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十年代小店主-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小满说没有压力,考试很简单,去京城的机会很大,许南南这才松了一口气。
  挂了电话之后,就给小满收拾房间了。
  考完试之后,知青们就得回乡下去等通知了。
  这次孙家屯的知青们都很有信心。因为复习的时间长,所以都感觉还不错,这次考试的时候也感觉道没那么难。考上大学应该不是难事。
  一月份,通知书陆续的下来了。
  孙家屯参加高考的知青们都考上了,最差的也考上了大专。
  离别前一天,冰天雪地里,大家围在知青点里,吃着烤红薯和花生,激动的谈论着各自的抱负。
  “毕业之后我要去国防部,保家卫国。”说话的是个热血的男知青。
  “我想去做大夫,救死扶伤。”一个女知青充满激情道。
  “我想做外交官,不让帝国主义占咱们一点便宜。”口齿伶俐的男青年道。
  “我跟你们说,别瞧不起农民啊,我要去做农业研究,让咱们老百姓再也不缺粮食吃。”长的老实憨厚的小个子男知青道。
  ……
  “小满你呢?”
  大家纷纷说完,小满腼腆的笑道,“我想做研究员,搞发明。”就像姐姐说过的,科技强国。她要为了伟大的科研事业奋斗一生。
  准备做国防的男青年笑着举起手里的白开水,“来来来,咱们干一杯,希望咱们以后的愿望都能实现。十年之后咱们再相聚。”
  “来,干杯。”
  “干杯。”
  所有人围在一起,外面冰天雪地,屋内的年轻人们满心热血。
  第二天,大家各奔东西。小满拿着录取京城大学的通知书,背着行囊,离开了这个待了六年多的孙家屯。
  
☆、第172章 后续番外(十三)

  “二姨!”
  京城火车站里,小满才下车就听到了喊声。 抬眼一看; 二宝已经冲了过来了。这孩子已经九岁了; 因为营养跟上了,加上林青柏的基因强大; 他长的比一般的孩子高,也敦实。
  扑过来的时候; 小满都被撞的后腿一步。
  许南南拉着大宝走了过来,三宝因为太小; 被留在了家里。
  大宝鄙视的看着二宝; “瞧瞧你; 这么大的人了还这么莽撞,把二姨给撞坏了咋办。”又过去温柔的牵着小满的手; “二姨疼不疼,我给你呼呼。”那模样像极了林青松以前调戏良家少女的样子。
  许南南满头黑线。孩子们跟着林青松混了几天; 越来越不正经了。
  她走过去将两孩子给扒拉开,接过小满手里的行李,笑道; “怎么样,路上累了吧,咱先回家好好休息,过两天再去看学校。”
  小满又把行李提过来,“姐,我能行。我力气可大着呢,在乡下的时候; 那些知青都没我力气大。”她笑着颠了颠手里的行李,表示自己很强壮。
  看着皮肤晒黑了的小满,许南南没来由的鼻子酸了酸。“行了,不和你抢,咱回家。”
  林青柏和许南南的房子是个二层的带院子的房子。
  楼上楼下的好几间房间。小满来了,也是有房间住的。许南南特意给她布置的十分温馨。淡蓝色的窗帘,床单,看着十分的清爽。
  小满一进屋就感觉到这是用了心的。拉着许南南的手半天不放开。“姐,我咋这么幸福呢。”
  “知道就好,以后可别再像下乡那样了,多辛苦啊。要学会享福。”许南南觉得女孩子还是要贵养的好。小满当初养着的时候,那也是吃喝不愁的。结果去当知青,吃了这么多年的苦。
  “姐,我不觉得苦,真的。我在那里遇到了很多人。大家都很有想法,我跟着他们一块儿,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小满觉得,如果再重新来一次,她还是会选择下乡的。
  虽然辛苦,但是获益匪浅。
  那些同伴,那些梦想,那些为之奋斗的过称,都让她觉得受益终生。
  许南南看着小满这样,知道她说的是实话,心里也很是欣慰。
  两个妹妹,她最不放心的就是小满。现在看来,以后这个妹妹真的不用她操心了。
  因为小满来了,家里又聚了一次餐,算是欢迎小满的到来。、
  知道小满考上了京城大学,贺秋生很是欣慰,他可以算是小满的启蒙老师了,感觉与有荣焉。
  “小满一个小姑娘,学工科,还是很有挑战的。”贺秋生道。
  林长征道,“怕什么,家里又不是没人教,青松平时有空多辅导一下。”
  林青松正逗着傻乎乎的二宝,听到这话,立马啊了一声。
  然后看着自家大哥和大嫂,“行,没问题。”他都和女同志保持距离好多年了……怎么和这样的小妹妹相处啊。
