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闺记-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依照京城的习俗,出嫁的前一天晚上,家里的姐妹是要来相陪伴的,小薛氏想着王琳芝是独女,她这个做长嫂的,这个时候就要充当好姐妹的角色。
有人陪伴着,心理上就会宽慰一些,免得紧张。
尽管小薛氏知道王琳芝不紧张,可她嫁进来这几年,家姑清阳无论是公主也好,长公主也罢,总归没管过家中的事,内院的事虽然早已经交给了她这个长媳,但她有事的时候,总会想着和小姑商量一下,如今小姑马上就要嫁人了,她觉得特别的不习惯。
好象是一种若有所失的感觉,虽然顾家离长公主府并不远。
王琳芝知小薛氏是想带着浩哥儿一起来陪伴自己,心中很是感动。
记得前一世的时候,她大婚的前一晚,是程静姝陪着她,程氏这个小贱人,一直问她,“紧不紧张?听说有些新嫁娘虽然从未和男子有过肌肤之亲,但洞房花烛夜却没有落红。”
她那时候哪里知道程静姝早和陆阳春有了首尾,还好奇地问程氏为什么没有落红,程氏就说有些人本来就没有,还说有些小娘子喜欢动,所以没等到洞房花烛夜就没了之类的。
她听得晕晕乎乎,也不太明白,当然还有些不好意思。
然后到了洞房花烛夜,陆阳春喝了酒,回来直接倒头睡到了天亮,她倒有松口气的感觉。到了第二天早上,他直接咬破了手指抹了些血在元帕上,交给了陆夫人跟前的嬷嬷,这事就算过去了。
至于她前世的嫂子翁氏,根本来过问她一声也没有。
翁氏本就是高嫁,两家的门第相差太远,进了公主府之后,也和她和阿娘格格不入,每天都像刺猥一样防备着其他人,不知道无意中说了一句什么话,就把她给得罪了。
除了晨昏定省的时候遇到,平时就象是客人一般,阿娘唯有让她和阿兄一起住到了国公府,可她心里所想的却不是如何经营自己的小家,而是三天两头回娘家,要么就是翁家老太太过来看她,走的时候大包小包。拿衣裳首饰也算了,那边的管事竟然说,翁家老太太居然连米也往自家带。
公主府虽然不在乎这一点东西,但这样的做派总是让人觉得没办法喜欢。
相较之下,小薛氏对她的关心和维护就让人觉得十分贴心。
王琳芝伸开双手,将浩哥儿抱了起来。
“浩哥儿可真乖!”
“二叔说了,我是男子汉,不要乖,要长大保护姑母!”浩哥儿在王琳芝的怀里,就像扭股糖一般,一刻也安静不下来,但所说的话,却让她心里觉得暖暖的。
这才是一家人的样子。
正说着话,永福公主进来了。
“我上午才听说,小娘子出嫁的前一晚,要姐姐妹妹相陪着,就不请自来的过来了。”永福去了几年西边,说话可就比之前爽朗多了。
原来永福公主也是来陪她的。
“永福姑母也来,很热闹,喜欢!喜欢!”浩哥儿拍掌道。
这小子越来越像他的二叔王谨言了。
本来他是该问永福喊表姑的,但照例是将“表”字去掉,只喊了“姑母”,这样的感觉就会更亲近一些。
小薛氏忙交待他,“咱们要先睡觉,明天姑母还有很多事要忙。”
浩哥儿也很听话地应了。
几人洗漱之后,便上了床,静静地躺在了床上。
永福便笑嘻嘻地看了王琳芝一眼,“我还担心你会紧张,现在看来,完全是白担心了。”
小薛氏便接了话,“陈夫人和张夫人鸡鸣的时候过来,衣裳、首饰都准备好了,我全部亲自看了一遍,不会有问题。”
永福便笑了起来,“表嫂做事真是周到,想我那个时候,虽然有专门的女官操持,可是自己又不好意思问这些,心里总觉得没底,还好琳妹妹当晚入宫去陪了我,所以她这次出嫁,我做什么也不能错过。”
小薛氏不由感叹,“公主和琳妹妹一样,都是别人对她一分好,她便记在心里,想着回报。”
王琳芝也笑,“咱们从小玩到大,这点事,哪用记这么清楚。以后我需要姐姐的地方还多着呢!”
