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医与美食[种田]-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98章 
  伴随着春暖花开; 城里头又开始热闹了起来。虽说依旧没下雨; 但村里人还是十分积极的去播种,还在祈祷着,但愿狗娃家的这个手压水泵能够帮助村里人增加一点收成。
  村里边这二年虽说减产,但收成一直比周围高。即便如此也已经相形见绌了,更何况是他人。
  最近前来村里乞讨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村里头数狗娃家的房子最为气派; 又是住在村口。所以每每来到村庄; 都要过来敲门说两句吉利话来要钱。
  一看是看他们可怜,就给他们写剩菜剩饭。他们家的剩饭剩菜也都是好东西; 比给铜板还好些。
  时间长了; 过了饭点总有乞丐过来候着。这门口总有乞丐在; 瞧着也不好看。狗娃跟铁蛋商量一下,就干脆不理会了。一次给了几个铜板,告诉他们下回不用过来了。
  随后狗娃还跟村里有狗的人家用两只下蛋的母鸡换了两只狗崽子养活。家里有什么剩饭剩菜直接喂狗。
  乞丐一连在这守了两天见真的不再给了,也就散了。他们也看出狗娃家里的人不好惹。岁数其中有欺软怕硬的主; 此时也不敢真的惹什么事来给狗娃不痛快。
  乞丐多了; 去逛街; 接力头当街卖人的也越来越多了。
  铁蛋觉得时间差不多了; 而且前年趁着粮食价格没那么贵的时候收购了不少粮食,此时正好拿出来。
  跟狗娃做了一下商量; 城里头又铁蛋放出去的以白家名义发的粥铺; 他们现在,再打上“陈狗娃”的招牌去四周乡里去设粥棚。每天不限量的施粥。
  瘟疫已经开始闹起来了,这一点从狗娃的麻辣烫店销量直线下降就可以看出来。麻辣烫店里头的价格已经算是十分公平公道了; 即便如此生意依旧一降再降。狗娃干脆指留下一家麻辣烫店继续开业,其余的店面全部关门,伙计每人分了五十斤粮食让他们回去。以后若是再开业还会找他们。
  至于摊子就彻底不出了,那些家庭这些日子也赚了不少,积攒下来够一两年吃的了。
  当前米价一日赛一日贵,狗娃一次无意间路过米店进去看了一下价格,一斤米竟然照比三年前贵了五倍之多。
  狗娃这样的人家当然吃得起,可对于那些原本家境殷实舍得吃大米的人家而言,这就是天价。怕是城里一些富贵人家也吃不起了。
  不光大米长得飞快,其他的杂粮价格也照比过去翻倍的涨。
  这让那些原本就生活拮据的人彻底吃不上了。有的卖妻典子,有的卖身给福贵人家换取粮食,有的沿街乞讨,更有长着歪门心思的人干脆剑走偏锋,走上了偷盗砸抢的地步。
  更有甚者直接去了附近有土匪的山头投靠山头,落草为寇。
  这世上原本就人生百态,而历经了三个荒年后的现在,比过去更加残酷。
  狗娃有时候会去粥铺看一看那些排队等着一口粥的人,尤其是在自家乡里的时候,总能够在熟悉的人群里看见一两张熟悉的面孔。
  其中不乏自己村里的人,那些不认字的人,甚至不知道这个粥铺是狗娃开的粥铺。若是被他们知道了,只怕不见得愿意过来。
  村里虽说收成比别的村好,但并不是每家每户都有土地,或是又足够养活自己的土地。
  有的人家实在过不下去了,上门来跟狗娃借银子。敖木也没直接借银子,而是借了他们些杂粮,只要他们过后记得还就是了。一次也不多,也就十斤二十斤,吃完了再过来接,铁蛋回记上账。
  有借自然就有还,若是两年以内还不上也没关系,狗娃家里头又那么多的暖房,去暖房里干一天活。就能抵五斤粮食。
  有的人上门来就想干脆去暖房里干活来赚工钱,不过被狗娃给拒绝了。
  狗娃只救急不救穷。若是都上门来干活,狗娃让那一个来是?谁家吃不上饭了,送过去些杂粮,这才是狗娃帮人的最初宗旨。
  也是这个时候,狗娃的新房子也开始兴建了,新地方选址是在村子的后面,那边地方宽敞,就是光线不如村里其他地方好。不过也没关系,窗户做的大一点也不耽搁。这回是按照正经的院子做的,分前后三进的院子,总共要画上一二百两银子。
  狗娃现在是舍得花这个银子的,铁蛋请来了能工巧匠,又从村里头雇来了些愿意出大力的,这宅院就开始兴建了。
  只是院子大了,这工程也就更大了。
  “往后这边儿就是咱们的卧房,这边是书房。左右两个厢房,就住锁头了。咱们住在二进院子,三进里头好好修缮,弄上假山挖个池子。里头屋子也好好装潢。咱们俩没孩子,可你姐他们总要回来住。这三进里头安静,外人又进不来,住着正好。”铁蛋站在开始施工的院子里,拿着设计图一一给狗娃指出来。
  狗娃探头仔细看看:“这里就是假山了?”
