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零年代农场主-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感觉不亚于冲破封印,好不容易适应了婴儿的躯体以后的一次大解放。她突然就大叫起来。踩着地上的泥土在农场里飞奔起来。这一下充满力量的身躯让她好像背后插了双翅膀。胸腔里破土而出的雀跃欢喜。
过了一阵子,她从农场里出来。
一个一米六七的身躯就砸在了钟家偏方的小床上。她前一秒还在农场里飞奔,后一秒就砸在了被子里。她摸了摸屁股下面的襁褓。原本在床上坐着的孩童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百来斤的大汉躺在床上。而且一脚的泥巴印子。
她身体突然僵硬起来。盯着自己大脚上的泥巴印子。不好意思弄脏床褥,连忙做坐了下来。这个身躯重量压得床板不堪负重,发出了“嘎吱。嘎吱”的声音。她连忙扶住了床,准备起身出去。却发现三儿的身影正在门口晃荡。。。。。她的簸箕里放着芝麻,这会儿正准备找个坛子装好。
四妮儿瞄了一眼自己黑黝黝的胸口和长毛手脚。
咦?
当她反应过来,正手忙脚乱的跳下床,寂静一片的屋门外,猛地就听到三儿的脚步声正往这边挪过来。。。。。四妮儿一下浑身都僵硬了。她梗着脖子往外瞄了一眼,看到手里端着簸箕的人影一步一步的接近了屋门——她要进来了!
不行,自己这身模样可不能叫她发现了!
她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状况。这才惊觉万一要是被三儿发现屋内多了个不认识的男人。只怕要被当做歹徒了。她心里一动,就知道眼前的状况实在不好解释。于是推开窗户,两只手抓住窗桓,猛地起身扎进了窗户外面。这一下动作十分猛烈。她的心扑通乱跳,好像从一个孩子的躯体里重新回到了自己身上一样。
她回头看了一眼,发现这窗户高度正好。自己踩着床头,一步坐在了窗户上。然后两只腿跨过窗户,纵身一跃!
就在此时,木门“哐。”的一声推开了。然后是窸窸窣窣的声音。三儿觉得自己的耳朵好像幻听了似的。她刚才还听到屋子里有动静,以为是小女儿醒了,正准备把孩子叫起来。没想到屋里一个人影都没看见。她愣了半天。左思右想好像哪里不对。
她四处看了看,小声的喊道:“四妮儿?四妮儿?”
“奇怪,难不成自己溜出去玩了?”
三儿摇了摇头,就决定暂时不找她了。村里的孩子都是大的带小的,全村的孩子分几波整日混在一起。她一点儿也不担心,转头继续干起了家务。。。。。
四妮儿蹲在窗户下面,只要屋里的人这时候随意的站在窗前,就有可能发现她。她觉得自己也是傻愣住了。竟然不知道跑。还发愣一样的蹲在窗户底下。直到家里的那只老母鸡“咯咯哒哒”的从她旁边走过。她才弯着背小跑了十几米,又穿过了家里的菜地。这才跑到了池塘旁边的小径里。
她是头一回用成年人的视角从这里经过。觉得十分新奇,走走跳跳好一会儿,才想起自己现在披着一个成年男人的皮相。于是立即老实起来。又忍不住在池塘边照自己的影子,看到一张平平无奇的脸,约莫四五十岁的样子。短短一茬头发贴着鬓角。看起来老实巴交的模样。
她心里一动,想到:“好不容易能跑能跳,不如出去远点的地方看看罢!”
她想到这里,脸上就带了一点的兴奋。从出生到现在,她最远就是在村子里逛一逛。这个年代的风貌对她来说依旧充满了新鲜感。拥抱着自己长胳膊长腿,她恨不得立马就能跑到空旷的乡间大道上飞奔。这时候的地上拥挤着翠绿色的叶子。苍耳和蒲公英的种子到处飞扬。柳絮遍地。她大脚稳步的踩在土颗粒上。一脚就踩碎了一脚土渣。
她绕过了屋子顺着坡儿往下跑。迎面就撞到了一片欢声笑语。
四妮儿顿了顿,蓦然的想到她自己的模样——个完全是陌生的男人。这副样子要是叫村里人发现了,肯定会怀疑的。她来路不明,万一叫人当做歹徒了可怎么好?
