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闺记-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直到现在,七皇子并不明白他这“奇痒难耐”到底意味着什么。

    他只是见程静姝一脸严肃,所以也跟着一起紧张罢了。

    太医很快来了。

    程静姝早早地躲到了屏风后面。

    刘太医虽然知道屏风后面有人,但做为一个称职的太医,给那么多达官显贵看过病,深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七皇子默许,他就算知道也装做不知道。

    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刘大夫便皱了眉头,颇为严肃地道:“殿下以后在男女之事上还是要小心一些。”

    若换了别人,刘大夫肯定不敢说这一番话的,可七皇子不同,一来他这个人没什么架子,很忠厚老实,又身处高位,很轻易博得人的好感,二来七皇子曾帮过他的忙,曾在惠妃面前替他数次解围。

    可谓救命之恩。

    七皇子见刘太医一脸严肃,忙道:“您是知道本王的,男女之事……最是讲究,本王看不上那些烟花女子!”

    其实他这话是说给程静姝听的。

    刘大夫又是摇头又是叹气,“这是发现得早,要是发现得晚,神医也回天之力,那种地方切不可再去了。”

    七皇子不悦地开口道:“本王自开府以来,从未外宿过!”

    他只是老实一些,但并不笨,刘太医说了这么久,虽然没直接点破,但他似乎也猜到是怎么回事了。

    虽没有亲眼见过,但兄长们也曾告诫过他。

    刘太医不说话,但摆明了根本不相信他。

    七皇子不由苦了脸,一脸不敢信置地开口道:“你是说,我得了那种眠花宿柳的风流病?”

    听说这种病很难治,而且好丢人!

    七皇子后知后觉地一脸绝望,一脸不可信置。

    他这么洁身自好的人,怎么会得上这种病?

    “在病没好之前,殿下要记得,千万不能再行房事,衣物也要和其他人的分开,不然会传染。”

    七皇子被刘太医的话给砸得脑中半晌空白一片。

    柳氏一听七皇子也得那种脏病,吓得一下子坐到了地上,放声痛哭起来。

    这个男人可是她一辈子唯一的依靠。

    谁生病都不能让他生病。

    可他偏偏生了病!

    都怪程氏这个贱人!

    柳氏悄悄地躲在房里自责自悔了几天,一打听这才知道,七皇子仍旧宿在程静姝的院子里,便也再也忍耐不住,当时七皇子的面,冲到屋子里,直接将程静姝推倒在地上,又踢又捶又打又咬,完全像疯了一般。

    程静姝没料到柳氏敢当着七皇子的面打她,所以一点防备也没有,她又想在七皇子成前装淑女,自是不会还手。

    而七皇子,根本没见过这种架势,也忘了命令人将她二人分开。

    他这个做主子的不开口,程静姝便只有受着。

    一直过了很久,柳氏打不动了,才自己住了手。

    程静姝只管嘤嘤地哭。

    柳氏却冷笑起来,“你还有脸哭,你不要脸,咱们殿下还要脸呢!殿下这几个月从未进过别人的房,又没有宿在外面,怎么就得了这风流病?”

    经她这般一说,七皇子也胀红了脸。

    丢人!丢人!真是丢死人了!是没脸见这一院子的妻妾了!

    这般一闹,其他几个侧妃也来了,她们早对程静姝怀恨已久,今天这么好的机会,自然是不肯错过,纷纷指责起程静姝来。

    若只是其他王府,断然不会出现在如此的情形,可七皇子一向是难得的老实人、老好人,所以她的这些妻妾们,并不十分怕他。

    虽然她们怕程静姝,可是有了柳氏打骂程静姝在前,这几个侧妃的胆子一下子变肥了不少。

    程静姝又气又怒,冷冷地从地上爬了起来,眯着眼睛看着柳氏和几个侧妃,“一群蠢货,难道你们想闹得全京城都知道?想要将殿下置于被人嘲笑的境地吗?”

    经她这般一说,七皇子也反应过来,现在最主要的事情是善后。

    “都给本王好好的呆在自己的房里,若是有半点不好传出去,本王不光杀了你们,更会杀了你们全家!”

    七皇子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恼羞成怒过!

    “特别是你!柳氏!”

    虽然他没再往下说,但那声音却比外面的冰还要冷,让柳氏不自觉地瘫坐在了地上!

