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妙因手-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得想个什么法子才能把这玩意儿给变成自己的呢?
  李妙的脑子在飞快地运转。
  然,她的脑子固然转得不慢,身后那两个人的四只眼睛却更快。事实上,就在李妙拿起这块料的时候,那两个人就发现了。
  杨梅皮?
  两个人倒抽的冷气让李妙感觉不好。
  果然,很快这两个家伙就是挤到了李妙的身后。
  四只眼珠子灯泡似地看着眼前这料:皮色自然,似乎还略有油性,颗粒感也很明显。老许,你看这料子会不会是从木那出来的?
  老许就是刚才长得和个骷髅架似的那老货。
  而喊他的这个人姓徐,在赌石这圈子里也颇有名声。只是比起这老许,还是要差一些的。像眼前这料,他就有些拿不准。
  众所周知,木那的料子虽好,出高货多,但老场口基本上是已经都采完了。这三四年市场上的木那原石其实都是从原来老场口边上挖的新场料。比起老场口的料子,新场的原石那基本上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种嫩,肉粗裂也多,几乎砸掉了木那至尊的牌子。
  所以如今市场上的好木那,大部分都是别的坑里挖出来的。
  真木那越来越少,假木那却比比皆是。
  这么说吧,只要在原石市场上转一圈,你要是看见一块黄白皮的料子,问店家是哪儿产的,百分之百都会回答你是木那料。
  可内行人谁不知道,老木那基本上已经没货了。
  但基本没货,并不代表一点货也没有。如果能遇上一块,那赌性可不是一边的大。
  就像眼前这块杨梅皮,徐师傅就觉得很像木那场的料。
  许师傅看着也像,但这左左右右屋里这么多料,都不是木那出来的,就这一块是?许师傅的心里也挂了个疑影儿。可这世上的事就这么奇怪,越是机率小的事,就越容易勾得人心里发痒。
  这要是个真货!错过它,那可就有可能错过的几个亿。
  许师傅手痒了,可现在不是他家看货的时候啊,便拉下脸来,好声好气地和眼前这个小姑娘讲:丫头,把这块料给我看看,行不?
  给他看?
  那岂不是送羊入狼口?
  李妙直接白翻一眼:休想。
  这口气!激得许师傅当场就急了:你这小姑娘,还懂不懂规矩了?前辈面前,连礼貌都没了?
  前辈?
  李妙一推墨镜,抱着这块石料便站了起来。那动作轻巧得就和搬的是根西瓜一样!
  连摆三桥都认不得,还敢在老娘面前装前辈?咱们到底是谁不要脸?


第四十一章 、戏精之生
  摆三桥,又名百山桥,它位处缅甸老厂区中部偏南的地方。
  受乌鲁江影响,摆三桥的翡翠原石一般情况下以沙皮为主。皮色主要是白岩沙,黄岩沙或是红岩沙、或是白黄、白红、黄红两色或三色相杂。
  这个场口的外性特征非常像木那,尤其是像李妙现在手上拿的这种杨梅皮料,很多内行人都分不清两个厂口料,经常把它们弄混。
  但事实上,这两个场口的翡翠原石,皮长得再像,里面的瓤可是差得老远了。
  木那,这里说的是老木那,因多年前连出满色玻璃种,一夜间风靡整个东南亚。所有的玉器商人都为木那料疯狂,这才有了翡翠原料里木那至尊的名头。
  但,正因为料太好了,木那的场口被过度的挖掘,如今已经基本没产量了。
  但虎死威犹在,木那的名声已是不可动摇。于是市面上便有了越来越的伪木那。
  而在诸多仿品中,摆三桥以其先天的特性,成为了最容易成为木那至尊的一员。虽然如今,它也已经让差不多挖空了,但产量总比木那强。对于那些执着于木那原料的玉石商人来说,摆三桥仍然是不错的选择。但对于赌石行的人来讲,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尤其是在赌原石的时候,认错料那可是要出大麻烦的。
  许师傅见这丫头似乎急了,便没着急说什么,而是看她激动得抱着那料子给他讲:你看看,这料的皮又薄又透,一灯打下去,二指没问题。木那的皮,可没这么薄。另外,你再看这皮上的砂。粒看着倒是挺粗,似乎也有油,可这上手一搓,外面的砂就掉了。
  李妙说得来了劲,干脆便把这块料放在了地上。用手指在上面轻轻一搓,哗啦一下,表皮一层黄砂立时就脱了。
  那速度快得简直就像是这表皮的砂是让胶水粘上去的一样。这让许师傅立时警醒了起来,为了利润,原石圈造假的事不是一件两件。这小姑娘手指头细的什么似的,一搓却掉了?难道这真是块假木那?故意做成这样骗人的?
