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十年代旺家小媳妇-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伯娘,我不是不喜欢杨大哥,就是……就是,我一直拿他跟我二哥、三哥一样,他对我好,跟二哥一样照顾我,也从来没让我往别的地方想,现在这婚事……忽然一下子,我总觉得心里……哪儿不踏实似的。”
  “你不愿意?”
  “不是,就是……”
  “愿意不就得了,这婚事你还有啥可挑剔的。”
  “大概就因为无可挑剔……”冯荞嚅嚅,“他条件好,人好,我却连小学都没读完,加上孔家的事闹的……我现在这么快要跟他订婚,我自己心里总觉得绕不过来,这也太快了,也不知道到底对不对,我不敢再轻易订婚了。”
  “你怕他也跟那个孔志斌似的?哎哟,人吃饭咬了一回腮帮子,还能就不吃饭饿死算了?还是你不相信他?”
  “当然不是。”冯荞直觉否认。
  她想了想,又说:“二伯娘,孔志斌他看不上我,我还看不上他呢,退了婚正好。可是杨大哥这条件,比孔志斌好了太多,我也会有担心。二伯娘,我不是瞧不起我自己,我就是想找个彼此合适的,两相情愿的。”
  “嗐,你们年轻人的事儿,他愿意你也愿意,怎么不是两相情愿,你还乱担心什么。你这丫头呀,可能就是一下子,心里绕不过来弯儿。其实这也难怪,我十六岁嫁到你二伯家,那时候规矩更大,我之前跟他就没说过话,嫁过来整天不想搭理他,拿他当外人,晚上睡觉总想撵他出去。过一阵子也就绕过来了。”
  冯荞:……头一回听您说。
  村中传来队长敲钟的声音,二伯娘要去上工了,冯荞看看天色,拎起小布袋先去上班。
  冯荞一出村子就看到了杨边疆,这家伙就那么大大方方地站在村口不远的路边,推着自行车,脸上的笑意比那刚升起的太阳还灿烂。冯荞就在他的目光注视下,一步一步走过去,也不知怎么的,越走近心里越扑通扑通跳得发紧,两只脚好像都不太会走路了。
  要是往常,早晨上班遇上他,冯荞总是会扬起笑脸先打招呼,脆生生问一句“杨大哥早啊”,忽然大哥变成求婚者了。她一步步走近了,终究是小姑娘家羞涩的心理占了上风,没好意思开口叫人。
  冯荞回想起来,每回下班他都是带她一路回家,早晨上班……起初她经常是自己步行的来着,有时会在半道上遇到他,他就招呼她上车,带她上班,似乎……好像……早晨遇到他的时候越来越多了,经常会在岔路口遇到他,当时她不觉得哪里不对,而现在冯荞回想起来,这些偶遇恐怕都是他有心。包括他总是装作碰巧遇上了,包括总是准备两件雨衣,下雨天都没用她担心过……
  而现在,居然大大方方到村口来等了。
  冯荞心里一热,低头看着脚尖,口中却问道:“杨大哥,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我看你今天早晨出来的晚,有些担心你。”杨边疆大大方方看着她笑, “我们走啊?”
  他推车上路,习惯性地跨上车座,一条大长腿撑着等她坐上去,冯荞犹豫了一下,想到上工的村民们随时会一堆堆的从村里出来,她没再说什么,默默坐上后座。
  杨边疆回头看了她一下,稳当当蹬车出发。自行车在高高低低的青纱帐里穿行,玉米举着饱满的大棒子,高粱穗子已经开始泛红了,油绿的地瓜田大片大片连在一起。开始两人都没说话,默契地往前走着。
  杨边疆间隙里回头看看冯荞,顿了顿,轻声问道:
  “冯荞,你……生气了没?”
  “嗯?”小姑娘不紧不慢地反问,“生啥气呀?”
  杨边疆一听这口气,越发小心了些。
  “冯荞,你别生气。你看,我答应等你想好的,可昨天晚上吧……情况有点特殊,我也是脑子一热,就跟婶子说了,然后婶子也挺赞成的,就说交给她张罗。”
  杨边疆小心解释一遍,见小姑娘没做声,她微低着头,脸颊泛红的神情格外动人。杨边疆就继续说道:“我也是心急了,我主要就是想,想赶紧把你定下来,光明正大的。不过这事反正是怪我,我一个大男人说话不算数,没先跟你商量好,你要生气也是应该的。”
  “我不是生气,我明白你的意思。”冯荞慢慢地说,“可是你也该明白我的意思。杨大哥,这事情你不应该自作主张,既然是你和我,你总应该先跟我商量,你答应等我想好的。”
  “我……心急了,我怕有别的变故,又担心你在家里受委屈,就想尽早定下来才安心,也好名正言顺地照顾你。冯荞,我喜欢你,我就要名正言顺的跟你好。”杨边疆转过头,哄劝的口气小声说,“冯荞,是我不对,我保证,往后有事都跟你商量,咱不生气了好不好?”
