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生子]古代种田记-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苦了柳言清,林嬷嬷做的饭菜都不多,扫光了盘子他和柳大三人还只是半饱。这让习惯了大鱼大肉的男人吃回清粥小菜简直是要人命,所以三人都用可怜的眼神看着家乐。

    “看我做什么,自己做去。”

    家乐捧着杯茶喝了口慢吞吞的回答,想让他做?别说门了,连窗都没有。

    好吧,自己做就自己做。柳言清跑到厨房,柳大和柳二一个帮忙烧火,一个帮忙洗菜,三人合作做了一锅手擀面,这面还是家乐在吃饭前发的。

    “主君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柳二端着一碗香喷喷的面条说道,吃面条的肉酱是主君早就炒好了的,平时吃饭时也能用来下饭。

    “那是,我的主君还能有差?快吃吧,不够再切。”

    柳言清自豪的回答,一碗面吃得满脸红光,不知道的人还为他喝了什么十全大补汤才会这样。

    “男人就应该大口吃大口喝,虽然主君吃的没我们多,但是他吃饭时毫不做作,看着就很舒服。”柳大一碗面都快吃完了,对于主子的主君他早就觉得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上他们主子。

    虽然吧他和柳二从小是在国公府长大的,可是他们待在军营里的时间也不少,习惯了军汉们的直来直往,再看京城里那些故作优雅的公子小姐,两人就觉得浑身不对劲。

    像主君这样多好啊,一看就是没有心机的善良人,京城里的公子小姐谁知道他们的手上沾了多少血,就算没有亲自动手,也是他们亲自下的命令,只是人家会装没人知道罢了。

    家乐靠在药房的窗前,听着楼下几个男人对他的评介不予置评,但不可否认他心里还是挺高兴的。起码自己得到了柳家人的尊重,而不是被他们看不起。说到这点,现在柳宅里就没有人敢看不起他,看不起家乐的人已经不知道被卖到什么地方去了,据说全部卖的是死契,以后再想恢复自由身可难了。

    所以柳宅里对家乐有想法的也都被堵死,他们现在只想着怎样才能让家乐不生气,高高兴兴的住在柳宅。不然那些被卖掉的仆人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要知道他们之中好多是世代服侍国公府的家仆,连他们都被发卖了,他们这些被招进去的仆人就更不用说,只要一经发现就发卖,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别以为说点好坏我就会原谅你,想得倒美。”

    家乐关上窗户,楼下的柳言清和柳大柳二相视一笑,看来他们的计策管用了,家乐已经开始软化了。想到某一天家乐会让自己碰他,不再和自己分床睡,柳言清做梦都笑了。

    醒来摸了一把下巴,发现他真的笑醒了,柳言清又忍不住无声的笑了几声,倒头继续睡觉。这一次他要梦到最后,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半途醒过来。

    “我要去磨面粉,你们谁跟我去?”

    家乐也不想老找他们仨,可是谁让他力气不够,一袋麦子都只能勉强扛起来。虽然磨坊有驴子专门拉磨,但这一段路要扛着麦子走过去,还是挺为难家乐的。

    “我去。”

    和家乐单独相处的时间,谁敢和他争。柳言清杀人的眼神扫过柳大和柳二,满意的得到了他们摇头退步表示他们不去。

    “走吧!”

    家乐装做没看到柳言清的得意和柳大柳二一副害怕的样子,真不知道威胁自己的下属有什么好得意的,路过柳言清时顺便踩了他一脚解恨。

    本来可以闪开的柳言清硬生生的承受了家乐一脚,即使疼得他面部表情抽筋也心甘情愿。

    来到磨坊,前面有一家正在磨。看到家乐过来,对方高兴的朝他挥手。其实家里有一个小磨,只是这次要磨的太多了,家乐才来大磨坊。想到家里的三个大胃王,家乐觉得他应该再搬一袋麦子过来磨才对。

    “你回去再搬一袋麦子过来,我怕一袋磨出来的不够你们吃。”现在家里晚上吃的面条不是去镇上磨坊换的面,而是由自家做的手擀面,所以面粉真的消耗很快,一袋百来斤的麦子精磨的话也就六、七十斤。考虑到家中的太夫人,家乐家里的面粉全都是精磨,所以出粉率不高。而他带来的麦子只有五十斤,精磨后也只有二、三十斤,这能吃几顿?

