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零年代农场主-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建军一个大男子汉,还真受不了他这个表情,连忙蹲下来说:“你跟着几个姐姐玩,她们带你玩,回去我送你一只钢笔好不好?”
徐誉这么大的年纪,他跟着爷爷耳濡目染认得字,但是还没写过。他摇了摇头,拉住了前面大妮的衣角,又回头对他说:“叔叔,我不要钢笔。”
。。。。。。
晒谷场蹲着不少村里的孩子们。徐誉傻愣愣的跟在大妮的后面,四人一行抵着脑袋找实心的炮仗。三妮儿经验十足,她眼神很准,没一会儿手上已经抓着四五个鞭炮了。
徐誉走到哪里,后面就有目光聚集在他身上。本来他还没发现,直到身后的声音越来越近,他才陡然听到:“哎呀,他是洋鬼子。你看,你看他和咱们长得不一样!”
“你看,他眼珠子是黄色的哎!”
“哇。”
乡下孩子本来没受过教育,更不懂什么礼貌之类的的。碰到什么新鲜的东西就忍不住议论打量。徐誉一直没有自己外貌上的认知,直到第一次见到这么多村里的孩子,他才意识到自己的“不同”出来!
“你站住,让我看看!”
突然一个声音从他头顶炸响。徐誉猛地抬起头,看到刚子正吆喝着几个村里的孩子挤过来,这么多人都在议论,只有他们上前拦住了徐誉。他想起刚子上次欺负钟家姐妹的事情,于是脸蛋一冷,并不像搭理刚子。
刚子脸上有一丝愠怒。他觉得徐誉这是十分不给自己面子,于是干脆一个起身就拦在了徐誉的前面,他旁边几个孩子也朝徐誉围拢起来。一个个的模样,不像是要轻易放掉他的样子。
“刘刚子,你干嘛呢?!”
三妮儿看到这一幕,气的冲上前,推了刚子一把:“你有种拦着他,敢不敢和我打一架!”说完,她就两手撸起袖子,很有股迎战的意思。把旁边几个小孩子吓了半死。三妮儿小小年纪凶名在外,这里每一个人想惹她这个“凶八婆。”只见她往徐誉面前一站,众人都退后了一小步,刘刚子脸色涨红,指着她说道:“我就是看看,又不会少块肉,你干嘛总是拦着我。”
“谁稀罕跟你玩。”
三妮儿白眼一翻。
刘刚子见她这个样子,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心里猜到:“上次我跟着水响他们打了她大姐,她肯定记仇了。”
想到当时头脑一个发热办的事情,他忍不住有些尴尬和后悔。刘大妮说的不错,都是一个村子,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
看他突然不说话,三妮儿瞥了他一眼,就领着徐誉等人去别的地方玩去了,徐誉第一次出来村里玩,他好奇的四处张望,瞥见了农村挤挤嚷嚷的土房子。
这些房子底下是砖石,上面砌了土。砖石的高度越高,说明这家人越有钱。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材料的匮乏,农村随处可见倚靠父母房子的墙,就地砌上三面墙的土房。这些房子都毫无规律可言,一个个高低错落的房顶堆在一起,畜生的粪便,泥土,杂草丛生。走进能闻到鸡屎和牛粪的气味。
大妮知道他不想呆了,于是扯了扯徐誉的袖子问道:“明天晚上公社里要放电影,咱们一起去吧!”
第四十五章 地道战
三妮儿早就知道要放电影了,等第二天的下午,就看见她一脸兴奋:“现在还早,你们等等我,我去端个板凳。”说完,就被二妮儿扯住了,她说道:“一会儿人多,你过去肯定坐不到前面去了,咱们就站在后面看嘛。”
放映电影是公社难得的娱乐活动,在这个娱乐方面不发达的年代,人们看到的书本,音乐,电影,都是屈指可数,要不是公社出钱,谁肯花钱请人来放电影呢?
