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剧本不是这样演的-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貔貅。”君夫人只是这么说了一句,没有其他的解释。
  萧亦再次与这个美丽的贵夫人对视,她没有笑,眼里却盛着温柔。这在萧亦眼中似乎是比笑容更加难得的了。
  这双眼睛所看着的人不过是一个与她身份地位相差甚远的普通人罢了。
  萧亦心中感情复杂,他笑不出来,沉默地伸出双手郑重地接过这份礼物。手中理智上所感觉到的重量是清的,然而情感上却觉得这竟是异常的沉重。
  在接过的那一刻,萧亦已经后悔了。
  有种预感,一旦接受了这白玉貔貅,有什么事情便不可再回头。
  “谢过夫人。”
  如此郑重的样子和根本掩藏不住的僵硬的语气,君夫人看着与自己儿子年纪相仿的低垂着头的少年,仿佛触及到了什么,内心软成一片,想要说些什么,最后却只是开口说:“寒儿在那里等你,你过去吧。”
  “是。”
  萧亦向着君寒走过去,近了,才看到那张漂亮的脸上满是笑容,一开口就是问他,“她给了你什么东西?”
  萧亦没答,只是将手里攥着的东西递过去给他看。君寒不客气的将东西拿起来放在自己手里仔细瞧了瞧,“貔貅?这倒是个好东西。”然后又将白玉放回他手里,“好好收着,可别弄丢了。”
  萧亦抿了抿唇,终是没有开口说话。

  ☆、第三十八章

  一路上都是沉默着,各种复杂的情绪争先恐后地涌出来,萧亦想起两天前那个可以算是惩罚的亲吻,看着前面身姿挺拔的少年,心里乱极了。
  这个时代的十六岁与他们那个时代的十六岁必然是十分不同,更何况又是出生在这样的大家族里,这个十六岁少年的心智萧亦这种长期生活在相对稳定安全并且单纯许多的地方的人怎么可能与他相比呢?
  他想不通这些事情,或许很简单,只是一个一时兴起的恶作剧,又或许很复杂,但是又复杂到什么程度呢?
  种种想法在萧亦脑中徘徊,直到进入宫门,他也因这烦躁的心情而丧失了以往的好奇心。
  不知道走了有多久,只是停下时,脚底已有明显的汗意了,一停下来,寒风呼呼的吹着,又是一个寒颤。
  “小侯爷可到了,太后在里面一直念着您呢。”为首的太监说着,对君寒又是一阵恭维。
  君寒已经见怪不怪,三言两语与他寒暄着,不见敷衍,也没有多热情,更难得的是没有让人感觉高高在上,可见这个人已然练成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了。
  君寒跟着大太监走了,萧亦则是由之前站在大太监身后低着头不说话的一名太监领着去了另一所偏殿候着。
  走前萧亦看着君寒,忽然希望他对自己说点什么,然而君寒只是看了他一眼,便别过脸去。
  这样的患得患失,惊慌无措,萧亦很迷茫,明明他除了一条命,本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东西,因为他所拥有的,也实在不多。
  见君寒停下脚步,大太监奇怪的问:“小侯爷,可是怎么了?”
  “无事。”君寒微微摇头,朝着太后所在的殿门口走去。
  进了大殿内,便见太后一身雍容华贵坐在软座上,君寒信步走上去,挽起衣服的下摆跪在宫女准备的蒲团上,向太后行礼,“外祖母金安。”
  太后笑着摆摆手,让他起来,“早说了免了你的礼数的,你这孩子怎么还是说跪就跪?”