    “好,你先排队我很快就回来。”

    柳言清看了一下,对方还有差不多小半袋麦子要磨,他快去快回能赶上。

    轻轻点了点头:“嗯。”

    柳言清找了个地让家乐暂时坐着,然后才头也不回的往回跑,一盏茶的功夫都不到他就扛着麦子回来了,家乐这时正和对方聊天聊的正嗨,两人都有些吃惊柳言清的速度。家乐瞧着他头上的汗珠,心中微微叹了口气。

    “把汗擦了。”从怀里掏出一条手帕扔在他怀里,家乐把他提来的麦子和最开先扛来的那袋放在一起,以免和别人的弄混了。

    “哎。”

    见家乐关心自己,柳言清差点都舍不得用手帕了,他收藏起来多好啊!不过家乐正看着他,柳言清只好弄脏了伴侣的手帕,他决定回去后洗干净就扣留下来不还了。

    瞧不得堂堂大元帅露出傻瓜式的模样,家乐又让他去帮村民的忙,对方只有一个人磨的难免就慢了些。柳言清二话没说走了过去,考虑到他从没磨过,对方让他扫面。他只是粗磨,磨两道就差不多了,所以很快就磨完,把大磨让给了家乐。

    家乐让柳言清帮着把麦子放在磨边,他放麦子柳言清扫磨下来的麦粉和把家乐放到孔外的麦子扫进去。两人相互配命,很快就磨完了第一道。

    “这也不难啊?”

    柳言清看了一下,感觉不是很难,为什么大家都认为他做不了?

    “你可以来试试。”

    家乐让出位置,大方的让他试。就算他试不会也没什么,正好可以取笑他。如果他一试就会,那就更好了,以后家中的面都让他来磨。

    柳言清依言站过去,驴子又动起来,除了第一次加入是在磨停下来的时候外,柳言清把第一道粗面放到孔里时总是错过最佳时机,不是磨完了就是里面还是满的。看着对方手忙脚乱的样子,家乐翻了翻白眼,接过了他手中的小勺。

    “还是我来吧!你再看看。”

    家乐这一次动作更加清晰,当驴子快要走完一圈时,他手中勺子里的粗面就加了进去,每次一次都如此,时机把握的刚刚好。要是快了,里面的粗面还有很多不适合添加;要是慢了,里面的粗面已经磨完,剩下的就是空磨,还要等驴子走过去才能再加。所以磨面时对于添加的时机要看准了,手上的动作顺着这个规律来,这样就不会太早或太迟。

    “你再试试?”家乐笑着把勺子递给柳言清。

    “好。”

    这一次柳言清看的更仔细了,他发现家乐在添加的时候总是顺着一个规律,石磨发出来的声音非常有节奏感。掌握这个节奏感一个人也能磨,只是动作比两个人稍微慢点而已。

    磨到后面两人就互换了过来,柳言清添家乐扫,配合的还挺有默契。

    面粉磨了两道已经没有那么粗了,可家乐这一次把面粉搬到了旁边的小磨,用小磨再深磨一道。三道面粉在村子里也只有他家才会吃,其他人基本上都只磨两道,只有过年的时候大家才会磨一小袋精面。其他村子的人吃的面粉基本上都只磨了一道,那面粉粗的家乐吃起来都磨喉咙。

    这一次是人工推磨,又教了柳言清怎么推磨,家乐就自己一边加面一边拿着小扫把扫面。因为小磨不大,家乐一个人就能加能扫,两个人配合之下也不比大磨慢多少。这一次磨出来的粉雪白雪白的,完全是精面了。麦麸被他收起来,等下路过三爷爷家时送给他喂鸡鸭和猪。

    “哪里还没扫干净。”

    家乐指着出面的地方,虽然他家并不缺这点吃的,可浪费就不应该了。

    “哦。”

    柳言清又细仔的扫了一遍,保证没有半点面粉剩下才罢手。装白面的袋子是用白布做成的,家乐把口扎好。柳言清一只手提面粉,一只手提麦麸走在家乐的身后。

    “这是三爷爷家,把麦麸给我拿进去。”

    家乐接过装麦麸的袋子,这点路他还是能搞得定的。

    “家乐,你怎么过来了?”

    三奶奶坐在院子里纳鞋底,顺便把家中没晒完的粮食再拿出来晒晒。

    “三奶奶,这是我刚才去磨的麦麸,你留着喂鸡鸭吧!”