再者说,因为是公家出钱,这笔钱和年底聚餐一样,都是属于“便宜不占白不占”的范畴,尤其是放电影,家家户户倾巢出动。一路上全都是人,也有饭没吃完端着碗筷的。所有人都是同一个方向。还没到点,陈家村的晒谷场里里外外站了百来人,密密麻麻的程度不亚于后世春运。
徐誉的小爪子被大妮牵着,等他们走到了陈家村,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树梢上。
几个人连忙上去打招呼了,来人是大姑的儿子,陈平和陈安。他们一个和大妮同岁,一个比三妮儿小一岁,并不敢爬树,而是老实的站在树下盯着哥哥。
陈平一个箭步,从树梢上动了动,整个人跟蛇一样蜿蜒溜下来,几乎没人看到他的动作,只眼皮一花,人稳稳当当的落在了地上。他拍了拍屁股上的灰,昂首跳到大妮面前,摸了摸她的头,正当背后的四妮准备睁大眼睛看这位堂哥的“尊容”时候。
他掏了掏,然后,从背后摸了一只虫子出来。
四妮:“。。。。。。。”
陈平一笑,路出一口整齐的大白牙。他把毛虫往徐誉的身上一扔。笑眯眯的转身就走:“喏,给你的礼物~”
陈安亦步亦趋的跟在他后面,有这么一个结实小伙挡在前面,他很容易的就挤到了电影屏幕前几排的位置,两人朝着钟家姊美做了一个鬼脸,这才挤到了旁边的长凳边角处坐下,专心的盯着屏幕上雪花看了起来。
四妮儿一会儿就困了起来,她打了一个哈欠,模模糊糊的想到:“这个画面和鲁迅的《社戏》那一篇课文可真像!”
那还是她上小学时候的一片课本,四妮印象很深,好像鲁迅承包了她中学,小学九年。提到鲁迅就能想到一系列“熟读并背诵”,每一个小学生都是资深鲁迅专业户。能说一长串的鲁迅生平简介。再不要脸的说,她可是读鲁迅作品长大滴~
不同的是,鲁迅那篇是看戏,而他们是看《地道战》!
黑白的画面一闪而过,整个晒谷场的人群都安静下来,众人眼睛一刻也舍不得眨,都目不转睛的盯着巨大的幕布。“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神兵千百万。嘿,埋伏神兵千百万。潜力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侵略者他敢来,大的他人仰马也翻。全民皆兵!全民参战,把侵略者彻底消灭完。。。。。。。”
音响里,激昂的歌声伴随着一众群情激昂,连带知青们都忍不住人泪盈眶起来。
三妮儿看得眼睛放光,拉着大妮的袖子想要跳起来。
“大哥!大哥你看,日本鬼子要炸了!”
“哇!”
这时候演到小日本兵去了埋伏了地雷的农田里,众人都屏住了呼吸,好像生怕惊到了电影里的日本鬼子似的。心里都暗暗盼到:“赶紧炸死他!炸死他!”
电影放到了高潮,又伴随着欢快的歌声结束。众人还沉浸在精彩刺激的故事情节中去,有很多老人家,尤其是现在距离历史并不久远,人们也远远没有忘却那时候的故事和战斗。《地道战》可以说又激起了很多老人的回忆。有的就喋喋不休开始和身边的人讲起了当年打鬼子的事迹去了。
只有徐誉看完以后,认真的对大妮问道:“大姐姐,地道战是在咱们这里打的吗?”
大妮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她挠了挠头:“应该是吧。”
徐誉盯着她的后脑勺,紧接着又跳起来问道:“那咱们村有地道吗?是不是也藏在炉灶里。”电影放完,刘家村的村民还沉浸在电影里面激烈的枪战中,这种视觉和听觉的奇观叫他们久久不能回神,尤其是年纪大一些,对抗日战争的印象更加强烈的老人,这种体验仿佛叫他们重新经历了战争的血雨腥风。想起了当年艰苦的战争和牺牲的同胞。有的老人甚至偷偷的拿手绢抹了抹眼泪。更多的年轻人则是沉浸在激荡和激昂的情绪中,仿佛被剧中的人物感染,恨不得当场抓一个人来打一场才好!
新春的热闹都被电影结束后带来的震撼而渐渐消失。
小孩子们情绪敏感,很能感觉到周围大人的情绪,一个个都不说话了。只有放映员和几个人上去收幕布,末了,还有知青问道:
“年后还会放电影吗?”
