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零年代好家庭-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是做个红烧猪蹄那得多香啊!
  她一边喝一边跟难得醒着的周七七聊天,“你看,为了你这个小东西,妈妈连盐都没得吃,你知道没有盐的猪蹄多遗憾吗?”
  小东西就哦哦呜呜地吐泡泡,黑亮的大眼瞪着盛猪蹄的大碗。
  莫茹点了点她的小脸蛋,“你又不会吃,就馋着吧。”
  喝过猪蹄汤她就觉得很涨,赶紧给小东西喂奶,母女俩吃饱喝足就躺在炕上午睡养膘。
  周明愈进来看了看,把窗户的草帘子放下来,然后去找周诚志。
  正好周诚志也要找他,周培金来信说旧锅炉已经在纺织厂找到,虽然很破旧但是当煮锅尚能一用。他们只需要付个废品价格,然后再付运费,人家就给顺路捎过来。
  闻言周明愈很高兴,“可算找到了,要是再找不到我寻思直接用咱们的大锅煮也行。”
  周诚志几个也高兴得很,“我让已经让会计去汇钱打电报,这两天就能运过来,咱们也得赶紧搭造纸厂的棚子。”
  造纸厂需要水,肯定得靠河边,麦秸草的原料没有化学品污染问题不大。但毕竟是工厂,人来人往的闹腾,所以周明愈不想挨着自己家,免得孩子更不好好睡觉。
  他建议道:“我们把造纸厂建在南河对面,那里到时候修水沟接上马旺水库,不会缺水,也不紧挨着村里不影响大家睡觉。”
  他说的地方就在村南马路对面,旁边是一条水沟,到时候还要修水渠各村通起来方便灌溉。
  周诚志几个老头都同意,又装装样子去问张根发和张金乐,自然也没问题。
  周诚志就安排周玉忠带着几个男劳力去南河那里准备。
  周明愈把建筑图样画出来,其实简单得很,搭一圈棚子,一间当仓库存纸,还有一间放草料,另外一间安锅炉。
  除此之外还得用石头、土坯垒一些土台子,到时候可以用来晒纸,天气不好还得生火烤纸。
  他把图纸画出来跟周玉忠几个一讲,周玉忠一听就懂,关键几个地方问明白就可以,也不用他守着。
  周诚志夸道:“明愈现在这脑瓜好使得很,咱们队可指望你啦。”
  周明愈谦虚道:“大爷笑话我呢,得靠大爷带着我们吃饱饭呢,指望我再把大家带沟里去。”
  众人笑起来。
  因为是搭简易棚子;周玉忠带着人盖得很快。周明愈又建议把二队的一些树砍了,直接拖过来搭棚子,反正不是盖房子,没有必要等它干个一年半载的,直接用即可。
  张根发还来质问,周诚志也不管,“俺们砍的是生产队的树,砍完就栽新树,没毛病,书记要是觉得不对去跟我们厂长说。”最后直接甩锅给厂长。
  男人搭棚子女人割了棉槐条子编棚子顶,不过是两天功夫就搭起来,速度得很。
  这时候锅炉和煤炭也一起到了。
  周明愈指挥着队员们把锅炉安在早就垒好的锅灶上,还从一户队员家里搬来一个风箱鼓风。
  用麦秸草土法造纸比用竹子、树皮等简单得多成本也小很多,当然成品也没有那么多韧性,只能用来当丧葬用纸或者是手纸。
  理论很简单,把麦秸草用铡刀铡碎,然后摁进生石灰水里浸泡发酵,几天功夫就可以发酵好。
  发酵好的草料用麻袋盛着泡进河里冲洗,之后拿出来放在碾盘上碾得粉碎。再把已经碾成糊糊状的草料放在水池里搅拌,搅拌均匀就可以用帘子抄纸。
  等纸可以拿起来的时候就把它们摞起来挤压水分,然后一张张刷在墙上晾晒,干了揭下来就能用。
  不想花太多时间浸泡发酵,就可以用锅炉煮,尤其天气冷的时候。
  同样,晾晒的时间也随季节有长短,不想等太多天就可以生火烘烤。
  而要想得到颜色淡而白的纸,在漂洗草料之后就要进行晒白,大约一个月以后颜色就会变得淡白不再那么黄。这一步大造纸厂加入漂白粉进行漂白,他们土法造纸自然不加化学品,只需要大批量加工晒白即可。
  为了磨纸浆,周诚志让人把村里的一个碾坊挪到造纸厂里,专门用来碾纸浆。
  同时又派了壮劳力来铡草、蒸煮、浸料、搅拌、抄纸、烘晒……
  这时候要的都是力气大的壮劳力,尤其那些有力气但是干精细活儿不行拿不到十公分的男人,铡草、搅拌就需要他们,一天十工分妥妥的。