她只得摸索插进了身旁的菜地里。足足有人高的篱笆和密密麻麻的南瓜秧子挡住了人。村小学的孩子们扛着锄头往田里飞奔。在这群半大的孩子里。四妮儿缩在底下,一眼就看到了背着竹篓的徐誉。
他上学了,也长高了不少。
自从徐誉上学以后,四妮儿和他见面的机会就少了许多。但是她依旧对这个年少时候救过自己的孩子充满了感激。
可惜她人小,很多话在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口里说出来很不合适。因此,她只能将这些情绪全都埋在心里默默的自己记着。
她思索的时候,这群少年已经飞快的从她面前经过了。徐誉五岁上的村小学。现在学校的制度是“五二二”学制,也就是小学五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
边都是些十一二岁的学生。站在人堆里,就显得徐誉格外的矮个头。他整个人闷闷的走在后面。却有不少人和他搭话。其中就有个梳着麻花辫子的小姑娘一直凑在他旁边嘀咕什么。两人越发落在了后面。那个麻花辫姑娘说了半天话,也没见对方搭理自己。心里便十分的委屈。她一路跟着徐誉走,却没得一个好脸色。
“喂!小誉!”
“你说话呀!”
麻花辫抬高了声音。她顺着徐誉的视线往身侧一扭头。头顶的辫子划了一道弧线。这姑娘摸索了半天。依依不舍的从兜里捏着一根快碎成渣的麻花说道:“你吃不吃麻花?”说这话的时候,小姑娘眼睛里都是不舍。这么好吃的麻花她就一根,还准备留着慢慢吃呢。
徐誉摇了摇头:“陈明,你自己吃吧。”
第五十四章 供销社
四妮儿蹲在路边偷偷看他们,看得津津有味,等人走了以后,她拍了拍半麻的腿,嘀咕道:“这道具好真实,不知道底下有没有。。。。。。”她低头往两腿之间一看,突然恍然大悟的一巴掌就往自己脑袋上使劲的拍。连忙把那个诡异的想法停歇了。
这时候的地里已经有油菜花了,黄灿灿的一片。
在远处就看得到低着头干活的农民了。四妮儿连忙低下头。她想到自己空间里还存着大半仓库的粮食。心里一个大胆的想法突然就冒了出来。
农场一开始有两块田地,通过这两年的打理,她已经成功拓展到第五块了。这点和企鹅农场游戏差不多。现在地里分别种植有:“麦,谷,玉米,豆。花生。”每次开垦荒地需要花费大量的金币。她存了差不多三万金币,就没有再开拓第六块田地了。因为短时间内,再多的粮食她也用不上。
而渔场,林场,牧场激活分别别要三十万金币。
不过现在又不一样了。她披着这个成年人的外壳。相当于给了四妮儿一个绝佳的机会。她迫切想要将农场里库存的粮食转手去!换成自己需要的物资。
说干就干!