  想到这里,许师傅赶紧仔细再看,结果就见表面那层粗皮没了后,接下来里面所表现出的皮色竟是变得细腻密致起来,部分地区还有小粒翻砂,竟然又像是大木砍的东西了。
  这要真是块木那的料,可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反倒是摆山桥的料,同时兼顾着这两种特性。
  证据,明晃晃地摆了出来。
  挤兑得那两个五十多的老头,立时脸上就是一片涨红。
  那老许打了眼,不说话也就是了。可那个徐老头却颇有几分杠头的精神:既是这料不咋地,你还搬它干什么?
  刚才看料的时候,老徐没注意。这会子打了眼了,徐老头才发现:这小丫头竟是已经把这块料搬到他们那边去了。这行动,分明还是有货的吗?
  这话听得连一边的郝大成也听不下去了!
  本来就是我们挑货的时候,我们爱挑什么关你屁事?什么玩意?让个小姑娘比下去,不认输,闭嘴总会吧?还杠上了?小李,咱甭理他,抓紧时间。
  这回换郝大成拽李妙了。
  反正料也放在自家地盘上了,李妙也就不管了。
  重新扎回了东边的那个角落。
  刚才她在翻到那块料的时候,就发现了。这地方还藏着一块不错的货色。这会子正要挖出来!
  只是这次的料个头有点大,足在半个人那么大。
  以李妙的力气,其实本来也勉强挪得动。但既然刚才她轻轻松松地把那块不值钱的摆山桥搬回去了。这回就不能再表现得她很有力气了。
  于是李妙先是勉强挪了挪,然后挪不动就回头叫了郝大成。
  两个人一起使劲,这才把这块白砂皮给搬了出来。
  本来,郝大成的原意是想先把料搬到一块空地上,仔细打灯看看再决定要不要搬到他们那边去的。
  说来这么做也是因为这个朱胖子。
  在他这儿挑料,只要搬到你地界上,你就得买走。
  所以为了稳妥起见,郝大成是想歇一歇,看一看再说的。
  可李妙却是冲他直呶嘴:搬回去。
  不看看了?
  郝大成有点心虚。
  李妙这回相中的这块料子,是块莫西沙场的白砂皮。
  莫西沙场的料出货还行,色虽不多,但却喜出种水料。眼前这块料的左半边也表现出细密紧致,丘陵般起皮的像皮特征。但料另一边的砂却已经差不多全脱了。脱砂后却没有显示出什么玉肉,表面一层厚厚的石质层挂在那里,实在是让郝大成看得有些忧心。
  可李妙的反应却是:听我的,搬过去。
  行!反正崇少都说了要听她的,他一个打工的还有什么坚持?
  由于这料子摆在东边,朱胖子给黎崇他们划的圈却在西边。所以,这料搬起来可就不怎么快。郝大成倒是有力气,却架不住李妙这边是个小姑娘。那小细胳膊小细腿的,虽然她也咬紧牙使足力了,但是等他们这边才挪过去,那边牌桌上,那个姓杜的却是又糊了!
  郝大成这个气:早知道我就先把那块料搬过来了!
  他刚才打灯看了半天,那块料他是越看越喜欢,种水好,也飘着色,还没什么大色大裂。这么好的东西,他怎么就忘了先搬过来了?
  郝大成悔死了!
  那边的老许和老徐两个却是乐坏了。杜子江那边才放话糊了,这俩老头就冲那块黑乌砂去了。两个五十多岁,加起来足有一百多的老头子了,搬起料来却和壮劳力有一拼。嘿哧嘿哧,没一会儿就搬他家圈子里去了。
  反观黎崇这边,郝大成气得翻白眼,那个不知什么来头的小姑娘,却累得直接坐地上了。手里抓着一瓶水,咕咕地往下灌,一副累瘫的德行。
  这让老许和老徐看得心情舒畅!