  于是决定好了,这两天林青松放假,带小满去京城大学逛逛。毕竟林青松之前就是从京城大学毕业的,对那边也熟悉。
  今年春节因为小满回来了,才算是一家团聚了。吃完年夜饭,林青松就带着小满和三个侄子去大院里面浪。
  三十多岁的人了,平时在研究所里面一本正经的林工,一和三个孩子在一块儿,就像没长大的孩子一样疯的没边。也没想过找对象的事情。
  李婉每天不停的叹气,又不好多说什么。倒是林长征听之任之。在他看来,一个没长大的男人,是不应该找老婆的,那是害了人家好姑娘。
  七七年的春节过去,七八年到来了。
  开春小满就去大学报到了。平时住在学校里面,周末才回家住。
  许南南很是支持,还有意的暗示她,不要因为过去的事情而留了什么阴影,外面的好男人还是有的,在学校的时候可以发掘一下。
  许南南可知道,第一批大学生在后来可都是很牛的。小满又是京城大学,随便找个人品好的,以后前途都不错。
  不过小满似乎心思完全没在这上面去。每次放假回来,都没见出去约会什么的。除了学习就是学习,连带着三个调皮的臭小子,现在都安静不少了,跟着他们二姨一起认真学习。
  见着小满这样子,许南南也知道急不来了,晚上和林青柏道,“你说小满这样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啊。虽然我觉得女孩子晚成家也没什么,但是我就担心小满被伤了一次,以后都不成家了。不行,我以后一定要好好的劝她。”
  林青柏心不在焉的嗯了一声,在她脸上轻轻的亲,许南南一边说着自己的计划,林青柏一边在她身上亲,从脖子到脖子以下……
  “林青柏,你个老流氓!我话还没说完呢,你脱我衣服做什么……”
  “脖子不能啃,我明天还要上班呢。”
  “老不正经的!”
  第二天,许南南发现三只宝贝乖的不得了。
  大宝和二宝还主动的帮着端菜碗。三宝更是过来给她揉大腿。
  “妈妈,你放心,我们是站在你这边的。”大宝拍着胸口道。他还不忘了瞪一眼正在吃饭的林青柏。
  许南南斜眼看他。这干啥呢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二宝道,“妈,我会保护你的。”
  三宝嚷嚷道,“对,爸爸是老流氓!”
  许南南一口水差点喷出来。看着桌子对面正淡定的吃着东西的林青柏。
  林青柏咳了一下,“你声音太大了。”
  许南南:“……”她知道三孩子不懂,于是看向于爷爷和于奶奶。于爷爷埋头喝着粥,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样子。
  于奶奶喝着粥,迷糊道,“你们说啥呢,咋声音这么小,我都听不到。”
  三宝大声道,“妈妈说爸爸是老流氓——”
  “啥?”于奶奶歪着耳朵。
  “爸爸是老流氓!”三宝抵在老太太耳边上道。
  于奶奶摇头,“唉,还是听不到,老了,耳朵不行了。”老太太淡定的喝完,然后站起来,看着于爷爷道,“老头子,吃啥呢,走,出去遛弯去。”
  “哦,”
  于爷爷站起来,刚走了两步,又道,“老婆子,等等,拐杖没拿呢。”
  于奶奶道,“拿啥啊,咱又不是腿腕子不行。”牵着于爷爷的手就出门了。
  老太太,您老人家装就装到底行不?许南南生无可恋的看着两老出门,又回头看了看三只摸着脑袋的小崽子,又看了看正一脸正经的林青柏,脸扭曲的不成样子。
  她这是做了什么孽啊,找了这么个不正经的男人,生了三个小混蛋。她的大闺女哟,贴心可爱的大闺女去哪里了。
  许南南决定好好的发展自己事业,不再为家庭操心了。
  女人得有自己的事业。于是三只宝贝被扔到了爷奶家里。连林青柏都被赶到书房睡,归期待定。
  作为外交部闲职人员,她是没啥事儿做的。除了自学外语之外,平时就是学一些政策。然后看看发言人对外发言稿。
  她发现,自从最近国内的外交发言人们对外底气十分足。通俗点说是牛气十足。
  许南南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驻外外交官发来消息,在国外坐的所谓高配车子,性能竟然还比不上国内自产的。去视察了一些机械厂,里面的机床也没国内好。所以说,咱们除了穷一点,没什么比别人差的,当然要挺起胸膛做人。
  知道这事情之后,许南南瞬间感觉心里胀胀的,酸酸的。然后她豪情万丈的想着,啥叫咱除了穷一点啊,咱不穷。等改革开放了,咱肯定不穷。
  不久后,国内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改革,一种是守旧。观念不同,上面也经过几次激烈的会议。
