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零年代好家庭-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连英不大相信,往屋里瞅,“总还有几个吧,要不以后的蛋我都定下,你别给旁人。”
张翠花连说好,正说着陈秀芳匆忙过来,“二婶子,我来了。”她把一小箢子鸡蛋递过去,“这是三十个。”
张翠花就让莫茹去给她拿。
赵连英脸色变了变,笑得阴阳怪气的,“二嫂,你……不是说没了吗?”
张翠花:“是没了啊,加上今天刚下的几个就那么十个,秀芳昨天就和我说好要换,等下了我攒着给你啊,别的鸡还下呢。”
赵连英笑了笑:“再说吧。”她朝着陈秀芳冷笑一声拿着自己的鸡蛋走了。
她一走,陈秀芳就有点不安,“二婶子,要不……我过几天再换也行,你先给四婶子换?”
张翠花道:“说好的就是说好的,你这会儿不换回头又不知道啥时候啊,你自己决定。”
陈秀芳就道:“那我换,过几天家里鸡再不抱窝,白瞎了。”
等陈秀芳也走了,莫茹见张翠花也没有什么异样,好像不知道四娘娘生气一样,她也就没说什么。
家里鸡蛋虽然一个个换出去,总数却翻倍不止,莫茹高兴得跟张翠花申请晌饭做蘑菇鸡蛋汤。
她想了好几天的蘑菇汤啊。
张翠花看着么多鸡蛋也挺高兴的,心里答应了,嘴上却笑道:“要是还有人来换鸡蛋,晌午就做蘑菇汤。”
莫茹:……家里现在一个鸡蛋都没,四娘娘都没换到,人家也都知道没了,谁还能来换啊。
她刚才在门口还听见四娘娘大声地跟一个想来换鸡蛋的媳妇喊:“没了,一个也没了,我刚才去都没换到呢。”
赵连英那大嗓门,估计半个庄子都听见了。
正当她想着要不要把自己空间留的俩鸡蛋贡献出来的时候,就见周明国媳妇王玉芹拎着一小箢子鸡蛋跑过来。
莫茹两眼一亮。
王玉芹走得脸上都是汗:“二娘娘,俺娘问问我们拿鸡蛋换小鸡行不?”
莫茹:行啊,太行啦!
张翠花笑道:“当然行,就是不知道能孵出多少个呢,一共24个种蛋,到时候我们自家留四五只。”
王玉芹笑道:“那我们换三只小鸡,二娘娘你说怎么个换法儿?五个鸡蛋还是十个?”
张翠花道:“就算孵出来的小鸡也不一定都能长大,哪里还用十个鸡蛋换一个小鸡,三个就行啦。”
王玉芹知道张翠花说客气话。
要是自己孵小鸡三十个鸡蛋能孵25个就算不错,25只小鸡最后能活20只也凑活。母鸡孵小鸡成活率高,只要别打扰它闪了鸡蛋,基本都能孵出来。而且孵出来的小鸡也更健康,基本都能成活。
王玉芹欢喜道:“二娘娘就是大方,不过俺娘说至少得五个少了也不行。夏天小鸡好养活不像冬春天那么容易死。”她就顾自拿了个瓦盆开始数鸡蛋。
她想换四只小鸡,数了20个鸡蛋留下。
张翠花也没争执,留下就留下了,反正都是自己人多个少个的,再说周诚信还给做木匠呢,到时候也得算工钱给他。
等王玉琴走了,张够从西厢溜出来,“娘,你把蛋换给一个四属户不给俺四娘娘,我看她可不乐意了。”
张翠花看了她一眼,“别乱说,恁四娘娘可不是那么小心眼的,攒了再给她换。”
张够:“攒够了那鸡不抱窝也白瞎。”
“不抱窝不是还有小鸡?到时候给她俩小鸡也一样。”张翠花似乎不爱说这些,到最后都有点不耐烦。
张够还在那里说,“咱们糊涂了,之前他们俩鸡蛋换一个种蛋去,有的换了十几个呢,等抱了小鸡5个鸡蛋换一个小鸡,那不是让他们赚了?咱们亏大了,亏大了,应该去和他们说好,要是五个鸡蛋换一个小鸡,到时候要给我们两个鸡蛋才行。”
张翠花看了她一眼,“你还挺能耐,你能耐你去要吧。”说完她转身进屋里去收拾鸡蛋了。
张够站在原地敏感地觉得婆婆不乐意和自己说话,不禁委屈又愤愤不平。看着莫茹和婆婆有说有笑的,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就给脸色瞧?