  铁蛋点头:“这里我会亲自设计,争取以后无聊的时候咱们可以爬上假山吹吹风。这池子里头咱们再养一些锦鲤。不过既然这样,就要雇花把势和鱼把式专门照顾这些。银子是肯定多花一些了。不过咱们有这个银子,倒是不怕的。”
  “这院子一大,是肯定要多雇些人的了。咱们家里头原本就有五个了,大哥,你说还要多少才够?”
  铁蛋看看四周仔细想一想:“不顾厨子,单纯要人到啊的话,就算各司其职也至少需要十个人。若是想要日子过得方便点,那就需要二三十个人了。”
  狗娃是做梦也想不到能有那么多人伺候的了。
  咽口口水,不禁道:“大哥,那白府的话。你一个人要多少人伺候?”
  铁蛋认真的想一想:“我这院子里,虽说我不让姑娘近身,可伺候的姑娘就有小二十人,就更被说小厮一类的了。整个府里上下,算上京城里的,至少能有三千多人。”
  那可比狗娃村里头的总人数还要多。
  这也让狗娃重新意识到了铁蛋那个出身的白家,究竟是怎样恐怖的北京。
  铁蛋看他这样,不禁笑道:“那跟我也没多大关系。我往后还回不回去是两码事。咱们就先把福气享了。”
  狗娃知道想太多没用,只是笑着点点头。
  那边开始盖着,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眼瞅着框架都快要出来了。
  也是这个时候,那银子花出去对于狗娃来说都跟流水似的。
  这日锁头正有模有样的煮着药材。这是铁蛋让他自己抓衣服温和滋补的药出来。自己煮了后铁蛋要看结果。
  眼瞧着铁蛋一边煮着药材一边擦着汗。
  铁蛋靠着们,对旁边的狗娃道:“小锁头也越来越大了。你说,要不要给他买个丫鬟小厮的随身伺候着?”
  狗娃微怔,从没想过这个问题:“不是说好了不往进卖人吗?”
  “那是以前。现在外头那么多买卖人口的。买进咱们家里,总好过在旁人家吃苦受罪。还是那句话,咱们也不难为人家。只要活契。人要是想走,咱们赎身银子也不要人家的,直接放走就是了。”
  狗娃想一想,先点点头,又摇摇头:“这样的话买人我不拦着。可也不用太娇惯锁头。给他找个稳妥点的小厮在身边帮忙记挂着些东西就成,丫鬟还是不要了。一来怕他学坏,而来也怕丫鬟自己有什么不好的想法。”
  一般这当爷的身边伺候的丫鬟,那就是未来的姨娘。狗娃虽说没接触多少外面,可这种事情多少听说一些。自打跟铁蛋在一起以后,狗娃是完全听了铁蛋的想法,人这一辈子还是一个人比较好。
  这还是要等到锁头往后大了,自己找喜欢的才好。到时候不论那姑娘什么家私,什么出身,只要锁头喜欢,狗娃都不会拦着。但万万不能在人还不懂事的时候就被旁人教坏了。
  铁蛋自然明白他的顾虑,也就不提这个了。
  小厮的事情也还早。锁头远远不到那个时候。至少也要等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可以自己乘坐马车出去玩的时候再配备随身的小厮去鞍前马后。估计到时候锁头功夫也学出样子来了,也不怕旁人害他了。
  而就在铁蛋也心心念念在新的宅子上的时候,从云烟那里得到了京城里头的事情。
  现在。京城里头算是一团乱麻了。
  皇帝驾崩了。
  那个铁蛋印象里头,带着几分温和的帝王驾崩了。
  而当朝太子被爆出竟然在皇帝的饮食之中做手脚。虽说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太子毒害皇帝,可这个传言却越传越广,一时间太子失德的流言沸沸扬扬,自然在弹劾之中与皇位失之交臂。
  而在太子一地鸡毛的时候,白家支持的三皇子登基为帝,当日圣母皇太后,也就是先帝的正宫皇后随县第而去,新帝接回了寺庙中代发修行的白家皇贵妃,并尊她为母后皇太后。
  而当初与太子失之交臂进而转嫁给三皇子的二房姑娘一跃成为皇后,母仪天下。
  说来可笑,大房的姐姐成了太后,二房的妹妹成了皇后。
  铁蛋听见了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这两姐妹见面以后要怎么相互称呼?


