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糊你一脸白月光[快穿]-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问才知,这些冷盘,竟全都是从青朝御宴当中复原出来的!服务员显然也是做了功课的,见问,就一盘盘介绍出自哪里,什么“据《进小菜底档》载……”、“出自《驾幸热河哨鹿节次照常膳底档》”……宾客们一面吃一面听科普,都有些大开眼界的感觉。
  秦女士这会儿表情已经和善如春风了,不住夸柯白越好。唯一有些尴尬的可能就是美食联合协会的孙先生了吧。他们美食联合会都不知晓的菜色,在人家这儿,做都做出来了,而且复原效果看来是很不错,不管是不是原汁原味,能让懂历史的人联想起了,就说明至少有七八分味道了。
  冷盘吃了一阵,一水儿穿旗袍的女孩并穿着长袍马褂的俊俏男服务员又来上了热菜。
  出自《随园食单》的八宝豆腐,“用嫩片切粉碎,加香荤屑、蘑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鸡屑、火腿屑,同入鸡汤中炒滚起锅”。这菜出名,做的饭馆也不少。大名鼎鼎的御宴阁便是做八宝豆腐的行家。
  柯家饭馆之前和御宴阁一番隔空暗斗——或者说是御宴阁单方面回了网友一句话,结果没说准,落了个没脸,柯家饭馆没对他们说任何话做任何事,但整件事里柯家饭馆得着好了,御宴阁自然有些愤懑。御宴阁家大业大,老字号,和官方也保持很不错的交情——要知道,好几位国宴的大厨都是御宴阁出去的。自然,这回柯家饭馆开业,他们弄来一两张邀请函不过小事一桩。
  一个御宴阁的厨师并一位管理人员抱着挑剔的心来,想看看这胆敢踩着他们上位的饭馆有什么本钱,一路芍药假山装点的精巧园林进来,又吃了几品他们名字都不曾听闻的冷盘,那份气焰就慢慢消了,对视一眼,心里头都有些游移不定的虚意。
  然而,服务员脆生生报上菜名说请大伙品尝八宝豆腐,一下子两人又拱起了火:首都谁不知道他们御宴阁擅长八宝豆腐?这开业第一天明晃晃把这么一道菜做出来,说不是打擂台谁信?就算你有几分本钱,也架不住我们底蕴深厚牌子响亮,你怎么就敢伸爪子招惹呢?
  却不知道白越定菜单全然没考虑过这茬。御宴阁的名菜?哦,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你能做别人就不能?这么霸道?
  御宴阁那位厨师厨艺高超,但多少有点沉不住气,声音不大不小地说:“没想到柯家饭馆也会做这道菜,倒是可以和我们切磋切磋,互相取长补短嘛。”听着是好话,但语气就有点阴阳怪气。
  他旁边的人看过来,看到他衣服上金线绣着的御宴阁标识,心里有数,彼此对对眼色——这是打擂台来的?
  那个御宴阁的经理笑了笑介绍这是他们御宴阁大厨,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算是强行圆场。他们坐的位置到底靠后,不会影响到前面最有分量那几位宾客。不过坐在这里的也都不是普通人,御宴阁多少吃过,八宝豆腐尝过的人不在少数,被他们这番作态也激起一点好奇,就等着看这柯家饭馆的八宝豆腐比御宴阁如何。
  一干人翘首以待中,服务员们将菜品一桌桌呈上。就看玉色盘子里汤汁金黄,豆腐里间杂火腿、豌豆、蘑菇、玉米、肉丁……五色纷呈,颜色怡丽,丝丝鲜香缭绕,软糯的豆腐随着盘子被放下的轻微动作,颤巍巍地在盘中抖了抖,几乎让人可以感受到那Q弹滑口的质地。
  光是闻着味儿就让人想吃了。
  宾客们纷纷迫不及待地下手品尝,独御宴阁那位大厨,嗅着这香气脸色就有点难看,但还是叫住服务员非要问:“你们这道八宝豆腐,怎么豆腐都不成型?一筷子下去未免破碎难看。”
  御宴阁的八宝豆腐,可是块块规整的漂亮小块。
  被叫住的服务员有些懵,慌乱地去看领班。这御宴阁大厨以为她是尴尬,声音不由放大些许,大声说:“柯大厨年纪还轻,有现在这份手艺已经不错了,还要他做得完美无缺,算是我苛求了。”
  那边领班原本正跟首桌的贵客们介绍,听得细碎喧哗,眉心微皱,见一个服务员小步快跑过来低声说了原因,落落大方一笑,当着首桌几位重要宾客的面就说:“我们老板特意给我们培训过。这八宝豆腐出自《随园食单》,原话便是‘用豆腐脑亦可。用瓢不着箸’。为何要‘用瓢不用箸?是因为用最柔嫩的豆腐,细心烹调后早已和配料融为一体,夹也夹不起来。这样的豆腐又薄又透,彻底入味,吃进去鲜滑糯软,食罢余味不尽。”
  她说着欠了欠身:“请诸位用勺子剜一点尝尝,我们老板的目的是不是达到了?”
