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零空间之福女-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任仲远可不信,他爸他还不理解吗?走路都得喘半天,还爬山呢。
见儿子一脸不信,顿时也不想理这糟心儿子,转头慈爱地给孙子夹菜,语气温和说:“阳阳,等放寒假,我和你爷带你去龙眼村好不好?那里好吃好玩的东西可多了,对了,我还带了零食回来,等下吃完饭,我给你拿去,咱不带你父亲去!”
任阳一听顿时乐了,咬着一大口肉,乐呵呵道:“行!还是奶奶最好了!”他爸总是管这管那的,他小小年纪也是需要自由的好不啦。
吴慧芳被哄得心花怒放,一老一少黏黏糊糊,任仲远聪明地选择了闭嘴。
饭后,一家人拿着虾干咔嚓咔嚓吃着,任仲远也眼巴巴厚脸皮跟儿子拿了几只,没想到这么几口,就停不下来。
他心里想着,暑假一定要一起去龙眼村!
这样一幕幕在夕阳团的家里上演着,甚至经过口口相传,龙眼村竟也在这个小区有了一定的名气。
*
夕阳团离村之后,韩峰在村委召开会议,总结这次接待的不足和改进的方法。
首先,司机抱怨村子太难找了,一边开车,偶尔还要停下来问路,浪费了很多时间,针对这个问题,村委一致决定,要在村口立个村名的石碑;还有停车问题,学校附近有一大片空地,暂时可以满足需求,不过也要立个停车场的牌子。
其次,定价问题,村民们没有经验,热情地把鸡鸭都杀了招待游客,按照市场价来算的话,算是亏了,因此村委决定住宿费和伙食费分开,荤素搭配汤品,在成本价的基础上合理定价,同时也杜绝漫天要价的行为。
最后,还有的问题就是龙眼村虽然主打风景招牌,但景色看多了也会腻,必须开发一些趣味活动,比如举办钓鱼大赛、抢鸭子活动、体验农活,村民也可以租地给游客,游客亲自把种子种下去,村民帮忙管理,等成熟的时候通知他们回来收获,这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韩峰还在会上补充了一点,在东边大榕树下,开辟出来一个集市,村民可以拿着自家的东西到那里摆摊售卖,村委收取管理费,用来维护集市的秩序与卫生。
村干部们都纷纷表示同意这个建议,集市开辟出来后,他们的家人可以去卖东西,也算是个进项;再者,没有分到游客的家庭也不会心里不平衡,可以在集市赚取家用。
韩峰散会后,还需要去村口盯道路的施工情况,镇长回去之后,就通过了龙眼村的修路申请,现在修路用材用具也运得差不多了,马上可以开工建设。
他背着手,看着龙眼村热火朝天的干劲,心里很是快慰。
*
省报的宣传比市报慢一点儿,主要是后来钱礼才知道龙眼村竟还存在着这么一棵国宝级的金花茶,这也是他把这条信息透露给章扬的原因,他短时间内抽不开身去龙眼村拍摄,为了得到照片,就把这条新闻作为老同学的回报,简直双赢。
钱礼拿到照片后,也是暗自赞叹了好久,然后亲自操刀给龙眼村写了一篇十分精彩的宣传新闻,这篇新闻既是广告,但内容丰富,钱礼的文笔非常老练,让人一看就会沉浸其中。
领导看完之后,拍板把它放在最显眼的版面,而这个版面一般是刊登每天的重大新闻,可想而知这个位置多重要。
同时,报社为了跟上时代的潮流,也在网上开了一个自己的官网,因此这篇报道也得到了许多新兴网民的青睐。
省报在几个市区发行,离龙眼村比较近的市民们看了之后,也打算着等有空就去这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山村看一看。
而县电视台的宣传竟然是目前最有效的,省报和市报给龙眼村带来的是隐形的游客,县电视台是真真切切为龙眼村招来了一波流量。
这波流量在夕阳团离开一周之后的周末爆发了。
最先感受到这波人潮的并不是龙眼村,而是镇政府。
原来,游客们从县里搭车来到镇上,但是司机嫌去龙眼村的路又远又难走还费油,要去可以,必须加价!游客们接受不了司机的漫天要价,不肯给,于是司机和游客就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后来有的人眼尖,看到了镇政府的字样,于是才有了游客跑进镇政府寻求帮助的一幕。