这不过是客气话罢了,但永福是真的感激自己的姑母清阳长公主,所以当时便借机表态道:“你放心,到时候能帮忙的事,你直管说。”
大家说笑一阵,便不约而同的住了口。
室内响起了浩哥儿均匀绵长的呼吸声。
浩哥儿如今年纪还小,睡难免睡得要多一些。
王琳芝本以为自己会睡不着,可没想到一沾枕头没多久,她就睡着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璎珞便将她的喊醒了。
“郡主,该起床了。”
王琳芝仍是觉得困,可又怕误了吉时,忙坐了起来,由丫头们扶着去浴了香汤。
等她洗完,披上衣裳,外面便有婆子来报,说张夫人和陈夫人来了。
二位夫人是由清阳长公主陪着一起进来的。
王琳芝她们忙站起来迎人,大家见了礼之后,璎珞便将王琳芝的头皮散开了,由陈夫人拿着梳子,一边梳一边唱起来梳妆词。
陈夫人平时看着不苟言笑,这会儿倒是十分友善。
王琳芝记得陈三娘子说过,陈二娘子好似和她同年同月,虽然不知道陈家的孩子为什么夭折了,但她却明白,陈夫人爱陈二娘的心思绝不比陈娘对她少。
“夫人的手艺真好。”王琳芝对着镜子眨眨眼睛。
陈夫人浅笑起来,“郡主好容貌,怎么打扮都极漂亮。”
她这一生,只给一个新嫁娘做过全福人,那就是琅琊郡主,不知为何,看到她,她就想起了自己那个没来得及长大的二女儿,发自内心的希望她能幸福美满。
等她们梳好头,绞好面,上好妆。
大丫头葡萄匆匆忙忙的进来了,“新姑爷已经到了清莲居的大门口了!”
陈夫人和张夫人同时笑了起来,“顾将军也太早了吧,这天都还没亮!”
正文 321 亲迎
王慎远被分派到了杭州,此时已经走马上任,家里唯一能拦顾钺的便是王谨言和浩哥儿。两人又幼年,哪里拦得住他?
王琳芝看看漆黑一片的窗外,笑看了浩哥儿一眼,“浩哥儿想不想要红封?”
浩哥儿连连点头。
“去出题考你姑丈,不给二十个红封,不让他进来!”浩哥儿现在刚好可以从一数到二十。
这办法倒是不错,可万一顾钺根本没有带这么多红封呢?
小薛氏本是有些担心的,可想到发话的是小姑,便也没说什么,只摸了摸浩哥儿的头。
小孩子对这种事总是特别兴奋的,浩哥儿被丫头婆子簇拥着,到了清莲居的大门口,奶声奶气的向顾钺提问题。
他一向最听王琳芝的话,心里一直惦记着她交待的二十个红封,哪想到三言两语竟然被顾钺给套了出来,直接一口气塞够了,而且还有多的。
婆子们无奈,惟有将大门打开了。
陪着他的伴郎笑嘻嘻地给门口的丫头婆子每人派了一个沉甸甸的红包。
守最里的门的便是璎珞和珊瑚了,这两丫头倒是做了功课,特意请张立行让幕僚们出了几副对子出来,但很快也被顾钺和顾三郎对了出来。
闹腾到了现在,刚好天也麻麻亮了,璎珞便将门给打开了,笑嘻嘻地将人给请了进去。
这次倒是没有让他久等,珊瑚很快地扶着王琳芝出来了。
王琳芝穿着大红的喜服,头上盖着大红的盖头,什么也看不到,唯听到张夫人略带笑意的声音,“请新嫁娘辞别父母亲。”
王琳芝来不及多想,便在自己丫头的扶持下,去了清晖院。
在张夫人的示意下,和顾钺一起,对着清阳长公主拜了下去。
她突然感觉到了浓浓的不舍,眼泪猝不及防地落了下来,虽然她极力想要忍住,可哪里又忍得住?
越忍眼泪倒是越多了。
璎珞感觉到了她的异样,忙递了帕子给她。
王琳芝拭了拭眼角,恭恭敬敬地跪在准备好的蒲团上,给她的母亲磕了三个头。
清阳长公主想笑,但眼睛却非常酸涩,王惟一也将脸别向了一边。
“起来吧,以后好好的孝顺公婆,和姑爷好好的过日子。”清阳公主说着,示意李嬷嬷和如兰将人扶了起来。
轮到王惟一的时候,他只对着顾钺说了一句话,“老夫就这么一个女儿,捧在手心里养了十九年,你一定要好好待她!”
