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零年代好家庭-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安好勿念之类的留言。
  从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莫茹和周明愈和很忙,他们从省和区机械厂订制的农机件儿以及家用煤气设备基本到位,于是在养猪场工作的人发现他们居然用了非常先进的煤气灶!
  连蜂窝煤做饭都还没用的人,现在直接用上了煤气灶!
  橡胶管输送、金属煤气灶,拧开煤气阀门,嗤啦划一根火柴,再啪嗒拧开煤气灶的开关,将火柴往灶膛上一碰,就有火苗燃起来。
  把小铁锅坐在灶上,就可以开始炒菜做饭,真是方便得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阴天下雨家里没有干爽的柴火也不怕做不了饭,真是好家什儿!”
  大家笑道:“怎么觉得咱们正往公社开会说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好日子呢。”
  不过先锋大队至今还没有扯电呢,也不只是他们,红旗公社都还没通电呢。
  莫茹把煤气灶的所有使用注意事项都告诉丁兰英和王玉芹,她俩是专门负责人,除了她俩不许其他人随便碰,免得出现问题导致煤气泄漏。
  “越是看着先进的东西,危险也越大,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绝对不能马虎。”
  丁兰英和王玉芹现在把莫茹和周明愈的话当圣旨,让往东不往西的,她说不能乱碰那就绝对不能乱碰。
  其他人听说使用不当会爆炸,心里是害怕的。不过两人有莫茹的科普,知道只要正常操作,没有煤气泄漏积累到一定的浓度,是绝对不会爆炸的。
  忙碌又有趣的日子,让人觉得过得格外快。
  今年闰三月,立夏就落在三月里,天气已经热起来。
  这日莫茹在大棚基地和妇女们一起给蔬菜除草施肥,顺便收一批。她们用大棚种得早,清明以后就把大棚掀开,这会儿长得郁郁菁菁的,正是收获的时候。
  “这新鲜的小菜啊,看着比孩子还亲呐!”吴美英小心翼翼地拔着草,免得把菜给碰坏了。
  这菜多金贵啊!
  外面那些露天的也就才种上半个月,这大棚的都收两茬呢,又是盖塑料膜又是加热的,养孩子也没这么上心呢。
  这可是给领导们吃的菜,可得仔细着呢。
  这时候收音机里传来了一阵歌声,放的是东方红,歌声停了以后,就传来了女广播员的声音。
  “党中央……文化大革命……委员会通知……”
  莫茹在外面听见赶紧快步走过来,“收音机里说什么?”
  妇女们现在除了说书和唱戏,对政治不是很关心,也没听见。
  莫茹就站在那里仔细听着,其他人看她那么认真,都下意识地放轻了动作,谁也不说话,免得打扰她。
  很快莫茹就听明白了,中央已经通过了五一六通知,这么说的话——
  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了!


第258章 开始了!
  乡下都是看灶马头和皇历数日子; 甚至很多人连今日初几十几也不清楚; 都是靠问别的明白人才知道的; 更别说阳历日期了。
  莫茹和周明愈因为每日听收音机; 所以对阳历和星期几都比较留意,不过这几天因为忙碌了一些,加上她本身对那段历史了解的也不是很清楚,所以要不是这会儿确切听到了文化革命小组这个词汇; 她也想不到运动已经开始。
  吴美英几个看她脸色有些凝重,不由得跟着紧张起来; “七七妈,咋的了?”
  莫茹摇摇头,笑道:“没什么事儿; 跟咱们没关系。”
  他们都是贫下中农; 既不是干部也不是文化人自然没多大关系。
  下午放学很早; 周七七被菊花等女孩子叫去玩儿跳花绳; 什么“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的,小八则呆在家里跟着莫茹看书。
  他去上学纯粹是莫茹想让他和小朋友接近一下有个玩伴儿; 省的每天安静地跟个木头一样。
  结果老师说“这孩子坐课堂上两只眼睛也不知道看什么的; 似乎能透过老师和黑板看向遥远的深处,总是在神游方外”!不过好在上课老师讲的他都会; 作业也能按时完成; 老师也就不强求他一定要精神在线。
  莫茹和周明愈也发现儿子对那些未知的莫名的事情似乎格外有兴趣; 或者说有天赋?
