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零年代农场主-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哇!你说老子儿子是贼!捉贼拿赃,你现在就跟我去一趟贼窝!我让你见识见识!”说完就要把老赖往回家的方向拽。吓得对方连连求饶。“哎哟,哎哟,婶子这是干啥?我就跟敬贤开玩笑呢。”他抓着衣襟使劲往后扯,如果说刚才他还犹豫一下,看到钟老太,立刻什么主意都不敢打了。又是讨饶又是作势要溜。
????简单来说。他就是欺软怕硬。??
?旁人也对着老赖指指点点,仿佛刚才围着起哄添乱的不是他们一样。看热闹不嫌事大。有人对着他嚷嚷“老赖,贼窝不好进,你赶紧去呀!哈哈哈……”?????
钟老太回头看了一眼浑身泥的儿子,恨铁不成钢的踹了他一脚。把钟敬贤疼得哎哟直叫。
????“我生你有什么用。”????
她说完。二妮儿已经嗖的一身爬了起来。她低头不敢吱声。两只手掌小心翼翼的捂着屁股上的泥。又恍然想起什么似的,拼命的扒拉鸡窝一样的头发。??
?“姐,疼不?”??
?四妮儿已经爬起来了。她身上想去够二妮的脑袋,可惜不够,只好拍拍她的屁股,表示安慰。
????钟敬贤亦步亦趋的跟着钟老太下山。沿路看到已经滚下坡的饭碗。里面白米饭漏了一地。看的他心里发疼。蹲下身就想把饭捡起来吃。结果眼前一只脚更快。把地上的碗直接踢进了山林里去。滚了好几下,像是敲木鱼的声音似的。转眼就失去了踪影。?
?钟敬贤张了张嘴,看到手里空空如也。终于忍不住委屈起来“娘,你踢我碗干啥!”???
?“你自己饭碗都保不住,还好意思吃饭!”钟老太瞪着他骂:“连你闺女都抵不上,被人笑话了连个屁都放不出来!下次你再这副样子,别指望老子管你,老钟家的脸全叫你丢光了。”
第七十三章 生意
????钟老太顾及众人的担忧。她对老伴说“今天的事情,七叔肯定知道了。”她说的是借粮的事情。到底借没借,大家心里清楚。不过是打着贫困户的幌子倒卖粮食差价。去年天气不好。粮价从1毛四涨到1毛8。大屋刘赚了不少钱“
?????“那七叔会不会找咱们麻烦?”
??????“他肯定不敢,要是捅了出去,他这个大队长也不要当了。”钟老爹肯定的说。
???
???????晚饭?吃的是白米粥和咸菜,冬至的时候,萝卜好吃极了。钟老太有个绝活,那就是做萝卜干。她先把萝卜切成条。
???萝卜条用干净的布擦拭掉水分,这一步通常是最耗时间的。而且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把水分擦得干净。擦完就放到箩筐上晒干。要晒到萝卜皱的卷起来才行。这时候的萝卜干已经变得像牛筋一样,咬嘴里嘎嘣脆。特别有嚼劲。钟老太用个坛子专门装这种晒干的萝卜干,用剁椒和盐放在里面腌着。要吃的时候就盛到盘子里。
这种腌菜特别受农村人喜爱,因为保存时间长,味道也好。最重要的是不费油。一叠腌菜能咽下两大碗粥。
因为是农忙的时候,所以晚饭也不吝啬。米粥里加了黑豆,绿豆,等一些杂粮。放在后世那是妥妥的杂粮养生粥。家里两个男丁,碗里还各添了一勺鸡蛋。三儿盯着碗,很想叫婆婆给儿子也来一勺油。可惜她胆子小。左思右想也不敢开口。
陈胡今天是过来商量那棵树的事情,他是客人,因此就坐在上首。二老忙着喊他吃菜,摆在面前就是钟老太炒的茄子。他在岳丈家一副老老实实的样子。尽管如此,碗里也堆了不少菜。他一边吃一边问道:“娘,我等会儿先去看看,晚上我爹也过来。咱们是直接去山上砍了带回去还是怎么地?”