  许南南一时激动,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富有激情的文章——《改革开放后的美好蓝图》
  这是一篇构思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翻天覆地变化的文章。许南南这两年担任公职,不止外文渐长,也学到了几分体制内的文字功底。
  写完之后,自己看了,都忍不住想起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那个美丽富强的世界。差点热泪盈眶。
  晚上林青柏回来,她将文章给林青柏看,“你觉得能发表吗?”
  林青柏看了一遍,看到眼眸发亮,然后笑道,“可以。”
  “你不怕影响你?”许南南心里虽然知道结果,不过还是很尊重林青柏的决定的。毕竟夫妻一体,她不会因为自己的冲动而去做出对对方不好的事情。
  林青柏笑道,“现在又不是过去,大不了咱们一家人回南江去。而且,为了你这文章上描绘的蓝图,我愿意赌一把。”
  许南南伸手拥着他的脖子,在他脸上亲了一口,“相信我,以后我们会过上这样的日子的。国家会比我描述的还要富强。”那位睿智的领导人,会带领国家,走上一条金碧辉煌的康庄大道。
  文章发表之后,果然引起了轰动。许南南对外的身份不怎么样,可她的声音就是代表了林青柏的声音。
  林青柏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些冲击,干脆休病假回家里带孩子。
  为了补偿这位职场失意的男人,许南南允许他回了房间,自己也请了假,回家给孩子他爹做好吃的。
  许南南的一篇文章激起的浪花很快就拍下去了。可关于改革的讨论依然再继续。甚至愈演愈烈,很快,支持改革的声音终于压倒了另外的声音。
  十二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国家开始改革开放。
  消息发布的第二天早上,许南南在自家的二层小楼上,看着东边太阳慢慢升起。
 
☆、第173章 后续番外(十四)

  改革开放的文件一下发,全国上下一片沸腾。
  为了配合改革开放的政策; 各个部门也是忙的不得了。就是许南南这边也忙多了。
  工作忙完之余; 许南南心里琢磨着辞职的事儿。
  她自己也清楚,自己的身份是不可能担任什么实职的。她也不怪上面; 她虽然这些年给国家提供了一些宝贵的资料,可毕竟关系到国家的安全问题; 谨慎点也是应该的。而且政治这东西太复杂,她觉得自己不合适。
  所以许南南的想法是; 辞职; 然后发展实业。
  现在虽然改革开放了; 但是老百姓们并没有找到方向,还是停留在老观念里面。甚至沿海地区依然很贫穷。许南南准备发展实业;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让那些有心有胆量的人有个参照物。
  辞职这事儿; 许南南觉得不是难事。她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应该很容易。结果她递交辞职报告的第二天,就有人来大院接她了。
  见许南南的还是还是这些年专门负责许南南这件事情的负责人。现在头发也白的差不多了。
  “于同志; 这些年做了不少事情。我们都清楚,所有人也都记在心里了。现在形势一片大好,于同志为什么会想要退出?”负责人不解道。事实上,这次他来这里,也是上面的意思。担心许南南这边有什么别的想法。虽然这几年许南南给他们的资料不多,但是许南南做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许南南紧张的捏了捏衣角; 吸了口气,然后将自己的想法慢慢的说了一遍。她说的极慢,尽量做到条理清晰。
  作为享受过改革开放好处的许南南,自然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忠实拥护者。所以她尽量的表达出,自己希望能做点实事。而不是在外交部那地方闲着。她不是对上面有意见,而是有自己的安排,想做更多的事情。她不想只做个搬运工。
  “总要有个人摸着石头过河,才能让后面等人知道怎么做。就算是失败了,也是一个人的损失。成功了,大家都能受益。”
  “这么说,你已经有了具体计划了?”