张夫人不知说和了多少亲事,一般人家的岳丈,这个时候都会告诫女儿到了夫家要做个好媳妇,唯有这位陈国公,居然堂而皇之的要求女婿要对女儿好!
虽然她做了许多媒,是京城里公认的“名嘴”,此时也不由不知如何往下接了,倒是顾钺,一脸卑谦诚恳的模样,“小婿铭记岳丈的教导。”
王惟一今天居然是难得的好说话。
“阿远不在,父皇让我来代替他送表妹上花轿。”六皇子开口道。
他是在张夫人和陈夫人的后面进长公主府的。
他曾经以为,自己非她不娶,并且为此可以舍弃荣华富贵,奈何终是没有成功,如今她要嫁人了,他便将她当成亲妹妹一般守护。
胞兄不在,从兄弟背着新嫁娘上花轿的也有,表兄弟倒也有些少见,可也不是没有。
就算有异议,也不能说出来,因为这是昌盛帝的旨意。
别说王琳芝,就是清阳长公主,这时候也有些拿不准备昌盛帝这是什么个意思了。
不过,搁在天下人眼中,倒算是殊荣了,唯有公主出嫁的时候,才有如此风光。
王琳芝亦笑着向六皇子道谢,这一次,她并没有称他为六殿下,而是表兄。
仔细算起来,自打六皇子大婚到现在,他们便没有再见过面了,倒是没有想到,他今天会特意到长公主府来送嫁。虽然是昌盛帝的旨意,可王琳芝相信,若是六皇子不主动提出这件事,皇上也不会主动提及。
那她便承了这份人情。
六皇子已经蹲了下去,永福公主掩嘴笑了起来,“我那时候,也是六哥背的呢,我刚刚还在想,要帮铭文请了这差事呢”
魏铭,字铭文。
她这般一说,魏铭连连点头,“没想到六哥倒是先从皇上那里将差事给劫了。”
永福公主在没入鹤鸣轩读书之前,虽然和王琳芝关系没有后面那么好,但也还可以,幼年的时候她也曾嫉妒过王琳芝,等到成长之后,慢慢才明白,六皇子对王琳芝那般好,其实并非是一种单纯的兄妹之情。如今她也有了自己的家,六皇子比她成亲还要早,如今王琳芝也要嫁做人妇了。永福公主便希望六皇子和王琳芝都能得到各自的幸福。
她将此事挑出来,为的就是怕顾钺误会了此事。
王琳芝和六皇子对她都非常好,她现在是投桃报李。
六皇子已经在王琳芝面前蹲了下来,“表妹,请吧。”
这一次,他并没有称她为琳妹妹,以后也永远不会了。
虽然他什么都没有说,但王琳芝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心无旁骛的趴在了六皇子的肩上,让她背着自己,上了花轿。
“二郎,以后好好待表妹,不然本王可不答应。”将人放到花轿里,六皇子忽然转头,定定地盯着顾钺说道。
顾钺立时笑了起来,低声道:“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多谢六表哥提醒,我定会将她当成自己的生命一般,珍而重之,惜之以恒。”
王琳芝在轿内,将他们的对话听得清清,心中感慨万千,连离别父母的愁绪都忘了。
想必阿兄在这里,也会这般说吧。
可没想到,六皇子特意在今天来,说出这么一番话。
更没想到,顾钺会在六皇子面前,对自己表白。
前世的时候,他们的关系似乎比现在还要好一些,这一世倒是有些疏离。
前世的时候,程静姝并没有和陆阳春在一起,而是嫁给了七皇子,但是没过两年,又做了昌盛帝的贵妃,而七皇子被昌盛帝派去守了皇陵。
昌盛帝那时候非常宠爱程静姝,甚至为此封赏了陆家、程家和毛家。
封赏陆家,是因为程静姝认了陆夫人做义母,程家是程静姝的母族,至至毛家是怎么和程静姝勾搭上的,她倒是不太记得了。
那时候她面容已毁,整日想着报仇,可又找不到门路。
顾钺将她安置在一座别院中,时常会告诉她一些程静姝的消息,也就是这些消息,支撑着她活下去。
可报仇的日子却遥遥无期,像她当时的样子,根本不可能见到程静姝,她已经不愿意再撑下去了,顾钺却来告诉她,“毛家造反了!皇上已经离开了京城!”