  “既然是礼数,该守的还是要守。再说了,孙儿是心甘情愿给外祖母下跪,外祖母还是不要管了。”君寒边起身边道,还一副任性的模样,却很讨太后的喜欢。
  “你这孩子,嘴倒是甜。”太后嗔怪一声,脸上的笑意却是怎么都掩不住,“好孩子,过来坐在祖母旁边。”
  君寒表现得十分的乖巧,与太后扯了些家常,还时不时讲点笑话逗得太后连连用手帕掩着嘴笑出声来。
  君寒很耐心,全程没有表现出一点急切,也没有往日张扬的模样,在太后面前他就是只温驯的小羊崽,仿佛她是他最信赖的人,在她面前不需要任何的保护色,完全的赤子之心。
  “寒儿,你年纪也不小了。”太后这句话一出,君寒在心里悄悄弯起了嘴角,然而他没有接话,只是脸上带着点疑惑的表情看向太后。
  太后也不知道有没有看穿他这些小把戏,但在她的印象中,这个孙儿除了有时候行事乖张点,可算是完全的真性情,对于她这个祖母,也是敬爱有加。
  太后似是无奈的叹了一声,道:“你五舅舅的小儿子你还记得吗?前两年进京的时候你还跟他玩过呢。”
  君寒皱着眉想了下,然后点头。事实上他根本就不记得。
  看他这副样子,太后微微摇了摇头,她实际上也不怎么指望这个性情在某些方面显得薄凉的孙子能够记得住一个长年不见面,除了一层血缘关系,就几乎可以算是陌生人的人。而且,那个孩子离京都太远,父亲又是个没有实权的,实在是没有重要到要被人特别记住的地步。
  若不是因为这个五王爷是她的小一辈,又因当初他在平洛是出了名的花王爷,不爱权势,只爱吃喝玩乐和美人,嘴还很甜,很讨得她的喜欢,不然只怕他这一离开,她也就不记得了。而他的那个小儿子,原本她也是没有多少印象的,只是恰巧前几月收到了五王爷的请安信,信中提到他小儿子的喜事,又想到她最喜爱的那个孙儿如今还是个孤家寡人,身边连个贴心陪伴的人都没有,起了别的心思,这才记住了。
  太后道:“你五舅舅他那个小儿子,祖母前些日子得到消息,他如今已经是当爹的人了,他跟你年岁差不多大,你呢,你如今身边连个贴心的人都没有,人家已经当爹了!”
  “……这个,这个有什么好比较的?”君寒摸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了。
  “你说这有什么好比较的?”太后笑了,不过显然不是很开心的样子。
  “你可长了张好皮相。”太后用手指点点君寒的脸说道,“在这平洛,名门贵族的公子哥不少,却少有人长得比你好看的,就算有,他们的家世也及不上你,身份比不得你高贵,再加上这张脸,就那么随便一笑,那些十几岁的小姑娘还不保准被你迷得五迷三道的,誓你终身不嫁?”
  “祖母,你说的也太夸张了点,哪里有这么厉害?”
  太后摇头叹气,“祖母可是没少听说宫外那些事,你敢说没有几个姑娘倾心于你?你啊,就是个祸害。”
  “祖母这话可说岔了,孙儿可从未祸害过哪家姑娘。”君寒道。天地良心,他可不是一般的纨绔子弟,从不干那强抢民女的事,顶多欺压一下民家良男,他可是个正直的人。
  “是,是,你是没主动,人家是自个儿看上你的。”太后笑着,转而问他道,“寒儿,你是怎么想的?别人家你这个年纪的身边少说也有一个人陪了,祖母瞧着这朝中有几位大臣家的女儿是教得很不错的,知礼懂事,温柔贤惠,模样也端正,你有什么喜欢的人没有?”
  等太后说完,君寒才轻声但有力地道:“祖母,我有喜欢的人了。”
  有了喜欢的人?太后一呆,脑中马上想起近期在城中流传的各家名门公子哥的风流事,从中摘出君寒的消息,又是一愣。太后敛住神情,状似一点不知情的样子,好奇地问他:“哦?那是谁?怎么哀家都没有听说过?”
  见太后装作不知情,君寒也就不特意去揭穿她,只是表现出紧张的模样,说:“说来祖母若是知道孙儿喜欢的人是谁,恐怕不会高兴。”
  “祖母见过的事可比你多了去了,你怎么知道祖母接受不了呢?”太后道,语气轻柔,颇有引导的意味。
  果然一听这话君寒像是悟了什么事一般,脸上的神色明显比刚才轻松了不少。
  “那人,与孙儿一样,俱是男子……”再下去的话似乎是难以启齿了,君寒便闭了嘴没再开口。太后也沉默了。
  君寒瞄了一眼太后,很是小心谨慎的,生怕她会发火,这点小动作自然逃不过太后的眼睛,她心下一叹,一时又不知该说什么。
  君寒可不理会太后心里在想什么,一心一意披着纯良的羊皮在太后面前刷好感度。
  不得不说,太后也确实受不住疼爱的外孙儿露出如此谨慎担忧的表情,要知道他在外面可是说一不二极嚣张的性格,哪里有这么低声下气过?这前后反差太大,太后真心受不住。
  而且,他这样的表现说明了什么?这说明这个孙儿心里很重视她!太后心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也就更加心疼君寒了,舍不得说会让他失望的话。
  沉默了好久,太后才道:“寒儿,你真的很喜欢他是吗?”
