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书]落花风雨古人诗-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乏交好蒙古的声音,在这关头,想要说服皇爷爷追加兵力,怕是难。”
  任德恭忍不住叹气,作为夏国国主亲自认命,出使金国的使者,在金国中都的那段时间里,他亲眼见到,也切身感受到了金国朝廷上下的厌战情绪。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朝野上下,文武百官,哪个不是长袖善舞,极其擅长揣摩圣意,这次荣王世子带兵两万出征,其实也就代表了金国国主的意思。
  “任大人也不妨听听本世子的想法。”完颜绰说得很客气,毕竟,日后还有用得着任德恭的地方,犯不着早早就把人给得罪了,没必要。
  “请世子爷指教。”
  “指教谈不上,大家集思广益罢了。”完颜绰轻笑,道:“仅靠两万兵马驰援中兴府不过是杯水车薪,远水难解近渴,倒不如兵行险着,拿回剌海城,险中求胜。”
  任德恭皱眉沉吟:“剌海城?”
  “不错,蒙古大军挥师南下,一路势如破竹,连下数城,势不可挡,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不能只看到蒙古大军来势汹汹就吓破了胆,正因为蒙古人气势太盛,战线拉得太长,后勤供应必然会跟不上。夺回剌海城,就能截断蒙古大军的进攻,到时候,来一个关门打狗,瓮中捉鳖,管保让这些蒙古人有来无回。”
  “那我夏国中兴府怎么办?”都城丢了,国也就忘了,难不成,还真像宋王朝一样,迁都以求自保吗?
  这完颜绰倒是不担心:“蒙古人生于草原,长于草原,擅长两军对垒,大开大合地拼杀,对于攻略城池,并不是那么擅长,中兴府建都百余年,城高池广,易守难攻,就算蒙古人杀到城下,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破城而入。”
  “小王爷的意思是……”
  “没错,死守中兴府!”完颜绰点头,他就是打算围魏救赵,曲线救国。夺回剌海城,不仅可以切断蒙古大军南下的路,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到时候,后勤供应不上,中兴府又久攻不下,蒙古人再是武艺高强也不能不吃不喝,为了减少损伤,自行退去也就成了唯一可能的选项。
  任德恭终于知道为什么金国小王爷自己都说这是在兵行险着了,确实很险,稍微一个不小心,便是亡国灭种的危机,可是细想一下,似乎又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思虑半晌过后,任德恭终是胆战心惊的同意了,他不同意也没办法了,谁让军权掌握在别人手里呢。
  不错,是个识时务的,完颜绰很满意,高声道:“传令下去,大军开拨剌海城。”
  接下来的几天,便是没日没夜的急行军。
  任德恭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虽然心烦意乱,但还是把全部希望压在了这位年纪轻轻的金国小王爷身上。
  可惜,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他们疾驰赶往剌海城的途中,又传来消息,中兴府忽然发生了地震,街道房舍,损毁严重,还死伤了不少百姓。
  中兴府乃是夏国都城,如今亡国在即,老天爷还降下如此灾祸,不得不让人想入非非,认为是不祥之兆。
  一时间,夏国百姓们忧心忡忡,人心惶惶。
  得到消息的任德恭第一时间赶来营帐找完颜绰,即便知道不能左右这位年轻统帅的决定,但还是想听听对方的意见,以安军心。
  完颜绰镇定自若,是因为他在看原著时就知道了夏国都城中兴府会发生这么一场地震,侠义心肠的男主和温柔体贴的女主收养的第一个孩子,就是中兴府这场地震死难者的遗孤,这场地震来得很突然,实际上却不严重,更不到让大夏国伤筋动骨的地步。眼下的当务之急,是重新凝聚中兴府,乃至整个夏国的民心。
  “不就是一场地震吗?”完颜绰不以为意:“都说人力其可抗天公,天要降罚,受着就是,要知道,大难不死,不有后福,本世子倒是不知道你们夏国子民有什么可忧心的。”
  “话虽如此,毕竟是不详之兆,又是在现如今这多事之秋,难免被有心人操作利用,酿节外生枝。”
  完颜绰无语,想来即便是一本虚构的武侠书的世界,古代老百姓们的思想还是很朴实本分的,对于这些大的灾祸,通常都会联想到天神降罚上面。
  “多难兴邦……”这或许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重新凝聚人心的口号。“任大人不必担心,现在中兴府所需的药物和粮草,本世子或许可以帮得上忙。”
