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惊鸿-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只在实意的默许“条约”,并彼此心照不宣。
这期间,袁杰英又发动了一场“军民联姻”运动,动员没有家室的军官娶当地民女为妻。孟萨大土司也怕汉人军队翻脸不认人,会把自己的政权连同自己的夫人小姐一起“接管”,所以积极配合,把他的一个小女儿嫁给了参谋长钱运周,叫小儿子认袁杰英做干爹,还鼓励头人和百姓把女儿嫁给汉人。袁杰英当然知道先前被自己击败的政fu军是这个大土司请来的,但是他并没有怪罪,因为他知道自己现在是入侵者,既然是入侵者难道还不能人家向外求援吗?袁杰英更是知道,在这个还存有很严重封建思想的地方,当地的头人和百姓都听大土司的命令。收服大土司,就等于把东掸邦所有的头人和百姓都网罗到自己麾下来了。
袁杰英坐镇孟萨,这里以前的那些土匪武装纷纷归附或纷纷外逃,护商也就是武装走私鸦片几乎成了袁杰英一统天下的独家行业。可以这样说,金三角武装贩毒的行当,是袁杰英和钱周一手创办并发展起来的。后来的李弥时代、罗星汉时代和坤沙时代等等,都是“摘桃派”,都是袁杰英的事业继承人。
当然金三角的著名也是以后的事情了,gmd小股残军以少胜多,打败缅甸政fu正规部队的消息在战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袁杰英的“光辉业绩”。震惊了东南亚。震惊了全世界,特别震惊了tai湾。老蒋听到了金三角两千多人战胜了一万两千有飞机大炮和坦克配合的缅甸政fu军,惊讶地问当时正在tai湾的李弥,也就是原第八军军长:是谁在那里指挥的战斗?可是李弥根本就说不出来。老蒋对这支英勇善战的部队十分欣赏并寄予很大的希望。授予李弥“云南省政fu主席兼云南绥靖公署主任”和“云南人民救g军总指挥”两个头衔。要他立即到金三角地区去发展壮大这支队伍。成为反攻大陆的南方基地。同时,还没忘向袁杰英等人发电报慰劳。
收到tai湾的慰劳电后,袁杰英等人感动得痛哭流涕。在离开大陆后他们经受了多少艰难困苦都不必说了。现在国民政fu终于又管他们了,他们就想找到了娘的孩子,怎么可能不激动呢?
1950年秋天,李弥到达泰北。他是坐船先到香港,在香港停留了一些日子,与一批旧部接触之后,这才飞到曼谷,在清莱打扮成马帮,到达泰缅边境的孟板,在一家小布店里会见了袁杰英和谭忠。他李弥虽然也算的上是g军中的一个悍将,可是此时面对袁杰英二人的他却不敢立刻就到袁杰英等人驻扎的孟萨去,因为李弥深知自己这个“新任总指挥”依旧是一个兵也没有的光杆儿司令,他怕现任总指挥和副总指挥不肯交出军权。如果袁杰英和谭忠不肯交出兵权,那他可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的。不过对于这一点他完全多虑了,袁杰英和谭忠都是黄埔出身的正统军人,就连老蒋抛弃了他们的时候,他们都没有做出对不起老蒋的事,现在就跟不可能了。现在他们得到了老蒋的命令,就表示坚决服从上面的命令,表示一定效忠校长和老长官,把军权完全交出。
可是,有了组织,有了新任的总指挥,新的问题也来了。在淮海战役中逃了一路,在云nan解放战争中又多次扔掉部队逃窜的李弥在得到指挥权后并没打算带着大家安安稳稳的在这里过日子,也没有想着带着大家去tai湾,而是非要反攻大陆。可此时的九十四师的弟兄们心早就已经累了已经不想再打了,长年的征战(而且还是失败的多),使得g军官兵只想早点儿回到一个安定的环境之中,但新任的总指挥李弥坚决不答应。李弥作为老蒋的门生,自然也想得到老蒋的重视,可是自从自己失败以后,他就没有在得到老蒋的一个好脸。现在这么好的机会摆在自己眼前,他又怎么会放过呢?他知道想要在老蒋那里要资本,便把这支第八军残部当成了证明自己实力的证据。在经过一年的休整之后,李弥要求九十四师反攻大陆。一开始,g军攻势迅猛,连夺四个县城。但是,解放军毕竟不是缅甸政fu军那样的软脚虾,尤其是当时驻扎在云nan的还是赫赫有名部队,统兵者更是后来十大将之一,曾经在战场救过老蒋一命的陈g,作为老蒋学生中最能打的将军,岂能由得一小股残敌如此作乱?