  他们早备足了草料,除了煮的,还在石灰池里浸泡上,多手准备。
  石灰是和煤炭一起运过来的,价格在一分八一公斤,造纸厂也买了一吨备用。
  在周明愈的带领下,二队的十几个壮劳力日夜倒班不停,三天终于拿出第一批土法纸张。
  因没有晒白也没有漂白,这批纸发黄,但不至于像黄表纸那么黄,毕竟黄表纸是加了姜黄粉才能有那个颜色的。
  周明愈看着这批纸不满意,他觉得太粗糙,里面竟然还有可见的草纤维,颜色发黄,透水性虽好可惜一泡就烂。
  他道:“太差了。”
  其他人却很兴奋。
  有人笑道:“明愈你要求太高啦,俺们瞅着这个好的很,哈哈,上茅房还用纸擦屁股,从来没想过呢。”
  “就是啊,以前俺以为那纸不是书本就是烧纸,还真是没想到我们竟然也能造出纸来,明愈你真是了不起!”
  周诚志也笑得山羊胡子一翘一翘的,“送去给厂长瞧瞧,再烘几刀咱们就往供销社送去。”
  有了第一炉就有第二炉,而且质量也更好一些。
  周诚志摸着烘干的草纸,再把周明愈带过来的进行对比,得意道:“看看啊,比买来的好多了,你们都细心点,下一次加把劲争取做得更好。”
  听说他们造纸成功,张根发带着张金焕匆忙赶来,纷纷道喜,“哎呀,周队长不简单啊。”
  周诚志看了他们不冷不热地道:“是明愈厉害,人家县里邱经理器重他,特意教了这样好的技术给他。”
  他当然知道张根发父子打的什么主意。
  厂长你可以当,技术你别想偷,功劳也别想独吞。
  张金焕给他爹使眼色,笑道:“既然有了这样好的纸,那咱们去供销社吧,赶紧拿个供货合同回来。”
  周诚志看看日头,这都傍晚了,“明天吧,请高技术员和咱们一起去。”
  周诚志让周明愈去请了高技术员;约好明日一起去公社。
  现在高余飞在乡下蹲点,常驻陈爱月家,接触了许多村子以后也感觉得出周家村二队是最有意思的。他们不同流合污,但是又不无理取闹,就算和张根发对着干也能有理有据,让人抓不到毛病。
  最关键的是二队的玉米是长得最好的!
  他虽然傲气,可在日常接触中对周诚志也多一些了解,发现这个老头儿不那么热情更不会甜言蜜语,但是有一说一,说话算话,从来都不耍滑头玩阴的。
  他让生产队做点什么,别的生产队长哪怕不乐意嘴上也说好好好,回头却阴奉阳违不照办。
  而周诚志要么就不答应,说不可行,答应了就给他办得利利索索的不用操心。
  因为莫茹和周明愈让他决定住在周家村,又因为周诚志的表现,让他对他们有了更大改观和认识,尤其还让他当造纸厂的顾问,还答应送他手纸用,所以他还是很乐意帮忙的。
  第二天一早周诚志带队,周明愈、高余飞、张金焕等人就一起去供销社。
  周家村先锋大队开办造纸厂的事儿供销社都知道,尤其周明愈还特意跟冯如、陈刚说过的,约定送产品来的时候他们会帮忙跟常主任打招呼。
  因为周明愈走的是县里百货商店的路子,有县里的同意购货批示,所以进行得非常顺利。
  唯一有点争执的就是定价。
  常主任认为他们土法造纸应该比造纸厂出来的要便宜,所以大厂的一刀两毛,他们的就要一毛五。
  其他人都觉得没问题,毕竟一毛五也是钱啊,一斤煤也才一分多钱,麦秆草稀烂贱……
  周明愈不同意,他给周诚志等人算账,“咱们还有十几个劳力呢,一人一天十工分呢。”
  老农们习惯性的不算劳动力价值,反正不造纸他们也得下地。
  听他这么一说,高余飞道:“有道理。”
  周明愈又道:“咱们的土法造纸,里面没有加漂白剂,也没有加其他化学品,更干净卫生。”
  这时候有些小造纸厂出来的手纸是黑褐色的,主要是回收很多废纸造成的。这些废纸有报纸、书本、用过的手纸,甚至很多是从公共厕所回收的,直接泡在水池子里用来当原料。出来以后也不需要漂白,直接打纸浆,所以各色的油墨也都在里面呢,出来的纸颜色自然奇怪。
  消毒之类的就更谈不上。
  这时候手纸太少,根本供不应求,有的用不错,也没人挑消毒还是卫生的问题。
  就算那些又黑又粗又脆的黑褐色手纸,也只在城里限量供应,乡下都没的。
  所以周明愈觉得现在是卖方市场,只要有就有人买,根本不愁卖。
  陈刚笑道:“周明愈,那你们队想定多少价格?”