四妮儿沿着村口的路走,她年纪小,这三年时间大部分都是被姐姐背着走。她自己从没有一个人走过到村口的路。也就是去村南边的田里的路十分熟悉,而去镇上的必经之路只有一条。但是四妮儿不准备走那条大路。
“不如走山路好了。”她暗暗的想。
另一条路就是当年钟老太去卖乐口消的路,途中经过一个山村,然后也能到达镇上。这几年每年过年过节,钟老太都会偷偷摸摸去宝塔镇卖乐口消。连带她也会走这条路了。
山里行走的痕迹自然形成了一条小径。她沿着小径走了半个多钟,就透过稀少的树林,看到下方的浅水湾,被太阳光一照,显得波光粼粼十分好看。
这里就是陈家村了。
四妮儿的腿有些累了。但转念一想,她又从空间农场里拿了一个麻袋背在身上。麻袋里装了小半袋子,约莫二十斤的粮食,然后打垮步的朝大路走去。基本到了镇上,人口就渐渐的多了起来,路上尘土飞扬,全是黄土地,车轱辘和牲畜的粪便都踩在地上,一不留神就
“中弹”。最有特色就是建筑墙上的标语。那真是一串接着一串。
原来这儿就是镇上,她恍惚有一点印象了。因为钟老太在这里摆摊卖过乐口消。
从“生男生女都一样。”到早年写的“野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都有。花花绿绿好不热闹。加上今天是约莫,她抓了一个路人一问,就知道供销社往哪里走了。
路上都是黄沙飞天,两三层的水泥房子已经是不错的了,但是高高低低的窗子上挂着蛛网一样的电线,抬头就能看到被分割裂开的天空。低头底下一串苍蝇铺子。半开门的没精打采坐在门口板凳上。
“大哥?走不走?”一个骑着麻木(三轮车)的老头凑过来,对四妮儿说:“一毛钱!不出城您想去哪随便说。舒服滴很呀。”
四妮儿一摸口袋,毛都没有。只好谢绝了三轮车大爷。
在宝塔镇人生地不熟。四妮儿
想去供销社碰碰运气。
镇上的供销社,随便拉个路人问就知道怎么走了。没有穿街走巷。连红绿灯都没有。这边人排着老长的队,拖家带口的站在供销社前面。愣是围着一串不大的空地站了四五排人。木板用颜料涂得彩色大字勉强算作是招牌,就那么随意的挂在门口。
隔着远也看到天花板上蜘蛛网似的绳子挂着。像是古代飞鸽传书似的,一大片夹子票据在头顶穿梭如飞!
“劳驾,让一让。”
她站了一会儿,就听到身后的一个声音,紧接着,一伙起伏的低声呼叫就涌了上来,这边的“浪潮”推得她连连往前踉跄,她看后面站着的女人,连忙问道:“同志,你们这边排队买什么?我不是过来买东西的。麻烦你让一下。”
“不知道,我排了再说。”
那个女人很自然的说道,她手里拿着一串橡皮筋捆好的票据。像是“肥皂票供应。”这几个大字,或者是“黄糖供应,一两。”的票。她看四妮儿两手空空,就背着一个袋子,诧异的很,连忙拉住她说道:“同志,你不是来买东西的吗?我听说今天好像有豆油上市才来的,很多人早就过来排了,你总不会不知道吧。”
四妮儿一愣,那个女人一拍大腿:“那你继续排嘛,就算没带油票说不定有别的东西呢?你现在一走,下次说不准就买不到了。”
四妮儿是真不懂这些,她以为票只有“粮票”“布票”呢。但是看四周的人群里,多的甚至拿了五六十种的票据,每样光打开就有一大捆。
她不得已,又发现退路也没了(后面人更多)。只好勉强扶着站稳,去问身旁这个有些自来熟的女人:“你带了这么多票,用得上吗?”
女人横着眼睛看了他一眼就像看外星人似的:“我说同志大哥,你这话真有意思,我万一买不到豆油,难道其他东西也买不到嚒?”她说完,就不愿意再搭理四妮儿了,在她看来,这话问的跟傻子似的。
四妮儿有些尴尬,两人正说话的功夫,前面人群又挪动了不少人。前面瞬间空出来一大片,女人见缝插针,连忙挤到了柜台上面。捏着票不知道在大声的说着什么。四妮儿看了一眼,就顺着墙角出了人群。
她盯着那些兴高采烈买到东西的人,有些没有买到豆油,但是买到其他东西,也是一副高兴的模样。手里乱七八糟什么都有。她不禁咂舌起来。最紧俏的就是吃的米油,和布料了。因而很多人抢了油还要买一点布,再宽裕一些的还拿着尼龙袜子。
供销社里的东西可不少,但是和后世百货商场不一样,这里卖的东西多,杂。而且地方小,所以货物都堆在一起,根本不是上去挑选,基本上去一个人张口就说“同志,我要XXX,你帮我拿吧。”
而后者更拽,有的说:“没有,卖完了。”
有的则说:“票呢?先把票拿出来,快点,后面还排着!”