  “嗯,”许南南点头,将自己准备用一些民营技术吸引外资来国内办厂的事儿说了。
  她以技术入股,吸引外资,这样就能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了。虽然不想承认,可国内确实太穷了,全国都在搞建设,到处都要花钱。许南南也不是准备只开一个厂,她想的是搞工业区,搞轻工业,化工之类的,和外资合作,一来是解决资金问题,二来也是解决出口问题。
  许南南知道这条路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她愿意走出第一步,花时间去研究时间,她可以学习‘前人’经验,她也有自己的优势。
  其实许南南最希望的是上面能够支持,可她也认得清现实,没做出成果之前,谁也不会肯定的说支持她。
  许南南发表了自己的想法之后,这位负责人久久没说话,后面也没说同意还是不同意,就让许南南先回家了。
  回到家里,许南南就和林青柏商量,“你觉得上面会同意我这想法吗?”
  林青柏正在看报纸,看着趴在自己身上的女人,笑道,“我觉得不管上面同不同意,你都会去做的。”
  许南南白了他一眼,“我这步子可迈的大了,一不小心就要被人说是投机倒把,还搞外资,一堆罪名都下来了。小心林参你被人给举报了。”
  林青柏合上报纸放在一边,伸手搂着怀里的女人,“你知道吗,安省那边有个小村子,就十几户村民。之前都是靠国家救济粮活的。就十一月的时候,他们自己按了手印,分了田地。穷啊,必须变,不变就是死。你说乡下老农民都看明白的事情,上面那位会不懂?既然这个政策打开了,就没有收起来的道理。你看吧,现在才是刚开始,以后的变化真的就是翻天覆地了。所以你这步子迈的再大也没关系,大不了一时冲击,等后面就好了。上次你那个文章不就是的吗?”
  许南南感动啊,“林同志,你咋这么好呢。总是这么支持我。”
  林青柏严肃道,“我只支持我认为对的事情。”
  许南南眼睛一瞪,在他胸肌上咬了一口,“破坏气氛!”
  睡觉的时候,她给老古董留了言。她需要一些轻工业的资料。
  第二天一早,老古董就来消息了。
  【老古董】:“这些资料都没问题,那些重工资料,您还需要吗?”
  许南南想了想,“重工资料暂时不需要,还是多拿一些书籍吧。”
  许南南这几年已经减少上交资料的次数了。一年拿一次,有时候一整年都不拿。大多数的时候是准备书籍。这还是她生孩子的时候起的念头。
  那次痛的她一天一夜,那时候觉得自己都要活不成了一样,孩子出生之后,她就担心一件事情,如果有一天她死了,或者淘宝不见了怎么办?她是生活无忧了,可因为长期依赖这些现成的科技,会不会让那些科学家们产生依赖。
  他们本来应该是搞研究,搞发明的。现在却只能将现成的资料变成成品。
  现在的科学家也许不会,可未来呢。时间长了,这些不良的影响会越来越深刻。所以许南南除了给资料之外,更多的是给书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希望以后国家的强大不止是靠着这些资料,而是自己真正的强大。
  许南南又和老古董谈了一下自己准备进行的招商引资的计划。
  老古董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发了消息。
  【老古董】:“您都衣食无忧了,为什么还要做这些事情?”老太太现在身体不好,就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太费神了,受累了。他宁愿老太太长命百岁。
  许南南道,“我衣食无忧,我丈夫也有出息,孩子们也可爱。我自己都感觉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