  常主任不高兴,从来都是供销社定价,没有生产队自己定价的!
  他原本想着定价低一点,送给百货商店的时候以运输等借口多加几分,这样自己也能从中盈利。
  周明愈就笑道:“常主任,陈社长,我们没文化不会算账,我说说你们帮我们指导指导。我们是烧煤的,煤炭贵又不好买,还得买石灰,麦秆草倒是好收,可收了以后生产队没有烧火草还得买柴火烧,这样柴火又要花钱。另外我们还有十五个壮劳力日夜不停倒班忙活呢,一天十个工分,还得吃喝。各位领导,请你们帮忙合计一下,得多少才能不让我们白忙活,哪怕持平也好啊。”
  张金焕听周明愈一顿说,这才意识到自己根本没想过这些问题。长此下去,那造纸厂岂不是周明愈说了算,自己可就没有地位。
  他立刻道:“常主任,还请您多多扶持咱们生产队副业啊,这也是公社书记和社长们的意思。”
  高余飞也道:“常主任这么一算一刀纸得两毛二才行呢,咱们就供应本县使用,运费节省。”
  常主任道:“城里一刀纸才卖两毛八呢,似乎有点高。”
  陈刚就给他出主意,“主任,要是放宽限额呢?两毛八的纸他们限量供应,家家户户都不够用的。那咱们这个纸当做补贴供应,要求三毛一刀也没有问题吧。”
  甚至可以三毛二。
  他们还可以在张数上做文章,一刀纸说是一百张,实际都是七八十张,超过八十张那是良心数。
  常主任算了算,道:“两毛二还是太高,那就两毛一刀,不少于七十张,每半年可以拿煤炭、石灰补贴,申请下半年的煤炭和石灰供应。”
  周明愈心道:太好了!
  他推推周诚志,周诚志回过神来,立刻道谢,“多谢常主任,多谢陈社长,多谢公社领导们的扶持。”
  这些话都是周明愈在来的路上教过的。
  周诚志很少和上级领导单独打交道,见了面感觉自己笨嘴拙腮的,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
  还真是亏了红鲤子。


第88章 大跃进
  张金焕也赶紧抢着致谢表忠心,唱口号,“常主任,俺们先锋大队一定会在公社的和供销社的扶持下大力搞工农业生产,支持社会主义建设!”
  剩下的就是感谢和拍马屁,一片和谐。
  明愈也保证接下来的手纸质量会更好的,一定会满足供销社的要求。
  最后他笑道:“常主任,俺们买的煤炭不够,您是不是再给我们批示几吨备用?”
  很快就要大炼钢铁,到时候煤炭供应大工厂都不够,哪里轮到他们乡下小作坊。
  常主任因为也有指导扶持生产队搞农业生产和发展副业的责任,而造纸用的是麦秆草,完全符合他的工作范围,所以就应承下来。
  他鼓励道:“先锋大队好样的,回去好好干,争取让咱们高进县不用再从外面运手纸过来!”
  张金焕带头鼓掌,大声道:“先锋大队造纸厂一定圆满完成公社和供销社交给我们的任务。”然后振臂一呼,“人民公社万岁!”