  食客们纷纷照做,然后便享受地发出赞叹之声。
  “确实,不用嚼,入口即化,鲜滑无比。”
  “就味道来说,透,口感也细腻,这样的八宝豆腐,我还从没吃过!”
  从没吃过。这就是说,御宴阁的八宝豆腐,没这份鲜嫩。
  那御宴阁的大厨本意是挑衅,结果反而自家招牌菜被比了下去,脸上一时红红白白,嘴巴张了又闭,说不出什么。人家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说是复原了原汁原味的古代美食,你能怎么说?
  这一点小小动静很快被平息,倒是首桌的区长笑着和时辰道:“你们选的服务员素质很不错,应变能力也强。”
  “是白越亲自一个个培训过的,还给他们上课,力求让绝大多数服务员知道这些菜的来历和好处。”时辰顺口就夸了一遍白越,“我们这位大厨,对历史文化很喜爱。”
  那区长露出感触很深的表情:“好啊。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还能对历史文化如数家珍呢?末世浩劫,咱们的文化毁了不少,可好在还有这些孜孜于复兴传统文化技艺的年轻人,不管是历史,古代文化,还是古代技艺——比如厨艺,都有这些年轻人在为之不懈努力,在挖掘探索和推广。我看啊,咱们国家的历史文化事业,十分可期啊。”
  一桌子人一面点头一面心道,这是官方给定调了。看来这柯家饭馆,这年轻的大厨,现在这份热闹,还仅仅是个开始呢。
  服务员们穿梭在桌间,将一碟碟精美菜肴奉上桌。桩蕨双笋、春风才绿、蛋黄卤虾仁、洪湖泡藕带、松仁茶鸭方、花肉焖萝卜、干贝冬瓜方、锅巴鱿鱼方……
  大盘小盘,杯盘碗筷,一盏盏一碟碟,琳琅满目,五彩斑斓。
  宾客们吃得头都舍不得抬,偶尔咽下一筷茶鸭,或是尝过一片冬瓜,舌尖慢慢回味那饱满的味道时,才顾得上歇口气回味一下,半是心满意足,半是感慨万千地道一声:“太好吃了!”
  却不知道,他们眼前这不大的一盘一盘,却倾注了多少心血,花费了多少工夫。一道鱿鱼,不说做,就说发的功夫,温水中浸泡24小时,切去头须,切片之后放入盆中加食用碱腌制,又是一昼夜。这是为了确保鱿鱼的口感柔、韧、软,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劲道弹牙。之所以这么费事,是因为鱿鱼不应长时间在锅中受热,“即透为宜”,但这样一来就无法用热量使之软化,便需要长时间腌制入味,也让其质地恰到好处。
  然而,这还仅仅是食材的处理。鱿鱼泡软之后小火烧开,待鱿鱼恰恰透明方才离火,反复洗去碱水,再存在清水中。因为锅巴鱿鱼用醋,所以为避免碱与之起反应影响色泽口感,务必脱碱干净,再起锅将葱姜蒜炒香,烹入黄酒、鸡汤,加秘制的调味料,再勾水淀粉将汤汁烧稠,放入鱿鱼,未开便盛出——这里又要掌握一个火候,淋上醋,与锅巴一同上席。
  到了桌上,服务生素手微扬,将鱿鱼汁浇在锅巴上,哗啦一声,满堂响,满堂香,鲜味撩得人心里痒痒。
  单就这道鱿鱼,白越就交了几个徒弟看着鱿鱼的泡制过程,临宴前又亲自细细查看食材的柔韧程度,确保万无一失。这么做出来的鱿鱼,牙齿轻轻一咬,劲道的鱿鱼肉被牙齿挤压着,柔韧地抵抗着人类的啃噬,却又好不僵硬阻滞,而是密切地贴着舌尖齿列,丰满的滋味在牙齿用力的过程中一点点被挤出来,层层渗透到口中,热乎乎包裹着舌尖。做鱿鱼的鸡汤吊了许久,熬得都出油了,拿来烹鱿鱼,将地里的鲜香和海货的鲜香丝丝入扣地融为一体,默契得堪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一道道菜肴,呈上去不过十分钟就被食客们瓜分干净,背后却是调料、温度还有食材不同形式的组合,不同时长不同方式的细致烹调。