  反正周明愈说那些乱七八糟的电流电阻交流直流三极管晶体管的; 她是听不懂,但是小八居然听得津津有味。
  甚至还跟他爸爸讨论一下相对论!
  “爸爸,既然是相对的,那咱们的另一边,是不是还有一个咱们?”
  听儿子又开始说玄学莫茹赶紧拧开收音机默默地听节目,嗤啦嗤啦地等了一会儿,才开始出现声音,很快就是重播各种中央文件以及讲话。
  趁着儿子自己想事情的空,莫茹拍拍周明愈,“你听。”
  听了一会儿,周明愈的神色也凝重起来,“开始了。”
  莫茹:“要不要把小弟叫回来。”
  周明愈:“现在应该还没事,到时候看情况去一趟。”
  他之前写了几封关于改进各种农机的建议,李厂长收到以后连说很好,还说请他农闲的时候再去一趟,大家好好地商量一下如何更好的改进。
  有些农机虽然生产出来,但是因为还不够完善,使用的时候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改进。
  小八听见他们说要去省城,立刻道:“爸妈,我也去。”
  别想撇下他。
  莫茹:“你要上学呢。”
  小八:“我都会了。”
  莫茹:有个聪明儿子也是负担。
  周明愈:“儿子,你要是能在爸妈去省城之前交到小朋友,那爸妈就带你去。”
  莫茹:“小五哥!”
  周明愈给她一个安抚的眼神,让她稍安勿躁。
  小八:“说话算话。”
  周明愈点点头。
  小八就放下书出门去了。
  莫茹:“小八,天要黑了,你干嘛去,明天上学再说。”
  小八摆摆手,头也不回地走了,不过他是一步步踱出去的,跟他姐姐蹬蹬跑出去可不一样。
  “这孩子!”莫茹叹了口气,那么点个孩子,那么慢悠悠地踱着步子的背影,竟然让她觉得像个世外方人……简直……
  周明愈将她搂进怀里,两人倒在炕上,他深邃的眸子闪着笑意,“女儿不着家,儿子不靠谱,要不……咱们再要一个啊。”
  腻歪一会儿,莫茹气喘吁吁地爬起来,推推周明愈,“快去看看儿子干嘛去了。”
  周明愈却不管,“他能干嘛,不是望天就是看河的,”他笑起来,“我突然觉得他可能会领一串歪巴回来当朋友,哈哈哈哈。”
  歪巴是当地青蛙的方言。
  莫茹推了他一把,“有你这样笑话儿子的嘛。”
  看看外面天色,她就说去叫孩子回家。
  周七七现在就是全村的评书先生,一有空都喜欢凑到大队南边的场里听她说书。她讲故事声情并茂,情节跌宕起伏,特别会下钩子,勾得听众们晚上回去睡不着觉,大家一起干活儿的时候都讨论个没完。
  果然,莫茹就在场里找到她,大小粉丝们一个劲地鼓掌,要求再来一段。
  莫茹看了一圈,没找到儿子,就找人问了问。
  铁妹家九哥跑过来,“婶子,你家小八和魔头去南沟了。”
  莫茹吓了一跳,“什么魔头?”
  九哥比划着,“就是石头他哥哥啊。”
  莫茹:这孩子,人家叫墨斗不是魔头。
  墨斗是周培基大哥周培霖的儿子,今年九岁,和小八一起上一年级下学期。
  当地上学的规定是大生日(正月到六月)的孩子就八虚岁上学,小生日(七到十二月)的孩子就九虚岁上学。
  小八本来是腊月的小生日,应该再等两年才能上,不过反正是自己村的学校,只要跟班学校里又坐得开去也没人反对。
  她赶紧跑过去。
  为蓄水那里挖了一条深沟,如今又长又深,要是掉下去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造纸厂已经新建正规的厂房,搬到北边靠近草泊儿的位置,现在不在这里,所以也没有大人在附近看着,俩孩子去河边干嘛,怪危险的!
  虽然姐弟俩都会游泳,可在妈妈的眼里怎么都是危险的,万一腿抽筋或者怎么的呢?