  他这么一喊,原本以为大家都要跟着他大喊三声的,那将非常有气势。
  谁知道周诚志已经带人跟常主任告辞。
  张金焕也不尴尬,他还要留下多和常主任套套近乎,他是厂长,但在厂里是被孤立的,只有抱住常主任的大腿,才能把控住这个造纸厂。
  ……
  造纸厂原本是为了应付大炼钢铁的举措,没想到竟然真的试验成功,现在就开始为生产队创收,大家一个个都很高兴。
  有了供销社的购货合同;二队的人更有干劲;虽然没发工资但是第一批出来的试验纸;周诚志直接做主一人半刀拿回去用了。
  “这是手纸啊,做不得别的,别当黄表纸了。”周诚志特意跟他们强调,免得有人乱用。
  大家都笑道:“队长放心我们知道,不敢乱用。”
  手纸和祭祀纸哪里敢混用啊,毕竟祭祀纸是特别买的,意义重大呢。
  造纸厂就这样建起来,好坏的每天都在开工。
  虽然张金焕是名义厂长,可大家自然都听队长和周明愈的,因为造纸的事儿周明愈懂,周诚志让人都听他指挥。
  周明愈还让大家推选了班长,周玉忠班长,周诚信就是班副,带着六个壮劳力每天开工造纸,一个人十工分。
  固定员工主要有力气但是种地干活儿不出色的,比如周明维、周明党、周明升等人,另外还有一些机动人员。
  周明愈又让周诚志召开了生产队会议,把造纸厂的收益和全队的工分挂钩,让没被选中造纸的队员也能享受到福利,安心种地不要有别的想法。
  造纸厂生产了纸出来,次品就会在队里轮流分配,而队员们也可以用出厂价买回去用。
  等年底把盈利拿到队里去进行总结算,工分多的到时候就能分到钱,不至于像以前那样被挂账户摊平分不到钱。
  同时为了团结一队,周明愈建议把周明贵也吸收进来,让他从队里抽几个男劳力过来帮忙,日常也会低价卖手纸给他们,自用还是投机倒把随意,年底结算也会给他们一部分钱。
  三队四队那些懒汉就算了,想来也不收!
  如此一来,一队更紧跟二队,有事情周明贵就麻溜地找周诚志商量。
  ……
  周诚志和周明愈领着人试验造纸的同时,周诚仁也早就领着其他男劳力和妇女们开始收早熟的高粱。
  已经是秋天,家家户户的粮食都紧张起来,正好下来秋粮接上不至于断炊。
  等周诚仁带着收割六七天之后,高粱大面积成熟,周诚志就和周明愈、周玉忠几个商量,留下三四个人在造纸厂慢慢干活儿,其他人都先去收庄稼。
  周明愈自然同意,这时候粮食最重要,造纸厂是常年开着,农闲开农忙关,四个人已经不少。
  他们计划着明天一早都去收高粱,谁知道当天傍晚就接到大队的通知。
  “各生产队队长、各队的先进分子,今天晚上八点整在公社开会!”
  “全体社员都注意了,今天晚上八点整公社开会!”
  ……
  周诚志气得直撅胡子道:“一到忙农活就开会,真是日他个猴儿。”
  周诚仁道:“公社一开大会就没有好事儿。”
  公社成立的时候开大会要求全公社吃大锅饭,还专门派了民兵下来检查不许农户冒烟儿,弄得鸡飞狗跳的。很多村为了收各家各户的口粮去办食堂,发生了不少流血冲突事件,有些人不舍得交粮食还挨打被批斗。
  现在又要求开大会,肯定没有好事儿。
  周明国道:“大爷,那还收不收高粱了”
  周诚志道:“收,怎么不收,又不是所有人去开会,剩下的先收高粱,让你爹领着。”
  周诚仁是村里先进,那也是公社有名号的,必须去开会。
  周明愈今天也去,因为张德发以为他今夜肯定又去投机倒把想来个人赃并获,周明愈干脆去开会。
  想抓他,没门儿。
  送货又不用他去,有周培基呢。
  现在周培基和秦桂豪俩人去送货,周培基负责记账,回来跟周明愈对账。
  周明愈打了自己的饭菜回家和莫茹一起吃。
  莫茹也坐了十来天月子,现在她比周七七还长蘑菇,整天想出去透透气,但是早晚凉下来周明愈更不允许,她就只好在屋里待着。
  现在周明愈允许她白天光线好的时候做点针线,画两笔画,其他时间宁愿她呆着什么也不做。
  “等你身体好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会儿还是先注意一些吧,真要是坐了病后悔药又没得吃。”
  他说得那么语重心长的,莫茹都不好意思拗着,所以他不在家她也老老实实的。好在她有女儿和空间可以玩儿,三间屋子收拾得窗明几净的,每天张翠花来都说他们家最干净,喘口气都感觉格外透亮。
  莫茹从空间里端出一碗鸡汤来喝,顺便把里面的肉给周明愈吃。
  这还是周明愈那次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