于是,在陈g的过问下,被打了个措不及防的gd军队迅速稳住阵脚开始反击,第八军残部就这样落败,被迫再次退回了缅甸。而此时的缅甸军已经和印度达成了协议,决定由印度出兵协助缅甸军赶走gmd残兵。这是一场恶战,g军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由于估计不足,损失也是不小,算得上是惨胜。不过,就是这支在gd手上屡次失败的gmd残兵以不足万余之力,硬是打败了印缅联军,这一战也让他们彻底在中缅边界站住了脚,同时也让李弥大为兴奋(这货在残兵部队反攻大陆的时候已经跑到了台北,在其打败印缅联军又再次返回),李弥认为,自己残兵不足3000余众,硬是在一周内连克国内4县,又再次打败了印缅联军,说明了这支部队的战力还是强大的云云。当然,这话也有道理,g军打了解放军一个措手不及,逼得对方紧急调派几个师数万人才摆平,也确实显示了相当的实力,而且,后来国内在昆明直接成立了个军区,还建立了军校,也与此事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可以说,李弥对自己手头上的这支部队是越来越看重了。虽然gd的战斗力很强,自己无法打回大陆,可是经过这次与缅印联军交战,使得他对于此时的东南亚各国军队的战斗力有了新的认识,恐怕只用两个师的兵力便可以横扫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所以,他就想发展武装,进占缅甸全境,建立另一个“中华民国”,自任总统。
可是,发展武装是需要人的,也是需要武器的。
金三角一带人是不少,光是从国内逃到缅甸的大批华人就足够李弥组织一支上万人的部队了,这两个师对于他来说也不算什么大问题。如果再狠一点儿,一个集团军他也拉得起来。可关键是武器的缺乏,九十四师残兵打败了印缅联军,威镇东南亚,却让老蒋在外交上很被动。老头子虽然有心利用这支部队在这里建立一个反攻基地,可对这么一支部队他也没有太大的信心。尤其是93师还被gd给打了回来,并没能在国内站住脚,所以,他原先的那股热情已经淡了不少。因此,也就没再大量将武器空运给李弥。
老蒋虽然很小气,但是杜佑良却觉得这事儿大有可为。(未完待续。)
第178章 香港淘金(6)
对于李弥提出来的两个师就可以横扫缅甸、泰国、柬埔寨他是不信的,区区一个越南都能让装备精良,有飞机军舰助阵的美国佬儿那么惨,更别说此时的g军部队了,虽然说他们也曾经在丛林中做过战,可是毕竟比不上人家土生土长的。而且缅、泰、柬这三个国家与越南距离那么近,就算是在差也应该不会差太多。而除了武力方面,侵犯主权国家在外交上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很容易陷入被动的。可是话又说回来,这三个地方那么多的华人,建立几个华人的自治政fu应该不难吧?
这个念头一起,杜佑良就发现再也止不住了。
所以,他立即就通过联络人,一个在香港曾经贩卖毒品,还挺霸道,号称宇哥,结果因为不小心惹上了李哲伟,被收拾了一通,逼得他差点儿没跳海,最后还是他托人找到了杜佑良,有杜佑良出面保了他一条命。这个宇哥身为江湖人对于义气看的是很重的,杜佑良救了他一条命,他自然是要报答的,别说是让他去一趟金三角联络李弥,就是让他去刺杀老蒋他都不会皱一下眉头。当然,杜佑良也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家伙,既然要帮忙,他自然也要在其中捞足好处。
可是,李弥这个人太贪心了。这个家伙,只想着自己手中把持各种大权,却不愿意分一杯羹给杜佑良。在他看来,他和杜佑良的关系只是合作。杜佑良只需要给他武器,他再付钱或者毒品就可以了,别的,哪怕他是老蒋的座上客,也不可能从他这里得到任何的好处。面对这样的情况,杜佑良自然也就不愿意再跟这人合作,于是他到tai湾找到了袁杰英,他要李国耀重返金三角。
杜佑良给出理由也很简单:难道你真的希望你带出来的兄弟们被李弥那个混蛋指挥着四处冲杀?为他自己搏取上升的资本?