  接下来的两把牌,因全是他家老板在赢,这两个老家伙便放出全身的本事,把东边像样的料子又挑了两块好的出来。
  而在这段时间里,郝大成反正是受不了的又四处瞅去了。
  朱胖子的规矩,不轮自己上手的时候,只能用眼睛看,用手摸,不许用灯或放大镜。虽说原石不打灯基本上看不出什么花花来。但有经验的师傅光从皮相上还是能看出些端倪来的。
  像郝大成这次,就在北边的料子里找到了一块灰卡。
  料不大,也就和李妙刚才挑那块差不多吧。可外头的表现却是比李妙那块好多了。一条若有若无的蟒带自左下向上,穿过了半个原石。
  郝大成自己看着不错,就叫李妙也去瞧瞧。
  可李妙指尖一碰,便是在心里摇头了。
  这料不行!
  虽说里面有不少的绿,却更多的是石质层,而且两种玩意儿还混在了一起。这东西就是个狗屎地!
  不行啊?
  两个人挑料的时候是背对着众人,面朝墙的。这个角度,也只有郝大成能看到李妙的脸色了。她虽没说什么,可只瞧那白眼翻得,也知道这料子不行。
  李妙叹气:你与其选它,还不如要那块呢。
  就在离这块狗屎地二尺远的地方,一块大石头的阴影里,静悄悄地藏着一块扁圆形的原石。也是灰卡的料!身上没有蟒纹,但这家伙身上冒出来的灵气,却至少是个细糯的等级了。
  以灰卡料子爱出绿的特性来讲,只要种水上得去,这个水种的料加上绿,也是很畅销的。
  果然,一会儿在轮到黎崇赢后,郝大成第一个就冲到了这块料边上检查去了。
  而在他检查的时候,李妙则拿着灯四下搜寻。最后,在三块料子的后面,拽出来了一块巴掌大小的小瓜蛋。
  徐老头看她挑半天挑了这么个玩意儿出来,笑得胡子直抖:你这是怕你老板付不起账吗?挑这么小的东西,不够塞牙缝的。
  拿高冰塞牙缝?
  这老小子也不怕噎死。
  李妙懒得和这老货废话,回来的路上,还又顺手捞了两块也差不多大小的。虽不及第一个的种水好,但高糯不成问题。重要的是这几块小料里都飘着不错的色。别看料子小,一块出一对镯子,卖个五六十万根本不是问题。
  就这样,一晚上,两帮人马是你争我夺。虽比下来,还是那个杜老板赢的更多些。但李妙这边挑的却全是精品。
  黎崇从牌桌上下来的时候,特意看了李妙一眼。结果,他得到了一个自信的笑容。黎崇见状,这悬了一晚上的心总算是落进了肚子里。
  接下来,自然就是要算帐了。
  这次,李妙终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看清楚了一回这原石买卖的价钱是怎么讲的了。
  说实话,有点毁三观!
  因为这价钱根本就没给你任何讲价的机会。
  那朱胖子自己拿着计算机,边按边定价。哪块料一公斤多少钱,他说多少就是多少。而不管是那边的杜老板还是这边的黎崇,都个嘴都没回。人家算多少就是多少!
  乖乖的掏卡转账,完了,还要自己把屋里的料抬到外头自己带来的车上去。
  这服务态度太差了!
  在院子里的时候,李妙没敢说。出来坐自己车上后,却是再也忍不住了。
  郝大成对此也无语:没法子,人家牛呗!
  在倾向性严重的卖方市场,买家哪有尊严?
  因他们这边男人不多,所以大料只好由黎崇和郝大成两个人亲自上手。至于李妙和女助理,也就是搬搬小的。
  在李妙的精心计算下,他们这队挑的原石都以小巧为主,而且表皮表现得一般。所以算下来,这三块大小的,十一块小的,加起来也就花了不到五百万。
  黎崇对此很满意,在所有人上车后,就对开车的女助理说:去李记。大家先垫垫肚子。吃饱了再去工厂。
  原本计划着今天要去四家的。可这会子出来都已经是晚上十二点了。黎崇就决定那家不去了。吃完饭,直接到工厂解料。
  这决定郝大成和女助理自是无异议的,忙乎了一晚上,他们也饿得不行。
  可是,就在女助理把车开出去不到二里的时候,李妙却是突然说话了:在前面那个小巷子口把我放下来。
  你要干吗?