  杨边疆自己心里明白,在这件事上,他算是耍了一个心眼儿,先通过了长辈,让这事情名正言顺起来。毕竟这个年代的情况,没有给他们自由恋爱的小空间,尤其冯荞还是姑娘家那一方。
  只是他没想到,二伯娘行动力也那么强。既然二伯娘满口答应,他偷着乐都来不及,哪还有二话呀。
  这会子看着冯荞,杨边疆琢磨着,小姑娘大约不是真的生气,不是排斥讨厌他,只是事情发展太快她不好接受,又埋怨他自作主张。
  没关系,杨边疆心里偷偷高兴,只要这事情过了明路,挖到篮子里才是自家的菜,他先把媳妇儿护住,哪怕小姑娘怪他恼他,他有的是耐心赔不是。过了明路,也是出于对她的某种保护。
  “冯荞,你看这样行不,订婚的事其实咱们也没那么急,既然你嫌太快了,咱就再等几天,也好仔细准备准备。不过两家长辈该走的风俗礼节就让他们走,不然我们以后来往,我一个大男人啥也不怕,你一个姑娘家,冯东该骂我不负责任了。”
  冯荞:……二哥的确很想骂你。
  自行车在青翠一片的田间穿行,杨边疆就忽然指着前边叫冯荞:“快看,野鸡。”
  “哪儿呢?”冯荞忙顺着他手指看过去,正好看到前边的玉米地里飞出一只披红挂绿的野鸡,飞快地从土路上窜过,一晃就飞进路西的花生田里去了。
  “呀,长尾巴的,真好看。”冯荞声音轻快起来。
  “这是公的,母野鸡没有长尾巴,刚才已经飞过去一只。”杨边疆扭头看着她笑,“等我给你捉一只,这东西好捉,拉一张大网,几个人围成一大圈,往网那边吆喝,野鸡呀,兔子呀,跑过去就网住了,现在全是庄稼,拉网不太好拉,到了秋后,一晚上能捉好几只呢。”
  “捉它干嘛呀,我听说野鸡不好养的,养不活,野兔子也养不活。”
  “傻丫头,谁捉来养呀,捉来吃的,野鸡肉放点辣椒,小火干炒,可香了。我当兵前,没少干这事儿,秋冬晚上拉网捉野鸡,掏兔子洞,冯东就跟我一起捉过。”杨边疆愉悦地跟冯荞讲起那些趣事,将他跟冯东怎么堵兔子洞,怎么跑去挖塘泥捉黄鳝,弄成两条泥鳅……说笑间,两人又恢复了往常轻松随意的模式。
  ☆☆☆☆☆☆☆☆
  二伯娘如今自诩“媒人”,还专门在家里盘算了一番,这个月哪天是好日子,要挑吉祥如意的双日子,只等那两个小年轻一点头,就给他们正经订个婚。她这现成的“媒人”还没去见过男方父母呢,偏她又是女方的亲二伯娘,跑去找男方父母说话也太上赶着了,就只好等着杨边疆来商量。
  隔一天,二伯娘没等来杨边疆,倒是把杨边疆的妈妈给等来了。杨妈妈特意收拾的干干净净的,衣裳也穿得体面些,还带着杨边疆的三婶子一起,专程来到二伯娘家。妯娌两个还拎着几样点心,客客气气上门来了。
  来干嘛的?来托媒。
  这妯娌两个也是算好了,来太早不方便,天一亮家家户户都要出工下田了,两人就专门等着中午生产队收工,大大方方进了村,一直找到二伯娘家。二伯娘刚收工回来,也不认识,听那两位自己一介绍,乐了,赶紧请到屋里坐。
  杨妈妈好像十分慎重,话说的很“官方”,杨妈妈就说,听说你家侄女是个好姑娘,聪明能干,人长得又俊俏,东村西村的我也知根知底,这姑娘我挺喜欢的,今天来就想托你个面子,给我儿子做一回媒人行不?