  君寒点头,眼里闪过激动的光。
  太后还是有点不甘心,“那你娶妻之事……”
  “那还早呢,孙儿还未弱冠呢。”君寒笑着道,又有些讨好地问,“祖母不是还想让孙儿娶哪个大臣家的女儿吧?孙儿的年纪还轻着呢。”
  这回答看似随意,可很值得推敲,太后一多谢,便觉得这是君寒觉得自己年纪还小,不愿多了后院之扰,还想再玩乐几年,却不是不愿意娶妻,要和他口中的那个男子过一辈子。
  如此一想,太后也定下心来了。纵观整个平洛,哪家的公子少爷不是爱玩的性子?珠玉荣华,美妾环绕,就算是真喜欢某个人,也没有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个森林的。
  日子还长着呢,谁又知道这喜欢能保持得了多久呢?
  “娶妻生子乃是人生大事,也不知道你是怎么对付你父亲母亲的,你都这个年纪了,他们竟一点也不为你着急,不过他们不急,祖母却还是要为你参考一二的。”太后道,“若是哪天你瞧上哪个,告诉祖母,祖母为你懿旨赐婚,可好?”
  君寒眼珠子转了转,便欣然应下,“如此,就多谢祖母了。”
  得了这回答,太后也心中暗喜,看吧,纵使他心中有了喜欢的人,但到底没有拒绝其他人。

  ☆、第三十九章

  
  “祖母,不知霜儿表妹近来如何?”
  君寒见太后心情正好,便提了正事。太后也心知肚明君寒此次入宫并不是单纯的为了给她请安,心中也没有不快。相隔数里,十几年如一日的还记挂着在宫中这个不得宠的公主表妹,也是极情深意重了。
  太后笑道:“就知道你是来找霜儿的了。她性子静,平时也没有什么活动,就在书房里写写字作作画,倒也没有浪费,积了不少功底,比起宫外那些年纪大些的大家闺秀,也不会失了面子。人也很是懂事,识礼数,每日晨昏定省,从没迟过,虽是小小年纪,做事也慢慢有了章法分寸,倒是让人惊讶。再过几年,肯定更了不得了,祖母今后可要伤脑筋为她择一门好夫婿了!”
  听完这番话,君寒只是微笑着点点头,不做评论,道:“都是祖母教得好。”
  得了这称赞,太后也并无太多表示,只是笑笑。众所周知,十六公主不得宠,也非只是不得皇帝喜欢,便是太后,也不过是因着她是自己喜爱的孙儿心中看重,为了让他高兴,才平日照拂她一二罢了。别说教导,便是提点都没有,左右不过是对身边伺候的人说句话,让他们不要让公主失了皇家的面子。
  这些事情,虽然大家心知肚明,却还是不好在台面上讲出来,有时候,甚至也要像刚才那样,赞太后一句仁慈。不过是让太后高兴,以至于以后不曾忘记照顾罢了。
  “霜儿表妹身份尊贵,轻易不能出宫门,母亲也不好频繁出入后宫,许久不见,母亲很是思念,只盼着祖母能全了这份思念,让表妹随孙儿回君府,和舅姑在一张桌子上吃顿饭,说说体己话。”
  “霜儿的生辰也不远了。”太后叹了一声,道,“你母亲也是慈母心肠,年年都不落下。可惜霜儿不讨皇帝的喜欢,每年的生辰也只是御膳房煮一碗长寿面送到跟前,安安静静的,礼物也是托宫人送到房里,身边没一个亲近的人,难得你们年年念着她。”
  君寒笑了,“祖母说的什么话,霜儿表妹嘴上不说,心里也是明白的,虽然回回祖母都不出面,私底下却帮她打点好了底下的宫人,让他们不敢轻慢。”
  没直接说出皇帝对亲生女儿的冷遇,而是转说太后的好话,这也是君寒长久以来练出来的本事。皇帝再不是,也是容不得别人说的,太后能说,那是因为她坐在皇帝的母亲这个位置上。虽然正经来说她并不算是皇帝的生母,可这皇宫里头,除了她是皇帝上面的长辈,也没有其他人了。
  太后笑了笑,手往上一抬,身边伺候着的宫女就伸出手让她搭住,扶着她起来,见此,君寒也站了起来。
  “祖母乏了,你去找你的霜儿表妹吧。切记,于第三日的清晨送公主回宫。”
  “多谢祖母。孙儿记下了。”
  出了殿门,君寒在离太后宫门不远的地方停下了,打发跟着的太监去将在偏殿的萧亦带过来。
  没多久,萧亦到了,还没说上一句话,就见君寒对那几个太监道:“行了,不用跟着了,下去休息吧。”
  “小侯爷……”
  君寒摆手示意他们闭嘴,“这宫里我都不知道来了多少回了,难道还会不认识路吗?”