四妮儿看了一圈,她还背着那只麻布口袋,但是看着一排排的人海,突然就不知道要怎么把手里的粮食卖出去了。她有些羞锗,又来回踱步了好几趟。这边人来人往走了好几拨。突然她就看到刚才站在自己旁边的女人正空这手出来了,一脸的沮丧。在她旁边,还有一个年纪相仿的男人,他裤腰带上系着一个空的布袋。手里提着篮子。
第五十五章 生意失败
“是你。”
“你咋还在这儿干站着?”
那个女人走进,不仅认出了四妮儿,还朝他发问起来。而她身旁的男子先一步开口:
“同志,我看你一直站在这里,是不是没带票出门吶。”那个男的忍不住口。这里人来人往,就四妮儿一个傻愣杵着,跟电线杆子似的。
四妮儿仗着自己一张老实人的脸,憨厚的笑了笑:“实话告诉你们,其实我来也不是来买东西的。”他突然走近,在两人听得到的范围内小声的说道:“我这里有精米,不知道你们要不要。”
她壮着胆子问了这一句,因为看他们两人的神情,豆油似乎已经卖完了,而且其他东西也没买到。
没想到两人都被这句话给吓到了似的。
那个男人飞快的扭头观察四周没人注意这里之后,才拉着四妮儿到角落里,严肃问答:“同志,你手真的有米吗?”
四妮儿点点头:“是了,就是不知道你们想不想要。我按市价卖。”
这话音刚落,夫妻两互相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的眼睛里看到的吃惊。
女人扭头问了句:“大哥不是咱们镇上人吧?这话可千万不能随便说,不然小心别人听到了要去公安局举报的!”
她是好心提醒,因为四妮儿打扮看起来就像是地道的庄稼人。
她无奈的方向背后的麻袋,扯开绳子给她们看,又说道:“我是不是镇上的不打紧,你们仔细看看,这可是真精米!是新米!而且也不碎,好吃的很。你们可要想清楚了,一会儿我就走了。”
?
??两人伸长脖子一看,登时就瞪大了眼睛!尤其是那男人,见到一袋子白花花的精米,份量也有五六斤!颗颗饱满。他吸了口冷气。连忙拉住女人。?????
???两人小声低估两句,这才抬头看四妮儿。
??女人犹豫了会儿,对他说“大哥!你先别急,这事情不小,我俩先商量下,一会儿就给您回复。好么?”
说完就盯着她脸。生怕他露出不满意的神色……六斤大米!这可不是小数目啦,举个例子。供销社一年供给每人的油,也是凭户口证明,每人按照“斤”的份量供给。一斤或者两斤。不可能更多了。因为一个月才一张油票,一两份额的!你要是想吃更多油,那就对不起了,不卖!
但是市面上米是违禁品,不能以个人名义买卖的。所以他们两才这么吃惊。
???四妮儿不知道这个行情,因此她被拉住,还有一丝诧异。
??她又推脱道:“你们要是商量来商量去的就算了。我年纪大了,来一趟城里好不容易。现在就得赶紧回去,那头还有人等着呢。”说完,又是一副急着要走的模样,吓得两夫妻连连拽住他。
对他们来说,这就好比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好事。
毕竟按照市价卖的,比黑市要便宜多了!
女人连忙说道:“大哥看起来像是村里人,我一看就挺亲厚,实话说吧,你别看俺们是城里人日子好过,其实还没村里舒服呢,买坨姜都要票!每个月就发那么一点票,干啥都得精打细算!有点闲钱也花不出去呢。”
又说:“每个月都来排队,生怕票没花出去!有时候还买不到,我说商量一下,毕竟出门没带这么多钱。但是别的票还有,就是不知道大哥要不要。”
四妮儿一看递过来的几张票,心想,这两夫妻难不成是五金厂的,怎么还有工业票呢?
根据钟家平时聊天的内容,镇上就一家麻纺厂,一家五金厂。
见她盯着票证,那个女的低头猛瞧,又抽出那张工业票,干笑了两声道:“对不住了大哥,这是工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