  又说,我那个儿子也不成器,二十二了,人倒是老实可靠,就不知道人家姑娘家里能不能看上他,人家要是能看上他,我保证不许他欺负人家姑娘一个指头。
  二伯娘一看这架势,哪还有不明白的,要说杨家这礼数没得挑剔了。虽说杨边疆成功自荐了一回,跟长辈过了明路,冯老三也是知道了的,可到底外人不知道,杨妈妈这一趟来,等于把杨家求亲的事情公诸于众,也是表明了杨家父母的一个态度。
  二伯娘一边心里感慨,一边笑哈哈地对杨妈妈说,一家有女百家求,既然托了她,她就当这一回媒人。
  这天下午冯荞下班回来,一进门就看到二伯娘坐在饭桌旁,喜滋滋地正拿着一块桃酥在吃,一见她回来了,忙递了一块给她。
  “你未来婆婆送来的,托媒的礼物,你尝尝可香了。”
  这事冯荞知道的,一早杨边疆跟她说,他妈说要去找二伯娘说说话,没成想今天就来了,还大张旗鼓来“托媒”,这么一来……
  冯荞就知道,她跟杨边疆的事情,从来就不是他们两个人的事情。


第40章 订婚
  杨妈妈这么郑重其事一“托媒”; 事情顿时摆到了明面上,左邻右舍都知道了杨家上门求亲的事。两家人都在那儿等着冯荞的态度呢。
  她还能给什么态度呀?这几天她自己也想了,做出选择没那么难; 别的不说,杨边疆这个人,她信。
  相对于跟一个陌生人相亲结婚; 她更愿意相信这个一直对她很好; 她自己也不排斥的男人。况且杨妈妈专门上门来托媒; 直接表明了杨家支持这桩婚事,也让冯荞打消了之前的一些顾虑。
  于是接下来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冯荞一点头; 两家人皆大欢喜。长辈们很快就商量着挑好了订婚的日子。
  “我妈说,她早几年前就把我订婚的事儿准备着了。”杨边疆说着自己也失笑,他妈到底是有多心急,不过那年代买布要布票; 布票一下子又未必够; 各家有儿子的,的确都需要积攒着; 早早做准备。
  杨边疆停下车子,侧身看着冯荞。“冯荞; 我也知道有点着急了,可是你看; 两边的长辈都巴不得早一些; 毕竟他们那些老讲究。我们两个反正也熟悉; 要是还有什么事情,订了婚咱们两个慢慢解决,我知道我自己年龄比你大那么多,我保证好好对你,咱们慢慢来,咱们还跟以前一样,你看行不行?”
  冯荞想了想,婚约不是儿戏,她既然心里接受了,那就好好去对待。
  “杨大哥,那就听长辈们的吧。”
  “好。”杨边疆美滋滋地骑车继续走,努力忽略了自己心里那种“诱拐小姑娘”的质疑,一边继续哄她:“冯荞,还有个事,咱商量一下。”
  “什么事啊?”
  “你看啊,你一直叫我杨大哥,其实我在家里排行老二,上头还有个大哥,还有个妹妹已经出嫁了,你这么叫,到我家里就乱套了,要不改一改?”
  “那我叫你什么?”冯荞不好意思地嘟囔,“总不能叫二哥,我要叫你二哥,我二哥非生气揍你不可。”
  “随便你,叫名字也行,你要不想叫名字,你就直接叫哥,你比我小五岁呢,比我妹年纪还小了两岁,叫哥多亲切呀,你说好不好?”
  哥?冯荞心里默默叫了一声,脸上一红,叫哥感觉也太亲昵了。
  两人赶到农具厂,也没多跟别人言语,各人去各人的工房上班。两人安心上了一天班,一直到下午下班时,杨边疆找机会徐师傅说,他跟冯荞要订婚了,顺便连两人这两天的假都请好了,也好准备一下。
  师徒如父子,订婚这样的大事,他琢磨着必须先给师父知道。
  徐师傅实在是意外,上次他还为这事骂徒弟没用呢,这几天一直操心他,恨不得怎么帮他一把,今天人家忽然就说,人家俩要订婚了。
  “啥时候定下的?”