  黎崇扭头问李妙。
  却见她已经是将那个冬瓜大小的杨梅皮抱在了怀里,然后一拉车门,走了下去:我要去见个朋友。这块料子的钱,我一会儿就转账给你。


第四十二章 、忘年之交上
  李妙要去见的人,自然便是徐老。
  还是那条窄窄长长的小巷,还是那扇破旧不堪的小门。
  咣咣咣,三声环响后,院子里传来了脚步声。再一会儿,门,就开了。
  然后,一身白色中式衣裤的徐老就出现在了月光之下。
  他先是讶异地看着面前这个小姑娘,然后……就看到了被她抱在怀里的原石了。眼晴立时就亮了:你真弄来了?来来来,赶紧进屋。
  苍老的声音从门后传来。
  黎崇虽然没看到那人的长相,但只听这个声音也能推断出这门后的人怕是怎么也有六七十的岁数了。这么个年纪的老者,和李妙在一起的话,应该也不会出事了。但即便如此,黎崇还是不放心。他把女助理叫了过来:你就在这儿守着,一会儿她要是出来了,就带她一起到咱们的工厂去。
  是。女助理很乖觉地答应了。而黎崇则和朱师傅一起,随便在路边的小店里吃了点东西后,就去厂里解石去了。
  不提这二人在解石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
  只说李妙跟在徐老的身后,一路走进了正堂。
  堂屋里,那张圆桌上已是看不到那尊美到了极致的玉观音。但徐老还是在进门后,就从里屋的柜子里抽出了一块极厚的红毯摆在了桌面上。
  来来,小心点,把它好好放上去。
  刚才在院子里月光下,徐老头一眼看这料子便觉得不凡。这会进了屋后,他也不急着开大灯。而是从自己右手的裤兜里也掏出来了一只高光手电,开始细细地打灯看起来了。
  不错不错!皮很薄,看着像是摆山桥,这可砂里的油劲可骗不过老头子。唔,这边怎么让磨了?
  老爷子看料很快,转了不到一圈就发现了这块原石的底部,有一部分让什么坚硬的东西擦过了。表面的油粒砂皮让脱去了大半,只剩下里面一层细皮。要是光从这儿看的话,这分明就是块打木砍了。
  一瞬间,徐老仿佛明白了。
  他扭头回来看那边正摆弄手机的小丫头:你这料多少钱买的?
  徐老说话的空当,李妙刚刚在手机银行上面,给黎崇转过去了三十万。界面转过,300000的阿拉伯数字在屏幕的白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徐老看清了。
  然后,一个没忍住,直接喷笑了出来。指着那块擦过的表皮:是不是你干的?
  李妙也忍不住笑了:您老慧眼如炬。没错,是我干的。
  呵呵!你这丫头,看着不大,胆子倒不小。拿老木那的杨梅皮,晃点别人说是摆山桥?不错,有眼光。徐老玩翡翠这么多年了,从来见过的人都是拿次的往高货上套。这丫头倒好,居然敢反过来玩?
  不过话说回来了:你今天这是在哪儿淘的料子?哪个小子这么不长眼?你忽悠他是摆山桥儿?他就真信了?
  这其实也没什么好瞒的。
  我不知道那家伙的老板大名叫什么,只知道姓杜。我们是在朱胖子那里看的货。货是朱胖子的。不过那杜老板手下带的两个赌石师傅,在和我们争。这料子……我还耍了点别的小把戏,反正是蒙过去了。
  至于那小把戏,自然就是份量了!
  开始的时候,李妙之所以故意把那没边没出翠的底部,搓皮出来给那两个师傅看,就是要给他们造成一种假象。让他们以为这料里就算有货,货也不大。
  要知道这翡翠的密度可是要比外皮的石质层重多了。要是这么大一块原石全是翡翠,那份量绝不是李妙这样一个瘦弱的小姑娘给搬得动的。
  可她,偏偏搬动了。
  就证明这里面的料远没有外头表现出来的多。
  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开头李妙故意让这两个人在那边看的无色光了。二指的无色透光度证明这块原石里面就算是有糯冰的料,也是没色的货。市场价值不会高。
  再加上那去掉的皮,仿似打木砍的痕迹。
  三者加起来带给人的印像那就是:这是一块无色的糯冰种摆山桥料!
  要不然,她怎么可能三十万就弄到手?
  李妙老老实实地把整个经过都给徐老讲了,把老爷子给逗得是一个劲地笑。
  听完了,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