    她做了错事,自然是心中发怵,稍有些异动,免不了成了惊弓之鸟。

    “你们谁要敢走漏了风声……”程静姝咬牙切齿地说道,“别怪我为了殿下,翻脸不认人!”

    之前她们明明觉得程静姝才是做错事的人,可被她这么一威胁,无论是柳氏也好,还是几个侧妃也好,全部像丧家之犬一般,灰溜溜地去了。

    程静姝又细言慢语地安慰了七皇子一回,“您慢心,我就算拼了命,也会管住她们的嘴!您也不要将这事放在心上,发现得早,很快就能治好。”

    可到底能不能治好,她心里一样没谱。

    这个世界,和她之前所处的世界毕竟是不一样的。

    柳氏便将几个侧妃给召集到了一起,“各妹妹说说,程妹妹是不是该搬到庄子上去住?”

正文 229 传话人

    清阳公主招待过几个皇子之后,只进宫见了兄长昌盛帝一回,去拜访了郑王和宁王,然后便以要调养身体为由,开始闭门谢客。现在本就是国丧期,加之怕王皇后自绫之事被皇上迁怒,就算她是公主,也不得不低调行事。

    皇上看到王谨言的时候,倒是很喜欢。

    “您就是阿言的皇上舅舅吗?长的可真是英武帅气,和阿言想象中的一样让人心生敬仰。”王谨言说着,像模像样的给昌盛帝行了大礼。

    昌盛帝一高兴,赏了不少礼物给清阳公主母子。

    可等他们一走,他的脸色便肃了起来,向冯浥尘道:“听说清阳那长孙也挺讨人喜欢的?”

    这可不像是高兴的样子,冯浥尘一时之间拿不定皇帝问这话是什么个意思,便干巴巴的应了一声是。

    “回纥的使者快到了吧?”皇上突如其来的冒出这么一句。

    “已经按照您的吩咐,让他们出了国丧再来。”做为皇帝跟前最得力的人,冯浥尘马上明白了主子的意思,“如今只怕已经在路上了。”

    回纥新换了国主,这次来只怕是来求亲的,大周现在正是国丧,自然是不方便招待他们,而昌盛帝也一直不是很赞成和亲,可这次怎么主动问起了回纥的事情?

    特别还是在清阳公主刚刚离开的当口,难道皇上是想让清阳公主的女儿去和亲?

    可皇上一向不是最喜欢琅琊郡主的吗?

    不过这事也说不准。

    毕竟王庶人的死等于在皇上和王家之间埋了一根刺,而王慎远虽然说不出类拔萃,但在年轻一辈中也算比较优秀了。王谨言小小年纪便能说会道,想来王家那嫡长孙王浩然也差不到哪儿去。

    王家照这种势头发展下去,只会越来越好。

    这种情形下皇帝肯定会有些忌惮王家,想让琅琊郡主去和亲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可上位者最忌讳的就是揣测圣意!

    冯浥尘忙敛了心神,却听皇上道:“快出了先太后的孝期了吧?”

    “正是!今天就是最后一天了。”

    因为是在国丧,京城里爆竹和烟花都不能放,更不要说宴请了,整个京城冷冷清清,一派寂寥。

    “摆驾,去清静殿。”

    清静殿是六皇子的母妃德妃的住处。

    相较于淑妃和丽妃,皇上显然更愿意抬举这位德妃娘娘,因宫里没有皇后和太后,皇上想要做什么事,一般情况下,便会吩咐这位德妃娘娘去做。

    冯浥尘低眉顺眼地跟着昌盛帝去了清静殿。

    “这宫里,还是太冷清了些。”昌盛帝对着德妃叹气。

    国丧期间,可不就是冷清?

    可说这话的人是皇上,德妃片刻之间已经将这话在心里过了好几遍,然后方试探性的开口道:“各位殿下都成了亲,要不了几年陛下便可以享受儿孙绕膝的乐趣了。”

    昌盛帝淡淡的,没有接话。

    德妃又不敢冷场,搜肠刮肚的想了一回,才道:“要不,让太子妃办场春宴,让宫里也热闹一些。”

    莫非是皇上又看中哪家的小娘子了?