袁杰英当然是不乐意的,他对国民政fu、对老蒋是忠诚的,可以在接到上峰的命令之后立即就抛弃一切军政大权。放弃在缅甸为一方诸候的地位和已经取得相当成果的事业。但是人总会失落的。从金三角回到tai湾之后,他虽然获得了嘉奖,可是,除了一个简单的嘉奖之外却什么都没有了。更可气的是。tai湾军中居然还有人称他为毒品贩子。他想贩毒吗?还不是被逼的。如果党国能够给他足够的军饷。足够的武器支持,他用得着干这种断子绝孙的恶心事儿?他是堂堂的党g军人,如果不是真的走投无路。怎么可能会干那种事儿?想当初,从云南败出国境线,全军衣食无着,有一个士兵因为实在是饥饿难忍,跑到旁边的庄稼地里,偷摘了农民的红薯,结果被他下令当场枪毙——那时候他们可是饿得都快走不动了啊。这种情况,他依然坚守军纪,为的是什么?还不就是为了党国的尊严,为了国民g命军的荣誉。但是没人理会他的难处,党国不要他们,他们只好自力更生,好不容易打了一场胜仗,惊动了tai湾,老头子把他叫了回来,收了他的兵权。这也没关系,谁让自己是军人呢?可是,不能这么埋汰人啊!他袁杰英贩毒,是可恨,可是他没有对不起党国。那么艰难的情况下,他都没有想过投降。可谁会听他的解释?蒋委员长在外面说的好听,也把他赞扬的相当不错,可是,再怎么样他也只是个团长,谁会理会他到底有什么冤屈?没错,他还是少将,哪怕是少将团长,那也是团长。现在的tai湾,少将又算个屁?上将都挤成堆,有的还找不着工作呢?团长更别说了,师长、军长失业的多得是。
所以,他现在已经退伍,办了一家养鸡场,而不久前,他原来的副手,在李弥手下不受重用的谭忠也来到了tai湾,同样也是提前退伍,开了一家小面馆儿。
他对此倒是没什么太大的怨言,党国困难,没办法安置他们这么多人,他们自力更生也是应该的。再说了,开养鸡场,开面馆儿,怎么也不可能比当初从中缅边境的无人区横穿过去难受吧?可是,能忍的他可以忍,不能忍的却万万不能忍。李弥居然想借着金三角那些兄弟自行割据,当初一起从云南走到缅甸,大家求的是一条生路,只想好好的活下去,凭什么再被李弥拿去当筹码?
……
“还没打算好?”
台北市郊,一养鸡场内,袁杰英身上裹着一件厚厚的粗布衣服站在鸡舍门口,很脏,身上还泛着一些鸡屎的臭味儿,但是他面前的谭忠却并没有任何的不适,两人都受到了杜佑良的“邀请”,正在商议着有关两人下半辈子前途的大事,哪还会理会别的。
“这个决定不好下呀!再怎么说也是咱们的老上司呀!”
