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零年代农场主-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红:“。。。。。”
钟母多说几句,卫红心里就嘀咕起来了。
她看到大妮几个已经试好了皮鞋,连忙起身去开发票了。对于身后的一长串话语选择视而不见。卫红心里已经很不高兴了。只是她很会拿捏表情。外人几乎看不出来半分不耐烦。
她不高兴,结账的时候眼皮一翻,懒得再看,直接说:“回舅妈家。”
大妮穿着鞋踩了两步,闻到了皮质和塑料胶水的味道。这个工业皮鞋当然比不上后世那些名牌皮鞋,打板也粗糙的很,黑色的圆形,一条松紧的鞋带。低配玛丽珍。四妮儿看到大舅妈都起身了。连忙跑了两步。
她走到半路,就感觉到卫红的不耐烦了。
因为几个人走的飞快。买完了皮鞋又买了肥皂等等,卫红脚步飞快。几个人只能低头跟着走。
副食品店今天人很多。卫红看了一眼,就不打算进去了。
新鞋打脚。四妮儿走了两步,就感觉自己的脚趾根和脚后跟位置火辣辣的疼。在走几步,就感觉大了一个码子的皮鞋完全不合脚(有些地方明显大了)
皮鞋和脚皮磨得厉害,走一步硕大的鞋子擦过皮肤。
卫红是一个细心的女人,体现在生活方方面面。家里家外都打理的整齐有序,当然,她不高兴的时候另当别论了。买了皮鞋应该配一双尼龙袜。可是钟母说话她不乐意听,那她就懒得提醒了。
农村大多人都不穿袜子。钟家几个姑娘也是。
他们习惯穿千层底的布鞋。或者是光着脚。
头一回儿,四妮儿感觉到穿皮鞋比走在沙子和碎石的地面还痛苦。因为下午工厂要轮班,钟母就要回五金厂干活了。她叫姐妹几个结伴回去,回村的路常常有牛车,如果是大屋刘的车,就能坐顺风车回去。
四妮儿老远听到拖拉机的声音。再扭头一看,大路上远远地驶来一辆拖拉机。摇摇晃晃。车子抖得筛糠似的。黑烟缭绕。又仔细看了看,徐誉跳下车来。朝大妮几人招了招手。因为隔得有些远。他声音听不大清楚。
但是看到是他,大妮也高兴了。上去打招呼。“下来干啥,徐誉,刘爷爷一早就念着你呢,学校放假了吗?”
徐誉走进,众人看到他背着一小袋的米。他像是抽条的小树苗整个人看起来长高了不少,挺拔的不像话。远处望过去,只看到一方棉褂子被风吹着扑棱的鼓动。“今天放假,你们呢?刚去看婶子了么?”
他说完指着拖拉机:“上去坐一个。”
“你不坐了吗?”
“坐累了。”
他把位子让下来。开拖拉机的汉子吆喝说:“上来~”拖拉机最多也坐一个。三妮儿就坐上去了。四妮儿走末尾,徐誉就慢悠悠的在她后面走。
第一百四十七章
她走路哒哒哒的响。
走了一会儿,经过一条溪边,地面比较平缓,溪水流淌而过,水面舒展,一块块土壤被侵染在溪水中,成了支离破碎的河滩。河滩泥土湿滑,这里常年要过车,于是原本的独木桥就加宽了。要是拖拉机这样的大车过去,只管淌水过去。
四妮儿脚疼,她跟徐誉有一搭没一搭的胡乱说话。
等到了溪水边,她一屁股坐在地上,开始拖鞋。徐誉在旁边探头,看到四妮儿掰开脚趾,就这么大喇喇的洗脚。她脚丫白晃晃的,后跟的皮薄薄的一层翻开,里面像西红柿被开水烫过的翻了皮,露出里面冒血丝的肉。她自己一看也吓了一跳。
徐誉也火了。斜眼看她,眉头纠成一团,难得开口教训她“你这脚不要了是不是?你怎么笨成这样了。脚疼不知道把鞋脱了!”他以为四妮儿是从来没穿过皮鞋,舍不得脱。语气就更严厉起来。
四妮儿也没想到。