  到了南沟那里,她果然看见小八和墨斗俩人坐在河边的大石头上。
  想了想,她也没有喊,而是站在不远处偷听他们说啥呢。
  小八:“我是你的朋友吧。”
  墨斗:“嗯,小八,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以后放学来我家写作业。”
  “好的啊,我早上喊你一起上学,对了,我跟老师说让他给咱俩换位子,咱俩一座。”
  “不……好吧。”
  “就这么说定啦,走啦,我家里有爷爷做的小木车,我拿给你。”
  墨斗伸手把小八拉起来,“快走,我家里还藏了一把小枪,他们总想偷我的,我也给你。”
  说完他拉着小八就想跑起来,小八皱着眉头,不想跑!
  莫茹看着儿子一副不想跑却被拽着不得不跑的样子就好笑。
  小孩子嘛,还是需要小伙伴的,没上学赖在爸妈身边,上学当然要有同龄玩伴啊。
  不过到家她才想起来,艾玛,她不是不想带小八去省城嘛,现在他找到小伙伴,那不是要带上他?
  最好他跟小伙伴玩得有意思,朋友越来越多,就不想黏着爸妈了。
  第二天早饭的时候,外面响起墨斗的声音,“周钦暄,上学啦。”
  正吃饭的周七七差点被小米粥呛着,看了自家正慢悠悠吃饭的弟弟一眼,“哎呀,你也有人喊上学呢。”
  同村的小朋友关系好的都一起上学,尤其女孩子,哪怕就几步路到学校也要先跑来后头喊周七七,以显示她们关系好。
  莫茹笑道:“咱们小八也是有朋友的呢。”她拿了一个还温乎乎的鸡蛋,擦干净交给儿子,“来,拿去送给小伙伴吧。”
  小八用手帕仔细地擦干净嘴巴,看了一眼鸡蛋,接过去,“爸妈,我上学了。”
  然后背着小书包走了。
  周七七也拿了一个鸡蛋,“小八走这么早干嘛?”
  “有了朋友,在一起玩儿呗。”莫茹挺高兴的。
  周七七嘟囔道:“别是干坏事吧。”
  莫茹嗔了她一眼,“咱家就你干坏事多,弟弟乖着呢。”
  周七七立刻在她娘脸上吧唧亲一口,“我可是爸妈的小棉袄,谁能有我好!”
  说着又去周明愈脸上亲一口,笑嘻嘻地跑出去,刚出屋门,外面就响起个女孩子的声音,“七七,上学啦!”
  明明她住在最后面,应该往南走去喊小伙伴,偏偏人家每次都过来喊她。
  看着女儿朋友成群,儿子也不再形单影只,莫茹对周明愈道:“上一次买的那两辆小汽车,七七不喜欢,不如拿出来给墨斗。”
  制作挺精致的回力汽车,不过七七觉得就会那样跑傻乎乎的,小八也觉得很幼稚,俩孩子都不爱玩儿。
  因为买来挺贵的,莫茹也没舍得随便给家里孩子祸祸,南屋那么多孩子,给谁不给谁的,他们还又抢又打的不如不给。
  周明愈笑了笑,“哦,对了,昨晚睡觉的时候儿子说让你去省城他不跟着,但是你要给他买个显微镜。”
  莫茹:……
  “什么显微镜啊,这么点个孩子玩啥显微镜,你带着他一起冲洗照片就行啦,那个放大镜也能看。”
  周明愈:“……”
  ……
  转眼天气热起来,一片片金黄色的麦子像波浪一样随风起伏,农民们又要开始新一季的夏忙。
  而机关、学校,却也开始新一轮的大运动。
  5月28日,成立中央文革小组,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人民群众要号召群众起来“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之后向各大院校派遣工作组指导文化革命工作。
  同时教育部还通过高等院校以及高级中学的招生考试计划,考试选拔改为推荐和选拔相结合,但是学校忙于文化运动,教育改革暂时搁置。
  到6月中旬,城市各大院校、出高级中学基本都派遣了工作组指导工作展开文化运动,批判修正主义、美帝资本主义等等。
  中央下令,高考推迟半年,学校全部停课,小学生回家待命,中学大学生闹运动!
