,你大娘我不会算账,你大伯却不傻,这多出的四十文你给我拿回去。”
  “大娘,这是给你的辛苦钱。”江逸事先之所以没说,就是怕她不收,“人家说媒的还得要个媒人红呢,大娘你整日东家西家地跑,这点钱是应该的。”
  英花“扑哧”一声笑了,伸出手指戳了下江逸的脑袋,笑骂:“整日里胡说!你要是让大娘给说媒呀,媒人红一文不少收。”
  “现在这个也是应该的。”江逸又把钱往她怀里推。
  英花面色一整,“眼下这个不是那么回事。你大伯平时在村里管事,得了村里人几分尊重,连带着我脸上也有光。如今我也能做些什么了,心里享受着呢!”
  江逸听她这样一说,也不再坚持了。英花的意思他明白,这钱要是收了,性质就变了。
  英花看着江逸这么快就明白过来,心里暗暗赞道的确是个通透的孩子。
  “你要是真过意不去,逢年过节的就多给你大伯打几两酒,连带着我也能解解馋!”
  “知道了!”
  英花满意地走了。江逸心里也多了些温暖。
  ******
  新一轮的活计很快派下去,没两天又全数收了回来。
  原本江逸还挺满意,照这个进度,用不了五天就能完工。
  没想到,午饭后,原本应该在屋里拼虎脸的夏荷却出现在了江逸面前。
  “怎么了?”江逸问,“吃饭时就看你吞吞吐吐的,是不是有什么事?”
  “逸哥儿……有件事我想我应该跟你说声。”夏荷下定了决心,也不再犹豫,便简单地把事情说了说。
  和江逸猜的差不多,果然是做活的事,可是他没想到竟然有人私扣下料子。
  “每次放出去的衣料和袼褙我都记了下来,连带着她们交回的成品。单说这鞋面一项,我给每人裁的都是三尺见方的料子,按说减出六双鞋面是足够的。没成想,除了小杏的娘交了七双之外,只有先前就在做的两位嫂子交了六双。其他新找的人却都没到这个数。原本想着大家手生,有损耗也是应该的,可是竟然还有人只交了三双。如果这次不说些什么,我怕大家有样学样……”
  夏荷先前之所以犹豫,一来是不想伤了和气,二来体谅江逸辛苦。可是,三双……也太过分了些。
  江逸听完沉下脸,“你想得没错,这种事咱们绝对不能姑息。谁交得多少你都记下了吗?”
  夏荷点点头,“记下了。她们彼此之间也都心里有数。况且总共的数目在这里,如果有人昧着良心多说,其他人也是不干的。”
  江逸拿了名单就去了江春材家。
  原本他想得简单,这种事就得公事公办,既然有人不实在,不让她再继续做就是了,至于损失的那些料子也就算了。
  谁知,江春材看过那个名单之后气得脸都红了,大骂道:“真真是不要脸面的东西!不要脸面啊!”
  英花是不识字的,见他这样,连忙问道:“谁呀?是谁给了三双?”
  “还不是江林家那个!我说你瞎了眼啊,怎么把她扯进来了?”
  英花一听又是委屈又是生气,“她求了我半天,你也知道她那张嘴,我也不好得罪她,况且也是亲戚,原本她和小逸比咱们还要近……早知道她这样,我就是豁出去老二说不上媳妇也不能答应她呀!”
  江逸倒是纳闷了,他知道那个名单上写着一个叫“王小雪”的人,正是只交了三双鞋面的那一个。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人会让江春材这么激动。
  这个人之所以会引起她的注意,不仅是因为数量少,还因为她的名字。别人都写的诸如“江大虎家的”“江二柱家的”,单她一个报上了自己的闺名。
  “不值得这么生气,不让她做就行了。”江逸劝道。
  “唉!”江春材放下名单,重重地叹了口气,“小逸你不知道,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你小叔江林家的,原本你该叫声‘婶子’,可是你看看……她哪里有个做婶子的样子!”