可能之前走路的时候已经麻痹了所以没感觉,眼见为实,她现在才觉得一抽一抽的疼。她被徐誉一说,脚动了动,破皮的地方磕到了水边的小石子,尖锐的地方扎进了肉里,她眼皮一跳,眼泪珠子哗啦啦的往下掉。捂着脚满脸水花。
徐誉吓了一跳,他不知道四妮儿说哭就哭,愣了神,看到她这样子。板着脸说:“把另一只鞋脱了。”
四妮儿右脚也差不多的情况。她脸皱成了大褶包子。
“不穿了不穿了……”她抱着脚坐在地上哀哀的叫。舍不得起来。徐誉一看,气不打一处来。冷着声对她说:“起来,我袜子给你。”
四妮儿低头,肩膀上多了一个沉甸甸的重量。
徐誉就站着她跟前,两人只隔了一个拳头的距离,陡然接近过来,她猝不及防,鼻尖像土拨鼠一样动了动,两人气息相撞。那股很干净的肥皂味儿就往她鼻子里飘,带着点淡淡的汗味,他真抬起只脚脱鞋子。胳膊就按在四妮儿的肩膀上。为了维持这个姿势,两个人身体都晃晃悠悠的。
“别动。”
他的声音从头顶传来。
四妮儿心里很嫌弃,她拼命的摇头。
别啊,兄弟!放下你的鞋,我们还是好朋友。
他脱下袜子,还好,干干净净的。四妮儿松了口气。看到徐誉一言不合的蹲下来系鞋带。他头顶毛茸茸的,发尾卷卷的。有点蓬松的感觉。她看到这个卷毛头,手就有点痒。趁他不注意,摸了一把。
徐誉有点牙痒痒。
“我不穿你的袜子。”
“。…。。”徐誉看了她一眼,四妮儿敢保证,那个眼神绝对没有不善的意思。她两只脚踩在青草丄,眼看前面过小溪就是煤渣。为难起来。
徐誉起身,四妮儿以为他要走。没想到他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了一方手帕。说是汗巾也行,总之就是素色格子的棉帕。他撕开棉帕,目光看过来。四妮儿吐了吐舌头。很自觉的坐下来。
他没把手帕给四妮儿,反而是很自然的托起她一只脚,然后仔细的用手帕包好了。放到鞋子里。接着是另一只脚。四妮儿裹着手帕。感觉自己脚冰凉的。忍不住缩了缩。她动一下就碰到他的手指。徐誉也不理她,自顾自的收拾好。才站起身来问道:“怎么样,你看还疼不疼。”
有了手帕垫着,果真好多了。鞋子也不显大了。
徐誉看她站起来又开始乱跑。一边回头说:“好了,不疼了。走吧。”她上来兴冲冲的要牵徐誉走,胖手就往他掌心里塞。没想到这下小伙伴不肯了。他抽回手,两只手放在兜里说:“你自己好好走路。”
他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小大人,就不肯像小孩子似的手拉手。硬是错开一步往前走。脚步迈得很快。三两下就走到了大妮儿他们前面去了。
四妮儿有些失落,怏怏的跟在他后面走。
……………………………………………………………………………………
姐几个穿了皮鞋,村头晃一圈,村尾都知道了。不少小伙伴就在旁边偷看,还有的就舔着脸央求:“姐,把你鞋给我穿穿呗。”
大妮缠得烦死,几个人鞋都被卫红拿去洗了。所以才穿着皮鞋回来。她恨不得把鞋脱了穿布鞋。谁知道皮鞋穿着这么难受!
接过刚走到大路上,就看到一个浅红色的背影蹲在路边哭。那人包着头巾,远看还不清楚,走近一看,原来是两个人,吴大妞和她吴二妞。田埂里站着一个牵着牛的生面孔。长得蒜头鼻子厚嘴唇,活像寺庙里的弥勒佛。
可是这弥勒佛狡猾的样子,上来就要拉扯吴大妞。她不肯。两个人就在马路上拉拉扯扯起来。吴大妞力气不小,悍勇的在这个男子手下扭来扭曲去,她扎着腰带,像个在轴上滚动的糖葫芦。
“嘿,我说,你是有病吧!你婶说的好好的,你嫁到我们家,彩礼我都给了,你倒是拿乔起来了。别敬酒不吃吃罚酒,信不信我现在就把你给办了!”