以前也不这样,自从傻妮儿不那么傻,能做饭开始,婆婆就看自己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
难道自己还比不上一个只吃饭不干活的傻妮儿?
……
张翠花进屋把鸡蛋都存放在小箢子里,等满了就去供销社送,还得存着一些急用,人情四事儿,还有小五媳妇儿生孩子。
这一次大家跟风扎堆孵小鸡都来家里换种蛋,鸡蛋不但不少反而越来越多,可把她给高兴坏了。
当即她就通过了莫茹想做蘑菇鸡蛋汤的申请,大方地拿出来三个鸡蛋,“晌饭做个蘑菇汤吧。”
莫茹高兴地接过去,终于得逞啦!蘑菇汤啊,要把你吃下肚太不容易了,泪目!
收拾完鸡蛋,张翠花看瓦盆底下还放着六个,她看了一眼外面,见没人注意就小声对莫茹道:“你收起来。”
她知道儿子和媳妇去拉瓦是拿鸡蛋走人情的,而且她还怀疑媳妇暗中供仙家,不过她从不问也不说出口,连周老汉儿都不说免得惹麻烦。之所以答应儿子一天给莫茹一个鸡蛋,也有这个考量在里面。
莫茹欢喜地拿了去,怕婆婆发现端倪就暂时放在西间的小笸箩里,回头再收起来。
中午一顿蘑菇鸡蛋汤,蘑菇嫩滑,鸡蛋鲜美,吃得一家人眉开眼笑的,连连说香,都说今年这只大公鸡立大功。
张够道:“娘,咱们以后年年养公鸡,年年换种蛋也挺好。”今年换了那么多鸡蛋,她就寻思过两天回娘家,是不是能带上两把(20个)鸡蛋回去,两把不行一把也行啊。到时候三个大饽饽,十个鸡蛋,非常体面的礼物,姐妹中独一份的,爹娘肯定高兴夸她能干。
张翠花:“看运气的,谁知道今年这么多人想孵小鸡,去年养了也没几个人换。”
饭后莫茹和周明愈继续去新家忙活,其他人也各有安排,倒是张够和丁兰英可以在家里照顾一下孩子,轻松得很。
张够因为晌午那会儿觉得不对劲,趁着张翠花出去,她溜进西间一下子就翻出藏在小笸箩里的六个鸡蛋来。
偷鸡蛋!!!
她自以为抓住莫茹的把柄,等张翠花从外面进来,立刻端着笸箩迎上去:“娘,你看小五媳妇儿,还会儿偷东西了!”
张翠花瞟了一眼那六个鸡蛋,然后眼神古怪地看着她,“你弟媳妇儿不在家,你跑小叔子房里去干什么?”
第46章 欲求、不满
张够怔了一下,似乎没想到这个问题,或者不觉得这是问题,现在不是在说莫茹偷鸡蛋的事儿吗?为什么要说她去小叔子房间?再说小五又不在家,有什么关系?
“我、我想去找个针使……我……”她想说自己的找不到了,又怕婆婆怪她,想说断了更不敢,毕竟针也不是那么容易买到的。
张翠花却没逼问,“鸡蛋是我放那里的。”
张够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立刻就感觉这鸡蛋是不是婆婆给小五媳妇的?她不但偏心小五,连小五媳妇也偏心!凭什么啊?
就算莫妮儿现在不那么傻了,可她也没多能干,还不是整天晃悠悠的不干什么活儿?
张翠花却不想浪费口舌和她说这些有的没的,在家里就是怎么安排怎么来,有异议跟自己男人说去,她可不负责听抱怨。
张够心有不甘地放回去。
……
等丁兰英出来,张翠花道:“这两天下了雨地里也没多少活儿,跟队长请个假带着孩子去看看姥爷姥娘吧。”
当地的风俗女儿一年要走三到四次娘家,过年、端王、中秋,这三次是必须的,如果有条件的,清明、中元节、冬至之类的也可以回去。
过节回娘家都要带礼物的,家家户户都穷,所以很多婆婆不许媳妇儿多回娘家,尤其忌讳那些偷摸拿东西补贴娘家的。
而端午回娘家,其实就是麦收之后,收完麦子做了新麦子大饽饽去上坟祭祖,然后就要给媳妇带着回娘家。有女儿的人家都盼着这时候女儿回门,因为可以带白面饽饽回来吃。
张翠花没闺女是指望不上的,但是当年她刚嫁过来的时候,她大姑姐每年这时候都回门带新麦子饽饽接济他们,她自然也不会拦着媳妇儿回娘家。
之前上梁祭祖时候的大饽饽已经吃光,现在是另做的,盛夏天气容易坏,她就安排媳妇儿早点回娘家。
丁兰英道:“娘,妮儿用不用回?”