  待到最后一道要他亲自做的菜做好,白越吐了口气,洗了手,取下毛巾擦了擦汗,脸上露出点满足来,又嘱咐几个徒弟最后一步了,这档口别哆嗦,把后面的饭蒸好,把甜点看好,然后走到前面去了。
  时辰最先看见他,连忙和桌上几位客人道了失陪,迎过去,脸上带着赞叹:“非常完美。”然后低头,借着装饰用的纱帘的遮挡,给了恋人一个很轻柔的吻。
  白越笑着捏了捏他的手,然后走到首桌,手里拿着一只古拙的杯子,里面一点清透酒液,和客人们一一问好。
  理所当然,他得到了非常多的赞美和惊叹,所有人都为这次宴席感到惊艳。浓郁地芬芳弥漫在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仿佛跨越时空而来的窈窕少女与翩翩少年穿梭其间,用轻快的语气讲起那些尘封多年、如今重见天日的美味秘方。
  隆区长和他握手,说:“难得这么年轻,就有这么出色的手艺。”
  历史文化研究院的秦院长勉励他继续将华夏传统美食发扬光大。而美食联合协会的孙先生热情地邀请他加入协会。
  白越游刃有余地应对着每个人,他自如坦然的表现让人们在心里悄然又给他加了几分。
  如果说技艺和底蕴是发展的基石,那么情商与待人接物就是决定他能走多远的航道标。这个年轻人了不得啊,实力过硬,为人处世也有点水准。
  白越与一屋子的人寒暄了一圈,还没回座位坐下,就有一股清幽幽的香气隔着大老远袅袅地传来,让埋头吃饭的食客们禁不住动了动鼻子,难得停了一瞬筷子,纷纷抬头,仔细捕捉那美好的气味,眼睛里都带着点期盼。
  “是荷香吧?”有鼻子好的分辨出来,别人纷纷点头。
  只是荷香偏清,这味道却带点甜糯,又不知是什么。
  正猜测的功夫,穿旗袍的姑娘们娉婷地走出来,但没人有功夫注意她们的美貌,注意力全被她们手里托着的大托盘吸引走了。
  姣好的姑娘们倩生生地各自停在一张张桌子跟前,把托盘上的东西一位客人前头放了一份。大伙定睛一看,青色的盅里呈着一个鲜青的荷叶包,也不知是怎么做到的,分明冒着热气,但荷叶一点儿没焦,嫩生生的,香气就是从这里传出来的。
  “荷叶饭,您几位尝尝。”白越笑着邀请了一句,不过其实也用不到他邀请,宾客们眼睛都黏在上头,打量几秒便纷纷下手。
  用筷子一剖开,嚯,一阵难以言喻的美妙滋味当时就肆无忌惮地扑出来,扑得人眯了眯眼。等热气散去,眼睛睁开,就看见青绿的荷叶里头,饱满的大米粒带着点稠厚的缃色,油润晶莹,这是用盐和酱油炒过。热腾腾的米饭团子里夹杂了一些赫赤色的腊肉丁,米白的咸鸭肉,驼色的香菇丁,还有表皮炸得金黄的芋头——这时候有人明白了,那荷叶香里杂着的一点淡甜,约莫就是这芋头的清香。这些料和米饭一起,搁点猪油炒得油润咸香,摘还滚着露水的新鲜的荷叶,往里一裹,大火一烀,香气醇厚无比,馋得人心里痒痒。
  这么一份饭放在跟前,谁都忍不住,立刻就小心翼翼把荷叶撕开,用勺子擓上一大勺放进嘴里,美得人下意识嗯了一声。
  荷叶的鲜气被长时间烀着的热气全都激发出来,如丝如缕地融进米饭里。香菇的菌香合着火腿的咸香,配上米饭里一点恰到好处的酱香,口感丰满,层层叠叠地滋味在口腔里蔓延,好吃得叫人舌头都要吞下去。
  其实吃到这个时候不少人已经肚滚溜圆,但却对着这样一份饭还是忍不住频频动筷。餐桌上的盘子大半一干二净,明明来人都是身份不俗的,走南闯北吃过的美食不计其数,但坐在这里,硬是沉浸在一道道美味里,从宴开始吃到结束,心里暗道以后要经常过来。
  这味道真是一绝。也不知道同样的菜,同样的食材,怎么在那位年纪轻轻、看上去像是个明星多过厨子的俊秀青年手里,就能美味到这个地步。


第150章 番外
  一顿开门宴; 宾主尽欢,不少人都和白越交换了名片。御宴阁的两位就没那么好心情; 看着柯白越和各路大人物谈笑风生; 脸都黑了。
  然而这才仅仅是一个开始。
  柯家饭馆的开门宴非常成功,剪彩时的照片被po到薇博上之后很快引起了网友们“找熟人”的兴趣:
  “这位不是隆区长吗?”