“什么彩礼!我没看到!”
原来吴大妞压根没想跑,她张口这句话就把旁边的吴二妞给吓傻了,心说这剧本不对吧。
按理说应该是可怜的姑娘被上人卖去给人做媳妇,哭天抢地不肯走的情节。到了吴大妞这里,她张口就是:“你瞎眼还是老娘瞎眼,彩礼呢!我半毛钱没见到。你当我是什么人,说走就走,滚你的吧。”
男的低声骂了句,他累的上气不接下气,叉着腰说:“你。。。。你婶子。。。。,你自己去问,妈的。。。。。类似劳资了。”
吴大妞跟得了什么宝贝似的,瞬间得意起来,叉着腰说:“你哈(傻)子吧,彩礼不给我妈给我婶,你去大屋刘问问我是爹妈是谁!”又低头说:“谁知道她把钱藏哪里去了,哄着我去你家玩,当我傻啊。”
四妮儿笑了笑,被吴大妞当场逮住。
她说:“我爹呢?”
四妮儿:“我没从田里过来,不知道。”
吴大妞气冲冲的就拎起吴二妞就往回跑,一边跑还一边说:“等我把我爹叫回来跟你扯。”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妮说:“你管别管人家闲事,咱们赶紧回家吧,衣服还没洗呢。”
后天要回学校上课,还得准备米和豆鼓呢。钟母前几个月被介绍到了宝塔的五金厂去做工,村里就隐隐传来钟家要发达了。更不提连钟敬贤也跟着去吃“商品粮”了,顿时有种鸡犬升天的错觉。
这种感觉不只是他们几个人有察觉。连村里人看他们的目光也隐隐不一样了。
四五月份如果钟母和钟父能成功转正,那钟家就可是“半边户”了。也就是说一半的户口在城里。每个月两人能领六十斤的粮票。像是“管理”的工厂职位,相当于铁饭碗,企业是国企。等老子退休,还能推给儿子继承。
那难怪村里眼热了。
她把院子里打扫了遍,看到徐誉站在屋门口收串好的蜈蚣。不禁问了句:“哥,你放假上山采药不。”
她其实是想问徐誉家还有没有止血的药。
徐誉看到她把皮鞋小心的放到窗户上晾,就知道她想说什么了,于是走到屋子里,慢吞吞的提着一罐黑乎乎的铁皮罐子出来。对她说:“你拿这个抹。我上回做的,够用到你脚伤好。”
他说完,就在四妮儿面前蹲下来:“你把脚给我看看,现在怎么样了。”一副医者仁心的慈善模样。
四妮儿立刻退了几米远。摆手说:“不了不了。”我已经好了。
徐誉抬起头,飞快的看了他一眼。
那目光饱含怀疑。
他低头的时候,在四妮儿没注意的片刻,嘴唇边绽开了浅浅的笑意。。再次抬起头的时候消失无踪了。
两人说起药,刘大夫有一部分的积蓄就是炮制的中药给人看病,相当于兼职。他教会了徐誉以后,一老一小就有记忆切磋,京都那边时常送医书过来,不过是西医。
刘大夫有遗憾,那就是他能诊脉,他能制药,却看不懂血液循环图。也搞不懂葡萄糖是怎么被各个器官吸收。以前学堂都教“之乎者也”“孔子曰”。他读过《伤寒杂病论》,却看不懂《病理生理学》。
徐誉原本不看医术,被刘大夫带着跟着看了起来。耳濡目染。他上学学了生物,于是有模有样的拿着器官图给爷爷讲解。等两本书看完。他已经能讲的头头是道。
他笑着说:“原本家里的药草都卖出去了。等过些日子,我再去山里看看,镇上药材都涨价了。不过这个时候没人去收药了。”他挽起袖子,坐在了旁边的矮凳上,两条修长腿交叠着落在青砖上。
四妮儿把腿盘起来说道:“哦?我不知道嗳。”
她真的不知道。
药材为什么会涨?