  任德恭嘴上恭维着:“小王爷果真是料事如神。”心里却在狐疑,真有这么离奇凑巧的事吗?如果不是中兴府确确实实发生了天灾,他还真会忍不住怀疑这位金国小王爷有没有趁乱从中作梗。
  “任大人必定是想岔儿了。”为了打消任德恭的疑虑,完颜绰这才笑道:“本世子自小混迹江湖,远离朝堂,文不成,武不就,荣王府一大家子,百十来口,总得想办法谋个生计才是,这批粮食和草药是借着金夏两国的边境榷场流通进入的,绝对的正当生意。”
  “真没想到,原来小王爷也是经商的奇才……”话已出口,任德恭才发觉不妥,未免小王爷怪罪,轻咳两声,道:“小王爷眼光独到,如今奇货可居,希望小王爷能看在中兴府无辜百姓的份上,不要漫天要价,给我夏国百姓一条活路……”
  完颜绰点头应允,不过他也有要求:“切记,死守中兴府,不可开城投降。”
  “小王爷放心,陛下已经下了罪己诏,安抚百姓的同时,还御驾亲征,亲上城楼,誓与中兴府共存共亡。”说到这,任德恭仿佛也被鼓舞了士气,眼睛瞪得大大的,握紧双拳,同仇敌忾。
  天子守国门,国君死社稷。理当如此。
  自己给自己打过气之后,再回看现如今的局势,任德恭也不敢太乐观,毕竟蒙古人可不是吃素的,就连金国最骁勇善战的荣王殿下,都没能从蒙古大军手上讨到甜头,更何况是荣王世子这个第一次领兵出征,毫无经验的少年郎。
  一想到这里,任德恭就忍不住叹气。
  完颜绰倒是劳神在在,一副运筹帷幄的样子,高深莫测,让人看不出来他是真的胸有成竹,还是单纯的虚张声势。
  “任大人约莫是忘记了,我们大金国的目的是,结盟夏国,力抗蒙古。”最后八个字,完颜绰说得掷地有声。
  任德恭一头雾水,听不太明白。
  “任大人好好想个清楚吧。”说完,再不看任德恭一眼,完颜绰径直起身,一派潇洒从容地离开了营帐。
  完颜诺和李典二话不说就跟了上去。
  任德恭独自留在营帐里,默默想了许久,这才恍然大悟。
  结盟夏国,力抗蒙古。
  反反复复地念叨着这八个字,任德恭忽然恍然大悟。明白了,原来,世子爷竟然是这个意思。从一开始,他就想岔儿了,重点不是在结盟西夏,而是在力抗蒙古,结盟西夏,不过只是力抗蒙古的手段和方法罢了,虽然不知道蒙古人做了什么让金国小王爷如此耿耿于怀,但是明确知道了金国不会袖手旁观,放任蒙古吞并夏国,任德恭就放心了。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或许,这才是金国小王爷力排众议,坚持要跟夏国结盟的原因。
  

  第67章 声名大噪

  面对城高池广的剌海城; 完颜绰毫不畏惧; 亲上前线督战。
  面无表情地坐在马上,完颜绰一袭火红色的披风,眉目如画; 风姿卓绝; 四周喊杀声震天,鼓声隆隆。
  赶在今晚,完颜绰必定会重新夺回这座剌海城。
  在临近剌海城之前,完颜绰已经做好了准备; 下令全军上下,负土而行,一人背了一麻袋; 整整两万人,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所负之土不可限量。
  一开始; 全军上下还大惑不解; 不知道完颜绰葫芦里埋得什么药,完颜绰笑笑; 故作高深,并不解答。
  等到了发动进攻的时候,完颜绰一个下令,将装满了土的麻袋填入护城河中,大家才恍然大悟。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两万人,一人一麻袋的土,硬生生填平了并不算宽的护城河,好在剌海城不算太大,若是像金国都城中都,或者是夏国都城中兴府,护城河都比这宽两倍有余,仅仅只靠两万人负土,根本就是精卫填海,痴人说梦。
  度过护城河之后,接下来的就是攻城。
  完颜绰手下的女真士兵并没有一开始就直接上大型的攻城器械,第一波攻城的先行部队,人数不多,但胜在个个都是身形灵敏,武功卓绝的高手,根本不用云梯,踩踏着城墙上面斑驳的裂缝就能一步步往上攀爬,登上城楼,毫不费力地一举攻克了剌海城,杀了蒙古大军一个措手不及。
  蒙古人此次挥师南下,目的明确,就是一举攻克夏国都城中兴府,灭掉夏国,为日后进攻金国,宋国,打通道路。
  这一路下来,蒙古大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正处在士气高昂的时候,如今却在一个小小的剌海城上栽了跟头,实在是令人懊恼。
  凭借剌海城一战,完颜绰一战成名,一时间,声名大噪。
  由于战线拉得太长,蒙古大军没办法首尾相顾,被完颜绰杀了个措手不及,待回过神来,蒙古大军当然不会放任完颜绰这颗眼中钉横亘在南下的必经之路上,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紧急调拨十万大军,连夜奔着剌海城而来,务必要保证蒙古大军挥师南下的这一条路上畅通无阻。
  接到探马来报,任德恭吓得两腿直打颤,腿肚子都软了。
  十万大军啊!十万蒙古军对阵两万女真兵,就算再机上这次破城之后临时收编的党项兵,满打满算,也不过三万余人,敌众我寡,力量对比悬殊太大,如何取胜?