    家乐把麦麸放到厨房,平时三奶奶煮猪食时会顺便给鸡鸭一起拌吃食。

    “好好好,我们家家乐就是孝顺。”

    三奶奶笑的脸上的皱纹全成了菊花状,家里有什么需要的家乐只要有都会送给他们几个老的。别看这麦麸家乐用不上,可在农村里用麦麸喂猪和鸡鸭可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好多人家还把麦麸当成是主粮来吃。她还记得邻村有户人家因为麦麸差点没父告子,那事传遍了他们周围十几个村子。

    笑着和三奶奶告别,家乐走到外面等候的柳言清身边。

    “你有什么要问的吗?”柳言清从三奶奶那里出来后就频频的偷看自己,感觉有什么东西想问他。

    “刚才三奶奶说那家因为麦麸父告子的事是怎么回事?”柳言清难道八卦一回,实在他想不明白怎么会有人因为麦麸父告子呢?这麦麸也不能吃不能喝的,卖也卖不了几个钱。

    “你问这个啊?其实这事就发生在去年腊月,那户人家是邻村石家村的一对老人。他生了五个儿子,按理说父母老了儿子们应该赡养老人。可以那石老头的几个儿子都不愿意养他们,甚至还抢走了父母名下的田地。两个老的没田没地,儿子又不养他们,日子过的可怜极了,平时靠着邻里接济和挖野菜过日子。去年腊月,做父亲的从儿子门经过,闻到一阵饺子香,父亲馋了。他知道吃饺子肯定不行,所以就跟儿子讨要麦麸。结要他儿子不肯给,甚至当着石老头的面把麦麸撒在地上用脚踩,这哪里还能吃呢?”

    家乐说到这停顿一下,想必他是因为提起这事也愤怒起来了,这种儿子简直还不如生块叉烧。吸了口气,家乐接着往下讲:“石老头当时那个伤心啊,他和老伴辛苦养大了几个儿子,结果几个儿子都不孝,连麦麸都情愿撒了也不愿意接济自己的老父老母。当时石老头的老伴因为饥饿已经躺在床上两天起不了身了,一气之下他就要去县衙状告自己的几个儿子。虽然被里正和族长及时拦了下来,但这事也传了出来,大家都对那几个儿子十分不屑。对自己的父母都如此绝情,对旁人更别说了?以前和他们来往的人家都与几个儿子断绝了来往,更指责他们不孝。”

    “后来呢?”

    “后来啊?后来啊几个儿子被族长和他们里正抓到了宗祠强制要求他们每个月给父母养老钱和粮食,要是不给就赶出族赶出村,让他们什么也得不到。”家乐说到这时,对石家村的里正和族长面露不屑。要不是他们的不作为,怎么会让石老头伤心欲绝之下生出告儿子的想法来。

    “石家村的族长和里正不好,没有李家村的里正和族长好。”柳言清说的是实话,他是真的这么想的。李家村的人也有私欲,可是他们的团结性更强。谁家有遇到什么难事大家都愿意伸出手帮助,有时候甚至不用族长和里正出面解决。像石老头这样的事在李家村根本不会发生,孤寡老人都是用祭田里产出的粮食养着,平时只是让他们帮忙在村子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死后也有族人处理他们的身后事,完全不用担心自己吃不饱穿不暖。

    “别以为你说些好听的我就会放过你。”家乐嘴上虽然这么说,但脸上的笑容骗不了人。他很庆幸自己投胎在李家村,李家村因为两位先祖起的好头,族人们都很和善与憨厚。对有困难的族人即使是在十几年前日子还不如现在时,大家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帮着族人渡过难关。

    “我没这么奢望,不过我确实很佩服李家村的人。在京城不知道有多少宗族,可是大家相互之间都只存在利益,没有金钱权势的族人就成为了被欺凌的对象,抢夺族人的家产更是屡屡发生,不见新鲜。”

    包括他们柳氏宗族,也是经历过这样的事。后来还是他父亲壮士断腕,从柳氏宗族中分离了出来,从此与柳氏一族互不来往,这才让镇国公府又平静了几十年。

    “李家村有点特殊,和别的宗族有些不一样。这一切都来源自两位先祖,是他们给我们这些后代起了一个好头。”相亲相爱的两兄弟,引导了后人。后世都说过,做父母的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老师,只有老师直了孩子才不会长歪。以身作则,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