四妮儿摇了摇头,她想到了一件事情,于是说顺着话题道:“上次搞大集,我们家猪给杀了,不然去年过年我们家就有猪肉吃了。”
“今年不养了吧?”他对这件事情并不乐观。又好像开玩笑似的说道:“今年没人养猪了,猪本肯定便宜了,你不信可以去问问,说不定还能赚呢。”
两人四目相对,徐誉眯着眼睛笑了笑:“。。。。村里今年不会有人养猪了。”
他十分笃定的模样。今年养猪说不定是真的可以挣钱了。大集不可能年年这么搞下去。等村里折腾不起了。说不定就会取消。可是农民胆子小,没有风险概念。今年一看亏本了。明年说死也不会再尝试。
去年搞了一次大集,今年村里连养鸡的都没了。
她想到阿花和猪,就忍不住碎碎念的抱怨:“。。。养多也不行,要能养十只八只,我们家早发达了。唉,今年我倒是想养猪了,奶奶爷爷肯定不同意了。要我看今年养猪才有机会挣钱呢!一窝蜂去跟风能赚到什么钱?”
去年人都去养猪,猪本攀升,哪怕不搞这次社会主义大集,猪肉价格肯定会下降。总体来说,还是挣不了多少钱。而今年人人都害怕,养猪的人少了。自然猪肉价格就贵了。
徐誉听到这话心里想,四妹妹倒是挺聪明的。她懵懵懂懂抱怨的样子让人很想拍拍她的头。
他以为四妮儿年纪小,很多事都一知半解。没想到真聊起来,才发现她懂得东西不少,不像一个村里长大的姑娘能有的见识。她有时候抱着钟老爹的报纸看的挺认真的。没人当一回事。而他现在看来,就有了解释。
……………………………………………………………
周四,苏茜再一次见到了她名义上的大老板——魏庄。
他穿着不起眼的灰色长衫,脸上表情总是祥和朴实的。配上那黝黑脸,没人不相信这是个庄稼汉子。可他说起话来,总是能令人吃惊,聊天的时候能听到他谈起周围奇闻异事。宝塔镇风貌也信手拈来。一看就是本地呆了不少年。
他请苏茜吃饭,是在国营大饭店。
苏茜还没去过国营大饭店,两人见过几次面,苏茜就渐渐的放下了防备。她低着头,就像一个公司职员面对老板提出聚餐时候的表情那样。拘谨,局促。
四妮儿点了三个菜,他说:“这是白先勇以前带我来过的,咱们镇上没几家馆子,做的最好吃的,还是这家大饭店。咱们这儿是没有什么出名的菜系,不过水产还有点名气。现在吃蟹的季节过了,不然还能搞几只来。”
或许是他态度很和气,苏茜渐渐的也放开了,两人聊到了最近的市场。苏茜就沮丧的说:“粮食还是那么多,我不敢去人少的地方,也没去黑市,不过现在有些老主顾了。他们有的介绍朋友过来买东西。”
四妮儿听得聚精会神:“布还是卖不出去吗?”
苏茜头低的更厉害了。“是,没什么人买。。。我。”她刚要说话,就被四妮儿打断了。她无所谓的说:“那也不用着急,放着就放着,又坏不了。”她的重心不在布料上面。而且现在黑市膨胀,供需关系紧张,正是卖粮食的机会。
这边搞大集,说要破坏私有化,保证社会主义纯洁性,那边的黑市就愈演愈烈。比之前的规模又大了好几倍。
苏茜抱怨:“市场那块不让搞了,卖菜都要去供销社。以前这边街上还有卖蔬菜呢,现在都偷偷摸摸去黑市上买东西。冬天大白菜好卖,以前五厘一斤,现在一分钱一斤了。”贵了足足一倍。她住在宝塔镇没多久,彻底明白了城镇生活的不易。尤其是在物资紧凑的时候。有钱也买不到东西比比皆是。
生活在底层的小老百姓,最容易体会到风吹草动变化。
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妮儿回去检查了一楼的布料,一般住久的地方容易生虫,或者长霉。她看到布料都被放到的二楼,心里骤然放心了不少。而二楼客厅空旷的地面上多了几个柜子,苏茜观察到她的表情,立刻上来解释说:“咱这隔壁有打家具的人家。喏,就在那个隔壁。我就订了两个柜子专门装货物。”
她解释了一番地面容易受潮之类的。还给四妮儿看了角落里放着的杀虫剂和柜子上的樟脑丸。四妮儿被苏茜这样细致的打理给惊喜到了。她半天才回过神来说:“你做的不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