惦记着正事,他生怕这树叫其他人给发现了。都是公社的财产,得有人证明才行。钟老太忙说:“先去叫隔壁的刘大哥。咱们跟刘叔他老人家说一声。你先别急。我一会儿跟你一同去呢。”
四妮儿喝了两口粥,粥是滚烫的。她也呼伦吞咽下去,重生差点饿死以后,她吃饭就改不了这个毛病了。钟老太坐在高椅上问她:“妮儿,今天是你浇了菜地?”。
四妮儿点了点头。其实不仅是菜地,她还扫了地,喂了鸡。连柴火也捡了不少。家里正是农忙的时候,大妮他们还要挣工分。家里根本顾不上。她索性就搭把手,虽然自己力气不大,但是家务事本就不需要太大的力气。
见孙女这么小就勤快,钟老太满意的笑眯眼,伸手给她也盛了一勺热旺旺的鸡蛋,看的一旁的小五眼睛热。“奶奶我要我要!””他眼看就自己没有,连忙伸手挥舞起胳膊来。朝着钟老太撒娇。
钟老爹最疼这个孙子,连忙把剩下的鸡蛋全部都倒到了小五碗里,哄着他喝了一碗粥,自己端着碗“吸溜”“吸溜”的大口喝粥。剩下几个小姑娘你看我我看你,挤到四妮儿旁边故意嚼的很大声。萝卜干“嘎吱”“嘎吱”脆响。四妮儿用勺子舀着油,伸手塞进了一旁大妮的嘴里。她回头一看,大姐姐正抿着嘴微笑。
“四妮儿,给我尝一口呗!”
三妮说完,四妮儿也不吝啬,三两下把那勺鸡蛋分给姐妹尝了。
二妮儿早就吃完了。她手里拿着一把剪刀正在裁剪报纸两侧的白边,约莫手指粗细的边只能写一两个字的宽度,裁的“本子”就像一个便签条。
这就是她平时写字用的纸了。报纸是隔壁村大江爷爷去城里带的。他顺路在收废品的地方捡垃圾。这年头东西利用率很高。废旧的报纸也不好找。但是找到了就会给二妮。她的字写得很好看。三儿教了两个月。她已经认得不少字了。但是家里的古籍都烧光了。她就拿着报纸上面写的字挨个学。
四妮儿帮忙做了家务,钟老太就特许她不必出去跟其他姐妹一起出去。又嘱咐她菜地浇水早上一趟就够了。
天没亮,二妮和大妮两个就起来挑水。
四妮儿趁他们走了以后,立马换上道具往镇上奔去了。她大概有一两周没去镇上卖东西了。这次她顺走了家里的一个扁担,又拿上了打猪草的竹篓,晃晃悠悠的提着篓子往城里走。
工厂的小夫妻俩正等着她。两个人在她这里尝到了一丝甜头,就舍不得放手了。
他们上次找四妮买了几壶油,回去就被附近街坊和其他工友问长问短。烦不胜烦。五金厂有几百人,规模上不算小厂子了。前几年搞大锅饭,差点吃垮厂子,现在各自开火。筒子楼的楼道里随便找几块砖就搭了个炉灶。每到饭点时候,整个楼密密麻麻飘着黑灰。
住在筒子楼,有点风吹草动,全楼都知道。
夫妻去老丈人家遮遮掩掩的提了油米回来,还能瞒得住人?第二天上工的时候,就有不少人找他们打听情况。都还以为他们在供销社有什么关系才买到的。其中一个跟女人走的近的工友立马就打听出消息来了。
“东西是找外地人买来的,价格比自由市场(黑市)便宜!”
头个来的人打听了这么个消息,恨不得散播的全厂子都知道。以显示自己能耐!