第99章 
  且不管这姐妹便婆媳的闹剧; 三皇子继位,就真的名正言顺?
  铁蛋并不认为这是好事。
  而云烟也告知了铁蛋; 他京城的爹娘打算接铁蛋去京城了。
  眼下白家在京城风头无两; 他爹娘觉得铁蛋不应该再有任何顾虑了。为人父母,他们当然知道白铁蛋是怕他们白家地位不稳固进而被连累。
  当然,这真的是铁蛋远离白家的原因之一。
  铁蛋可没那么傻; 他比水都要清楚上帝要谁谁灭亡; 必要让谁先疯狂的道理。白家人已经嚣张道连皇位都敢插手了; 距离疯狂还远吗?
  铁蛋当天晚上便修书一封送去京城给爹娘。跟他们简单分析了利害关系,并劝说他们暂且回到老家这边韬光养晦。左右眼下享受的已经是无边的富贵; 何苦再去贪婪更多。
  只可惜; 享受过了北京的奢靡喧嚣; 又有几个人愿意回到这小小的县城里呢?
  信件挤出来仅仅十天; 铁蛋就收到了回信。
  信件大概的内容是:“你说的爹娘都懂; 但爹娘还是希望你入宫来; 还能以太医的身份帮衬一下皇宫里的姐姐们。到时候你那个皇帝大舅子自然会封你做御医在御前伺候风头无两。”
  面对如此执迷不悟的爹娘; 敖木还能说什么?劝说无果; 铁蛋干脆直接切断了联系。告诉云烟; 往后白家人再找他; 就直说他趁着春色正美四处踏青游玩了,云烟也找不到他。必要的时候; 云烟带着心腹集体在白家眼中“失踪”,暂且躲起来。
  铁蛋这些年来,仗着有独步天下的医书三教九流的人都认识了些。高官厚禄认识的少; 可江湖道上的兄弟还是有很多的。
  同时铁蛋也跟东郭家打了招呼。必要的时候,不论云烟是否愿意,都让云烟住进东郭府。其他的事情铁蛋自己会解决。
  就算是跟白家闹翻了,甚至不死不休,铁蛋这个穿越者也有足够的把我去解决一切。只是想不想罢了。
  是夜,二人躺在一起。狗娃感受着铁蛋胸口的起伏,伸指头碰了碰,被铁蛋抓住。
  “是不是要天下大乱了。”狗娃问道。
  “想什么呢。”铁蛋失笑。
  “总觉得要发生什么不得了的大事。”狗娃担心道。
  “再大的事情也波及不到咱们,再说,咱们还有山上呢。等天儿再暖一暖,我再雇一批人上山开荒,再弄个暖房出来。这样就算在山上,咱们也不愁吃喝的。”铁蛋替他规划道。
  狗娃不傻,听到这里叹口气:“那还是可能出事的。”
  “这本就是正常的。由他们闹去吧。咱们关起门来,什么事都找不上咱们。就算是乱世,硝烟四起狼烟滚滚,我依旧养活的了你。”铁蛋拍一拍狗娃的腰。
  狗娃只笑道:“那不论真么世道,只要有口吃的,我都能让大哥吃的最好。”
  二人相互寻找亲吻,只要能够相互依靠,哪里还管得了门外洪水滔天。
  因为京中事多,铁蛋也怕自己受到牵连。就把县里头的生意能管的全部关了,自己明面上投资的也都跟背后的合作方商量好了暂时撤资。当然,车子是撤资,赔偿款给的不少,有的关系进的根本不要,不是那么进的,也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也拿了钱并且迅速将资产变现,以防不时之需。
  一下子店面全关了,家里暖房种了那么多的蔬菜,竟然没了用武之地。
  这么多的反季蔬菜,白扔了也是可惜。找城里走街串巷买菜的。他们要是收就卖给他们一些。剩下的切吧切吧,都混进施粥的锅里头,加一点盐巴,人吃了能更有力气。
  饥荒开始起来了,县里头的善堂已经开始组织城里的富人们捐款开粥铺,没人家里出个几两银子,买来的粮食就够不少人吃的了。
  不过任何一户人家施粥,都没有狗娃铁蛋二人给的粥浓稠且香。有的贪心一点的人家,只要不是同一家粥铺施粥,就挨家挨户的去吃,吃的反而比普通人家还饱一些。
  那些饿肚子的人肚子暂且吃饱了,也就不会闹事了。富人们集资做这个,积善是一方面,同时也防着他们饿着肚子就早饭了。