    可她毕竟才升了份位不仅,又只是妃子,便卖了个好给太子妃,顺便试探一下,看合不合皇上的意。

    “薛氏这孩子,着实不错,听说她将皇长孙接到膝下抚养了?”皇上意外的夸起大薛氏来,或许男人都这样,觉得女人天生就该大方贤良,不能争风吹醋。

    薛氏如今才和太子成亲一两年的时间,才生了个女孩儿,以后有嫡子也是必然的是,若不是有口难言谁愿意帮着别人养孩子?

    “听说那陈氏,为了邀宠,故意给亲生儿子下毒,还要诬陷太子妃,岂料被太子妃识破了。”德妃叹气道。

    薛氏能干,她自然也愿意锦上添花。当然,更重要的是能说出皇上想听的话。

    皇上点头,“洛阳那边不是进贡了不少牡丹,你挑两盆,赏下去吧。”

    这便是间接的同意,让太子妃那边办春宴了。

    等昌盛帝走了,德妃跟前侍侯的贴身宫女难免露出骄矜之意,“陛下这是想升娘娘的份位了吧。”

    中宫空缺,又无贵妃,只有丽、淑、德三妃,皇上却让她家娘娘赏太子妃牡丹,这岂不就是意味着她家娘娘要升皇后或是贵妃了吗?

    周德妃眼神一下子锐利起来,“这等话以后休要再胡说!”

    若要请外命妇和世家贵女,她这个德妃的身份倒还可以凑和,但那些得宠信的人只怕就不买帐了,皇上不好直接吩咐儿媳,可不就只能让她开口?

    可就算是她办春宴,胆敢不来的人也不多,且那些人也不是她能招惹的人。

    罢了,她只管做好这传话人就是了。

    德妃很快地挑好两盆开得正艳的牡丹,送到了太子妃那里。

    如今正是分藩的重要时候,皇子们相互之间未免盯得很紧。

    太子昨天还在感叹七皇子被他爹赏了菜,今天自家媳妇就收到了德妃娘娘赏的牡丹。不仅如此德妃还将昨日皇上夸奖太子妃的话说了一遍。

    太子一脸愧色的站在那里。

    太子妃贤良,他可不就变成识人不清了吗?

    可长兴侯如今又收伏了一座曾被胡人抢去的城池,皇上正在兴头上,他便露出一脸羞愧之色,当着德妃派来人的面给大薛氏陪了罪。

    大薛氏大度地笑笑,“殿下也是受了蒙蔽。”

    这事表面上就算揭过去了。

    等德妃走了,太子便让人打听德妃送花的事,得知二皇子和七皇子都没有,他便将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幕僚。

    中间一个姓席的马上笑道:“您是太子,份量自然更重要一些。”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若真是皇帝的意思,岂不是在抬着薛氏压自己了吗?

    知父莫若子也,太子觉得自家老爹不像个会这么行事的人,若真这么重嫡庶之分,当年也不会出现老七的娘被专宠的事情来了,更莫说吴大夫人和吴二娘子入宫的事。

    太子想不通,便又去了太子妃那里。

    大薛氏可就比他聪明多了,“妾身觉得这宴会上必定要发生什么事情。”

    太子难得的跟大薛氏心有灵犀一回,“孤也这么觉得!”他说完,似想起什么一般,抚掌道:“听说凤香和老七将普陀寺的方丈请到京里来了。”

    大薛氏一脸茫然。

    太子极难得的解释道:“这位方丈通奇门遁甲之术,可根据生辰八字算出一个人的运命。”

正文 230 春宴

    太子妃的春宴请贴很快发出去。

    清阳公主一接到请贴神情便有些凝重,这是才出国丧的第一天,太子妃便想着办春宴了?

    可想想大薛氏处理陈侧妃的手段,她可以肯定大薛氏虽然有些急功近利,但并不缺少心眼,根本不可能这么冒失。

    耐人寻问的是,德妃娘娘专程送了两盆牡丹给大薛氏。

    虽然太子的身份贵重,但毕竟六皇子才是德妃的亲生儿子。

    更何况德妃论资历并不如刘淑妃,又是一个很谨慎的人,怎可能擅自拿进贡的花送太子妃?而太子特意为这两盆花办一场春宴!