  完颜绰还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首战告捷,给了他极大的信心,别说是困在中兴府背水一战的夏国国主,就连远在中都的皇爷爷,也给他发来了贺令,以示嘉奖。有了这两位国主的背书,完颜绰的底气就更足了。
  蒙古大军来得很快,但是完颜绰早就做好了准备,等蒙古大军杀到的时候,剌海城的布防工作已经完成,相较于攻城,守城自然更加容易。
  蒙古大军的将领似乎也明白这个道理,并不急于攻城,而是在离城三十里外的地方安营扎寨,一副不紧不慢的模样。
  敌不动,我不动,完颜绰比对方更懂得以静制动的道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完颜绰从父王完颜洪熙那儿要的人到了,不过,令他感到遗憾的是,本来想借调的陈亮和徒单绎,最后赶来的却只有陈亮一人。
  完颜绰摇头叹气,难得他这么看好徒单绎,可惜了。
  向完颜绰行礼之后,陈亮也不遮掩隐瞒,将徒单绎婉言谢绝追随他们家世子爷的想法直言相告了,完颜绰听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不怪徒单绎不给完颜绰这个面子,实在是完颜绰年纪太轻,在军中没什么威望,徒单绎从军入伍好歹也有十年了,军中威望不错,相较于上面暂时的打压,徒单绎相信这些都是暂时的,只要熬过去,得来机会,自己定能一朝翻盘,现在让他放弃好不容易累积的威望,孤身投奔完颜绰这个初出茅庐的少年,徒单绎当然会不愿意。
  非是忘恩负义,说白了,徒单绎还是带着一丝不服气的心态,十年前,完颜绰出面引荐,由荣王推荐入伍,徒单绎心有感激,也愿意记完颜绰这个人情,日后来报,但若是让他因此而放弃整整十年的努力,孰轻孰重,徒单绎也有自己的算盘和计较。
  在这方面,陈亮的想法和立场就比徒单绎简单得多,他和李典本来就是完颜绰的人,自然会宣誓效忠完颜绰,从军入伍,也是他们家世子爷的意思,现在世子爷重回中都,并且领兵出征,陈亮就算是削尖了脑袋也要追随,以效犬马之劳的。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想要跟李典同吃同住,一起共事的想法。
  人各有志,完颜绰不想勉强,倒是陈亮的赶来,极大的减轻了完颜绰的压力,攻城的时候完颜绰就看出来了,仅靠一个完颜诺,根本撑不起攻击的防线,完颜诺太年轻,少年意气,在战场上容易意气用事,如果是有了十年行伍生涯的陈亮在旁指导,相信会更加万无一失。
  时机成熟了,完颜绰招来完颜诺和陈亮,制定好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天将亮不亮的时候,金国士兵发动突然袭击,一阵风似的杀入蒙古大军营帐中,展开了激战。
  蒙古人万万没有想到,金夏两国的守城兵力不过三万余人,竟然有胆子对十万蒙古大军率先发动攻击,更没有想到,敌军来得如此之速,仅靠骑兵孤军深入,就能毫无阻力地长驱直入,杀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蒙古人被完颜绰的突然袭击给打蒙圈了,在他们看来,完颜绰的贸然进攻根本就不符合一般的作战思维,两军兵力悬殊这么大,却不知死活,贸然发动进攻,真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是不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完颜绰不清楚,但是看到蒙古大军阵脚大乱,被孤军深入的金国骑兵搅合得手忙脚乱,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反击,完颜绰忍不住心情大好。
  两军刚一照面,蒙古军统帅就被完颜诺张弓搭箭,一箭射落马下,还来不及交代遗言就魂归天外了。