肖镇长刚为龙眼村旅游工作的顺利开展而感到高兴,正幻想着龙须镇的美好未来,这会儿偏偏又出了这档子事儿,怒火就顿时起来了,气冲冲地随着其他人员赶往现场,这件事要是处理不好,对龙须镇对龙眼村会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也难怪镇长会这么生气。
肖镇长为龙须镇辛苦治理了许多年,在镇上还是有一定威望的,司机们看到镇长的身影就怂了,跟个鹌鹑似的乖乖听镇长的训话,大气都不敢出。
见司机们有了悔改之意,镇长又亲自向游客们道歉,游客看到司机被训斥的时候,气也差不多消了,加上镇长的道歉,场面顿时被安抚了下来。
在镇长的虎视眈眈之下,司机们给出了一个合适的价格,游客们听后,觉得和之前的天价相比确实合理多了,于是纷纷表示了同意。
送走游客后,镇长给韩峰打了一通电话,让他好好接待,这才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松了一口气。
他在心里打算着要不要向上头申请开辟一条从县里直达龙眼村的旅游专线?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写得很顺,今天卡卡卡,第二更写写删删,感觉怎么都不对。
所以很抱歉今天只有一更了,明天我会多更一点儿~
谢谢你呀!一直支持我~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Sunny丶兮 20瓶;13159887 10瓶;小兔叽? 5瓶;Blue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5章
有了上周夕阳团的接待经验,韩峰这回倒也显得从容淡定了许多; 把游客安排好住宿之后; 询问他们是打算自由活动还是需要向导。要是需要向导的话,要先交定金,等结束旅行后再付剩下的一半; 这也是为了防止向导不认真工作。
在这几天里; 由于二妮已经有了上次的工作经历; 韩峰又找了几个年轻的男孩女孩; 专门做向导的工作,让她负责培训。
有的人喜欢独处,但大多数人都表示需要导游,所以这几个刚培训了几天的向导匆忙上岗。
周末的游客是零零散散过来的,时间人数不定,韩峰还有别的事情要忙,于是就让宋石英在村口接待,负责安排住宿。
村子里时不时出现陌生的面孔; 龙眼村也渐渐从沉寂变成了喧嚣; 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到韩千晴的悠哉生活。
她的书法水平进步了不少,每当需要出版报的时候; 总是她负责写字,妹妹负责画画,板报的效果自然不用说,比高年级的还要好,除了板报内容比较幼稚之外。
因着这一世父亲突出的能力; 没了生活上经济上的困窘,她比前世要开朗自信了许多。
韩千晴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发展了许多爱好,除了厨艺、书法、园艺之外,她还跟着张美玲学习刺绣和简单的医学知识。
张美玲是江南人士,自小跟长辈学习刺绣,只是后来为了能救活更多的人,便改学了医。但毕竟是祖传的技艺,她也没忘记,闲暇的时候还是会拿起针线。
吴学斯现在也知道了,自己的徒弟最喜欢的不是画画,而是设计服装,刚知道的时候他还生了好久的闷气,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天赋过人的小徒弟,最爱的却不是画画。
只不过他也见识到徒弟在服装设计上拥有极高的天分,加上跟他学了画之后,画稿上的衣服更是活灵活现的。连张美玲都恨不得自己在年轻几十岁,只为了能穿上这么美的服装。
老伴很郁闷,张美玲却是开心了,也收了韩千静为徒,所以现在夫妻俩每天都在争抢着徒弟的教学时间。
刺绣是传统服装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要是关于服装,韩千静总是很狂热。
韩千晴的天赋比妹妹还要高,但是她只把刺绣当做/爱好,这让张美玲遗憾了好久,她真的想把她当做传人来教的,不过好在韩千晴对学医更感兴趣,张美玲这才高兴了起来,自己至少能有一门让这个聪明的小孩看得上的手艺。
于是张美玲得意起来了,天天跟丈夫跟赵老头炫耀,自己一下子就有了两个徒弟,可把俩老头酸坏了,甚至拉着韩家的另一个孩子韩千帆直问愿不愿意跟他们学本事,害得现在韩千帆看见他们就绕道走,他还只是个孩子呀!