“那程氏呢?”
“程氏已经被皇上赐死了!”
她很想笑,却流下了眼泪。
如此,已经足够了。
花轿外,响起了敲锣打鼓,吹喇叭唢呐的声音。
花轿由人抬着,缓缓前行,外面是爆竹声,欢笑声,嬉闹声……
各种声音汇杂在一起,嘈杂而嚣闹,却有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如今程静姝已经毁了容,七皇子也娶了柳氏,她的父母也好好的活着,就是姑母,虽然不在是皇后,可再也不是皇上牵制王家的那个人,更重要的是,她也好好的活着!
这一切,已经足够。
从今往后,她会好好的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因顾家离长公主府并不是很远,所以接亲的队伍,便绕城了一圈,才到了顾家。
所到之处,可谓人山人海,到处都是看热闹的百姓。
嫁妆昨天就送到了顾家。
虽然只有一百零八抬,但是某些却是放在牛车上,让老黄牛拉着算一抬的,仅仅是一抬,比普通的人家的女儿全部的嫁妆了。
顾夫人看到那厚厚一叠嫁妆单子,不由暗自担忧,向丈夫道:“这样御史不会弹劾那边吧?”
顾大人哈哈大笑,“怎么可能,长公主早说了,金银玉器、古董字画全都是御赐之物,先皇赐的,皇上赐的,先皇后赐的,现在皇后赐的,皇子、公主、王府送的,真要说长公主给郡主置办的嫁妆,不过是些衣物、家俱、日常用具、平时的滋补的东西罢了。”
做父母的,总不可能不给出嫁的女儿准备这些吧?
向夫人仍旧苦笑,这些嫁妆单子上的东西,就算拿去开几家铺子也够了。
单是袜子就有两百双,里衣两百套,鞋子两百双,靴子两百双,春秋见客的衣裳二十套,袄子二十件,各类皮子的披风、羽毛衣裳、新式的料子……
单这些东西就要一个单独的库房来装,只怕还要专门的人看管!
好在王琳芝自带了四个大丫头,四个二等丫头,四个三等丫头,四个婆子、四个陪房,而且这些陪房都是曾经在宫里呆过的,她虽然觉得王琳芝的排场有点大,可这些事情之前清阳长公主也曾和她“商量过,所以并没有特别的惊讶。
倒是顾大太太,看到这些嫁妆和仆从,当时心里颇不是滋味。
她现在是伯夫人了,原以为可以仗着长辈的名份,在这位侄媳面前昂首挺胸,气势十足的,可没有想到才看到这嫁妆单子,她这心里就有点发碜了。
王琳芝的嫁妆,只怕比顾家现在四房的东西还要多!
若二房真要搬过去住,她实在有些心里发怵。
四太太也在兴奋地看那嫁妆单子,“之前二嫂给彩礼的时候,我还觉得有点多,现在看看,总觉得太少了!”
她是嫌贫恨富的那种人,现在二房春风得意,她总觉得心里酸溜溜的不舒服。
向夫人沉浸在娶新儿媳的喜悦当中,也懒得和她这种人过份计较,不过一笑了之。
四太太便掩着嘴笑,“以后我们出去了,也有脸面呢,毕竟咱们家还有个做郡主的侄媳妇。”她说着话,甚至迫不及待等着新妇进门,向她这个长辈行礼了。
向夫人将她的神情看在眼里,不由皱了皱眉头。
外面响起了鞭炮声,她便顾不得了,忙将手上的事先放下来,去了正堂。
三太太便拉住了四太太,“咱们怎么也是长辈,少说话,免得被那些从宫里出来的嬷嬷们抓了错,可就不好了。”
三太太还真怕四太太在新人拜常的时候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想必郡主也不会计较,但那么多毛头小子看热闹,若是传出去,丢的可不就是整个顾家的脸?
四太太十分爱脸面,倒是从此闭了嘴。
向夫人已经笑盈盈地坐在那里,等着新人拜高堂了。
顾老太太也高兴得合不拢嘴,怎么看孙媳妇都觉得好,看着被送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