  可是国家赈灾的两款,迟迟拨不过来。
  一方面是新帝登基朝堂之上一团浆糊等着新帝去收拾。另一方面当前全国各地都有饥荒,而边疆少数民族有的借此机会来犯还需要去镇压。这各方各面都需要银子。可朝廷里头的银子,着实不多了。
  富人们的善款只能用一时。狗娃铁蛋更加不可能养活这些饿肚子的人们一辈子。
  地里头发芽的植物少的可怜,天上斗大的太阳晒着。还没到夏天,已经热得吓人。
  因为地下还冻着,狗娃家里的水泵也打不出水来。有的人不甘心,就真的用水桶打井水一点一点的灌溉天地。倒是还有些用。可粮食苗长出来看着就病恹恹的,看着就没什么活力。
  村子里的婚事倒是越来越多了。大批饿肚子的人家强者把姑娘嫁进这边周围唯一的“富村”里,光是彩礼就够本家人吃上好一阵子了。
  因此,那存粮多的人家自然就笑开了花,有的人家还去了两三个媳妇。这要是放在两三年前,别说娶两三个,就是一个也不见得能娶上。
  有的人家娶二房三房都要摆席宴请,狗娃是不去凑这个热闹。甚至有些可惜了,好好的粮食给他们屯着,他们就这样糟蹋。也不看看现在这世道,娶两三个媳妇以后要怎么养活。
  而好好的姑娘家,究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嫁到这村里给别人当小老婆的呢?
  越是这种时候,很多事情就越是不能细想。
  “咱们的开销也节俭些吧。”狗娃看了一下最近家里的花销。因为管账多了,账本上的字狗娃大概看得懂,“除去施粥,这个月咱们都花了小二十两了,哪里就有这么多银子浪费了?咱们这宅院着实是一笔大开销。眼下外面闹饥荒,咱们也不好大兴动土,不如暂时停了。”
  要是自己饿着肚子,看别人家还大张旗鼓的盖着大房子心里也会不舒服。而且敖木还算是个厚道人,这要是换个不厚道的呢?
  最近铁蛋也忙的首尾不得相顾,听狗娃这么说,就点头应下。多给了工人些银子,让他们暂且回家去。至少等饥荒过去再说盖房的事情。随着饥荒越来越严重,狗娃也发现他们准备的粮食已经远远不够来喝粥的人吃了。好多人为了尽早吃上一碗粥甚至打了起来。
  一开始去看粥铺的情况,心情还能好些。这时间长了,心情也就越来越差了。
  又看了一家粥铺,看着那排的尝尝的队伍,敖木就知道,再多的粮食,也是喂不饱他们的。
  路边有很多正在找野菜挖的小孩子。可以为天气旱的厉害,野菜长出来的可怜。有的人干脆在刨开土去挖草根,只要能吃饱,没有什么是人的肚子吃不下的。
  铁蛋持伞,给狗娃挡一点阳光。狗娃看的越多,心情越差,又往前走了一段路,瞧见一个小女孩美滋滋的捧着一大碗刚刚打来的粥往家跑。那小女孩儿眼睛里灿烂的笑容,比那天上的太阳都耀眼,更是给这昏暗的天地增添了几分色彩。
  敖木看着那小女孩跑进了不远处的院子里。那院子的围墙很矮,展在外头就能看清楚里头。
  那小女孩进了院子就,就用着满是稚嫩的声音含着:“奶奶奶奶!我今天又打到粥了。奶奶你快吃,一会儿我去东面的粥铺继续排队,运气好还能在拿到一碗呢。”
  别人施舍的一碗粥,嫣然是这祖孙俩唯一的希望。
  正式因为这一点,狗娃才会如此坚定施粥的心。
  狗娃不觉走到门口多看了一会儿。
  又等了一会儿,看见那小女孩又端着碗出来了。狗娃还以为那是喝空了的碗要拿出来继续去下一家要粥,结果发现那粥碗里还剩大半碗。
  小女孩也没注意到狗娃二人,只是抬头看看天上的日头,走到院子中间,来到一个石头前、那块石头也奇特,中间有些凹陷。小女孩小心翼翼的将带着蔬菜的粥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