自从覃婉柔和韩千静合作以后,就在市面上收集了很多关于服装的书和杂志,托人送到家里,韩千静书桌上摆了厚厚的一摞。
她现在已经能学着做出简单样式的衣服了,动手能力非常强,现在姐妹俩身上穿着的,就是出自韩千静之手。
韩家对于小辈们学习手艺是非常支持的态度,韩奶奶甚至拿出养老钱给韩峰,让他买一个缝纫机回来,给孙女用,韩峰当然不会收母亲的养老钱,掏自己的腰包,亲自去县里买了一台。
有了缝纫机之后,还有覃婉柔赞助支持的各种布料,韩千静现在整天沉迷于制衣中不可自拔,整日闭门不出,活脱脱地就是一个宅女。
所以现在韩千晴就遭遇了尴尬。
明明她只是学东西累了,出来放松放松,却没想到被缠住了。
她无奈地看着眼前这个满脸泪痕,小手紧紧地拉着自己的衣角的小女孩,或许是在家中被千宠万宠,看上她的衣服就不撒手,不同意还哭,搞得自己欺负了她一样。
韩千晴知道妹妹设计的衣服总是有一股独特的韵味,却没想到会这么受欢迎。两人对峙了好一会儿后,女孩的父母才匆匆赶到,一看就是小女孩趁着家长不注意偷偷跑出来的。
好在她父母是个通情达理的,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也不因为韩千晴是个小孩就把事情轻轻揭过,批评了自家孩子后也很郑重地替孩子向她道了歉。
韩千晴对眼前的这对父母还是很有好感的,大方地表示会原谅这个小屁孩。只是小女孩很执拗,还是拉着她的衣角不放,倒是越撰越紧。
年轻的母亲耐心劝说自己的孩子,只是这女孩也是个牛脾气,怎么说都不撒手,韩千晴在一旁看着都差点笑了,她还真的没有见过这么执拗的人,只是这套衣服是妹妹亲手做的,她是如何都不能卖的。
凌玉竹见女儿油盐不进的样子狠狠瞪了一眼丈夫,这倔脾气真是一脉相承。男人只能傻笑向媳妇儿讨饶。
衣服是连衣裙的样式,上面点缀这地区独有的民族特色元素,花草、祥云、神兽颜色艳丽明亮,一看就很引人注目,也难怪小孩吵着要。
婉拒了凌玉竹想要购买的要求,韩千晴想了想只能建议道:“阿姨,要不您跟我回家问问我妹妹,她做了好多衣服,或许小妹妹会喜欢也说不定。”
夫妻俩也是无奈了,别无选择,只能乖乖跟着韩千晴走。
小女孩好像也知道有戏,顿时破涕为笑,咯咯咯笑出了声。
韩千晴特意放慢了脚步,才不至于让小短腿被绊倒,凌玉竹见此情景对她投去了感激的眼神,只是韩千晴这时正在和小团子聊天没看到。
耳边是小团子奶声奶气的声音,韩千晴不由得感叹,要是她的脾气再好一点儿,就跟个小天使一样了。
此时韩千静正在做衣服,她还小腿够不着缝纫机的踏板,爸爸特意细心地用轻便的木头把踏板增高,她现在用着也不费劲儿了。
“豆豆,有位小客人很喜欢你的衣服,看看抓着不松手呢!”韩千晴点了点小丫头的鼻头打趣她,这丫头露出无辜的傻笑,真是个小人精。
韩千静闻言,放下手中的布料,走过去。牛喜芝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顿时蒙了,怎么有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小姐姐。
手也不微微松开了些,韩千晴趁机把衣角慢慢从她手里抽出来,这小孩也没发觉,看来确实被惊住了。
凌玉竹这时也不得不相信,这么精美的衣服确实是出自一个七岁多的女孩儿手里,她之前以为这是韩千晴搪塞她的借口。
韩千静了解事情后也哭笑不得,拉着小女孩去选衣服了。自从学习怎么做衣服后,她的成衣库存渐渐丰富了起来,细心地把它们挂起来,而失败品则是被扔进竹篓里,跳不掉成为抹布的命运。
不管多少岁的女人,对漂亮的衣服总是没有抵抗力,不一会儿,凌玉竹也加入了挑衣服的大军中,在一排精致好看的衣服中,挑选出合适的衣服也不容易,好在韩千静偶尔也做些适合三岁小孩穿的,不然这小团子肯定又要哭起来,毕竟只能看不能穿的话可不得心痛死。
姐妹俩看着这臭美的小屁孩目瞪口呆,她差不多把适合她的衣服都挑走了,还在一直翻还有没有合适的,韩千晴继牛脾气之后,又给这小孩儿贴多了一个标签,很臭美!她以为妹妹已经很狂热了,没想到和牛喜芝相比之下,还是稍逊一筹。