  太监们还想再说什么,其中一个机灵的眼见君寒面露不耐,便抢话道:“那小的就退下了,小侯爷慢走。”
  君寒应了一声,不看他们一眼转身就走,萧亦见此,也只好紧紧跟了上去。
  “这是去哪?”
  萧亦只觉得路很长,走了那么久都不见停下,不由得开口问了。
  “去见公主。”君寒答道。
  “公主?”莫名其妙就一句话,萧亦只知道公主是皇帝的女儿的尊称,“什么公主?”
  “我表妹。”
  “……你就不能说清楚一些?”
  君寒却不理他,嘱咐他道:“待会儿到了那里,不要轻举妄动,虽然我那个表妹脾气很好,但底下的人却不是一心向着她,你莫要给她找麻烦。”
  “是。”萧亦心里却在暗暗吐糟,小生什么时候惹过麻烦了?离麻烦制造机也很远。
  萧亦疑惑公主不都是高高在上的吗?怎么这话里竟透露出一种这位公主行事还要受到周围宫人的钳制的意味?
  话说,男主君寒的表妹,到底是个谁啊?萧亦确实是不知道这个公主的信息的,那本小言他只看了前面和后面的一些剧情,中间有一大段空白,不知道也情有可原。
  但论起辈分关系,既然是表妹,那就应该是君寒他父亲君书玉的妹妹也就是他姑姑君书颜的女儿。
  后来男主能坐上摄政王之位,也确实是有那么一个原因是这血缘关系,既是皇家的外孙,深得太后宠爱;还有一个姑姑是当初极得安帝欢心的封了妃位的皇妃。据说他后来还迎娶了一位公主,又多了个驸马的身份,可谓与皇室中人缠绵不断。
  正想着那些公主明面上都是君寒的表姐表妹,他与公主成婚算不算近亲结婚,萧亦就被提醒,地方到了,该收起尾巴谨慎做人了。
  君寒并未迟疑,脚步不停地就直接跨们而入。萧亦仔细瞧着这地方,像个单独辟出来的小院子,位置有些偏僻了,虽说是公主的住处,却显得冷冷清清的,连个守门的都没有。单看门前的积雪,怕是昨晚积下的,早晨起来也没人清扫的样子。
  只这一细节,萧亦再联想一番,就明白了什么。看来这位公主平不得宠,连下面的宫人也个个会看眼色不尽心服侍。
  只是,明明身后有一个偌大的君寒做靠山,这也有点说不过去。这公主不是脾气好,而是性格过于怯弱了吧。
  萧亦内心迟疑地跟在君寒身后,进了这僻静旳小院。
  进到里面也不见有什么宫人在候着。君寒微微皱了下眉,直接进了内室。
  一进屋就见一个衣着朴素面容年幼的女孩坐在窗边,抬头向外望着什么,脸上神色安静得不似个孩子,看着她的背影竟让人心里生出几分落寞来。
  屋里有个宫女陪伴,她一见有人来便想提醒坐在窗边的公主,但在瞧清楚走在前头的那个面容如玉的公子是谁后又停止了,那是公主的表哥,贸然打扰的话,怕是要惹怒这位脾气怪异不好相处的小侯爷了。
  君寒看了那宫女一眼,示意她出去。那一眼并没有太多的威慑,但她看懂了其中的轻视与不悦。宫女颤抖着心退出去的时候想,那些今天偷懒没来服侍公主的人怕是要后悔死了。
  小侯爷从来不是个好脾气的人,对公主又十分疼惜,那些被他撞见对公主不尽心的宫人如今在这宫中又有哪个能过的舒心呢?
  今天的这些人恐怕不是忘了,而是看公主实在是脾气太好了,这宫中又没有一个人愿意为她出头吧。捧高踩低的事,这皇宫中最不缺了。
  宫女庆幸,好在她今天过来了,那小侯爷是个得宠又有手段的人,触了他的霉头可没有好果子吃。
  在宫女退出去后,君寒轻步走向水霜,嘴里一边唤着她的名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