就算是城里的知青,也不常看电影的。
放映员头也没抬的说道:“这要问你们大队长。”反正也是公家出得起放电影的钱,这年头,人人都穷得很!
“哦。”那个开口的知青有些失望,心里又念念不舍的想道,要是以后能经常看点影就好了,她们听说上海的电影公司拍了很多好看的新片子上映,而像《地道战》《五朵金花》这种电影,他们都看过不少遍了。
大妮拍了拍胸口说道:“真好看!太好看了!”
两个堂兄弟笑嘻嘻的从树上下来,对她说道:“堂姐!我妈喊你过去我家做客!”
说完就上前来拽她。大妮一时不察,就被他们推着走了好几步,两个姐妹也跟了上来,一前一后的抓着小堂弟的胳膊问道:“大姑在哪儿?大姑没来看电影?我小爹呢?”这里过路口,就是陈家村了。他们踩在漫过脚踝的雪地,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挪。远处的小路漆黑一片,隔壁打着马灯的老人喊了句:
“过来,我带你们俩回家!”
第第十六章
原来是陈家村的人,两兄弟嘻嘻哈哈的上去招呼:“大江爷爷好。”又介绍三姐妹:“这是我们家堂姐。”说完,就被二妮捂住了嘴。她听到大江爷爷爽朗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怕甚?我跟刘胡家可是老邻居啦。”
他牵着一辆木板车。前面拴着一头驴子,由于天冷。驴子很不听话的摇头甩尾,还打着响鼻。
徐誉看了一眼三姐妹,他对大妮说道:“刘叔叔说我们带四妮儿回家,你们去吧。”
大妮看了一眼不远处抱着四妮儿的刘建军,又看了看徐誉,这才点头,一屁股坐上了驴车。
二妮坐在木板车上,又新奇的摸了摸屁股底下的稻草。这村里路颠簸,但是有稻草垫在屁股底下,就不遭罪了,反而晃来晃去十分有趣。她两条腿垂在外面荡悠起来,又听见大江爷爷说道:“嗨,现在是紧张,村里人人都不敢走亲戚,不过你们放心,江爷爷是肯定不会说出去的。”
两个小兄弟跟大江爷爷很熟悉,知道他的秉性,于是毫无负担的坐在了前面,一边乐呵呵的指着前面说:“那是新盖的牛场!堂姐你看!”
大妮儿抬头一看,在黑夜之中,一片黑洞洞的轮廓矗立在荒芜旷阔的荒野里。她问道:“牛场?是要养牛麽?”
“那是奶牛场!”大江爷爷十分兴致的说道::“俺们村要盖奶牛场,以后就有牛奶喝了。”原来陈家村挨着北边,有好大一片草场呢。以前是养养,这几年东西都交给公家统一生产与分配,于是陈家村村民轮流放牧。不仅仅是耕地的黄牛,还有山羊。
“咦,哪里怎么还有人哩?”
三妮儿指着没建成的奶牛场问道:“有个棚子!”一点微弱的黄色光晕在广袤的黑夜里显得格外的显眼。她问完这句话,半天也没有得到回应,回头一看,大江爷爷板着脸教训道:“不要看!那都是youpai,是不积极的分子,过来劳动改造的!你们可不要和他们走进学坏了,知道了吗?”
“知道了,我们可定不会学坏的。”两个男孩子立马保证起来。
绕过一片宽阔的河滩,就是揽河的交汇处,河流变成浅水,在石头的分割下变得支离破碎,往东一面是开阔的山坡,缓缓的朝着远方延伸。经过陈家村,又经过大屋刘。往下汇入长江。。。。
打着河滩过,还看到黑色的小墨点在不远的河滩上踱步。“嘎嘎”的乱叫乱扑腾。也不知道是谁家在看管。
大江爷爷摇了摇头:“肯定是那帮臭小子犯懒,这个时候了还不赶回公社去,真是混账家伙。”
正说着话,钟芬芳家已经到了!两个小男孩跳下车,对大江道谢,然后就领着三个堂姐妹回了家。这刘胡家就在村口拐弯处,旁边有一片池塘,这时候还结着冰霜。屋脚堆着石头。里面灯火攒动。
“娘!娘,我回来啦。”
“娘,我们把堂姐带回来啦。”
听到声音,隔着十米远,大门就打开了,三姐妹看到了钟老太,连连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样甩开了堂弟们的手走上去。农村小孩子大多都有些怕生,尽管面对着自家大姑,也放不开似的。
“正好过来,你们还不喊人?”