凌玉竹见状也微微脸红,自从这丫头两岁之后,就被禁止逛商场了,无他,见到漂亮衣服就走不动道儿,撒泼耍赖不达目的不罢休,非得把她看上的衣服都搬回家才算完,好在她和丈夫的工资还可以,不然真的养不起这小孩儿。所以,每次他们去商场都是偷偷摸摸的,不敢再带她去了。
只是她没想到,一年半过去,女儿对漂亮衣服的狂热依旧,热力不减反增。
就这样,小孩选了三件连衣裙,两件上衣,五条裤子,韩千静把衣服叠好,放到作为赠品的布包里,因为是手工制作,布料也不差,上面还有精美的刺绣,她这次总共赚了一百多。
要知道,现在五毛钱能买一条雪糕的年代,一百多块钱是普通人家几个月的嚼用了。
虽说她和覃阿姨合作,只是现在还在开工的阶段,还没开始上架销售,那钱目前她还没见着,所以此时手里撰着一百多块钱,心里激动地无以复加。
倒不是她钻到钱眼里,而是这是对她亲手做出来的衣服的肯定,那种满足是钱也给不了的。
牛喜芝美滋滋地提着衣服袋子走了,丝毫不知道她对韩千晴的影响这么大。
韩千晴在一旁见妹妹怔怔的样子,多少也能猜到她的想法,举手帮她把碎发别在耳后,建议道:“要不,豆豆,你去集市那边也摆个摊子?衣服做出来不穿也会蒙尘,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而且妹妹性子安静,缺少与人打交道的经验,去锻炼锻炼也好,免得整天呆在家里,不与人接触。
韩千静听到这个建议后眼睛一亮,而后又瞬间暗了下来,她还是有点怕陌生人指指点点的目光。踌躇道:“姐,还是不用了吧?”
韩千晴见状也知道妹妹这是害怕了,只是妹妹选择这条路,注定会站到更高的舞台,她不得不为妹妹的未来做长远的打算,摸了摸妹妹柔软的头发,笑道:“怕什么,姐姐一直陪着你呀!”
这时韩千晴才知道,血缘的力量真的无比地强大,也难怪中国很多家庭选择生二胎,在漫长而孤独的人生中,有这么一个人会陪你走完这一段路是多么珍贵而幸福的事情呀!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Sunny丶兮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Sunny丶兮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6章
短短一个多月,村民们从游客身上尝到了甜头; 于是更加注重起了自家的房屋修建等问题。
游客们对龙眼村的风景和食物那是没话可说的; 只是住宿问题就让他们很不适应了。
虽然村民们总是会把最好的房间让出来待客,只是游客们有条件出来旅游,都是家庭富裕的; 他们习惯了城市里的宽敞和明亮; 于是在村民们看来最好的房间; 在他们的眼中实在是穷阎漏屋。
特别是厕所; 村里大都是那种旱厕,天气慢慢热起来的时候,那味道简直酸爽。
因此龙眼村现在是大兴土木,有条件的家庭纷纷盖起了新房,没有那条件的家庭也不急,他们可以把自家的农产品拿到集市上卖,也能挣上不少钱。
村民们挣钱了心情愉悦,连带着服务的态度也是更好了; 游客们都很满意; 因此这个小山村每天竟也都是生机勃勃的模样。
韩峰也考虑到建新房子的问题。
孩子们渐渐长大,房间就不够用了; 光是双胞胎就需要四个房间。韩千晴因为空间的原因,不适合再与妹妹住一起,现在妹妹是没发现问题,但就怕万一。再者,韩千晴跟着张美玲学医; 总是上山鼓捣来一些草药,家里已经没地放了,因此她还需要一个房间保存这些东西。
韩千静则需要一间工作室,她的那些布料已经堆得老高。
加上原来这个房子通风不是很好,有些潮湿,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家里老人的健康问题,起房子也成为了当前紧要的问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