    若说德妃为太子妃做脸面倒可以说得通,但太子妃肯定不会为了德妃这么兴师动众,必定是皇上的授意。

    也不知是借着春宴的名头,想让太子妃背什么黑锅。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清阳公主也不例外,特别是又关系到皇上,少不得慎重三分。

    “你觉得你那皇上舅舅是想做什么呢?”清阳公主这般问女儿道。

    王琳芝想了一下,才道:“马上就是上巳节了。”

    大周的上巳节,向来也是未婚男女相看的好时机,每年上巳节之后,必定会有许多人家公布订亲的喜讯。

    一说到上巳节,清阳公主也变得高兴起来,她笑盈盈地看了王琳芝一眼,“你向表姑前些时候过来,我和她已经商量好了,再过几天就宣布你和她家二郎订亲的消息。”

    王琳芝不由霞飞双颊,“这个……会不会太急了些?”毕竟才刚出国丧。

    清阳公主失笑,“早定下也好,你已经十八了呢。还想一辈子住在家里让阿娘养着你不成?”

    王琳芝一脸理所当然,“又不是养不起!”

    “只怕提亲人的要把门槛给踏破。不然本宫也不会闭门谢客了。”其实一般情况下,大周的小娘子及笄就嫁人了,但王琳芝的情况实在太特殊了。“如果不是家里这两年事情太多,阿娘早就为你打算了。”

    一说起王琳芝的亲事,清阳公主便满脸愧色。

    当初她本来看中的是宁王世子,觉得宁王夫妇一向不错,王琳芝嫁到宁王府必定不会受什么委屈。可没想到宁王夫妇竟然一直没来提亲,反而让皇上给宁王世子赐了婚。

    清阳公主便退而求其次选了顾钺,哪想两家还没宣布就传出来,太后抢先一步让皇上赐婚了朱家小娘给顾家。她为了不让女儿难过,便想着将事情缓一缓。

    哪想还没有过多久,王皇后被废为王庶人,公主府被抄,丈夫儿子全部被流放,整个公主府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哪里有心情再谈婚论嫁?

    没等这些事过去,王琳芝竟然将王氏给桃代李僵给换了出来。

    想当年,她离京去西域的时候简直是心如刀割,好容易现在一家人又团聚了,第一要务当然是准备女儿的亲事。

    好在兜兜转转,未来女婿的人选仍是让她尚为满意的。

    “我带着你阿弟进宫,总觉得皇上不太热络。早知道就不带你阿弟去了。”清阳公主一脸后悔。

    王琳芝摇了摇头,“皇上吩咐过让带着,您不带,只怕更麻烦。况且阿弟总会长大。”

    “赴宴的时候你小心些。”清阳公主一脸忧心的模样。

    太子妃设宴,她这个公主可以不去,但若是小薛氏和王琳芝再不去,可就是不给太子妃脸面了,肯定是不行的。“到时候阿娘陪你去。”

    母女二人就这般说定了,选在不早不晚的时候到了东宫。

    太子妃亲自将人迎了进去。

    等到见礼完毕,小薛氏便拉了王琳芝的手,咱们去看看那两盆牡丹。”她一惯不喜欢应酬这些夫人。

    崔老夫人便笑着朝清阳公主道:“合该您是个有福气的,媳妇娶得好,女儿生得也好,老婆子本来是想托了吏部的张夫人登门去提亲的,可张夫人告诉老婆子,昨天一共有五户人家托了她,要向您提亲了。”

    清阳公主失笑,“您老人可真会说笑。”

    崔老夫人却不准备放过这个话题,直接望了眼张夫人,“你说说,我可是在说笑?”

    张夫人摇头,“您走之后,又有三家人来说这件事。人人都知道公主府里大公子和大奶奶的亲事是我做的媒,便全托到我那里去了。可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一时之间竟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了。”

    清阳公主讶然,张夫人当着众人的面这么说,可见这事是真的了!

    崔老夫人这是明显的在众人面前抬着女儿的意思了。

    可她已经和向家说好了,但又不能让崔老夫人太没面子。

    清阳公主正想开口,只听崔老夫人道:“你将那些生辰八字全给了公主,公主自己挑,不就得了。“

    莫说张夫人的丈夫是崔尚书的门下弟子,就是不是,她也不敢得罪的丈夫的顶头上司。

    张夫人恭敬地笑了起来,“多谢老夫人给我出了这么一个好主意,我回去就将庚贴给公主送过去。”

    “孩子们的亲事,一向是她父亲拿主意。”清阳公主推脱道:“本宫不管这些。”

    其实,清阳公主的打算,是先行拖上一段时间,这些拿了名贴来的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