  “别管是谁,既然她不顾情面,咱们也就不让她做了,也省了以后的麻烦。”江逸说道。
  “可不能!”英花连忙说,“她不仅是你婶子,还是咱们村唯一一个媒婆,她那张嘴呀,回头给你一编排,小逸你就别想娶到好媳妇了。”
  江逸看着英花为难得要死的样子,简直哭笑不得,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
  江春材在一旁啐道:“蠢货!小逸是什么人?洪武年三十年的秀才,将来是要考进士做大官的,难不成还指着她一个村妇给说亲不成?”
  英花一听恍然大悟,“也对,那我这就去找她,她有脸做出这样的事,就别怕打脸。”
  英花是个急脾气,说完就急匆匆地出去了。
  留下江逸和江春材两个,一个坐在椅子上暗自生气,一个犹豫着要不要问问这个“小叔”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什么每次江春材提到他都是一副气愤不已的样子。
  江逸还没开口,江春材就主动说了,“你小叔虽然爱贪便宜,但毕竟也是写在你们家族谱上的,是正经的亲戚,当年你爹在时也是对他能忍则忍,如今到了你这里,这大面上的事也不能做得太难看。”
  江春材边说边观察着江逸的脸色。见他沉默着不说话,心里也没了底。
  半晌,江逸才说:“大伯,我从来没见过这么个叔叔。当初我病着,也就只有你和前院的谭叔看望。您说是正经的叔叔,我也不想拿他怎么样,既然他没打算认我,不如就先这样。”
  江逸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因为多么在乎这个叔叔,见都没见过在乎什么呀!他只是想把江春材的话堵死,省得他到时候心一软,拿亲情来游说自己让步。
  他早就从江春材几次三番的话里听出了这个江林不是个好相与的。他让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到时候指不定会有什么麻烦。
  这虎头鞋仅仅只是个开始,到时候种枣卖枣、开发枣木家具、酿枣花蜜,哪个不是钱?哪个不是利益?
  “大伯,您心里清楚,”江逸见江春材面色还是犹豫,直接上了杀手锏,“她一个人克扣些布料原本也没什么,别人如果有样学样怎么办?这活还能不能交给村里做了?”
  江春材一拍大腿,一咬牙,“得了!反正我和你爹自小就跟他不对付,我也不怕多得罪他这一回。小逸,你终归是小辈,这件事就交给大伯吧!”
  江逸感激地笑笑。
  直觉告诉他,江春材之所以对那个江林这么忌惮绝不仅仅是因为对方“爱贪小便宜”这么简单。
  以后的路还长着呢,站在他这边的他总不会亏待,兴风作浪的他也不会畏惧。
  
  第24章 拔刺头
  
  江逸回家之后也没闲着。
  他和云舒大山一起把夏荷梅子浆洗的旧衣服收起来,调好了浆糊,在向阳的地方打了几大块袼褙。
  好在连日来天气一直很好,新打的袼褙实实在在地晒上两天就能用。
  之后他又叫着大山清点了下家里的吃用等物,想着趁着明天送鞋的工夫去镇上买了。
  “白面多买些,不然下次打袼褙恐怕不够。再买些大米,买精米,别怕花钱。”
  苏家弟兄几个祖籍虽然在蔚州,但他们一直在京城生活,还是习惯了吃大米的。可是在北方,精米要比白面贵上很多,以前是没条件,现在挣了钱自然要给他们改善改善。
  “再买些红糖,还有……小米。”
  不知道是不是洗多了衣服总沾凉水的缘故,江逸有好几次看到夏荷揉肚子,似乎是肚子疼。前世实验室里的女同学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会喝红糖水,应该是挺管用。
  “以后活肯定会越来越多,不能只让夏荷她们洗衣服了,咱们三个也要动手,尤其是那些旧衣服,不知道都是些什么人穿过的,不该让她们两个女孩子洗。”
  江逸不禁在心里埋怨自己,这么重要的事怎么刚刚想到,这些天不知道把两个丫头累成什么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