  金夏盟军士气大振,趁胜追击,杀了个痛快。
  党项士兵中,不少人都跟蒙古人有国破家亡之仇,此时同仇敌忾,倒也是悍不畏死,跟女真士兵一样勇猛,直把蒙古人杀了个落花流水。
  经过一夜激战,十万蒙古大军,不能说是全军覆没,但也死伤惨重,仅有数千人狼狈逃回了北方草原。
  如果说之前重新夺回剌海城,完颜绰一战成名,在北方草原上名声初显,那么现在,大破十万蒙古军,牢牢守住了剌海城,切断了挥师南下的蒙古大军的首尾联系,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小小年纪,却又如此的军事谋略,整个蒙古草原都震惊了,因为他们都清楚的知道,如果不赶快打通南下的通道,拔掉完颜绰驻守的剌海城,已经杀到夏国中兴府城下的蒙古大军先头部队就危险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大蒙古汗国的成吉思汗,正在领兵攻打中兴府的先头部队当中,这个人的安危,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闪失。
  完颜绰看原著的时候就知道,年事已高的成吉思汗注定会死于这次领兵攻打夏国中兴府的途中,并且壮志未酬,没能一举灭掉夏国,成为他的临终遗憾,现在,完颜绰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利用成吉思汗的死亡,浑水摸鱼,从中渔利。
  如今的剌海城,又恢复了平静,但是众人心知肚明,平静的背后,又是另一番不为人知的暗潮汹涌。
  党项士兵们跟女真士兵们已经能很好的相处了,共同击了退蒙古大军,报了之前的仇,大家都扬眉吐气,连带着,对完颜绰这位统领他们抗击蒙古大军的金国小王爷,别说是女真士兵,就连党项士兵都别提有多敬重了。
  但是敬重归敬重,该给完颜绰找麻烦的时候,这些人都是不遗余力。
  完颜绰能理解党项人对于他们女真人的不信任,毕竟,大家都知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但是大敌当前,有共同的敌人在,完颜绰不觉得现在彼此猜忌会是明智的做法。
  听手下人来报,任德恭才知道现如今剌海城最高的夏国将领竟然跟完颜绰一言不合起了冲突,吓得他差点儿没晕过去,慌慌忙忙就赶来向金国小王爷请罪了。
  隔得大老远,任德恭就看到完颜绰板着一张脸,面无表情,让人猜不出真实情绪,很多时候,面对这位年纪轻轻的荣王世子,任德恭是佩服且敬畏的,胆识谋略,再加上明显高人一等的出身,让这位金国小王爷看起来颇有些任性妄为,但是任德恭也知道,有能力的人才能任性妄为,没能力的,那只能是找死。
  “手下人不懂事,言辞无状,若是有冒犯之处,还请小王爷不要见怪!”不问缘由,先道歉,伸手不打笑脸人,金夏两国还是盟国,没必要闹得这么难看。
  从之前不短的接触中不难看出,这位金国小王爷并不是目中无人,没事儿找事儿的主,几乎可以肯定,是他们党项人先挑的事。
  “任大人来得正好。”完颜绰早就想去找任德恭了,比起跟脑子一根筋,不知变通的党项族武官接触,完颜绰更看好同样修习汉家典籍,温良恭俭让的党项族文官,哪怕这知书达理是伪装出来的,伪君子固然比真小人可恶,但是很多时候,跟伪君子打交道,远比跟真小人打交道容易得多。
  

  第68章 虐待俘虏

  
  说起来; 这次的矛盾冲突; 完颜绰也得负部分责任。
  蒙古人生性残忍,好战好杀,在战场上; 蒙古人有个不成文的规矩; 每杀够一千,倒掉一具尸体,以统计数目,一场战斗下来; 最后清理战场的时候,抬眼一看,满目都是一具具倒掉的尸体; 比鲜血染红的土地和随处可见的残肢断臂,更加触目惊心。
  在完颜绰领兵收复剌海城之前,蒙古大军连战连胜,一鼓作气拿下了剌海城; 党项人拼死抵抗; 可惜寡不敌众,丢城失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