大妮慢了一步,就被二妮抢先,三个姑娘面面相觑,只有她一人清脆的声音响起:“大姑好,陈大伯好。”她略微一想,就响起钟老太提起过大姑的名字,于是立刻反应过来。紧接着,三妮也连忙学她喊人。只有大妮最慢反应过来,低着脑袋喊了一声,声音和蚊子哼哼一样。
钟老太摸了摸二妮的脑袋,钟芬芳笑道:“几个丫头长大了,越来越灵醒(漂亮)了。”她目光顿了顿,看向二妮倒是开口说:“尤其是二妮,真是随了妈,聪明的很!!”
钟老太咧开嘴,又拍了拍二妮说:“吃瓜子。”
二妮得夸奖,喜得一双眼睛笑眯眯的,上前抓了把瓜子说:“谢谢大姑。”
在人看不见的时候,大姑钟芬芳悄声对老太说道:“我看二妮比一般丫头片子都聪明哩。”
钟老太也很得意的说:“那可不是,几个姑娘就她脑瓜子灵光。你爹都没舍得打过她。”又转头看了看大妮,眉毛有些散开,闷声说:“老大就差了不少了。也不知道像谁去,也不太灵光。反应也不如二妮快。”
钟芬芳却十分喜欢呆呆傻傻的大妮,她自己一副直肠子,也喜欢头脑简单的姑娘。边招呼大侄女吃花生,转头对自家老母说道:“孩子灵不灵光有什么关系,只要脑筋没有毛病就成了,女孩子家家老实肯做事,以后也嫁的出去。我看啊,老实孩子有福气。”
这话很大的安慰了钟老太,她得一提醒,也恍惚的说道:“还真是!大丫头做事道蛮勤快的。”这么想,心里一点不顺也被抚平了,然而真正让她感到高兴的是自家闺女的性格,钟芬芳本人没什么心眼,说话大大咧咧,因此她的说的话给人的感觉就是真心话。
闺女都这么说了,那大妮肯定也不错。
她说完,又从荷包里掏出了一双鞋子,递给大女说道:“正月事情忙,我也没工夫做这些,这都是抽空做的,你看还穿的不?”
钟芬芳一看,连忙笑开:“还是娘心疼我,我嫁了这么多年,您还记得我穿多大鞋呢?”说完,又眼泪直掉:“倒是我啊,可真是不孝,上次我跟红花没有帮上家里什么忙,倒是让你们二老还为弟妹的事情操心。”
说道这里,她脸上也有些不爽,拉住钟老太说道:“有些话我憋在心里很久了。毕竟也嫁人了,不好在管家里的事情,可是娘,有些话我憋在心里真是不舒服。”
钟老太听了,说道:“你有什么话就说吧。”
钟芬芳顿了顿,才开口:“这次事情其实都是弟妹不小心,咱们也不好说她。可是这次事情不是小事,咱们家为了救她一个人,搭了多少钱进去了?她怎么好意思?”
一想到娘家这几年的辛苦都化为流水,甚至还借了不少钱,钟芬芳心里就来气,心里的话就像是竹筒倒豆子似的全吐露出来。
“家里本来过的辛苦,她还净添乱。我本来觉得她可怜,也不想说这种刻薄的话,可是你看看她看病花的钱!这一点也不是小数目啊!辛亏刘大叔肯借钱,要是不借钱,她是不是要让咱们家小五直接没了娘?”
钟老太叹了一口气:“哎呀,就是这个!就是这个!我哪舍得叫一屋子娃娃没娘呢?”
第四十七章 暗中较劲
小数目啊!辛亏刘大叔肯借钱,要是不借钱,她是不是要让咱们家小五直接没了娘?”
钟老太叹了一口气:“哎呀,就是这个!就是这个!我哪舍得叫一屋子娃娃没娘呢?”
没娘的孩子,多可怜呀。
摇了摇头:“你脾气可真是一点也没改。”
她抬头望向屋外,看到几个小孩子玩笑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