也有人觉得这夫妻两个纯粹是走狗屎运,天上能掉肉馅饼么?还手里有粮食肯贱卖。这人心里就暗自觉得他们肯定是隐瞒了什么消息。
一来二去,这林家两口子家里就成了菜市场,整天有人和她打听那个神秘人什么时候再来镇上。卖不卖东西。
一部分人还在观望。有三个平日交情深一点的就跟着林家夫妻两个偷偷摸摸去了一趟。这次,他们不仅提着精米,还买到了豆油。这下整栋楼就跟沸腾了的油锅似的。厂子里年轻的小伙子小姑娘还好,那些三十岁左右。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工友就动了心思。一个个眼巴巴的跑到林嫂子面前求搭线的。有求代购的。
林嫂子回绝了些明摆着凑热闹占便宜的。剩下的人就不好拒绝了。
第七十三章 送礼
有个叫秦萍的。是她初中同学。两个人关系一直不错。后来又进了一家工厂,秦萍在车间车床做配件,林嫂子则去了行政部当出纳。
他们两个丫头一般年纪,好的能穿一条裤子。秦萍的条件不如林家两口子。她上面有公婆就算了。公公的老娘也跟着一起住。去年生个儿子,秦萍上下八口人,就靠着她和丈夫的收入过日子。一分钱能掰成八份用。夫妻两个的工资加在一起有五十块钱。按理来说也不算少了。可是柴米油盐都得操心。
秦萍对林嫂子说:“我算数又不好。每次我妈都说我买错了。不然又说我这个月有哪些东西没买。”她是真犯愁,公公的老娘都不知道是哪个时候的人了。整天张口闭口还是建国前的老历史!
奶奶户口也是农村的。按理每个月就少领一个人的粮票。这个时候物资紧张,加上一个老人,全家用度更加吃紧了。她说:“钱我倒是不在乎,你那个朋友要是真有粮油,我肯定是要买。你也知道我家里的情况,这牵线的事情,我就拜托你了。”
林嫂说:“上次我们没和人家说贸然带人过去,我感觉就不太好。这次就不带人过去了。下午我跟老林一起去找那大哥,要是他手头还有东西,我就替你带一点。怎么样?”
她说的合乎情理,秦萍心里好受了一些。
她下工了就去河滨小学接女儿。今天小学放学早。她提着菜篮子顺路去了小集市,小集市是附近住在盘瓜弄的居民常去的市场。平时人非常多。其实就是一片鳞次栉比的蓝色棚子。里面都是从农村带过来卖菜的农民。出入门口还有两个民兵。民兵连的院子就在不远的街角。所以这一片很“干净”。根本找不到“违禁品”。卖的都是农家寻常的应季蔬菜。
“违禁品”就是大米,面粉,油。是不允许私下买卖的。
她想挑两个西葫芦准备回去炒菜,无奈市场人太多了。好不容易才抢到的西葫芦都是歪瓜裂枣。都不称心。再一看天色,已经不早了。她只好急匆匆的往女儿的学校跑。接女儿回家的时候,丈夫已经早早回来了。他带着眼镜在看晚报。看到秦手里提着两个西葫芦,插嘴问道:“今天你不是去找林嫂了吗?她怎么说。”
秦萍心情不好。闻言不耐烦的说:“不成!她没答应。”
秦萍的丈夫叫王勤劳,和她所属一个车间,王勤劳是正式工。也就是合同工。
正式工工资有三十二块钱。秦自己是临时工,工资只有不到二十块钱。双职工才有资格申请房子。临时工可不算。。她今年加把劲,说不定就能转正。想到这里,秦的眼睛里一闪而过的振奋。?
??她推了丈夫一把,说“清明的时候不是有一批名单出来么?我估计是上面早就商量好了。你没事就提点好东西去主任那里坐坐,别跟傻子似的一问啥都不知道。”??
王勤劳哼了声,看报纸的眼神都没抬一下。“厂里风气就是叫你们这些溜须拍马的妇女给搞混的。还送礼,我说秦萍啊,你真是不怕丢人。”??
?她气的直拍桌子“就是你什么事情不管不顾,我才这么操心。隔壁李家两口子前几天就去主任那儿了。我看到了,提着黄糖去的。人家老李就比你会来事多了。他那口子说年底十月份就有一批员工分房子。这次选不上,咱们得到什么时候才有自己房子呀。”??
??这话让王勤劳有些心虚气短。他梗着脖子说。“租房子也便宜,“安置费”也不必我们出,买房子要修修补补,都得咱们出钱。”
他不说还好,一说秦萍就心烦气躁,她直拍桌子:“行了行了,你别说了!就当我一人瞎操心行了罢。王勤劳,你就跟我拍拍胸脯说,你一点也不羡慕人家住敞亮房子。住在自己房子里?前几天车间里小张他们搬家了,你怎么死乞白赖往人家新房子里看?”
“你觉得你自己两袖清风,不能正派了,我看你就是扯不下脸来。别人都削尖脑袋往里钻,你连钻你都懒得钻,你怎么不问妈住的怎么样?咱们这楼是厂子里的,修的再好那也是别人的。叫我刮个腻子我都懒得刮。住的能好吗?”