  “啊啊啊秦院长我女神!”
  “天呐; 我家大大这几天断更断得这么欢还以为是去干嘛了?结果我们担心得要死你倒好; 你去吃好吃的去了?!!”
  自媒体记者善于捕捉热点; 很快也去采访了一下宾客们。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食客都露出回味的表情,奉上一个大拇指:“非常好吃!”
  “回味无穷!”
  “吃货的曙光!”
  哗; 这么好吃?
  更不要说历史文化研究院的秦院长还激动地表示柯家饭馆对于古代王朝宴席做了非常原汁原味的发掘和恢复; 并表示这是历史爱好者不容错过的一餐。
  柯家饭馆彻底火爆起来,每天开放的预约几乎是一天的功夫就排到了两个月之后。
  但凡是饭点; 你到柯家饭馆门口; 门口复古的枣红色木墩子上必然全都坐满了人,耐心地一边吃花生瓜子就茉莉花茶,一边等着里面叫号。有那拿着预约直接进门的,简直意气风发脚下生风,走进去的时候都能换来等位者们哀怨的目光。
  等到了月底; 柯父看着一个月的营业额明细单,手都在哆嗦:“这、这么多……”
  “只是看着多; 刨掉人工; 再刨掉食材成本; 净利润不到五十万。”白越那叫一个云淡风轻。
  柯父都快厥过去了:“不到……?”原先老家W镇上; 他经营柯家饭馆的时候; 旺季生意不错,一天净利润也最多一千,一个月下来有三万就很好了。
  “爸,现在咱们走得是高端路线,而且我这手艺确实也当得起高端二字,这还只是个开始。……下一步,我准备再在酒水上下功夫。这个做好了,可是个巨大的赢利点,而且还能单做出品牌来。”白越谋划着。这点钱对他来说,真的不算大数字。
  但是柯父仔仔细细把单子看了又看,还像是在梦里一样,整个人看着迷迷瞪瞪的。
  只是,柯家饭馆的生意好,有些人就不那么开心了。
  比如御宴阁。
  倒不是说柯家饭馆生意好得超过了他们——那还远远不如,毕竟底蕴上,御宴阁也是百年的老牌子了,口碑过硬,食客长情。只是,柯家饭馆着实让他们感受到了威胁。
  柯家饭馆异军突起,但在御宴阁这么多年的发展里,也不是没遇到过突然红火的饭馆,他们都稳坐钓鱼台,不动声色,并不在意。究其原因,是因为御宴阁知道,自己把住了“传统宫廷菜”、“国家认证”的牌子,那就能经久不衰。
  有火锅店火了,没事儿;有小吃店火了,无所谓;有麻辣烫/川菜/粤菜/卤煮火烧……兴起了,都完全无关紧要。
  因为这些小馆子不过都是昙花一现,就算侥幸□□地发展起来,那有什么关系呢?和他们御宴阁目标群体不一样。
  但这一次不同。
  就像是石头里冒出来的柯家饭馆,给了他们一种不妙的感受。
  在娱乐圈有种说法,不怕比你红的,不怕比你漂亮的,不怕比你演技/唱功好的,就怕跟你人设撞的。
  在美食界,又何尝不是这样?
  御宴阁的特色是什么?“御宴”。末世前古代王朝的宫廷菜。而且越是宫廷菜,越讲究一个“地道”、“正宗”、“官方认可”。几代数位御宴阁的厨师被国家请去参与国宴的制造,这就是官方无意当中给他们立起来的招牌。有这个招牌在那儿摆着,谁说起古代宫廷菜的权威,那都是御宴阁。
  而柯家饭馆的走红方式,太邪性了。柯白越的菜肴有多好吃那不重要,让他红的是什么?满汉全席!——青朝的宫廷宴。禁脔卤肉饭——禁脔,皇帝独享的肉。是历史菜,而且,还都和宫廷和皇帝有关。这无疑是撞了御宴阁的定位啊。
  更不幸的是,御宴阁和柯家饭馆无意中过了一招,当时还没兴起的柯家饭馆在“历史底蕴”上无意中把御宴阁稳压了一头。
  这之后呢?包括柯家饭馆首都店开业在内,他家出名的菜大多数都是历史名菜,是早已失传的宫廷菜!
  虽然人没和御宴阁打擂台,可同样在首都,同样做古代宫廷菜,同样走高端定位……从定位到目标客户群体撞了个十成十。御宴阁能放松?能不盯着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