    “你说的对,先祖在其中起的头很重要,像我柳氏一族,几位先祖都争权夺利,后来的子孙自然有样学样,闹得一个偌大的宗族分离崩溃。”在历史上柳氏一族就分了好几次宗,每次的起因都是因为分利不均而开头,最后以分宗做为结束。

    “唉,人啊真是个复杂的生物,争来争去那些东西死后又带不走,也不知道他们究竟在争什么?”子孙后代没出息,就算做父母先祖的争的再多也守不住,最后还不是白费功夫。

    “如果人人都像你这么看得开,这个世界也就没有了权利的争斗。”柳言清摇头,就连他自己也有私心,不然也不会威胁家乐与自己结亲了。

    “这个嘛倒也不见得,我也不是什么事都看得开的。”

    比如说他将计就计与柳言清结亲的事,他也有自己的小算计。“我没有你想的那么好。”

    “可在我心中,你就是最好的。”柳言清一脸认真的对家乐说道。

    “呵,是吗?”

    家乐摇头,自己是什么人他心里清楚,他心中的私欲也不少,只是他从没表现出来过罢了。

    回到家,太夫人和何似云在院子里的树下摆上了棋盘,你来我往的好不激烈。家乐也懂一点棋,让柳言清把面粉放进去就坐在何似云身边看两人下棋。

    看情形,娘的局势有点不妙啊?云哥确实有两把刷子,娘说他曾经是京城四大公子之一的棋画公子果然没骗自己,没本事可坐不稳四大公子的宝座。

    果然,太夫人很快就投了子认输。

    “娘又输了,这是今天的第几盘了?不下了,不下了。”每次都中盘认输,太夫人不得不感叹自己真的是老了。想当年还在闺阁时,她可以说打遍京城名门千金无敌手,就连她父亲那位大学士在棋艺上也赢不了自己,现在却连大儿媳妇也赢不了了。

    “家乐,你要不要跟我来一盘?”棋瘾没得到满足的何似云看向身边的弟媳。

    “不要,我不想找虐。”家长才不上这个当呢!他自己的棋力如何自己清楚,也就骗骗小孩子,跟何似云这样的高手下棋呵呵……

    “别这样嘛,陪我下两盘?”何似云讨好的看着家乐,他这两天棋瘾犯了,可家里肯跟他下棋的只有太夫人。现在连太夫人都不下了,他难道要自己左手和右手下?

    “你完全可以左手和右手下嘛!你瞅瞅家里有谁是你对手,连娘都输了。”家乐贼贼的看着何似云的左右手,不是说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嘛,云哥就先打败他自己吧。

    “不好玩,家乐你尽出馊主意。”

    何似云摇头,他也不上家乐的当。左手和右手下棋他又不是没下过,太无趣太无趣了。

    “那就没办法了,你自个慢慢玩吧!娘,我们进去,现在太阳有点毒。”家乐搀扶着太夫人进屋,半下午的太阳可是最毒的,把人晒晕过去妥妥的。

    被留下的何似云气呼呼的看着棋盘,最后只能收起来,看来没找到下位棋友前他只能看棋盘过过眼瘾了。

    “呼,没想到李家村居然户户有冰用,比京城里的高门大户还要奢侈。”太夫人一进屋就感觉到了一阵凉爽之气扑面而来。本来她还担心今年的夏暑会不好过,往年在京城冰窖里早就储满了冰块,今年他们在这里可没有准备。

    谁知道等天一热,家乐就打开了自家屋后的冰窖,里面装满了冰块,每天由柳大和柳二负责把冰搬出来分给大家。还有一个小冰窖,里面装的是冬天从河里敲出来的冰,这个是用来吃的。大冰窖里的冰是人工制造的,都是用硝石制成的不能吃。

    “每年李家村就会采购大量的硝石,村子里集体制冰,然后分到各家。虽然硝石制冰费钱,但却比买冰便宜多了。而且成本不高,就代表示了我们李家村人都用得起。”每年祭田出产的东西几乎用不着,后来有了家乐献出来的方子,就拿去买了硝石用来制冰,这样夏天的时候家里也多了一份凉快,再也不用大中午的找阴凉处猫着。

    “可这也不够啊,制那么多冰光是硝石的用量都不少吧?你们有钱估计也买不到这么多硝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