王勤劳哑口无言。
凭心而论,秦萍这番话还真的说道了王勤劳的心里去,让他开始动摇起来。
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因为她说道了王勤劳的亲奶奶。老人家年纪大了。生活难免很不方便。他一个人带个老婆吃苦也就罢了。再带上双亲和老人家。恐怕就有些不孝了。他当晚就失眠了。睡在不足十平米的房间里思来想去一整夜。第二天一早。就亲自去林家敲门去了。
。
四妮这次进城,还不知道林家夫妻搞了这么大的阵仗。他们在林家老丈人家里见面以后。如法炮制。这次她带来的足足有一百斤豆油和一百斤精米,以及五十斤面粉。当然,她随身只背着一个面粉口袋。见了夫妻二人。又告诉他们自己和同伴将粮食藏在了巷子外面的槐树里面。
夫妻两个自然喜不自胜。林嫂告诉四妮儿:“这次有工友托我帮他们带。大哥,你放心,还是上次价格,精米一毛四分钱。豆油八毛钱一斤。面粉一毛四。我给你念一念,我这儿都记账哩。”说完,林嫂吐词清晰的把工友要求帮忙带的粮食念了出来。
说完这些,林嫂不禁问道:“有个朋友托我找大哥买些紧俏的物料,准备送人情的。不知道你这儿有没有。”
虽然粮**贵,但是送上峰要讲究一些。一来是收礼人是不缺饭吃。二来是讲求心意,越是市面难得的东西就越好。这年头物资稀缺,种类很少。林嫂虽然拜托四妮儿,但是也不指望她真的有什么稀罕的物料。
实在不行,就只能托人去供销社买几盒雪花膏糖果了。
她略微一想,自己农场里目前种的都是比较常见的大米和大麦。再就是红薯干和豆子。都是农村常见的种植物。这么想着,脑海里突然蹦出了一样东西,这让她眼一亮。陡然变得笑意盈盈。她对林嫂说:“棉花怎么样?”
第七十四章 间隙
她略微一想,自己农场里目前种的都是比较常见的大米和大麦。再就是红薯干和豆子。都是农村常见的种植物。这么想着,脑海里突然蹦出了一样东西,这让她眼一亮。陡然变得笑意盈盈。她对林嫂说:“棉花怎么样?”
农场的棉花,还有两星期的生长时间。从采摘到初加工。加工坊也耗费不了多长的时间,这是第一次种植,无论是产量和质量,四妮儿都没有很高的期望。但是无论如何。卖给林嫂的朋友是足够了。
林嫂一听,眼睛也亮了。她身体前倾,迫切的问道:“真的,那真是太好了。大哥你给个准话,您手头棉花有多少呢?不瞒您说,我也想打个棉被。就是一直没攒够棉花票。”说完,她不太好意思的笑了笑。
四妮儿爽快的说:”林嫂帮我左右拉了这么多顾客,又出了力气。我早就把林嫂当朋友了。这点小事你就不用跟我客气了。你朋友那儿,我可以出五斤,另外,我再送你五斤棉花。”这棉花不是白送的,她目前的生意都是林嫂夫妻帮忙牵线的。不给点好处也说不过去。
“大哥,千万不能!这…这也太叫你破费了。不行不行。”林嫂摇摇头:“我们就是动动嘴皮子的,哪里出了什么力呢。”
林嫂摆摆手,黝黑的脸上浮现一抹红晕,变得激动起来。
四妮儿一听,她很清楚这种“不要不要。”其实只是表面客气一下。她心里不以为意的笑了笑,又说“我先说好,这棉花现在还那不过来,等过两周我才能送过来。你得和你朋友说一声。问她急不急。”
林嫂一听,心里细细想:“秦萍也没说什么时候要,那肯定就不急了。”
又问道:“大哥,您这棉花不会是汪家沟运过来的吧?咱们这儿附近都好像没有棉花地。”附近大屋刘是最大的村庄,旁边依次是汪家沟,小屋陈。。。。。。这几个村庄靠着山,都是丘陵地貌。根本没有几块平地。
陈村和汪家沟的水田稀少。种的粮食少,很大比例都是经济作物。而汪家沟正好有一片平坦的旱地是适合钟棉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