“哼,老上司?狗屁,他那里还有一点老上司的样子。他一来就剥了你的兵权,然后再挤兑咱们这些从阎王殿门口回来的老兄弟?是他先对咱们不仁不义的,咱们现在只是反击而已。你被他挤走了,我也没呆住,不过话说回来,他人虽然不怎么样,可本事还是有的,要不然,我,还有钱周,还有其他那些老兄弟也不可能都被他挤兑下去。”谭忠深吸了口烟儿,“所以,这事儿还确实有点儿难。”
“听说那位林先生还在卖李弥武器,你说他到底是怎么打算的?”袁杰英也是有些觉得不靠谱。虽说他经过杜佑良派来的那些说客的劝说,已经有些心动,可是已经有了一个李弥的前车之鉴,他可不想再被一个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杜佑良三言两语的给赚了去。
“派来找我的那个人说,林先生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摧发李弥的野心。如果我们不答应,李弥又野心膨胀,必然会向缅甸政fu宣战,到时候,他手下的平安公司就有了用武之地。也就是说,如果不能用我们来文的,他就要动武。”谭忠道。他回tai湾较晚,但因为金三角呆的时间更长,反倒是最先被杜佑良看上,所以跟对方的联系也比袁杰英多。事实上。在杜佑良的金钱攻势下。他已经被说服了,这次来主要是承担说客的任务。
“哼,区区几个保安,就想跟咱们那些老兄弟动手?他真以为咱们那些老兄弟跟印尼的那些军队一样是纸糊的?”袁杰英冷笑道。
“可别小看哪一伙儿人。也别小看了这群平安。老哥。平安公司的手下大部分可都是百战老兵出身。”谭忠叹了口气。又问道:“我还没回来的时候,就听道儿上的人说过,平安不仅有军舰。还有大炮,一旦动起来,不差一般效果的正规军能够对付得了的。咱们那些老弟兄虽然能打,可那只是对上缅甸人和印度阿三,对上gd行吗?就是对上咱们g军的正规军,差的也不是一点儿半点儿。而且人家手下不仅有咱们伞兵一师这样精锐部队退役的战士,还有gd军队的精锐部队,甚至连欧美国家的退役士兵都有,这些士兵绝大多数都是从朝鲜战场上刚刚下来的。最重要的是李弥这几年贩毒赚了不少,可他光顾着风光,却根本不管下面,老弟兄们有不少都沾上了毒瘾,战斗力下降的厉害啊。”
“混蛋。”袁杰英忍不住骂道。他当初在的时候,虽然种毒贩毒,却是严禁自己的手下吸毒。可没想到李弥这个混蛋居然……这不是把兄弟们往死路上带嘛。
“我来的时候林先生已经给了我最后时限,就这三天,如果咱们不出面的话,他只能亲自动手了。我是想去,可还是拿不定最后的主意,这才过来问问你到底是个什么想法。”谭忠又道,“以前你就是我们的大哥,现在也是。我听你的,你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
“你问我,我又问谁?我是真的不想再打仗了。”袁杰英长出了一口气,叹道。
“据我所知杜佑良之所以让咱们去,就是不想多打仗,不想让咱们的老兄弟死的太多。”谭忠又吐了一个烟圈儿,“其实现在缅甸好多华人也不想老是搞什么种毒贩毒的事情,毕竟这样的事情是有伤天理的,大家都想正正经经的做些营生,过点儿安稳的日子,可李弥跟缅甸政fu关系那么紧张,就是想安生也安生不下来,所以他们就只好找人帮忙了,这两年,林先生在东南亚的闯出来的名声可是不小,在华人圈子里也是拔尖儿啊。”
“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消息?”袁杰英看了过来。
“还能有什么消息?人家自己说的,人家在缅甸已经有了一定的关系,只要李弥动手打起来,就上去收拾残局。说白了,让咱们去,就是想借咱们的关系跟老兄弟们聊聊,别打得太激烈。毕竟大家都是中国人,闹得太狠了不好。”谭忠道。
“他不会就这么胡七八糟的乱打一通吧!总得有个章程吧?”
“逼迫缅甸政fu设立华人特别自治区。你就是这个特区的首席行政长官,等稳定下来,就着重发展经济。”
“那李弥呢?”袁杰英喷了口烟儿,犹豫了一下:“再怎么说,他也是咱们的老上司。”
“让他回tai湾,养老。”
李氏家族,新加坡的名门大族,提起新加坡就不得不提起李氏家族,两代总理的名头使他们成为整个东南亚,甚至亚洲最有名气的家族。李光耀,李显龙,两代新加坡总理,中间还有个吴作栋,同样也是李氏家族的门下。这个家族几乎控制了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新加坡的一切。而头上那顶华人的帽子,也让许多中国人,甚至是我们的政fu对曾经他们充满了好感,忘记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常识就是纯粹的利益关系,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结果让这个无耻的李氏家族我们身上占尽了便宜,却反过来狠狠地坑了我们好几次。
没错。我们中国人以前也通过各种代价学到过这个国际关系的基本常识,可是,我们又总是有意无意地在自己的脑子里留了个后门,对新加坡另眼相看,多少带点感情,几乎把它当成一个远亲,谁让人家是华人组成的国家呢?很多中国人脑子中都有种模模糊糊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是从犹太人身上得到的,几千年来犹太人始终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理想,一个地方的犹太人有难。所有的犹太人都会站出来帮忙。这让我们觉得全世界犹太人都向着犹太人。向着以色列,那么全世界的华人也都应该向着华人,向着中国。而新加坡作为华人为主的国家,跟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