  所有没准备的师生们都懵了,虽然去年就已经开始不许提分数挂帅,可大家还是卯足劲默默学习的。
  尤其今年7月要参加高考的高三生们,一下子被打了闷棍一样。
  迷茫、彷徨、疑惑,找不到未来的目标,然而这种茫然也没有持续太久,他们就被铺天盖地的浪潮一般的文化大运动席卷裹挟进去,随波逐流,成为大运动的一颗颗沙尘。
  “我们学校停课不再学习,大搞批判教育修正主义路线,要求教育改革……整天……”
  “有那些激进叛逆的学生,日常不好好学习,调皮捣蛋,没被校文X组选中搞革命,他们觉得受到排挤,开始对校党委开火!贴校党委的大X报,校党委组织了优秀学生们进行反击,把矛头引向了成分不太好的老师,又开始……”
  “反击的过程难免过火,那些反对派有的被揪出来受批,也有的被打……姐姐,我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同学们开始都懵了,现在都疯了……本来都是好朋友,现在也互相揭发、批判……还有人甚至对老师出手,贴大X报、谩骂、羞辱……这是怎么啦?”
  “我没有参加,他们说我不先进,说我想要脱离校党委的领导投向造X派,我并没有……我只是不想跟同学们为敌,我们是同学是朋友,是师生,不是敌人!”
  “我们是敌人吗?如果不是,为什么他们要用那样恶毒的语言谩骂,那样恶劣的手段攻击?”
  ……
  “研究所还好的……”
  这时候中央也几次下令,调整工作组的任务,要求协调学生之间的矛盾,可惜,对于那些热血方刚的年轻人来说,挑拨容易协调就难。
  尤其7月底清华附中的学生给主席转了他们的大X报以后,主席给与回复,学生运动立刻攀上一个顶峰。
  他们纷纷喊着,去首都,去首都!
  接到莫应熠的信以后,莫茹和周明愈商量了几次,最后决定启程去省城。
  如今文化运动现在学校里展开,年底就会蔓延到社会上,各大机关、工厂、企事业单位全部被卷入其中。
  虽然托了人,可火车票还是很难买。
  等了好几天,两人都寻思要不要直接骑自行车去的时候终于买到两张站票去省城。
  火车很挤,车上几乎全是学生,最后连行李架上都是人!
  乘务员为了自身安全都不露面,随便乘客们自己挤去。
  好在周明愈力气大,他护着莫茹找个地方,拿出马扎来两人也能坐下歇歇。
  一路上那些学生们高谈阔论,互相辩论,一开始还全用语录反击,慢慢地就开始谩骂和殴打……
  周明愈和莫茹只在一边冷眼看着,并没有多管,他们可不想跟一群中二病疯子理论。
  火车在途中屡次停下无法前进,因为实在上不来人,可每到一站还是有很多人要往上挤。
  一来二去就耽误了原定的时间。
  也幸亏现在火车少,不至于出现碰头现象。
  路上耽搁了几天,等到省城已经是8月8日。
  这日中央正式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的决定》,这就是有名的十六条,各大广播、报纸夜以继日地宣传,从此全国展开了狂热地学习十六条的行动。
  是为火热的红八月!
  这时候中央首长几次肯定了学生们的行动,学生们的运动就更加疯狂起来。
  莫茹和周明愈出了火车站,差点以为穿越到其他的世界,只见满大街到处都是游街的学生。
  他们大部分穿着绿军装,戴着红袖章,手里拿着一本小本本,这时候还不是红宝书,而是巴掌大的米黄色的封面。
  “我们要打倒资本主义反动派!”
  “打倒封建主义!”
  “打倒美帝苏修!”
  “打倒修正主义!”
  同学们高声喊着,所过之处,满大街都是碎纸片,小报、大Z报等。
  周明愈握着莫茹的手,两人对视了一眼,莫茹道:“找个地方换衣服。”
  他们现在穿着乡下来的衣服,很容易被这些激进的学生们盘问,他们人多势众,不讲道理,简直就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两人去厕所换了一身绿军装。
  这是莫茹之前省城扯布,回家自己做的。
  那些学生的绿军装帽子上都没有红色五角星,他俩的还有五角星呢,也是莫茹托关系买来的。
  等他们换了行头出来,一走到大马路上,立刻惹来了别人艳羡的目光。男的高大英俊,身子挺拔,女的身材窈窕,白净清丽,穿上一身绿军装,在那些学生眼里简直就是最让人羡慕的。
  “看,他们头上有五角星!”
  “他们应该是上头派下来的干部吧,肯定是首都来的!”
  这时候下面各城市闹哄哄的,而首都各大院校的激进学生们已经开始搞串连,到各地方来指导革命工作。
  其实主席提倡的大串联要八月中才开始,但是架不住首都的学生们高干子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