  “也就这两天,家里长辈们做的主。”杨边疆笑得愉快。
  好嘛,这小子是个闷头实干的行动派。师父不禁啧了一声,心里挺高兴的,一高兴,就随手从身上掏了十五块钱,说是给冯荞的订婚礼钱。
  十五块钱,那时候可不算少了,别说师父,就算是公公婆婆,十五块钱的订婚礼钱也能过得去。杨边疆忙拒绝:
  “这可不行,师父,我哪能要您的钱。”
  “我又没给你。师徒如父子,你订婚,我这当师父的哪能不给,当初你师哥师嫂订婚,我也给了的。”
  杨边疆哪能收啊,说什么也不肯要,徐师傅没法子,一拍脑门说:“不对,我给你做什么,我等你们订婚过后,给冯荞才对。当初你师哥订婚,我是在头一回见你师嫂的时候,给你师嫂当见面礼的来着。”
  杨边疆心说,你给冯荞估计她也不要,就咧着嘴笑:“师父,订婚您就别给了,等我们办喜事儿,你再给,您给多少我保证都收下。”
  ☆☆☆☆☆☆☆☆
  接下来的事,冯荞算是真切体会到杨边疆干脆利落的行动力。
  当天上午,冯庄村忽然炸响了一大串鞭炮声,杨边疆依照当地风俗,由他的一个堂叔陪着,带着一个大红印花的包袱踏进冯老三家的大门。听到动静的村民们纷纷出来凑热闹,一打听,冯荞今天订婚啦。
  顾全二伯的意思和冯老三的脸面,杨边疆还是到冯老三门上来订的婚,毕竟按着农村的习俗,冯荞是冯老三的闺女,在冯老三家订婚才是名正言顺。杨边疆虽说对未来丈人心有微词,却也要的是名正言顺。
  因此冯荞也是等到约定世间,由二伯、二伯娘和冯老三陪着,暂时回到冯老三家,她径直进了自己原先住的西屋,问都问家里其他人。冯小粉没在西屋,寇金萍则索性躲在东里屋不出来。估计要是今天见冯荞,她自己觉得没脸面吧。
  冯老三家的院子一派热闹,杨边疆今天看来特意收拾过的,一身齐整的藏蓝中山装,拾掇得十分体面精神。他五官相貌本来就俊朗,身材又高,从青藏高原退伍回来这几个月,就连当时黝黢黑的脸也变白了不少,起码不是那样黑的发亮了,这么一看,小伙子不要太帅呀。
  冯家的本家长辈们,包括大伯、二伯,还有二伯娘,堂哥堂嫂等等也都来了,大伯二伯陪着杨边疆的堂叔一起说话。
  当地风俗,杨边疆的堂叔跟来,是代表着杨家的长辈,主要是询问女方还有啥意见和要求,比如将来结婚的彩礼之类的,而公婆在结婚前一般是不直接出面的,讲究委婉些,让家族长辈出面才方便说话。冯老三倒也没提过多要求,人逢喜事精神爽,冯老三走里走外,一脸的喜色,跟人说着客套话。
  杨边疆带来的订婚礼十分丰厚,布料四件,取个四四如意的好彩头,其中两块“的确良”,一块“灯芯绒”、一块“涤卡”,都是时下的好料子。这些东西都按着当地风俗,用一个大红色双喜鸳鸯图案的包袱包着,那包袱里还有两双鞋袜、一对枕巾,纱巾、手绢、胭脂香粉,还有香皂什么的,能准备的都准备齐全了,关键还放着一块小巧精致的女式手表。
  七十年代的农村人家,有几家买手表的?家家日子穷,时下订婚也就是送两件衣料鞋袜,送手表的可真是阔气。
  再一打听,人家小伙子退伍军人,正经工人,长得更是相貌堂堂,于是凑热闹的村民们就纷纷议论开了,说冯荞这姑娘可真是好命,碰上孔家那事情退了婚,一转脸找了个强得多的,面子里子全有了。
  当然,说酸话的也不是没有。
  “我刚才听人说,那手表要四十多块钱,还得有工业券才能买到呢。”冯小粉撇着嘴,倚在寇金萍旁边嘀咕,“这杨家也真是的,买什么手表呀,净弄这些不实用的东西,乡下人戴什么手表呀。要真有钱,他送个自行车呀,自行车旁人也还能骑骑,买个收音机旁人也还能听听呢,送个破手表,也就她冯荞自己能戴。”
  寇金萍坐在东里屋,只推说头疼,客人推给二伯娘招待,她自己就不操心也不搭理,冯老三在院子里高兴得脸上冒红光,寇金萍却觉着外头的热闹声音刺得耳朵疼,一张脸阴沉得能滴出水来。这会儿听了冯小粉的话,很是不屑地撇撇嘴。
  “嘚瑟!横竖就这么点东西,有什么好说的,也就是这些乡巴佬没见过好东西。小粉,你要是听我的的话,嫁个有钱老板,将来还不是吃好的穿好的,哪还看得上这点儿破东西。”
  “哼,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姓杨的还真拿她当棵葱了,这么给她做脸。”冯小粉撇撇嘴,满心不如意。冯小粉想想那些好看的布料,想想那洋气漂亮的小手表,再看冯荞就更加不顺眼了。
  “我就说嘛,这两人一准有事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