张翠花想了想,“她是咱一麻袋地瓜干换来的……回头我问问,要是想回就让她回。”
之前小五媳妇儿傻,出嫁至今没回过娘家,现在既然不傻想回也不一定。
张翠花拿了八个大饽饽出来,想了想,又收回去两个就放下六个。
张够看婆婆这会儿好说话就进了屋,笑道:“娘,俺娘那会儿捎信来,说家里锅不行了。”
张翠花转身去收拾灶台,又洗咸菜疙瘩切丝,没搭腔。
张够寻思着婆婆家两口锅,现在盖新房还又买了一口双耳铁锅,家里这么多锅干嘛?她娘家就一口锅还破了好多洞,做饭就漏,补了再补,实在是没法用了。
张够虽然已经做了好几天的心理准备,现在看着张翠花耷拉着眼皮还是直犯怵,笑着,“娘?你说……”
张翠花撩起眼皮瞅她,“我说什么?我说说你娘家的锅就好了?我有这个本事可行了,天天去给人家补锅就挣不少粮食回来。”
张够尴尬地站也不是走也不是,又不甘心就就此拉倒,嘟囔道:“一家口三个锅,也用不上啊。”
张翠花没搭理她,却去拿走一个饽饽放回东间大笸箩里盖好。
张够原本还想先说一下锅,要是婆婆好说话就再说一下鸡蛋和布的事儿,她四妹妹要结婚四处托人扯布呢。
只是她没想到一开口就碰钉子,张翠花根本懒得搭理她。虽然没直接说不行也没开口骂人。可人和人交往,也没有那么多拉脸骂人的,都不用说重话,只表情冷淡不热情就足以表明态度。
张够心里发虚又没有勇气强迫张翠花听她的,只好去拿饽饽,一看灶台就五个顿时有些发怔,“娘?”
以前回娘家,她和二嫂一人三个的,怎么这一次就五个?她和二嫂谁少拿一个?
说起来张翠花做饽饽实在,一个有七两重,别人家一般都是四两到半斤,数量多觉得好看。每次回娘家,她大姐只拿两个,一个半斤,三妹虽然有四个,但是一个只有四两。
她拿三个七两的总数就比她们多!爹娘都夸她能干,妹妹们也都羡慕嫉妒,让她赚足了面子。
张翠花从东间出来,道:“你拿两个行了,那三个给你二嫂。”
张够一听眼泪当时就出来了,眼圈红红的,不敢置信地看着婆婆,这是打她的脸?
一生气她也没拿饽饽掩面往外走,眼泪吧嗒吧嗒掉,走到西窗外突然发现窗台上竟然放着两块新布,一块粉色,一块红蓝白格子的。
她不由得想起自己四妹张来男,娘捎信说想给来男买几尺布做新衣裳,只是家里没钱没布票,让几个姐姐帮着想想办法。她最疼四妹妹,一直想结婚的时候送块花布,结果发现自己就是说好听的,在这个家她根本一点地位也没有。钱没有一分,布票没有一寸,她拿什么帮衬四妹?上一次三妹结婚,娘也捎信来,她嘴上答应着结果好不容易跟婆婆开口,却被告知给了三达达家明党结婚。
凭什么外人比自己家人更重要?
现在一个傻子,婆婆就舍得给她买这么好看的花布,一尺起码得两毛六七分!
她冲回自己屋里,越想越难受,越想越委屈,趴在被子上闷闷地哭。
婆婆就是偏心小五两口子!
别人都没鸡蛋吃,却给傻妮儿六个!
她和二嫂没有那么好看的花布,就傻妮儿有!
这时候丁兰英拿了饽饽过来,用包袱兜着给她放下三个,“他三娘娘,我去跟队长请假,你是不是也明早走?”
张够吸了吸鼻子,应了一声,正想拉着丁兰英抱怨几句,抬头发现丁兰英已经走了。
……
傍晚儿时候莫茹从新家回来,丁兰英见她就问:“妮儿,我们明天回娘家,你回不回?”
莫茹一怔,回娘家啊,她没想过呢,主要是她对莫家没有什么概念。
她和周愈不一样,她没有从原身这里继承什么记忆和感情,她原本计划生了孩子以后回莫家试探一下。要是莫家还当她是闺女,那她也愿意尽义务,可如果他们是真的一麻袋就把闺女卖了,那她也没有什么负担。
她笑道:“我跟小五哥商量一下。”
丁兰英笑笑没再说什么。
莫茹就趁着天还亮就去西间做自己的衣服,她想做两件上衣,格子的肥一些冬天可以絮棉花做袄,粉色的就当单衣,做瘦一些生了孩子穿。她现在的衣服都不能穿,破的没法补,裤子是刚做的七分背带裤,上衣是周明愈的一个破褂子,剪掉袖子当短袖穿。
现在乡下人缝衣服,松垮垮的缝起来就行,没有什么曲线的,。
莫茹总归是设计师,就算随便找块布披上,也得披出一点特色才行。她也没想脱离现实追求时尚,不过是将单衣略收一点腰线,再把领子做点花样。
因为没有挺括的内衬,两层面料做领子很容易洗皱巴,莫茹没做普通的尖翻领,而是做圆领不需要挺括,就是多费一点面料。
为了节省面料,她直接把门襟也省了,锁骨下面开个小三角,到时候直接套头就好。
省了门襟还省扣子!
用麻绳编个花样,当领绳儿系在胸前当装饰区分正反面。
设计好了,她就拿出滑石来直接在面料反面上划线,咔嚓咔嚓剪裁。
剪好了她又开始穿针引线,趁着天还亮的时候赶紧缝起来。
没有门襟、不用钉扣子的衣服省了一多半力气,就算是手工缝也不需要太多时间。
……
这时候门口人影一闪,张够走了进来,笑道:“妮儿,做衣服呢?”
莫茹笑了笑,“三嫂有事儿啊。”
自从她穿来以后,张够总试图拉着二嫂孤立自己,莫茹自然感觉得到。不过二嫂没那么无聊,而莫茹也并不那么玻璃心。她也不是缺爱的人,人家不理自己还上杆子凑上去,她向来是你和我玩,我就和你好好玩,你不稀罕和我玩,那我更不稀罕。
更何况,她有周愈和娃娃呢。
张够笑道:“看你说的,没有事妯娌才好说说话呢。”她顺势坐在炕沿上,伸手去摸那两块布,触手柔软生凉,真是好布。
她知道是卖蚊子从张根发那里赚来的,却还是忍不住拐弯抹角问东问西,就想让莫茹亲口承认。
既然是婆婆给的,莫茹也不藏着掖着,做了衣服就是穿的,早晚人家都知道,就大大方方承认。
虽然早已经怀疑,可现在听到肯定答案,张够还是难受得很。因为不管谁赚的都要交给婆婆,再由婆婆分派,现在居然只给莫茹不给自己,她就受不了。
她看莫茹身上穿着一条背带裤,可能布不够,裤腿有点短露着半截小腿,还卷着边儿。胯骨两边有俩斜插口袋,虽然没有小孩子那样的肚兜,但是两条带子又宽又长,直接前后交叉,这样不需要系麻绳穿脱也方便。
她心里说不出的羡慕嫉妒,没寻思着莫茹有这样的好手艺,更没想到向来抠门的婆婆对傻媳妇这样大方,给了三块布。
东扯葫芦西扯瓢地绕了半天,张够说到自己要结婚的四妹妹,“今年也十九了,哎,这么大了一件新衣服没穿过。现在要嫁人也扯不上三尺布,妮儿你说可怜不可怜?”
莫茹点点头,“是挺可怜的,我从小也没穿过,这还是第一次呢。咱娘真好,我以后要好好干活儿,也给娘买新衣服穿。”
谁对她好,她就加倍对人好,前世爸妈都是这样教育她的,三观一定性,穿越到天涯海角也改不了。
张够:……
“妮儿,你看你一个人也穿不了这么多衣服,这块粉的……”张够攒在手里不舍的松开,“不如你缝起来我拿了去先借给你姐姐穿穿,以后嫂子再给你买好的。”
莫茹看着她,你真当我傻呢?
“嫂子,你怎么不给她买呢?”
张够:……
她心里又酸又委屈,甚至恨恨的,自己除了刚结婚那会儿婆家给买的布,之后哪里舍得给过一块布头?
想想她结婚的时候也就给了一身单衣裳一身棉衣裳一双单鞋一双棉鞋的料子,哪里有莫妮儿这样结了婚还给的?
她那时候拿到面料也非常兴奋,然后大姐回来说没有布给孩子做衣服人家笑话,她给了一块,她娘从来没穿过新衣服她分了一块……还有四妹妹,她分了一块红布。
到最后她结婚来的时候,还是穿着当姑娘时候的旧衣裳。
当时周明光去接亲的时候表情很惊讶,问她怎么不穿新衣裳,她就说“咱们也不是什么有钱人家,要注意节约,我这样也挺好。”
周明光觉得她是个节俭的,还夸她委屈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